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3(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邓稼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邓稼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1.作者饱含真情,于字里行间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这样的句段很多,如:“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2.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了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让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结尾处引用自己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 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勇担风险的崇高精神。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示例】我心中的“明星”是邓稼先。因为他领导团队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 原子弹和氢弹,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让华夏儿女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 挺起了脊梁。
【参考一】我心中的“明星”是钟南山。在疫情肆虐中国大地时,八十四岁 高龄的钟南山挺身而出,奔赴疫情第一线,为恐慌的人们打了一针镇静剂, 带领人们与疫情做斗争。
三次手术时间间隔短,身患绝症依然牵挂事业,至死不懈。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 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 品质和奉献精神。
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 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 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 “最有中国 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字词识记
( C )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 ( D )每家每户都知道。 ( G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 E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
非常感动。 ( A )很少有人知道。 ( B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 F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 原籍安徽,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 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 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1.《邓稼先》
妇孺皆知
fù rú jiē zhī
词语积累
• 任人宰割:任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 可歌可泣: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至死不懈:到死也不松懈。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
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伟大。 •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妇孺皆知:妇幼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 •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结构上:为了引出主要人物,为邓稼 先的出场做准备。
内容上: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广阔的 历史背景中来看,为下文写“今天” 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 作铺垫。
3. 朗读 2-5 段,并从修辞手法的 角度赏析。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 1898 年列 强瓜分中国的罪行,增强了文章的气 势和语言的节奏感,使文章更有感染 力。
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里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 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就 是把这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 想党员。
3、9,10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起到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奉献精 神。
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 贯、家庭、爱好和主要经历等。 为别人写的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 还可以有简要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 典型事情的。
热泪盈眶 (kuàng)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 (cuì) 彷徨
(páng huá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
2.句式多变
(1)有时句式十分整齐,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 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 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
(2)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 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方法总结: 1.文中的小标题 2.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请在李文永中强勾画出邓稼先最让你感动的事 件或语言,并进行批注。用“从____(事、 言),我感受到了一个__ __邓稼先”的句 式说一段评述性的话。
示例:从他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做出的巨 大贡献,我感受到了一个功勋卓著的邓稼先形象。
宰割( zǎi) 奠基( diàn)
元勋 ( xūn )
孕育( yùn ) 选聘( pìn )
彷徨 ( pánɡ)
谣言( yáo) 无垠( yín )
罗布泊( pō)
夐 ( xiònɡ) 萦带( yínɡ)
挚友( zhì)
铤 ( tǐnɡ ) 昼夜( zhòu)
燕然( yān)
曛 ( xūn ) 鲜为人知( xiǎn) 至死不懈( xiè)
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继续工
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邓稼先 奥本海默
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 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 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 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 的成就。这样也便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 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 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1课《邓稼先》课件(2024)
问题二
邓稼先在中国核武器研制过程中扮 演了怎样的角色?
问题三
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对当 代青年有哪些启示?
16
小组讨论与交流分享
小组内成员分别就上述问题进行 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看
法。
2024/1/29
分享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 神,探讨如何将这些精神传承下
去并付诸实践。
讨论当代青年如何学习邓稼先的 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强调邓 稼先的谦逊品质和团队精神,引 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
2024/1/29
10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Chapter
2024/1/29
11
核物理知识普及
原子核结构
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包括 质子和中子的概念,以及 它们在原子核中的数量和 排列方式。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悬念引 起读者兴趣,通过回忆和现实 交织的方式展现邓稼先的生平 事迹。
2024/1/29
以小标题形式划分文章段落, 使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增强 文章感染力。
8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
01
02
03
邓稼先
忠诚于祖国,献身科学事 业,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和杰出的科学成就。
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包括其教育背景、科研经历以及对中国核事业的贡献等。
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过程
阐述了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艰辛历程,以及 邓稼先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
介绍了邓稼先身上所体现出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包括其坚定的 信念、无私的奉献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等。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预习指导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预习指导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1)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2)邓稼先中国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威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文体知识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
传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时为主;一类是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的手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它以史实为依据,但并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描写。
传记的文体特点主要为:①真实性。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
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
②文学性。
传记是写人的,传记作者在人物形象中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并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这就使传记带有了文学性。
2、字音字形(1)生字注音宰割(zǎi)鲜为人知(xiǎn)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奠基(diàn)元勋(xūn)妇孺皆知(rú)孕育(yùn)选聘(pìn)谣言(yáo)罗布泊(pō)无垠(yín)萦带(yínɡ)日曛(xūn)铤(tǐnɡ)昼夜(zhòu)燕然(yān)挚友(zhì)彷徨(pánɡ)背诵(sòng)昆仑(lún)可歌可泣( q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yù)当之无愧(kuì)氢弹(qīng)夐(xiòng)颤抖(chàn)难堪(kān)筹划(chóu)署(shǔ)名华裔(yì)(2)多音字勉强(qiǎng)殷(yān)红锋芒毕露(lù)强(qiáng)占殷(yīn)切露(lòu)脸倔强(jiàng)(3)形近字选聘(pìn)手谕(yù)眼眶(kuàng)驰骋(chěng)家喻(yù)户晓框(kuàng)架租(zū)借沉默(mò)诅(zǔ)咒黝(yǒu)黑阻(zǔ)碍狡黠(xiá)(4)易写错的字仰慕彷徨选聘署名呼啸至死不懈马革裹尸锋芒毕露3、词语释义(1)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邓稼先》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通过阅读《邓稼先》,使学生掌握课文大意,理解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四字词语和成语。
-思想感情教育:通过邓稼先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努力奋斗的意愿。
4.阅读延伸,了解我国其他杰出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此外,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自信心。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觉得可以进一步拓展,比如结合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让学生们了解邓稼先的成就对于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这样既能加深学生们对邓稼先的认识,也能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邓稼先事迹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邓稼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பைடு நூலகம்否遇到过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或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邓稼先的伟大事迹和精神内涵。
部编版七下语文第1课《邓稼先》知识点+课堂练习
部编版七下语文第1课〔邓稼先〕微课视频+知识点+课堂练习微课视频1:温馨提示:同学们可以选择任一微课视频参考观看,各视频微课中知识点是相通。
知识点讲解一、字词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妇孺皆知当之无愧马革裹尸锋芒毕露二、概括文章大意。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比照,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行。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感情。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三、课文内容解读1.文章六个局部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
这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发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局部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局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史感,在这个庞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作出奉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开展产生庞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第五局部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治理和理论指导。
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
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以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作出庞大奉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开展发生庞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比照着写?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比照着写,更能鲜亮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实〞“诚恳坦白〞“从不骄人〞。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杨振宁和邓稼先是 中学和大学同学,有着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在邓稼先逝世七 周年时,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 传记,而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科学家,以中华民族几千 年文化为背景,以100年来的民族情节,50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 对另一位大科学家的介绍。
品味语言
4.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 所代表的品格。
“纯”是无私、纯正、纯朴之意,一个“纯”字精炼地概括了 邓稼先高尚的品格。
品味语言
5.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 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 人们绝对相信他。
品味语言
7.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30多摄氏度。
环境描写,用风沙呼啸、气温极低正面描写戈壁滩上的恶劣 气候,写出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工作的艰难。
人物分析
1.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伦理物理物理,获 得博士学位后立即成全回国。
“立即乘船回国”表明邓稼先在学有所成后,没有 丝毫犹豫和停留就回国了,也表明他具有热爱祖国的高 尚品质和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这两段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 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 在我国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细读感悟
3.第四部分不是直接写邓稼先光辉事迹的,可否删掉?
不可以。 原因:①第四部分重点交代了中国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 主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这就是从侧面表现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显得有很有更有力度。②本文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介绍邓稼 先的光辉事迹,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朋友情谊 等角度介绍邓稼先、怀念邓稼先,所以这一部分并不多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邓稼先》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篇记⼈传记型⽂章,以中华⼏千年来的⽂化为背景,以近⼀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年朋友深情为基调,⽤饱含感情的语⾔介绍了⼀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1课《邓稼先》课⽂原⽂ 从“任⼈宰割”到“站起来了” ⼀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最⿊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东胶州湾,“租借”99年。
*强占辽宁旅顺⼤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东⼴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东威海卫与⾹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个世纪以后,中国⼈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努⼒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物创造出来的伟⼤胜利。
在20世纪⼈类历,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转变。
对这⼀转变作出了巨⼤贡献的,有⼀位长期以来鲜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了⼩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昆明西南联⼤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学位后⽴即乘船回国,1950年10⽉到中国科学院⼯作。
1958年8⽉奉命带领⼏⼗个⼤学毕业⽣开始研究原⼦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平。
1964年10⽉16⽇中国爆炸了第⼀颗原⼦弹。
1967年6⽉17⽇中国爆炸了第⼀颗氢弹。
这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的重要⽇⼦,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宰割危机的新⽣⽇⼦!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作,⾄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贡献。
1985年8⽉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术。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完整版)
1.《邓稼先》【夯实基础】1.D2.C3.C4.B【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这句话是指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4.原因有三。
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
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详细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和贡献。
其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
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
二、片段研读。
1.(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核武器试验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卓越才能和杰出贡献。
(2)“撑”字很有气势,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2.连续用“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来发问,驱使读者去想象邓稼先生前的工作生活情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友的真诚关心和担忧之情,更能发人深思。
3.(1)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
(2)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4.答案示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理由:这句话能够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邓稼先》
• • • • •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2)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
员。”
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 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 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 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 四 部 分
民族感情?友情?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人物介绍
邓稼先(1924—1986),1924年出生 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 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 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 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 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 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 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 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 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 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 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 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 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提 示
2.抓住文段中关键性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连缀成句 3.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全用 自己的话概括
• 概述了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 先是为民族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 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主要贡献。 • 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的对比 中写邓稼先。 • 知道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研究出来的, 热泪盈眶,为邓稼先感到骄傲。 • 邓稼先始终战斗在艰苦卓绝的第一线—戈 壁沙滩。 • 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
第1 课《邓稼先》 (3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特征
真实性、文学性
字词清单
山名,在新疆、西藏和青海。
读读写写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白天,跟“夜”相对。
元勋( xūn ) 奠基(diàn) 选聘( pìn ) 谣言
背诵 昼夜(zhòu) 昆仑( lún ) 挚友( zhì )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xiǎn) 至死不懈( xiè )
鞠躬尽瘁( jū )( cuì )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状元贴士 “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 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 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 于敏
钱学森 钱三强
……
[真题模拟] 第12、13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考点 分析独句成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体知识
传 记 本文属于他传。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
概念 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
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分类
按作 者分
按体 裁分
自传 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他传 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史实为主 文学性 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想象 传记 性的文艺加工,但不可虚构
[答题思路] 独句成段的作用,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起强调作用,点明主旨、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等。 ②调整节奏,使语言更加简洁、明快、有力,以突出中心。 ③显示文脉,构成贯串全文的线索、前后呼应、过渡等, 使思路更加明晰。
[参考答案] 起强调作用,强调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
表明了“两弹”成功爆炸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 了邓稼先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做出的 巨大贡献。
3 邓稼先(3) (1)
写作妙处:
1.社会环境:作者开篇展现邓稼先生活的历史背景,让这 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突出了他作出 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 豪感。 2.对比手法: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 突出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谦虚纯朴的品质。 3.自然环境:通过描写极端艰苦的自然环境,衬托出了邓 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我展示
请同学们思考:全文除了列举典型事例来表现邓稼先 的人物形象,还从哪些角度彰显了邓稼先的 精神品质 ?并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写作角度: ①社会环境:把邓稼先放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 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来写。 ②把邓稼先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③自然环境:⑴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⑵气温往往 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6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回答问题。
我展示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 奉献精神的儿子。
答: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 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2.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 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答: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 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 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 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 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品味句子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 列句子的理解。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 奉献精神的儿子。 2.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 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课文详解丨七下第一单元《邓稼先》
课文详解丨七下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
课文以人名为题,既明确交代了文章记叙和歌颂的对象,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体裁——人物传记。
二、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péng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铤tǐng:疾走。
(铤而走险)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二、主题概述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且将其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祖国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读读写写的拼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读读写写的拼音。
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1.元勋yuán xūn2.奠基diàn jī3.选聘xuǎn pìn4.谣言yáo yán5.背诵bèi sònɡ6.昼夜zhòu yè7.昆仑kūn lún8.挚友zhì yǒu9.可歌可泣【kěɡē kě qì】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10.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鲜:很少;为:被。
很少被人知道,11.至死不懈【zhì sǐ bù xiè】至:到;渝:改变。
到死都不改变。
(含褒义)12.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鞠躬:弯着身子;尽瘁:竭尽心力。
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13.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14.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
15.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
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16.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萦带yínɡdài 曛xūn 铤tǐnɡ燕然yānrán第2课:《说和做》1.梳头shū tóu2.抱歉bào qiàn3.秩序zhìxù4.深宵shēn xiāo5.伴侣bàn lǚ6.小楷xiǎo kǎi7.硕果shuòɡuǒ8.卓越zhuó yuè9.迭起dié qǐ10.澎湃pénɡ pài11.大无畏dà wú wèi12.弥高míɡāo13.补jiàobǔ14.群蚁排衙qúnyǐpáiyá15.迥乎不同jiǒnɡhūbùtónɡ16.锲而不舍【qièér bù shě】锲:镂刻;舍:停止。
部编第1课《邓稼先》
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 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 衬托了邓稼先为祖国、为科学不怕 困难、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知识牵引: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遇到此类问 题该如何解答?
1.环境本身的特点: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 ③渲染(营造)氛围。
2.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①烘托人物的心情; ②烘托人物的形象; ③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 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试阐释这句话。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 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 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 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 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 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 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 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 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 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的历史人物。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 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
阅读第三部分,完成下表: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异)
美国
中国
职务 (同)
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妇孺皆知: 形容人人都知道。孺,小孩子。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了解。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心谨慎,贡献全部精力到死为止 ( jū cuì过度劳累)
截然不同:完全不同。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 断一样。
知人之明:能认识人的品行和才能的眼力。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1《邓稼先》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课《邓稼先》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邓稼(jià)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的研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内容主题《邓稼先》是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也可以看作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课文由六个小标题组织内容,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出邓稼先的伟大贡献与可贵品质,然后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深化读者对历史背景的认识,由此也更能体味邓稼先的可贵与伟大。
最后,作者中肯而深情地评价了自己这位好友——他是中国人民“永恒的骄傲”。
我们学习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也应体会其中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强盛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写作技巧蒙太奇手法:蒙太奇(Montage)本是电影艺术的术语,是“剪接”的意思。
在文学艺术中,也可以通过不同“镜头”的拼接,创造出各个片段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七年级语文“两弹”元勋邓稼先(PPT)3-1
这毫不奇怪。当时,研制原子弹是非常秘密的事业,“上 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成为人人自觉遵守的戒律。30年代曾 与邓稼先在北京崇德中学一起读书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此时已 经是
岁的邓稼先,在这份具有历史性的文件上郑重地签署了自己的 名字。
公元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 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著名美籍华人 记者赵浩生写道:“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蘑菇状烟云是怒 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那以报纸、广播传出的新闻,是彩 笔写在万里云天上的万金家书。”
存在差异,分布也不同。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质学谜团。”一种理论认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了这些小球,而不是在水的作用 下形成。在“火星蓝莓”内,科学家发现大量赤铁矿,说明它们在地下水穿过多孔岩过程中形成。水流能够导致一系列化学反应,促使铁矿变成 小球。不过,这一理论无法解释“蓝莓”的尺寸为何较小。研究发现,“火星蓝莓”只是小陨石在穿过火星大气层过程中分裂后留下的残余,无 法证明火星古代曾出现流水。陨石撞击是一种更令人信服的解释,能够解释“火星蓝莓”的外形和构成。科学家称“这些小球的任何一种物理特 性都与凝固模型不匹配,但陨石理论能够解释它们的所有特性。”在火星赤铁矿石一致性方面,绝大多数“火星蓝莓”的直径都在.英寸(约合毫 米)左右,通常不超过.英寸(约合.毫米)。米斯拉教授指出“火星蓝莓”的尺寸差异可以用陨石撞击解释。研究人员发现一颗直径.英寸(约合厘米) 的陨石能够产生颗直径.英寸(约合毫米)的小球,分布在面积;股票知识 股票知识 ;广阔的区域内。陨石残余理论同样引发争 议。一些科学家指出这一理论未能参考一些关键因素。有专家称:“虽然某些物体会在穿过火星大气层过程中熔化,但这些小球并非在一些高温 事件中形成。”格洛奇指出“机遇”号对“火星蓝莓”进行的分析显示这些小球在低温过程中形成。[]地下水库年月9日,科学家发现火星内部 存在庞大的水资源,酷似巨型“地下水库”,在某些地方的水资源储量甚至与地球内部相当。这个发现可能颠覆了之前科学家对火星的研究,因 为科学家曾经估计火星内部的水资源相当贫乏。专家称:“我们现在对之前的研究感到困惑,因为现阶段的发现意味着以往对火星内部环境的认 识存在错误,认为火星内部并不存在如此大量的‘水资源’。”此外,火星内部的大量“水资源”应该如何渗透进入火星表面的呢?研究人员认 为火山是一了两颗火星陨石,它们形成于火星的地幔中,其位于火星地壳下 方。这些陨石之所以能在大约万年前坠落到地球上,是因为火星曾经发生过一次猛烈的撞击事件。短暂海洋火星上可能曾有过海洋,但是在地质 历史上仅存在过一瞬间,这一分析让这颗红色星球上曾存在生命的观点受到挫折。这是美国宇航局(NASA)加州帕萨迪纳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 TimParker提出的一项新理论。在年月他争论称,小行星连环撞击早期火星可能曾让水涌到该行星表面,至少暂时如此。Parker一直认为,海 洋曾蔓延至火星北半球一半的面积,有迹象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 1 邓稼先》_33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没有私心
诚真坦白 从不骄人 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⑦1982 年,“我不能 走”。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
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 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 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凡中 见高尚。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7、“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 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 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 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 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 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 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①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
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②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③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 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④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 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⑤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 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⑥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同胞,杨对邓身上 体现出来的同祖国共命运、休戚与共的民族情结,执着追 求,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在民族优秀文化孕育下形成的质 朴内秀,甘于奉献的品格,有着深刻的认同,于是在提示 人物超群拔类的特质时,也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这就是中华民族魂。
归纳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 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 元勋”。
工作情况→ →身先士卒 身先士卒 工作情况 不怕牺牲 不怕牺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是谁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 “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归纳: 邓稼先是一位为
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 益,无私奉献,身先士 卒,对祖国、民族的 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 出科学家。
课文还从哪些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
(1)社会环境:把邓稼先放在近一百多年来 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来写。
“神六 ”升空
谈谈你的感受?
中华民族有着屈辱的历史,一百年前的甲午 战争、八国联军时代是中华民族最黑暗、最 悲惨的时代。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中国站 起来了,她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在二十 世纪人类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 巨大转变。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 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
邓 稼 杨先
振 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积累词语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 原籍安徽,西南联合大学研 究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 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李政 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 开拓性工作。
容,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预习小测验
1、展示作者、选自、文体常识。 2、汇报“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
的读音、解释、造句情况,以及练 习册第一题。
邓稼先(1924—1986),安徽 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 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 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 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的光辉
邓稼先(1924—1986), 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 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 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 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 献。1999年,党中央、国 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 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 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 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 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 “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 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 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 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 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一步了解邓稼 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先,说:“中国要放一个
大爆竹,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稼先回去 后与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 “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 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确实的,在稼先为国 防大事献身时,他的女儿照样的下乡和回城没工作。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后立即回国
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 子弹制造的理论,并 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③1985 年 重 病 期 间 写 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 建议书
④1982年,“我不能 走”。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 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 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 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 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 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 果发现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 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称号。
.
词 语 积累
8 、锋芒毕露(fēngmángbīlù):锐气才干全露 出来。
9 、家喻户晓(jiāyǜhù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10 、妇孺皆知(fùrǔjiézhī):人人都知道。 11、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 ):指军人占死沙场。 12 、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奉献全部精力。 13、死而后已( sǐérhuòyǐ):直到死为止。
一生.doc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 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 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 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词 语 积累
1、宰割( zǎi gē) :比喻压迫、侵略、剥削。 2、筹划(chóu huà) :想办法、筹措。 3、彷徨(páng huáng) :忧郁不决。 4、仰慕(yǎng mù) :敬仰思慕。 5、可歌可泣(kěgēkěqì) :使人非常感动。 6、鲜为人知(xiānwéirénzhī) :很少有人知道。 7、当之无愧(dāngzhīwúkuì) : 承当起某种荣誉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 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 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 界上最快的。
学习目标
1、全面了解邓家先生平经历, 认识邓稼先。
2、识记、积累重点词语。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战场也!常覆三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
军。往往鬼哭, 天阴则闻!”
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 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请联系自己熟悉的英 雄或名人,以“我眼中的 英雄”为题,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小作文或一篇小 传。
3、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 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 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 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 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并翻译:
原文:浩浩乎!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
平沙无垠,敻不 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
写邓稼先,却为何要概述中 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读最后一句话,讨论:
“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这 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表现了邓稼先 什么品格?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邓稼先
奥本海默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邓稼先为什么能 作出永恒的献?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结束语:
世界上不断涌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这些 人物在不同的领域开拓进取,对人类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 在核武器领域里奋斗一生的卓越的科学家。 掩卷沉思,我们对邓稼先的敬佩仰慕之情油 然而生。这真是一篇荡气回肠的元勋颂,一 曲情文并茂的正气歌。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 功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④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 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⑤一封短短的信 ⑥ 1982年,“我不能走”。
课文中的事例,表现了人物 怎样的精神品质?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速读课文,谈谈你对邓稼先的认识。
1.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圈点勾画。
提 2.注意开头、结尾和小标题 示 3.不要忽视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4.用“我从课文读到了-------”句式 表述自己读到的内容。
1、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文章每 部分表达的内容?
2、课文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 感情?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 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 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并 写在练习上。
归纳总结
1、积累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
2、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 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杨 振 宁 和 邓 稼 先 在 芝 加 哥 大 学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提 2.文中的小标题 示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把邓稼先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 海默对比来写。
(3)自然环境描写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 邓稼先作比较? 说明了只有中国
的传统文化背景 才能孕育出邓稼 先这样品格高尚 的人物,也只有 邓稼先这样的人 才适应中国社会 的需要,为民族 的发展做出巨大 贡献。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有哪些?
1、相仿事例 2、名人名言 3、成语 4、一首歌 5、一首诗 6、一段话 ...…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 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见人。河水萦带,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
群山纠纷。黯兮 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
惨悴,风悲日曛。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
蓬断草枯,凛若 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霜晨。鸟飞不下,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
兽铤亡群,亭长 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
告余曰:“此古 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
相当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 性格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邓稼先
复杂的人
奉献 精神
最不引 人注意
忠厚平实
“纯”
朗读体会
• 作者写古代诗文和五四时代的歌曲有 什么作用?
• “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知稼 先……手头没有颤抖?”写出作者对邓 稼先的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