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2)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课件
诗 《咸阳城东楼》/许浑
词 课 《无题》/李商隐
题 总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咸
阳
城
东
楼
许 浑
咸阳城东楼树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 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 舞,蝶儿忙。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 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 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 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 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现 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无题
蜡烛燃烧时流
下的烛油,称
李商隐 春风。 为“蜡泪”。
意思是除非死 了,思念才会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结束。丝,与
“思”字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含相思之意。
青年女子浓黑轻柔的秀发,代指青春年华。
用作动词,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照镜子。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颔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 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追求。
颈联分别描述两人因无法相见而惆怅,倍感 清冷的情状。
尾联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 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 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行香子
秦观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 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 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 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 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整体感知
(一)咸阳城东楼
jiān jiā
许浑
tīng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w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精读细研 首联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精读细研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九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许浑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 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 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 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 ,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别致 的七律。
春蚕到死时,才把丝儿吐完;蜡烛直至烧成灰烬时, 蜡泪才会流干。
精读细研
说一说: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什么样的新意?
⑴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⑵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
精读细研 颈联: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 苦,连头发也散乱渐白,形象 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
整体感知
(二)无 题①
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
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
(唐)李商隐 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词诵读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九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语文上下两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上下两册及答案】班级:姓名:九上册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二、现代诗背诵篇目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三、古文背诵篇目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课外古诗词诵读》选入了多首经典的古诗词,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册书中的诗词既有唐代大家的豪放派作品,也有宋代词人的婉约派佳作。
这些诗词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和情感抒发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古诗词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课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所选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词朗诵、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理解诗词意境的学习氛围。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朗诵教学法:通过诗词朗诵,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词原文、译文、图片、音乐等。
2.教材:准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3.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同时,播放与诗词相匹配的音乐,营造氛围。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 点明社会环境——战乱频繁,
边秋一雁声。
⇨
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渲染了 浓重悲凉的气氛。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融情于景,深刻表现了诗人 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 的感怀。
在对比中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念 有弟皆分散, 之情,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无家问死生。 ⇨ 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谢观看
Exit
•
1.“心 有 一 团 火 ,温 暖众人 心”这 一标题 意蕴丰 富,含 意深刻 。表层 意思是 说张秉 贵业务 熟练, 服务热 情似火 ,市民 被他的 真诚和 一心一 意为大 家服务 的行为 所感动 ;
•
2.内 在 含 意 是 歌颂 在那个 特定的 时代里 ,先锋 人物们 火一般 的责任 感和使 命感, 突出的 是他们 在平凡 的岗位 上勇于 担当和 付出的 精神。
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寄书长不达, 战事频仍,生死茫茫, 况乃未休兵。 ⇨ 家书常常难以送达;
含蓄蕴藉,具有无限深情。
• 长沙过贾谊宅 • 刘长卿
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 万古惟留楚客悲。 ⇨ 也暗寓了诗人迁谪的
悲苦命运。
即景生情,渲染出萧条
•
7 . 小 说 是社 会生活 的反映 ,了解 小说的 创作背 景,有 助于理 解它的 思想内 容和深 刻内涵 。如《 简爱》 作者所 处的时 代,英 国已经 成为强 大的工 业化国 家,但 当时英 国女性 还是男 权社会 的附庸 。
•
8 . 外 国 小说 ,特别 是欧美 小说, 原文语 句一般 比较长 ,表意 比较繁 复,翻 译成汉 语也不 免留下 原作的 痕迹, 阅读时 要仔细 推敲, 明晰语 句的含 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大汇总(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大汇总(含答案)九上古诗文目录(一)现代诗1 沁园春·雪2 我爱这土地3 乡愁(余光中)(二)文言文10 岳阳楼记11 醉翁亭记12* 湖心亭看雪(三)古诗词13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一)现代诗《沁园春·雪》毛泽东1、主旨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我爱这土地》艾青1、主旨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乡愁》余光中1、写国愁的句子: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文言文《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9、《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四首诵读(二)
首联: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 ——未见时的苦苦思念 与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渲染烘托 了离愁别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巧用双关、 “丝方尽”——隐指“思方 比喻表达生 尽” 死不渝的忠 “烛 泪”—— 隐指相思之 贞爱情 泪 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 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颔联写晚眺远景。诗人傍晚登上城楼,看到溪云乍 起,夕阳沉落,山雨降至,风声满楼,这些景物描 写层层推进,极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这 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 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 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 古传咏的名句。 (赏析)
诗歌主旨
本诗以深挚的感情,含蓄委婉地 咏叹爱情的忠贞,以女性的口吻抒写 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中,寓有寓有 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表现出 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 辛弃疾(1140.5.18- 1207.10.3),南宋爱国词 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 号“稼轩居士”。汉族,历 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 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 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 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 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替、帮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研读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离别 春风 凋零
相见的机会真是十分难得,分别时也是难舍难分 况且又正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 加使人伤感。 ——暮春时节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汇总(课外)
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汇总(课外)九年级语上册必背古诗词汇总(外)1、《观刈麦》(白居易)原: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2、《月夜》(刘方平)原: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3、《商早行》(温庭筠)原: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征铎鸣响催促旅人起程,刚上路就伤悲离开故乡。
鸡鸣声伴有屋顶的残月,足迹已踏乱桥上的新霜。
槲树的叶子落满了路,枳树的白花只点缀驿墙。
回想夜甜蜜的故乡梦,满眼是凫雁散布在池塘。
4、《卜算子•咏梅》(陆游)原: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二)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节奏划分】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 /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 /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⑴咸阳:今届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兼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兼,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磕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磕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 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登上白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主题思想】《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乂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乂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无题【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2)课件
作者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首联写贾谊三年谪官,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作者明写贾谊,实则是在暗寓自身迁谪。颔联描绘出了一幅古宅萧条冷落,秋草衰枯,寒林空寂,日斜人去的凄凉之景。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同时借用贾谊写赋吊屈原的典故,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边防驻军的鼓声。戍,驻防。
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到路途遥远的潮州。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云雾遮住终南山,我的家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停留,居留。
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一作“渐”。
指汉文帝刘恒。
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贾谊被贬至长沙居住了三年,千年万代只留下贾谊的悲哀。人离去之后,满院秋草衰枯,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己见、义无反顾的勇气。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 了灰方始流尽一样。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 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尾联希望有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 法,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主旨点拨: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 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 思之苦。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首联,写爱情
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 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 受。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 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 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 ,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
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2. 阅读《咸阳城东楼》,回答问题。 (1)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的作用。
___一__个__“__愁__”__字__奠__定__全__诗__的__感__情__基__调__。__以__“__愁__”_____ ___开__篇__,__其__后__交__待__“__愁__”__的__缘__由__(__用__首__句__引__出__下_____ ___文__情__感__的__抒__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 题①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②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③,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④此去无多路, 青鸟⑤殷勤⑥为探看。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原籍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他擅长诗歌写作,代表作有《泊秦淮》 《夜雨寄北》《贾生》等。
初中语文九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2.阅读赏析。 (1)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的“愁”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思乡、怀古。作用:①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②以“愁” 开篇,其后交代“愁”的缘由,由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强调过去的秦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 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一、《咸阳城东楼》 1.名句默写。 (1)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 (2)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3)诗中描绘渭水无语东流景象的诗句是: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 渭水流 。 (4)感慨历史沧桑的诗句是: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7.名句默写。 (1)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词中写出满腔愁绪无处诉说的句子是: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 秋” !
8.阅读赏析。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 同?为什么? 不相同。上片“愁”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家、怀 才不遇的哀愁。 (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 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了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的情感,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三、《行香子》 5.名句默写。 (1) 树绕村庄 , 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2)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 , 流水桥旁 。 (3)词中近景描写小园中的几种主要花色的句子是: 有桃花红 , 李花 白 , 菜花黄 。
6.阅读赏析。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记叙了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大自然的优美境界,表达了词人对自 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 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二)
联意象 悟诗情
长沙过贾谊宅
关键词语
刘长卿
有道 反衬凄凉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无情 烘托痴心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一个“犹”字,号称 “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昏聩无能的 唐代宗,对刘长卿更谈不上恩遇;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 坷,也就是必然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贾谊凭吊屈原 ,长卿凭吊贾谊,诗人在当世无人理解、由衷寻求知音,真切 再现了其抑郁无诉的真实心境。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 繁;“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沉 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使本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 加冷落沉寂,为“月夜”渲染了一种浓重悲凉的气氛。
联意象 悟诗情
诗歌意象 白露 明月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
知诗人 解诗题
贾谊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 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 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 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 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 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 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 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 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 最为著名。
课外古诗词诵读(共83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韩愈(768-824),字退 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 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 昌黎,人称“韩昌黎”,谥 号“文”故又称“韩文公”。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 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 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1.在这首诗中杜甫听到了什么?这些声 音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情绪?
杜甫听到戍鼓声和大雁声。 夜深了,戍鼓敲起来,街道上静悄悄的,这时候听到
一声大雁的鸣叫。凄凉、孤独、忧伤之情便油然而生。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关、戍鼓、孤雁,这
五言律诗的节奏 读出平仄、对仗平仄 读出押韵 读出情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 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 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早朝时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 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 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 秦岭,家在何处?立马蓝关,积雪拥塞, 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 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 尸骨收葬。
1.首联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首联采用的对比的手法,“朝奏”和“夕贬”突出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 知因何被贬到此地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课件 (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①朝奏②九重天③,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④除弊事⑤,肯将衰朽惜残年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⑦,好收吾骨瘴江边⑧。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 (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 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 部侍郎,谥号文,故又称“韩吏部” “韩文公”。后人尊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有《韩昌黎集》传世。
注释: 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②栖迟:居留。 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公元前
180—前157年在位。 ⑤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留三年,
万古只留下他客居楚地的悲哀。 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他的足迹, 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倾斜。 汉文帝重才却对他如此情薄, 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他的痴心? 寂寞凄冷的深山里落叶纷纷, 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 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中考在线: 默写。 1.【中考·兰州】 鸡声茅店月,_人__迹__板__桥__霜___。 2.【中考·泸州】 檞叶落山路,_枳__花__明__驿__墙___。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
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 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 地。
注释: 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戍,驻防。 ②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③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④况乃:何况,况且。
2021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2)教案与反思
课外古诗词诵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教学目标】1.了解四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多样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2.采用诵读的方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习《月夜忆舍弟》【教学过程】一、解读文题,了解背景1.解读文题师:同学们,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学习诗人如何匠心独运地表达这份深挚的情感。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预设: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诗人想起他的弟弟。
教师补充: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舍妹、舍侄。
题目中的“舍弟”就是谦称自己的弟弟。
2.了解背景课件出示: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
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他几个弟弟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设计意图】创作背景,是作品生长的土壤,是作品内容的底色。
读背景,知文识人,有助于下一个板块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
解题,了解“舍弟”一词属于谦辞,复习古代的称谓,也能初步感受诗人所写之情。
二、描绘诗境,感悟诗情1.诵读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师:同学们,秋夜本来是美好的,但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诗人在秋夜又看到了什么?请你用心朗读,展开想象,描述看到的内容。
(1)学生多种形式诵读(自由读—分组诵读—指名诵读)。
(2)想象描述。
(3)学生分享。
预设:生1:我看到了杜甫彷徨在城墙边,望着天上的月儿,泪水涟涟。
我听到,边防驻军的鼓声在夜空回荡,悠远又寂寞。
生2:恰逢白露时节,杜甫披着衣服走出小院,月光照着几个匆忙赶路的行人,他们是那样的瘦弱和疲惫。
孤雁悲戚的叫声划过天际,边防驻军的鼓声一声声敲击着诗人的心。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课件语文九年级上册2
写作背景
唐代时,佛教的传播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 骨的四大名刹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从贞观年间 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
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唐宪宗派出一批太监与和尚,从法门寺把所传 的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迎到长安皇宫里供奉,顶礼膜拜三天之后,又把 这节指骨送到长安的各大寺院里依次供奉。一时间,京城内外的王公大 臣们掀起了奢侈铺张的狂热活动,修路盖庙,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 伤财。街头巷尾的老百姓议论纷纷。
突出反映了作者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 自己忠心为国却惨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赏读诗歌
2.韩愈怀着怎样的心情走上贬谪之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除弊事”,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肯将衰朽惜残年”,又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 的勇气。 作者在此申述了自己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 还是老而弥坚, 刚正不阿。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拓展延伸
追寻韩文公足迹
——韩愈在潮州
拓展延伸
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 大幸。他治潮八月,政绩昭彰:驱鳄、兴学、勤农、释奴。 特别是启用贤士,兴学育才一节,对潮州文化的发展影响 至深,故为潮人历代传诵、景仰。
笔架山因之改称韩山,山下鳄溪改称韩江,潮州山水 俱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 昌黎小学等等,无不言说着潮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 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 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
题材体裁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贬谪诗,即古代文人被贬后所写的表达诗 人思想感情的诗。(政治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