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

合集下载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色诺芬(约前434-前354),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苏格拉底最有名的学生之一。

据说,苏格拉底初次遇见童年时的色诺芬时,用手杖拦住了他,骤然问他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商品。

这个孩子十分有礼貌地回答了他,最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哪儿可以买到'高尚'和'善良'?"这一难以解释的概念含有'高尚的人'和'善良的人'的意思。

孩子茫然不知所对。

这位哲学家随即说道:"那么跟我来吧!"这个传说隐约指出色诺芬是一位高尚而善良的人,他思想实际,精神健全,虔诚地皈依宗教。

与柏拉图相比,他思辩能力不高,但他也像柏拉图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道德节操。

色诺芬的主要著作有《万人军远征记》(the Anabasis),《库罗派得埃》(Crapaedeia)、《希腊史》(Hellenica)、《回忆苏格拉底》(Xenophons'Wemorabilia of Socrates)。

《回忆苏格拉底》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国一般称此书为《苏格拉底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的吴永泉先生的汉译本,改译书名为《回忆苏格拉底》。

《回忆苏格拉底》共四卷,外加一篇"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

正卷各章前都附有简要的提纲,它们非原著所有,而是后人加上去的。

汉译者一并译出,为阅读正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该书记载了苏格拉底丰富的教育思想,现在我们择其要者评介如下。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理想及其历史命运在古典时代后期,雅典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领袖人物,它推动了希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有体系的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

当时,这种以培养社会领袖人才的高等教育在雅典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教育流派,一是继承智者传统、以伊索克拉底为首的修辞学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演说家;另一派就是起源于苏格拉底、形成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了一定变化的哲学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哲学王"。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道德观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道德观

以身殉道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谈论西方哲学,很自然会想起苏格拉底,正如谈论中国哲学,也很自然想起孔子一样,他们都是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的哲学家,两者有很多共同点。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道德观“认识你自己”,这是一条镌刻在德尔斐的智慧神庙上的箴言。

也许是受到这条古老的格言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的观点。

一次,苏格拉底为了教育一位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同他进行了一次机智,生动的谈话。

当苏格拉底知道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时,就对他说:“一个希望当领袖的人必须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能掌握这种才能吗?”“当然不能。

一个非正义的人甚至连做一个良好的公民都不够格。

”尤苏戴莫斯坚定地回答。

“那么,你知道什么叫正义的行为,什么叫非正义的行为吗?”苏格拉底继续问道,拿出纸,把“正义”和“非正义”分开写在纸的两边,要尤苏戴莫斯一一列举。

于是,尤苏戴莫斯把虚伪、欺骗、奴役、偷窃、抢劫都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对此,苏格拉底运用相反的具体事例,把这些看起来是“非正义”的行为一一予以推倒。

他问道:“作战时,潜入敌方军营,偷窃其作战图是非正义行为吗?为防绝望中的朋友自杀,把人藏在枕头底下的刀偷走,难道不应该吗?生病时儿子不肯吃药,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使儿子很快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尤苏戴莫斯如堕五里雾中。

苏格拉底在破除了对方的成见后,就正面进行诱导。

他继续发问:“是不是有一种学习和认识正义、美德的方法呢?对于正义、美德和善有知的人和无知的人比,哪一种人更能做得更好一些呢?”显然,对于这些问题只能作肯定的回答。

这样,苏格拉底就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并使尤苏戴莫斯接受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苏格拉底就指出什么样的知识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从而做到自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

苏格拉底话善恶

苏格拉底话善恶

苏格拉底话善恶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就饱读诗书,靠自学成为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引导人们认识、追求美德。

向苏格拉底求学的人很多,但他在传播自己的思想观点时从不说教,而是采用双方辩论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错误,并引导对方得出正确结论。

请看苏格拉底与一个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进行的关于“什么是善行”的辩论: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

苏:那么我问你,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是善行还是恶行?尤:这些行为自然都是恶行了。

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了危害自己祖国的敌人,这是恶行吗?尤:不是。

苏:如果这个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尤:不是。

苏:你刚才讲欺骗、奴役和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呢?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

苏:好吧,那么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对自己人的问题。

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

将军欺骗他们说:“援军即将到来,我们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一举歼灭吧 ”从而鼓起士兵的勇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我想这是善行。

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

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是善行。

苏: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朋友绝望得想自杀,就偷走了朋友藏在忱头下的刀,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是善行。

苏:你刚才说对敌人的行为,即便是欺骗、奴役、偷盗也不是恶行,这种行为也只能对敌人,对自己人的话是恶行。

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18)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18)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18)第一篇: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18)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全部WORD文档.全国2003年4月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

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A.目标模式C.情境模式B.过程模式D.批判模式2.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B.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3.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怎样编制课程》B.《教育过程》D.《课程》4.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在于澄清()A.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学校课程的价值C.社会生活的价值D.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5.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类型为()A.共同解决问题型B.启发型C.提示型D.自主型6.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A.决策研究的整合B.理解研究的整合C.实施研究的整合D.评价研究的整合7.“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A.巴班斯基C.华虚朋B.布卢姆D.瓦根舍因8.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卢梭C.斯宾塞D.夸美纽斯9.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这种评价是()A.外部人员评价B.总结性评价C.效果评价D.质的评价10.学生独立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类型称为()A.启发型C.自主型B.提示型D.共同解决问题型第 1 页11.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1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A.夸美纽斯B.拉特克C.赫尔巴特D.康德13.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A.《爱弥尔》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我们怎样思维》14.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A.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B.结构的完整性问题C.结构的合理性问题D.内容的可行性问题15.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招可用?苏格拉底教你最实用的说服技巧!

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招可用?苏格拉底教你最实用的说服技巧!

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招可用?苏格拉底教你最实用的说服技巧!播放GIF有一只鳄鱼,它抢走了一个男人的孩子,然后这只狡猾的鳄鱼对男人说:“咱们现在玩个游戏吧,规则是这样的:我有两个选择:第一,把你的孩子吃掉。

第二,把你的孩子还给你,你猜我会怎么做?如果你猜对了,我就把孩子还给你,如果你猜错了,我就吃掉你的孩子。

”面对鳄鱼的圈套,男人思索片刻,然后胸有成竹的对鳄鱼说:“我猜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鳄鱼马上说:“你猜对了!”说完就要吃掉男人的孩子,而男人却大喊一声:“等等!按照你自己定的游戏规则,如果我猜对了,你就应该把孩子还给我。

”听到这话,鳄鱼只能出尔反尔的说:“你刚才猜错了,这回我能吃了吧。

”男人笑了:“如果我猜错了,你就更应该把孩子还给我,因为我猜的是你会吃掉我的孩子,如果我猜错了的话,就意味着你不会吃掉我的孩子。

所以无论我猜对还是猜错,你都应该把孩子还给我。

”鳄鱼当时就傻眼了,它本来是想通过一种无赖的游戏规则让男人陷入两难境地,然后吃掉孩子。

没想到的是,男人比自己还无赖,他没有拒绝游戏,而是聪明的利用了规则让鳄鱼跳下了自己挖的坑。

没办法,鳄鱼只能乖乖的把孩子还给了男人。

在这个故事里,男人说服鳄鱼所使用的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实,这种方法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较为原始的版本。

苏格拉底被誉为“第一个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西方哲学家”,他就是一位善于从内部攻破堡垒,让对方发现自己是在作茧自缚的逻辑学大师。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乡村,父亲是雕刻师,母亲是接生婆。

苏格拉底成长的年代,正是民主政体在政治家伯利克里的领带下蒸蒸日上的历史时期,20岁起,苏格拉底师从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

苏格拉底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公共场合,与他人讨论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正义?”等等都是他热衷的话题。

之所以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主要有两个原因。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精选阅读(1):认识你自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哲学观点上自成一体,作为一个旷世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道,为古希腊礼貌标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

苏格拉底通常并不是以一个青年导师的身份出现的。

他在和别人谈话时,并不是刻意地想要教导别人,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自我的工作是帮忙别人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愉悦,但是却到处碰壁。

反而遇到了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寻觅关于愉悦的答案。

老师,您是希腊最聪明的人,请您告诉咱们,愉悦到底在哪里?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正因我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哲学家。

如果说我聪明的话,那就是我明白自我是一个无知的人。

正因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一无所知。

工会名字苏格拉底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先把关于愉悦的问题放一放,先帮我造1条船吧。

于是这些年轻人把寻找愉悦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和苏格拉底一齐造起独木舟来了。

他们同心协力锯倒了一棵大树,把树剖析成两半,挖空了树心,很快就造成了1条独木舟。

独木舟下水了,大家把苏格拉底请到船上,一齐荡起双桨,一边齐声唱歌。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此刻觉得愉悦吗?学生们齐声回答:咱们此刻觉得愉悦极了!苏格拉底说:愉悦就是这样。

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目标发奋工作时,就突然地到来了。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我认识你自我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我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好处。

事实上,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方写着认识你自我。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因此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

2022年4月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

2022年4月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

2022年4月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及答案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A.查特斯C.博比特B.奥利沃D.施瓦布2.1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D)A.进步主义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B.要素主义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A)A.拉特克C.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D.斯太克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D)A.复习C.拓展B.呈现D.方法5.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经验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经验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

这本不朽名著是(A)A.《儿童与课程》C.《我的教育信条》B.《民主主义与教育》D.《明日之学校》6.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A)A.目标模式C.表现模式B.过程模式D.普遍模式7.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B)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第1页C.评价原则D.组织原则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C)A.接受学习C.有意义学习B.发现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9.“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B)A.好奇心C.附属驱力B.认知驱力D.自我驱力10.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C)A.潜在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B.实际发展区D.现有发展区11.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D)A.高速度原则C.小步子原则B.高难度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12.“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苏格拉底话“善、恶”

苏格拉底话“善、恶”

苏格拉底话“善、恶”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就饱读诗书,靠自学成为一名很有学问的人.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引导人们认识、追求美德.向苏格拉底求学的人很多,但他在传播自己的思想观点时从不说教,而是采用双方辩论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错误,并引导对方得出正确结论.请看苏格拉底与一个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进行的关于“什么是善行”的辩论: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请问你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以下简称尤):当然知道.苏:那么我问你,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是善行还是恶行?尤:这些行为自然都是恶行了.苏:可是,如果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了危害自己祖国的敌人,这是恶行吗?尤:不是.苏:如果这个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尤:不是.苏:你刚才讲欺骗、奴役和偷盗都是恶行,怎么现在又认为不是呢?尤:我的意思是对朋友、亲人实施上述行为的话是恶行,而你列举的情况都是针对敌人的.苏:好吧,那么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对自己人的问题.如果一个将军率军作战时被敌人包围,士兵们因伤亡、困乏而丧失了作战的勇气.从而鼓起士兵的勇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问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我想这是善行.苏:如果一个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而又嫌药太苦不肯吃,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很好吃,哄他吃了,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父亲这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是善行.苏:如果有人发现他的朋友绝望得想自杀,就偷走了朋友藏在忱头下的刀,这是善行还是恶行?尤:是善行.苏:你刚才说对敌人的行为,即便是欺骗、奴役、偷盗也不是恶行,这种行为也只能对敌人,对自己人的话是恶行.那现在这几种情况都是对自己人,你怎么认为它们都是善行呢?尤: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了.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尤苏戴莫斯信服地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在上面的辩论中,苏格拉底先让对方亮出观点,然后不断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攻击对方的疏漏之处,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他承认自己无知,在问答中又逐步启发对方思考、认识问题,最后引导其掌握明晰的概念,从而达到自己辩论的目的.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无论从辩论角度还是从教学角度来看,现在仍不失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当代教学的意义

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当代教学的意义

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当代教学的意义“产婆”名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

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

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

他称其为“产婆术”。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

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唯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

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

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

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

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

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

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

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

它分四个步骤。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5U正确、普遍的东西。

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

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

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

有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

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

苏,那么欺骗呢?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

苏:偷盗呢?尤:同上面一样。

苏:奴役人呢?尤;也是如此。

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

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

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当代教学的意义

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当代教学的意义

“产婆”名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

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

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

他称其为“产婆术”。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

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唯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

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

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

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

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

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

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

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

它分四个步骤。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5U正确、普遍的东西。

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

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

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

有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

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

苏,那么欺骗呢?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

苏:偷盗呢?尤:同上面一样。

苏:奴役人呢?尤;也是如此。

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

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

苏格拉底产婆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步骤: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遍的东西。

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

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

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

有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过程。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非常自负的、名叫尤苏戴莫斯的青年讨论人需要不需要学习,学习时需要不需要请教师的问题。

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正义与非正义,苏格拉底写下δ和α(分别是希腊文正义与非正义的第一个字母),然后问道:虚伪应放在那一边?尤:显然应放在非正义一边。

苏:那么欺骗呢?尤:当然是非正义一边。

苏:偷盗呢?尤:同上面一样。

苏:奴役人呢?尤;也是如此。

苏:看来这些都不能放在正义一边了。

尤: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一边,简直是怪事了。

苏;那么,如果一个被推选为将领的人,率领部队去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能不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尤:当然不能。

苏:那么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尤:是的。

苏:倘若他为了作战而欺骗敌人呢?尤:也是正义的。

苏:如果他偷窃、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所作所为不也是正义的吗?尤:不错。

不过开始我以为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呢。

苏:那么,前面我们放在非正义方面的事,也都可以列入正义一边了?尤:好象是这样。

苏:那么,我们是不是重新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事用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用在朋友身上就是非正义的了。

你同意吗?尤:完全同意。

苏,那么当战争处于失利而又无援的时候,将领发觉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了士气。

这种欺骗行为应当放在那一边呢?尤:我看应敢在正义一边。

苏:小孩子生病不肯吃药,父亲哄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孩子因此恢复了健康。

这种欺骗行为又该放在那一边呢?尤: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

苏格拉底与欧提德穆斯的一段对话

苏格拉底与欧提德穆斯的一段对话

苏格拉底与欧提德穆斯的一段对话:“苏格拉底:但是,必然有某些行为真正出于正直,正如出于其他职能和技巧一样。

欧提德穆斯:毫无疑问。

苏格拉底:那么,你自然能够告诉我那些行为是什么?出于正直的是什么?欧提德穆斯:我当然能够,而且我还能告诉你出于非正直的是什么。

苏格拉底:很好,让我们在相反的两行中写出什么行为出于正直,什么行为出于非正直。

欧提德穆斯:我同意。

苏格拉底:好吧,虚伪怎么样?虚伪放在哪一行?欧提德穆斯:当然不放在正直那一行。

苏格拉底:欺骗呢?欧提德穆斯:放在同一行。

苏格拉底:偷盗呢?欧提德穆斯:也放在那里。

苏格拉底:还有奴役吧?欧提德穆斯:是的。

苏格拉底:没有一样这类事情可以放在正直的一行里吗?欧提德穆斯:唔,要是那样搞,可没听说过。

苏格拉底:好啦。

但是,如果一个将军必须惩处那极大地损害其国家的敌人,他战胜了这个敌人,而且奴役他,这不对吗?欧提德穆斯:当然不能说不对。

苏格拉底:如果他运走敌人的财务,或者在战略上欺骗他,这种行为怎么样?欧提德穆斯:噢,自然这完全正确。

但是,我想你刚才要谈的是欺骗或者错待朋友。

苏格拉底: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同样的行为就得分写在两行里,是不是?欧提德穆斯:我想是这样。

苏格拉底:好,现在就让我们来专门讨论对待朋友的问题吧。

假定一位将军所统率的军队已丧失勇气,又分崩离析。

如果他告诉他们生力军即将到来,欺骗他们相信他,使他们鼓起勇气,取得胜利。

这种欺骗朋友的行为怎么样?欧提德穆斯:唔,我想我们也得把这个写在正直的一边。

苏格拉底:假定一个孩子需要吃药可又不肯吃。

他的父亲欺骗他,使他相信药是好吃的,哄他吃了,救了他的命。

这种欺骗怎么样?欧提德穆斯:那也得归入正直的一边。

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一个朋友处于极端疯狂的状态,怕他自杀,偷走他的剑。

你怎样看待这种偷盗?欧提德穆斯:那也得算作正直。

苏格拉底:但是,我想你是说过不能欺骗朋友的吧?欧提德穆斯:噢,请让我全部收回。

苏格拉底:很好。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部分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部分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案论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汇集一、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案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被认为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博比特B.麦克尼尔C.查特斯D.波特2.学术中心课程主张课程的( >A.相关化B.专门化C.融合化D.广域化3.“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建构兴趣4.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基础教养论”B.“中间语言”C.“最近发展区”D.“居室教育学”5.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经典教育著作是( >A.《教案的艺术》B.《大教案论》C.《实验教案论》D.《教育学讲授纲要》6.在赫尔巴特四个教案“形式阶段”中,“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各种情境而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属于( >A.明了阶段B.联合阶段C.系统阶段D.方法阶段7.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案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A.福禄贝尔B.奥苏贝尔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8.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瓦根舍因D.布鲁纳9.范例教案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具体性、学术性、范例性C.具体性、精确性、范例性D.基本性、专门性、范例性10.“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案目标的取向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B.普遍性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行为目标取向11.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为社会生活作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是( >A.主动适应论B.被动适应论C.相互作用论D.超越论1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案方法对应的学习方式是( >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社会性学习D.接受性学习13.罗杰斯关于学习的分类,是将学习分为( >A.无意义联结的学习、有意义的经验学习B.有意学习、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接受学习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14.在非指导性教案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A.引领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15.教师向学生作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案方法,被称为( >A.呈示B.示范C.展示D.口述16.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 >A.学术性和逻辑性B.顺序性与重复性C.连续性与顺序性D.逻辑性与一致性17.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使人成为“自然人”B.个体经验和社会整体的持续生长C.使人之个性完全获得自由与独立,使人获得解放,使社会日臻公正D.使人获得全面发展18.“人本主义经验课程”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A.儿童、自然、知识、社会B.儿童、学科知识、社会C.自我、自然、知识、社会D.学生经验、历史文化、自然19.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A.微型课程B.STS课程C.轮形课程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20.最早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21.“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包含着特殊信息的班级社会关系,这些特殊信息使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

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

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

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Euthydamus)有关“正义”问题的谈话。

“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

“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问。

“显示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问。

“肯定有”,尤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也有”,尤回答。

“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也有。

”“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

”“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是不是也能说它是非正义的呢?”“当然不能。

”“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当然。

”“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这也是正义的。

”尤回答。

“如果他偷窃、抢劫他们的财物,他所做的不也是正义的吗?”“当然是,不过,一起头,我还以为你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哩。

”尤回答。

“那么,所有我们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事,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苏问。

“好象是这样。

”“既然我们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限:这一类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问。

“完全同意。

”尤回答。

苏接下去又问道:“弱国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回答。

“又如儿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而由于用了欺骗的方法,竟使儿子恢复了健康,这中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我看也应该放在同一边。

”尤回答。

“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志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或其他这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中行为应该放在拿一边呢?”“当然也应该放在同一边。

苏格拉底和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和精神助产术

二.苏格拉底和精神助产术(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我们在谈到苏格拉底时,有人曾这样说过:“我们深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但不知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

”○1,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是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而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经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原因是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了。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他们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

而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

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

“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

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身为雅典的公民,他拿牛虻来比喻自己,把古希腊看作是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的骏马,而他的使命就是使它能从昏睡中唤醒它的精神,苏格拉底他认为所有知识,都从疑难中产生,想要进步的话,疑难也就越多,疑难越多,进步也就更大,苏格拉底认为他自己没有知识,是无知的,而他又设教传道,旗下弟子无数,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他认为知识并不是强加于个人的,而是人们本来就已经有了的,只不过他们却不知道,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更多的表现在他的“助产术”的观点之中,因为他的母亲是个产婆,他从母亲的职业中受到启发,认为教育者同产婆有同样的性质,因而把他这样的教育方法称为“助产术”帮助别人产出知识,所不同的是针对的对象不同,实质也不同,而接下来我们会对他的教学方法做详细的介绍。

(二)精神助产术精神助产术主要是教师以讽刺为武器,经常采用“诘问式”的形式中,采用提问的方法揭露对方提出的问题学说中的矛盾或问题,唤醒学生或对方提出的问题学说中的矛盾,唤醒学生或对方求知的欲望,再与学生或对方进行探讨。

辩论学经典故事[整理版]

辩论学经典故事[整理版]

1.据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有些人很不服气,在庆功宴上,有人说:“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人通过航海都能到达大西洋彼岸。

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

”哥伦布只是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鸡蛋说:“先生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谁能让它立起来呢“?鸡蛋在与会者之间传了一圈,没有人能把它立起来。

当鸡蛋又转回到哥伦布的手里时,他把鸡蛋的一端往桌上轻轻一敲,很容易地把鸡蛋立了起来。

顿时,不服气的的人们吵嚷起来。

哥伦布说:“你们都看到了,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吗?然而,你们却做不到。

是的,这很容易,当人们知道世界上某种事情该怎么做以后,也许一切都很轻而易举了。

但是,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的时候,都不那么容易。

”2.我国汉武帝时代,有人进贡了一种饮之可以不死的酒,东方朔偷着喝了,汉武帝十分恼怒,要杀掉东方朔.东方朔说:"臣喝下的若是不死之酒,那么,你杀我,我也不会死;我如果死了,说明那酒不是不死之酒."汉武帝笑了,赦免了东方朔。

3.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

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江苏省镇江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一)

江苏省镇江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一)

江苏省镇江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阅读 (共4题;共72分)1. (17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博士从美国回到了祖国。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

在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并负责航空新技术的研究。

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美国当局听说钱学森想回国,十分害怕,害怕他带回航空新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就采用了卑鄙的手段迫害他。

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

他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

敬爱的周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

1955年,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10月8日到达广州。

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一切”指什么?从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2)“我终于回来了”中“终于”说明了什么?(3)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的怀抱?2. (21分)课外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1. 简述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应符合的基本要求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恰当提问的三点基本要求:(1)再现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2)目标明确,内容清楚;(3)机智提问,富有艺术性。

2.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有哪些方面的教育价值?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2分);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等(2 分)。

3. 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和基本特点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1分)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2 分)(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程,(1分)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

(2 分)4. “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是哪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 [单选题] *A:提示型教学方法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正确答案)C:自主型教学方法D:混合教学方法答案解析: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

5.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教学方法来看,属于( )。

[单选题]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正确答案)B:提示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发现型教学方法答案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教学方法来看,属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与尤苏戴莫斯的对话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Euthydamus)有关“正义”问题的谈话。

“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

“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问。

“显示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问。

“肯定有”,尤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
“也有”,尤回答。

“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
“也有。


“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

”“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是不是也能说它是非正义的呢?”
“当然不能。


“那么,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当然。


“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
“这也是正义的。

”尤回答。

“如果他偷窃、抢劫他们的财物,他所做的不也是正义的吗?”
“当然是,不过,一起头,我还以为你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哩。

”尤回答。

“那么,所有我们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事,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苏问。

“好象是这样。


“既然我们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限:这一类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问。

“完全同意。

”尤回答。

苏接下去又问道:“弱国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回答。

“又如儿子需要服药,却不肯服,父亲就骗他,把药
当饭给他吃,而由于用了欺骗的方法,竟使儿子恢复了健康,这中欺骗的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我看也应该放在同一边。

”尤回答。

“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志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或其他这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中行为应该放在拿一边呢?”
“当然也应该放在同一边。

”尤回答。

苏又问:“你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坦率行事的?”
“的确不是,”尤回答,“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