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从盨

合集下载

常见易读错的汉字

常见易读错的汉字

常见易读错的汉字(一)日常生活用品毳cuì:一种在泥路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毇huǐ:舂或碾米使精:“畜力挽行,循槽转辗,日可毇米三十馀斛。

”廛chán:会义字。

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市廛:集市。

匜yí:形声字。

受物之器。

本义: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

缶fǒu:一种瓦器,大肚子小口,可盛酒,盛水,也可作打击乐器。

鬲lì:鼎一类的器具。

鬳yà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圆口,两耳。

簠fǔ:古代祭祀时盛稻梁的器具,长方形,有盖有耳斝jiǎ: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珏jué:合在一起的两块玉黹zhǐ:用针做的活,特指除单纯用针缝的以外的活,如刺绣、编结、绒绣緜mián:绵的异体字。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

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谷仓。

爨cuàn:烧火做饭。

爨,炊也。

——《广雅》仝tong:“同”的古字。

仝,同古文,出《道书》。

——《广韵》埙xūn:形声字,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觚gǔ:古代一种盛酒大器具甑zèng :古代蒸饭大一种瓦器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陶制或青铜制鬹guī: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鸟喙,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的短足龠yuè:古代管乐器,形状像笛。

辇niǎn:古时用人拉着走的车子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圭guī:古代测日影的工具黺fèn:畫粉也。

彩色花纹合gě:量粮食的器具,一升的十分之一斛hú:量器,古代以十斗为斛,后来以五斗为斛嘉量liáng:标准量器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

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辂lù:古代车前的横木。

古代的大车耒leǐ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03身体器官字

03身体器官字

禹鼎
楚王酓肯簠
• 異,yì ,“
,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
甲1551
乙1493
㸓鼎
• 舁,yú,“ ,共舉也,从 从廾。讀若余”。 “舉”、“輿”、“興”等从此。
君鉦鋮
中山王方壶
掇2.62
興壺
• 爪,“
,丮也,覆手曰爪,象形。侧狡切”。
乙3471
師克盨
• 丮,jí ,“ ”。
,持也,象手有所丮據也。讀若戟
粹1109
虢季子白盤
匽公匜
噩君啟車節
包2.271
• 韋,wéi, “ ,相背也,从舛囗聲。獸皮之韋可 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
乙2118
甲2258
前5.47.1
韋戈
黃韋俞父盤
• 麥,mài, “ ,芒穀,秋穜厚薶,故謂之麥。 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來,有穗者 ,从夊”。
甲12.18
甲1193
甲1215
亞古父己卣
口尊
• 凵,kǎn, “
,張口也。象形。口犯切”。
包山2.271

,jué, “
,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
九年衛鼎
說文或體
• 吅,xuān, “ 。 • 曰,yuè, “ 也”。
,驚嘑也,从二口。讀若讙”
,詞也,从口乙聲,亦象口气出
甲933
鐵246.3
由伯尊
• 哭, “
鑄子叔黑������簠
说文古文与篆文
2、眼、鼻、耳
• 目, “ ,人眼,象形,重童子也”。
鐵16.1
前4.32.6
後2.34.5
屰目父癸爵
• 䀠,jù, “ ,左右視也,从二目。讀若拘,又 若良士瞿瞿”。

鬲,始于红山而非龙山考

鬲,始于红山而非龙山考

鬲,并非始于龙山,而是红山鬲,是古代煮粥用的炊器,一般是侈口,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犹如三只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各有一个较短的锥形足,便于炊煮加热。

按照考古界过去的说法,鬲这种形制的器物是始于龙山。

而商代开始流行的青铜鬲,早期造型类龙山鬲,无耳;到了商晚期,鬲的口沿上开始流行一对直耳,且铸纹精美,不利于烟薰火燎,逐渐演变为盛粥器;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扉棱。

按:1996年甘肃人美出版的《兰州文物》P9页图录一红山文化陶鬲(公元前4710—2920年)明显早于龙山鬲(公元前2500—2000年)。

很显然,“鬲始于龙山”的说法很值得商榷!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早在1941年就提出了鬲的纵向发展谱系,即从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3000年)小口尖底瓶构成袋足类器(如右图:新郑博物馆藏)→原始鬲→龙山鬲→殷周至战国矮脚鬲、杜伯鬲、小屯鬲等逐渐降低裆高,直到最后演化为折足而近釜。

从年代上来看,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大体上属于同一时期并行发展的且相距较远的不同文化类型,两者间可能会交差影响,仰韶确有可能会出现存在类似红山陶鬲的原始鬲形器。

而且在龙山鬲出现之前,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2500年)遗址就曾出过与后来龙山文化三袋足黑陶鬶(如左图)较为相似的陶鬻(如1—3图,引自高广仁、邵望平二先生《史前陶鬶初论》,属大汶口文化晚期)。

很显然,黑陶鬶自然是龙山文化自大汶口文化一脉相承而来的器具。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大汶口文化早期,陶鬶的三足并非袋状,而是实足(如图10,出处同上),而且从右彩图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种陶鬶是从陶壶加足发展而来的迹象。

也就是说,在大汶口文化时期,陶鬶是经由陶壶→早期实足陶鬶→晚期袋足陶鬶(形如三足鸟,可能是东夷族鸟图腾在制器上的体现)发展而来。

那么,大汶口晚期陶鬶的袋足是受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启发由实足发展变化而来,还是嫁接红山文化鬲的三袋足而来?从目前考古发掘来看,在各仰韶文化遗址尚未发现类似鬲或鬶一类有三袋足的陶器,而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各个遗址,也没有出现过鬲形器。

瓿、鬲、卣、簠、甗、觥、觯、觚你认识几个

瓿、鬲、卣、簠、甗、觥、觯、觚你认识几个

瓿、鬲、卣、簠、甗、觥、觯、觚你认识几个•器是古代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它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农具四大类。

盉hé,盉是汉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

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匕bǐ1. 〔~首〕短剑。

2. 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箸”。

瓿bù,汉族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

流行于商代至战国。

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

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

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豆,古代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敦duì,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

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

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

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钫fāng,古代青铜制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或粮食。

古代指无足的鼎,今指锅一类的器皿。

鍑fù,古代的一种大口锅:'以~煮,安炊之,勿令疾沸。

鍑是煮茶用具,与风炉是浑然一体的,它形似大口锅,不同处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点尖,类似肚脐眼。

鍑这东西在古代很兴盛,但到了宋朝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更很少人再用了。

鬲lì,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

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中国古代器皿

中国古代器皿

中国古代器皿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陶器,并在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文化中开始出现彩陶。

青铜器始于夏朝,商周时达到鼎盛。

青铜本质上一种铜锡合金,在黄铜中加入锡以用来降低熔点。

青铜器种类众多,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炊器、礼器、乐器、酒器、水器、食器、车马器和生产工具等。

春秋时期,冶铁业发展,到秦汉时已经出现百炼钢技术,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作为炊器。

两汉魏晋时期,漆器成为酒具的主要类型。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到唐宋逐渐成熟,唐代有邢窑和越窑,宋代有龙泉窑、磁州窑以及官窑、定窑、钧窑、汝窑、哥窑五大窑。

●炊器:鼎,鬲,甗,甑,鬶,镬,釜,鍪,鍑,铫。

●酒器:尊,彝,罍,盉,卣,壶,锺,钫,觥,觚,爵,斝,角,觯,卮,杯,觞,盅,盏,斗,勺。

●水器:瓶,罐,瓿,缶,盘,盆,坛,缸,瓮,鑑,匜,洗。

●食器:簋,簠,盨,豆,铺,敦,盂,碗,钵,碟,盒,匕。

●其他:钅和,盦,灶,俎,盆托,擎盘,灯,炉,笄,镜,香囊,车,禁。

鼎,古代烹煮和盛贮肉类食物的食器具,也是宗庙祭祀用的一种礼器,多用作烹饪肉食,水在鼎里翻滚称为“鼎沸”。

一般有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两类,又分有盖的和无盖。

最早为黏土烧制,后来用青铜铸造。

《说文解字》:“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

”因为禹铸九鼎的传说,鼎逐渐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商灭夏,九鼎迁于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因鼎很大、很重,故后世被赋予“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

▲司母戊鼎,又称商后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称为“镇国之宝”,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辛方鼎,商代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祖丁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带盖龙纹鼎,西周早期,现藏于宝鸡青铜博物院。

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等级考一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等级考一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英)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推测罗塞塔石碑上同时刻有希腊语和埃及语言的原因。
(2)请将材料二中 空缺补充完整(填写字母)
①欧洲人数百年都无法破解的祭司使用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印章文字D.线性文字
②从罗塞塔石碑诞生直至被发现期间,有哪些政权统治过埃及?
遂公盨是出土文物,《尚书》是当时文献,二重证据法。可以证实。
与材料无关。
不完全可以。
遂公盨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尚书》成书的时间为春秋。都与夏朝时间接近,使得它们记载的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由于这两者都不是一手资料,因此仍然存疑。
遂公盨和《尚书》记载可信,但是不是一手资料,所以存疑。
与材料无关。(4)CF
(4)伦敦的城市治理源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过程城市建设的滞后性(若回答中写出发现问题才展开治理也可)。但可以注意到城市治理的过程是缓慢的(回答中写出有治理但没有完全消除也可),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完成。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背景:根据材料“到处是一堆堆的垃圾和煤灰,从门口倒出来的污水就积存在臭水洼里。而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认为不可以,可从青铜器的时间、大禹生存的年代及史书的成书时间等角度进行分析;如认可,可从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和史料之间相互印证等角度进行分析;如认为不完全可以,综合上面分析进行作答即可。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饕餮纹陶范、人形陶范与青铜铸造有关,CF符合。
③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于颁布法律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伦敦并未纳入其中。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000拾贝2010-10-16 21:34:57阅读4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space.php?uid=3212&do=blog& id=81030 犁铧锄镰镢铲斧锛锥削凿刻镂刀锯锉钻钓钩鼎鬲甗簋簠盨敦豆匕爵角斝觗觯兕觥尊卣盉方彝勺罍酒樽壶盘匜盂鉴缶瓿盆斗铙钟钲铎句鑃錞于铃鼓戈钺矛戟剑刀镞弩机胄軎衔轭銮当卢马冠尺量权贝币刀币布币圜钱蚊鼻钱符俎禁博山炉灯鐎斗熨斗洗耳杯炉镜带钩犁铧:耕地用犁头。

中原地区战国以前的青铜犁铧很少见。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长13.7厘米,宽17.3厘米,形似近代木犁上的铁铧,大约属战国时期。

近年在山东、陕西发现铜犁;云南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还有尖叶形铜犁出土。

锄:除草疏苗用农具。

古代也称为耨。

形似铲而较宽,有銎可安曲柄。

青铜锄流传到后世的多属于战国和汉代,数量较少。

见于着录的有名的“宜”字锄,属汉代。

镰:收割用农具。

《说文解字》:“铚,获禾短镰也。

”把短镰(镰)称为铚。

商周时代的镰多蚌制或石制。

青铜镰一般作弯月形,盛行于春秋战国,1960年在浙江绍兴发现的青铜镰,刃部还带有锯齿。

镢:亦称“鐯”。

起土用农具。

《尔雅??释器》:“斫谓之鐯”。

镢体较长大,有单斜面或双斜面刃,顶端有长方銎,銎中安方木,方木上装柄,柄与镢体成直角。

最早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铲:铲土除草用农具。

在《诗经?周颁?臣工》和《庄子?物外》另有钱、镈、铫等名称。

大致相当于今之锹。

商代的青铜铲形较长。

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一件商代铲,全长 22.45 厘米,上端有方銎可以安柄,下端刃部宽 8.5 厘米。

西周铲状近似商代铲,但较小。

战国时代的铲向方形演变,汉代流行的已是形短而刃宽的铁铲。

斧:砍伐工具。

青铜斧流行于商周,形状主要有:一、体较长,刃平或略呈直弧形,圆銎;二、宽身,弧刃,圆銎近似兵器中的钺;三、两侧近刃部较长或成弧形,圆銎或长方形直銎,平刃或弧刃(多见于春秋战国至汉代),近似现代的斧。

古代吃饭的餐具

古代吃饭的餐具

古代吃饭的餐具餐具从材质到形制的发展演变,既是人类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人类饮食方式和文明进步的标志。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吃饭的餐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远古时代的餐具人类起初既无规范的进食方式,甚至也没有严格意义的烹饪,只是随手将食物取来送入口腔,一切顺其自然,人类在这一时代的饮食方式,与其它灵长类动物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因此并无餐具的存在。

人类饮食文化的真正萌芽和餐具的出现,是在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能够使用火和人工取火,从生食进入熟食阶段才开始的。

而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制陶业的出现,则不仅标志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真正开始,也标志着饮食器制作和应用习俗的发生,这一时期在历史分期上属于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出土的陶器中,属餐具的主要有碗、钵、盘、杯等,材质是泥和夹沙的红陶,此外还出土有骨质的餐勺,这些餐勺以兽骨为主要制作材料,常见的形状有匕形和勺形。

前者为扁平长条形,后者的窄柄有平勺,且制作较为讲究。

两种餐勺的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于取食的一端往往还磨出刃口。

往往在柄端还打有一系绳的小孔,便于携带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和其他一些文化遗址出土的饮食陶器中,属餐具的主要有杯、钵、碗、盉、觯、觥、簋、壶(壶的形制除了早期的耀水壶、双连壶等以外。

新增了立式壶、三足壶)、豆、盘、皿、斝、尊、杯、高足杯、觚、角、爵等,材质有泥和夹沙的彩陶、灰陶、黑陶和蛋壳陶,此外尚有髹漆的木质餐具,如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碗,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最早的嵌玉漆器——高柄朱漆杯。

以及骨质的餐勺、餐叉,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27件骨质餐勺,它们多用骨片磨成,这些餐勺都是长条形,有的尾端有穿孔,最大的长16.7厘米,在江苏邳县属大汶口文化的刘林遗址也出土了57件骨质餐勺。

此外,在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河姆渡、马家窑文化遗址,都有数量不等的骨质餐勺或餐叉出土,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餐具制作还是以陶土质地为主。

遂公盨(记)

遂公盨(记)

遂公盨(记)遂公盨遂公盨(xǔ⼜名豳bīn公盨、燹xiǎn公盨,盛⾷物的铜器)⾼11.8厘⽶,⼝径24.8厘⽶,重2.5千克,椭⽅形,直⼝,圈⾜,腹微⿎,兽⾸双⽿,⽿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10⾏98字。

器⼝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沟纹。

它是2002年春天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现已⼊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铭⽂:天命禹尃(敷)⼟,隓(堕)⼭浚川,乃釐⽅设征,降民监德,乃⾃作配享,民成⽗母,⽣我王作⾂。

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厥邵好,益求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凶。

⼼好德,婚媾亦唯协天。

釐⽤孝神,复⽤祓禄,永孚于宁。

豳公⽈:“民唯克⽤兹德,⽆诲!”遂公盨与⼤禹治⽔传说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盨是⽤来盛⿉稷的礼器,从簋变化⽽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

遂公盨呈圆⾓的长⽅形,失盖,器⼝沿下饰鸟纹,腹饰⽡纹,⼩⽿上有兽⾸,原来应有垂环,圈⾜中间有桃形缺⼝。

这种形制,在盨的序列中是较早的。

再看鸟纹的特点,可确定这件盨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

遂公盨不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传闻得⾃河南窖藏,未必可信。

但由未去锈前状态观察,肯定出⼟不久。

⼟锈上有明显席痕,且包到⼝边上,看来在地下时已经与盖分离了。

⽤通⽤⽂字对铭⽂的释读:天命禹敷⼟,随⼭浚川,迺差地设征,降民监德,迺⾃作配乡(享)民,成⽗母。

⽣我王作⾂,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

⽤厥邵绍好,益⼲(?)懿德,康亡不懋。

孝友,訏明经齐,好祀⽆(废)。

⼼好德,婚媾亦唯协。

天厘⽤考,神复⽤祓禄,永御于宁。

遂公⽈:民唯克⽤兹德,亡诲(侮)。

遂公盨的铭⽂和常见的西周青铜器铭⽂很不⼀样,既没有开头的历⽇,也没有末尾的套话,因此乍看起来似乎不是全篇。

其实盨铭⾸尾⼀贯,别成⼀格,有⾮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最突出的⼀点是与《诗》、《书》等传世⽂献有密切的联系,铭⽂前⾯讲禹的⼀段,尤其是如此。

鬲足中空,甗合曾鬲——释“鬲”“曾”“甗”

鬲足中空,甗合曾鬲——释“鬲”“曾”“甗”

词 的音 与义结 合的关 系入 手 。但 是 ,不 要忽 略 语言
外 部诸 如历 史文化 的因素 ,其 中尤值得 关注 的是 民
俗 文 化 的体 验 。
川I东 人 称 为 “草 老花 儿 ”的螳 螂
作 者 :成 都 大 学 文 学 与 新 闻传 播 学 院 教 授 。文 学 博 士
固 018年·第1_期。
论 语 说 文
“细 说 汉 字 ” 之 八
鬲足 中空 ,赢 合 曾鬲
释 “鬲 用 ”“曾 冒 ”“席 儒瓦 氏 ’’
朱 英 贵
拙文 “细 说汉字 ”系列 的上一 篇 曾论及 上古 时 代作 为炊具器物 的 “鼎”,这 一篇来 谈谈 “鼎”的变 异形 态的 “鬲” “曾” “觑”这三 种改 良炊具 ,那就 先从 “鬲”字说起。
论 语 说 丈
新 石器 时代 灰 陶 单 耳 鬲
新 石器 时 代 晚 期 灰 陶绳 纹 鬲
齐 家文 化 彩 陶 鬲
口沿外倾的侈 口,有三个 中空 的足 ,便于炊煮加热 。 到 了商代 就 已经 有了金 属材料 的铜鬲 。商代 前期的 鬲 多无耳 ,后期 口沿 上一般 有两个 直耳 。西 周前期 的鬲多 为高领 ,短 足 ,常 有 附耳 。西 周后期至 春秋 的鬲与早期鬲相较 ,腹 已渐浅 ,分档平缓 ,蹄形足细 长 ,器身呈横 宽发展 。
不幸 ;又因其穿得破破烂烂 ,让人见之生厌 ,所 以命 语 出 《庄子 ·人间世 》。庄子说 “汝不知夫螳螂乎 ?
名为 “告 花 儿 ” 。还 有 将 老 虎 称 为 “麻 老花 儿 ” ,这 怒 其 臂 以 当 车 辙 ” ;因 这 一 成 语 又 有 “不 过 ”之 俗
就 含 有 畏惧 的 成 份 。川 东 人 吓 小 孩 有 两 样 利 器 ,一 称 ,挡 车辙 即 不 让 人 过 ,故 称 “不过 ” 。但 把 该 物 称

我们的祖先用鬲烰糜

我们的祖先用鬲烰糜

我们的祖先用鬲烰糜鬲,像一种三足的烹饪用具,古代煮饭用的炊具,新石器时代已有陶制的鬲,青铜鬲则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鬲的形状一般为圆腹,有三个中空的足,主要用来煮粥。

《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其空足曰鬲。

”大禹收集九州的黄铜,熔炼浇铸了九鼎,其中三个足是中空的叫鬲。

鬲与鼎相似,两者的区别是鼎的三足是实心的,主要用以盛馔,而鬲的三足是空心的,之所以用空心,是因为鬲用以炊煮,足为空心,可以少吸收热量,从而减少烧火时间。

鬻的本义是稀饭,《左传·昭公七年》:“饘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

”饘是稠粥,鬻是稀饭,此处的饘与鬻,都是名词用为动词,喝粥。

鬻后来写为粥,成语僧多粥少的原意是吃饭的和尚很多,而稀饭太少,比喻人多东西少,不够分配。

鬻是粥的古字,它是个会意字,其金文为,从米在鬲中,表示将米放进三足的鬲中烧煮。

鬻的小篆为,从米从鬲,两边的曲线(弓)有的认为是鬲的曲线,有的认为是煮粥时鬲中升腾的热气。

古时对粥和称谓很多,有“糜”、“酏”、“饘”、“餰”、“飦”等名称。

《康熙字典》引唐朝学者颜师古的话说:“黄帝始烹谷为粥,周谓之饘,宋、卫谓之餰。

”作者的说法是符合史实的:《太平御览》引《周书》中已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

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也表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出土的斝、鬲、甑、甗等蒸煮饭粥的炊具,说明远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已开始了饭粥的制作,这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大致相当。

粥文化在周代已初露端倪,并贯穿于人们从祭祀到养生,从民俗到朝政的方方面面。

《礼记·内则》就提到人们日常食品中已有“黍酏”一品,据后人诠释,即以黍米熬煮成的粥。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以“稻米为酏”。

据《礼记·檀弓上》的记述,当时“养衰老,授几杖,行麋(通糜)粥饮食”,已成为仲秋之月的朝政要务之一。

这既是适应人们的养生要求,也是密切君臣朝野关系的政治需要。

鬲文化和有鬲氏

鬲文化和有鬲氏

鬲文化和有鬲氏陶鬲鬲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鬲”是陶器,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

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当我国进入了青铜时代以后,“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具,而且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

到战国时期,“鬲”基本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鬲不仅是一种古老器皿,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有学者认为,有鬲氏上古与夏族同族,或是很早就与夏族结盟的种族,因发明陶器鬲而得名。

鬲用作姓氏读ɡé(葛音),上古鬲(葛音)、鬲(力音)没有分化。

谈器物重音在后面,读lì;谈姓氏、地名重音在前,以示尊重,读ɡé。

鬲姓作为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姓,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鬲”姓,现在全国也只有20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陕西临潼和山阳。

这期间会有多少历史故事发生?我们以后会分几个章节慢慢分析。

鬲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二三千年的时间,在它存在的那个时期,“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它消亡以后,“鬲”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是巨大而深远的。

“鬲”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传承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

鬲不仅是一种器皿,而且是一种文化。

鉴于此,本版将推出“鬲文化与有鬲氏”系列文章,期待广大读者关注。

青铜鬲鬲(原始读音gé,后指古代炊具,音lì),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炊器。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中,这一炊器曾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鬲对于我国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以其为主要标志的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鬲,其结构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口径方形或圆形的容器(有的上有两个耳),下部为三个中空的足。

在古代,人们将食物放入鬲中,然后在下面烧火进行烹煮。

我们都对鼎的形状比较熟悉,而对鬲却有些陌生,其实鬲和鼎的形状非常相像,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鼎的足是实的,而鬲的足是空的,鼎的足与鼎身不相通,而鬲是相通的。

古代的鬲分为陶器和青铜器两种,青铜鬲最初是依照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中国古代礼器修改版剖析

中国古代礼器修改版剖析
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
古代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 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 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 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
(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

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 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 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 高大精美,颇为富丽。宋以后 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 陈设用器,如汝窑三足尊、出 戟尊。清景德镇窑产品丰富, 有苹果尊、鱼篓尊、石榴尊、 太白尊、马蹄尊、络子尊、百 尊、萝卜尊、观音尊、牛头尊 等等。

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 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 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就饪 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 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 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 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 《礼·名堂位》载:“有虞氏 之两敦。”说明其很早就已 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 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 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 后渐趋消失。
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 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 多圆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 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 形卣。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
般统称为鸟兽形卣。
盍(hé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盉, 调味也。从皿,禾声。”即是用 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 但同时考古资料表明盉又常与盘 配合使用,有研究者认为应为水 器。究竟属何类抑或二者兼有, 目前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盉一 般为圆体,深腹,有盖,前有流, 后有鋬,三足或四足。始见于二 里头文化(夏代),盛行于商晚 至周初,春秋战国时出现提梁盉 (有称为鐎盉),群舒及淮河一 带还有鬲形盉(又称献形盉)。
形制的盉。到了春秋晚期,盉的形式变化较 大,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 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 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 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生活,这件龙首盉便是 冲破旧制的代表作。

鬲--解读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

鬲--解读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

食品与健康!天地人谈一位土里土气的小胖墩下榻在多宝格里,它长着三条肥胖的腹足,两只不大的耳,最突出的是那张朝天的饕餮大口,似乎向每个看它的人传道"民以食为天!"此公名曰鬲(!),是笔者收藏的我国最古老的陶制炊煮器具之一.别看它土头土脑,一脸憨气,却是中国独有,血统纯正的本土"居民".更为可贵的是,它那腹足中装满了古老的故事.也许,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远古文明史,还得虚心求教于此类"土老帽儿"呢.通常说,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四千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一些传说.而其他文明古国早在世纪末世纪初就有了五千年前后的文字,城廓,金属等考古发现.从考古角度看,中华文明史似乎比人家少了一千年.中国历史自公元前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就没有断过.三四千年前的商代文明成果出土不少,那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其质地,形状,花纹,堪称上古文明世界中很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样,一生下来就长着白胡子,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认为中国文明是从近东中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学来的.但是考证的结果却使此论不攻自破�考古发现,中国商代青铜器铸造用的是复合范(模子),而西方文明古国(包括印度)用的却是失蜡法,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而且殷商玉石雕刻在同期也是独一份,它又是从哪家学来的呢�其实,学者们早在上个世纪��年代就已经追溯中国文化的源头问题.但是,论证需要证据,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我们不能用虚幻的传说或者概念化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来把商以前的一千多年填充起来凑个"五千年文明"吧.于是人们心中在呼唤,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证据在哪里�证据当然会有.有趣的是,我们所举的证据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很不起眼的土陶器---鬲.就是在它和它的伙伴身上,破解出中国远古文明的"天书".提起鬲来,我国古籍中曾有明确记载�"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弟子曰�瓦陋器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闻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亲也.�"(�说苑�反质�)这一故事说明了在孔子时代,至少在山东,瓦鬲还流行着.那么,鬲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原来,鬲是一种陶制的炊煮器具.人类可以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水.水是人类最重要的饮料,也是进行食物加工,饲养牲畜所不可缺少的.人类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没有任何汲水工具,而是以嘴直接在水面喝水或者双手捞水喝,还用过葫芦淘水.从出土文物看,史前很多地方都用过陶制尖底瓶.瓶的形状多样,但基本特点是小口,突腹,尖底,偏上有双耳,重心在耳上.使用时,一提绳子,重心前倾,口朝下,便于汲水.水半满时,重心下垂,瓶立,又进水使瓶满,这时重心又在上部,易倾斜,出水,可倒出(尖底瓶用在江河泉中汲水,在井中汲水用陶罐).尖底瓶可以汲水,但不可以煮水,而且也放置不平稳,于是人们便将三个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陶鬲.陶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架上干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是当时生活中的必需器具.鬲出现在新石器时期,陶制,三足,内空.商前期者无耳,后期口沿上出现鬲--解读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慧敏本栏目主持人�许先编审!"#$#%&’()*%+*%,!天地人谈了两直耳.西周前期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腹部饰以扉棱.由于陶鬲易碎,商至春秋时期出现了铜鬲.鬲的三足接触火面积大,炊煮快.很适于煮水和煮大块的肉.但以其煮粥却是不行的,因为三足内空,既不利于搅拌,又容易沉底,产生焦糊.于是,后来空足日趋缩小,甚至取消了空足,变成了陶釜(圆底)与陶罐(平底).在陶釜或陶罐下安上三个足,就成了鼎.我国在裴李岗文化,长江下游崧泽文化,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安徽宿松黄善嘴遗址都出土有陶鼎.可以看出鼎的来源(之一)是在原来炊具下安了三足.陶鬲可以煮水,煮肉,陶罐,陶釜,陶鼎可以煮水,煮大米,小米,也可以掺菜煮粥,但都不适于蒸米饭.为了蒸米饭,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即在炊具底部贮水而把食物架于水面之上,利用蒸汽把食物蒸熟,于是人们就发明了陶甑(!).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已经普遍使用陶甑.甑相当于现代的蒸锅,开始是单用,后来便和鬲合用.上部为甑,下部为鬲,置水,中间加隔,同时可蒸两种食物.在商和西周时,甑,鬲铸为一体,名曰("),其具圆形,侈口(口沿外撇)有两直耳.春秋战国时,甑,鬲可以分合,直耳变为两侧附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方形等制形.中华民族是个食草的民族,很早就会吃"粒食".为此我们的先人发明了蒸饭的甑与.就是这种在中国祖祖辈辈相袭,不论大人小孩都会的用水气蒸饭的方法,直到近代,西方人才将之用于生活炊煮.对于此项发明,我们并不以为然,倒是一位老外,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却常常为我们打抱不平.他说"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做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1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村遗址之后,随之几乎跑遍了仰韶文化影响所及的边沿地区.他的全部学术活动归纳到一点,就是试图以仰韶文化为中心,探索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他认为,彩陶与中亚有关,而鼎与鬲则是中国古文化的特色.他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敏锐地意识到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并认识到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来源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不可等闲视之.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虽然史学界称中国古文化为"鼎鬲文化",但日本学者滨田耕的�鼎与鬲�中却认为鼎起源早于鬲."鼎鬲不同源说"认为,鼎是由圜底器加三足,鬲是由三袋足结合而成的.鼎鬲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器物,但差异很大.鬲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各地都没有见过类似器物.而且,在中国古文化中,惟独它的存在特别普遍而长久,可以说是中华古文化的一种代表化石,对于追溯中华古文化和古文明的起源与流变具有特别的意义.鬲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之后黑陶之前的四五千年间,消失在公元前至世纪之间.整个过程大约相当于中华古文明的一半的岁月.也就是说,鬲这位"老寿星"曾经见证了中华古文明史的前半段的漫长历程,比京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更有资格称为"千岁爷".因而鬲有"学历"和资格向后代讲述中华上古文明史,我们也有幸能从鬲这位活化石的身上去解读中华上古文明史的密码.要研究鬲,我们不得不求助于考古类型学.这是一门受生物分类学启发而产生的学科.它发端于收藏古物热.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一直致力于考古学普及化,主张从一种器物(如鬲)的不同演化轨道区分不同的类型,再在同类中寻找演化规律.根据这一方法,他提出了从出土的鬲中由纵向看它的发展谱系.从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构成袋足(")类器!原始鬲!龙山不招寨鬲!殷周至战国斗鸡台矮脚鬲,杜伯鬲,小屯鬲等逐渐降低裆高,直到最后转化为折足而近釜的过程,即分为�,型袋足鬲,-型联裆鬲,.型折足鬲,/型矮足鬲.这样,我们就可分析出,在宝鸡地区瓦鬲已经显示出先周文化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西北而来的姬姓成分,一是关中土著的姜姓成分.周王朝时秦人已在陇西兴起,东迁宝鸡时带来了素面袋足鬲,屈肢葬和铁器等文化因素,因此,从鬲的密码解读中证明了商,周,秦是各有来源的.苏先生认为,在中华民族活动的范围内,由鬲的演变可以看出地方文明程度的发展过程.在北方,由鬲的前期发展到战国时期的"燕式鬲".在南方,活动于江汉平原的人们(包括荆楚)使用的鬲的形式始终没有脱离原型鬲()的基本结构.在东方,活动于黄河下游地区的人们,虽然使用多种袋足类器�(�0#),(1$),等�,但真正使用的鬲类器似非源于当地的老传统.在西方,有一类呈锐角裆的袋足鬲,似乎是活动于西辽河与海河水系地带的人们(包括商人)所走的道路,另一类圆形联裆鬲者则是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居民(包括周人)所走过的道路.从这些密码译出的鼎鬲不同源,商周不同源,就可以看出,中国远古文明史绝不会是从仰韶文化这一支脉的简单传承.我们从大量的考古成果得知,遍布食品与健康!我国各地都有着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这些人类虽然还难以称之为民族,但他们却是后来形成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源头.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之后较早发现的是始自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大司空类型,以及与它在内涵上趋同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西藏的卡若文化.因此,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仰韶文化认为是华夏族的原始文化.其后,我国出土了距今年被称为东夷文化的大汶口文化,其陶器上已经出现了汉字的源头---"图像文字"又出土了距今年的被称为古越文化的河姆渡文化,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良渚文化出土了数万件玉器,在玉器的纹饰上出现了早期的傩形象与阴阳理念又出土了距今年的被称为东胡文化的红山文化又出土了四川盆地的三星堆文化,以及更早的距今年的江汉平原的彭头山文化等.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原新石器时代相当或者更早,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比中原新石器文化更先进.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古文明绝不止于年.而且,过去人们认为的中国文明是由黄河中游向外扩展的,黄河中游是中国古文明的摇篮等论断业已过时.至少我们现在已经得知,除黄河文明外,还有以河姆渡,良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明,东北的红山文化,江汉的彭头山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蜀文明等.鬲的"天书"和考古实践告诉我们中国文明的发生是多元的,这一点可以从几处典型地点的出土文明得以体现.比如中原的仰韶文化裂变为半坡,庙底沟两种类型,后者出现了双唇小口尖底瓶,这种瓶就是甲骨文中的"酉"字下加一横,即"奠"字,从生活用品而转为礼器性质.而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与辽西走廊的红山文化一个支系撞击产生了压印纹陶瓮罐.而陶寺殉葬文物中圆腹底,鬲原型可追溯到内蒙古中南和冀西北,彩绘龙纹学自红山文化,扁陶壶系列的近亲是山东大汶口,俎刀则要和远在浙北的杭嘉湖去攀亲.而从江汉地区相当于商周的楚文化遗存中的楚式鬲却又自成一系,它是与殷式鬲,周式鬲平行发展的,它们之间既有平行共生关系,又可以在本地的原始文化中找到基因源头.这足以说明从鬲的身上反映出的多种文化融合又演变而产生的华夏文明火花.华夏民族的起源,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复杂过程.在远古时代,中国土地上就存在着三大民族集团,即东部沿海地区的夷人,北部草原地区的狄人,西部高原地区的羌人.古羌人活动在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一带.郭沫若先生就认为,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可能就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夷人和羌人的一些氏族部落活动在黄河流域,后来就融合为华夏族,黄帝才被奉为华夏始祖的.我们通过对夏,商,周三者在文化面貌上各具特征以及各有渊源和其发展序列这一基本情况,则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先周与西部有关,夏来自祖国的东南,商人的老家则在东北.所以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作为中心的地域,称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其实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为是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过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大熔炉,可能更为符合历史的真实.从原始陶器的朦胧古朴到商周青铜的飘逸遒劲�从秦砖汉瓦的粗犷沉雄到唐彩宋瓷的绚丽浪漫.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宝藏.特别是那气魄宏放的大汉雄风,对后世的影响更为深远.在汉墓中虽然没有了鬲,但是陶井,陶灶,陶仓等却大量出土.一切都是以黄土合着水,又经过火的烧炼而制成的农家器物,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其式样仍然让人们那样熟悉,但它确又传递着古久.这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奇特生命力.当近代农民扶着和汉代略同的犁,住着和汉代略同的农舍,吃着和汉代略同的饭食时,我们不能不思考"汉代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在汉时,思想文化上高度一致,最终形成了汉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到作为指导思想的儒家学说,从人种上说,华夏族和戎,狄,胡,巴,蜀,夜郎,蛮等多个民族或部落混血融合成汉民族,并称自己为汉人,最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自古以来,大汉雄风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中国人难以磨灭的精神气质.中国人没有上帝,只有祖宗.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园中最值得珍视的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锦绣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是多民族热爱家园热土的民族凝聚力.尽管鬲是用泥土合着水烧成的,但它气度非凡,没有丝毫猥琐之态.它的土头土脸记录了岁月沧桑的秘密,见证了时代脉搏的律动,蕴含着深邃的人文哲理,体现了炎黄子孙的尊严与顽强的生存能力.天地人谈。

青铜器的分类二【鬲甗簠盨】

青铜器的分类二【鬲甗簠盨】

青铜器的分类二【鬲甗簠盨】青铜器的分类二【鬲甗簠盨】鬲、甗属于青铜器的煮食器三,鬲(li,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在新石器时代,三鼓足陶鬲很普遍,青铜器鬲明显是由陶鬲演化,陶鬲一般单耳,而青铜鬲有耳为多。

1,典型的鬲(联裆)云雷纹圆肩铜鬲(联裆)商高10.1厘米,口径9.5厘米江西省博物馆藏此鬲侈口,斜折沿,方唇,两立耳略外撇,束领甚短。

裆连接成弧形。

空足,足立面成三角形。

上腹部饰云雷纹带,其上下辅以联珠纹。

器壁较薄,纹饰纤细。

联裆鬲是区分周文化与商文化的重要考古学标志,直到西周以后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

新干大洋洲出土了许多联裆鬲,除这件铜鬲外,还有更多的联裆陶鬲。

从联裆的形制可以看出,这件铜鬲有明显的周文化因素,但新干联裆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文化器物,西周联裆鬲多无耳,联裆处无明显分界,多带柱足、蹄足或扁足;而新干联裆鬲口沿上有立耳,联裆处有分界,袋足下为中空的锥形足,与西周联裆鬲差别明显;此外,此鬲颈部饰上下以连珠纹位界的云雷纹,也是早期商文化青铜器的装饰特点。

新干联裆鬲综合了商文化、先周文化以及吴城文化的元素,呈现出复杂的文化风貌。

2,典型的鬲(分裆)蟠龙纹鬲(分裆)无耳,春秋晚期,山西考古研究所藏通高11、口径14.4厘米一九八八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折沿,厚唇,微上翘。

敛口,束颈,腹部微鼓,平底,瓦状兽蹄足。

肩部有三个龙形扉棱。

上腹部有一周蟠龙纹带,内填以云纹和三角回纹。

龙形扉棱内填圆点纹。

此鬲为趙卿墓所出,同墓出土此式鬲共六件。

四,甗(yan,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

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

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殷墟商中后期,无盖殷墟博物馆藏五,簠(fu, 甫)盛食物用。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

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1,斗形丰白簠(丰伯叔父簠)周,长方形,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为屋顶形状,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墓地出土了一件簠,即丰白簠。

中国文字博物馆(四)

中国文字博物馆(四)

中国文字博物馆(四)中国文字博物馆(四)上一篇博文展示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层的中国文字发展史(第一展厅),本篇接着继续展示中国文字发展史(第二展厅)。

此展厅主要展示商、周时期的金文,金文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此展厅有青铜器伯梁其盨一件、太师虘簋一件、善夫吉夫鬲二件、善夫吉夫酃三件、环带纹铜壶一件,这八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为镇馆之宝。

图1:中国文字发展史(第二展厅)标牌。

非常醒目,从第一展厅刚一出来,即可看到,便于游览参观。

图2:商代金文。

最主要的特点是“字数少”,想必一方面由于主要文字刻于甲骨,另一方面技术也不成熟。

图3:司母戊鼎(复制品)。

目前为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青铜器,出土于安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处为按1:1复制。

对于此鼎名称有所争议,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然中学历史教材仍为“司母戊鼎”。

图4:戍嗣子鼎。

商代发现青铜器铭文最多的一件,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安阳市后冈墓,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图5:鼓寝盘。

盘底有“鼓寝”二字,即上图拓片部分。

此文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图6:铜簋。

簋:(gui)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出土于安阳,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此处应为复制品,但未标明。

图7:亚鱼鼎。

铭文:“壬申,王赐亞鱼贝,用乍(作)兄癸尊,才(在)六月,隹王七祀,翌日。

”该鼎1984年出土于安阳,这是第一件正式考古发掘所得有纪年铭文的商代铜鼎。

图7:亚长钺。

钺为商代军权的象征。

出土于安阳,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此处为复制品。

图8:发掘“妇好墓”的场景。

妇好,为武丁妻子之一。

古代吃饭的青铜器

古代吃饭的青铜器

古代吃饭的青铜器我国古人在新石器时代便最早培育出了粟、黍、稷、稻、菽等粮食作物。

大约从夏商时期起,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华夏先民进入到以作物栽培为主的农耕时代,粮食作物开始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导,正像王学泰先生说,夏商两代的统治者不仅在吃上日渐讲究而且也开始注重餐具、食器。

可见,人们的口食之欲,对饮食的精致化要求推动了餐具的发展。

在商周时期,由商王(或周天子)、诸侯、卿士大夫构成的上层社会所使用的最主要最为人称道的食器当属青铜器了。

然而一涉及青铜器,就有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就青铜容器作为炊器、盛食器之外,还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的重要礼器。

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与仪式活动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分野,除非是特别制作用来祭祀的铜器外。

在语言上也有相通处,《战国策中山策》中有饮食餔馈说法,高诱注说,吴为食馈,祭鬼亦为馈。

所以,古人祭祀的礼制活动与日常饮食是杂糅在一起的。

换言之,在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中所使用的青铜器,是存在于观念之中的另外一种日常活动。

青铜食(饮)器的种类及其演进我们来以饮食的角度来观察青铜器。

这是以前研究青铜器的学者甚未涉足的领域,可能偶有间涉,如张光直先生《中国青铜时代》辟出一章来谈《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但旋而转投其他研究。

张先生所言,我之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方式,多多少少是身不由己的。

在研究商周礼器的过程中,我逐渐觉察到要了解这些器物,必须先了解这些器物所用于其上的饮食,可以提示我们应该也必须开展另类的探研。

在众多的青铜食器中,首当其冲应该当属铜鼎,所谓钟鸣鼎食。

《说文》对鼎的解释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许慎对器形虽说的不全面,但一宝器业已将鼎在众多食器中的地位昭示。

简单来说,鼎是烹煮器,但又不绝对。

考古发掘出土的鼎底部与足部带有烟炱,可以证明鼎确为炊器,但除过煮食物外,亦可以用来煮汤(热水),或是宴飨时用作盛肉与盛调味品的器具。

鼎的不同用处,大致可以依据鼎的大小和铭文中的自名来予以推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