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69896260),重点
国家自然基金 2024年重点项目 流程
国家自然基金 2024年重点项目流程国家自然基金2024年重点项目流程详解1.引言国家自然基金是我国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旨在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而2024年的重点项目将会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国家自然基金2024年重点项目的申请、评审和资助流程进行详细解读。
2.项目申请流程国家自然基金的申请流程一般可分为立项申请、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三个阶段。
在2024年,对于重点项目的申请也将遵循这一基本流程,申请者需要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申请和评估工作。
具体流程如下:- 阶段一:立项申请- 申请人首先需要准备好研究计划书,包括研究内容、目标和预期成果等,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至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
- 基金委将对申请书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申请将被送入专家评审环节,最终确定立项名单。
- 阶段二:中期评估- 项目启动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提交中期报告,对研究进展、经费使用等进行汇报。
- 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对中期报告进行评审,对项目进展进行审查和评估,确定是否继续资助。
- 阶段三:结题验收- 项目结束时,需要提交结题报告和成果申报,进行结题验收。
- 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和成果进行评审,对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3.项目评审与资助流程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评审一直以来都是严格的,2024年的重点项目评审也将不例外。
评审流程包括初审、专家评审和委员会评审三个层次,并且在每个阶段都会严格审核项目的科研价值、创新性和可行性。
具体流程如下:- 初审- 基金委对申请书进行初步审核,排除不符合条件的申请,确保初选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
- 专家评审- 符合条件的申请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
- 专家将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创新性、研究方案等进行评定,形成评审结论。
- 委员会评审- 基金委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组织委员会对申请进行最终评审,确定最终资助名单。
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建议
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建议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建议一、引言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是中国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属的一项重要科研资助项目,旨在支持和促进国内科学研究的发展。
2024年度即将开展的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工作,是对我国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机遇。
本文将围绕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建议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背景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作为中国科学基金的重点资助项目,旨在培育科技创新的原始动力,推动我国在核心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项目要求研究团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学术声誉和业务实力,同时需要重点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针对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立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多领域交叉融合:面对当今科学研究的趋势,提倡各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寻找共性问题,并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的协作研究。
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
在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中,可以鼓励研究团队跨学科合作,推动科学领域的交叉创新。
2. 突破核心科学难题:重点项目的立项应该聚焦于我国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攻克核心难题来推动学科进步。
在确定具体研究方向时,可以考虑对目前热点问题的深入探索,或者对知识空白领域的填补。
研究方案应该具备创新性和前瞻性,有助于解决当今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对国家战略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3. 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2024年度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中,建议将社会需求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这样可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并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科学写手,我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充满期待。
在我看来,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立项过程应该注重创新和协作,同时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为国家的战略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设立的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旨在资助并推动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旨在资助和推动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范围包括物理科学、数学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必须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重要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重要应用价值。
项目的研究周期一般为3-5年,资助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申请和评审过程非常严格,需要经过多轮评审和专家组评审,只有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才能获得资助。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旨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资助和支持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以下是一些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典型案例。
1.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研究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是当前国际上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的信息安全和军事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研究新能源是当前国际上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在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主要基金项目的标准英文名称
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英文规范名称国家级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原科技攻关计划):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973 Program)“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批准号: ) The Cheung Kong Scholars Programme of China (No.)国防预研究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Defense Pre-Research Foundation of China (No.)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Post-doctoral Scientists of China (No.)国家超导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批准号: )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Superconductivity of China (No.)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The Funds for Creative Research Groups of China (No.)国家高技术项目联合(批准号: )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Joint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批准号: )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o.)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批准号: )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for Advanced Materials of China (No.)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惯性约束聚变领域(批准号: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for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of China (No.)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Foundation of China(No.)国家国防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Defense Foundation of China (No.)国家核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uclear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国家基础研究“非线性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Nonlinear Science” of China (No.)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基金(批准号: ) The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KeyTeachers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国家教育部光电子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批准号: ) The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ical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批准号: )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Human Resource Ministry and the Education Ministry for Returned Chinese Scholars, China (No.)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研究基金(批准号: ) The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for Outstanding Young Teachers in University (No.)国家教育部归国学者基金(批准号: ) The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for Returned Scholars (No.)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训练基金(批准号: ) The Trans-Century Training Program Foundation for Talents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f China (No.)国家科技部博士后基金(批准号: ) The Science Foundation for Post Doctorate Research from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No.)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二号重点项目基金(批准号: ) The Grant for Key Research Items No.2 in “Climbing” Program from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No.)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基金(批准号: ) The Grant for Key Research Items in “Climbing”Program from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No.)国家攀登计划(纳米晶体材料)(批准号: ) The National “Climbing” Program for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China (No.)国家攀登计划(批准号: ) The National “Climbing” Program of China (No.)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批准号: )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in “Climbing”Program of China (No.)国家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Young Scientists of China (No.)国家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Regional) Joint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No.)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 ) The National Major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批准号: )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No.)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 ) The State Key Program for Basic Research of China(No.)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特别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Special Foundation of China (NKBRSFC) (No.)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批准号: ) The Special Foundation for State Major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国家重点实验室(光技术应用于微加工实验室),上海光学及电子研究所(批准号: )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tical Technology for Micro-fabrication,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China (No.)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 ) The Major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批准号: ) The Major Research Plan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 The State Key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of China(No.)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批准号: ) The National Project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ystem (No.)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农业)(批准号: ) The National Special Research Fund for Non-Profit Sector (Agriculture)(No.)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 The Special Fund of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Operations in Commonweal Research Institutes (No.)省部级项目教育部磁学与磁性材料重点实验室(批准号: ) The Key Laboratory for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 of the Education Ministry of China (No.)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基金(批准号: ) The Foundation for Key Progra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No.)教育部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批准号: ) The Key Laboratory of Quantum Opt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No.)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批准号: )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ing Foundation for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No.)教育部重大项目基金(批准号: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基金(批准号: ) The Special Program for Key Basic Research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No.)空间研究基金(批准号: ) The Aerospac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hina (No.)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号: )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Artific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soscopic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No.)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Beijing, China (No.)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 ) The 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No.)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批准号: ) The Research Award Fund for Outstanding Young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hina (No.)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No.)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No.)湖北省高等学校科研基金(批准号: )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No.)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Bureau of Hunan Province, China(No.)湖南省教育委员会青年骨干教师和国内访问学者基金(批准号: ) The Young Core Instructor and Domestic Visitor Foundation from the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No.)湖南省中青年科技基金 The Science-Technology Foundation for Middle-aged and Young Scientist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No.)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China(No.)霍英东教育基金(批准号: ) The Fok Ying-Tong Education Foundation, China (No.)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批准号: ) The Fok Ying-Tong Education Foundation for Young Teacher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China (No.)吉林省基础研究计划基金(批准号: ) The Jilin Provincial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Basic Research, China (No.)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China (No.)山西省归国学者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xi Provincial Foundation for Returned Scholars (Main Program), China (No.)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Young Scientists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No.)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xi Provincial Foundation for Leaders of Disciplines in Science, China (No.)山西省青年学者基金(批准号: ) The Foundation for Young Scholars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No.)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No.)上海科技启明星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ghai “Phosphor” Science Foundation, China (No.)上海市“曙光”计划(批准号: ) The “Dawn”Program of Shanghai Education Commission, China (No.)上海市博士后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ghai Postdoctoral Sustentation Fund, China (No.)上海市科委科技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ghai Com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No.)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ghai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No.)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明星基金(批准号: ) The Shanghai “Post-Qi-Ming-Xing Plan”for Young Scientists, China (No.)铁道部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 ) The Speci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Railway Ministry of China (No.)武汉工业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号: )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Compositiz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No.)香港“求实”基金 The “Qiu Shi” Foundation of Hong Kong, China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基金(批准号: )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search Grant (No.)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拨款委员会(批准号: )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China (No.)英中高级科学家交流基金(批准号: ) Supported by the Exquota Study Visit Funds China-U.K. (No.)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基金(批准号: ) Th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China (No.)中国工程研究院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 ) The Key Foundation of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China (No.)中国国防科技预研项目(批准号: ) The Chinese Defence Advance Research Progra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No.)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重点项目(批准号: ) The Key Basic Research Foundation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No.)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基金(批准号: ) The Funds for Key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National “9th 5-year Plan”, China (No.)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基金(批准号: ) The “100-Talent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No.)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批准号: ) The Major Program for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No.)其它星火计划: China Spark Program,科技兴农项目火炬计划: Chinatorch Program,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The National New Products Program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The National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International S&T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Program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 for Technology Based Firms本文引用地址: /blog/user_content.aspx?id=238393(最后访问时间2010-3-24. 有修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中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旨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简要介绍:
1. 面上项目: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最多、学科覆盖面最广的一类项目资助类型。
它面向广大科研人员,鼓励自由探索,支持科研人员在其研究领域内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工作。
2. 重点项目:这类项目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
每年确定受理申请的研究领域、发布指南引导申请。
3. 重大项目:重大项目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这类项目一般由多个课题组成,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4. 联合基金项目: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与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将有关部门、企业、地区的实际需求凝练转化为科学问题,汇聚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科研攻关。
5.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这类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产出原创成果。
6. 专项项目:专项项目支持需要及时资助的创新研究,以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相关的科技活动,分为研究项目和科技活动项目两个亚类。
7.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这类项目旨在加强中国与国际(地区)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科学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推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升我国的基础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也是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202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摘要本文介绍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管理的一项重要科研资助计划。
重点项目是该计划的核心,旨在支持和促进具有重大科学问题和创新性研究思路的科学研究项目。
通过对重点项目的资助,可以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和综合国力。
1. 背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科技系统最早和最重要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基金,其成立于1986年,致力于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成为中国科学界最具影响力和有效性的科研资助项目之一。
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核心支持项目。
2023年的重点项目将继续关注科学前沿领域,强调科学研究的创新性、高风险性和高回报性。
通过对具有重大科学问题的项目的资助,可以引领和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促进学科交叉与创新,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
2. 申请条件申请人必须具备博士学位,具有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并且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申请人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组织和协作能力,能够牵头实施大规模科研项目。
团队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素养,能够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申请人和团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严守学术规范,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 申请流程(1)项目申报。
申请人需要根据基金指南撰写项目申请书,包括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等内容,并提交项目申请书以及相关的申请材料。
(2)初审。
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书将经过初审,初审结果将在一定时间内通知申请人。
初审结果包括被接受、被拒绝或需要修改补充材料。
(3)复审。
初审通过的项目将进入复审阶段,复审将对项目的科学性、研究价值、创新性等进行评估。
复审结果将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够获得资助。
(4)结题验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类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类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招标的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项目。
该基金旨在支持国家重点领域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主要分为两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是为了解决国家战略领域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而设立的基金。
这类基金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和建设大型科技设施和平台,为国家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例如,中国科学院首次提出并立项了“大科学装置”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学装置和基础设施,推动中国在国际科学领域的地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国家对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政策之一、973计划旨在支持非领域性的前沿科学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该计划每年邀请各领域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支持。
项目范围广泛,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
973计划在促进国家科学创新和优秀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向国家重点领域研究的一种重要科研资助形式。
该基金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两类,通过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前沿科学研究,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基金项目大全
基金项目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最大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培养。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中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提高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中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和应用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中国政府支持高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推动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
5.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是中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6.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中国政府支持重大科学研究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推动中国在重要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一,旨在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除了以上几个基金项目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基金项目,包括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设立的各类基金。
这些基金项目的目的都是为了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日期】1995.07.14•【文号】•【施行日期】1995.07.1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管理办法(1995年7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和基础性研究的特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
第二条重大项目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目标,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的联合研究。
重大项目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1、科学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具有优势,可望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前沿性基础研究。
2、国家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对开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或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
3、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或为国家重要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科学数据积累等基础工作。
第三条申请重大项目须具备的条件是:1、有先进、明确的研究目标,创新的学术思想,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国内领先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近期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前景。
2、针对一个综合性科学问题,由紧密围绕项目总体目标相互配合、有机联系的课题组成。
课题设置不宜过宽,参加单位和人员不宜过多。
3、有学术造诣高、组织能力强、能率领研究队伍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应的研究梯队,形成国家水平的研究队伍。
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
第四条重大项目经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划出适当比例,专款专用。
“九五”重大项目规划为40项左右。
其中约三分之二分配到各科学部组织重大项目,其余用来组织科学部之间交叉的重大项目。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重要的科研资助项目之一,在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再次启动重大项目资助计划,这对于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就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展深入探讨。
1. 重大项目资助范围与意义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将会覆盖哪些领域?这些领域将会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范围和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资助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物理科学、化学科学、数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资助,可以推动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 项目申报与评审流程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流程是怎样的?对于想要申请这一重要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和科学家来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流程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申报成功与否,以及后续的资助金额和研究成果。
(1)项目申报的要求:申请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项目申报书中需要包括哪些内容?项目的研究方案、创新点和预期成果是评审的重点。
(2)评审流程与标准:项目的评审流程是怎样的?评审专家将从哪些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项目团队的研究实力和成果、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将是评审的重要标准。
3. 项目实施与成果展望获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的科研团队将如何进行项目实施?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支持,科研团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推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项目实施的重点:获得重大项目资助后,项目团队将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研究?他们将会采取怎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2)研究成果的展望:预期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能够填补国际空白、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4. 个人观点与总结回顾我个人认为,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启动对于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中,涉及了众多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这些项目不仅涉及到基础科学的探索,也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息息相关。
本期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进行深度解析,旨在全面了解这些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1. 项目背景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涉及到诸多重要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
这些项目选题涵盖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 项目概况在这些重大项目中,有一些是长期课题,需要进行多年甚至多个阶段的研究和验证。
这些项目需要多方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攻克课题难关;也有一些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前沿课题,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尝试。
这些项目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勤奋付出,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
3. 项目意义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展,将有效推动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这些项目的成果将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将提高我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和声誉,对于全球科学研究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4. 项目展望对于未来,这些重大项目将继续引领和带动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
科研人员们将在这些项目的推动下不断探索和突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些项目也将为新一代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评台,激励他们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奋力开拓未来。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充满期待和信心。
我相信,这些项目将为科学研究和社会进步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这些重大项目,共同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总结回顾,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将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学科范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国家重点研发 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自然科学基金》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作为科研领域的两大支柱项目,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参与。
本文将就这两大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与探讨,以期对其内涵和作用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重大科技计划。
其重点项目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改善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技前沿性和经济社会效益。
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致力于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优势学科与交叉学科的融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向经济社会中转与应用。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自然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领域的另一大支柱项目。
它是为了在基础研究领域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骨干、推动学科交叉与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目的而设立的。
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广泛,包含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科研工作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旨在为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评台和条件,促进学科的发展,并培养出更多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人才。
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与回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作为科研领域的两大支柱项目,各具特色,分工明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科学基金着力于培养科研骨干、促进学科发展。
这两大项目在推动科研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它们也是国家对于科研领域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的体现。
国自然重点国合项目分量
国自然重点国合项目分量摘要:一、引言二、国自然重点项目的概述三、国合项目的分量分析四、结论正文:【引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自然)的资助体系中,重点项目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以下简称国合项目)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点项目旨在支持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开展原创性、创新性的研究,而国合项目则着重于推动我国与国际(地区)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旨在探讨国合项目在国自然重点项目中的分量,以期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国自然重点项目的概述】国自然重点项目作为国自然基金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助强度大、研究周期长,对科学家具有极高的吸引力。
重点项目旨在支持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开展原创性、创新性的研究,从而推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
重点项目涵盖了数理化、生命、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等诸多学科领域。
【国合项目的分量分析】国合项目作为国自然基金资助体系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国与国际(地区)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合项目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地区)优秀科研团队与我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从而提高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从项目数量上看,近年来,国合项目在国自然重点项目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显示出我国对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视程度。
此外,国合项目在评审过程中,对申请团队的国际合作经历和成果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国合项目在国自然重点项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从项目资助金额上看,虽然国合项目的资助强度相较于重点项目略有不足,但其资助金额也在逐年增长。
国合项目资助的金额不仅包括科研经费,还包括国际差旅、会议等费用,有利于我国科学家与国际(地区)同行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结论】综上所述,国合项目在国自然重点项目中的分量日益加重,其对于推动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化,国合项目在未来国自然重点项目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
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
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
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有效管理与支持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影响的研究项目而制定的指导文件。
该指南主要涵盖了重大研究项目申请的基本要求、评审流程、资金管理等内容,旨在提高项目质量和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首先,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明确了项目的范围和定位。
该指南要求项目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影响,要求在国内外同行领域拥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性,有助于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指南还明确了项目资助周期为3-5年,并要求项目能够形成一定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方案,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其次,在申请与评审流程方面,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规定了申请者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评审标准。
申请者需要提交项目提案、研究计划和相关附件等材料,并按照指南要求进行申报。
评审流程主要包括初审、专家评审和决策阶段,重要的是要确保专家评审的严格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以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实际价值。
此外,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还对项目的资金管理和成果转化提出了要求。
指南规定项目经费使用应符合规定的管理要求,要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和使用,并要求及时做好财务报告和审计工作。
指南还鼓励项目负责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基金委重大项目指南为国内科研项目提供了明确的申请和评审要求,旨在推动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
该指南的出台,为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资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指导,也为
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具体要求
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具体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旨在支持科研人员针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申请重点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明确的研究目标:项目应具有明确、可行的研究目标,旨在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问题。
2. 创新的学术思想:项目应具备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创新性思维,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3. 合理的研究方案:项目应具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以确保研究工作的有效实施。
4. 扎实的研究基础:项目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前期工作,能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
5. 良好的研究条件:项目应具备充足的研究经费和良好的实验设备等条件,以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强有力的研究团队:项目应有一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研究背景和经验。
7. 学术道德与诚信:项目申请人应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确保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重点项目还应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鼓励跨学科交叉合作,注重实际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3-5年,具体根据项目的研究内容和难度确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申请要求可能会随政策变化而变化,建议关注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以获取最新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6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地方猪种成肌与肌内沉脂的遗传机制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介绍 [J], 任红艳;胡景杰;杜生明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J], 周开乐;
3.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J],
4.1986-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分析 [J], 刘玉琴;桂婕;魏佳奇
5.热烈祝贺华农大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社会团体财务管理
【发布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发布日期】1995.05.15
【实施日期】1995.05.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五日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基础性研究工作的特点,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下简称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经费按一定比例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划出,专款专用。
第二条重点项目针对我国已有较好基础、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领域或新学科生长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
重点项目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第三条重点项目的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四条重点项目应该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重点突出、队伍精干、重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的原则。
项目不设子课题,一般由一个单位承担,确有必要时,合作研究单
位不超过3个。
研究年限为4年左右。
第五条重点项目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每年按计划组织实施。
重点项目在公布申请指南、受理申请、软盘录入、同行评议、学科评审组评审、年度报告与拨款等工作环节与面上项目同步。
除本办法特别说明外,使用与面上项目相同的表格、计算机软盘和相同的填报要求,但需在封面左上角注明“重点项目”字样。
第六条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贯彻“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执行科学基金委员会回避与保密的有关规定。
国家自然基金2024年重点项目信息
准确
2023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发布了17个“重大、重点和重大专项”,覆盖生命科学、数学和物理、前沿和跨学科、聚焦重点国家战略等各个科
学领域,支持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构筑国家“双创”创新支撑体系。
一、国家重点基金
国家重点基金针对科技创新重大布局和关键突破,以及构建重要基础
平台,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前沿的研究水平、把握重大机遇和领域,推
动技术创新,发挥核心技术在关键核心领域的作用。
2023年,国家重点
基金发布了15个项目,以下为具体项目名称:
2、“新素粒子”天体物理探测关键理论问题;
3、大数据下的智能能源社会系统管理;
4、职业素质服务新模式与体制创新;
5、中国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和分析;
6、开放4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
7、DNA甲基化数据处理和数据融会计分析;
8、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的理论设计和实验室实现;
9、分子细胞与组织工程的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
10、正负荷共存状态下的电网调度技术;
11、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大型文本素质改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计划要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计划要点
孙枢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信息》
【年(卷),期】1997(000)0Z1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切实加强基础性研究”的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期间的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要抓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稳定地发展基础性研究,并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
“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使若干重大科学前沿的研究得以切实加强,促进少数学科或其分支领域,或某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在21世纪初率先进入国际领先或先进行列,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促进有重大应用背景的应用基础研究切实得以加强,在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储备。
【总页数】1页(P112-112)
【作者】孙枢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4
【相关文献】
1.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要点 [J], ;
2.国家《军转民“九五”计划纲要》要点 [J],
3.四川省“九五”计划完成情况及“十五”计划要点 [J], 无
4.中国造纸工业“九五”计划与2010年规划要点 [J],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计划要点 [J], 孙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佚名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进展》
【年(卷),期】1994(9)6
【摘要】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地球科学部分地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地球本身和其他天体对地球影响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效应,从而为持续满足自然资源,防治和减轻自然灾害,保护和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为国土整治,大型工程建...
【总页数】15页(P1-15)
【关键词】地球科学;地理学;土壤学;地球化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1
【相关文献】
1.《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2008年度《中国科学基金》期刊征订通知 [J],
2.《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2006年度《中国科学基金》期刊征订通知 [J], 无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95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 [J],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95年度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J],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1995年度资助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4卷 第6期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4 No.6 2005年11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Nat ural Science )Nov.2005 ・综 述・硅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收稿日期:2005209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69896260),重点项目(60336010)和面上项目(10274064,60077029)资助作者简介:黄美纯(1937-),男,教授,博导.E 2mail :mchuang @黄美纯(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具有特定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计算设计,是计算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半导体的诸多性质取决于价带顶和导带底的电子态及其中的载流子分布,因此带隙的大小和能带极值的对称性便成为半导体材料设计最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硅基光电子集成(O EIC )技术发展的瓶颈,设计具有直接带隙特性的硅基新材料并使其成为有效的光发射体,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在分析大量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基础上,给出类s p 系列半导体由间接带隙过渡到直接带隙的主要物理机制,并以对称性概念、芯态效应和电负性差效应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所表达的设计思想,我们对当前十分受关注的硅基光发射材料进行了计算设计.结果发现,用V I 族元素在硅生长时进行周期性插层的、具有正交和四角点群对称性的人工微结构材料VI A /Si m /V I B /Si m /V I A 具有直接带隙特性.其中当m =5或奇数时,材料有四角结构对称性,而m =6或偶数时是正交结构对称性.V I A (B )是在<001>生长方向生长的单层VI 族元素.这类材料的优点在于可自然地与硅实现晶格匹配,与微电子技术相兼容,并可较容易的用现行的MB E 、MOCVD 或U HV 2CVD 生长方法实现.预期这类新材料及其相应器件的研制开发,将大大开拓全硅O EIC 和硅光子集成(PIC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硅基材料;直接带隙;对称性;材料设计中图分类号:O 4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20479(2005)06208742101 引 言计算材料科学作为理论物理与材料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一是物性计算研究,即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计算和研究已知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这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材料物性的微观物理来源,从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二是新材料计算设计,即根据人们提出的材料性能要求,利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探索和设计符合要求的新材料.新材料的设计和研制,是当今高技术的物质基础.计算材料科学的研究历史实际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因为量子力学诞生之后随即被应用于固体材料的物性研究并出现许多出色的工作.早期的计算材料科学,主要利用半经验方法进行各种理论研究.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属于原子和电子数都十分巨大的多粒子体系,不可能找到问题的严格解析解,但可利用实验可测参数的经验值和已有的方程导出其它物性参数.因此,在半经验方法中,经验参数的数目至少与材料种类一样多,而且,绝大多数工作属于物性计算研究的范畴.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Hohenberg 2K ohn [1]及K ohn 2Sham [2]提出密度泛函理论(DF T )和局域密度近似(LDA ),才摆脱半经验算法的束缚,诞生不依赖于实验参数的所谓从头算(ab i nitio calcula 2tion )或第一性原理(First p rinciples )的研究方法.这个方法现在已成为计算材料科学、计算化学和计算凝聚态物理的核心技术,应用十分广泛,K ohn 教授因此荣获1998年Nobel 化学奖.究竟什么是物理世界的第一性原理,似乎没有人专门阐明其内涵.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当今描述原子及比原子小的体系的最精确的理论是量子电动力学(Q ED )理论.因此,Q ED 理论称得上是微观世界的第一性原理.在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科学领域,在密度泛函理论的框架内,如果不考虑高能辐射修正,人们只需要电磁理论、Schr dinger 方程或/和Dirac 方程及很少几个与具体材料无关的参数,即电子质量和电荷m ,e;原子质量和电荷M ,Z ;Bohr 半径a 0;Planck 常数h 及精细结构常数α,就可以描述多粒子体系的各种性质.这就是本文所指的第一性原理的含义.换句话说,凝聚态物理中的第一性原理并不涉及更深奥的基础物理问题,例如电子质量从何而来、精细结构常数为何大约等于1/137以及它是否随时间而变等等,而把上述7个参数视为不变的自然常数.本文要介绍的不是针对已知材料的物性从头计算,而是新材料的计算设计.它主要包含两个步骤:首先必须根据提出的材料功能要求,分析研究要达到这些要求所需的材料参数的性质,再进行新材料的原子构成和晶格类型的设计.第二必须对设计出的新材料进行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审查是否符合要求.这时半经验方法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没有实验参数可供利用.如果结果不能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调整设计模型或改进计算方法和精度.具体说,本文将介绍一类硅基光电子新材料的计算设计思想、模型和初步结果.我们将在第二部分简述这类材料的研究背景、最近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个分析,提出设计直接带隙硅基材料是较好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如何设计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新材料却没有现成的原理可依循.因此,我们在广泛分析综合已有半导体材料带隙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便于操作的设计思想.实际上这个设计思想所包含的物理学原理十分简单,它们早就隐藏在已有的大量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数据中,只不过还没有人从中提炼并给予明确阐述.本文第三部分将简单介绍这个设计思想.第四部分描述我们设计的硅基光发射新材料的模型和初步计算结果.这些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具有更加明确的物理基础和硅工艺的兼容性.我们注意到,同单纯的材料物性从头算对比,材料的计算设计更需要预先有解决问题的物理模型,才能防止许多无效的计算工作量.这并不意味物性从头算的工作没有物理,因为通过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和新的物理过程.最后、第五部分给出简单的小结.我们的计算设计和初步计算结果尚需实验的检验.毫无疑问,计算设计的材料属于理想的结构,生长出由理论设计的新材料并非易事,必定会遇到许多实际难题需要克服.这些理论与实验相互配合的问题将另行讨论.2 最近的进展和存在问题本文关注的是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众所周知,硅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高技术成就之一,已经引起社会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变革.现在,当Si微电子技术越来越接近其量子极限的时候,信息和通讯技术对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开发研制超高速、超大容量的光电子集成芯片提出挑战.于是硅基信息光电子材料的研究开发便成为世界范围特别受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由于体材料硅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其导带底位于布里渊区X点附近,间接光跃迁必须借助于其它准粒子,如声子的参与.由于间接跃迁几率远小于直接跃迁,因此硅不能成为有效的光发射体.近20多年来,人们想方设法改变硅的这一缺点都没有成功.不过,近年来对硅基材料的研究表明,仍然有可能改变硅的这一内禀的缺陷.主要策略包括:(a)利用布里渊区折叠原理[3],选择适当的层数m,n,可使(Si)m/(Ge)n超晶格成为准直接带隙材料;(b)合成硅基合金.如FeSi2等[4],也具有接近直接带隙的电子结构;(c)在硅中,掺入稀土离子作为发光中心;(d)利用具有强烈发光能力的多孔硅[5~7];(e)低维硅量子结构,如硅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的光学特性;(f)硅纳米晶体[8];(g)硅/绝缘体超晶格[9]和(h)硅纳米柱(nano2pillars)[10]等,这些都是实现改进硅基光电子性质的可能途径.最近,关于硅基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实验研究出现令人鼓舞的进展.意大利Trento大学Pavesi教授的研究组发表了在硅纳米晶上发现光增益的重要论文[11].他们提出一个在硅纳米晶中实现粒子数反转的三能级图.这三个能级分别是价带顶、导带底和带隙内的界面态能级.吸收泵浦光(波长390nm)使电子从价带顶跃迁到导带底,然后快速(纳秒量级)驰豫到导带底下方的界面态.界面态上的电子有很长的寿命,因而可实现粒子数反转.于是由界面态到价带顶的复合有可能出现受激发射.由于描述光放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光增益截面,Pavesi测得每个Si纳米晶的光增益截面为(0.5~5)×10-16cm2.虽然这个数值仍然比InAs 量子点的光增益截面小三个量级,但由于他们采用离子注入方法,硅纳米晶的面密度比单层InAs量子点也高出三个量级,使得二者的净材料增益大致处于同一数量级.总之,硅纳米晶在短波激光泵浦下有光增益已经获得实验证实,是一项颇受重视的发现.但是,Pavesi得到的并不是相干光输出,也不是电注入发光,距离实现硅激光器尚有一段路要走.实际上,覆盖着SiO2的硅纳米晶的电子结构依然保留了体材料硅间接带隙的某些特征,还不能像已有的直接带隙材料,如GaAs那样实现电注入式的激光输出.此外,硅纳米晶的发光依赖于界面态,是较慢的(10微秒量级)发光,比GaAs的纳秒量级发光慢得多,说明其发光过程存在着发热与光子发射之间的竞争.估计用这种方法制作硅发光二极管(L ED),只能获得兆赫量级的开关时间,与高速光互联所要求的吉赫以上至少尚差3~4个量级.另一项进展是由美国北Calolina大学的华裔学者Zhang Qi等完成的.他们采用结晶Si/O超晶格制作・578・第6期 黄美纯:硅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c2Si/O结构的L ED,发现它具有超稳定的可见光(峰值位置~2eV)电致发光输出[12].他们公布的数据表明,器件工作7个月发光强度依然稳定,几乎没有下降的趋势.这个特性显然比多孔硅优越.对于开发全硅基光电子2微电子集成芯片有重要现实意义.他们认为,在纳米量级的硅层之间插入氧单层可使硅中的电子接受量子约束.我们的理论研究认为,氧单层由于厚度太小(小于0.5nm),它所起的量子约束效应很小,甚至可被忽略.因此,Zhang等人获得的绿色电致发光的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还有一项重要进展来自英国Surrey大学Home2 wood的研究组.他们建议一种被称为位错工程的方案,实现了室温硅基L ED的有效发光[13].他们采用标准的硅片处理工艺,用离子注入方法把硼注入硅中.硼在硅中,既是产生p n结的掺杂剂,又可以用它引入位错环.用这种方法形成的位错阵列是一个与p n结平行的平面.用位错工程制作的Si2L ED,发光波长峰值依赖于温度,在1.130~1.150μm之间.发光响应时间为~18μs.器件的室温外量子效率~2×10-4,如果计及器件的边反射,据称外量子效率可达10-3,即为GaAs的大约1/10.作为研发的初始阶段,是个很有实用前景的结果.虽然上述许多实验研究的解决方案都非常令人注目,大多数发表在Nat ure和Science等著名期刊中,使硅基光发射材料和器件的探索又激起新的热情.但仔细分析上述硅基材料或器件的发光过程,不难发现它们多数与表面或界面态有关,这就使其光响应速度太慢,不能满足超高速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要求.真正实现单片光电子集成(O EIC)还必须进一步探索并从根本上改进硅基光发射材料的性能.为解决这个问题,从物理原理的角度考虑主要有两种办法,即设法使硅的间接带隙改性成为直接带隙及充分利用量子约束效应以回避硅的间接带隙问题.最近大量关于量子线和量子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属于后一种方法.本文则立足于能带改性的探索,主要目标是设计具有直接带隙特性的硅基材料,希望既能避免界面态参与发光过程又能兼顾与硅微电子工艺实现自然兼容.研究的目标之一是寻找导致直接带隙的原因,并运用它们构造出新的半导体材料.不幸的是,尽管“带隙”这个概念来自能带理论,但现代能带理论却未能明确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对一种未知的固体材料,只有完成了能带计算,才能知道它有没有带隙以及带隙的类型是直接或间接.实际上,围绕半导体的带隙问题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一种从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和预言半导体带隙的方法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由Mooser和Pear2 son做过总结[14].70年代Phillip s在其专著中从半导体的键和能带的物理联系出发,分析了带隙与化学键离子性之间的关系[15].近20年来,为了克服局域密度近似(LDA)带来的带隙估计过小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最有代表性的是发展了准粒子GW近似方法[16~18]和sX2LDA方法[19],它对半导体带隙的修正,可以得到大致与实验相符的结果.最近,关于含时间密度泛函理论(TDDF T)[20,21]及其应用的研究迅速发展,有可能成为研究凝聚态体系激发态性质的有力工具.所有这些重要进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半导体带隙来源的主要物理机制和决定带隙大小的比较清楚的物理图象,同时,它也是当今带隙工程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以上的大量努力主要集中在带隙大小的预言和修正上,几乎不涉及关于带隙直接或间接特性的预言.从材料计算设计的角度看,不能满足于“炒菜式”的大量计算,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结果.为了尽量减少搜索性的计算量,必须在执行能带计算之前有比较确切的物理思想作指导.下一部分将简述我们的设计思想和由此设计出的新材料模型.3 计算设计原理和模型鉴于实际半导体材料的多体复杂性,不仅其电子结构没有解析解,决定其带隙类型的因素也不可能有严格可靠的解析理论.但是我们相信,决定直接带隙的重要因素必定隐藏在大量实验和理论所确定的能带结构数据中.我们综合分析了大约50个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参数,包括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以及一些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决定带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芯态效应、原子的电负性差效应和晶体对称性效应.实际上这三个效应都是作用在价电子上的晶体有效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两个效应在前人的能带计算文献中也曾经指出过,不过有关的论述比较分散,也不是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分析问题.下面将对此作系统阐述.3.1 芯态效应首先考虑元素半导体Si,Ge和α2Sn.它们的三个导带底的能量相对于价带顶(能量零点)随芯态壳层的增加,有如下变化规律:(1)X点导带底的能量X1并没有明显变化;(2)L点的导带底能量L1则不断降低,从Si到Sn的降低幅度大约是1.5eV.(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Γ点导带底Γ2′的能量随・678・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芯态增大显示出快速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大约为4eV.这三个导带底能量的变化趋势不仅表明Si ,Ge ,Sn 的导带底分别在X (附近),L 和Γ(α2Sn 已是0带隙材料),更重要的是它预示出芯态效应对于设计直接带隙材料的重要性.因为随着芯态增大,材料将由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在设计直接带隙IV 族合金时,选择较重的Sn 作为材料的组成原子将不可避免.最近Benzair 和Aourag 计算了假想的类闪锌结构的SiC ,GeC 和SnC 的电子结构[22],结果也表明材料的Γ1导带底随Si ,Ge ,Sn 芯态的增大迅速下降,导致SnC 成为直接带隙半导体.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的能带结构与格常数存在相当敏感的关系,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结果.即便是同一种材料,格常数增大最敏感的效应也是Γ导带底能量的迅速降低.而实现常温常压下材料的格常数增大的一种自然的方法就是选择芯态较大的原子来替代.从这个角度看,这里的芯态效应与格常数对能带结构的影响具有类似的物理机制.图1(a )给出了芯态效应的图示,其中芯态大小用芯电子数Z c =Z -Z v 表示. Z c =Z -Z v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a ) (b ) (c ) 图1 元素半导体和两个系列的III 2V 化合物半导体三个导带底(Γ,X ,L )的能量随芯态电子数(a )和原子电负性差(b )(c )变化的趋势.能量零点在价带顶 Fig.1 The energies (Γ,X ,L )at conduction band bottom vs the electrons in core states for element semiconduc 2tors (a )and the energies (Γ,X ,L )vs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ponent atoms in com 2pound semiconductors (c and c )3.2 电负性差效应对于化合物半导体,组成晶体的两种原子之间存在所谓极性键,它与原子间的电负性差直接相关.在赝势理论中,它表现为势的反对称部分.图1(b )和(c )分别画出两个典型的闪锌结构系列Ga 2V 和III 2Sb 的三个导带底随电负性差的变化规律.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s p 3半导体,因此采用对s p 材料特别合适的Pauling 电负性标度[23]作图.可以看出,Γ导带底的能量随电负性差的减小而迅速向Γ价带顶靠近,使上述两个系列中的GaAs ,GaSb 和InSb 成为直接带隙半导体,而电负性差较大的Ga P 和AlSb 为间接带隙材料.虽然目前还没有理论能够定量说明这个变化规律,而且我们注意到如果采用别的(如Phillip s )电负性标度,其变化规律就不如此明显.尽管如此,半导体导带底能量在Pauling 电负性标度下的这一变化趋势仍然可以作为设计某些直接带隙材料的借鉴.以上两个效应表明,晶体对称性相同时,半导体的直接间接带隙特性的变化为:(1)芯态越大越有利于获得直接带隙.(2)电负性差越小越有利于从间接带隙过渡到直接带隙.这个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我们选择原子种类的参考,但是它们并不能完全说明已有的数据.例如上述两个典型的III 2V 系列,就有重要的例外:(1)在AlN (d )Al P (ind )AlAs (ind )AlSb (ind )系列中,只有电负性差最大、芯态最小的AlN 为直接带隙,这与前两个效应是相互矛盾的.(2)在GaN (d )GaP (ind )GaAs (d )GaSb (d )系列中,GaN 是直接带隙,虽然其电负性差比GaP 大而芯态较小.这个事实说明,这两个系列半导体材料能带结构的直接间接带隙趋势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明的机制.3.3 对称性效应实际上,AlN 和GaN 的带隙类型之所以与相应系列的材料不同,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它们的晶体对称性不同决定的.究竟什么样的晶体对称性才有利于形成直接带隙?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揭示对称性与带隙类型之间的联系,表1列出大约50个最常见的半导体的有关数据.仔细观察表中列出的半导体的对称性和带隙类型之后不难发现,这个极为普通的表中蕴含着一些前人尚未明确揭示的规律:(1)主要的半导体材料都具有O h ,T d ,和C 6v 对称性,当然也不排除其它对称性,如D 6h ,D 2等.让我们把・778・第6期 黄美纯:硅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表1 主要半导体材料的点群对称性和带隙类型的分布Tab.1 A Crystal (point group )symmetry and band 2gap type for the semiconductorsGroup IV SC P Gd/i III 2VSC P G d/i II 2V I SC P G d/i I 2VII SC P G d/i Others SC P G d/iC O h i BND 6h i ZnO C 6v d CuCl T d d MnO O h i Si O h i BP T d i ZnS C 6v d CuBr T d d NiO O h i Ge O h i BAs T d i ZnS T d d CuI T d d GaSe D 6h d Sn O h d/0AlN C 6v d ZnSe T d d AgCl O h i InSeD 6hd SiC T d i AlP T d i Zn Te T d d AgBr O h i BC 2N D 2d GeC T d i AlAs T d i CdS C 6v d AgI T d d SnC T d d AlSb T d i CdS O h i AgIC 6vdCSi 2Sn 2D 2d GaN C 6v d CdSe C 6v d CG e 3SnD 2dGaP T d i CdSe O h i GaAs T d d Cd Te T d d GaSb T d d HgS T d d InN T d /C 6v d HgSe T d d InP T d d Hg TeT ddInAs T d d InSbT dd SC =Semiconductors ;P G =Point group ;d/i =direct or indirect gap晶体对称性与带隙类型的分布作一简单统计,可以看出:具有O h 立方对称性的材料全是间接带隙,其中包括II 2V I 族中在高压下由六角结构(C 6v )相变为稳定的立方结构(O h )的CdS 和CdSe.此外I 2V II 族Ag 的卤化物中,具有O h 对称性的AgCl 和AgBr 也是间接带隙材料.唯一的例外是α2Sn ,但它是零直接带隙,已经不是严格的半导体材料.(2)具有六角C 6v 对称和D 2对称性的材料,包括新的超硬材料BC 2N [24],全是直接带隙.(3)闪锌结构T d 对称性和D 6h 对称性的材料两种带隙类型都有,其中HgSe 和Hg Te 只有很小的直接带隙,如计入相对论修正,将成为半金属[25].暂时忽略这些细节,其直接带隙材料数大约占75%.如果定义同一对称点群中具有直接带隙类型的材料百分数为F d ,并用点群的群阶g 描述对称性的高低.将统计的F d 与群阶g 作图,便得到一个有趣的规律,如图2所示.这个图十分明确地表明,降低晶体对称性,即减少对称点群的操作数有利于设计和合成具有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事实上布里渊区折叠效应也可以视为降低晶体对称性的重要效果之一.例如从T d 对称降低为C 6v 时,面心立方布里渊区的线长Γ2L 等于六角布里渊区线长Γ2A 的两倍,T d 的L 导带底便折叠为C 6v 的Γ导带底,导致直接带隙.当然,直接带隙的物理来源还有其它因素,如导带底与价带顶波函数的对称性.作为晶体几何特征的结构对称性通过晶体势或电荷密度分布而在电子结构性质上反映为带隙类型的转变是可以理解的. 群价g 图2 晶体对称性与半导体带隙类型的统计关系 Fig.2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rystal symmetry andband gap type必须说明的是,这个图的主要统计对象是s p 3和类s p 3杂化的半导体,也包括一些离子晶体及个别磁性离子氧化物.不排除在表中继续增加其它更为复杂的半导体材料,但我们相信,其变化总趋势不会有定性上的差别.半磁半导体、大多数磁性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更复杂的机制,其带隙类型的确定还要考虑自旋自由度及电子强关联效应等更加复杂的因素,是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3.4 直接带隙Si 基新材料的计算设计模型前面阐述的降低对称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计算设计的方向,可使人们在执行能带结构计算之前确定晶体结构模型有章可循.对于Si 基材料而言,可用两个基本方法降低晶体的对称性:・878・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 图3 硅基微结构材料V I/Si 10/VI/Si 10/VI 的原胞插层V I 族原子为单层,已经考虑清洁表面硅原子的二聚化重构 Fig.3 The unit cell model for Si 2based materials VI/Si 10/V I/Si 10/V I.The inserted V I atoms layer is a monolayer ,the dimer reconstruction on the surface has been considered方法I :在Si 中进行原子替换,或制作合金,使其对称性从O h 点群降为閃锌T d 或体心四角(BCT )或对称性更低的结构.方法II :在Si 中进行非硅原子的周期性原子插层,造成低对称性的材料.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对Si 间接带隙的重大改性.但方法II 更适合于生长工艺的要求,即在执行原子层生长时只要求一种原子.我们的计算设计采用这种方法. k 2point k 2point k 2point 图4 三个硅基微结构材料Se/Si 10O/Si 10Se (a ),Se/Si 10S/Si 10Se (b )和Se/Si 10/Se/Si 10/Se (c )的能带结构 Fig.4 Band structures for Se/Si 10O/Si 10Se (a ),Se/Si 10S/Si 10Se (b )和Se/Si 10/Se/Si 10/Se (c )首先,要求对插层原子进行适当选择.虽然从理论上看,非Si 原子插层都能实现对称性降低,但晶体生长动力学要求仔细选择插层原子,以便能够实现稳定的结构,以及与硅原子的化学键饱和.这就必须考虑插层原子与Si 的键合性质.从硅微电子工艺的知识出发,我们选择V I 族原子就是考虑到Si 与它们可以形成类似SiO 2的稳定结合.其次,关于插层原子的层厚和周期的选择也要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进行调整.已有研究表明,当原子插层,如O 的厚度在2~4nm 量级,由它形成的SiO 2/Si 超晶格中,虽然Si 中的电子受到量子约束,但Si 的能带结构依然保存间接带隙的某些特性,而且较厚的SiO 2将倾向于形成非晶结构,使它与硅之间产生许多界面态,这是我们的设计中需要避免的.第三,当原子插层小于5层时,量子约束效应基本消失,电子不会被限制在硅层中运动,有利于新材料的能带改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择单层的原子插层,周期(即Si 的层厚)为1~2nm ,由此形成的Si 基微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建议的硅基微结构模型V I/Si m /V I/Si m /V I 中,V I =O ,S ,Se ,Te 等V I 族元素,m =2n 或2n +1,是Si在[001]方向的层数.n 是≥3的整数.初步DF T 2LDA 计算研究表明:Se/Si m /Se/Si m /Se 体系是一种具有直接带隙特性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它V I 族元素与Si 组成的材料,如O/Si m /O/Si m /O 和S/Si m /S/Si m /S 只得到准直接带隙材料(下面分析).Te/Si 体系的LDA 带隙有较大的负值,可能是金属.但采用不同原子交叉插层的Se/Si m /O/Si m /Se 和Se/Si m /S/Si m /Se ,则得到直接带隙的结果.4 结果和讨论我们的能带计算以DF T 2LDA 理论为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混合基赝势方法.晶体波函数由平面波展开,模守恒从头赝势由Hamann 等[26]给出的方法构・978・第6期 黄美纯:硅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