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沪科版适用】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三视图》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三视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5.2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了解并掌握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能够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几何体认知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视图的概念,知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
2.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对三视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难点: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画出三视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视图的定义和画法。
2.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几何体模型。
3.三视图的示例图。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几何体,如建筑、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体的不同角度,从而引出三视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何体的三视图示例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视图的定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怎样才能准确地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画出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编课件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识与技能】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活动等使学生掌握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了解三视图的位置、大小关系.【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绘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从投影的角度理解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的视图【教学难点】画简单组合的几何体的三视图.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可看作物体在某个角度下的正投影.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单一的视图能达到目的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设置上述问题,旨在通过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单一视图不能全面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为引出三视图作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通常应从三个方面来观察物体.1.三视图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 (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面上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得到的由前到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到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到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2.三视图的特征(1)三视图的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在左上边,它的下方应是俯视图,左视图坐落在主视图右边;(2)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和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3)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应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且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教学说明】在探讨三视图的特征时,教师可用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来展示一下(也可借助多媒体来演示),让学生体会出三视图的位置要求和三视图的大小关系,为后面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作好准备.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说明】本例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可增强学生的绘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画三视图需注意的两个问题:1.位置摆放;2.三视图的大小关系.教师巡视,及时点拨指导,纠正学生画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可选取几份优秀作业展示或分小组传阅.例2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的三视图,支架的两个台阶的宽度和高度都是同一长度.【分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可看作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故画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仍应强调构成组合体的各个部分的视图也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教学说明】可让学生尝试着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师巡视,最后教师应在黑板上规范地画出它的三视图,学生自查,进一步体验画三视图的方法.例3如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分析】钢管有内外壁,从一定角度看它时,看不见内壁,为全面反映立体图形的特征,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它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轮廓线应画成虚线,但不允许不画出来.解如图所示的图形是钢管的三视图,其中虚线表示钢管的内壁.【教学说明】评讲本例时应强调学生注意画三视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不能省略不画.如画圆锥的俯视图时,一定要在圆中心画出一个实点,以区别圆柱的俯视图,同时又不能展现圆锥的顶点.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图中的立体图形可以看作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画出它的三视图.2.如图是一个六角螺帽的毛坯,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8mm,高为8mm,内孔直径为12mm,你能画出这个六角螺帽毛坯的三视图吗?【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巡视,适时予以指导.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你能说说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你在画图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回顾,教师在听取学生的看法后,作必要的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教学可遵循“画——识——用”的教学流程,使整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全程动手、观察、发现并归纳三视图的基本要点,从而让学生形成解题、研究问题的基本素质.。
沪科初中数学九下《25.2 三视图》word教案 (1)
25.2 三视图一、教学目标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及三视图中位置关系、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和会画简单的三视图难点: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及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
如图 (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二)应用新知例1画出下图2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三视图》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三视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5章第2节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和应用,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以及如何通过三视图来还原立体的形状。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三视图。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识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视图的概念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三视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了解三视图的画法,能够通过三视图来还原立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2.难点:如何通过三视图来还原立体的形状,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三视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操作教学法: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3.交流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三视图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3.立体模型:准备一些立体模型,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房屋设计图、家具组装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展示物体的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
2.呈现(10分钟)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并通过动画展示三视图的画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6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25.2 三视图》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提升,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结构特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对空间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三视图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其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逐步深化对三视图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三视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视图的概念及其画法。
2.重点: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3.难点:对三视图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操作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等。
2.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剪刀、彩纸、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的各个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呈现三视图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的定义。
同时,展示三视图的画法,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物模型,尝试绘制该模型的三视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三视图的绘制技巧。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是学生在学习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视图的绘制和识别,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能够正确地绘制出其三视图。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灵活运用三视图去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理解并能够正确地绘制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三视图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几何体的图片和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三视图去解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案与反思
29.2 三视图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学校史爱东第1课时三视图1.理解视图及三视图的概念;2.会辨别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能熟练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重点);3.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难点).一、情境导入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相同的.观察一个玩具,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得到三个图形,如图所示.你能说出它们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得到的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几何体的三视图【类型一】判断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图中的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相同的几何体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圆柱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长方形,而俯视图是圆;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而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球的三种视图都是圆;正方体的三种视图都是正方形,故选B.方法总结:常见的几何体有圆柱、圆锥、球以及直棱柱,竖直放置的圆柱、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相同,一般的直棱柱的三种视图是不同的,而球和正方体的三种视图都是相同的,它们分别是圆和正方形.【类型二】根据实物确定视图如图,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 )解析:俯视图就是从物体的正上方向下看到的视图,因而能够看到茶壶的顶部、壶把、壶嘴,故选A.方法总结:根据实物确定视图的方法:首先要弄清楚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含义,然后根据实际物体思考三种视图的大体轮廓.探究点二: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类型一】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解析:A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均为等腰三角形,B图的左视图、俯视图均为矩形,C图的俯视图的外轮廓线为四边形,由此可排除A,B,C选项,抓住某个特征采用排除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故选D.方法总结:主视图能体现物体的左右长度、上下高度;俯视图能体现物体的左右长度、前后宽度;左视图能体现物体的上下高度、前后宽度.通过观察三种视图可以想象出几何体的立体图形.【类型二】根据两种视图讨论构成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用小立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小正方形中的字母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请解答下列问题:(1)a,b,c各表示多少?(2)这个几何体最少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最多又是多少?(3)当d=e=1,f=2时,画出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解:(1)由俯视图知道这个几何体共有三排三列,第列只有一排,第二列有两排;而从主视图知道第三列的层数为3层,第二列的层数为1层,所以a为3,b,c应为1;(2),e,f既可以为1,也可以为2,但至少有一个为2,另外两个为1时,共有9个小立方体;另外两个都为2时,共有11个小正方体;故最少由9个小立方体搭成,最多由11个小立方体搭成;(3)左视图如右图示.方法点拨:这问题一般是给出一个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两种视图,要求想象出这个几何体可能的形状.解答时可以先由三种视图描述出对应的该物体,再由此得出组成该物体的部分个体的个数.三、板书设计1.三视图主视图:自几何体的前方向后投射,在正面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俯视图:自几何体的上方向下投射,在水平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左视图:自几何体的左侧向右投射,在侧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2.三视图的画法(1)主视图的长与俯视图的长对正;(2)主视图的高与左视图的高平齐;(3)俯视图的宽与左视图的宽相等.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位置及各部分之间大小的对应关系.通过具体活动,积累学生的观察、想象物体投影的经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一种重要表达方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了解三视图与实际物体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立体图形,对三维空间有一定的感知。
但是,学生对三视图的概念及实际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物体出发,理解三视图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了解三视图与实际物体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际物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2.难点:三视图与实际物体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际物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际物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用于展示三视图。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实际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立方体、圆柱体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想把这些物体的形状表达出来,应该如何绘制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5.2 三视图》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通过学习三视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物体的结构和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三维空间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在绘制三视图时,仍然会出现困难,对三维空间物体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视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绘制三视图,能够根据三视图还原三维空间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2.难点:根据三视图还原三维空间物体,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2.演示法:展示三维空间物体及其三视图,引导学生直观理解。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三视图,提高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空间物体模型、绘图工具。
2.学具:学生绘图工具、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维空间物体模型,引导学生关注三维空间物体的特点。
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个三维空间物体的哪些特征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分别介绍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三维空间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与三维空间物体之间的关系。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 三视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25.2 三视图》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定义,能够正确地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够运用三视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视图这一部分内容,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一个几何体转化为三视图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视图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画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2.能够运用三视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视图的概念和性质。
2.如何将一个几何体转化为三视图。
3.运用三视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示范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将一个几何体转化为三视图,让学生模仿和理解。
3.练习法:通过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体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用于展示和练习。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出三视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将一个几何体转化为三视图,让学生模仿和理解。
4.巩固(10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三视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视图的概念和性质。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三视图》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2《三视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三视图》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5.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画法,以及如何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从而全面地了解几何体的形状。
本节内容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培养,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知识基础,但对三维图形的认识仍然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空间想象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其画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建立空间想象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几何模型、幻灯片、黑板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尺子、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三维图形,如建筑、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三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一个几何体在不同角度观察会呈现出怎样的图形?”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向学生介绍三视图的概念,讲解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画法。
同时,配合几何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简单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初三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沪科版适用】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所选用的教材为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之后、直观图之后的情况下教学的。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内容分析说明新课程“立体几何”部分新增了一些内容: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
这些内容与初中“空间与图形”中的“视图与投影”紧密衔接。
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一种表示形式,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考察根据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
学好三视图为学习直观图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2.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职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抽象思维能力弱,普遍感到数学难学。
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几何特征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得到不同的视图的方法。
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算是新知识的学习,而是一个复习、一个进一步深入的环节。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新课导入时,可以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引导,使学生快速抓住本节内容的要点,进入学习、探究的角色。
但是,学生在初中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的识别三视图的立体模型。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过程与方法:在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过程中,体会三视图的作用,更深入地理解投影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沪科版九年级下第27章《三视图》教案
27.2三视图一、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开在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及三视图在生产中的作用难点:根据三视图想象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的形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完成下列练习(1)、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
(2)、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个碟子。
(3)、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2、让学生欣赏事先准备好的机械制图中三视图与对应立体图形的图片,借助图片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本章知识的价值。
并借此可以讲述一下现在一些中专、中技甚至大学里开设的模具和机械制图专业和课程就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例6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练习巩固课后练习补充例题:根据下面三视图请说出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分析:由俯视图确定该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形状,由主视图、左视图确定空间的形状如图所示.解:该建筑物的形状如图所示:有3层,共9个小正方体.思考: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如上右图所示, 请画出它的俯视图,耐心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情形?四、小结: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一般是由俯视图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然后再根据左视图、主视图嫁接出它在空间里的形状,从而确定物体的形状.五、作业8、9。
九年级数学下册 25.2 三视图教案4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视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归纳整理本章所学知识2.掌握投影、视图中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体会投影中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间的相互关系3.加深体会立体图形或实物原型与三视图的互相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总结本章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掌握投影、视图中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体会投影中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掌握投影、视图中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体会投影中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归纳整理本章所学知识。
2.掌握投影、视图中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体会投影中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正投影间的相互关系。
3.加深体会立体图形或实物原型与三视图的互相转化。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
“主要知识回顾”2.画出右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4.如下图所示,是由一些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体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你能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吗?讨论补充记录1 2 4 332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定义1)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得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2)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3)探照灯、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点出发的,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例:已知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你如何确定影子是在太阳光线下还是在灯光的光线下形成的2.什么是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例:你能画出右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吗?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3.什么是棱柱(底面、侧面、侧棱)?直棱柱?正棱柱?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叫做 ------ ,它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其余各面叫-------- ,相邻侧面的交线叫做 --------- ,当侧棱垂直于底面时,棱柱称为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例:如何画三棱柱和四棱柱的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例1:如下图所示,是由一些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体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5.2三视图(第2课时)
25.2三视图第 2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1.认识棱柱及其侧面睁开图,并会进行相关的计算;2.可以依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研究活动等使学生掌握棱柱及其侧面睁开图的互相关系,经过研究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能依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感情态度】培育学生的观察、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能鉴别棱柱的侧面睁开图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教课难点】能依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或实物原型.课前准备课件等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大家数一下它有几个面,几条棱,上、下边与侧面有什么地址关系,竖着的棱与上、下边有何地址关系?2.以以下图,分别是由若干个完整同样的小正方形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多少?二、合作研究研究点一:直棱柱及其侧面睁开图例 1如图是一个四棱柱的表面睁开图,依据图中的尺寸( 单位: cm)求这个四棱柱的体积.分析:从睁开图中分析出原图形中的各种数据,不要弄混原图形中的数据.解: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8cm,宽为7cm ,直棱柱的高为30cm,∴V=Sh=18×7×30=3780(cm3) .方法总结:弄清几何体睁开图的各种数据,再进行相关计算研究点二: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种类一】依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例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以下图,则这个几何体是()分析:熟记常有几何体的三视图后第一可消除选项A,由于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矩形;由于所给的主视图中间是两条虚线,故可消除选项B;选项 D 的几何体中的俯视图应为一个梯形,与所给俯视图形状不符.只有C选项的几何体与已知的三视图切合.应选 C.方法总结:由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其立体形状可以从以下门路进行分析:(1) 依据主视图想象物体的正面形状及上下、左右地址,依据俯视图想象物体的上边形状及左右、前后地址,再结合左视图考据该物体的左边面形状,并考据上下和前后地址;(2)从实线和虚线想象几何体看得见部分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在得出原立体图形的形状后,也可以反过来想象一下这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看与已知的三视图能否一致.【种类二】由三视图判断实物图的形状例 3以下三视图所对应的实物图是 ()分析:从俯视图可以看出实物图的下边部分为长方体,上边部分为圆柱,圆柱与下边的长方体的顶面的两边相切且与长方体高度同样.只有C满足这两点,应选 C方法总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边看所获取的图形.对于本题要注意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的大小关系.【种类三】依据两种视图谈论构成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例 4用小立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以以下图,俯视图中小正方形中的字母表示在该地址小正方体的个数,请解答以下问题:(1)a, b,c 各表示多少?(2)这个几何体最少由几个小立方体构成,最多又是多少?(3)当 d= e=1, f =2时,画出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解:(1) 由俯视图知道这个几何体共有三排三列,第三列只有一排,第二列有两排;而从主视图知道第三列的层数为 3 层,第二列的层数为 1 层,因此a为 3,b,c应为 1;(2)d ,,既可以为1,也可以为2,但最少有一个为 2,别的两个为 1 时,共有9 个小立e f方体;别的两个都为 2 时,共有 11 个小正方体;故最少由 9 个小立方体搭成,最多由11 个小立方体搭成;(3)左视图以以下图.方法点拨:这种问题一般是给出一个由同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两种视图,象出这个几何体可能的形状.解答时可以先由三种视图描述出对应的该物体,成该物体的部分个体的个数研究点三:三视图与计算例 5如图所示是一个工件的三视图,图中标有尺寸,则这个工件的体积是要求想再由此得出组()3333A. 13π cmB.17π cm C. 66π cm D . 68π cm分析:由三视图可以看出,该工件是上下两个圆柱的组合,此中下边的圆柱高为4cm,底面直径为 4cm;上边的圆柱高为1cm,底面直径为22 2 cm,则V= 4 × π × 2+1× π ×1=17π (cm3) .应选 B.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要点是想象几何体的形状,依据物体对应的相关数据找准其对应关系,再正确地进行计算.三、板书设计1.由棱柱的侧面睁开图求棱柱的体积.2.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3.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构成.【教课反思】经历由直棱柱到其三视图的转变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看法,培育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中,品味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忱.。
25.2三视图-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5.2 三视图-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前置知识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了解三视图和三维图形的概念•能够通过正投影画出物体的三视图•掌握平面上的向量及其表示方法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正投影和投影向量的概念•掌握沿任意方向投影的方法•能够用三视图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掌握三维图形的阅读和表达方法3.教学重点•正投影和投影向量的概念•用三视图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4. 教学难点•沿任意方向投影的方法•三维图形的阅读和表达方法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识通过介绍一些真实世界中常见的三维物体,让学生感受三维物体的复杂性,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视图和三维图形。
同时提问学生:如何在平面上表达三维物体?5.2 正投影和投影向量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正投影和投影向量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在平面上用正投影表示三维物体的方法,并通过投影向量来说明正投影的原理和方法。
5.3 沿任意方向投影掌握平面上的向量知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沿任意方向投影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向量知识,解决沿任意方向投影的实际问题。
5.4 三视图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用三视图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方法。
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能够准确地用三视图表示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5.5 三维图形的阅读和表达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和三视图,让学生了解三维图形的阅读和表达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三维图形时能够快速理解和表达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从而更好地掌握三维图形的设计和制作。
6.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视图和三维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用正投影和投影向量表示三维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
学生也能够用三视图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具备理解和表达三维图形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维图形技术。
7. 作业1.练习画出物体正投影的三视图2.阅读一篇关于三维图形的文章,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回答文章中的问题3.在平面上画出一个简单的三维物体,并用正投影画出它的三视图。
25.2三视图-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5.2 三视图-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前言
三视图是制图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图学、工程制图、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方面。
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让他们能够绘制出简单的物体三视图。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视图的概念。
2.理解三视图的投影方法和制作要点。
3.能够绘制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重点
1.三视图的概念。
2.三视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点。
教学难点
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投影方法和制作要点,掌握绘制三视图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实例演练。
教学流程
1.介绍三视图的概念及应用。
2.讲解三视图的投影方法和制作要点。
3.分组实践,通过绘制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让学生掌握绘制技巧。
4.展示学生绘制的作品,指导改进和完善。
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三视图制作方法和要点,提高其制图能力。
活动步骤
1.分组完成三视图绘制。
2.交换作品进行评选。
3.评选结果公布。
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三视图的概念、制作方法和要点,并能够绘制出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提高了其制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设计
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内容简介本节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6•道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像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画圆柱、圆锥、球、直棱柱.•(仅限于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2)通过画三视图,体会几何体及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物的拼摆及不同方向的观察,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视图的学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对待和分析问题,学会全面认识事物,而不能片面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体会知识的产生来源于生活,体味数学的应用价值.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几种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的画法.2.难点:根据三种视图,画出原几何体.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提升,画三视图时应注意三视图的位置要准确,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这是画三视图的一种规定.第1课时物体的三种视图复习引入教师讲解: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角度的光线下的投影.对于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我们知道,单一的视图通常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面的形状,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生产实践中往往采用多个视图来反映物体不同方面的形状.例如课本图29.2-1中右侧的视图,可以多角度地反映飞机的形状.探究新知三视图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师提问:究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需要几个视图才能全面地反映它们的形状呢?让学生联系自己所见过的图纸发表意见,然后教师总结:一般此就,一个简单的几何体只需要3个视图就能全面地反映它们的形状.本章中,•我们只讨论这种三视图.教师提问:课本图29.2-2是同一本书的三个不同的视图,你能说出这三个视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这本书时得到的吗?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提问,由学生派代表回答.回答后教师总结:当书立在桌面上时,左上方的视图是正面观察时的视图;右上方的视图是人站在左方侧面观察时的视图;左下方的视图是从上往下观察时的视图.教师讲解:为了沟通方便,我们必须给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视图加上专用的术语.如课本图29.2-3(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沪科版适用】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编课件
认识几何体的三视图
【知识与技能】
1.会从投影的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活动等使学生掌握物体的三视图与正投影的相互关系,了解三视图的位置、大小关系.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绘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从投影的角度理解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的视图
【教学难点】
画简单组合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可看作物体在某个角度下的正投影.为了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单一的视图能达到目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说明】设置上述问题,旨在通过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单一视图不能全面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为引出三视图作铺垫.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通常应从三个方面来观察物体.
1.三视图
如图(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面上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得到的由前到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到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到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
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
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
2.三视图的特征
(1)三视图的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在左上边,它的下方应是俯视图,左视图坐落在主视图右边;
(2)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和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
此,三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
(3)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应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且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
【教学说明】在探讨三视图的特征时,教师可用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来展示一下(也可借助多媒体来演示),让学生体会出三视图的位置要求和三视图的大小关系,为后面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作好准备.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说明】本例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可增强学生的绘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画三视图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1.位置摆放;
2.三视图的大小关系.
教师巡视,及时点拨指导,纠正学生画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可选取几份优秀作业展示或分小组传阅.
例2 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的三视图,支架的两个台阶的宽度和高度都是同一长度.
【分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可看作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故画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仍应强调构成组合体的各个部分的视图也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教学说明】可让学生尝试着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师巡视,最后教师应在黑板上规范地画出它的三视图,学生自查,进一步体验画三视图的方法.
例3 如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
【分析】钢管有内外壁,从一定角度看它时,看不见内壁,为全面反映立体图形的特征,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
因被其它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轮廓线应画成虚线,但不允许不画出来.
解如图所示的图形是钢管的三视图,其中虚线表示钢管的内壁.
【教学说明】评讲本例时应强调学生注意画三视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不能省略不画.如画圆锥的俯视图时,一定要在圆中心画出一个实点,以区别圆柱的俯视图,同时又不能展现圆锥的顶点.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图中的立体图形可以看作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
的?画出它的三视图.
2.如图是一个六角螺帽的毛坯,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8mm,高为
8mm,内孔直径为12mm,你能画出这个六角螺帽毛坯的三视图吗?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巡视,适时予以指导.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你能说说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2.画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你在画图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与同伴交流.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回顾,教师在听取学生的看法后,作必要的总结,加深
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
本课时教学可遵循“画——识——用”的教学流程,使整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全程动手、观察、发现并归纳三视图的基本要点,从而让学生形成解题、研究问题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