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之辨与春秋泓之战
“华夷之辨”综述
[收稿日期]2019-11-20[作者简介]韩婧芳(1995-)女ꎬ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ꎮ华夷之辨 综述韩婧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ꎬ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㊀㊀[摘㊀要]源于西周末年ꎬ在春秋时代得到确立ꎬ此后便一直存在于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ꎮ 华夷之辨 思想的形成㊁发展以及衰落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ꎮ先秦时期的 华夷之辨 是后世华夷思想的来源ꎬ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呈现出不同的内涵ꎬ所以本文对 华夷之辨 形成时期以及它的演变时期的研究做了具体论述ꎬ之后又论述了在 华夷之辨 思想影响下的具体事件ꎮ[关键词] 华夷之辩 ㊀发展㊀影响[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020)01-0028-07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20.01.006㊀㊀20世纪80年代以来ꎬ有关 华夷之辨 的研究兴起ꎮ在20世纪80-90年代ꎬ学者们对 华夷之辨 的研究并没有掀起热潮ꎬ学者们开始关注 华夷之辨 的话题ꎮ2004年以后有关 华夷之辨 的论文以每年10篇以上的速度在增长ꎬ其中2008-2018年是 华夷之辨 研究的高峰期ꎬ这10年间学者们发表的论文达199篇ꎮ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可查到含有 华夷之辨 关键词的论文共273篇ꎮ在读秀中有关 华夷之辨 的著作共215部ꎬ但是这些著作多是把 华夷之辨 作为一个背景来叙述ꎬ专门论述 华夷之辨 的很少ꎮ对于 华夷之辨 的研究ꎬ学术界的热度依旧未减ꎮ本文主要对学者们对 华夷之辨 形成时期㊁发展以及衰落时期还有 华夷之辨 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ꎮ一㊁华夷之辨形成㊁发展以及衰落的研究(一)对于华夷之辨形成时期的研究先秦时期的 华夷之辨 是后世华夷思想的来源ꎬ其华夷两分㊁用夏变夷的理念在不同的朝代㊁不同的统治者那里的具体演绎也不同ꎮ学者们对于这部分的研究视角较多ꎬ本文把学者们对 华夷之辨 的形成时期的论文单列出来做简要综述ꎮ对于先秦时期的 华夷之辨 ꎬ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华夷之间的界定㊁以及先秦时期有关 华夷之辨 的文人和作品体现出的华夷思想ꎮ对于华和夷之间的界定ꎬ多数研究 华夷之辨 形成时期的学者认为华夷之间的界定主要以文化为标准ꎮ岳焕宽在«浅谈孔子的民族观»时指出: 孔子民族观的出发点是明 华夷之辨 ꎬ明 华夷之辨 的标准是文化而非民族血统ꎮ[1]冯盛国的«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㊁范业红的«特殊的夷狄论 试析‹春秋公羊传›中的华夷观»㊁秦平的«‹春秋谷梁传›华夷思想初探»㊁吴连庄的«浅论 夷夏之辨 在孔子民族观上的表现»㊁秦永洲的«春秋战国的 华夷之辨 与华夏正统之争»㊁朴柄久的«‹礼记›的和谐世界思想»㊁赵巍的«‹论语›中的 华夷之辨 及译者文化身份研究»都持有相同观点ꎮ但也有学者认为以文化来区分华夷只是思想家们的言论ꎬ在春秋动乱的时期ꎬ对诸夏社会构成最直接威胁的是 夷狄 群体ꎮ朱圣明在«现实与思想:再论春秋 华夷之辨 »指出: 在政务参与者那里ꎬ华夏与夷狄的区别都是与生俱来或渊源有目的ꎮ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单纯的文化㊁政治差异ꎬ不如视作族类(种族)的不同更为恰当ꎮ [2]82除了对华夷界定标准的研究ꎬ一些学者还关注了先秦时期文人或者文人作品中体现的华夷思想ꎮ秦平在«‹春秋谷梁传›华夷思想初探»指出: «春秋谷梁传»蕴涵着丰富的华夷思想ꎮ [3]他介绍了«春秋谷梁传»中的 华夏为尊ꎬ夷狄为卑 以及 尊王攘夷 的华夷思想ꎮ范业红的«特殊的夷狄论 试析[春秋公羊传]中的华夷观»介绍了«公羊传»中的 严夷夏之别 与 夷狄进而为华夏ꎬ华夏堕而为夷狄 [4]的华夷观ꎮ葛荃在«论‹春秋公羊传›的 大一统 政治思想»中指出了«春秋公羊传»中关于 华夷之辨 的主要观点是: 尊王攘夷 以及 注重华夏文明礼义对落后民族的征服作用ꎮ [5]岳焕宽在«浅谈孔子的民族观»中指出: 孔子民族思想中最基本㊁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ꎬ一是 华夷之辨 ꎬ二是 用夏变夷 ꎮ [1]张天圣的«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的第二章也介绍了孔子的民族观ꎬ他指出: 孔子的民族观包括以文化论夷夏㊁ 裔不谋夏ꎬ夷不乱华 ㊁ 修文德以来之 等几个方面ꎮ [6]赵巍的«‹论语›中 华夷之辨 及译者文化身份研究»也指出了«论语»中的 以夏变夷 的思想ꎮ综上ꎬ学者们对于先秦时期的华夷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了 华尊夷卑 尊王攘夷 以夏变夷 以及 严夷夏之别 ꎮ这些华夷思想是后世华夷思想的来源ꎬ各个朝代的演变也不外乎于这些思想ꎮ对于先秦时期的 华夷之辨 的思想的研究ꎬ有学者对孔子是否 严夷夏之别 的问题存在着争论ꎮ冯盛国在«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中指出: 孔子为管仲以人臣事二主的行为辩解ꎬ极力称颂其保卫华夏族群的功绩ꎮ所以在孔子看来ꎬ夷夏之辨是大端ꎮ [7]王喆的« 华夷之辨 理论溯源及现世人应对待其的态度考量 从孔子评价管仲 仁 的这个看似矛盾的事情说开去»㊁李炳海的«孔子种族意识的双向结构»与其看法一致ꎬ认为孔子 严夷夏之别 ꎮ但是奂平清在«从 罕言夷 看孔子的民族观 兼谈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指出: 孔子对当时盛行的 华夷之辨 观念持理性㊁自觉而谨慎的态度ꎬ很少歧视性地谈论 夷狄 ꎮ [8]他指出孔子的民族观是一种包容一统的民族观ꎮ(二)对于 华夷之辨 发展以及衰落时期的研究先秦时期 华夷之辨 思想得到确立与强化ꎬ成为后世 华夏之辨 思想发展的基础ꎮ 华夷之辨 的思想在各个朝代呈现出不同的特色ꎬ主要是和统治者的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ꎮ很多学者们对 华夷之辨 的整体演进以及在每个朝代的具体表现都做了细致的研究ꎬ本文把学者们对于 华夷之辨 在每个朝代的演进以及具体的表现做简要综述ꎬ以求对华夷之辨 的发展以及衰落了解得更加透彻ꎮ经过先秦时期华夷群体的动荡与磨合ꎬ汉朝统一了中国ꎮ面对匈奴的强劲ꎬ 夷夏大防 的观念成为汉代的主流ꎮ胡岩涛和徐卫民在«论夷夏观与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中指出: 夷夏观作为一种强烈的社会思想意识ꎬ始终支配着战争的进程ꎮ [9]与此同时ꎬ由于汉朝国力强大ꎬ 用夏变夷 思想主导着王朝的治边政策ꎮ 通过对周边族群政权的控制ꎬ德化四夷ꎬ实现王朝统治区域的社会稳定 ꎮ杨明的«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民族思想»㊁林先建的«董仲舒 华夷之辨 思想探析»«汉代‹春秋›公羊学政治论义发微»都可见汉朝的这种 夷夏之别 以夏变夷 的思想ꎮ唐朝是古代中国国力空前强盛的时期ꎬ在经济发达㊁社会稳定㊁民族关系和谐的背景下ꎬ华夷观念变得开放包容ꎮ康舒在«唐代士人华夷观探论»中指出: 统治者强调 华夷一家 ꎬ唐太宗开明地认为ꎬ 夷狄亦人ꎬ其情与中夏不殊 ꎮ [10]李万晖和唐建尧的«浅谈唐朝时期的民族观念»㊁马卫东的«大一统与民族史撰述»都指出了唐朝初期这种开放的民族观念ꎮ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ꎬ也是华夷观念的一个转折点ꎬ 华夷之辨 的观念也由开放变得严格ꎮ唐建尧在«浅谈唐朝时期的民族观念»指出: 唐朝后期社会ꎬ随着中央集权的弱化与综合国力的下降ꎬ这种 华夷一家 的民族观念逐渐被摒弃ꎬ取而代之的是 华夷有别 观念ꎮ [11]王航的«唐中期以来的 华夷之辨 及其对佛教的影响»㊁冯念华㊁邵宗艳的«再论韩愈排佛及其与僧人交往的诗文»㊁杜光熙的«从华夷之辨到古今之辨 关于中唐古文运动发生背景的再思考»㊁张文俭的«从‹通典 边防›看杜佑民族思想»都可以看到华夷大防观念的再次萌动ꎮ宋朝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ꎬ处于与契丹㊁西夏㊁女真等政权的对峙之中ꎮ这时 华夷大防 是宋代民族观的主旋律ꎮ李克建在«论道统思想对宋代民92族观的影响»指出: 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宋朝ꎬ 华夷之辨 和 尊王攘夷 的呼声较高ꎬ也是情理中事ꎮ [12]关于宋代 严于华夷之辨 的言论在刘春德的«宋代火葬的盛行及其对 华夷之辨 观念的挑战»㊁闫春新和张稳的«正统观念与宋夏和战»㊁谢海金和徐刚的«冲突与融合:宋代历法改革刍议»都可找到论证ꎮ宋代的很多文人把这种 华夷之辨 的思想反映到了作品上ꎬ一部分学者对于作品中的体现的华夷观进行了研究ꎮ具体有刘培的«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 南宋中后期辞赋的 华夷之辨 »ꎬ他指出: 辞赋在南宋时期依然作为表现政治怀抱的重要文体而受到青睐ꎬ南宋中后期的辞赋清晰地反映了 华夷之辨 在当时社会思想观念中的发展历程ꎮ [13]他的«论宋代的御戎思想 以辞赋创作为中心的考察»也体现了这种观点ꎮ薛青涛的«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王沂孙词恋宋情结的文化阐释»从词的角度补充了当时文人创作中体现的华夷观念ꎮ辽㊁金是当时和宋朝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ꎬ为了追求自己的正统地位ꎬ这两朝通常都会采取淡化 华夷之辨 的举措ꎮ孟广耀在«试论辽代汉族儒士的 华夷之辨 观念»指出: 汉族儒士群体普遍存在着 华夷之辨 观念ꎮ对此ꎬ辽朝诸帝都非常清楚ꎬ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ꎬ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ꎮ [14]孟广耀在«儒家文化 辽皇朝之魂»也指出了汉族儒士华夷观念的淡化ꎮ李淑岩在« 华夷之辨 思想在金源社会淡化的阶段性»指出: 经过金朝统治者几代人的努力ꎬ到大定㊁明昌时期ꎬ这种情形有所缓解ꎬ汉族儒士的思想开始动摇 华夷之辨 的意识有所淡化ꎮ [15]张申的«金代统治者与 华夷之辨 观»㊁董迪的«论金代政治文化的勃兴»㊁李淑岩㊁李英姿的«金源女真淡化 华夷之辨 的成功举措»㊁陶然的«论金遗民文学之文化心理阐释»都指出了金时期 华夷之辨 观念的淡化ꎮ元朝是第一个以少数民族身份统一中国的朝代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ꎬ统治者们一般都采取 以儒治国 来淡化 华夷之辨 ꎬ但这只是表面的假象ꎬ总体来说元代的 华夷之辨 是强化的ꎮ韩星在« 华夷之辨 及其近代转型»指出: 蒙古严分种族之别ꎬ到最后其实并没有采纳华夏文化ꎬ所以最后被逐回漠北ꎮ [16]元代儒士的作品中也体现了 华夷之辨 观念的强化ꎮ石梅在«李廉‹春秋诸传会通›之华夷观»指出: «春秋诸传会通»继承先代尤其是宋儒特为强调的 攘夷大义 ꎬ对于引文中多数较为激进的词句及诠经思路并无避讳ꎮ [17]余思璇也在«浅析元朝法定四等人制的成因»中把以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四等级制和元代的 华夷之辨 的观念联系在一起ꎮ明朝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政权ꎬ但是华夷之辨的观念在明朝演变得更加激烈ꎮ周淑芸在«论明朝对西北边境的经略»中指出: 明朝承袭传统的 华夷之辨 民族思想ꎬ尊崇汉族ꎬ鄙视少数民族ꎬ并进一步强化ꎮ [18]黄松筠的«明清在东北治边政策之比较»指出: 明朝在东北沿袭历代 内中国外夷狄 的传统的治边政策ꎬ妨碍国家 大一统 ꎬ导致东北动荡不定ꎮ 在李大伟的« 华夷之辨 与 华夷之辨 论明长城修建的内在驱动力与实际作用»« 应时顺势 :明长城建造的内在驱动力与作用研究»中ꎬ通过长城的修建在明朝达到顶峰ꎬ可以看到 华夷之辨 观念的强化ꎮ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ꎬ同时它也是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ꎮ清朝的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统地位ꎬ不光在思想上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淡化汉族士人的夷夏观ꎬ在实际行动上也做出了一些事情来淡化ꎮ孙雪在«论清世宗 天下一统ꎬ华夷一家 思想与边疆实践»中指出: 清世宗有意识的化解汉民族对少数民族根深蒂固之民族偏见ꎬ争取少数民族同汉民族的平等地位ꎬ主张在大一统王朝之下的 华夷一家 ꎮ [20]对于雍正通过著«大义觉迷录»来淡化 华夷之辨 的举措ꎬ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ꎮ李旭的«从‹大义觉迷录›看雍正帝统治思想»㊁何晓芳的«论雍正的‹大义觉迷录›及其民族思想»㊁衣长春的«论雍正帝边疆民族 大一统 观及政治实践»«论清雍正帝的民族 大一统 观 以‹大义觉迷录›为中心的考察»㊁公望的«雍正皇帝的诗文»㊁庄严的«雍正驳 华夷之辨 »都指出了雍正淡化 华夷之辨 的思想ꎬ在实际行动上清朝统治者也力求淡化 华夷之辨 ꎮ正如黄松筠指出: 康熙时ꎬ进一步发展 天下一家 的思想ꎬ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实践行动ꎬ就是于康熙三十年宣布废除为历代沿用近2000年的万里长城ꎮ [19]华夷之辨 的观念从先秦到清代都是处理华03夏民族与夷狄民族关系的一种依据ꎬ 夷狄 的概念指的也是 九州 之内的夷狄ꎮ但是到了近代ꎬ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ꎬ 夷狄 的内涵也随之扩大ꎮ这时期的 夷 主要指的是西方的入侵者ꎮ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在面对入侵时首先想到的是严守 夷夏大防 ꎮ[20]祝春亭在«明清时期中国人眼里的西方形象»指出: 义和团高举 扶清灭洋 的大旗ꎬ见洋人就杀ꎬ见洋楼就烧ꎬ见洋楼就砸ꎬ排外情绪无以复加ꎮ [21]但是在见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之后ꎬ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ꎬ 夷夏大防 的观念打开缺口ꎮ姚武在«魏源与 华夷之辨 的近代嬗变»指出: 魏源引入世界理念ꎬ动摇 华夷之辨 的文化根基㊁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主张ꎬ挑战 天朝上国 观念ꎮ [22]李宁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关系与华夷之辨 »指出: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结束中国与世隔绝和高傲自大的开端ꎬ«南京条约»的签订从各个方面冲破了顽固的华夷观念ꎮ [23]P33随着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日益了解ꎬ他们的思想也跳出 华夷之辨 的禁锢ꎮ袁伟时在«晚清大变局»第四章介绍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与经世致用思潮时ꎬ指出: 摒弃 华夷之辨 ꎬ倡导各国友好平等相处ꎮ [24]刘伟和张梦飞在« 华夷之辨 在历代的递嬗»指出: 维新运动时ꎬ资产阶级已表现出对封建王朝强烈的离心力ꎬ表现出对 华夷之防 的决然背叛ꎮ [25]张鹏的«从朝贡外交到融入国际社会 试论晚清外交近代化»㊁韩星的« 华夷之辨 及其近代转型»也介绍了 华夷之辨 观念的逐步瓦解ꎮ从朝贡制度的逐步瓦解到洋务运动的兴办㊁维新变法的兴起再到驻外公使的派驻ꎬ中国的外交一步步近代化ꎬ 华夷之辨 的观念也在一步步地淡化直至消亡ꎮ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ꎬ但是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思想在逐步进步的过程ꎮ从 华夷之辨 的形成到它的衰落ꎬ可以看出很多朝代其实都是严守 夷夏大防 的ꎬ因为这与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华夏中心主义 唯我独尊 密不可分ꎮ即使到了清朝ꎬ统治者力求淡化 华夷观念 ꎬ也是以伸张自己的正统性以及维护自己的统治的为出发点的ꎮ清朝对于 西夷 在初期也是排斥加鄙视的ꎬ到了近代ꎬ见识到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之后ꎬ这种 天朝上国 的观念才慢慢瓦解ꎮ二㊁有关 华夷之辨 的影响的研究(一)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华夷观念的本质就是区别华夏民族与夷狄民族ꎬ华夷观念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民族融合产生影响ꎮ在研究 华夷之辨 观念对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影响方面ꎬ学者持两种不同看法ꎬ一种持消极态度ꎬ一种持积极态度ꎮ如:刘锋焘在«艰难的抉择与融合 浅论 华夷之辨 观念对中华民族史的负面影响»中指出少数民族在开始建立政权的时候ꎬ 夷夏大防 的观念阻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的融合ꎮ路金龙和任慧英学者的« 华夷之辩 的错误及其危害»与其看法一致ꎮ王盛恩在« 华夷之辨 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兼与刘锋焘先生商榷»中指出: 华夷之辨 观念的存在ꎬ使得 各少数民族向汉文化靠拢而融合为一个民族ꎬ而且它是保证中华文化传承㊁延续的思想武器ꎮ [26]但是他只是在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了华夷之辨的积极影响ꎬ而忽略了 华夷之辨 观念中因种族㊁地域㊁文化的不同的不平等性ꎮ柳岳武的« 一统 与 统一 试论中国传统 华夷 观念之演变»也认为 华夷之辨 对民族融合以及近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ꎮ(二)对文化㊁建筑㊁风俗的影响华夷之辨 的思想观念不仅影响了民族关系㊁边疆关系ꎬ在历史漫长的进程中ꎬ只要是和 华夷 观念有关的事物ꎬ都会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ꎮ针对 华夷之辨 观念影响下的具体事件以及事物ꎬ学术界还未有专门的著作出版ꎬ但是一些学者对 华夷之辨 影响下的某一具体事件以及事物已经进行了多层面的讨论ꎮ受华夷观念的影响ꎬ一直自认为自己是文化中心的中原人对待夷狄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也呈现出典型的 夷夏之防 特色ꎮ刘春德在«宋代火葬的盛行及其对 华夷之辨 观念的挑战»中指出: 对风行于宋的火葬习俗ꎬ基于 华夷之辨 的立场ꎬ宋儒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ꎮ他们认为不论火葬的习俗受什么影响都是属于 夷 的范畴的ꎮ [27]宋与辽㊁金㊁西夏等政权不仅存在着政权上的斗争ꎬ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冲突ꎮ谢海金与徐刚在«冲突与融合:宋代历法改革刍议»中指出 宋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13的 历法之争 ꎬ实际上是 天命之争 的体现ꎬ也是 华夷之辨 的延续ꎮ [28]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宗教ꎬ属于异域文化ꎬ曾对士人产生了深远影响ꎮ在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中期ꎬ寺庙的修建以及佛教的信仰者达到了高峰ꎬ甚至达到了和儒学并重的程度ꎮ为了消除这种 异族 思想对于人民的影响ꎬ唐朝中期发生了著名的 会昌灭佛 事件ꎬ对于此事件的原因一些学者在 华夷之辨 的角度加以解释ꎮ王航在«唐中期以来的 华夷之辨 及其对佛教的影响»中指出: 以华夷之辨为旗帜ꎬ批评佛教是夷狄的宗教ꎬ不应奉之中国ꎬ遂之形成了持续反对佛教的社会文化ꎮ [29]冯念华和邵宗艳的«再论韩愈排佛及其与僧人交往的诗文»也指出韩愈利用«春秋公羊传»中的 华夷之辨 理论ꎬ站在宗教的层面上排斥佛教ꎮ毛朝晖与潘普文与丁忆雅也在« 华夷之辨 与会昌毁佛关系检论»指出: 从 华夷 观念的角度ꎬ考察 华夷之辨 与武宗毁佛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ꎬ并对毁佛之因重新进行检讨ꎮ [30]在华夷话语体系影响之下的药物命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ꎮ对于进入中国的外来药物ꎬ中国人一般都是以我为主ꎬ化外为中ꎮ李彦昌和张大庆在« 华夷之辨 与中西之别:中国近代早期药物称谓的分化与演变»中介绍了 中药 与 西药 观念的对立实际上是华夷观念的一种体现ꎮ 通过陆路进入的外来药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 回回药 ㊁ 番药 ㊁ 胡药 等不同称谓 ꎮ[31]还有一部分学者注意到了 华夷之辨 和古文运动的发生一定的联系ꎮ杜光熙在«从 华夷之辨 到古今之辨 关于中唐古文运动发生背景的再思考»中认为当代学者多数从文体演变㊁时代要求或是儒学思想等方面探寻古文运动的兴起原因ꎮ而他从一个新的角度ꎬ认为和 华夷之辨 与古文运动之间是一种由 华夷之辨 走向古今之辨的变化过程ꎮ在中唐士人看来ꎬ华夷相杂导致动乱ꎬ而造成华夷相杂的局面的原因正是厚今薄古ꎬ 华夷之辨 的观念影响了古文运动的发生ꎮ历史上并不是所有朝代对夷狄的文化与风俗都是抵制的ꎬ也有一些人吸取夷狄中优秀的部分为己所用ꎬ或者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夷狄的文化ꎮ金久红在«胡服骑射与 华夷之辨 »中认为赵国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ꎬ借鉴他们的装备㊁战术ꎬ增强了自身以及华夏族实体的力量ꎮ他认为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成功ꎬ使更多人了解了夷狄ꎬ认识了夷人的长处 ꎮ[32]金久红看到了华夏文化对于四夷文化的包容性ꎮ韩星的« 华夷之辨 及其近代转型»指出唐朝 在文化生活上ꎬ唐人不排斥胡人文化ꎬ胡舞胡乐登上了大雅之堂ꎬ甚至进入了皇家宫廷ꎻ胡服胡食则为庶民百姓乃至上流社会所接受㊁喜好 [16]ꎮ长城是历史的产物ꎬ它的修建兴起于战国ꎬ成于秦朝ꎬ弃用于清朝ꎮ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ꎬ它的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夷狄侵略中原ꎬ进而维护自己的统治ꎮ历代的统治者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修补㊁完善长城ꎬ长城可以说是 华夷之辨 观念影响下的产物ꎮ李大伟« 华夷之辨 与 守中治边论明长城修建的内在驱动力与实际作用»中指出 明朝 华夷之辨 思想的变化是明长城修建的内在驱动力ꎮ [33]在他的另一篇文章里« 应时顺势 :明长城建造的内在驱动力与作用研究»也指出类似的观点ꎮ李治亭在«长城新解»指出:长城的 本质是 筑长城ꎬ界中国 ㊁ 别内外ꎬ异殊俗 ꎮ [34](三)对文人人格评价的影响华夷之辨的观念甚至还影响到了对文人人格的评价ꎮ有一部分学者在他们的文章中关注到了这个问题ꎮ王朝易代之际ꎬ许多文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民族气节ꎬ会选择终生不仕二朝ꎬ这与他们的 夷夏大防 的民族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ꎬ而这种人ꎬ往往会受到后人的夸赞与欣赏ꎮ刘培在«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 南宋中后期辞赋的华夷之辨»中指出: 立足于华夷之辨观念的文化底色ꎬ在孤独中坚守节操成了普遍的道德追求ꎮ当文天祥被俘时ꎬ人们更愿意他以不屈而死的风采来彰显华夏民族的节操ꎮ [35]同时也有一部分文人选择了仕新朝ꎬ但是由于受自己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的影响与遭受旁人的诟病ꎬ他们感到精神的痛苦与折磨ꎮ 张仲谋在«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中介绍了庾信㊁赵孟頫㊁吴伟业㊁钱谦益等贰臣的双重人格ꎬ以及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纠结与痛苦ꎬ以及部分后人对于他们人格的消极评价ꎮ欧阳新尧在«倪瓒的矛盾 夷夏之辨与遗民情怀»中介绍了倪瓒对于华夷之辨的矛盾心理以及后人对于他的不屈人格的推崇ꎮ苗民在«易代之际文人的历史困境 钱谦益和钱穆笔下的刘基»指出: 钱谦益站在忠贰之辨的立场上对刘23。
《左传》所载泓之战与宋襄公霸业论析[Word文档]
《左传》所载泓之战与宋襄公霸业论析[Word文档] 《左传》所载泓之战与宋襄公霸业论析关键字:《左传》,左传,之战,宋襄,宋襄公,襄公,霸业《左传》所载泓之战与宋襄公霸业论析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春秋五霸作为春秋时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为大众所熟知。
然而历史文献关于五霸人选的记载有所出入。
学界对于《白虎通》《孟子译注》中将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说法争议较大。
从春秋时代对于霸主的评判标准、春秋时期齐桓公初霸后楚宋泓之战的历史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来看,宋襄公在霸主标准的“德”和“力”两个方面的确表现突出,其为春秋五霸之一存在合理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春秋初期上层贵族的价值取向和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关键词:霸权宋襄公泓之战几千年来,历史上对于宋襄公的评价褒贬不一。
赞赏者多认为其颇具贵族的仁义风范。
贬斥者多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否定,其一,纵向与“五霸”其余比较来看,宋国根本不具备称霸的实力,称霸只是其自我幻想;其二,宋襄公与楚国在泓水展开的战争中表现出了其完完全全不懂战争而将不该用于战争的道德规则用于战争,导致宋军大败。
然而,从当时的历史记载与霸主“德”和“力”两方面的评判标准来看,宋襄公确实具备称霸的实力,泓之战也不应仅从军事角度进行评判。
一、重信诺与让君位之德――宋襄公的霸主之“德”《左传?僖公八年》载“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
’公命子鱼。
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弗及也。
’遂走而退”{1}。
记载了时为太子的宋襄公让位于弟的“固请”之举。
对于宋襄公的让国,后世对此颇多微词。
清魏禧在《左传经世》中称宋襄公的让国是为了邀取名誉,与王莽的谦让相同;冯李骅在《春秋左绣》中同样认为宋襄公的让国是沽名钓誉之举。
但从宋襄公让国于子鱼到受齐桓公和管仲的嘱托帮助齐国平定内乱进而图谋称霸,直到最后泓之战中输给楚国的人生经历来看,其所作所为体现出的是一种以周礼为核心价值观的贵族精神,个人对于君子价值观念的信守终身并未改变。
泓之战名词解释
泓之战名词解释嘿,咱今天来说说泓之战。
泓之战啊,就像是历史长河中一场特别的较量。
你想想啊,春秋时期,那各个诸侯国就跟现在的班级似的,都想当那个最厉害的角色。
郑国和楚国关系好,宋国就不乐意了,心想我得给郑国点颜色瞧瞧。
于是呢,宋国的国君宋襄公就带着大军去攻打郑国啦。
楚国知道后,那能答应吗?肯定不能啊,就派兵去援救郑国。
宋襄公这边呢,听到楚国大军要来,嘿,他居然不撤兵,还打算和楚国干一仗。
他的大臣们都劝他,说咱别打了,人家楚国那么厉害,咱打不过呀。
可宋襄公这人轴啊,他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师,肯定能赢。
泓水边上,宋军摆好了阵势。
这时候楚军开始渡河了,大臣们又劝宋襄公,说趁他们渡河的时候进攻啊,这多好的机会。
可宋襄公说不行,咱得讲仁义,不能趁人之危。
等楚军渡完河,开始布阵了,大臣们又着急了,说赶紧进攻吧,现在还来得及。
宋襄公还是不同意,说等他们布好阵咱再打。
哎呀呀,这宋襄公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人家都准备好了,他才开打,那不是找输吗?结果呢,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受了伤。
这泓之战啊,给我们留下了好多值得琢磨的地方。
宋襄公的做法,有人说他仁义,有人说他傻。
你说他要是早点进攻,是不是结果就不一样了呢?但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又好像有点让人佩服呢。
咱再想想,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呢?有时候机会就在眼前,可我们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过了。
就像宋襄公,他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机。
但有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也很重要啊,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泓之战虽然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都在。
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愚蠢,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一场小小的战争,它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它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懂得把握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不然,就可能像宋襄公一样,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你说是不是呢?。
典故说春秋66泓水之战
典故说春秋 66:“泓水之战”“泓水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次战役,交战的双方是宋楚两国,战争的过程充满戏剧性,而战争的结果也成为两个国家在势力扩张过程中的重要转折。
上回说到,宋襄公在鹿上会盟受辱之后,一怒之下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要与楚军决战,楚成王得到消息也紧急出兵,双方在泓水河两岸摆开了阵势。
泓水位于河南省柘城县以北,是黄河的重要分支,宋军屯兵于泓水河北岸,楚军则在南岸驻扎。
公元前 638 年十一月初一,双方正式开战,楚成王仗着自己人多势众,命令部队强渡泓水河,向宋军发起进攻。
公子目夷发现楚军开始渡河,赶忙建议宋襄公说:“楚军贸然轻进,想必是以为我们不敢迎战,等会儿楚军走到我军射程范围内时,主公就下令放箭,然后再突然发起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必能取胜。
”宋襄公鄙夷的看了一眼公子目夷说:“寡人堂堂仁义之师,怎能趁着对方渡河的时候进攻。
”公子目夷说:“楚军兵力远胜于我,如果等他们过了河再动手,对我们十分不利。
”宋襄公没有答话,公子目夷在旁边急的直跺脚。
大约过了半炷香,楚军顺利渡过泓水河,士兵们站在岸边你推我搡,乱作一团,楚将斗越椒和斗宜申赶紧整理队形,排兵布阵,公子目夷又对宋襄公说:“对方阵型未成,根基不稳,如果现在发起进攻,我军还有一丝胜算。
”宋襄公又指了指头顶上的大旗对公子目夷说:“你没看到旗子上写的是什么吗,寡人征讨天下靠的就是信义,岂能为一时之利而废万世之名?”公子目夷叫苦不迭,公孙固见状也赶忙上来劝说宋襄公,宋襄公却毫不理会。
又等了一会儿,楚军终于列队完毕,只见河岸边人群密布、旌旗蔽空、刀枪林立,透射出一股强烈的杀气。
宋军见此情景,不由得心生胆怯,然而就在他们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楚军营中忽然鼓声大震,先锋斗越椒已经率领部队如排山倒海一般冲了过来。
公孙固急忙领兵上前迎击,与斗越椒大战五十回合,双方兵士各有损伤,这时斗宜申又领兵杀到,公孙固在二人夹击之下,逐渐趋于劣势,斗越椒和斗宜申便趁势向宋军方向推进。
春秋战国时期故事:泓水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故事:泓水之战宋襄公吃了一把图王霸之名的大亏该清醒了吧,没有。
为图仁义的虚名又吃了一把大亏。
前次是吃了亏误己,因为虽然自己被拘了,国家损失不大。
这一次是吃了亏误国,给宋国带来了惨重损失。
这就是泓水之战。
原来宋襄公被楚成王羞辱了一番之后对楚国恨入骨髓,但楚强宋弱,再恨也得忍着,不是不想报,是没法报。
打不过“大哥”就找“小弟”出气,一想到郑文公这个“势力眼”当着众诸侯的面倡仪楚成王做盟主,心里就生气。
公元前638年春三月,听说郑文公又去楚国朝贡,宋襄公来了精神,尽起国内之兵去讨伐郑国。
而且是自己亲自带兵,留相国子目夷和世子守国。
子目夷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劝襄公不要兴兵,因为楚和郑关系正是密切的时候,我们伐郑,楚国必救,你执意伐郑有楚国相救不可能取胜,不如治国修德等待时机为上。
大司马公孙固也和子目夷一起劝。
襄公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过去是认准了一个事:称霸;现在又认准了另一个事:复仇。
一看司马反对用兵,居然说如果司马不愿意去我就自己带兵前去。
话说到这个程度就不能再劝了。
宋公点齐了兵将率兵伐郑。
他自己亲自掌握中军,大司马公孙固为中军副将。
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子荡、向訾守随军从征。
谍报报告给郑文公,文公马上向楚告急。
楚成王说郑文公对我就像儿子对父亲那么恭敬,我们必须救郑。
成得臣出主意说:救郑就不如伐宋。
楚王问道:那是为什么?成得臣说:宋公被拘,宋国人谈楚色变。
现在又不自量力举倾国之兵伐郑,国内必然空虚。
我们乘虚长驱直入,这仗不用打就已经胜券在握了。
然后我们以逸待劳等宋军回援,在半路上消灭他。
楚王用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率兵伐宋。
宋襄公对楚国的举动全不知情,还在这和郑军对峙,得到楚军伐宋的消息昼夜兼程回救,在泓水两军相遇。
宋军在泓水的南岸楚军在泓水的北岸,两军隔水对峙。
成得臣派人来下战书,公孙固对襄公说:楚军远道而来,为的是救郑,我们借这个机会给楚个面子,就说因为敬楚才撤了郑国之围,楚军就不会和我们交战,双方回军我们也没什么损失,现在我们应该避免和楚军打这一仗。
从宋襄公泓之战看春秋时期战争方式的转变
从宋襄公泓之战看春秋时期战争方式的转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对宋襄公在泓之战中的表现,古今人们毁誉不一。
毁贬之人除宋国国人外,当时的宋臣子鱼也说:“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直到现在有的学者仍极力贬斥,说他“由于泥守‘古道',实行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失去良机而致败,成了一个历史上的笑柄。
”而历史上亦不乏赞誉之人。
《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对此事如此记载:“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何休注曰:“《军法》以鼓战,以金止。
不鼓不战。
……君子不战未成陈之师。
”言语之间对宋襄公予以褒扬。
那么,应怎样认识和评价宋襄公的泓之战呢?笔者以为,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作战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意。
”班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云:“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
”汉代官方对其书也非常重视,荀悦《申鉴·时事篇》记载,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讲司马之典”。
魏晋以来,曹操、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经学家、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考证上古军制,并引为自己讨论军事问题的立说依据。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泓水之战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泓⽔之战的故事 泓⽔之战,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发⽣的⼀次战⽃,战⽃以宋国失败告终。
泓⽔之役发⽣于泓⽔(今河南柘城县北30⾥)。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古代战争故事-泓⽔之战的故事。
泓⽔之战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各国诸侯顿时失去了⼀匡天下的领导⼈,成为⼀盘散沙。
齐国因内乱⽽中衰,晋、秦也有各⾃的苦衷,暂时⽆⼒过问中原。
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强国——楚国,就企图乘机进⼊中原,攫取霸权。
素为中原列国⽬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势头,引起中原诸⼩国的忐忑不安,于是⼀贯⾃我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便想凭借宋为公国、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领导诸侯平定齐乱的余威,出⾯领导诸侯抗衡楚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并进⽽伺机恢复殷商的故业。
可是在当时,宋国的国⼒远远不逮楚国,宋襄公这种不⾃量⼒的做法,造成宋楚间⽭盾的⾼度激化,楚国对当年的齐桓公是⽆可奈何的,但这时对付宋襄公却是游刃有余,所以它处⼼积虑要教训宋襄公,结果终于导致了泓⽔之战的爆发。
且说宋襄公专⼼致志争当盟主,虽然雄⼼勃勃,但毕竟国⼒有限,因此只能单纯模仿齐桓公的做法,以“仁义”为政治号召,召集诸侯举⾏盟会,藉以抬⾼⾃⼰的声望。
可是他的这套把戏,不仅遭到诸多⼩国的冷遇,更受到楚国君⾂的算计。
在盂地(今河南省睢县西北)盟会上,宋襄公拒绝事前公⼦⽬夷提出的多带兵车,以防不测的建汉,轻车简从前往,结果为“不讲信义”的楚成王⼿下的军队活捉了起来。
楚军押着他乘势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幸亏⼤⾂⼦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未能得逞。
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宋襄公遭此奇耻⼤辱,真是⽓不打⼀处来。
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义,更愤慨其他诸侯国见风使舵,背宋亲楚。
他⾃知军⼒⾮楚国之匹,暂时不敢主动去惹犯它;⽽是先把⽭头指向⾂服于楚的郑国,决定兴师讨伐它,以显⽰⼀下⾃⼰的威风,挽回⾃⼰曾为楚囚俘的⾯⼦。
中国历史故事:泓水之战
这篇《中国历史故事:泓⽔之战》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周襄王⼗四年(公元前 638年)在泓⽔发⽣了⼀场规模虽不很⼤,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意义却很⼤的战争。
这场宋、楚两国之间的战争,史称“泓⽔之战”,宋襄公也因这场战争⽽成了名⼈。
⼗⼀⽉初⼀,楚军进⾄泓⽔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已布列好阵势。
宋⼤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宋两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的情况,建议乘楚军渡河过半时予以打击,宋襄公断然拒绝。
楚军全部渡过泓⽔后开始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
⼀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向楚军进攻。
战争的结果是⼈所尽知的,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的⼤腿也受了严重的箭伤,连其禁卫军(门官)也悉数被楚军所歼灭。
【评析】⽽这场战争的意义不在于表明宋襄公指挥有错误,或他本⼈智⼒有缺陷。
因为宋襄公在泓⽔之战中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他本⼈⼼⾎来潮、视战争如⼉戏,⽽是他努⼒保持君⼦尊严的举动,恪守战争当受道德规则约束的选择。
这场战争的标志作⽤是,⾃西周初建,到春秋末期,兵家所奉⾏“仁义之兵”,提倡“成列⽽⿎”的“正道”,被“不讲信义”且⼜实⼒强⼤的楚军彻底击碎了。
周王朝建⽴之后,充满诡道权谋思想的“太公阴符”,并没有成为军事的主导思想,⽽是“治兵以礼”。
同时代的《司马法》与其说是兵书不如说是礼书,其中强调的“军礼”是,⽤兵应该“正⽽不诈”,即必须做到“成列⽽⿎,不相诈”,“逐奔不远,纵绥不及”,战争的程度与范围应该受到必要的限制,不允许⽆节制地使⽤暴⼒。
宋襄公所坚持强调的,“君⼦不重伤”(不再伤害受伤的敌⼈);“不禽⼆⽑”(不捕捉头发花⽩的敌军⽼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于险隘取胜);“不⿎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都是对《司马法》作战原则的坚持。
如果在中国破坏了有限战争规则的是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的楚国,那么在欧洲破坏有限战争规则的就是*之后的法国。
华夷之辨与春秋泓之战
华夷之辨与春秋泓之战
颜世安
【期刊名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3)003
【摘要】春秋时宋楚泓之战,宋襄公为坚持礼义而放弃有利战术时机,结果大败.襄公何以这样做?自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此事的背景十分复杂,涉及齐桓公以后霸政兴起,华夷对峙的局面,也与殷人的复兴运动有关.宋襄公独特的个性是事件的原因之一,但此事最终不是能由个人性格说明的,从泓之战可以看出春秋初年复杂的历史变局.此外,自古至今有关泓之战的评价,也折射出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总页数】7页(P68-73,83)
【作者】颜世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
【相关文献】
1.《春秋》泓之战记载之三传比析 [J], 骆扬
2.春秋战国的华夷之辨与华夏正统之争 [J], 秦永洲
3.泓之战再考释--以地理及战车因素为主 [J], 王博
4.从宋襄公泓之战看春秋时期战争方式的转变 [J], 王长民
5.古史新证与宋襄公泓之战 [J], 李慧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泓之战原文及翻译
泓之战原文及翻译泓之战原文及翻译泓水之战是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为争夺霸权而发生的一次战斗,以宋国失败告终。
泓水之役发生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
楚以优势的兵力、旺盛的士气、有利的地理条件,大败宋国,获得全胜。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泓之战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有一段记宋楚泓之战的文字(今选本皆作《子鱼论战》,摘录如下:“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
虽及胡耆,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军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二十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以讨其不与盟于齐也。
夏,五月,宋襄公卒,伤于泓故也。
注释:勍敌:强敌。
宋公:宋襄公。
名兹父。
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省西。
既:尽。
及:趁着。
济:渡过。
既济:已经渡河。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
指子鱼。
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股:大腿。
门官:国军的卫士。
重(chong):重复,再次。
禽:通“擒”。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鼓:击鼓(进军)。
赞:帮助。
胡耇:很老的人。
服:向敌人屈服。
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金:金属响器。
声气:振作士气。
鼓:击鼓进军。
儳(cha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
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的意义
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的意义泓水之战指的是东周春秋时期,宋国和楚国进行的一场战争,当时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霸权兵刃相见,最终楚国取得了胜利。
本文是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的意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的意义泓水之战简介中介绍到这次战争发生在前638年的时候,自从齐桓公在多年前离开人世之后,齐国国内就变得非常的混乱,在宋襄公的帮助下齐孝公取得了王位,而楚成王则借着这个时机进入到了中原地区,当时宋国的国力还是比较孱弱的,但是宋襄公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于是开始和楚国抢夺对中原地区的掌控权。
在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宋襄公曾经被楚王抓捕过,这件事在鲁国的调解下,最终以宋襄公被释放结束,然而宋襄公却一直记着这次的屈辱,在第二年便不顾其他人的劝说,和卫国等小国联合起来共同征讨郑国,而郑国是属于楚国的,因此楚成王便带兵迎战。
当双方军队在泓水地区相遇的时候,宋国便在北岸安营扎寨,而楚国则迅速的从南岸度过河流,宋襄公一意孤行的等待楚国渡过河流之后才开始进攻,最终导致宋国一败涂地。
自从泓水之战结束后,楚国的势力开始大大增强,数年之间便将黄河以北等地区全部控制住,而宋国却因此而沦为了二流国家,再也没有以前的气势和实力。
泓水之战失败的原因泓水之战是发生于公元前643年,楚国和宋国之间的战役,此后楚国在中国迅速地扩张,因为在泓水之战中最终取得胜利的一方是楚国。
那么宋国为什么会在泓水之战中失败,它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宋囊公在泓水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思想没有朝着社会发展的趋势走,宋囊公觉得打仗还是得像春秋早期时候那样,公平、公正、公开地交战,这就导致他没有认清当时社会政治的局势。
时事上,在春秋时期的后期,打仗已经不再是公平、公正、公开地交战了,因为周礼的破坏,导致周礼中的“兵礼”也破坏了,所以战争不是再顾及是不是仁义了,只要结局是可以取胜的,有怎样的过程并不重要,所以当时作战中除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先礼后兵"等观念还有,其它很多的观念都被摒弃了。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宋楚泓之战(一)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宋楚泓之战(一)1、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中原自从齐桓公创霸领导诸侯以来,一面征服戎狄,一面于召陵之会上威服楚国,使楚国不敢再向中原北进。
当楚国转其兵锋向淮泗流域之东的夷族部落诸小国进攻时,齐桓公又于周襄王8年(公元前644年,齐桓公42年,宋襄公7年,楚成王28年,郑文公29年,晋惠公7年,秦穆公16年)与宋、鲁、郑、陈、卫、许、邢、曹等九国诸侯会盟于淮,以谋划阻歇楚国势力的东侵。
其详细情况已经在《齐桓公的霸业(四)》中介绍清楚了。
正当齐桓公制定阻歇楚国东侵的策略并即将展开之际,管仲与桓公突然于次年冬先后相继殂谢。
桓公遗体未殓,五公子就忙着争立,国内大乱。
中原诸侯因之失去了领导之人,立即形成一片散沙。
齐桓公40年来所努力经营的团结,遂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先来看看中原诸侯中较大的郑国,郑文公娶楚女为夫人,常依违于齐、楚之间。
齐桓公既殁,郑文公见中原散乱,无力与楚抗衡,就一心事楚。
周襄王10年春,郑文公偕夫人到楚国朝见,以事通好。
中原诸侯中鲁、卫、曹、陈、许、邢等国,以及淮泗流域夷族诸小国滕、邾、薛、徐、淮等,自从齐桓公死后,也形成了散漫而无所适从之况。
处在中原的戎狄诸族,自经齐桓公领导诸侯征讨以后,叛服不常,其生活状况也逐渐转变成农业耕稼,渐渐与中原民族互通往来,并时常加入中原诸侯的混乱中。
周襄王8年,戎又寇周及侵晋;襄王10年,邢国联合狄人侵卫,围困菟圃(卫地,失考);襄王13年,狄又侵卫。
总之,戎狄在中原频频劫掠肆扰,但还尚无大规模政治性的叛乱发生。
处在中原北部及西部的晋国与秦国,当时在位的是晋惠公与秦穆公。
秦穆公纳惠公而平定晋乱,晋饥则输之与粟。
但晋惠公却背弃前好,乘秦国饥荒而伐秦,两军战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晋军战败,晋惠公被俘。
秦穆公释而归之。
这时晋、秦两国陷于自相混乱中,无力东向与闻中原之事。
周室的襄王,庸懦暗弱,困于王子带之乱及戎难,依赖齐桓公及诸侯之力,才得以保其王位,并无统御诸侯之力。
泓之战
战争中讲究仁义道德,这无可厚非, 战争中讲究仁义道德,这无可厚非,不战 而屈人之兵更是战争中最高的境界, 而屈人之兵更是战争中最高的境界,但是要看是 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本方实力强大, 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本方实力强大,而对方只有 孤注一掷的命运了,你对其晓之以仁,道之以义, 孤注一掷的命运了,你对其晓之以仁,道之以义, 方可化干戈为玉帛,彰显仁义美德。但是很明显, 方可化干戈为玉帛,彰显仁义美德。但是很明显, 宋国要比楚国弱小得多, 宋国要比楚国弱小得多,并且双方都是抱着死掐 的心理来拼命的,再多讲什么仁义道德, 的心理来拼命的,再多讲什么仁义道德,这不是 找揍吗? 找揍吗? 总之,《泓之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看点。 ,《泓之战 总之,《泓之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看点。 宋襄公一没有争霸的实力, 宋襄公一没有争霸的实力,二没有讲仁义道德的 资本,若要争霸,痴心妄想,不如把“仁义” 资本,若要争霸,痴心妄想,不如把“仁义”施 于宋国国内,号令中华,的确不够腕。 于宋国国内,号令中华,的确不够腕。 假仁假 义背后的阴谋,终究被无情戳穿,更被冠以“ 义背后的阴谋,终究被无情戳穿,更被冠以“蠢
,楚军开始渡河。宋军新任大司马公孙固开始劝 楚军开始渡河。 襄公了: 楚军还未渡过泓水,首长, 襄公了:“楚军还未渡过泓水,首长,咱们打 吧!”宋襄公竟然放出这样一句石破天惊而又让 人哭笑不得的话来: 人家还没过来, 人哭笑不得的话来:“人家还没过来,这样打人 是不道德的。 我笑了。 家,是不道德的。”我笑了。等楚军渡过泓水以 公孙固又开始劝了: 趁楚军立足未稳, 后,公孙固又开始劝了:“趁楚军立足未稳,阵 型不整,打他们吧! 型不整,打他们吧!”襄公又放出这样一句话 人家阵型没排好呢,这样打人家, “人家阵型没排好呢,这样打人家,也是不道德 不知道你们急不急,反正是我急了。 的。”不知道你们急不急,反正是我急了。天底 下有这样的军事指挥官, 下有这样的军事指挥官,那日本鬼子我们不要打 反动派也不要打了。就咱这一小撮人, 了,反动派也不要打了。就咱这一小撮人,让人 一冲,没了。于是宋军就这样,没了。 一冲,没了。于是宋军就这样,没了。襄公被人 射到大腿,跑了。 射到大腿,跑了。
春秋战国二十六次重要战役编年史,推荐收藏!
春秋战国二十六次重要战役编年史,推荐收藏!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550年的分裂时期,但也是百花齐放,英雄辈出的时代,小编汇总了这个时期的26次重要战役,分享给各位。
1.繻葛之战(公元前707年)郑国在繻葛大败周室联军的一次反击作战,使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开启春秋争霸序幕。
2.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鲁国以一比十人数比例打败齐国的战役,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取胜而著称,成为春秋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3.泓水之战(公元前643年)此战规模虽不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发展史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宋国在泓水之战战败后沦为二流国家,未能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
春秋时期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是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
战后,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5.秦晋崤之战(公元前627年)崤之战是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隘道全歼偷袭郑国的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此战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6.邲之战(公元前597年)此战是晋、楚两国的一次著名会战。
楚军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因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7.鞍之战(公元前589年)此战是齐、晋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晋国执政卿士郤子为报齐国戏辱之仇而发起的,尽管晋国最终胜利了,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8.麻隧之战(公元前578年)此战是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击败秦国的作战,该战役双方出动兵马达十八万人左右是春秋史上规模较大的战役。
9.鄢陵之战(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展开的战役,战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10.鸡父之战(公元前519年)吴国为夺取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而发起的战役,在战争中,吴军抓住战机,灵活用兵,以情报与谋略配合作战、出奇制胜,大败楚军,夺取州来。
春秋早期史书都是扯淡,四夷交侵实为华夏内战,华夷之辨是神马?
春秋早期史书都是扯淡,四夷交侵实为华夏内战,华夷之辨是神马?春秋初年有个标签叫“四夷交侵,不绝如线”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不断向中原入侵。
这中间比较大的事件就有狄人伐邢、狄人灭卫、山戎痛燕等等。
那么这里面唱主角的夷狄有谁呢?他们主要是赤狄,白狄和长狄。
在描述春秋早期的史书中对于这几个北狄的描述很有意思。
其中白狄被认为是白种人!难道欧洲人在西周末年就远跨大漠,集体到中国殖民了?而更离谱的是关于长狄的描述,因为一个长字,长狄就被描述成巨人族,《左传》就有:“侨如,鄋瞒国(长狄之国)之君,盖长三丈。
”的说法。
于是后人说长狄平均身高两米多!这个难道不是扯淡?难道赤狄也是红色人种?再看看春秋早期的地图,为什么晋齐两国明明只是普通封国却比其他诸侯大那么多?这些土地是哪来的?至于赤狄和长狄的位置,为什么在燕国和中原中间的华夏腹地,在两百多年的西周统治后突然多出了这么多实力强大的夷狄?西周也没有周王征伐河北夷狄的记载啊!证明西周时期,这一代是没有夷狄的。
这不是很有问题吗?关键问题就是这些夷狄到底是从哪来的,他们的身份是什么!首先说说白狄。
作为白狄之一的鲜虞氏中山国,是姬姓!这可是被战国几大诸侯国认可的。
晋厉公命吕相为使致秦桓公《绝秦书》说:“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
白狄还帮着晋国攻打赤狄,二者具有同盟的关系。
那么我们说白狄是夷狄,这值得信任吗?有学者考证白狄源于毕公高,另有源于虢季子的说法,虽然存疑,但是至少证明白狄有姬姓的血统,绝不是所谓的白种人或游牧民族!赤狄的活动中心源于山西太原附近,和荆蛮、莱夷、徐夷、黄夷、郦戎、畎戎、燕京戎、太原之戎、申戎、芮戎、条戎、虎方、林方、巴方等等一样!赤狄来源的地方叫赤邑,也就是郝国(右耳刀,阝,源自于小篆的“邑”字旁。
除了“都、鄙、郡、郊、乡等”这几个字外,其他所有右耳旁,都可以追述到某个城邑,几乎可以等同于一个诸侯国名)。
赤这个前缀代表他们是赤地的夷狄!事实上他们最初是源自郝国这个诸侯国而已。
宋襄公泓水之战
宋襄公泓水之战引言宋襄公泓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3年。
这场战役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期的一次重要军事冲突,涉及到了当时两个重要的诸侯国——宋国和楚国。
泓水之战不仅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而且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背景泓水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国割据、战国频发的时期。
当时,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了许多诸侯国,这些国家之间频繁的军事活动导致了各种冲突和战斗。
宋国和楚国作为当时的两个主要国家,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然而,在公元前633年,宋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导致了泓水之战的爆发。
导火索是宋国一个叫郑宣公的臣子投靠楚国,并带走了大量的宋国机密情报。
这使得宋国国君宋襄公十分愤怒,他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报复楚国。
于是,泓水之战开始了。
泓水之战的过程泓水之战的地点是在泓水附近,位于今天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南部。
这片区域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十分适合进行战斗。
但是,宋国和楚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很大,宋国明显处于劣势。
在泓水之战开始之前,宋襄公决定派遣使者向其他邻国请求支援,以弥补自身的兵力不足。
他想要向邻国展示楚国的野心,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然而,由于涉及利益分配和国家忠诚度的问题,许多邻国并不愿意参与宋国和楚国之间的冲突。
面对困境,宋襄公决定冒险行动。
他集结自己的军队,并经过精心计划,选择在泓水附近设下伏兵,等待楚国的进攻。
楚国知道宋国的战争准备,并决定发动进攻。
他们派出大军进入泓水流域,准备和宋国决一死战。
然而,楚国并没有发现宋襄公的伏兵,陷入了宋军兵力的反击。
宋军的奇袭打乱了楚军的阵型,使他们陷入混乱和无序之中。
宋军不断地进攻,楚军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
最终,楚将商贸被俘,楚军被迫撤退。
结果与影响宋襄公泓水之战的胜利,对宋国和楚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使得宋国声望大增,国力也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宋襄公因此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君主,并获得了许多邻国的支持和尊重。
对泓之战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对泓之战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徐宇春;姚明今
【期刊名称】《社科纵横》
【年(卷),期】2022(37)6
【摘要】宋襄公的泓之战是一桩千年公案,在这个问题的评判上,一定要贴近历史史实,反对任何先入为主的做法。
第一,要了解对宋襄公具有巨大垂范作用的齐桓公的事迹。
追寻齐桓公主盟攘楚的经过,发现服郑才是核心,且经过十分复杂曲折,鲜为人知。
这与流行的对齐桓公霸政“以德服人”的解释,以及召陵之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赫赫威名形成强烈反差。
深受商周礼法传统影响的宋襄公不折不扣地接受了这一点。
第二,对泓之战的研究,对与宋国实力相当的郑、鲁等国的考察必不可少,相较之下,宋国思想观念、军事水平非常落后,造成了保守传统、不重兵学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宋襄公坚持礼让,是个人性格与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宋襄公坚持的一套不是当时流行的军礼,春秋战争讲究贵族礼仪,但仅限于君子个人之间,并不会任意将其扩大到两国军队之间。
【总页数】9页(P97-105)
【作者】徐宇春;姚明今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25
【相关文献】
1.《春秋》泓之战记载之三传比析
2.泓之战再考释--以地理及战车因素为主
3.关于宋蒙钓鱼城之战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4.古史新证与宋襄公泓之战
5.再论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泓之战作文
泓之战作文
咱得说说这泓之战,那可真是春秋时期一场别开生面的战役。
那时候啊,宋襄公跟楚成王较上了劲,两国兵马在泓水这个地方遇上了。
宋襄公这人,讲究仁义道德,他觉着打仗得有个规矩,得等人家摆好阵势,咱再动手。
这楚军啊,正渡着泓水过来,宋襄公的手下们急了,说:“主公啊,咱们得赶紧出击,趁着楚军没站稳,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
宋襄公一听,眉毛一挑,说:“咱是仁义之师,不能趁人之危,得等他们过了河,摆好阵势再打。
”就这样,楚军顺利过了河,摆好了阵势。
宋军一看,嘿,这楚军还真不是盖的,人强马壮,气势汹汹。
可宋襄公呢,还是那句话:“咱得讲规矩,不能乱来。
”于是,两军交锋,宋军因为过于讲究仁义,没能占到先机,结果被楚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这泓之战啊,虽然宋军败了,但宋襄公这种讲规矩、讲仁义的精神,却也让人敬佩。
咱们得说,打仗归打仗,但规矩和仁义还是不能丢的。
这泓之战,给咱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仁义固然重要,但也得看时候,看场合,不能一味地死守规矩。
说来说去,这泓之战就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告诉咱们,无论干啥事儿,都得有规矩,但也得灵活变通,不能一味地死脑筋。
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梳理一下。
《春秋》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 去世,齐国发生诸公子争位之乱。宋襄公曾是齐桓 公霸政最主要的盟友,桓公生前将太子嘱托于他, 于是宋襄公率诸侯平齐乱,立太子为齐国国君(孝 公)。这件事使宋襄公获得了威信,他开始谋求齐 桓公去世以后留下的位置,出来主持诸侯事务。但 是他此后做的几件大事却接连受到当时舆论批评。 鲁僖公十九年夏,宋襄公指使邾文公杀种国国 君来祭祀东夷人的一种古老社坛,此举意在笼络东 夷人。宋国是殷人之后,东夷与殷人渊源甚深,宋 襄公为聚集力量,显然想把殷商旧族以及东夷的力 量动员起来。但是宋国公族子鱼反对用活人祭祀, 说:“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日薄德,今 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 亦难乎。”同年秋天,因曹国不服宋,宋国军队围困 曹国。子鱼又不同意,对宋襄公说:“文王闻崇德乱
Key words:the dehale of Hua Yi;HDng Ba仕le
the跚ng
A
and AutuⅡm
Period;)(ian990ng;hege咖ny叫在cs
167l一7287(2004)03—0068—06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春秋时代,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曾想接替中 原霸主的位置。他的努力短短几年就失败了,对春 秋时局没有什么影响。宋襄公死后第二年晋文公 立为晋国国君,不久成为中原霸主。史家说到早期 霸政都说齐桓晋文,没有宋襄公的位置。但是宋襄 公为争霸中原与楚国在泓水打了一仗,却因风格的 奇特在历史上产生很大影响。在这场著名的“泓之 战”中,宋襄公为坚持贵族礼仪而放弃有利出击时 机,结果大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古代人即有不 同看法,至今学者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流行之见则 讥其迂腐。然而此事颇有深意,绝非迂腐一说可以 了结。在这场战役背后,其实有春秋初期某种较深 层的历史变局在起作用。此外,后人对此战的议论 也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持续引人注目的文化 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在泓之战中,宋襄公面对强大的敌人,为什么 会主动放弃有利的战术时机?这成了两千多年来 人们一直议论不决的一个奇特事件。春秋时代对 此事已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宋襄公是不懂打 仗的道理,子鱼在战后对宋襄公有大段批评,说在 战场上没有礼义可言,如果讲究礼义,就不如不要 打仗。从上引文中“国人皆咎公”这句话看,子鱼的 批评可能也代表宋国的民意。《左传》作者大段记 录了子鱼的批评,显然是赞同这种看法的,后来司 马迁《宋世家》写泓之战时基本录下了《左传》的记 述,他也是赞同子鱼看法的。另一种看法以《公羊 传》所记的议论为代表,《公羊传》记述泓之战的过 程与《左传》差别不大,但最后引用的春秋时人评价 则与子鱼完全不同:“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 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 过此也。”这里的“君子”便是春秋时与子鱼意见相 左的一些人,《公羊传》作者显然赞同他们的观点。 司马迁写《宋世家》虽因袭《左传》录下子鱼的批评, 但是在最后“太史公日”中也提到:“襄公既败于泓, 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 礼让也。”司马迁是公认的良史,他的记录可信度 很高,他也提到古代有“君子”对宋襄公十分嘉许, 证实了《公羊传》所记不诬。 这两种古老的评价,至今学术界仍大体赞同前 一种。说宋襄公不懂打仗看上去十分合理,可是我 们若留心那时宋楚的力量对比,就看出问题决不如 此简单。楚国那时军力极强,锋芒北向,中原国家 无不畏惧。鲁僖公四年(泓之战前十八年),齐桓公 带着八个国家(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联军南 征楚国,迫使楚国签订召陵之盟,算是把楚国的锋 芒挫折了一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联军与楚国
抵制宋襄公,但是鲁僖公二十三年夏,宋泓之战失败后,楚国立即 讨伐陈国,“讨其贰于宋也。”证明陈国曾经附从宋国,那么陈国联 络诸侯维持齐桓公霸政格局的举动,应当是在支持宋国。
万 方数据
华夷之辨与春秋泓之战 从春对峙到夏,始终没有正面交锋。那时楚国固然 不敢贸然与八个国家同时面对,中原联军也不敢轻 动。如果不是对楚的军力存有畏惧,这只庞大的北 方联军何必拖延近半年,最后以谈判了局呢?再看 泓之战以后六年发生的晋楚城濮之战,此战是晋国 战胜,中原国家第一次打败楚国。但要注意的是, 晋国是倾全国之力对付楚军的一支偏师,①晋文 公战前仍然疑虑重重,甚至想放弃,若非部下给他 打气,城濮之战就打不起来。②北方国家对楚的畏 惧由此可见。泓之战是宋国独立抗楚,宋国军力远 不逮齐、晋,几乎没有取胜可能,试想即使宋军乘楚 军立足未稳出击,又能有多少胜算?子鱼事后批评 中有一句,说即使利用险阻出击,“犹有惧焉,”就说 出了这一层意思。明白了这里面的曲折,我们就有 理由推测,宋襄公在与楚军对阵时坚持礼仪,并非 不会打仗,他可能是在运用一种非常的策略。当 然,仅仅凭宋楚之间力量对比,还不能支持这样的 推测,这里还需提到另外两点相关事实。 第一点,从宋襄公争霸的前后行径来看,他并 不迂腐,很会用灵活手段处置不同问题,有时颇为 刚狠。如为笼络东夷不惜用人祭,曹国不服则诉诸 武力。他为什么在对付楚国时就变成了迂夫子? 这有点不合情理。第二点,宋襄公与楚国打交道时 注重礼义乃是一贯做法,并非泓之战时心血来潮, 这一点从前述盂之会故事已经可以看出。那么宋 襄公为什么独独与楚交往要坚守礼仪呢?这里有 一个极重要的事实是,楚国当时尚未被纳入“诸夏” 阵营,文化风格大异于中原,中原国家对之颇有敌 忾之气。④宋国武力不能敌楚,利用齐桓公时形成 的夷夏之辨局面,以文化故国的名义号召中原诸夏 联合御楚,确乎是宋国能够扼制楚的一个最好策略 选择。 把宋楚之间军力的悬殊与上述两点事实结合 起来看,可以推断宋襄公在泓之战中坚持礼义,是 在危急局面下坚持对楚的一贯策略,同时也是在赌 一个东西,就是以战场失利的风险,争取中原诸侯 对“礼义”的呼应。这固然是拿宋国子弟的生命来 冒险,但是在一年前盂之会时宋襄公明知楚国可能 动武,仍坚持礼仪不带战车前往,他不是已经拿自 己的安危冒过一次险了吗?泓之战看上去不可思 议,其实是同样风格的又一次冒险。宋襄公与楚对 垒时一再甘冒风险坚持礼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 把礼仪视作了号召中原国家同仇敌忾对付“蛮夷” 楚国的法宝。宋襄公不是迂阔的道德家,这从前文 所引当时人物对他的批评看得出来。但他是极主 观偏执的人,竟能想象在一场力量悬殊的战役中靠 坚守礼仪,来动员诸夏国家对蛮夷的敌忾之气。钱 穆曾经指出,殷人习性与周人不同,周人擅长政治 与军事之组织而重现实,殷人尊信宗教,富于理想
rea・
defeat of)(i锄990ng of Song who i璐isted
sons
tlle彤tes and出us c}lose to舀ve up adv锄tage0I】s tacdcal oppc毗u血6es.A。guments f打t11e
llave been nurIleml】s.Tllis paper趾弭les tllat tlle k|c虹尹ound bellind山e bame is comp:bcaled.It involves tlle
one
S—119
and
Aut咖P喇od.,Ihe a喵Ilnle旭on the battle
d血ng
Yi,鲫d姒itali妞n舭mI呲of Yin people.‰ tllis柚陆r.HoIIg Bame refk:cts t}le嗍plex|list谢cal sit删on
a:L90耐kct山e“ci踮ittldes of values.
①
夏,宋公伐郑。……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 战,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
赦也矣。”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
《左传》鲁僖公十九年秋,“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
齐桓之德。冬,盟于齐,修桓公之好也”。有注家以为陈国是意在
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 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日:“不可。”既济而
要解释泓之战,先需把宋襄公争霸的来龙去脉
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
・【收稿日期】2004—6—11 【作者简介】颜世安(1965一),男,山东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古代思想史。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4DZs006)。
68
万 方数据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降……今君德无乃犹有所缺,而以伐人,若之何? 盍姑内省德乎,无缺而后动。”鲁僖公二十年,宋襄 公想要会合诸侯,鲁国著名的博学君子臧文仲听说 以后,也批评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 济。”这里要请读者注意,引文中前后三次对宋襄 公的批评,都出自某种道德标准。子鱼和臧文仲是 那时著名的君子,他们的批评代表着舆论。毫无疑 问这种推崇道德的舆论风尚与后来的泓之战是大 有关系的。 《左传》一再记录时人对宋襄公的批评,但其客 观的记载却使我们看出,宋襄公在齐桓公去世后最 初三四年的努力实际上很有成效。在鲁僖公二十 一年(前639年),宋、齐、楚三大国为鹿上之盟,宋 竟能够迫使楚国同意它的盟主地位。论实力宋国 只是二流国家,有此成绩,自是有一批中原国家在 背后支持。这是宋襄公争霸活动几乎要接近成功 的时候,但它与楚国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尖锐,这时 宋国的子鱼就预感宋国将有祸难。果然,同年秋诸 侯在盂地大会,楚国突然不顾会盟规矩动起武来, 出兵拘押了宋襄公,并带着他来攻打宋国。《左传》 对这事的记录不详细,只说到这年冬天诸侯会盟于 薄地时,楚国又把宋襄公释放了,其中的因果未明。 《公羊传》记史事不多,却对这事有记录。事情的经 过是:宋襄公与楚成王约定盂之会是不带兵车的 “乘车之会”,会盟之前子鱼估计到楚国可能要背 约,建议宋襄公有所提防,但是宋襄公坚守信约不 带兵力赴会,结果在盟会上被楚国武力拘押。幸赖 宋襄公临危镇定,子鱼在宋国主持大局,才使楚国 无机可乘,最后不得不释放宋襄公。《公羊传》对宋 襄公非常称赏,所记可能有夸张,但是宋楚约以乘 车之会而楚以兵车相临这件事应是可信的。 至此,宋襄公谋求霸政的行动,便面对了楚国 这个最严重的障碍。在此之前宋襄公的努力已经 有了若干结果,肯定已有一部分中原国家赞同宋国 出来主持大局。①宋齐楚三国鹿上之盟,是当时最 有影响的三个国家会商局势,楚国在此次盟会上同 意宋国主盟中原,一定是因为宋国得到齐国和其他 国家的支持。不想同年秋天的盂之会楚国突然翻 脸,用武力打乱宋国的部署。事情发展至此,宋国 图谋以盟会压服楚国的计划就失败了。此时宋国 要么放弃建立霸政的努力,要么与楚国正面一战。 子鱼建议放弃努力,但宋襄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 人,不肯后退,于是在鹿上之盟的第二年,爆发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