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合集下载

3.1 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2)

3.1  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2)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

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

2.解析: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

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力的三要素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

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解析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

重心就是把物体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力的作用效果就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力的作用效果3、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难点1、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2、重心的概念(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流程概述本章内容→本节学习要点→学习过程、实例分析→练习、小结教学情景问题1、怎样理解力?怎样进行力的图示?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资料。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解释现象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现象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课标要求【知识和技能】1、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并认识到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指出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的测量工具、单位、量性;4、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5、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6、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7、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过程和方法】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理解等效替换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2、通过学生之间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使他们体验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课本内容的完成,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多观察、多分析,看问题不能片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及重心的理解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力的图示2.重力的概念、“重心”概念的理解、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

三、教学方法实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四、教具准备弹簧秤、砝码、质量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木圆环、直角三角尺、重锤线五、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力与力图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足球场上,守门员大脚开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球时,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方向改变了。

用劲折木条,木条弯曲了,这些都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思考】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别?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1.力(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举例)说明: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思考:任一个力都需要几个物体?你用一个简便的实验来说明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比如用手拍桌子,手也会感到痛。

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3、知道重力的产生及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4、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重点、难点】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2、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重心的概念。

预习案【自主学习】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在物理学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以及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的,称为力。

力的三要是。

3、力的矢量性:力是,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4、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其中g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

【学始于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力的作用和表示方法问题1:什么物理量变化属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怎么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2:什么是力?力能否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力有哪些要素?问题3:什么是力的图示?用力的图示表示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与力的示意图有哪些不同?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二】重力及其特点问题1:重力是怎么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问题2:力都有作用点,那么重力的作用点呢?问题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什么地方?怎么才能找出薄板物体的重心?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三】问题1:你知道那些力?通过阅读课本,总结怎样对力进行分类?问题2:质子带正电,彼此互相排斥,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归纳总结:【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网络】【思考】怎样确定某处的竖直方向?【当堂检测】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物体所在处的地面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D、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D、力可以用天平测量3、下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力可以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4、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什么是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教学1、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力的单位是什么?如何形象地来表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只能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B、有受力物体,就必定有施力物体C、施力物体施力在先,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力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并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针对练习2]()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g取10 N/kg)(1)自高空下落的质量是60 kg的跳伞运动员;(2)重1 N的飞行着的子弹;(3)体重700 N,正沿坡度为15的山坡下滑的滑雪运动员;(4)质量为2 t的竖直向上飞行的火箭。

2、力是标量还是矢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力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练习3] ()下列哪个值可能是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A、60 NB、120 NC、600 ND、6 000 N4、重力是三要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什么是物体的重心?物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动探究]确定薄板的重心[针对练习4] ()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的变化而变化C、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6、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什么?它们存在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质疑]记下你存在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受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2、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的吸引力,方向也不一定指向地心,只能说方向竖直向下;3、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的物体,其重力大小可以认为不变。

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基础导学 姓名 班级 组别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自主学习】一、力和力的图示1、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是 .力的三要素有 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二、重力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 =mg 计算,(其中的g 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 的值 ;当纬度增加时,g 的值 )。

3、重力的方向总是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 和 因素有关.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 、 、 。

【合作探究】一、力的认识拓展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C 、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D 、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关于力的认识总结: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D .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部分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关于重力的总结: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

高中物理 第三章《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三章《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能区分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4、掌握测量重力的方法,知道重心的概念和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5、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

难点:理解不规则物体重心的确定,以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课前预习】力和力的图示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_。

2、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______________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3、力不能离开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独立存在,力可以用一根____________来表示,它的_______表示力的大小,它的___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___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____________。

重力4、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向下。

5、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_______________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___________,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关,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6、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探讨与生成】【问题1】力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旗飘飘”,红旗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羽毛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羽毛球受力后飞出,羽毛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人C、每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拓展与分享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弓的箭,能飞的很远是因为箭离玄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小结】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力的相互性: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接触②不接触(4)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

高中物理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运动状态
2.(1)等效 (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 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3)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_______状态无关.但一 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________发生变化时,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发生变 化. (3)运动 形状 (4)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 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________法来确定其重心. (4)悬挂 解题方法探究 例 1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合 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作 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探 究 变式训练 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有先后的
D、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7.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B.g=9.8N/kg 表示重力是 9.8N 的物体的质量是 1kg。 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比在平面上受的重力小。 D.在地面附近,物体静止时与运动时,其重力大小是不变的。 7.ABD
8.一条放在地面上的长为 L 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其一端刚好拉直时,它 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长为 L 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 8. L/2,L/4 抬起其一端使其与水平地面成 300 角时, 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
1.C
2.D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必修1《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一、力和力的图示1、如果说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意味着什么?从这个角度说物体运动状态的标志是什么? 2、怎样理解物体发生形变?3、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力的性质:(1)相互性(2)物质性例如:用手拉弹簧时,哪个是施力物体?哪个是受力物体?你在拉弹簧的同时,弹簧对手是不是也有“拉力”?此时的受力物体谁?两种力的方向如何?思考:用手搬运箱子,纤夫用绳子拉船中的受力物体?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情况一样吗?(3)矢量性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示例:一个箱子受到30N向右的水平推力,画出物体所受推力的图示。

步骤:1)选标度2)从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3)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巩固训练: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二、重力问题:生活中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物体为什么会下落?因为物体受重力作用。

那么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思考: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那么重力大小是不是就等于吸引力大小呢?问题:重物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谁?2.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思考: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___;在两极最____。

重力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用弹簧秤悬挂起重物,静止时,弹簧秤读数就是物体重力大小。

思考:此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方向: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问题:你知道重力的方向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3)作用点——重心练习:判断下列物体的重心位置思考:物体的重心是不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呢?思考:如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教材p52“做一做”。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第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第

课题 3.5力的分解设计教师授课教师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2.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的定则.3.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强化“等效替代”的方法.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难点: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教法实验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引入新课在已知分力求合力时,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唯一地求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对应的合力。

而在已知某力,将它分解为两个分力时,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却可以有无数组解。

但具体到实际当中如何分解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分解。

进行新课一、力的分解在力的合成中,我们知道当几个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个力相同时,这几个力就可用这一个力来代替。

那么反过来,也可用那几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力的分解。

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力的分解与合成互为逆运算,参照力的合成的定义,我们也能给力的分解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对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教材中举出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一起来对照例子理解一下具体什么是力的分解: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对耙的拉力是斜向上的,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同时使耙上提。

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产生的,一个水平力F1使耙前进,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使耙上提。

可见力F可以用两个力F1和 F2来代替,也即力可分解为F1和F2因为分力的合成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强调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练习巩固怎样分解:1、分析力F的作用效果:见图(1)和(2)(1)(2)(3)2、分析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见前(3)图)注: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正在沿光滑斜面下滑。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一物理必修教案)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一物理必修教案)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概念及其测量。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知道重心的含义。

7、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有关。

2、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3、理解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的原理,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大统一论。

[重点难点]1、力的特性(物质性、相互性、同时性、矢量性)的理解2、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

3、重力和重心的理解。

[知识链接]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叫力,力的性质是3、力的效果。

4、力三要素是、、。

5、力是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单位是。

在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决定。

D.物体受力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变化。

6、表示力方法是和。

力的图示:(一定标度二画点;三截线段四标向)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箭头指向力的方向,有向线段长短按选定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画,线段上加刻度(一般两至三格即可)3、用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示例:一人在水平面上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30N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论其是否运动或是否有生命。

B.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重力是非接触力。

D.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3.1重力、基本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物理 3.1重力、基本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巩固训练
①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B D)
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②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样表示对吗?(请学生分析)
引力和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这两种力是长程力 ,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但是,电磁力要比引力强得多。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引力外,所有接触力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是短程力。短程力的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强作用力只在10-15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 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m。这两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部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在宏观世界里不能觉察它们的存在。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和中微子等参与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介子和重子(包括质子、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这种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核物理学家们把它称为核相互作用。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一般情况下忽略这个差异,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实验: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归纳: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重锤线下重物的受力情况,可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平时都习惯这样说,我们班要数某某同学的力量最 大,某某同学脚部的力量最强,一脚可以把足球开出五、六十米。这种对力的说法符合物理角度对力的定义吗?本节课我们将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并学习几种简单的力学问题。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1教案:第三章相互作用3.1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1教案:第三章相互作用3.1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题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设计教师授课教师时间课型 新授课课时教学 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⑴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两类. ⑵理解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力的测量工具、单位、量性、力的图示。

⑶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⑷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 =mg (g =9.8N/kg )计算重力。

⑸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水平支持物支持的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⑹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⑺了解力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会对不同的力进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⒈力和力的图示⑴力的描述: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

(即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⑵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是物体发生形变。

⑶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秤) ⑷力的单位:牛顿⑸力的量性:矢量,遵循矢量运算法则⑹力的图示:按一定比例作出的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⒉重力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⒊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学生: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实验:手提弹簧称及其下挂的钩码,测出钩码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用不同的方式运动,观察弹簧称示数及其变化。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并结合二力平衡知识得出结论)⑴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观察计算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⒋重心⑴概念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或各部分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或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一)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一)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案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物质性及其作用效果。

2. 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重点)3.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方向,会计算重力。

(重点)4. 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难点)5. 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思维导图】一、力和力的图示1.力的作用效果(1)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使物体发生。

2. 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3. 力的表示(1) 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大小、和。

(2) 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出力的和。

4. 想一想(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有哪几种情况?(2)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3)成语“孤掌难鸣”隐含了什么道理?(4)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伸长了一定的长度,这体现了力的什么作用效果?二、重力1. 重力(1) 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大小:G=,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 N/kg.(3) 方向:总是。

2. 重心(1) 定义: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视为集中作用在某点,这个点就是的作用点。

即重心。

(2) 分布: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跟物体的有关,如果物体形状是中心对称,就是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除跟物体的有关外,还跟物体情况有关。

3. 想一想(1)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吗?(2)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吗?(3)如图所示,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的跳高运动员,为什么采用“背越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呢?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 万有引力它存在于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

2. 电磁相互作用它存在于电荷与、磁体与之间。

它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 强相互作用它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与、质子与、中子与之间。

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 m。

4. 弱相互作用它是在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

【精品学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学案--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优秀学生必做)修正版

【精品学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学案--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优秀学生必做)修正版

必修一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本节学习力的基本知识:力的概念、力的图示;重力和重心。

介绍了自然界的四种基本作用。

二、预习内容: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3、在物理学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以及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的,称为力。

力的三要素是。

4、力的矢量性:力是,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5、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在。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其中g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

7、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是、、、。

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表现,弹力摩擦力是由引起的。

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即原子核的大小。

三、提出疑惑1、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呢?2、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的单位是什么?3、如何形象地描述力?什么是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4、什么是重力?其方向如何?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吸引力一样吗?5、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落?何谓物体的重心?6、科学家想建立一种“统一场“来解决相互作用问题,它们都是哪些相互作用?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2.知道力是、的原因.3.知道力的图示是用一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表示出来的一种处理力的科学方法,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4.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力大小的测量方法.5.掌握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确定质量均匀分布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6.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概念,了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变化.二、学习过程任务一、力和力的图示阅读教材p51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指的什么?你能举出例子吗?如:2、你还能举出物体发生形变的例子吗?如?3、什么原因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呢?4、你能给力下一个定义吗?5、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将加快物体的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阻碍物体的运动,这说明力的方向不同,它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可见,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除了指明力的大小,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高一物理《3.1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docx

高一物理《3.1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docx

高一物理《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编写人:徐伦伟审核人:徐伦伟使用时间:2013-11-1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要明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重力及重心的概念.( 3)掌握力的图示法,会画力的示意图.(4)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第一部分:课前自主学习、主动落实学案一、力和力的图示1.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1)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2) 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物体运动的.改变了,不管是其还是其改变了,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2 .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4 .力的矢标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5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6 .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线段是按一定的比例( 标度 )画出的,它的表示力的大小.7 .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只表明物体在这个上受到了力,不严格表示力的大小.二、重力产生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其成正比,即G=,G、 m、g 单位分别为:、、方向总是向下的重心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受到的重力作用,即为物体的重心决定重心的位置( 1)物体的的因素( 2)物体的确定重心的方法(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其上( 2)对不规则的细棒和薄板,可用和确定其重心强调2.重力方向总是向下的。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吸引作用,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3 .强相互作用:组成原子核的核子间的相互作用,作用范围只有10-15m,即原子核的大小.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作用范围与强相互作用相同,强度.第二部分:课堂互动探究、整合提升一、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 温馨提示 ]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能是直接接触的,也可能不直接接触.比如:(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判断谁为施力物体,谁为受力物体时,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即研究对象为受力物体,另一个就是施力物体.例如:三、对重力和重心的进一步理解1.对重力的理解(1) 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大小:由于 G=mg,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在不同地点,如从两极到赤道或离地面越高, g 值均减小,从而使同一物体的重力也有所不同;物体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3)方向: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能将重力的方向描述为“垂直向下、向下、指向地心”.2.对重心的理解(1) 重心概念的提出,采用了“等效”的观点,“等效”意味着作用效果相同.(2)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例如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3)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内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如一个充气的篮球,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处,若将篮球内充人一半体积的水,则球 ( 含水 ) 的重心将下移.典例精讲坛题型 1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 例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思路点拨】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特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解题指导】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A、 C 正确;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故 C 正确;力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如两块靠近的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答案】D活学活用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B.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一个力只能产生一种效果C.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是矢量D.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题型 2对重力概念的理解[ 例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B.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杆秤直接测出D.在不同的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思路点拨】从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等方面理解重力.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解题指导】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并不一定指向地心,选项 A 错误.将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自由下落,所以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选项 B 正确.杆秤称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选项 C 错误.由公式G— mg可知,重力 G的大小由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 共同决定.由于不同地点g 值可能不同,因此在g 值小的地点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有可能反而小,选项D 正确.可见,正确选项为B、 D.【答案】BD活学活用2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一个确定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变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方向都相同自测 10 分钟1.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B.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C.直铁丝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上,但一定还在铁丝上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的等效作用点4.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 如人与人 ) 之间无万有引力B .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5.物体 A 对物体 B 的压力是20 N ,如图 3— 1 一 1 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⑴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分为两类。

⑵理解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力的测量工具、单位、量性、力的图示。

⑶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⑷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⑸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水平支持物支持的静止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
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⑹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

⑺了解力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会对不同的力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⑵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替代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科学研究过程中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心的概念。

难点重心概念的理解。

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

新课教学
一、力和力的图示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
(1)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
(2)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物体运动的改变了,不管是其大小,还是其方向改变了,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2.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使物体产生形变.
4.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6.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7.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 ,只表明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长短不严格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与重心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地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其 ,成正比,既G=mg,G、m、g的单位分别为、
、。

3.重力的方向:总是 ,
4.重心:物体 ,都受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 ,,即为物体的重心.
5.决定重心位置的因素:(1)物体的 ,(2)物体的 .
6.确定重心的方法:(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2)对不规则的细棒和薄板,可用支撑法和悬挂法确定其重心.
●思考与讨论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内部吗?可以举例说明吗?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吸引作用,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
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其本质相同,随距离变化的规律和引力作用类似.
3.强相互作用:组成原子核的核子间的相互作用,作用范围小,与引力作用和电磁作用相比,受距离变化的影响更大.
4.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作用范围与强相互作用相同,但强度很弱.
巩固练习1: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巩固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推乙,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而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力的作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只有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而不会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