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丰乐亭记教师用书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丰乐亭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7061828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丰乐亭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7061828

03杂记丰乐亭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

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盖亦反其本.矣C.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能以.足音辨人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解析】A项,乐:动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乐”/形容词,可译为“快乐”。

B项,本:动词,据语境及下句的“道”推断,可译为“叙写”、“描绘”,但如译为“根据”亦可通/名词,可译为“根本”,此处指王道。

C项,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率领”、“带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法,可译为“凭借”、“依据”。

2017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件:杂记《丰乐亭记》(共40张PPT)

2017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件:杂记《丰乐亭记》(共40张PPT)

干戈:战争,战乱 昔:当年 以:率领 破:打败 形作动 遂:于是 考:考察 其:代当地的 按:查索 图记:地理图籍, 升:登上 高:高处 形作名 求:找到 就:受(被动) 而:但 故老:当年亲历战 事的人 盖:因为
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 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 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被动句),百 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 老尽矣!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 自唐失其政,海内 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 分裂,豪杰并起而 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 争,所在为敌国者,敌对政权,哪里数得清呢。 何可胜数?及宋受 到了宋朝接受天命,圣人 天命,圣人出而四 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 海一。向之凭恃险 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 阻,铲削消磨,百 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 年之间,漠然徒见 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 山高而水清。欲问 只见山依旧高耸,流水仍 其事,而遗老尽矣。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 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去 世了。
失其政,政治混乱 ;分裂,四分五裂 ; 所在,到处,处处;为,是;敌国者,敌对政权; 胜,尽;受,接受。一,数词作动词,统一;向, 过去,从前;凭恃,凭借依靠; 刬削,被铲平,消磨;消耗磨灭;漠然,冷清寂 静地 徒,只;遗老,经历事变的老人;尽,都 死去,形作动。
滁于五代干戈之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 际,用武之地也。 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 昔太祖皇帝,尝以 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 周师破李景兵十五 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 万于清流山下,生 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 擒其皇甫晖、姚凤 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 于滁东门之外,遂 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 以平滁。修尝考其 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 山川,按其图记, 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 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 欲求晖、凤就擒之 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 所。而故老皆无在 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 也,盖天下之平久 下平定已经很久了。 矣。

丰乐亭记-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丰乐亭记-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丰乐亭记-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前言《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是一本经典的文学读物,是学习唐宋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本教案以《丰乐亭记》为例,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流程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丰乐亭记》的背景、文学特点和意义。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使学生:1.了解《丰乐亭记》的背景、作者、内容和意义;2.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风格;3.掌握文学批判的方法和手段;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丰乐亭记》的结构和主题;2.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研究《丰乐亭记》的文学特色和意义;2.探讨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手段;3.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介绍《丰乐亭记》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给学生看一段视频,介绍一下唐宋文学的特点;3.学生阅读《丰乐亭记》的课文,理解文本的主体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二步:分析文本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丰乐亭记》的主题和表现手法;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研究文本的语言和结构,分析文本中的意象和象征;3.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小论文,分析文本中的文学特点和意义。

第三步:展示作品1.学生展示自己的读后感或小论文,交流个人观点和见解;2.教师针对不同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作品的优缺点和改进之处;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步:总结评价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收获和体会;2.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3.教师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表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丰乐亭记》的背景、作者、内容和意义,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了解了文学批判的方法和手段,探讨了唐宋文学的特点和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8课 杂记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8课 杂记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

第8课丰乐亭记专题导航专题解说杂记类散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形成较晚,内容也颇为驳杂。

记人记物,记亭台名胜,记游山玩水等等,皆属于“记”的范围。

同学们在初中学习过的《醉翁亭记》就是这类文体。

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称“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比较准确地指出了杂记的功能。

因为所记事物具体可感,此类文章中便多有记叙周详、描写细致的佳作。

总体来说,宋人杂记无论在结构还是立意上都更趋成熟完善,成就要高于唐人。

而且宋人善于从所记事物中抽绎出社会人生的大道理,言近旨远,多有寄托。

这一特点在本专题选录的文章中非常显著。

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杂记,了解杂记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感受杂记中精彩的记叙描写,学习古人善于从记事中抽绎出人生哲理的写法。

4.学习本专题时,要尽量结合注释提高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注意加强诵读。

庆历五年(1045)春,欧阳修上书为杜衍、范仲淹等辩诬,触怒了守旧派,降职滁州。

作者到任后的第二年就作了《丰乐亭记》。

丰乐亭建于庆历六年(1046),当年五谷丰登,万民欢乐、故而命名丰乐亭。

全文围绕一“乐”字而写,其主题却是歌颂北宋初期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

文章在记叙中插入议论,回顾战争年代,对照当前的和平景象,从而要求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激发起感恩报德的思想,最后归结到亭子命名的原因。

以“乐”开篇,以“乐”结终,“乐”贯穿始终,景宜人,情动人,理启人,《醉翁亭记》让人跟着醉,《丰乐亭记》让人跟着“乐”,真不愧为传世的姊妹篇。

薛时雨与欧阳修1.醉翁亭坐一知己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又字澍生,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

清咸丰进士,做过嘉兴、嘉善知县和杭州知府。

十分热爱家乡,年轻时经常到琅琊山赏景作诗,写下了许多楹联诗词,尤其是对琅琊山的醉翁亭情有独钟。

高中语文 03杂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03杂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越州赵公救灾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全部内容。

越州赵公救灾记本课话题——情系百姓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以民为本,情系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是高尚情怀的体现,也是立国之本,好官之根.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

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

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

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

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截止到2015年底,在吾买尔的带领下,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1课丰乐亭记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1课丰乐亭记训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丰乐亭记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掇.幽芳而荫乔木掇:摘取B.因为本.其山川本:依据C.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幸:幸亏D.涵.煦百年之深也涵:滋润解析:选C。

幸:有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修既治滁之明年..夏B.滁于五代干戈..之际C.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D.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解析:选B。

A项,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B项,“干戈”指“战争”,与今义相同;C项,消除,消灭/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或虚度时间;D项,孤寂的样子/冷漠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刬削消磨B.亡何国变,宁南死C.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D.掇幽芳而荫乔木解析:选D。

A.“刬”同“铲”;B.“亡”同“无”;C.“乡”同“向”。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B.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解析:选D。

判断句,其余的为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以下课内文段,回答5~8题。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

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修尝考.其山川____________(2)圣人出而四海一.____________(3)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____________(4)盖.天下之平久矣____________答案:(1)考察(2)统一(3)只,仅仅(4)连词,表原因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向之.凭恃险阻②欲求晖、凤就擒之.所B.①圣人出而.四海一②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C.①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D.①升高以.望清流之关②樊哙侧其盾以.撞解析:选D。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4课黄州快哉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第4课 *黄州快哉亭记1.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黄州快哉亭记》2.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黄州快哉亭记》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

——黄庭坚《登快阁》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一、字词积累1.字音肆.(sì)大 沔.(miǎn) 谪.(zhé)居 开阖.(hé) 倏.(shū)忽 骇.(hài)目 指数.(shǔ) 骋骛.(wù) 飒.(sà)然 披襟.(jīn) 庶.(shù)人 会.(kuài)计 瓮牖.(yǒu) 濯.(zhuó) 绝壑.(hè) 骚.(sāo)人憔.(qiáo)悴.(cuì) 2.一词多义(1)假设⎩⎪⎨⎪⎧①与海相假设..形容词,相似②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代词,你们③天假设..有情天亦老 连词,假设④仿佛假设..有光 副词,好似 (2)当⎩⎪⎨⎪⎧①王披襟当.之 动词,面对②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副词,应该③当.此之时,见狱吏那么头枪地 介词,在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介词,对着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3)适⎩⎪⎨⎪⎧①将何适.而非快 动词,到、去②某为泾州,甚适.,少事 形容词,满意③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副词,正好,恰④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动词,女子出嫁 3.词类活用①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②夜.那么鱼龙悲啸于其下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③动.心骇.目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使……惊骇 ④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⑤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跟随⑥将何往而非病.名词作动词,忧愁 4.古今异义①使其中..不自得 古义:指内心。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5书序伶官传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70618217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05书序伶官传序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70618217

《伶官传》序本课话题——磨难与人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艰难困苦,玉汝以成。

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而安逸的环境却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可以弱化人的斗志。

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上百折不挠。

”三毛的破碎,源于她那一刹那的明澈与超脱;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割破生命的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乐章。

大树有缺陷仍旧将生命延续在世界各个角落。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曹雪芹家道巨变乃有《红楼梦》;海伦·凯勒双目失明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孙膑双腿被废写出《孙膑兵法》。

磨难也是一种美,它能让你奋发,让你不懈追求完美人生。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冯梦龙2. 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3. 逆境展示奇才,顺境隐没英才。

——霍勒斯4.逆境能打败弱者而造就强者。

——尼克松5.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盛.衰之理( ) 盛.以锦囊( ) 以三矢赐.庄宗( ) 藏.之于庙( ) 及仇雠.已灭( ) 逸豫..可以亡身( )( ) 岂独伶.人也哉( ) 与尔三矢.( )【答案】 shènɡ chénɡ cì cánɡ chóu yì yù línɡshǐ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 同“________”【答案】 仓皇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其矢,盛.以锦囊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魏公子列传》(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4)微⎩⎪⎨⎪⎧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魏公子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王阁序》(5)于⎩⎪⎨⎪⎧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至于.誓天断发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答案】 (1)形容词,兴盛的/动词,装/形容词,骄盛的/形容词,强盛的 (2)动词,围困/动词,困扰/名词,困难 (3)动词,告诉/动词,祭告/动词,禀告 (4)微小的事/如果没有/偷偷地、悄悄地/精妙、深奥/微小 (5)介词,到,在/介词,到,与动词“至”组成复合词,表结果/介词,从/介词,被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苍皇东.出( )________ (2)一夫夜.呼( )________ (3)乱者四.应( )________ (4)函.梁君臣之首( )________ (5)而告以成功..( )________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________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________ (8)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向东 (2)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3)名词作状语 在四面(4)名词作动词 用木匣子装 (5)动词作名词 成功的消息 (6)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兴盛;使……灭亡 (7)形容词作名词 微小的事情;才智勇气 (8)形容词作动词 作乱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与其..所以失之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时,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毋宁、不如”等呼应)。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3杂记 木假山记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3杂记 木假山记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木假山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版*木假山记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幸而至于任为栋梁那么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那么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那么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那么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那么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那么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那么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假设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1.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或.蘖而殇或:有的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啮:咬C.那么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数: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偶然因素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薪:木柴【解析】薪:名词做动词,伐而为薪。

【答案】 D2.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强之以.为山斧斤以.时入山林B.以及于.斧斤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然予之.爱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解析】A项,以:介词,把/副词,按时。

B项,于:介词,表被动/介词,比。

C 项,之: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而: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表修饰,可不译。

【答案】 C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1课 丰乐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1课 丰乐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三杂记第1课丰乐亭记学案(含解析)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丰乐亭记[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四篇文章。

《丰乐亭记》歌颂了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战乱,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木假山记》表现苏氏父子凛然不屈、岌然不阿的风骨;《越州赵公救灾记》展示了赵抃的品德;《黄州快哉亭记》反映了苏辙的旷达胸怀及牢骚与不平。

《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是写于同一时期的散文名篇,表达了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人生感慨,寄托人生理想,把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富于变化,涉笔成趣的特色。

《木假山记》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与议论高度结合,全文一唱三叹,迂回曲折,环环相扣,笔力雄健,感慨深沉,颇耐玩味,是作者“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著〞风格的典型表达。

《越州赵公救灾记》以史家笔法,井然有序地记述赵抃救灾的全过程,表达事件有详有略,笔端含情,人因事见,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品德,展现了曾巩散文“纡徐曲折〞的特点。

《黄州快哉亭记》紧紧围绕“快哉〞二字展开,写景局部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之景,议论局部作正、反推理,作者的赞赏慰勉之情,尽注于字里行间,表达了苏辙文章含蓄温厚、善于“一波三折〞的风格。

第1课*丰乐亭记1.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3.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秋声赋》4.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秋声赋》一、字词积累1.字音窈.(yǎo)然恃.(shì)商贾.(gǔ)滃.(wěng)然畎.(quǎn)亩刬.(chǎn)涵煦.(xù) 滁.(chú)2.通假字刬.削消磨刬,同“铲〞,铲除3.一词多义(1)治⎩⎪⎨⎪⎧①修既治.滁之明年夏 动词,治理,管理②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形容词,治理得好,太平(2)始⎩⎪⎨⎪⎧①始.饮滁水而甘 动词,才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动词,开始 (3)顾⎩⎪⎨⎪⎧①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动词,看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动词,探望,拜访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动词,关心,照顾(4)按⎩⎪⎨⎪⎧①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动词,查索②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介词,按照③按.兵不动 动词,止住④按.榆溪旧塞 动词,巡视 (5)简⎩⎪⎨⎪⎧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形容词,简略,简单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动词,选拔 (6)幸⎩⎪⎨⎪⎧①幸.生无事之时也 形容词,幸运②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 动词,希望③始皇帝幸.梁山宫 动词,特指皇帝到某处去④而君幸.于赵王 动词,宠爱⑤陛下幸.忧边境 动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7)而⎩⎪⎨⎪⎧①始饮滁水而.甘 连词,表顺承②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连词,表修饰③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连词,表并列④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连词,表转折⑤诸君而.有意,唯马首是瞻 连词,表假设 (8)于是⎩⎪⎨⎪⎧①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 由于这样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从这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在这时 4.词类活用①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名词作状语,每天②圣人出而四海一.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③遂书以名.其亭焉名词作动词,命名④以乐生.送死.动词作名词,活的,死的⑤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⑥始饮滁水而甘.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甘甜5.古今异义①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古义:第二年。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黄州快哉亭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706182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03杂记黄州快哉亭记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706182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木行.列行:一行一行地B.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斜着眼睛看人C.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其中:指心中D.楚王之所以..为乐所以:均译作“……的原因”【解析】B项,“睥睨”理解为“斜着眼睛看人”是其本义,此处应引申为“傲视”。

【答案】 B2.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快哉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 )①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②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③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④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⑤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A.①②⑤ B.②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①句写江水,⑤句发议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杂记丰乐亭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

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
盖亦反其本.矣
C.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能以.足音辨人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解析】A项,乐:动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乐”/形容词,可译为“快乐”。

B项,本:动词,据语境及下句的“道”推断,可译为“叙写”、“描绘”,但如译为“根据”亦可通/名词,可译为“根本”,此处指王道。

C项,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率领”、“带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法,可译为“凭借”、“依据”。

D项,其:都是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 )
A.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无在者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而喜与予游也
C.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风霜水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解析】B、C项的前句不属于“山川美”;A项,后句不属于“风俗美”,可据此使用排除法。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处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

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

如用“耸然”、“窃然”、“滃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作者对安定生活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情感。

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解析】A项,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宾客皆不至。

【答案】 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第一句应译出“疏”,第二句应译出“以为”,第三句译文应体现“往游其间”句式特点;(2)第一句应译出“外事”,第二句应译出“畎亩衣食”,第三句应译出“乐生送死”;(3)译出判断句式,译出“所以”、“安”、“幸”。

【答案】(1)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2)百姓在一生中接触不到外边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

(3)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一处泉水,甘甜无比。

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面约百步远的近处找到了泉源。

那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

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

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

过去,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景十五万兵马,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了他的将领皇甫晖、姚凤,从而平定了滁州。

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经历过战乱的老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腐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

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削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

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

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是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也喜欢当地的民风安闲。

既然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就天天同滁州人在此有时昂首观青山,有时低头听流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

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我为他们描绘这里的山水(或“根据这里山河的特点”),说说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知州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