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上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本册的重点章节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本课内容涉及到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以及英国制度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英国社会制度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英国资产阶级的相关史实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为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对英国社会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背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曲折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英国资产阶级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背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曲折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

5.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教材通过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历史背景、理论阐述、事件描述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马克思主义理论较为抽象,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激发学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掌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历史事件。

2.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3.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六. 教学准备2.PPT课件3.相关历史资料4.板书设计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呈现(15分钟)讲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包括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孔雀王朝的建立与衰落以及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印度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古代印度的历史相对于其他古代文明来说,较为陌生,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多媒体资料等方式,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并激发学生对于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掌握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孔雀王朝的建立与衰落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印度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全球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孔雀王朝的建立与衰落。

2.教学难点: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多媒体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此外,教师还会运用提问、讲解、示范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孔雀王朝的建立与衰落。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统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构建宏观历史知识体系——九上教材特点与学习建议(北京西城区梁美秀)

统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构建宏观历史知识体系——九上教材特点与学习建议(北京西城区梁美秀)
——叶小兵
教材的逻辑
讲课的 逻辑
历史的逻辑 认识的逻辑
LOGO
第1课 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三是认识的逻辑。即教师在把握历史的逻辑和分析教材的逻辑后,将教学 内容整理成适应学生认识历史的逻辑,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逐步了解和 理解所学的历史,进而达成对历史的认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逻辑,与教师的课堂 讲述有直接的关系,也是他们对历史的了解、感悟、体验以及历史学习的经验、方 法有密切的关系。要保证学生的历史认识逻辑是正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 认识逻辑。
构建宏观历史知识体系
——九上教材特点与学习建议
梁美秀 201907
总的指导思想 2012年11月,中共18大报告首次
以24个字概括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立德树人,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 的最高要求。同时要进一步贯彻《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渗透、融入教学中。
公元1世纪 公元2世纪
公元395年 公元475年
基督教产生。(中国进入东汉时期)
罗马帝国达到鼎盛,成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帝国(中国东汉 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中国东晋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许多 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要借助教材中的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 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 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出出它们存在的 意义。
从教材看
教材的整体设想 巩固优长 填补空白
建构我国义务教育完整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本册主编:侯建新
世界史教学与备考
从育人和选拔的角度看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本课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地图、图片等插图,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国家兴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阿拉伯帝国这一专题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方面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认识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阿拉伯帝国的主要成就,如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正确认识,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强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成就,以及阿拉伯帝国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阿拉伯帝国的地图或图片引入,引导学生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阿拉伯帝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以及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览九年级历史上册开篇带领学生回顾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宏伟画卷。

从远古时期的传说与文明萌芽,到夏、商、西周的更迭,再到春秋战国、秦汉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纷争与融合,以及隋唐的繁荣与开放,宋元明清的文化与经济辉煌,教材均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这为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提供了基础。

二、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紧接着,教材转入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

从鸦片战争的屈辱与抗争,到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再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教材详细勾勒了中华民族从沉沦到振兴的艰难历程。

这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世界古代史简述除了中国历史,教材还对世界古代史进行了简要介绍。

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发源地,到亚洲的印度河与恒河文明,再到美洲的玛雅与阿兹特克文明,学生得以一窥人类文明的多元与交融。

四、世界近代史概览进入世界近代史,教材介绍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从工业革命的科技飞跃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形成,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抗与斗争。

这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

五、历史文献与诗歌教材还选取了若干重要的历史文献和诗歌作为辅助材料,如《史记》、《资治通鉴》中的节选,以及《春夜喜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诗词。

这些文献和诗歌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和感受历史氛围的窗口。

六、批判性思考培养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思考题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七、历史事件分析针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等,都被详细阐述。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

八、知识体系完整性整个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掠夺,以及这一过程中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揭示了殖民掠夺的残酷性和对被殖民地人民的压迫,教育学生认识殖义的历史罪恶。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进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他们可能对殖民掠夺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殖民掠夺的历史事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事物有较强的探究欲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掠夺的历史事实,掌握主要殖民国家的殖民活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认识殖民掠夺的罪恶性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敏感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掠夺的历史事实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殖民掠夺的性质、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与殖民掠夺相关的历史歌曲《征服者之歌》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掠夺的历史事实。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殖民掠夺的性质、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美国的独立》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的一课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和史料翔实,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

但在深入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的历史事件,可能更多地关注战争的过程,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则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美国独立战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理解自由、、平等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2.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以及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图片或视频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原因和意识形态。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结果,合作探讨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一套历史学科教材,适用于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

该教材以历史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进行编写,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其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时期。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其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

4.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古代史:介绍了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灭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中国近代史:介绍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包括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内容。

3.中国现代史: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历史场景或事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其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5.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方式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册教材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9课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到法国大的原因、经过、成果以及拿破仑帝国的成立、衰落和结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是,对于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的具体过程、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的原因、经过、成果,掌握拿破仑帝国的成立、衰落和结束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成立及其历史影响。

2.教学难点:法国大爆发的原因、拿破仑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法国大爆发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国大的原因、经过、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拿破仑帝国的成立、衰落和结束过程,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重点讲解法国大爆发的原因、拿破仑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

5.案例分析: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拿破仑帝国在法律制度方面的贡献。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古希腊的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材通过讲述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以及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学生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的贡献。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希腊历史和亚历山大帝国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充满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掌握亚历山大的东征过程和成就,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2.亚历山大的东征过程和成就3.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史料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图片、地图、史料等辅助教学材料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展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城邦分布,引导学生关注希腊历史。

2.呈现(10分钟)讲述希腊城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点,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亚历山大的东征过程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教师选取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对现代国家的启示。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0课《第一次工业》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发明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工业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第一次工业的详细情况,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认识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工业。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英国工业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的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的发生、主要发明和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一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总结第一次工业的主要成果和影响。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第一次工业的认知。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一次工业1.发生背景2.主要发明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1. 引言历史教材是学生研究历史知识的重要资源之一。

本文旨在对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内容、组织结构和教学方法的优劣,以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参考。

2. 内容分析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以世界历史为主题,涵盖了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世界、近现代史等重要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包含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多样的案例和故事,教材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在每个章节中,教材都设置了复杂的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究和归纳。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然而,教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内容丰富,教材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无法深入讲解每个知识点。

其次,教材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能过于复杂,不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最后,教材在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释上可能过于简单,需要与其他资料相结合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3. 组织结构分析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进行组织,分为七个单元,涵盖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每个单元都明确了研究目标,并按照一定的研究路径展开。

教材的组织结构清晰,易于教师和学生理解。

每个单元的篇幅适中,包含了基本知识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辅助解释,增加了研究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些扩展阅读和研究的材料,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然而,教材在组织结构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有些单元的内容安排可能过于繁琐,导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教材在一些章节的连接和衔接上可能不够顺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4. 教学方法分析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研究、实践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研究过程中。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旨在恢复古典文化,提倡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人类思想、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历史背景、人物故事、艺术作品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视角。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可能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了解文艺复兴运动,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此外,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和艺术作品可能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人物和作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与中世纪文化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等基本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研究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和艺术作品。

4.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典型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3.图片资料: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典型艺术作品、代表人物的照片等4.视频资料: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纪录片或短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繁荣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罗马制度、经济发展、社会风貌、文化成就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罗马帝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可能对古罗马的制度、法律体系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繁荣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掌握罗马制度、经济发展、社会风貌、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繁荣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罗马制度、经济发展、社会风貌、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古罗马的历史风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罗马帝国能够成为古代世界的霸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罗马帝国的繁荣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罗马制度、经济发展、社会风貌、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辉煌和衰败。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历史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过程。

2.难点: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与衰败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希腊雕塑、建筑等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过程。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与衰败原因。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让学生了解其衰败的原因。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城邦制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意义。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的历史课程。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包括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兴衰;二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辉煌,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

对于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于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掌握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兴衰过程;了解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发展,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和影响。

3.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例,分析希腊城邦的兴衰原因。

3.讨论教学法:学生就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和影响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3.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

4.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前期所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重点讲解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兴衰过程。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知识体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共分八个单元,23课。

前三个单元是世界古代史内容。

后四个单元则是世界近代史内容。

本册书的重点内容是后四个单元,也就是世界近代史局部。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欧美产生、发展和凄凉的历史,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巨大变革。

本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1)九年级的世界历史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完善和充实历史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理解,但是,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局部,需要把它纳入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体系中考察比照。

所以,学生有必要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

(2)九年级的世界历史是学生未来学习高中历史的必要准备。

高中历史课程已经不再按照时间和国别来编排,而是按照专门史的体例来编纂,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九年级的历史正好能够作为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历史的重要基础,不可无视。

教材重难点解析(1)重点:本册教材的重点,我认为应放在世界近代史上,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无产阶级的的斗争这三个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影响了后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教材中,应充分说明和强调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会在意大利出现而不是更加文明发达的东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是本书着重讲述的内容,要在比照中理解欧美国家实行资本主义革命的方式和结果,并找出内在的原因是什么。

无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需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的。

(2)难点:首先因为本册教材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时间和地理方面误解。

整册教材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所以特别需要注意教材与地图的联系。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教材分析1. 教材简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上册,主要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历史。

本册教材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2. 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共分为23课,每课都有详细的历史内容、历史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资料。

另外,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典故的介绍,使学生在历史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生应该能够:1. 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事件。

2.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1. 中国古代的起源和发展。

2. 封建社会的兴衰更替。

3.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4. 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

5. 社会生活和俗。

6. 近代史的开端和转折点。

5.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和理解历史,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观看历史影片和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3. 参观历史博物馆和景点: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历史。

4. 开展历史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

6. 评价方式为了检验学生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验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上册,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历史教材。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课题 4 新课标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 文化上的贡献。 (8)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 西欧 查理马 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庄园、特改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 查士 革 、 丁尼 丕平献 会的基础。 法典 土、琅 ·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城起义 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8) 增加 减少
教材分析流程
课 程 理 念
课 标 解 读
教 材 分 析
知 识 整 合
设 计 得 失
教 学 建 议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 • • 科学定位 实践反思 重归时序 多元评价
新课标突出强调
• 一、强调历史时序性,弱化学习主题 • 二、突出基本的重要的史事,点线结合 • 三、删繁就简,减轻负担 对三维目标的解读:
教学建议
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产生、传播、作用,可将第8课的相关内容先讲。 在中古时期,天主教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的影响深远。加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的 认识。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 洲的早期大学。课标解读将此内容放在文化史中 讲不妥。 理由:产生背景:新兴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市民阶层, 大商人银行主为维护各自利益要。
• 杨老师 • 导入: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伦敦奥运会的时候, 历史也在怀念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经济、 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它就是——世 博会。 • 设计知识拓展,向学生推荐拿破仑相关书籍和文 艺作品,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课堂引入了辩 论,注意老师讲述的语言的生动,不仅关注老师 的讲还关注了学生的听。
第一单元
课 题 1 新课标 增加 删减 南方古猿、人类 起源、三大人种、 该亚与厄瑞斯忒 的传说
2
3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 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 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 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 征服与扩张。(第6课)
在细节中理解历史概念 —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 从工业革命的成功者(韦奇伍德)看现代工厂制 度 • 斯塔福德郡在17世纪就已经有了陶瓷业,非常原 始。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了一家陶瓷 工厂,他在工厂中实行精细的分工,各自有自己 独立的厂房和陶窑。车间装备了最新技术,包括 引擎驱动旋床。1782年,安装了蒸汽发动机,用 以碾碎石材并为陶器抛光。 • 为了让工人准时上班,韦奇伍德设计了一种原始 的计时系统。他还颁布详细的《陶工指南》,规 定生产程序及具体的技术要求。他拼命提高质量, 压低成本,赢得了庞大的市场。
• 唐老师:导课用几幅表示曙光的图片,简洁明了的突出了 本课的主题,形象生动的使学生理解了文艺复兴、新航路 开辟的背景。 • 用普遍联系的方法,将本课内容置身于整个世界历史中。 如联系了第5课中的两个知识点,以及中国古代史,还让 学生课后预习第15课,给学生以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 联系现实:回看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从中你 了解到英国的哪些历史?思考成就今天美国在国际上的大 国地位的内部原因(自身原因)是什么?美国人有哪些优 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角色扮演,活动多
•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 历史地位。
• 桑老师
• “回游琅城”:假设时光倒退,你穿越到中古西欧的法国 琅城,在这里你的所见所闻会是什么呢?可结合本课内容, 并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游记类小文章。
• “穿越时空”:现在让我们回到公元前4世纪的波 斯帝国,想像一下亚历山大东征会给你的生活带 来什么变化? •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从有利和不利两大方面展开想 象,进一步使学生对战争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 理解。 • 5、6两课课标内容发生较多变化,其中第5课增 加的课标内容较难
西欧封建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一:
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材料二: (1) 政治上: 等级森严,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逐级保护 (2)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 材料一中左边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中 制度的什么特点? 和负责,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中国:高度集中的 西封建制度有何不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知识与能力:突出了解历史的时序、地域定位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 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 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此处涉及到理解认识历 史的常用概念,如背景、原因、性质、特征、结果、影响,以 及发展趋势、延续、变化、发展、进步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和世界
5
·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
欧洲的早期大学。课标解读将此内容放在文化史 中讲不妥。
教学建议
• 伊斯兰教推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8世纪时成为地 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 贡献:包括第4课伊斯兰教的创立,第7课第一节 形成伊斯兰文化,传播四大发明,改进和传播阿 拉伯数字,第8课基本教义及传播,第9课《天方 夜谭》、麦加大清真寺。 • 西欧庄园是理解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关键点之一, 讲清两点: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 基本单元,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9世纪出现1213世纪鼎盛,14-15世纪逐渐解体 (《英国的 庄园生活》) • 对比:古代中国 君主专制制度与欧洲封建制度; 古代中国与中古西欧的城市特点
• 吕娜老师 • 对教材资料运用到位,资料丰富,学生活 动较多,问题的设置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 的需要 ,注意承前启后的语言的表述 • 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亚非文明和古希腊罗马 文明,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在教学设 计中,通过指引学生观察地图,帮助学生 建立时空意识。 • 课件不宜过多(第3课56张)
两河流域文明
第三单元
课题 6 新课标 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 文化交流的作用。了解罗马帝国 的征服与扩张。 增加 减少 希波战争
7
8
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 贡献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 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 用。(5)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 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马可·波罗、
• •
• • • • •
邵老师: 切合新课标,课标解读到位 知识点讲述透彻 整合了旧的知识 补充了许多内容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需要 掌握的知识。
• 罗马竞技场 • 雅典卫城
罗马万神殿 巴特农神庙
猜一猜 下列建筑分别与哪一种宗教有关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六合塔
寒山寺
灵山大佛
世界近代史(4-8单元10-23课 16世纪初—19世纪末)
现场传真
任选下列图中的一幅,进行一次新闻报道。
when 1825年 where 英国 what why who
火车机车 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
when 1807年 where 美国 what why
轮船 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
who
教学建议
史论结合 提问的有效性 现代工厂制度:理论性较强,通过具体事例 理解 “对陶瓷制造的卓越研究,对原料的深入探 讨,对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以及对商业组 织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工业革命的伟大 领袖之一。”---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象形文字、楔形 文字
9
·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 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 的成就。
《荷马史诗》等 古典文学、阿基 米德、巴黎圣母 院
教学建议
• • • • 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 用:小字部分 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需要联系第3课 阿拉伯帝国对文化上的贡献:传播了阿拉伯数 字,P41第一节最后一句。课后自由阅读资料。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 古代文化的成就。 图片:如巴特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 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订的儒略历。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在西欧封建社会 时期罗马教会的地位与影响如何?
材料一: 教皇为皇帝加冕 材料二: 卡诺莎雪地求饶 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 会议,宣布废黜教皇。 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 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 贵族反叛。最后,亨利 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 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 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 得进见。 (1) “丕平献土 ” 是怎么回事?材料一教皇为皇帝加 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 世界古代史(1-3单元1-9课)人类出现-15世纪 末
城市兴起 等级制度 基督教 欧洲中世纪 阿拉伯 日本 大化 改新
科技文化 宗教
封建 时代
人类 出现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古 代 中 国
古 巴 比 伦
古 古 印 埃 度 及
暴力冲突、和平交往
古希腊 古罗马
海洋文明的特点: 民主
大河文明的特点: 专制
电气革命 蒸汽革命 殖民和 反殖民 英国宪章运动 马克思主义 巴黎公社 侵略非洲、 美洲、亚洲 美国、印度、南美 的斗争
自由到垄 断的过渡 科技 革命 德、日、俄 英、法、美
工人 运动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思想科学 文化
资本主 义国家
世界 近代史
第四单元
课题 10 新课标 增加 减少 ·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 手工工场 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 和租地农 思想解放的意义。 场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 麦哲伦全 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 球航行 的重要变化。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 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 的世界影响。 ·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 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 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 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 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五单元
课题 15 新课标 增加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 酷性。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 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 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 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减少 克莱武在印度 掠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