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word教案-历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5.1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互动探究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指出天主教会“远不止是一个崇拜上帝的地方”的理 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14世纪对罗马天主教会是“一场灾难”。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材料解读:第(1)问,分析材料可知,天主教会在欧洲居于至高无上 的地位,它是城市和农村社群的核心,既是教徒做弥撒的地方,也是 市镇集会、发布消息的场所,所以说它远不止是一个宗教场所。回 答第(2)问需要结合14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此时的欧洲经 济、思想、政治都体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征,代表着中世纪黑 暗统治的天主教会必然受到猛烈挑战,其神权统治逐步崩溃瓦解, 故是一场灾难。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 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 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 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 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 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 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 的功用。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自主思考宗教改革前夕,西欧的资本主义为何能获得较为迅速的 发展?
提示:(1)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手工业部门的发展 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封建生产方式的逐渐瓦解,这是西欧资本 主义获得发展的根本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人教版选修四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第一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设计者【2】本课设计综述故本节课设计以必修三第二单元宗教改革基础知识为支撑,通过选修深化对宗教改革的认识,以“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为主题展开教学。

本课采用史料教学,立志突破传统的“教授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指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本身并研究学习方法,锻炼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身能力,最终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创作说明1.适用对象分析:本作品适合高二年级学生用于新课教学。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通过以“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为主线展开教学,综合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因素,但由于本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故本课将“情景教学法”和“史料教学法”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探究能力,系统认识历史事实。

3.教学目标分析:本课旨在清晰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必要性,认识变革旧的意识形态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课前准备:史料档案袋、多媒体、自然组建研究小组(6组)5.教学策略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4】教学设计人教版选修四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第一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启东吕四中学高欣欣【学生活动】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和史料,围绕三大“助产”问题展开阐述,一是,“天主教会在欧洲社会的地位如何”;二是,“天主教会能够确立这一地位的原因”,三是,“天主教会处于该地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实现质疑与释疑的生成。

➢B组宗教“异端”【教师活动】教师提供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活动】学生结合书本内容和史料,围绕四大“助产”问题展开阐述,一是,“何为宗教‘异端’运动”;二是,“出现宗教‘异端’的原因,及其表现”;三是,“为什么西欧早期反封建神权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四是,“宗教‘异端’运动对宗教改革的影响”实现质疑与释疑的生成。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五单元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理解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原因。

2.掌握宗教“异端”运动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3.了解西欧在各方面向近代过渡的表现。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①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1)产生:大约1世纪左右,产生于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76年以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庇护下继续发展。

(3)分裂:11世纪时,基督教会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来分别称东正教和天主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1)原因①中世纪,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王权争夺权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势力不断扩展。

③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2)表现①经济: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并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

②政治: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竭力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还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③思想: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教会掌握《圣经》解释权。

④生活: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二、宗教“异端”┄┄┄┄┄┄┄┄②1.“异端”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

2.“异端”运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3.“异端”运动的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纯洁教会。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英国人威克里夫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胡司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异端”运动的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

(3)表明宗教改革已势在必行。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③1.经济方面:封建的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知识清单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知识清单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知识清单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宗教改革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运动。

要深入理解宗教改革,就必须了解其发生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方面14 世纪至 15 世纪,欧洲的经济逐渐从封建农业经济向商业和手工业经济转变。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崛起。

他们追求经济自由和财富积累,但当时的教会却通过各种手段,如征收什一税、出售赎罪券等,对他们进行经济剥削,这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

同时,欧洲的货币经济日益发展,而教会对经济的控制却阻碍了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例如,教会禁止放高利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活动的开展。

二、政治方面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拥有巨大的权力,甚至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教会不仅掌握着精神领域的控制权,还在政治、司法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各国君主开始渴望摆脱教会的束缚,加强自身的权力。

他们对于教会在国内的特权和干涉感到不满,希望能够实现国家的政治独立和统一。

在一些国家,教会的腐败和滥权行为也引起了民众的反感,为君主打击教会势力提供了民意基础。

三、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对宗教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这种思想观念的传播,使得人们开始对教会的权威和教义进行重新审视。

此外,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得知识和思想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这为宗教改革家们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宗教方面1、教会的腐败教会内部的腐败现象严重。

高级教士生活奢华,道德败坏,而普通教士则素质低下,缺乏宗教热情。

2、教义和教规的问题教会的一些教义和教规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例如赎罪券的滥用,让人们对教会的救赎方式产生了怀疑。

3、宗教裁判所的残酷宗教裁判所对所谓的“异端”进行残酷迫害,压制了思想的自由和宗教的多样性。

五、社会方面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平等加剧,普通民众生活困苦。

而教会却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反而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

问题1
问题2
(2)原因:①中世纪时西欧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无力与天主教 势力对抗;同时,封建王权为了借助教会的神学迷信思想加强自身 的统治,又给予教会一定的支持。②当时西欧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利用神学迷信思想对人民进行统治。③教会 利用自己的特权,设立“异端”裁判所,对持不同思想的人进行严厉镇 压,更加巩固了其大一统的地位。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 系由上帝独自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 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关于教权与王权关系的,由材料中的关键信 息“只有教皇”“如果……教廷将不予承认”,可知教权是至高无上、 高于一切的。 答案:A
第 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课程标准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学习要点 (1)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2)欧洲宗教“异端”运动。 (3)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大约1世纪左右,基督教在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一带产生, 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势力日益 壮大;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势力又在日耳曼封建王权的庇护 下继续发展。 (3)分裂:11世纪时,基督教会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分裂为 东西两部分,后来分别称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2)经济方面: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获取大量的 封建地产收入,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 搜刮钱财。 (3)思想文化方面:垄断学校教育;教会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 本,掌握了《圣经》的解释权。 (4)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既是国家的臣 民,又是教会的子民,一生都受到教会的束缚。

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Word版含答案

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问题导学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特殊地位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据材料一探究分析,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材料二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的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的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

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于工商业发展不利。

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2)据材料二探究分析,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1)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要求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2)神权统治的阻碍: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异端”运动兴起:反映市民阶层利益的宗教“异端”运动兴起和高涨,反天主教会的“异端”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4)文艺复兴运动的促进: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作了思想铺垫。

2.天主教会拥有的特殊社会地位及原因(1)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

经济上,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原因:在中世纪时西欧没有强大的王权抗衡天主教会,有利于天主教会地位的形成;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广大人民群众把精神寄托在天主教会身上。

当堂检测1.“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学习重难点:1.重点: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及西欧向近代过渡。

2.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及作用。

知识自学: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2)发展①4世纪初期,演变为____________的国教。

②476年,在________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③11世纪,分裂为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______为中心的天主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1)原因①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____________争夺权力,组织“______________”,势力不断扩展。

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______衰弱。

(2)表现①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

②政治上:______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______________”。

③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____________,掌握了《圣经》的________,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____________。

④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教会束缚。

二、宗教“异端”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____________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____________思想发动民众的______________。

3.表现(1)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

要求____________。

(2)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①英国人____________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②捷克人______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____________提出有力挑战。

历史:第五单元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五单元第一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人教版选修1)

• 一、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地位 •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2、政治上,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 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 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富兵强。
• 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 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 2、天主教神权统治确立的重要原因?
矛盾: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矛盾
3、神权体系
经济上:教会占据最多的封建地产
• 体系
政治上:严格的教阶体制
最大的封建主
文化上:垄断着文化和教育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地位? • 1、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 的三分之一,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 教会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 财。 • 2、政治上,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 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 称臣纳贡。
• 3、思想文化领域,教士垄断了文化和学校 教育。
• 4、社会生活方面,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 开教会。
二、宗教改革的先声——“异端”运动
最早的形式:“异端”运动 (胡司战争)
地位: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三、西欧向近代过度
• 1、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 •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展。
教学重点
• 一、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地位 •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一、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 1、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1)产生:公元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2)定国教: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3)分裂: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 (4)神权统治的确立:13世纪初确立了大一统的神权体系

原创1: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原创1: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布鲁诺在宗教裁判所
5.“异端”运动观点:
(1)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2)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 (3)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 教会的财产; (4)《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 于世俗的权力。
6.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产 生的影响
2.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规模较大而且影响较深远的是法国南部和意大 利北部的阿尔比派。他们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为中 心开展活动,盛行于12~13世纪。该派教义主张善恶 二元;反对天主教的仪式和组织,不承认教会的权力, 谴责教会聚敛财富。其中又分为两个教派:一为华尔 多派,一为纯洁派。
华尔多派观点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 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 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主教的俱乐部油画 主 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 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 题。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 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 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 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中世纪天主教进入全盛的原因和表现:
主要原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 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 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经济领域: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和兜售 “赎罪券”以搜括钱财。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发展过程。
产生-------公元1世纪; 定为国教-------4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的; 分裂------11世纪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 确立-------- 13世纪初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高中历史人教版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中历史人教版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 改革 发生 的历 史背 景
必要性:(根本原因) 天主教的统治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
①直接原因: 发教展会贪婪腐败
②经济根源: 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可能性: 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④思想文化因素: 异端思想、文 艺复兴的影响
反馈训练区
1 2 3 456
1.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蒙昧时代,主要是因为( C )
和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 ③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 教“异端”的形式?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
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 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 思想体系 (2)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 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 (3)由“异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思 想符合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需要。
(3)异端运动的发展: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②14C-15C,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4)内容:
反对神职人员聚敛财富、生活腐化、主张简化 仪式、抵制教会的 捐税 。
(5)影响: ①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②反映了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教作材问了题思解答想铺垫。
14~16世纪的西欧的变化和宗教改革有何关系?
14—16C西欧资本 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
君主加强集权 实现富国强兵
呼唤强大 文艺复兴 对外贸易 民族国家 解放思想 殖民扩张
天主教会经济、政治、思想、 社会专权成为众矢之的。
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2: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2: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2.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二、学习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三、学习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自主学习』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西欧)原因:天主教会整顿教会,拓展势力,组织“”;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衰弱。

表现: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向民众征收,兜售。

政治上:鼓吹高于。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了。

社会生活上:教会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

二、宗教“异端”1.含义:是指中世纪时,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来发动民众进行反封建统治的斗争。

2.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12世纪后期,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14—15世纪,英国人系统阐述“异端”学说;捷克人对教会进行了猛烈抨击。

3.影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表明势在必行。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经济方面:的出现与发展。

2.政治方面:西欧的发展。

3. 文化方面: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

『合作探究』1.简述中世纪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统治。

2. 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宗教“异端”活动的原因是什么?3. 谈谈你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十字军东征王权三分之一什一税赎罪券教权王权学校教育教会二、法威克里夫胡司神权工商业经济宗教改革三、资本主义萌芽民族国家文艺复兴合作探究1.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文化上,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方面,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经济方面:欧洲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阶级方面,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特别是14世纪资产阶级的兴起;天主教方面,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垄断等,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8: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8: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学习模块】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分裂:A、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B、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1)原因A、整顿教会;B、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组织了“”,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C、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趁虚而入;D、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2)表现政治上:(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卡诺莎晋见”)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出售赎罪券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二、宗教“异端”活动1、宗教“异端”所谓宗教“异端”是指:2、主要观点:(1)认为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2)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化(3)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4)没收教会的财产;(5)《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6)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7)用民族语言传教3、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A、12世纪晚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B、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C、14—15世纪,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4、影响:A:挑战了B: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4—16世纪,西欧开始向近代过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经济方面:;B、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他们希望;一些国家的君主C、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合作探究】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在欧洲宗教改革前,由于王权软弱,社会矛盾已经严重激化,下列哪些力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 )①新兴资产阶级②新贵族③封建君主④天主教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2.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历史选修1人教新课标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历史选修1人教新课标5.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基督教及其分裂;天主教在社会各方面的地位;法国“异端”运动、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思想主张;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2)理解“两个原因”: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原因;宗教异端的概念和形成原因;(3)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西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宗教的作用;(2)分析图片,从图片中发现有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要变革旧的意识形态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和宗教“异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6世纪的天主教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2)宗教裁判所摧残了进步势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异端”运动;西欧向近代过渡。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

由于本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对一些难点问题要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要把课本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给学生解释清楚。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来导入:师: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生: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教师对三大宗教作一简单介绍: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忍耐服从;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经典是《古兰经》;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高中历史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基督教的由来与分裂;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从而理解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宗教“异端”运动的爆发;宗教“异端”运动的高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和国家君主的反教会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通过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为准确把握宗教改革的历史进程、实质和意义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任何腐朽势力必将被先进的力量所取代。

借此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讲授新课】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1)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2)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公元476年后,在日耳曼封建王权下得到继续发展。

(3)分裂:①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领袖是教皇)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②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1)原因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②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知识链接】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
包括
()
A.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
B.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
C.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
D.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A、B、D 三项都是威克里夫的主张。威克里夫认为《圣
经》是信仰的惟一教条,每个人只要相信《圣经》,按《圣
答案:(1)取得: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封建君主打败世俗封 建主,又在封建君主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教皇通 过整顿教会,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由于中世纪 时,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使得教皇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 地位。影响:教皇控制各国主教的任命权,严重削弱了封建王权; 教士利用特权不向封建国家缴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2)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 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 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 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 教会的统治,这不仅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 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 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 教会的行列中来。
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思考,①②③④均符合史实。 答案:A
二、非选择题(第 7 题 14 分,第 8 题 12 分,共 26 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11 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 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 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对手拜占廷。1073 年,随 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 期。格列高利在教皇与皇帝争夺主教续任权——任命日耳曼 主教的权力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从而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和 帝国的行政管理。在两个多世纪里,教皇一直被普遍地公认 为天主教世界的首脑。对此,13 世纪中叶相继即位的法国、 英国君主们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非常虔诚的。教皇 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结束于 1296 年法国腓力四世在向教士 征税的问题上战胜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时。

2013人教版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013人教版选修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 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 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 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 被告认罪之后,如请思考: (1)天主教是怎样维护统治和维持奢侈生活的? 搜刮巨额财富,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 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基督教的分裂
东正教---东欧 天主教---西欧
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
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 时代。这一名词主要适用于欧洲。
基督教的主要教义
原罪 救赎
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 原罪 ----(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的 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 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 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 “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 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 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归纳: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①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 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②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 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③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 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倡导人 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异端”活动的表现:
• 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 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 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1、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2、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 3、没收教会的财产, 4、 《圣经》按《圣经》行事,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5、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相信 6、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课标及解读
课标: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解读: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其威势一度超过世俗王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一是它控制了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知识教育,宣传忍耐、顺从的思想,大搞蒙昧主义,维护封建剥削;二是它占有西欧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拥有较为完备的组织、司法、财政、税收体系,俨然一个国家组织。

15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适合本阶级需要的、世俗化的文化体系,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残酷迫害异教徒和其他先进人士,天主教已经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一场针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讲授新课】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发展:公元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实力大增;
分裂:A、公元11世纪第一次分裂:天主教(罗马为中心)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B、公元16世纪第二次分裂: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知识拓展】基督教的教义:原罪与救赎
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

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

救赎: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西欧)
(1)原因A、整顿教会;
B、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势,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
【知识拓展】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

实质是为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范围。

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C、中世纪时,欧洲割据严重,封建王权衰弱,天主教趁虚而入;
D、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有限,教义具有麻醉性。

(2)表现
政治上:权力至高无上,教权高于王权。

(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卡诺莎晋见”)
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1/3,收取什一税、出售赎罪券。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也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二、宗教“异端”活动
【知识拓展】展示一组反映天主教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婪敲诈、教阶森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宗教“异端”活动的原因。

A、从经济上看:欧洲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14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B、从阶级上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特别是14世纪资产阶级兴起。

C、从天主教方面看: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的奢侈腐化、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等,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1、宗教“异端”
所谓宗教“异端”是指: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来发动民众。

【探究学习】当时,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为什么?
A、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B、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普通民众都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要将民众发动起来,就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C、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2、主要的宗教“异端”活动
A、12世纪晚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B、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C、14—15世纪,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4页,归纳出早期“异端”思想的共同点。

A、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
B、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
C、要求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
D、《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
E、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3、影响
A、挑战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B、是市民阶层(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封建、反教会的反映;
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探究学习】14—16世纪,西欧开始向近代过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B、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他们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这一切都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C、文化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的冲击。

【课堂小结】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

可能性:
A、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

C、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D、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E、直接因素: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