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精选8篇)
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精选8篇)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篇1一、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正确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食物链,并能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构建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激发兴趣1、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学习新的一课,动物与能量。
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食物链2、在讲课之前,老师要先提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图片),图中的各种动物(包括人)正在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需要)3、动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那么它们是怎样获取能量的呢?(动物通过捕食获取能量)4、那么动物是怎样通过捕食而获取能量的呢?咱们接下来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谜语导入1.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猜两个谜语。
幻灯片出示草莓杨梅的谜语。
师:为什么猜是草莓?(草被羊吃光了)为什么猜是杨梅?(羊被狼吃光了)师:草被羊吃羊又被狼吃2.在这两个谜语中包含着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羊的食物是草,狼的食物是羊。
(三)探究新知活动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师:接下来,咱们看一段视频,同学们要仔细观看视频,等一会老师要提问几个问题。
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里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师:故事里面有哪些生物?(树、蝉、螳螂、黄雀)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树被蝉吃,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2、(各小组讨论后)由各组组员来汇报。
3、小结:就像这些动植物一样,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有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大班科学食物链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食物链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的1.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图表示方法;3.分析基本食物链,认识食物链的稳定性与关键环节;4.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食物链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图片、课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包括主要概念和组成部分。
随后,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分类,包括自然食物链、人工食物链。
2. 食物链的概念图表示方法通过课件和黑板示意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图表示方法,包括三角箭头表示法和直线表示法。
同时,让学生积极讨论食物链是否有更好的表示方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质疑意识。
3. 基本食物链的分析选择适当的例子,比如草-蝉-鸟,或者蚕-鸟者等基本食物链。
让学生分析基本食物链,其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食物链平衡的因素,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认知和理解。
4. 生态平衡的意义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即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护意义。
三、教学方法和技巧1. 集中讨论法在每个环节之前,可以采用集中讨论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见解。
2. 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图示,样本例证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讲内容。
3. 评价、总结法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自我评价,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加深认知。
4. 激发兴趣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入等教学技巧,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本次食物链教学,学生反应积极,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针对不同学生对问题不同的思考难度时,个别学生表现为理解较慢,难以掌握重点;另一部分学生对基本食物链方面的问题理解过度,对一些细节问题缺少了解。
需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食物链初中教案
食物链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及书写方法。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培养学生运用食物链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及书写方法。
2. 难点:食物链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括食物链的图片、实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定义。
3.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食物链的组成、书写方法及注意事项。
示例:草(生产者)→鼠(消费者)→蛇(消费者)→鹰(消费者)4.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PPT课件中的实例,识别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5. 练习环节: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食物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7.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食物链的图片,并附上文字说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书写方法。
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班食物链教案(5篇)
大班食物链教案(5篇)大班食物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力量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能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并能画出简洁的食物链。
(2)通过查阅资料、方案设计等培育学生运用网络学问和书本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帮忙学生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育学生对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加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熟悉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育学生自我建构学问的力量。
三、教学难点生物防治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预备1、教师制作网络课件,并调试好电脑。
2、学生预备写有庄稼、田鼠、猫头鹰、牛、草、人的卡片以及连接卡片用的带箭头的纸条,双面胶。
五、教学方法谈话、争论、沟通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第3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人体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那么食物又来从何而来呢?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翻开投影和学生一起观看)(学生翻开食物链的网页,点击首页的猎豹捕食的链接,观看。
)师:想一想猎豹和羚羊是什么关系?(学生答复:猎豹吃羚羊、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看过猫抓老鼠、蜜蜂采蜜等场景,那猫和老鼠、蜜蜂和花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答复:也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师:好。
这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叫做食物链。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食物链的学问。
(板书课题)师:下面我们点击网页上的学习目标,了解一下,这节课我们应当学习和把握哪些学问?(学生点击,阅读。
)师:在了解学习的目标后,我们来看看食物链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学生点击,阅读。
)(二)新课学习师:下面点击在线学习。
我们知道在语文课中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哪个同学能答复一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阅读网页上的流淌字幕答复)师:那我们想一想,螳螂、蝉、黄雀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和同学争论一下,并填写在本页下方的表单中,姓名用学号代替,并提交。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设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联系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能找出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在模拟游戏活动中体验食物网中的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食物网中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意识到保护食物网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讨论,发现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联系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水田里的生物名称卡片、不同颜色的毛线、课件四、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
”提问:这里有哪些生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揭题: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认识食物链1.情境再现:在校园的花丛中,依次出示杜鹃花、七星瓢虫、蚜虫、麻雀的图片,寻找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示范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杜鹃→蚜虫→瓢虫→麻雀2.小结: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3.出示更多生物图片。
提问:在这么多的生物之间,还有哪几条食物链呢?4.观察食物链,小组讨论,找出食物链的特点。
(多数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5.介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
6.从谚语、成语中寻找、辨析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
”(浮游生物→虾→小鱼→大鱼)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树叶→蝉→螳螂→黄雀)(三)认识食物网1.提供标有水田里生物名称的`卡片(稻谷、蝗虫、鼠、青蛙、蜻蜓、蛇、麻雀、猫头鹰、老鹰),引导学生表示出它们的食物关系。
幼儿园大班教案《食物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食物链》教学目标1.认识食物链的概念;2.理解食物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意识到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食物链的层次结构•食物链的作用教学准备•PPT课件•绘本《食物链》•图片资料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用图片展示食物链前景图,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题——《食物链》。
第二步:探究•通过绘本《食物链》带领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究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教师将绘本的内容呈现给孩子们,指导孩子们理解食物链中各组成部分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
•通过问题引领,带领孩子们思考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步:示范•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不同层次结构的典型食物链。
•教师利用PPT课件对食物链的组成部分和作用进行形象地讲解。
第四步:任务•带领孩子玩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不同层次结构的食物链。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食物链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微妙平衡。
第五步:总结•通过总结反思,让孩子们归纳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通过导入、探究、示范、任务和总结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全面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部分和作用。
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任务环节孩子们的合作不够紧密、部分孩子对绘本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等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任务形式,更加注重师生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本堂课程的知识点。
最新-五年级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最新3篇
五年级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最新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五年级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课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5课内容。
这一课在本单元中既是对前面四课内容的延伸,也是为下一课《做一个生态瓶》的铺垫,因此本课的地位尤其重要。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知道一片区域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2. 知道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过程与方法1. 能够正确书写完整的食物链,并应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2. 能够按照食物链,将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
2. 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动植物保护意识,认识到和谐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能正确书写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意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复习旧识:依据前面四课的学习,回忆生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水、阳光、空气等)。
2.新知导入:其实,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课件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3.谁能用成语来描述这两幅图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生物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捕食关系)5.我们就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来认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吧!二、新授(一)谁被谁吃(食物链)1.(课件展示农田中生物谁被谁吃):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说一说,在这个视频里,你发现这些动植物谁被谁吃呢?2.语言小结:在自然界里,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时候彼此合作,有时候相互竞争,食物关系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
小学科学第5单元第20课时《食物链》(教案)
小学科学第5单元第20课时《食物链》(教案)食物链:小学科学第5单元第20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理解食物链的概念,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并能够绘制简单的食物链图。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完成食物链的绘制和描述,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掌握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用简单的问题进行复习,例如: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有什么作用?2. 演示和讲解(1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或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展示食物链的概念,并向学生解释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重点讲解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原理。
3. 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动物的名字。
2)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动物组成食物链,例如:“草→兔→狐狸”。
3)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食物链,并进行讨论,帮助同学们理解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原理。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对食物链的构成和能量流动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食物链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
5. 拓展延伸(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发现自然环境中的食物链,并绘制出来。
2)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食物链,展示给全班。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组成食物链,并描述其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2)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评价他们对食物链的理解程度。
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竞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五、教学延伸1. 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食物链的知识,并与同学们分享。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通用6篇)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篇1一、课堂教学梗概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参与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3、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5、教学媒体相关的录像资料、课件7、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言1、学生交流“食人鱼事件”的启示2、分析食人鱼在其原产地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生活状况,思考:在自然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相互制约的①创设情境:播放录像资料(《亚马逊-热带雨林主题曲》)②巧用引言:北京“食人鱼”事件食物链和食物网1、观察并记录录像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2、分析录像中连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得出食物链3、讨论箭头的方向所表示的含义以及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4、学生根据材料,讨论由多条“食物链”交错形成“食物网”5、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连接“食物网”,并观察自己(人)在食物网中的位置6、一个小组的学生到黑板粘贴不同生物卡片,连接成食物网7、其他同学加以点评1、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2、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3、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食物链中箭头方向所表示的含义4、提供多种感性材料,引导进一步探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学生讨论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时,其它生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结合农田生态系统,分析保护青蛙和蛇的好处。
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_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_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三课,《共同的家园》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
本课在本单元承上启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是无关联。
它既是前两科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
本课学习内容是第一课中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关系,即食物关系中吃与被吃的具体研究,也是第二课中生物适应性中取食能力研究可取食对象的分析性思考,同时,还为下一课了解生态平衡奠定了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平衡的基础要素。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二、学情分析《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食物链、食物*的知识,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他们也具有一些生活积累,这为本课《有趣的食物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只要教师科学引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探究,是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初步建立起食物链的概念,并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通过学习知道了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平衡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 难点:学会找、读、写食物链。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有趣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动画故事)1、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2、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叫什么?用哪句成语可以概括这个故事?(可以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概括。
食物链教学设计优秀9篇
食物链教学设计优秀9篇食物链的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感知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懂得自然界中每一种动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从而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食物链课件,幼儿集体绘画纸四份,四条食物链的图片,食物链头饰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从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引出话题。
2、交代绘画要求和时间。
二、初步探索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关系。
1、分析第一组小朋友的画。
引导幼儿找出:庄稼→蝗虫→青蛙→蛇→老鹰。
这条因为食物而串在一起的链子关系。
2、分析第二组小朋友的画。
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来寻找画中的链子关系:海洋植物→海洋小动物→虾→灯笼鱼→鲨鱼。
3、分析第三、四组小朋友的画。
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从第三、四副画中寻找链子关系:蘑菇→兔子→狼;粮食→老鼠→猫头鹰。
4、分析总结出:食物链。
三、通过课件,感知食物链的作用。
每条食物链中都有许多动、植物,假如少了一种能不能行?在“庄稼→蝗虫→青蛙→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1、假如地球上所有的青蛙都没有了,蛇会怎么样?2、蛇都死了,老鹰会怎么样?3、蝗虫会怎么样?4、到处是蝗虫,庄稼会怎么样?5、庄稼都被蝗虫吃完了,会发生什么后果?6、那么食物链中都有动、植物,能不能少一种?7、总结出要保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四、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食物链的作用。
通过玩食物链的游戏,让幼儿更深层次的感知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且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保持了幼儿进一步探索食物链的浓厚兴趣。
大班食物链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简食物链中的动植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2、知道自然界中几种常见的食物链。
3、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的欲望。
4、萌发幼儿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课件、动植物头饰若干。
(一)导入:根据课件讲述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1、故事里一开始有谁?后来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2、故事里面谁最厉害?为什么?(二)结合课件,了解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优秀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食物链和食物网》优秀教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会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食物链中规律,并能正确表达食物链。
能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一个生态群落中的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能耐心地倾听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探究过程:1、讨论:他们谁被谁吃? 1)课件出示“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小鸟”的图片,请学生按照“谁被谁吃”顺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据生回答在课件上连起来。
然后明确我们用简单的文字各箭头把他们表示出来。
请生观察,箭头指向谁?(吃者)2)分析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步步深入,引出科学概念,把握学习重点。
)问:想象一下,他们的食物关系分像两条什么?(链环)明确: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3)大家来观察第一条食物链,谁能不吃其他的生物就能存活下来?(设计意图:科学研究重在发现,所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的教学重点,本堂课也同样不例外。
)蔷薇或小草。
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自己生长需要。
引出生产者的概念。
要求学生指出第二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再举出身边的例子。
再观察蚜虫、瓢虫、小鸟是如何生存的?按照上述的方法来学习消费者这一概念。
再来观察这几条食物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大班科学教案食物链
大班科学教案食物链一、活动目标1. 了解食物链的概念,知道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依赖关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食物链图示、食物图片(如:小鱼、小虾、大鱼、人)。
2. 实验材料:鱼缸、金鱼、虾、水草、饲料等。
3. 记录本和笔。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关于小鱼、小虾和大鱼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展示食物链图示,简要解释食物链的概念。
2. 观察食物链实验·教师设置鱼缸,放入水草、金鱼和虾。
·向金鱼喂食,观察虾和金鱼的行为变化。
·让幼儿记录观察结果,思考为什么虾会聚集在金鱼周围。
3. 讨论食物链中的关系·根据观察结果,引导幼儿讨论金鱼、虾和水草之间的关系。
·强调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重要性。
4. 动手实践·请幼儿分组,每组用鱼缸模拟一个小型食物链。
·提供不同的生物卡片(如:昆虫、小鸟、蛇、猫头鹰),让幼儿尝试排列食物链。
·小组讨论并解释自己排列的食物链是否合理。
5. 总结与分享·各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食物链模型和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食物链的特点,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活动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蚂蚁搬运食物、鸟喂食雏鸟等。
2.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食物链角”,提供各种生物卡片和模拟食物,让幼儿自由探索和排列食物链。
五、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安全无毒,适合幼儿使用。
2. 在进行观察和实验时,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触碰危险物品。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食物链讲解课程设计
食物链讲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掌握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
2. 学生能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过程,了解食物链在其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认识不同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简单的食物链,分析实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食物链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责任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食物链,激发对生态学知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 学生能够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待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结合生态学基础知识,以食物链为主题,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态度,为后续生态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食物链基本概念:食物链的定义、组成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相互关系。
2. 食物链的种类与特点:捕食性食物链、寄生性食物链、腐屑食物链等,以及食物链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规律。
3.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作用:能量传递、物质循环、生态平衡等方面。
4. 食物链与生态平衡:食物链中各环节的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变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5.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如森林、草原、湖泊等。
教学内容依据课本章节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食物链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介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食物链的种类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食物链的相互关系。
第三课时: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食物链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四课时: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链的奥妙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食物链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链及食物网的基本概念和形成。
2.掌握几个食物链的基本结构。
3.理解食物链的重要意义,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食物链的概念及结构。
2.了解食物网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1.纸板、鸟食、昆虫模型、教具等。
2.显示器、投影仪、PPT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通过向学生展现食物链图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链。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
2.探究环节
学生看一张图卡片,上面写有某些生物,然后问学生,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告诉学生食物链是一个稍微成熟的概念,并通过采取模型 + 食物+昆虫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食物链的基本结构。
3.演练环节
将食物链的模型分开,让学生自己组合,学生也会更好地理解。
再让他们通过大声喊出每个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再进一步探究食物网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多条食物链之间的关系,形成复杂的食物网、产生更为直观的理解。
4.总结环节
询问学生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大自然、动物、人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程,通过模型和实物加以简化和图式化,能够使学生更观地理解各种东西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尽被体现了潜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同时,同时也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以帮助加深学生的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食物链试讲教案
初中生物食物链试讲教案教学内容:食物链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食物链;2. 掌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关系;3. 知道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规律;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态系统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传递的规律。
难点: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物或图片展示食物链的示例;3. 小组讨论或活动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二、讲解(15分钟)1. 介绍食物链的定义和组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成为食物链。
2. 讲解食物链的组成:食物链包括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等生物。
3. 解释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规律:能量通过食物链从底层生物传递到顶层生物,形成能量传递的方向。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观察提供的食物链示例或图片,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能量传递的方向。
2. 模拟食物链的传递:教师进行食物链的示范,并邀请学生模拟投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回顾食物链的定义和要点;2. 总结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3.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条食物链进行描述,写出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能量传递的方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下节课可以继续深入探讨食物链的应用和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关系。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探索食物链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探索食物链的关系【教案一】探索食物链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构建简单食物链的方法;3. 理解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2. PPT、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讲解和展示;3. 图表绘制工具(如白板或黑板);4. 班级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照片或视频片段,包括动物之间的捕食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动物要互相捕食?2. 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动物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的?二、探究食物链(10分钟)1. 讲解食物链的概念,简明扼要地告诉学生食物链是由食物关系组成的。
以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为例,说明食物链中食物的关系。
2. 展示一张简单的食物链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食物链有何特点?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三、构建食物链(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张A4纸和颜色笔。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食物链的主题(例如:森林食物链、海洋食物链等),并在纸上绘制食物链图。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构建的食物链图,并进行解释。
四、探索食物链的关系(15分钟)1. 分组讨论:食物链中的物种之间是否只有捕食关系?是否还有其他关系?2. 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问。
3. 整理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食物链中的生物关系,如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五、拓展知识(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向学生展示食物链中的复杂关系,例如食物网、食物金字塔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物链中物种的数量会递减?递减的原因是什么?六、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中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哪些?2. 反思问题:为什么保护食物链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食物链?【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考察,观察和调查真实的食物链;2. 注重科学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构建新的食物链,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3. 引导学生开展小型研究项目,深入探究特定食物链中的物种关系与环境因素。
食物链知识的通俗易懂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理解食物链的作用和重要性3.学会用图示法表示食物链二、教学重点1.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食物链的作用和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图示法表示食物链2.食物链中的能量转移过程四、教学准备1.PPT讲义2.教学图表3.食物链模型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利用食物链的图表和模型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解释食物链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3)提问:为什么说食物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至关重要?2.讲解环节(1)教师讲解食物链的组成和能量转移过程,让学生了解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图示法讲解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传输过程,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食物链的组成和能量流动的过程;(3)教师要重点讲解食物链中各个生物的能量转移过程及其所占比例,以及这些生物所对应的食性和危害程度。
3.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食物链模型,在小组中进行分析和讨论,理解食物链层级和能量传输过程;(2)学生运用图示法,将教师提供的食物链模型展示出来,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创新能力;(3)学生利用自身所了解的食物链,制定并展示出一份食物链图,让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论和讨论。
4.总结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食物链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应用图示法表示食物链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向学生提出一些较深入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图示法展示和深入提问等环节,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作业等形式,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参观,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和食物链结构;2.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的资源,让学生自学深入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和实践;3.安排生态学的专家或教授到班级进行讲解和交流,让学生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思考。
《了解食物链》教案二:四年级下册生命教科版第二单元教学步骤解析
《了解食物链》教案二:四年级下册生命教科版第二单元教学步骤解析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了解虫子、蚯蚓、鸟及猫组成的食物链;2.能够解释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幼儿为什么要关注食物链,并了解食物链的重要性;3.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食物链的概念及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2.了解蚯蚓、虫子、鸟和猫的生活习性;3.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体会食物链的作用。
三、教学步骤1.新知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食物链概念及动物之间的关系,例如:虫子-->鸟-->猫,让幼儿想一想:这个链条代表什么?有没有其他种类的食物链?食物链对动物之间起着什么作用?2.回归生活,了解各个生物的生存习性引导幼儿进行猜测:蚯蚓属于哪个食物链?虫子呢?鸟和猫呢?接着我们进行问答环节,通过问题的互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四个生物的生存习性和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1)蚯蚓是什么?吃什么?被哪些动物当做食物?2)虫子是什么?吃什么?被哪些动物当做食物?3)鸟是什么?吃什么?有哪些习性?被哪些动物当做食物?4)猫是什么?吃什么?有哪些习性?哪些动物被它当做食物?3.探究活动通过讲解或展示实物的方式,比如,蚯蚓、虫子、鸟、猫实物、图片、视频等,让幼儿详细了解它们的食性和生存习性,并让幼儿进行体验,在组织偷鸡蛋、寻找虫子等游戏,让幼儿了解食物链中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体会食物链的作用。
4.总结通过带领幼儿回顾整个过程,让幼儿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如有时间,从幼儿成长或其他方面的讲解,加深幼儿对食物链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食物链概念及动物之间的关系;2.了解四个生物的生存习性和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3.让幼儿体验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作用。
教学难点:1.幼儿理解食物链概念的难点;2.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3.幼儿体会食物链的作用,理解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食物链》教学设计(通用7篇)
《食物链》教学设计(通用7篇)《食物链》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食物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道生物防治的概念。
2、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什么是食物链2、食物链有什么特点?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
②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③位于食物链其它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三、天敌与农林害虫科学家从生物的食物链中得到启发,想出了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
1、观看视频:生物防治展示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成果:“森林医生”啄木鸟;“农田卫士”猫头鹰;松毛虫、金龟子等害虫的天敌灰喜鹊;防治棉蚜虫的七星瓢虫等等。
想一想:用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有什么意义?2、设计生物防治的方案查阅信息库或其他资料,选择一种松毛的天敌,并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来毛虫。
观看视频:生物防治1)森林卫士——灰喜鹊2)赤眼蜂当堂检测:1、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B、草食鱼C、肉食鱼D、鲨鱼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草→兔→狼B、草←兔←狼C、阳光→草→兔→狼D、兔→草→狼3、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B、青蛙——蛇——猫头鹰C、阳光——草——食草昆虫D、青蛙——食草昆虫——草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补充习题讨论:小红家菜园里的青菜上长了许多菜青虫,小红把家里的几只老母鸡放在田《食物链》教学设计篇2一、设计思想本课时教学基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以问题为中介,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组织有效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行为探究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求对问题的解决;学生则通过亲身实践、亲身体会,获得“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的学习实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链》教学设计
严中美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并会辨识。
2、经历建构食物链等科学概念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3、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渗透维持生态平衡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经历建构食物链等科学概念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食物链中动植物间的排序及箭头的指向。
四、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学习卡,学生自备铅笔、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发现——建立食物联系
1、孩子们,请看大屏幕。
(出示稻田图)这是——(稻田)谈话:在这片稻田里有茂密的水稻,还会有哪些生物生活在这里呢?(预设:草、虫、鸟、蝗虫、青蛙、蛇、鹰……)
2、在这一区域里生活着这么多种类的生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
(板书:食物联系)
4、你能发现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吗?哪两种生物之间有着食物联系呢?我们来找一找,理一理吧,记录在学习卡上。
5、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6、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对食物联系表达方式进行比较)
二、交流、分析---- 建构食物链概念
1、还有其他的表示方式吗?你这样表示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生物为什么需要食物:生物的生存需要能量,食物为它们提供的就是——能量)
2、这里的箭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里箭头表示的是食物流动的方向,能量传递的方向。
)
3、分析比较这几种表达方式,哪一种更能表示出他们之间的食物联系?知道生物学家采用的是哪种方式来表达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的吗?他们为什么这样表述呢?(引导学生理解能量的传递:自然界中的动物吃食物是为了摄取营养、获得能量。
所以生物学家采用了可以更好地表示出一种生物把能量传递给另一种生物的表达方式)
4、我们也学习生物学家的这种方法选用稻田里的几种生物尝试着写一条这样的食物联系吧。
5、请两位学生写在黑板上,并向同学们汇报。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6、揭示食物链的概念。
(板书:将“食物联系”改成“食物链”)
三、归纳、整理——完善食物链认识
1、观察黑板上的这三条食物链,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问题?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为什么植物类处在食物链的开头?(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知道它们描述性的概念)
这些生物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请把他们分成两类。
4、引导学生说说更多的发现,找到食物链的共同特征。
5、师生总结:食物链的特点。
( 1、从生产者开始;2、终结于消费者;3、有一定顺序或方向;4、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四、巩固、练习——形成食物网的认识
1、这片稻田里有多少条食物链呢?我们先自己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
2、小组内比一比看谁找得多,写得多,并互相检查。
3、汇报。
(投影仪展示)请学生评价。
4、观察图,稻田里这么多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叉构成了一张网状,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5、观察我们画的食物网,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发现或问题吗?
五、反思、拓展——深化食物链的研究
1、反思小结:
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拓展练习:
(1)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吗?你能根据这个成语写出一条食物链吗?你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语句吗?
(2)运用食物链的知识,设计制作生物牌(或生物棋)游戏,和大家一起玩一玩。
板书设计:
《食物链》说课材料
一、教学内容分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过程与方法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森林、花园、草地、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生物是与环境有关系的,生物要适应环境,同一环境中的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建立这样一种看待生命世界的观点,需要经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
本课选自湘科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内容,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课内容就是在研究了动植物适应环境的特性、了解了动植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及不同环境里生存着的不同生物的基础上,以一个典型的生物群落为例研究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重点研究食物链,为后面认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做铺垫。
课前我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了摸底,学生对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有一种模糊的“谁吃谁”、“吃与被吃”的认识,但对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只能分析到相邻两种生物的联系和影响,极少会联想到其它多种生物。
二、教学设计特色
“学科学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修正、拓展自己观念,而不是记住事实性的信息和定义。
”本节课突出“修正”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达到训练思维、共同进步的目标。
1、放手尝试——让学生在不断的修正中自主建构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设计时我注重“设疑—尝试—点拨”教学思路,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将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尝试,充分探究释疑,教师很少对某一问题下结论,
只对学生某些问题给予点拨,让学生自己从这些问题中寻找答案,使他们在不断修正自己发现的同时真正获得科学的探究方法与科学知识。
这样的预设先让学生充分暴露已有知识和经验,再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修正的空间,突出了梳理分析概念内涵的逻辑性、层次性,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不断修正的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科学概念。
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是我们培养未来探索者所必须做的。
2、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自主的修正中训练思维
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和精髓是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食物链》这节课是一节重在思维参与的不断修正的概念学习课,是一堂接受式探究课。
我并没有将接受式变为“填鸭式”,而是多启发学生怎样找到问题,修正问题、解决问题。
因为找到了问题才有可能去思考、去探究,修正问题才能“领悟”和“理解”科学概念的本质。
我力求在教学中将探究问题的方法、精神潜移默化给学生,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头脑里充满了“为什么”。
形成科学概念只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本节课更注重的是让在学生潜移默化的修正中学习思考、学会学习,对科学有初步的“领悟”和“理解”。
3、人人参与——让学生在互助的修正中共同进步
本节课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每个活动任务中与问题思考中,学习卡不是每小组完成一份,而是每个学生一份,整堂课没有旁观者,大家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个孩子都必须思考,并动手写,从每张学习卡中就可以看出每个孩子学习的过程,思维的方法。
另外,通过比较分析——交流修正——互助完善的思维碰撞,发挥了同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作用,实现互助共赢的实效。
4、汰尽浮华——让学生在简单的学境里修正拓展
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课件,热闹的活动,设计简单但内涵深刻,课堂上围绕“稻田”这个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由浅入深的展开学习,通过静静的思考,相互交流、分析修正和借鉴,让学生经历了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了思维能力,达到润物无声、静水流深的效果。
三、教学效果反思
《食物链》是一节建构科学概念,发展学生思维的课。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食物联系——建构食物链概念——归纳食物链特点——形成食物网认识——拓展食物
链研究”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通过师生点拨互动、生生修正互动,学生初步建立了
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
并在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了思维能力,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特别值得高兴的是本节课学生能够互相倾听,在分析讨论中汲取别人的学习成果。
我尽可能地尝试着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每个活动任务与问题思考中去,充分让学生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表达逐步从不清晰到清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带着“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的理念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层层推进他们的活动,推进他们的思维发展,相信科学课堂的效率会更高,我们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