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娜和麦琪悲剧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麦琪在父权社会的悲剧命运
217
在我这里找不到家的感觉, 你已使我们所有人蒙耻。你给父 亲的名字带来了耻辱。你是你好友的祸根。你卑劣、虚伪; ……你不属于我。在这个关键时刻, ” 麦琪所需要的是来自内 心真诚的慰藉和安抚帮助她克服所有的困难。恰恰相反, 此 时的汤姆所关心的是却是家庭的名誉以及他所代表的男权思 想。 (二) 女同胞们内化的男权意识 本文中的女同胞们指的是圣奥格镇的妇女们—— “尘世 的妻子们” 对于麦琪与斯蒂芬 。 “私奔” 的一幕, 她们认为完全 归咎于麦琪。正如文中作者评论道: “尘世的妻子们, 凭着上 帝赐予她们维护社会的敏锐的直觉, 立刻察觉到塔利弗小姐 的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恨?……的确, 他们如此迅速的分手对于她来说确实非常不利。 ” 显然她们对麦琪的看法是带有偏见的。 她们把所有的责 备都降到麦琪的身上, 指责她故意夺走表妹的情人。而斯蒂 芬, 一个男性, 却幸免公众的谴责。 甚至是斯蒂芬那封可以澄 清麦琪罪名的信同样不能拯救她免于公众严厉的谴责, 更不 用说还她清白了。她们的思想这样的根深蒂固, 以至于代表 上帝的牧师凯恩对于麦琪的求助也感到无能为力。 四、 父权社会的解构 (一) 母性的品格 文中塔利弗太太——作为母亲, 善待麦琪的行为在某种 程度上挑战了汤姆的男权专制。尽管麦琪被所有人遗弃, 她 的母亲还是给她怀抱和心灵的慰藉。 但由于塔利弗太太服从 于其丈夫, 并在经济上依赖她的儿子, 因此, 已把男权思想内 化的她不可能真正地颠覆已存在的父权制社会。尽管如此, 如果所有的人能够向塔利弗太太那样来宽待麦琪, 就不会导 致最后的悲剧。 拥有一颗母亲爱自己的孩子的心和一种母亲 般的品格, 笔者相信一切的误会都会解除。 (二) 独立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其长篇论文 《一间自己 的屋子》 中指出 “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 还要 有一间自己的屋子。 ” “钱” “一间屋子” 和 不仅仅是它们本身, 而是一种象征, 是妇女没有经济地位、 没有文学传统、 没有创 作自由的生存状况的写照, 也是妇女要进行创作的必要条件 的象征。简言之, 沃尔夫在 《一间自己的屋子》 中探索了造成 妇女不利的物质条件的原因。 对于妇女来说, 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经济上的独立。要实 现这一目标, 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消除无知、 获得教育, 从而成 为新女性——不依附于男性。 只有当妇女理解造成男女之间 不平等的真正的原因, 才有可能颠覆父权制社会。 综上, 麦琪的悲剧命运提醒着我们, 要想成为时代的新女 性——摆脱男权的压制, 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 摆脱无知从 而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与此同时, 妇女们应意识到“妇女问 题” 的重要性, 团结成一体增强姐妹互助来抵制男权专制。
麦琪的挣扎——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弗罗斯河上的磨房》中麦琪的悲剧命运
Ma g g i e’ S S t r u g g l e:M a g g i e’ S Tr a g e d y i n T h e Mi l l o n t h e Fl o s s f r o m t h e Fe mi n i s t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J I N Q i o n g — l a n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I n s t i t u t e , H u a q i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 Q u a n z h o u 3 6 2 0 2 1 , C h i n a )
金 琼 兰
( 华侨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福建 泉州 3 6 2 0 2 1 )
摘要 : 《 弗罗斯 河上 的磨房》 描绘 了女主人公 麦琪在 男权社 会 中的挣 扎。麦琪 因为女性的 身份 , 在 家庭 中不断被 父兄轻视 和贬低 , 又被
论《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觉醒和死亡
2 0 1 4年 3 月
陇东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L o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中图分 类 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6 7 4 - 1 7 3 0 ( 2 0 1 4 ) 0 2 0 3 7 3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2 3 作 者简 介 : 杨 燕( 1 9 8 8 一) , 女, 安徽 六 安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主要 从 事英 美 文 学研 究 。
女 性 这 种 被 压迫 的 现 实 造 成了 女 性 受压 抑的 状态, 这 种 压 抑 感 在《 觉醒 》 中 女主 人 公爱德 娜身 上表现 得淋 漓尽 致。 爱 德 娜的 压 抑首 先表 现 为 精 神 上的 压 抑。 在《 觉醒 》 中 , 蓬 迪 里 埃 先 生 看 着刚 从海 边回 来的 爱 德娜, 说道“ 你 被晒 得 都让 人 认 不出 来了 ” , 他看 着爱 德娜 “ 就 好 像看 着 一 件 受了 些 损 坏 的 贵 重 私 人 物 件 一 样 ” 。 可以 看出, 在丈 夫 蓬 迪里 埃 眼 里, 妻 子 就 像 家里 的 摆 设一 样, 只 不 过是 一 件有 一 定 使用 价 值的 装 饰品而已, 是他的私有财产。 她只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 亮, 满 足自 己 的 各 种需 要就 可以了 。 在 男权 社会 里, 爱德 娜 只 是丈 夫的私人财产, 没有自 我和自由 而言, 因而她生活在 扼 杀自 我的 精神 压 抑之中 。 再者 就是 爱德娜的 性 压抑。 十 九 世纪 的 男 权 社 会对 女性 压 迫的 一种 重要 形式 就是 对性的 控 制 。 男权 社 会 强 加给 妇女的 一 种传 统观念 是女 人 不应 该 有和 男 人一 样的 性欲。 这种 做法 实际 上是 将男 性的 思想 强 加 在 女 性身 上, 剥 夺了 女 性作为 “ 人” 的 最 基本的 需 求, 而 满 足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 期待。 在两性关系上, 妇女从来都是
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题目
选题名称Emily Dekinson’s view of Death艾米丽.狄金森的死亡观A Comparison of Elinor and Mariann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人物对比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Plant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植物类词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Cultural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in the Origins of Surnames由中英姓氏起源看两国文化异同On Feminism Reflected in Jane Austen’s Emma浅析女性主义在简.奥斯丁《爱玛》中的体现Comparative Study Euphem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Body Language Use in EFL Teaching in China身势语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分析On the Spirit of Revolt of the Joad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解析《愤怒的葡萄》中约德一家的反抗精神选题名称he Influence of Social Transition on Women——A Re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 in Gone With The Wind社会转型对女性的影响——对斯佳丽的重新解读Culture Reflect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从中英文化看汉语习语---英语习语的对比研究ulture Impacts on Costum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ng Dynasty and Renaissance Periods文化对服饰的影响——中国唐代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对比研究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in TEFL in China外籍教师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On Mother's Love in Beloved宠儿》的母爱剖析An Analysis of the Naturalist Moral in Sister Carrie浅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道德观A Comparison of Two Heroines in Vanity Fair对比名利场中两女主人公From A Caged Parrot to a Flying Bird——On Edna’s Awakening in Chopin’s The Awakening从囚鸟到飞鸟的飞跃——浅析肖邦《觉醒》中爱德娜的觉醒选题名称n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Idiom从动物习语看英汉文化差异Cultiv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Sense in Listening and Read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中学生听读英语语感的培养On the Application of Original English Movies in the English Audio-Visual Course探析英文原版电影在英语视听说课中的应用On Teaching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浅析中学英语报刊阅读的教学Wolf Culture—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Wolf Nature狼文化---人性与狼性的对比Analysis of Causes of Maggie’s Tragedy from Feminist Point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悲剧成因An Analysis of “Iceberg Principle” in Hemingway’s Works浅析“冰山原则”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An Analysis of Henchard’s Tragic Fate 浅析亨查德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A Study of Huck’s Attitude Towards Racism解析哈克对种族歧视的态度选题名称Translation of the Pu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ng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的翻译On The Applicability of New Concept English and Go For i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试论《新概念英语》(I)和《新目标英语》对中国中学生的适用性The Influence of Oriental Philosophy on Salinger’s Works东方哲学对塞林格作品的影响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and the Countermeasure for the Problem Students with English Lear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A Brief Analysi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for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浅析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策略的培养he Symbolic Meaning of Moby Dick浅析《白鲸》中的象征意义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logans for Beijing Olympic Games北京奥运标语的英译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ocial Concept of “Face”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中英文化“面子观”对比分析A Comparative Study of Phatic Commun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寒暄语的对比研究选题名称Some Reflections on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Color Purple对《紫色》中两个女性人物的重思O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nglish Song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FL Teaching浅析英文歌曲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The methods of Self-learning on English Writ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自主学习在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运用方法Analysis of Errors of English Cloze in Middle School Exams and Countermeasures中学英语测试中完形填空错误分析及对策An Interpretation of Pocola’s Tragic Fate解读佩克拉的悲剧命运A Noticing-Hypothesis-based Study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Understanding基于注意假说理论的英语中动结构理解研究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The Gift of Magie and A Service of Love by O’Henry中文:透过《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分析欧亨利的写作手法Marlow’s Journey to Self-exploration- A Thematic analysis of Heart of Darkness马洛探寻自我的旅程——《黑暗的心》主题分析选题名称The Co relational Study of Text lengths, T- units and English Writing Proficiency to English Majors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文本长度,T单位和写作成绩相关性研究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gedy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ardy’s The Return of The Nativ解读哈代《还乡》中主要人物的悲剧性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llusions英汉典故对比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boo in Chinese and English汉英禁忌语的差异对比研究An Analysis about Character Imagery of Jane in Jane Eyre and “I” in Rebecca对比分析《简爱》中”简”与《蝴蝶梦》中“我”的人物形象The Joy Luck Club---A Mirror of the Conflicts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喜福会——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一面镜子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情景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导课中的运用On Equality Reflected in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论《王子与贫儿》中折射出的平等思想An Analysis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Gatsby's Tragedy in The Great Gatsby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选题名称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Pavilion of Women《庭院里的女人》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A Rose for Emily分析《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象征手法The Co relational Study Between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and Reading Proficiency to Senior I Middle School Students高一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和英语阅读成绩的相关性研究Analysis of the Conversion on Jane Austen’s Marriage Concept浅析简奥斯汀婚姻观的转变O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A Pragmatic Study of Fuzzy Hedges to Teachers of English Majors一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的研究An Analysis of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远大前程》中皮普性格分析On The Popularity of Western Festivals in China论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选题名称Strategies of Improving English Majors’ Spoken English论提高专业英语学生口语能力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umber Cultur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concept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美文化中自我理念的比较研究Consciousness Awakening of Main Characters' Happiness in The Grapes of Wrath解读《愤怒的葡萄》中主人公幸福意识的觉醒On The Causes of Clyde’s Degeneration in An American Tragedy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Values in Advertisements 从广告看中英价值观差异Error Analysis in English Writing Caused by L1 Transfer to Junior III Middle School Students初三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的错误分析研究trategies of Efficient Problem Ris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有效提问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策略The Teacher's Rol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itiative Learning教师在初中生主动学习中的作用选题名称E/C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in Legal Texts法律文本中复杂句的英汉翻译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ourism旅游公示语翻译A Pragmatic Study on Euphemism in English Business Advertisements英语商业广告委婉语的语用研究The Pragmatic Study of Irony反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The Embodiment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on Bu ck in The Call of The Wild“适者生存”法则在《野性的呼唤》中巴克身上的体现The influence of self-identity in Isabel Archer's tragic marriage-comment on The portrait of a lady自我认同对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影响—评《贵夫人画像》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Advertisement汉语广告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he Analysis of Charles Dickens’s Humanitarianism in David Copperfield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选题名称A Contrast Between Confucian View of “Benevolence” and Christian View of “Universal Love”儒家文化中的“仁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差异An Analysis of the Brutal Consciousness in The Sea Wolf《海狼》中的兽性意识分析Reading of the Transcendentalism Influence over the Characters in Little Women解读超验主义思想对《小妇人》中人物的影响Translation of Chinese Neologism汉语新词的英译A Contrastive Study of Syntactic and Notional Passiv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结构被动和意义被动的对比分析研究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gative Structure英语否定结构的汉译Jonathan Swift’s Social Ideal and Implications in Gulliver’s Travels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xiety and English ListeningAnalysi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View of Advertising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Study on Learning Motivation in Non-English MajorsA Guide Novel for Girls --Little WomenCharlotte Bronte’s Ecofeminist Consciousness Perceived from Ja ne EyreA Comparison between Tom’s and George’s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An analysis of Bathsheba’s Tragedy in Hardy’s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English PerformanceApproaching to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View From CookeryA comparative study on text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tween Web-assisted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An analysis of Emily Bronte’s self-expression expressed by HeathcliffStrategy for Cultivatin g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The suffering Love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A study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umerical Idioms and English Numerical IdiomsA Comparison of Two Heroes in Gone With the WindThe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Sister CarrieThe Comparison of Life Attitudes between Modern Women and Traditional Women in Gone with the WindA Study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n Analysis of English Writing Strategies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Design of Teaching Task in English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An Analysis of Existatialism in Burnett’s Secret Garden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s;Vi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of Main Characters in Lord of the FliesThe Symbolic Meaning of “Heart” in Heart of DarknessAn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of a Heroine in A StreetcarSymbolism in the Nove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ourism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True Scenic Spots in Xinjiang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Movie Name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with Respect to Pare of Human BodyAn Analysis on Translation Err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Sarah’s Road to Existentialistic Freedom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enThe Translation of Dufu’s Poems from Translation Aesthetic ----With Analysis of Climblhigh Study of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Through the Movie Guasha Analysis of Errors i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Machine TranslationA View of American Cultural Hegemony from American film Culture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sm in Tender Is the Night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l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English and ChinglishAdoptive Analysis of American College Slang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liment A Brief Analysis of Translationes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Valentine’s Day and QiXi FestivalThe Rhy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ing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The Tragedy of The Sun also RiseOn the St rategies of Improv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apacityApplic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Corpus Software in English Writing for English MajorsA Corelational Study of Listen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English Listening Proficiency to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to the Oral Teaching to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sense in O’Neill’s Strange InterludeAn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oking WordsA Correlational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on Vocabulary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for JuniorⅠMiddle School Students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Sons and Lovers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Walt Whitman’s Philosophy in Leaves of GrassWomen’s status in 20th century from Caddy’s Tragedy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An Empirical Study of Turn-taking Types for Junior English Class interationsThe Methods on improving the Impromptu Speech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English Note-taking-Guide Or Not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Writing Proficiency of English Major in TEM-4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 in Sister CarrieAn Analysis on the Conflicts in The Last MohicansAn Analysis of Black Feminism in Beloved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Marton EdenWestern Culture Impact on China Daily Life -Take an Example of Christmas DayAn Analysis on Dickens’Writing Characteristics in Great ExpectationsA Contrastive Study of Body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EnglishAn Analysis of Heming wei’s Tragic-Awareness in His Nove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nvestigate Prototype of Henry and the Reali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Apology Strategy in Chinese and EnglishThe Aspects of Hawthornes’s Narrative Technique of Romantic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A Comparison of Nonverbal Language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Analysis of the Female Group in Heng James’ NovelA Womanism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or Purple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etaphor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To Analysis on the Viewpoin t of David’s Love in David CopperfieldA Case Study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A Comparison of Main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英汉谚语中主要动物意象对比浅析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Reading Skills in Fast Reading for Seniors-Grasping the Signal Words 高中快速阅读中的阅读技巧-抓住文中信号词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Love Tragedy 浅析海明威的爱情悲剧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y 中西餐桌礼仪比较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nity Fair and Modern Man’s Existence «名利场»和现代人生存的关系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e of Daughter --the Deep Stratification of the Tess'tragedy in the Novel 大自然之女-苔丝悲剧的深层意蕴Comparison of views on Jane Austen’s Marriage to Chinese’s比较简奥斯汀和中国人的婚姻观On the Heroism in Forrest Gump论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英雄主义The Different Emotions Reflected by Color Words i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在中西文化下颜色词汇反映出的不同感情色彩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Maternal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Uncle Tom's Miserable Fate in Uncle Tom's Cabin 浅析汤姆叔叔悲剧命运的原因An Analysis Jane Eyre's Attitude Toward Love 分析简爱的爱情观A Brief Analysis of Techniques of E-C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浅析英文商务合同中的中译技巧An Analysis of Curtual Value in the Bluest Eye 浅析《最蓝的眼睛》的文化价值观An Analysis of the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Femists Perspective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呼啸山庄»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mal Image Between the Call of the Wild and Wolf Totem «野性的呼唤»和«狼图腾»动物意象的对比Analysis of Robinson Crusoe's Pioneering Spirit 浅析鲁滨逊的开拓精神The Advertures of Hucleberry Finn-the Growth Trip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长之旅Religious Connotations of Biblical Archetypes in Little Womnen《小妇人》中《圣经》的宗教内涵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Kinship Terms and Their Translation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互译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Movies Harry Potter 对电影«哈利波特»的艺术特色分析The Bas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American Slang in Friends 从«老友记»看美国俚语的基本特点和语用功能An Analysis of Woolf's Androgynous Theory in To the Lighthouse 《灯塔行》中维吉尼亚·伍尔芙的双性同体理论分析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On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in Beloved 浅析«宠儿»中的叙事话语The Study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导入研究Analysis of Dual Personality on Hardy's Tess 苔丝的双重性格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Aesop's Fables 浅析《伊索寓言》的特点A Beautiful Changeble Woman-- Reading of the Famous Famous Female Character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美丽的多面女郎-- 解读《飘》中经典女性人物形象斯嘉丽An Analysis of the Jennie's Tragic Fate in Jennie Gerhardt 浅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Analyzing Influences of the Four Women on David Copperfield's life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四位女性给大卫人生带来的影响Symbolic Techniques on Movies from Forrest Gump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的象征技法On the Image of Madwoman in Jane Eyre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Analysis of Changes on Wommen's Social Status from Portia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通过《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透析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Reading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ourism Att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ssimilarities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景点介绍的英译策略On the Features of Long Sentences in Legal English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法律英语长句的特点与其汉语翻译策略An Ecofeminist Analysi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A Tragedy of A Woman and A Tragedy of Society «远离尘嚣»-一部妇女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The Face Issu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问题An Analysis of The Resistant Spirit of Jane Eyre 浅析简爱的反抗精神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loze Problem- solving Strategy Training on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高中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思路培训的实证研究Analysis the Course of Celie's Growth in The Color Purple 分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过程An Analysis of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 关于简爱独立性的分析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English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on Chinese Idioms 简析英语直译与意译在汉语成语翻译中的优势An Analysi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f Neutral Beauty from Art and Dress 从艺术、服饰领域浅析中性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The Character of the Hero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哈克的性格特征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论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翻译策略An Analysis to Rebecca's Character in Vanity Fair 浅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人物性格The Analysis of Heacliff's Dual Personalities in Wuthering Heights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的双重性On Cultivating Students'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Wedding Custom 中美婚礼习俗差异对比研究On Auxiliary Functions of Original English Film in English Instructions 浅谈英美原版电影对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The Analysis of Diffrences of Writing Styles Betwee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De Profoundis of Oscar Wilde's 论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与《自深深处》的写作风格差异The Awakening of Lucy's Self-Consciousness in A Room with a View 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Differenc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Chinese Names and Western Names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差异Loss and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传统文化的缺失和保护An Analysis of Cultural Conflicts from the Joy Luck Club 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冲突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in Woolf's Novels 意识流写作手法在伍尔芙小说的应用Analysis of Number Symbolism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 英汉数字文化象征意义分析The Reflection of Lawrence's View on Love in The Rainbow 劳伦斯爱情观在《虹》中的体现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Movie Titles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A Study of English Vocabulary Memory Strategy in Junior Schools 初中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Jazz--the Countercharge and Placebo of Changing Times 爵士乐对当代的反诉与安慰A Study of Games in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On The Use of Irony in A Tale of Two Cities论《双城记》中的反讽The Analysis of Irony in Gulliver's Travels 浅谈《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Strategies for Language Fuzziness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Views from A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跨文化角度谈交替传译中对模糊语的应对策略Analytical Study upon the Culture Shock and Culture Adapta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ke Culture Shock and Culture Adapt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for Example 浅议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现象-以中美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现象为例An Analysis of Priest's Love Tragedy in Western Literature 简析西方文学作品中神职人员的爱情悲剧An Analysis of Rebec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Gothicism 试析《蝴蝶梦》中的女性哥特元素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of the Film Harry Potter on Chinese Children's Growth 浅析影片哈利波特系列对中国儿童成长的影响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izing and Domesticast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Biblical Allusions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圣经典故的翻译策略On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HuaMulan's Image in the Disney Cartoon Film 从迪士尼动画片中木兰形象塑造看中西文化融合An Analysis of the Heroin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in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中女主人公矛盾性格分析Chinglish in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based on the students’of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angji College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昌吉学院外语系本科学生为例Brief Analysis of the Fate of Beloved in Beloved 浅析《宠儿》中宠儿的命运。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视角下爱德娜之死的必然性
者的慧眼识珠 , 这部长期备受冷落的作品才终于在评论界引
起重视 ,获得批评家 ,尤其是女性主义批评家的高度评价 , 被推崇为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 ,享有美国 包法利夫人》的
美誉 。
序, 而把女性的俄狄浦斯危机 归咎与其与生俱来 的阴茎的缺 失本身就是父权主义偏见的铁证 。 当弗洛伊德把男性与母亲 的彻 底分 割和对父亲 的认 同的模 式定义为成功 的向俄狄浦 斯阶段过渡 的标 志时 ,男性的成长模 式就不 言而喻的成为
析 理 论 的 批 判继 承 的 基础 上 , 入透 析 了女 性 的 潜意 识 和 性 深 别 的 形 成过 程 。
失和女性 的成长模 式的边缘化 。这样一来,正如 Giia lgn指 l
出的那样 , 一个理论 的缺陷被诠 释成女性成长的问题” “ 。也 正如 Jn l ae a F x所说的 ,“ 基于种种原因 ,男性 必须压抑早期 婴儿时代的经 历 : 父权制本身就把政治、道德及社会的”意
第 3 卷 第 l 期 0 O
20 09年 l 月 0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学报
J u n l f n n Un v ri fS in ea d E g n e i g o r a o Hu a i e st o c e c n n ie rn y
Vo . 130N O.0 1
他 ( ) 她 们必须尽可能地 压抑和割裂其女性 特质 , 以便迎合、
认 同父 亲 。因 为 , “ 始 意 识 到性 别 就意 味 着 意 识 到 :社会 开
根据 弗洛伊德关于儿童性心理成长过程 的理论 , 前俄狄 浦斯时期的儿童具有双性的特点。 在向俄狄 浦斯时期过渡期
收 稿 日期 :2 0 -0 -3 09 3 0
解读《觉醒》女主人公爱德娜拜伦式英雄的命运
解读 《 觉醒》 女主 人公爱 德娜拜伦式英雄 的命运
陈 许 黄 敏
摘 要 :《 觉醒》描 写 了女主人公 爱德 娜为 了追求独 立、 自由、平 等 ,以决绝 的方式反抗 男权社会 体制与传 统风俗 。从 拜伦式 英雄 角 度看 ,爱德娜是叛逆 的英雄 ,孤独的行者 ,无畏的 勇士。但 由于拜伦式英雄 自身的局限性 ,爱德 娜的命运 注定是 以悲剧收场 。 关键词 :《 觉醒》 爱德娜 拜伦式英雄 命运 中图 分 类 号 :1 2 7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0 2 0 0 0 0 6— 2 X 2 1 ) 6— 0 0—0 2 凯特. 肖邦既是美国从 事妇 女文学创 作的第一代 作家 。 《 觉醒》 是 凯特. 肖邦的代表作 ,也是 美 国文学 史上 反抗 意识最 强 的一部 经典 之 作。小说出版之后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卫 道士的横 加指 责 ,不仅将之 列为 禁书 ,还将 肖邦本 人逐出文化圈。 《 明镜》 杂 志的发行 人 w.M.里 迪 批评 肖邦 ,说这位女作家让 一个 “ 真正 的美 国妇女玷污 了神圣 的婚姻 制 度和美 国妇女的形像 ” 觉醒》 直到 2 。《 O世纪 6 年 代才得 以重见 天 日。 O 美 国的一些评 论家提 出对 肖邦 的重新评价 。范 .威克 .布鲁克斯在他 的 《 充满信心 的的年代》 中给予 《 醒》高度评价 ,把 它称为 “ 觉 一本应 该 被记住 的优 秀小说 ” ,以及 “ 比起许多高产 作家毕生创 作更为 重要 的完
并且按照 自己的意愿去做 。作 为生活在舒 适的 中产 阶级家庭 里 的主妇 , 爱德娜除了照顾孩子 之外 ,还 要在每 个星期 二招 待丈 夫生 意圈里 的客 人。这是当时的社会习俗 ,“ 六年前结 婚的那 天开始 ,她 就一直 以虔 从 诚的态度 遵循这 条规矩 。 ”但 是 ,当她从 度假 的格 兰德岛归 来后 ,她拒 绝在家里招待丈夫生意伙伴 的太太们 。这是她婚后 的第一次破例 。 再者 ,她对 性爱的热望违 背了维多利亚时代理想女性模 式的一条根 本 依 据 ,即 :女 人 不应 该 有 像 男 人 一 样 强 烈 的性 欲 ,更 不 应 该 有 主 动 的 性 要 求 。爱 德娜 在 格 兰德 岛度 假 期 间 ,罗 伯 特 激 活 了爱 德 娜 内 心 朦 胧 的 感情 。她 渴求去爱别人 ,也渴求得到别人 的爱 。但罗伯特害 怕社 会习俗 力量 ,为 了 自己的名声 ,远走墨西哥 。罗伯特不仅唤醒 了爱德娜 的精神 觉醒 ,也 唤起 了她 肉体 的觉醒 。当她在精神上觉醒之后 自然 而然 也就追 求性 的解放 ,她打破 了在男 女关 系上女人 被动 地受 男人 支配 的传 统观 念 ,不 再 容 许 丈 夫 控 制 她 的性 生 活 ,更 重 要 的 是 ,她 要 按 照 自己 意 愿 去 爱 ,去选择 自己的爱情 、伴侣 ,就这样 ,埃德娜有了被传统价值 观所不 容 的婚外恋情 。爱德娜和情人阿罗宾的关系只是单纯的 肉体关 系。主观 上 ,爱德娜蔑视他 ,不想和他在一起 ,但 “ 孤寂” 的她有时也需要表面 的填补 。爱德娜 以这种方式的宣告 自己不是属于她丈夫 ,而是属 于她 自 己,由她 自己来支配身体 。如 果说 罗伯特是 爱 德娜 觉醒 的根源 ,阿罗 宾则是她反抗男权社会的证明。 二 、孤 独 倔 强 的 行 者 “ 伦式英雄” 的愤世嫉俗 、叛逆 的个性必然导致孤傲倔强的心性 。 拜 这是对现实的无奈 与失望 ,是对未 来 的迷 茫与彷 徨。翻 开 “ 伦式英 拜 雄” 的开创作品 《 恰尔德 ・ 哈罗尔德 游记》 读 者看到 的是 满纸的无奈 , 和孤傲 ,体会到的是无尽 的忧伤 和迷 茫 : “ 前阿尔 比温岛有 位青年 , 从 所有正经的事情他都厌烦 。……但 一正视 现实就双 眼发酸。…… 内心极 孤独却又骄傲万分 ,形影 相吊也不愿俯就他人 ,甘愿远离 喧嚣去独 自生 存。 ( ” 王嘉 良:20) 4 . 正如作 者凯特 ・肖邦被认为 的那样 ,爱德娜也是一个走 在时代前面 的女人 ,由此注定 了她的孤独 和落寞 。肖邦 曾欲将这部书命名 为 “ 一个 孤独的灵魂 ” ( otr o1 ,其意不 言而喻。在度假 的格蓝岛上 ,埃 A Sla S u) iy 德娜 无 疑是 非 常 出众 的 。 因 为那 里 充 斥 着 妈 妈 型 的女 人 , “ 们 四 处 鼓 她 动着翅膀 ,张开保护 的羽翼 ,唯恐心肝宝贝遭到任何或真或想 象出来的 伤害 。这些女人视 J 为偶像 ,崇拜 自己的先生 ,并且认 为抹 杀 自我 , L女 像守护 天使般 长出一对翅膀是最神圣的天职” (肖邦 :9 。 ) 生 活在 爱 德 娜 周 围 的不 乏 当时 社 会 条 件 下 的 典 型 妇 女 。 肖邦 在 小 说 中塑 造 了另 外 两 个 用 于衬 托 女 主 人 公 的 女 性 形 象 。 她 们 的 行 为 准则 与 爱 德娜形成 了鲜 明的对 比。因此 ,爱德娜始终找不到志 同道合 的同盟 ,注 定形单影只 ,孤军奋战 。在 1 纪的美 国南方 ,妇女 的地位 仅仅 限于
悲剧潜质在麦琪和爱德娜命运中的体现
略特和 肖 的个人生活为参照 , 邦 以她们 的两部小
说 为研究对 象 , 考察 两 位 女 主人 公 自我意 识 的 觉 醒和抗争 , 并挖 掘作 品 中蕴 含 的悲剧潜质 , 在一 定
琪 生命 的早逝不 得不悲 伤 。不 少评论 家将 这样 的 结 局视 为小 说 的败 笔 。在 Lai看来 ,“ evs 如果 爱
(.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1 云南 曲靖 650;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 500 2 云南 普洱 650) 600
[ 摘
要] 乔治 ・ 爱略特和 凯特 ・肖邦是 1 纪 英 美著 名女作 家。在她 们 的 小说 《 9世 弗
罗斯 河上的磨坊》 《 和 觉醒》 女主人公 麦琪和 爱德娜经历 了一番“ 中, 主体 意识” 的觉醒 , 但都 以 悲剧 的死亡命 运结束 了和传 统社会 的抗 争。两位 女主人 公 “ 主体 意 识” 失落反 映 了爱略 特 的
美 国女性 主 义批 评家 伊 莱 恩 -肖瓦尔 特对 1 纪女性文 学 的研 究 揭 示 了觉 醒 女性 的悲剧 9世
世纪 的女性既想追求 独立却又受 到传 统妇女 观的 束缚 。表现在现 实生 活 中就是 , 她们 要 么结 婚 生 子 , 么 转 向宗 教 信 仰 , 要 要么 盲 目追 求 事 业 的成
21 0 0年 8月
; 6卷 2 第4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n lo i oT a h  ̄ ’C i o ra fSma e c e ol
Au . 0 0 g 2 1 Vo. 6 No 4 J2 .
悲剧潜 质在 麦 琪和 爱德娜命 运 中的体 现
李雪梅 廖新丽 ,
7 4
李雪梅 , 新丽 : 悲剧 潜质在 麦琪 和爱德 娜命运 中 钓撂现 廖 后, 最后 都 以死 亡 的悲 剧 命 运 结束 了她们 争 取 独
女性主义论文:安徒生童话中女性观的解读-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安徒生童话中女性观的解读-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本文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入手,通过分析《海的女儿》和《野天鹅》中失语、被噤声的女主人公,剖析安徒生童话里处处渗透着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传达出男权文化社会用男权价值观规约并女性,使她们按照男权社会所要求的女性标准成长。
“他者”(theother)的概念源于女权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被称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
“他者”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男性是主体,女性因为对男性的依附而处于从属地位。
“他者”不具有或失去了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
女性与男性的不平等地位,致使女性成为了精神上或物质上对男性话语语境里的附属品,愚昧无知地完全从属于男性主体地位,是男性世界的不同境界的风景———“他者”。
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男性霸权,使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得已生存,演变至今,女性于是便作为男性的“他者”出现,处于次要地位。
在波伏娃看来,自我与他者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性别层面看,男性成为自我,女性则成为绝对的他者。
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体和客体、主要和次要的关系,女性是根据男性而不是根据女性本身来定义自我的。
“他者”这个概念是对女性境况的一个基本描述。
女性的自我超越,总被另一个意志所遮蔽。
女性的戏剧源于这样一个冲突:每一个以自我为第一位的主体的基本愿望,和种种使她不得不认为自己不重要的境况的逼迫。
女性有史以来一直处于附属于男性的状态,她们的“他者”地位绝对而真实。
所以,波伏娃告诉我们“: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2]。
在波伏娃看来,女性没有过去、没有历史、没有自己的宗教。
纵观西方文学史,经典童话一直以来都以男性经验和男性视角为主导,把女性天使化和妖魔化的男权中心思想从未消失过,作为一名杰出的童话作家,丹麦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亦未能跳出这个思想。
从《觉醒》中爱德娜的觉醒透析美国十九世纪女性状况
《 觉醒》 是一本关于美 国维多利亚 时期社会习俗 使妇女受 限制的 小 说 。 爱德 娜 是 小 说 的主 人 公 , 是 书 名 《 醒 》 指 的 人 物 。爱 德 也 觉 所 娜2 8岁 , 新 奥 尔 良一 名 商 人 的 妻 子 , 一位 中产 阶 级 妇 女 。她 是 是 是 两 个孩 予 的母 亲 , 生活 舒适 , 须 为 收 入 和 支 出操 心 。 结婚 六 年 后 , 无 她 开始 思 考 她 生存 的意 义 和 在社 会 中所 处 的位 置 , 突 然 明 白 : 的 她 她 生 活无 味 、 调 、 有 色 彩 , 只 不 过 是 男性 世 界 的一 件 附 属 品罢 了 。 单 没 她 她 发现 自己对 婚 姻 不 满 意 , 不 满 足 于 婚 姻 中 那 种 受 限 制和 保 守 的 也 生 活 。她 从 潜 意 识 里 是 一名 贤妻 良母 的状 态 走 向彻 底 的 觉 醒 。但 对 于 无法 逃 脱 的社 会 对 她 的 束 缚 , 只 找 到 一个 答 案— — 投海 白尽 。 她 她 的 自杀 说 明爱 德娜 拒 绝 牺 牲 个 人 的 完 整 而 把 生 命 交 给 别 人 去 主 宰 , 一 种 勇敢 的反 抗 。 是 本 文试 图从 爱 德 娜 觉 醒 的j 个 方 面 透 析美 国十 九 世 纪 女性 的状 况 : 爱德 娜 对 家庭 角 色 的觉 醒透 析美 十 九 世 纪 女性 的婚 姻 状 况 ; 从
、
从 爱德娜对 家庭 角色的觉醒透析美国十九世纪女性的婚姻
状况 在 小 说 的 开始 ,爱 德 娜 生 活 在 一种 潜 意 识状 态 下 。她 与 莱 翁斯 婚后 过 着 衣 食 无 忧 的 舒 适 的 生 活 , 没有 意识 到 自己的 感情 和 愿 望 。 并 但 是 她在 格兰 得 岛上 的经 历 唤 醒 了她 对 自 由的 欲 她 , 1 使她 “ 考 ” 有 了 “ 咙 的苦 恼 ” 爱德 思 并 蒙 。
女性悲歌还是人性赞歌:评《觉醒》中人文主义的胜利
文章 编号 : 0 7 3 (0 1 1 —02 0 1 1— 8 6 2 1 ) 1 16— 3 0
导 言
人文主义 ( u ai 是指 社会价值 取 向倾 向于对人 的 hm ns m)
歌, 而借用人文关 怀和人文 意识剖析女主人公的灭亡却是人
文主义的最后胜利 。
一
个性的关怀 , 注重强 调维护人 性尊严 , 倡宽容 , 对暴力 , 提 反
位悲情英雄 , 糊涂一觉醒一思 考一 反抗一灭亡 , 从 最后孤
独地走向了死亡。通过 第一 次游泳 , 她发 现 了 自己的力量 ;
通过画画 , 发现创造的快乐 ; 通过罗伯特 , 发现 自 我而且承认 对感情和性的欲望。世俗 的期 望和法 律的 限制 没有给爱德 娜表现个性的机会 , 罗伯特 的拒绝让爱德娜彻底意识到 不为 世俗所容纳的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 她的 自杀是一 种懦
人文主义之 父——彼 特拉克 ( e a a Facso , 早 Pt r , r ec ) 最 rc n
提出 以“ 人学 ” 对抗 “ 学” 高举理 性 的旗 帜, 神 , 批判 宗教 迷 信, 封建制度和一切不 合理 的现象 , 强调人的尊严 , 追求 自由
平等 , 主张人权神圣不 可侵犯 , 将人文主义思想提上新 高度 。
、
女性悲歌
主张 自由 等和 自我价 值体 现的 一种 哲学 思潮 与世 界观 。 平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 , 是新兴 资产 阶级反封建 的社 会思潮 , 它肯定人性和人 的价值 , 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 , 要求
人 的个性解放 和 自由平 等 , 崇人 的感性经 验和理 性思维 。 推
女 性悲歌还是人性赞歌: 觉 中 评《 醒》 人文主 胜 义的 利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艾德娜与安娜之叛逆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艾德娜与安娜之叛逆女性形象陈凤兰(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07)摘要: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分析叛逆的艾德娜与安娜如何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心路历程,以深入认识已婚女性寻求爱情和实现自我所面临的困境。
艾德娜与安娜叛逆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凯特·肖邦和列夫·托尔斯泰对女性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期待。
关键词:艾德娜;安娜;叛逆女性中图分类号:I 5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343-(2010)03-0225-04An Analysis of Edna and Anna as Rebellious Women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CHEN Feng -lan(Basis Department,Fuji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lege,Fuzhou 350007,Fujian)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how Edna and Anna rebelled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roles imposed by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on them so a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lemmas which married women have to face on their way to pursue their love and self-fulfillment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The creation of their rebellious images embodied Kate Chopin and Leo Tolstoy's great humanitarian concerns and expectations towards women.Key words :Edna ;Anna ;rebellious women文学作品始终是作家的精神肖像,作家创作一个人物,总是凝聚着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命运的看法和思考。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生命代价——麦琪和埃德娜悲剧命运的比较研究
觉醒 于来 自家 庭 、 统 、 会 机制 等方 面 的压 抑 传 社 和束缚 , 绝 接受 传 统 文化 对 女 性 的角 色 定 义 , 拒
生活 中的 附属 品。觉 醒 后 的爱 德 娜 重 新 开始 认 真绘 画 , 并依 靠 自己画 画和赌 马 的钱租 了一 间 自 己的屋 子 , 出 了丈 夫华丽 的房 子 。 同时伴 随爱 搬
德 娜精神 觉醒 的还有 她对 自己身体 的意 识 。“ 她
们在《 弗罗斯河上的磨坊》 中听威克姆先生对儿
的磨坊 》 中都 描写 了当时 的社会 环境 中男性 和 女
已注定 , 因为传统 的父权文化不允许女性的觉醒
和反抗 。纵 览 国 内外 对两 部小 说 的研 究 , 虽然 女
收 稿 日期 :00— 5— 6 2 1 0 0
性在生活中不平等 的地位。不论是圣奥格小镇 还 是新 奥尔 良克 里奥 尔人 聚集 区 , 们 所奉 行 的 人
的死 亡命 运 结 束 了与 社 会 传 统 文 化 的抗 争 ——
麦琪 在洪水 中溺 水 而亡 , 爱德 娜 则 投 海 自杀 。 而 在看 似偶然 的事 件 背 后 她 们 悲 剧 的命 运 似 乎 早
并用 自己的方式 向传统发起了挑战。 在 肖邦 的《 醒 》 爱 略 特 的 《 罗斯 河 上 觉 和 弗
二、 麦琪和 爱德娜 自我意识的 觉醒
乍眼看 来 , 琪 和爱德 娜并 没 有什 么 相似 之 麦 处—— 麦琪 生 活在 维 多 利 亚 时 代 英 国的 圣 奥格 小镇 中 , 一位 同父母 和哥 哥生 活在 一 起 的未婚 是 少女 ; 而爱德 娜 则 是 1 纪 末 美 国法 国后裔 克 9世
从爱德娜的死亡看女性自由的困境
益深厚 , 但 他们却不敢公开挑 明, 当他们单独待 在谢尼岛切
断与格兰德岛世俗联系时 , 他们表 明了彼此 , 但 一回去罗伯 特就避着爱德娜 , 他 选择坚守社会 习俗 、 逃避感情 去了墨西 哥 。爱德娜则不 同, 她对罗伯特逃避他 的行 为并不理解 , 这 表 明爱德娜对爱情 的坚定 ,她 开始认识聆 听到心 底的情感
总第 2 6 0期 2 0 1 3 年1 1 月( 中)
叙 又f ‘
Th e Sc i e nc e Ed u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o t a 1 . 2 6 0
No v e mb e r 2 0 l 3 ( B)
德娜第一次游泳 , 就像“ 第一次 独 自走路 的孩子 ” , 是她的 自 我解放与发现 , 她变得 自信强大 , 这是她在觉 醒路 上迈 出的 重要一步 。爱德娜开始意识 到 自己 以前对莱翁斯 不假思索 的妥协 , 萌生叛逆与反抗的念头。爱德娜 与罗伯特 的感情 日
On t h e Ba r r i e r s t o Wo me n ’ S Fr e e do m t h r o u g h he t De a t h
我, 她取消 了招待客人 的惯例 , 不穿礼 服 , 不做 家务而 专心 画画。罗伯特的离开使爱德娜情绪低落 , 她开始主动和雷西
小姐交往 , 大胆坦 白了对 罗伯 特的情感 , 并表 明想要成 为艺 术家的决 心。雷西小姐 , 离群索居 , 没有结过婚 也没有孩子 , 是独立与 自由的代表 ,她告诫爱德 娜要成为艺术 家就 必须 勇敢 , 要敢 于反抗世 俗的阻挠 。爱德娜从家里搬 出来 , 独自 住进 了“ 鸽子屋 ” , 想靠 画画维 持生计 , 实现 自己在经济上 的 独立从 而改变 自己作为丈夫“ 所属物” 的现状 。 在处 理与阿尔塞 ・ 阿罗宾 的关系时 , 爱德娜时刻保 持 自 己的独立 状态 , 不让性关 系占据 她的全部生活 , 只是简单地 追求 性欲望的满足 , 始终保 留思考 自我需求 的空 间 , 完成 了 性觉 醒的过程。在一次去看赛马时 , 爱德娜结识 了阿尔塞 , 通过几次接触 , 爱德娜潜在 的性欲望被发现 了 , 她感到很 紧 张但后来 又对 阿尔塞亲呢的举动高兴 ,阿尔塞的亲吻使她 生命本性第一次有 了真正的反应 , 点燃了她的欲望火炬 。即 便 如此 , 爱德娜并 没有很快顺从 阿尔 塞 , 直到她 搬到 “ 鸽子 屋 ”感 到可以享受 暂时逃避习俗的快乐 时才 在庆祝搬家 的 那个 晚上“ 顺从 了他温柔 、 诱人 的恳求 ” 。从前的贤妻良母彻 底消失 了 , 爱德娜在世俗 的标准下 变得“ 邪恶 ” , 为满足 自己 对性 和艺术的渴望不择手段 。
从《玩偶之家》看女性主义解读(合集5篇)
从《玩偶之家》看女性主义解读(合集5篇)第一篇:从《玩偶之家》看女性主义解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从《玩偶之家》看女性主义姓名:王倩倩学校:昌吉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13年秋学号: ***44 指导教师:肖雅雯 2015 年 4 月目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一、序论··························二、《玩偶之家》简析····················(一)《玩偶之家》的创作背景··············(二)《玩偶之家》主要内容···············(三)《玩偶之家》角色娜拉分析介绍三、《玩偶之家》中的女性主义················(一)女性主义的诞生发展················(二)《玩偶之家》与女性主义··············四、结语··························五、注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摘录:···············5 5 5 5 8 8 9 11 12 13 错误!未定义书签。
爱德娜——女性世界的游离者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1年 8 0 第1期 0
Ju a o C ogi nvrt o Si c n eh o g ( c l i csE io ) or l f hnq g U i sy f c neadT cnl yS i e e d i n n e i e o oaS n c tn
生活 的重心 之所 在 。
睛 , 浓 又直 的 眉毛 , 与其 说 她美 丽 , 不 如 说她 俊 又 “ 还
俏” 。 在对 待孩 子方 面 , 德娜 常常处 于一 种遗 忘孩 爱
子 的状态 之 中 。用 克里 奥尔 人 的标 准来 看 , 她没 能达
阿黛尔 的婚姻 生活 同她 的外貌 一样 近乎 完美 。 她 总是 把 丈夫 的需 求 放 在首 位 。每次 她 匆匆 忙 忙地 回 家. 不是 因为 自己希 望 待在 家 中 , 是 丈夫 拉 蒂诺 尔 而
性世 界 的 游 离者 。 关 键 词 : 德 娜 : 性 朋 友 : 离者 爱 女 游 中图 分 类 号 :1 95 I . 0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1 9 ( 0 0 1 — 1 6 O 1 7 — 9 9 2 1 )8 0 O 一 3
作 者 简 介 : 志聪 (9 2 , , 士 , 川 外语 学院 ( 段 17 一) 男 硕 四 重庆 40 3 ) 0 0 1 英语 学 院讲 师 , 事 英语 教 学法 、 从 英语 语 言 文 学研 究 。
娜 最 终 归于 自己 的类 别— — 爱 德娜 作 为 一个 孤 独 的 个 体 , 立于 两者之 外 , 独 或者说 , 爱德 娜 只能游 离于 两
女性主义视角下《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解读-2019年文档资料
女性主义视角下《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解读、电影《悲惨世界》概述2012年上映的最新版电影《悲惨世界》是由著名导演汤姆霍伯执导的,以根据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音乐剧为蓝本,拍成的一部电影。
霍伯的《悲惨世界》在剧情上完全忠实于雨果的原著,故事围绕一名获释的罪犯冉?阿让( Jean Valjean )展开,着重描写他寻求救赎的过程。
影片在情节上并无太多改动和惊喜,但在改编风格上进行了转换,电影中加入了更多的情节元素,使情感线索更为连贯,丰富的细节也使人物刻画更加立体、细致入微,更易触动观众的心灵,导演以一种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为文学原著赋予了新的色彩。
二、通过三位女性形象解读《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悲惨世界》是一部音乐剧电影,片中全部采用现场录音,钢琴就在摄影机旁,导演以音乐剧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部伟大作品。
导演通过影像画的手段在影片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如芳汀、珂赛特、爱潘妮、德纳第太太等,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反映出了男权社会中的女性观,深化了雨果原著中的主题思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母性、圣洁的化身芳汀芳汀是影片《悲惨世界》中的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女配角,她是一个年轻漂亮的、有些轻挑而仍然极为纯真贞洁的、被欺骗的女工形象。
她也是使主人公冉阿让坚定了“从恶魔到天使”的升华之路的信念的重要线索人物。
影片中的芳汀是个悲惨而简单的女人,她是一个典型的在社会底层中孕育的孩子,从小便被父母抛弃,过着孤苦贫困的生活,然而生活的苦难也练就了她快乐而坚强的性格。
芳汀拥有与生俱来的美丽容貌和优雅的气质,她善良、朴实、纯贞,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憧憬着美好的爱情,然而她并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被上流社会所谓的绅士玩弄后无情抛弃,只留下了一个私生女。
芳汀是一个无私的母亲,为了孩子她选择勇敢地面对和承担一切,然而她的善良和勇敢并不为社会所容,在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后,她在饥寒交迫和病痛折磨中悲惨地死去。
《觉醒》之女性意识解读
Study on Feminism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作者: 段美婷
作者机构: 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710061
出版物刊名: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51-5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肖邦 觉醒 女性主义
摘要:�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肖邦的代表作。
随着女性要求自由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这部被誉为"研究女性的经典小说"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也理所当然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系统分析肖邦及作品女主人公爱德娜不甘顺从传统指向,大胆追求自我意识的性格,从而得以深刻体会及总结其中富含的女性主义意识。
追寻自由-------对凯特·肖邦《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
追寻自由-------对凯特·肖邦《觉醒》的女性主义解读19世纪末期,女性主义运动在欧洲和美国蓬勃发展,由此产生的女性主义文学以女性的视角发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自由。
凯特·肖邦的《觉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讲述了女主人公爱德娜从婚姻束缚中解脱,自我觉醒成为独立自主的女性的故事。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分析,探讨《觉醒》中的女性主义主题。
《觉醒》的主人公爱德娜,是一个受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妇女。
她的婚姻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却缺乏爱情和激情,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受制于人的女性形象。
小说中,爱德娜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聊和厌倦,对妇女的地位和权利表示不满。
与此同时,她开始寻求自己的人生意义,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成为了一个不被社会规范约束的自由女性。
这表现出爱德娜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和追求,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
在小说中,爱德娜最初的觉醒是由她的艺术教练阿西丽開始的。
阿西丽是一位富有的年轻女性,以自由和强烈的个性形象给女主带来了启示。
她擅长于唱歌、绘画和舞蹈,是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
阿西丽对爱德娜的影响在小说中可谓至关重要,她用她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的生活态度启发着爱德娜。
正是因为阿西丽的引导,爱德娜能够跳出传统的妇女角色,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由。
除了阿西丽,小说中的其他女性形象也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内心变化。
爱德娜的好友阿黛尔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形象,她不断地催促女主继续走自己的路,同时传递了她作为传统女性在家里要无时不刻为先生们服务的价值观。
爱德娜的丈夫勒庞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男性形象,他对爱德娜的生活态度漠不关心,不顾及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在小说的结尾,爱德娜选择拍摄自己的画像,而不是像此前约翰·录音一样拍摄他们的合照。
这是她彻底从传统的婚姻生活中解脱出来,开始了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生活,也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小说的结尾中,爱德娜走进大海中,她被海浪带走,仿佛是被自由的力量带走了,这象征着爱德娜成功的摆脱婚姻中的束缚,走向了一个充满自由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德娜和麦琪悲剧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分析作者:李雪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7期摘要:《弗洛斯河上磨坊》和《觉醒》是19世纪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
乔治·艾略特和凯特·肖邦分别在小说中表达了觉醒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和渴望,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父权制下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
两位女主人公麦琪和爱德娜同为觉醒女性却都以悲剧告终。
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性别分工将她们禁锢于家庭之中,而难于成功的家庭权利争斗以及女性压迫的集体性都注定了她们命运的悲剧性。
她们的悲剧结局揭示了资本主义和传统父权制对女性命运的相互作用,说明只有改变社会和传统的性别观才能真正改变女性的命运。
关键词: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分工;权利争斗;压迫的集体性;[中图分类号]:l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173-02工业革命给19世纪的西方社会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的巨变。
在英国和美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
越来越多的男人被迫进入工厂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他们的工资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的改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却进一步加深了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分工,加剧了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中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女性群体和男性群体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及经济等级制度。
乔治·艾略特和凯特·肖邦是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发展时期的主要作家。
她们把目光集中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上,反映了社会巨变的年代里女性寻求独立和自我意识的渴望。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麦琪和《觉醒》中的爱德娜代表了具有女性独立意识的女性。
她们质疑女性在传统生活中的角色,表达了女性对知识、职业和独立的渴望。
然而,麦琪和爱德娜最终无法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既能成全自我也能兼顾家庭的两全之策。
可以说,她们的死亡——麦琪溺于洪水之中,爱德娜投身大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营救汤姆注定要失败。
父权制规定麦琪,错在其女性的身份,不能救她的哥哥”,(Purdy:2005:119)而爱德娜“自我意识的追求注定失败,因为在一个立法、经济和社会传统都禁止女性自立的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能”(Martin:2007:17)。
许多国内外批评家对麦琪和爱德娜的悲剧结局进行了女性主义角度的分析,将麦琪和爱德娜的悲剧归咎于传统父权社会对于女性觉醒意识的压制。
本文将继承前人的研究,继续沿着女性主义的研究方向,运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基本概念,从社会等级和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分工、权力争斗以及压迫的集体性三方面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影响,从而探寻麦琪和爱德娜悲剧的根源。
一、社会性别分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着眼于根据性别所产生的劳动分工状况,指出资本主义在性别和经济上都具有剥削性,资本主义父权统治成为女性压迫的源泉。
“从小时候开始,她们(妇女)就被教导一个女人应该结婚生子。
她们被生来、养来、育来成为他人的妻子,仅此而己。
”(Watson2002)麦琪和爱德娜生活在19世纪英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她们正是社会性别分工的受害者。
“劳动和社会的性别划分是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基础。
它将男人和女人划分到等级制的性别角色中,规定了他们在家庭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相应职责。
”(Eisenstein,1979:26)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被剥夺了接受良好教育和工作的机会。
塔利弗先生认为儿子汤姆虽然生性愚钝,但是他必须要接受好的教育才能在将来养活自己的家人,麦琪虽然聪明,可是女人太聪明反而是件麻烦事,所以麦琪只能跟母亲学习针线活。
在塔利弗先生因为诉讼失败失去磨坊之后,汤姆肩负起了全家的生计。
眼见汤姆为家庭奔波,麦琪决定靠为别人缝补来帮汤姆还债,但是却遭到汤姆的唾弃,他告诉麦琪:“我不想让我的妹妹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会负责债务,不需要你像那样地降低自己的身份。
”(Eliot,1999:263)可见,社会性别分工规定了女性的活动范围就是家庭,劳动是身份地位降低的表现。
因此,渴望知识,渴望有所作为的麦琪只能悲哀地发现:她很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因为社会的公共领域没有为她开放。
《觉醒》中的爱德娜在结婚的六年时间里一直以家庭为本。
她没有自我追求,因为社会性别分工教给她女人的角色就是妻子和母亲。
虽然经常莫名地难过,但她一直扮演着一个全心全意辅助丈夫的好妻子角色。
同时,她被动地接受和享受丈夫所给予的奢华生活。
社会性别分工将大部分女性局限于家庭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女性受教育以及职业的选择机会;即使她们能出去工作,所得到的工作也只是家务劳动的延伸,离不开家庭这个范畴,劳动报酬也不能和男性的相提并论。
小说中,麦琪曾经在毕业后找到了家庭教师的工作,而爱德娜则试图成为一名画家。
很明显,这两种职业并没有过多涉足公众领域。
因此,她们对事业的追求并没有被他人认真看待。
麦琪的工作在家庭遭遇危机时就放弃了,因为她的职责是照顾家人,而这份工资也不足于支撑一个家庭;爱德娜的事业也没有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莱昂斯指责爱德娜把时间花在画画上,因为对他而言,“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孩子们的母亲,在画室里度过几天的光阴几乎可以说是愚蠢的,这些时间如果花在打理家庭,使家庭更加舒适就最好了”。
(chopin,1981:75)阿黛儿鼓励爱德娜画画,可她不认为爱德娜应该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事业,而应是一个女人为家庭服务的工具。
麦琪和爱德娜的遭遇说明,社会性别分工剥夺了大部分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正如麦琪曾痛苦地驳斥汤姆道:“因为你是男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
”(Eliot,1999:312)不同的性别角色形成了女性被动消费者的身份,从而降低了女性地位,造成她们在性别等级中的从属性。
《觉醒》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爱德娜和阿黛尔都是丈夫眼中的一件物品,她们的地位由丈夫的身份和财富来决定。
因此,麦琪和爱德娜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她们的一切由身为家长的父亲、兄长或丈夫决定。
当她们表达平等和自由的渴望时,就注定了和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冲突。
二、家庭中的权力争斗凯特·米利特表示“男权制的主要机构是家庭。
家庭是男权制社会的一个单元。
家庭处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在政治和其他权威不能施以完全控制和要求绝对顺从的地方发挥作用,家庭鼓励其成员适应和顺从社会。
而且在男权制社会里,妇女即使拥有合法的公民身份,对她们实施统治的也往往只有家庭。
(米利特,2000:32)因此,为了改变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无权状态,首先要从改变女性在家庭中的被压迫的状态开始。
麦琪和爱德娜试图从家庭出发来反抗社会对于女性的压制。
麦琪拒绝按照母亲的要求学习如何表现得像一个淑女;爱德娜拒绝向丈夫的意志妥协。
她们向传统社会发起挑战,却发现自己已经被编织在等级和性别所构建的关系之网中难于脱身。
《弗洛斯河上的模仿》中,麦琪和汤姆的冲突体现了不同性别在家庭中的权利争斗。
Hartmann(1979:319)认为:“孩子基本上由母亲在家中抚育。
在社会中,妇女被定义和视为男性的从属物,而男人很少出现在家庭的画面中。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普遍了解到自己在性别等级中的位置”。
塔利弗一家正是这类家庭的代表,汤姆和麦琪从父母的关系中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
因此,汤姆一直比麦琪更具有优越感。
虽然麦琪从小就对传统观念表示不满,但是她急于证明自己聪明的做法却反证了她信心的缺失。
塔利弗先生诉讼失败后,汤姆用家长的身份,决定着麦琪的工作、生活和爱情。
最终麦琪不得不选择自我牺牲的哲学观麻痹自己。
从某种程度而言,麦琪被迫过上了行尸走肉的悲剧生活。
《觉醒》中莱昂斯和爱德娜的关系体现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
莱昂斯将爱德娜视为自己的一件所有物。
他们之间不平等的夫妻关系更是一种服务或是财产关系。
爱德娜在海水中觉醒后开始试图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她想成为自己身体和思想的主人,不再因为经济的依赖而顺从于丈夫。
爱德娜勇敢地表达对罗伯特的爱情,和阿洛宾发生婚外性关系;她认真画画,并开始出售自己的作品。
表面看来,爱德娜已经脱离了丈夫的掌控。
然而,爱德娜根本无力和莱昂斯抗争。
搬出了莱昂斯的房子,“她逃离了莱昂斯为她构筑的金丝笼,却将自己限制在了一个新的笼中。
社会规范——以及罗伯特对社会规范的认同——继续把爱德娜困住。
”(Ward&Spain,2003:131)罗伯特永远不会接受爱德娜以“蓬特利尔太太”身份和他结合。
另外,爱德娜母亲的身份让她无法无视孩子的名声,她不能因为自己的反叛让孩子受到伤害。
因此,她最终只能选择大海作为自己抗争的归宿。
三、压迫的集体性社会性别分工以及家庭中的权利关系共同形成了资本主义父权制对女性压迫的特殊形式。
海迪·哈特曼(引自沈奕斐,2005:309)认为“按性别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机制,它维护男人对女人的优势,因为它坚持在劳动力市场中对妇女实行较低工资。
低工资使妇女依赖男人,因为它鼓励妇女结婚。
已婚妇女要为丈夫料理家务。
于是,男人从较高工资和家庭分工中得到好处。
这种家庭分工反过来又对削弱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产生作用。
这样一来,等级制家庭分工被劳动力市场永久化,反之也一样。
这一过程是资本主义和家长制两种连锁制度长期影响的结果。
……家长制与资本主义相互适应给妇女造成恶性循环。
”可以说,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作用形成了男性对女性的集体压迫。
首先,传统文化将男人和女人截然划分在两个被界定为不同价值的领域中,家庭和工作成为不同性别的活动场所。
女性被界定在家庭的领域中,家务劳动成为女性的义务,因而女性在职业和家庭之间面临非此即彼的困境,要么做家庭妇女,要么做职业妇女。
《觉醒》中的雷兹小姐就是职业女性的代表。
她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男人,可她和社会隔绝,没有家庭。
她的生活表明,女人只能选择工作或是家庭,没有两者兼而有之的可能。
其次,男性在公众领域的劳动价值被社会承认,而女性在家庭领域里的劳动却不被承认。
女性以使用价值的方式生产的剩余劳动被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所占有。
女性工作的产出比为她们自身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可是,由于女性的家务劳动被排除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计算之外,因此女性的家务劳动价值并没有得到承认。
这种无偿的家务劳动成为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使女性在经济上长期依赖男性,形成家庭和社会上的从属地位。
两部小说中充满了家庭妇女的身影,塔立弗太太,阿黛儿,觉醒前的爱德娜都曾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她们相夫教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经济上的依附关系让她们始终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
例如,爱德娜从丈夫的房子搬出后,伴随着自由而来的是一种“社会地位降低”的感觉,因为她一直是以蓬特利尔太太的身份为人们所尊重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