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高中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此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转变(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3)周期T,频率:f=1/T(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转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改变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12.留意:(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转变的变加速运动。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二物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动量与冲量
- 动量定律:质点的动量等于质点的力产生的冲量。
- 冲量定理:冲量等于质点动量变化的大小。
-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总动量等于外力对质点系产生的冲量。
2. 动能与功
- 功的定义:力在运动方向上所做的功等于力与质点位移的乘积。
- 动能定理:一个质点的动能变化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
- 动能守恒定律:一个质点在合外力不做功的情况下,它的动能保持不变。
3. 动能与机械能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与势能差:物体在某一位置相对于零势能位置具有的势能和势能差。
-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在重力场中而具有的势能。
- 弹力势能:物体由于被压缩或拉伸而具有的势能。
- 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的特殊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4.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必然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第一个物体上。
5.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个引力,该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等于万有引力常数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再除以两物体距离的平方。
这些是人教版必修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学1.静电学: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电感、电势能和静电场能量等。
2.电流和电阻: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电阻、电阻率、串、并联电路、电功率和热效应。
3.磁场:磁生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等。
4.电磁感应:电动势、自感和互感、变压器、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等。
二、光学1.几何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成像、薄透镜和成像公式、光的色散和光的波粒性等。
2.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双缝干涉、杨氏实验、光的衍射、夫琅禾费衍射、菲涅尔衍射和未知波源的位置的确定等。
3.光的偏振:偏振光的产生、光的偏振状态和偏振片等。
三、现代物理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法则和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光电流和阈频等。
2.单色光的散射:单色光的散射现象、康普顿散射、光的量子性和粒子性等。
以上所列知识点只是物理必修二中的一部分,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学好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定律和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教科书、辅导书、题目练习等多种途径来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
同时,建议积极参加物理实验,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物理现象和定律的理解,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总之,物理必修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进一步学习物理和相关学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以上的总结,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必修二的知识。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最新8篇)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篇一第一节认识静电一、静电现象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电荷量和点电荷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1、检测仪器:验电器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三、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4、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一、电场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2.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二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三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 为热力学温度(K)}。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必修二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力学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等。
-动力学: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弹力、重力、万有引力、惯性、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等。
2. 热学
-温度与热量:温度计、摄氏度、热平衡、热传递、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等。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热量传递、功的转化等。
3. 光学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等。
-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组成像、眼睛的调节等。
4. 电学
-静电场: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容、电容器、电场能、静电场的应用等。
-电流与电路: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电功率、安培表、电磁铁、电化学等。
-磁学: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力、洛伦兹力、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的应用等。
5. 现代物理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倍增管、波粒二象性等。
-原子物理:原子的核结构、放射性衰变、核反应、裂变与聚变、半衰期等。
-量子物理:量子假设、波粒二象性、波函数、不确定性原理等。
这只是《必修二物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可能更加广泛和详细。
希望这个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 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2.绳拉物体合运动:实际的运动。
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速度方向时刻变速度必不为)3.小船渡河例1:一艘小船在200m 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d v 船cos tmindv船此时=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基本知识点

恒定不变的;匀速圆周运动是周期性运动。 (2)性质:变速、变加速曲线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①合外力(向心力) :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向心力 Fn ma m v2 4 2 mrω2 mr 2 mr 4 2 f 2 ,各种性质的力均可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只 r T
小,其取植范围是 mg>N>0. ③当 v=(gr)1/2 时,N=0. ④当 v>(gr)1/2 时,外轨对小球有竖直向下的压力,其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2、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在与圆周运动相联系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中,由于圆周运动的周期性特点, 特别是时间的周期性,位置的周期性导致了问题结论的周期性。 3、圆周运动的连接体 两个或多个物体通过绳子、弹簧、摩擦力连接绕共同的圆点做圆周运动,解题 方法同牛顿定律中连接体解题方法,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注意运用牛顿第 三定律。
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对运动质点不做功。 ②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匀速”理解为“匀速率”,即速度的大小不变。 3、一般圆周运动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指向圆心,合力的一个分力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另一个分力 沿切线方向,改变速度的大小。
三
1、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圆周运动中的常见问题
(1)水平面内的临界问题、模型:火车转弯。 在水平方向按 F=m v2/R 或 F=mrω2 列方程。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平衡,可按 F=0 列 方程,然后联立求解。 此类问题的常见临界状态: ①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②物体与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③弹簧的伸长与缩短。 (2)常见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高点临界条件分析: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对于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 圆周运动的问题,中学物理中只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 出现有关最高点的临界问题. <1>.轻绳约束、单轨约束条件下,小球过圆周最高点: ①临界条件:小球达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单轨的弹力刚好 等于零,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即:mg=mv 临 2/r 临界速度 v 临=(gr)1/2 ②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 临(此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 . ③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v<v 临(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 . <2>.轻杆约束、双轨约束条件下,小球过圆周最高点: ①临界条件:由于轻杆和双轨的支撑作用,小球恰能达最高 点的临界速度 v 临=0。 ②轻杆约束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弹力: a、当 v=0 时,杆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mg. b、当 0<v<(gr)1/2 时,杆对小球的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减 小,其取植范围是 mg>N>0. c、当 v=(gr)1/2 时,N=0. d、当 v>(gr)1/2 时,杆对小球有指向圆心的拉力,其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3>.图(b)所示的小球过最高点时,双轨对小球的弹力情况: ①当 v=0 时,内轨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mg. ②当 0<v<(gr)1/2 时,内轨对小球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N,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减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全面总结--新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全面总结--新版第一章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包括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量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
第二章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方法,以及机械的基本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分解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力的作用和力的分解,包括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衡等。
第四章运动的规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的规律,包括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
第五章力学系统的动能和功率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力学系统的动能和功率,包括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等。
第六章惯性系和非惯性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定义和区别,以及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等。
第七章平抛运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包括平抛运动的轨迹、最大高度和最大水平距离等。
第八章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的应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的应用,包括静摩擦力、动摩擦力和弹力等。
第九章弹性力和弹簧势能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弹性力和弹簧势能,包括胡克定律、弹簧势能和弹簧振子的运动等。
第十章万有引力和卫星运动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和卫星运动,包括引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卫星的运动规律等。
第十一章调和振动和机械波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调和振动和机械波,包括简谐振动、波的传播和波的特性等。
第十二章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全反射等。
第十三章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包括光的色散现象、干涉的原理和干涉的应用等。
第十四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电流和电路,包括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电势差和电功等。
第十五章电压和电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电压和电阻,包括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的影响因素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一定有加速度。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或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运动速度、位移的合成和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平抛运动1.定义:以沿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不变,a =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①平抛运动的位移:⎪⎩⎪⎨⎧==2021gt y t v x ② 平抛速度: ⎩⎨⎧==gt v v v yx 0 t 秒末的合速度22y x t v v v += t v 的方向x yv v =θtan 注意: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无关,只由高度决定:gh t 2= 三.匀速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定义: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的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性质: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指向圆心)的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圆。
3.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①线速度v :Tr t s v π2=∆∆= (物体通过的圆弧长s ∆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单位m /s , 方向沿圆弧切线方向,时刻改变。
②角速度ω:T t πθω2=∆∆=(物体通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单位是rad/s③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4.线速度v 与角速度ω关系:r v ω=四、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1.向心加速度a 向: r rv a 22ω==向 方向:指向圆心。
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a 向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加速度都时刻改变)。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曲线运动:
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因为速度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
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分类: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和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是变加速运动。
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变力。
合外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定义: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个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F=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量。
应用:用于计算天体间的引力,以及推导开普勒定律等。
恒定电流:
电流强度: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为时间。
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导体电流强度,U为导体两端电压,R为导体阻值。
电阻、电阻定律:R=ρL/S,其中ρ为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离
心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恒定电流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础,对于后续的物理学习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全新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全新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全新知识点归纳如下:
1. 电场和电势能:
- 电场的概念和属性
- 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规律
- 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电容器与电容:
-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 电容器的电容和单位
- 并联和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
3. 电流和电阻:
-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的关系
4. 电路和电源:
-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简单电路中电流的分布和电位差的计算
- 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5.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 磁场的概念和属性
-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
6. 电磁感应和电动势: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 电动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电磁感应中的自感和互感
7. 电磁波和光的本质:
- 电磁波的特性和分类
-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干涉现象
-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
8.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 理想平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规律
- 球面镜和光的折射球面的成像规律
以上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的全新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物理量。
-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点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3.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 公式: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曲线运动1. 平行四边形定则- 内容: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表示。
2. 圆周运动- 描述:物体沿圆周路径的运动。
- 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
3. 曲线运动的条件- 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四、万有引力1. 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F=G*(m1*m2)/r^2,其中F是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 重力- 定义: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 重力场和重力势能- 重力场: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空间区域。
- 重力势能:物体因位置不同而具有的能量。
五、机械能1.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力沿着某一段位移所做的工作。
-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总量保持不变。
3.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六、动量与冲量1. 动量- 定义: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2. 冲量- 定义:力作用一段时间的积累效果。
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场1. 电荷与电场电荷: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相同性电荷互斥,异性电荷吸引。
电场:带电荷物体周围的空间受到电场力作用,研究电场主要是研究电场力。
2. 电场的描述电场强度: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
电场线:表示电场方向和强度分布的线。
电场力:电场对电荷的力,大小与电荷大小和电场强度有关。
3. 电场力与机械力电场力是作用在电荷上的非接触力,可以做功。
4. 均匀带电物体的电场点电荷和均匀带电球壳的电场。
5. 电场能与电势电场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能量,电势是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场能。
电势差: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克电荷在电场中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所做的功。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电场强度等于电势差在空间上的斜率。
第二章电荷运动的基本规律1. 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外场下导体内的电荷分布情况,外场消失后内部分布的规律。
2. 感应电流变化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
第三章电流1. 电流电流的方向、大小和计算。
2. 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3. 电阻、电压、电流的计算电阻的串/并联、电压的串/并联、电流的串/并联的计算。
4. 电源与电动势电源对电路的作用,电源的内阻,电源的电动势。
5. 电功与功率电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6. 热效应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效应。
第四章磁场1. 磁现象磁体的磁性、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2. 磁场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
3. 动生电动势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第五章磁场中的电流1. 定向传导性原理磁场中导体内的电流受到的力。
2. 洛伦兹力磁场与电场共同作用时对电荷的共同作用。
3. 载流导线载流导线受到磁场力的情况。
第六章电磁感应1. 感应定律法拉第感应定律描述了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关系。
2. 感应现象的定量描述感应电动势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
3. 自感和互感自感是线圈自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互感是由一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作用于另一个线圈上所产生的电动势。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牛顿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如果静止则保持静止,如果匀速运动则保持匀速运动,这就是说物体会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
这一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又称运动定律,它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和外力的关系,也是力的基本概念。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一定律强调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对称性,从而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二、力的合成1.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当两个力不共线时,它们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即将它们的起点相接,然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找到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夹角定则当两个力共线时,它们可以通过夹角法则进行合成,即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来求出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动量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即p=mv,其中p为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动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2. 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系统内各个物体之间的动量变化互相抵消,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揭示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也是动量守恒原理的基本表述。
3.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揭示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动量的变化关系,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其动量的变化率。
这一定理强调了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也是动量变化规律的基本表述。
四、力和动量1. 冲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累积,它等于物体受到的外力乘以作用时间。
即J=FΔt,其中J为冲量,F为外力,Δt为作用时间。
冲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与外力的方向有关。
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快速回顾和掌握这些内容。
单元一:电磁波的产生与检测- 电磁波的概念和特点- 电磁波谱的分类及特点- 电磁波的产生和检测方法单元二:光的折射与光的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现象- 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光的全反射现象和条件单元三:透镜的成像-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 薄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公式- 透镜的焦距和物距关系- 透镜组的成像规律单元四:眼镜和光学仪器- 近视和远视的原理及矫正方法-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光栅的原理和应用单元五:电流的基本概念- 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电流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单元六: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 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意义单元七:电阻和电阻器- 电阻的材料和特性- 电阻的串并联特性- 电阻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单元八:电路的组成和电流方向- 电路元件的符号和作用-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确定方法-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单元九:电路的连接与分析-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的规律- 电路中的功率计算和灯泡的亮度关系单元十:电磁感应- 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 磁场的产生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 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单元十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本文档能对学生们的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
单位是。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
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范围则要窄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的公式:船v d t =m in ,θsin d x = 必修二 物理知识点第五章 平抛运动§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2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 速度大小相等。
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 ,一头拉小船A ,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
当v 水<v 船时,x min =d , θd t =,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θd 水船v v =α.2,2222R v T n T R v nR R T R v πππωππω====−−→−===变形§5-2 平抛运动 & 类平抛运动 一、抛体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它的运动即为抛体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初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
二、平抛运动1.定义:如果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G 。
3.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4.规律:5.应用结论——影响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射程及落地速度的因素 a 、飞行时间:g ht 2=,t 与物体下落高度h 有关,与初速度v 0无关。
b 、水平射程:,200ghv t v x ==由v 0和h 共同决定。
c 、落地速度:gh v v v v y 220220+=+=,v 由v 0和v y 共同决定。
三、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常见问题“斜面问题:§5-3 圆周运动 & 向心力 & 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 一、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即为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①轨迹是圆;②线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故属于加速度改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恒定;③匀速圆周运动发生条件是质点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④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状态周而复始地出现,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
3.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v 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沿轨迹切线,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m/s ,匀速圆周运动中,v 的大小不变,方向却一直在变;(2)角速度ω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国际单位符号是rad /s ; (3)周期T 是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s ;(4)频率f 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Hz ; (5)转速n 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符号为r/s ,以及r/min . 4.各运动参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5.三种常见的转动装置及其特点:(1)位移:.2tan ,)21()(,21,022220v gt gt t v s gt y t v x =+===ϕ (2)速度:0v v x =,gt v y=,220)(gt v v +=,0tan v gt =θ (3)推论:①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θ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φ的正切值的两倍。
证明如下:0tan v gt =α,.221tan 002v gt t v gt ==θtan θ=tan α=2tan φ。
②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对应的水平位移的交点为此水平位移的中点,即.2tan x y =θ如果物体落在斜面上,则位移偏向角与斜面倾斜角相等。
处理方法:1.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根据gv t gt y t v x θtan 221,020=⇒== 考点二:B 点的速度v B 及其与v 0的夹角α: 考点三:A 、B 之间的距离s :θθθcos tan 2cos 20g v xs ==rv一定ω一定模型一:共轴传动模型二:皮带传动模型三:齿轮传动而非大小。
3.意义:描述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4.公式:5.1.2.3..2rmvrω⎭⎝==4.几个注意点:①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它的方向时刻在变化,虽然它的大小不变,但是向心力也是变力。
②在受力分析时,只分析性质力,而不分析效果力,因此在受力分析是,不要加上向心力。
③描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时,不能说该物体受向心力,而是说该物体受到什么力,这几个力的合力充当或提供向心力。
四、变速圆周运动的处理方法1.特点: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2.动力学方程:合外力沿法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rmrvmFn22ω==。
合外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线加速度:F T=mωa T。
3.离心运动:(1)当物体实际受到的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满足F供=F需=mω2r时,物体做圆周运动;当F供<F需=mω2r时,物体做离心运动。
(2)离心运动并不是受“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的运动,而是惯性的表现,是F供<F需的结果;离心运动也不是沿半径方向向外远离圆心的运动。
五、圆周运动的典型类型rRTTRrvvABABBA===,,ωωABBABA nnrrTTvvωω====2121,用细绳拴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绳对球只有拉力①若F =0,则mg =mv2R ,v =gR②若F ≠0,则v>gR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杆对球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①若F =0,则mg =mv2R,v =gR②若F 向下,则mg +F =m v2R ,v>gR③若F 向上,则mg -F =mv2R 或mg -F =0,则0≤v<gR小球在竖直细管内转动 管对球的弹力F N 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依据mg =mv 2R判断,若v =v 0,F N =0;若v<v 0,F N向上;若v>v 0,F N 向下球壳外的小球在最高点时弹力F N 的方向向上①如果刚好能通过球壳的最高点A ,则v A =0,F N =mg②如果到达某点后离开球壳面,该点处小球受到壳面的弹力F N =0,之后改做斜抛运动,若在最高点离开则为平抛运动(一)解题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定圆心找半径;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④对外力进行正交分解;⑤列方程:将与和物体在同一圆周运动平面上的力或其分力代数运算后,另得数等于向心力;⑥解方程并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二)典型模型:I 、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谈一谈:圆周运动问题属于一般的动力学问题,无非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或者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解题思路就是,以加速度为纽带,运用那个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并讨论。
模型一:火车转弯问题:模型二:汽车过拱桥问题:II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A.常见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的临界问题谈一谈: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
对于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的问题,中学物理只研究问题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有关最高点的临界问题。
模型三:轻绳约束、单轨约束条件下,小球过圆周最高点:F NF 合 mg hL a 、涉及公式:Lh mg mg F =≈=θθsin mgtan 合① R v m F 20=合②,由①②得:L Rgh v =0。
b 、分析:设转弯时火车的行驶速度为v ,则:(1)若v>v 0,外轨道对火车轮缘有挤压作用;(2)若v<v 0,内轨道对火车轮缘有挤压作用。
a 、涉及公式:Rv m F mgN 2=-,所以当mg R v m mg F N <-=2, 此时汽车处于失重状态,而且v 越大越明显,因此汽车过拱桥时不宜告诉行驶。
b 、分析:当gR v R v m mg F N =⇒==2:gR ,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0,汽车出于完全失重状态; gR v <,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mg F N ≤<0。
gR ,汽车将脱离桥面,出现飞车现象。
(1)临界条件: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单轨的弹力刚好等于0,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即:gR 2=⇒=临界临界v Rv m mg 。
模型四:轻杆约束、双轨约束条件下,小球过圆周最高点:模型五:小物体在竖直半圆面的外轨道做圆周运动:(12)主要观点: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2.2)主要观点: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此定律也适用于其他行星或卫星绕某一天体的运动。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R 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 即k k Ta ,23=值是由中心天体决定的。
通常将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半长轴a即为圆的半径。
我们也常用开普勒三定律来分析行星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运动速率的大小。
§6-2 万有引力定律 一、万有引力定律1.月—地检验:①检验人:牛顿;②结果: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都是同一种力。
2.内容: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m 1和m 2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