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学案
《赤壁之战》学案【学习目的】1、能识记《资治通鉴》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文中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学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文中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展示故事情节的方法。
4、围绕中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学习时数】5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时19年主编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2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得6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叙事清晰,文笔简洁流畅,结构完整,有一定文学价值,宋神宗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3、学生上网查阅东汉末年尤其是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温故知新你知道我国古代史书体例有哪几类吗?三、自主学习1、给下列字注音。
巡刃簇倘聘弦韩卒舵雌2、解释下列成语。
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⑵骄兵必败:⑶波浪滔天:⑷隐隐约约:⑸以弱胜强:⑹丢盔弃甲:⑺得意忘形:⑻以卵击石:⑼知己知彼:⑽敌众我寡:⑾敌强我弱:⑿以少胜多:3、给下字选列子注音。
离弦[ ]的箭混[ ]成一片逃窜[ ] 无心应[ ]战4、多音字组词。
shuài() jiānɡ ( )率将lǜ() jiànɡ ( )tiáo ( ) jiànɡ ( )调降diào ( ) xiánɡ ( )5、比较下面各组字,并分别组词。
幔()倘()雌()刀()拈()堕()漫()淌()雄()刃()沾()随()四、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编制者:郑召叶使用时间:2010-9-3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此帝王之资.也2.二子不协.3.与操有隙.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7.如其克谐....8、肃宣.权旨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0近者奉辞.伐罪 11.权以示.群下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13.不复料.其虚实14今以实校.之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17.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8.愚谓大计不如迎.之19、兼仗父兄之烈.20、成败之机.,在于今日21、向.察众人之议22.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23、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24、将兵与备并力逆.操25、品.其名位26、乘犊车,从.吏卒27、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二、一词多义1、卒(1)鲁肃闻刘表卒(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3)五万兵难卒合(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济(1)宜别图之,以济大事(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3)同舟共济(4)为求援救,以济其患3、将(1)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4)将信将疑(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暂伴月将影(7)宫使驱将惜不得(8)将功赎罪4、治(1)同心一意,共治曹操(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3)尧求能治水者(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5)不效则治臣之罪(6)以乱攻治者亡5、次(1)引次江北(2)余船以次俱进(3)列坐其次(4)全军为上,破军次之6、比(1)比.至南郡(2)其两膝相比者(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4)每自比于管仲乐毅(5)又比杀三赵王(6)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7、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蒙冲斗舰乃以千数(3)骑乃得过(4)乃罢会(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8、故(1)故木受绳则直(2)累官故.不失州郡(3)马无故而亡入胡(4)君安与项伯有故(5)广故数言欲亡(6)此物故非西产(7)父母俱存,兄弟无故(8)暮去朝来颜色故三、文言文阅读练习(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题。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分析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
引导学生从《赤壁之战》中吸取智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课文2. 教学重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赤壁之战产生兴趣。
简要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学生口头回答问题。
学生书面回答问题。
2. 评价内容: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的理解。
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掌握。
对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的分析。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本:《赤壁之战》课文2. 图片或视频资料:赤壁之战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参考书籍:有关赤壁之战的历史书籍或资料。
六、教学步骤:1.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2.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对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给予评价。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赤壁之战中的战略和战术。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赤壁之战》教案三篇
【导语】《⾚壁之战》是⼀篇历史故事,它⽣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采⽤⽕攻⼤败曹军于⾚壁的故事。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要求: 学⽣学习课⽂之前,指导学⽣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断,以便于学⽣理解课⽂内容。
理解课⽂内容,懂得在⾚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是知⼰知彼,利⽤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理清课⽂的条理。
学会本课的⽣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查找⾃⼰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开三国故事会。
教学重点: 了解⾚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壁⼀战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查找⾃⼰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开三国故事会。
教学难点: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分段,理清课⽂的条理。
教学构想: 在教学中重点理清课⽂的条理,抓好预习检查,使学⽣初步了解交战双⽅是哪些⼈;战役发⽣在什么地⽅,什么时候;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然后引导学⽣再读课⽂,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录⾳带、⽣字词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内容,初步理顺课⽂条理,引导学⽣逐段深⼊学习。
学习过程: ⼀、激趣导⼊。
1、板书课题 2、揭⽰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壁之战》,⾚壁在今天的湖北省武昌县西⾚矶⼭。
据历史记载,东吴的孙权以三万⼤军打败了曹操的⼋⼗万⼤军,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学习了课⽂,我们就知道了。
⼆、初读课⽂,了解背景。
1、学⽣⾃由朗读课⽂,思考: (1)看看本⽂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交战双⽅是哪些⼈? (3)交战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回答问题:(引导学⽣根据所知《三国演义》的故事进⾏回答) 3、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4、默读课⽂,想想⾚壁⼀战的过程,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然后给课⽂分段。
5、讨论分段。
(按战役的起因、战前准备、战役经过及结果来划分段落。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④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4)资 ①此帝王之资也 ②资治通鉴 ③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④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⑤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5)次 ①引次江北 ②余船以次俱进 ③列坐其次 ④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6)难 ①五万兵难卒合 ②安能抗此难乎 ③今操芟夷大难 ④(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⑤齐人难之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方 ①地方数千里 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③助画方略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8)吊表二子 (9)上建旌旗 (10)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4、文言虚词 于 ①言与孙权曰 ②寄寓于表 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④受制于人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5、词类活用 (1)名状 ①而琮已降,备南走 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
《赤壁之战》教案(精选15篇)《赤壁之战》篇1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熟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内容2、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能力目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学法指导:诵读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知识链接:●赤壁之战的典故和典故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苦肉计官渡之战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成语三分天下鞠躬尽瘁●历史已经随着江水远去,硝烟已经散尽,很多人说曹操如果听取贾诩的建议就不会失败,但我想曹操有他自己的看法在感叹曹操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羽扇纶巾”的周瑜,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和乌林那惊天动地的一把大火公元209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被映红了……此正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复习提纲:教材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将军禽操2.五万兵难卒合3.顷之,烟炎张天4.雷鼓大震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荆州与国临接2.备南走3.致殷勤之意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7.鼎足之形成矣 8.刘琮束手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11.权起更衣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3.地方数千里 14.当横行天下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6.邂逅不如意17.初一交战 18.去北军二里余19.北军大坏 20.北面而事之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1.敬贤礼士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3.必蹶上将军4.乘犊车,从吏卒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6.可烧而走也7.瑜等率轻锐 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10.操悉浮以沿江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一)实词1.此帝王之资也2.二子不协3.与操有隙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7.如其克谐8 肃宣权旨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0近者奉辞伐罪 11.权以示群下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13.不复料其虚实14今以实校之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24.上建旌旗2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二)虚词1.比至南郡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3.向察众人之议4.累官故不失州郡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6.顷之,烟炎张天五.特殊句式1.刘备天下枭雄2.我,子瑜友也3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豫州今欲何至5.行将为人所并6.我,子瑜友也7.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于)江东8.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导学案2(鲁人教版必修1)《赤壁之战》教案设计5(鲁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一)认识孙权的形象——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赤壁之战学案
28 赤壁之战【学习目标】1、会认写本课的生字,并能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
3、能学习运用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合并起来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1、懂得赤壁之战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懂得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扬长避短。
2、能学习运用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合并起来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预习案】【知识链接】1、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
各地军阀乘势而起,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争夺地盘,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亲率号称八十万人的水军沿江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统一中国。
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相遇。
吴蜀联军根据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以及他们的战船相连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设诈降火攻之计,大破曹军。
曹操军队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仓皇败走华容道,逃回北方。
此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刘备趁机夺取了益州、荆州,与魏、吴两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作者与出处司马光,字君实,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一部为帝王提供历史借鉴,以便更好地加强封建统治的通史。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赤壁之战》的材料则来自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
【教材研读】A、说文解字真有趣一、我会读、我会写。
(我能将生字写得很美观)赤壁之战曹操周瑜巡哨天色向晚利刃东风大作波浪汹涌遥望隔江万道金蛇翻波戏浪迎风大笑一簇帆幔使风而来天助我也观望良久倘若文聘弓弦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剑发烟焰涨天无处逃避火逐风飞漫天彻地绛红袍叫苦连声拈弓搭箭翻身落水韩当士卒稍舵和甲堕江赤壁鏖兵不计其数决雌雄二、解释下列词语(利用工具书,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却说:且说:诈降:良久:不计其数:雌雄:巡哨:天助我也:决雌雄:觑:拈:鏖战:倘:▲B、真情播音我能行。
高三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学习方针】:掌握常用文言句式、常用文言词语。
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描写战争的手法。
第一、二课时自主学习一.相关知识:见《非常学案》50页二.初读:正音、感知三.结合注释,通译全文四.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列出结构图:五.完成《非常学案》49-50页“基础梳理”【自主检测】:重点语句翻译:1.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2.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3.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大将军”。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6.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7.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8.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第三课时合作探究1.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2.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范例战例。
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在孙刘联军中,你最服气的人是谁?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4.本文是写赤壁之战的史实,为什么要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况?第四课时拓展阅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文言文复习学案——《赤壁之战》高考考点:1.掌握重点实、虚词2.学习用课本素材写作教学流程:一.重点字词解释:(15分钟)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致殷勤...之意3.江标英雄咸.归附之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邂逅..不如意 6.此帝王之资.也7.与曹有隙.8.宜别.图之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11.初一..交战12.地方..数千里13.北面..而事之14.当横行..天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兵精足用15. 将军中诸将,务有彼些16.足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今为君计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8.为17. 事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北而事之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引次江北操军方连船舰20.次19.方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余船以次俱进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挟天子以征四方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乃罢会21.乃骑乃得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二.语段翻译:(20分钟)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
2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3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4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5.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6且将军大势可以据操者,长江也。
三.120个实词积累(10分钟)相1伯乐学相马 2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与蔺相如》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3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4夙兴夜寐5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赤壁之战》延伸阅读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赤壁之战》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导言《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大约发生在公元208年左右。
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的关键之战,奠定了今日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设计思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段历史。
一、课程分析1.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学习牟实、准确的历史表达方式,运用人文思维去描述局面和情况。
2. 教学内容(1)历史发生背景。
(2)赤壁之战发生的原因。
(3)赤壁之战的经过。
(4)赤壁之战的胜败原因。
(5)赤壁之战的意义和影响。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和今日的影响。
二、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主导、以活动为载体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可以将学生引入当时的军事环境,让他们想象并感受当时的气氛、压力等。
2.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提出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 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旨在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PPT或小组项目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此事件的理解和研究。
4. 布兰考夫教学法布兰考夫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疑虑、想法等来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答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影片、图片等方式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 问题探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赤壁之战的起因、经过和胜败原因等方面。
赤壁之战教案(优选3篇)
赤壁之战教案(优选3篇)【赤壁之战教案第1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2、练习造句,巩固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瑜、黄盖是怎样用火攻打败曹军的,请一个同学简要说说赤壁之战的经过。
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赤壁之战中,东吴以三万军队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读全文,思考后讨论。
(曹操失败是因为仗着兵多将广,骄兵轻敌,采取了错误的措施;东吴之所以取胜是因为能知彼知已,扬长避短。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说说怎样记住的。
2、抄写词语。
五、练习造句。
1、体会“非……不可”“果然”的用法2、口头造句。
六、作业:预习《田忌赛马》。
【赤壁之战教案第2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东吴怎样以少胜多的。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
2、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读后评议。
2、火攻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学生默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讨论理解。
(1)文中几次提到“东南风”?为什么要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来进攻?(2)从哪里看出“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而没有防备?(3)黄盖是怎样接近曹军的?(4)请同学根据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3、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出示挂图,让学生结合画面体会凶猛的火攻场面。
4、火攻这一战的结局怎样?(1)“锣鼓震天”?(2)曹操为什么要逃跑?三、总结段意。
(1)朗读课文第三段。
(2)这段话讲了什么?四、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赤壁之战教案第3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率领、调兵遣将、计策、波浪滔天、眺望、缆绳、硫磺、不计其数、丢盔弃甲”等词语。
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1.xiāo()雄2.与操有xì()3.表恶.其能()4.及说.备使抚表众()5.芟.夷大难()6.王室之zhòu()7.必júe()上将军8.dǐng()足之形9.今以实校.之()10.烟炎张.天()11.kuò()开大计12.拔刀斫.前奏案()13.番.阳()14.羸.兵()15.累.官固不失州郡也()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卿能办之者诚决:2.五万兵难卒合:3.雷鼓大震:4.将军禽操:5.烟炎张天6. 助画方略7.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三、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2.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4.必蹶.上将军5.为汉家除残.去秽.6.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7.乘犊车,从.吏卒8.众人持议,甚失.孤望9.可烧而走.也10.瑜等率轻锐..继其后四.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
1.备南走.2.致殷勤..之意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矣..抗衡 4.鼎足之形成5.刘琮束手..于吴.. 6.方与将军会猎7.愚谓大计不如迎.之8.权起更衣..9.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数千里..汉贼也10.地方11.当横行..天下12.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3.邂逅..交战..不如意14.初一15. 北面..而事之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子瑜者,亮兄瑾也。
(2)我,子瑜友也。
(3)巨是凡人。
(4)刘备天下枭雄。
(5)田横,齐之壮士耳。
(6)恐为操所先。
(7)行将为人所并。
(8)受制于人。
(9)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10)逼(于)兵势耳。
(11)豫州今欲何至?(12)卿欲何言?(13)何以言之?(14)欲安所归乎?(15)今战士还者(16)荆州之民附操者(17)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1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19)裹以帷幕(20)与备会于当阳长坂(2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六、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句子。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作者:————————————————————————————————日期:2五、赤壁之战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②将军禽操,宜在今日③卿能办之者诚决④五万兵难卒合⑤顷之,烟炎张天⑥雷鼓大震2、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①致殷勤..之意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③鼎足之形成矣④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⑤权起更衣⑥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⑦地方数千里⑧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⑨邂逅不如意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⑾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⑿挟持思虑,深失所望(⒀北面而事之3、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1)治①同心一意,共治操军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③刘表治水军④故治国无法则乱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⑥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⑦不效则治臣之罪⑧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济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②旦余济乎江湘(3)办①卿能办之者诚决②船、粮、战具俱办③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3 / 8④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4)资①此帝王之资也②资治通鉴③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④生生所资,未见其术⑤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5)次①引次江北②余船以次俱进③列坐其次④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6)难①五万兵难卒合②安能抗此难乎③今操芟夷大难④(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⑤齐人难之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7)方①地方数千里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③助画方略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8)吊表二子(9)上建旌旗(10)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4、文言虚词于①言与孙权曰②寄寓于表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④受制于人⑤业精于勤荒于嬉5、词类活用(1)名状①而琮已降,备南走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4 / 8③刘备、周瑜水陆并进④操军败,必北还(2)敬贤礼士(3)使动①必蹶上将军②乘犊车,从吏卒③诸人持议,甚失孤望④可烧而走也⑤操悉浮以沿江(4)英雄乐业(5)恐为操所先(6)瑜等率轻锐继其后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言与孙权曰②刘备天下枭雄③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⑤与备会于当阳长坂④恐为操所先⑤与备会于当阳长坂⑥巨是凡人⑦行将为人所并⑧我,子瑜友也⑨子瑜者,亮兄瑾也⑩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⑾田横,齐之壮士耳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⒀刘豫州今欲何至?⒁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⒃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⒄卿欲何言?⒅何以言之⒆欲安所归乎⒇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1)裹以帷幕(2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5 / 81.下列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沃.野(wò) 殷.富(yān) 枭.雄(xiāo) 结盟.(ménɡ) B.敬贤.(xián) 讨虏.(lǔ) 强弩.(nú) 轻骑.(qí) C.贵胄.(zhòu) 遁.逃(dùn) 鲁缟.(ɡǎo) 疲敝.(bèi) D.更.衣(ɡēnɡ) 鼎.足(dǐnɡ) 稿.草(ɡǎo) 累.官(lěi)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受制于.人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B.亮见权于.柴桑C.豫州军虽败于.长坂 D.小人役于.物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C.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D.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英雄乐.业 B.操悉浮.以沿江C.必蹶.上将军 D.从.吏卒5.下列特殊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寄寓于表 B.受制于人C.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D.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五万兵难卒合 B.将军禽操C.烟炎张天 D.今卿廓开大计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讨虏聪明..仁惠(有智慧)操军不利,引次.江北(驻扎)B.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权起更衣..(上厕所)6 / 8C.当横行..天下(纵横驰骋)致殷勤..之意(热情周到)D.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赞赏)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高中语文《赤壁之战》复习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课题】《赤壁之战》【学案序号】4【课型】复习【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归纳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整理实词“卒”“治”“故”的一词多义,梳理总结虚词“以”的用法。
3.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自主学习一、参照课下注释,解释词语此帝王之资也二子不协与操有隙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如其克谐比至南郡今操芟夷大难况刘豫州王室之胄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将兵与备并力逆操初一交战上建旌旗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北军大坏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二、文言知识点梳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进住鄂县之樊口() 2.将军禽操,宜在今日()3.五万兵难卒合()4.卿能办之者诚决()5.烟炎张天()6.雷鼓大震()(二)词类活用敬贤礼士备南走吴巨有旧敬贤礼士除残去秽轻锐继其后必蹶上将军从吏卒甚失孤望可烧而走也(三)整理本课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
合作探究一、梳理并掌握以下实词1. 卒(1)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2)鲁肃闻刘表卒(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4)五万兵难卒合(5)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高考链接: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2010 山东卷﹚2. 治(1)同心一意,共治曹操(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3)故治国无法则乱(4)明于治乱,娴于词令(5)文武并用,垂拱而治(6)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7)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8)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高考链接: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2010重庆卷)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2015江苏卷)3故:(1)名词①缘故,原因。
例句《曹刿论战》②旧交例句《鸿门宴》③事故,变故例句: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报刘一丈书》(2)形容词①旧有的,原来的例句②衰老例句(3)副词①故意,特意例句《信陵君窃符救赵》②故去,从前例句《项脊轩志》③仍然,仍旧例句《赤壁之战》④本来例句此物故非西产。
赤壁之战复习教案
赤壁之战复习学案1、重点实词: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与操有隙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共治曹操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如其克谐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比至南郡晨夜兼道肃径迎之肃宣权旨致殷勤之意敬贤礼士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今为君计,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必蹶上将军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是时曹操遗权书曰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以实校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近者奉辞罚罪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向察众人之议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品其名位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兼仗父兄之烈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而操舍鞍马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徒忌二袁、吕布因拔刀斫前奏案不复料其虚实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船、粮战具俱办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将兵与备并力逆操助画方略引次江北操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上建旌旗盖以十舰最著前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北军大坏时操军兼以饥疫引军北还2、词类活用: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敬贤礼士必蹶上将军为汉除残去秽可烧而走也瑜等率轻锐继其后引兵北还乘犊车,从吏卒操军破,必北还3、辨别下列词语的用法:致殷勤之意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鼎足之形成矣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地方数千里初一交战,操军不利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邂逅不如意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4.找出下列的通假字:将军禽操,宜在今日五万兵难卒合卿能办之者诚决顷之,烟炎张天雷鼓大震5.于:言于孙权曰寄寓于表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受制于人豫州军虽败于长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与操遇于赤壁系于其尾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权以示群下挟天子以征天下动以朝廷为辞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将军以神武雄才此天以君授孤也今以实校之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先以书遗操盖以十舰最著前余船以次俱进而:若据而有之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为:恐为操所先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行将为人所并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动以朝廷为辞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为汉家除残去秽请为将军筹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保为将军破之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辨别句式:言于孙权曰此帝王之资也刘备天下枭雄寄寓于表恐为操所先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豫州今欲何至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我,子瑜友也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田横,齐之壮士耳况刘豫州王室之胄此乃天也受众于人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曹公,豺虎也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操悉浮以沿江卿欲何言不足与图大事何以言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与操遇于赤壁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赤壁之战教案15篇
赤壁之战教案15篇赤壁之战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之战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之战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读懂课文,知道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能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学习遇事周密考虑、机智灵活的思维方式。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赤壁之战的全程,从中悟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原因。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赤壁之战的资料。
教师:东西南北方位图、制作课件,选录电视剧《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片断。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你们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最崇拜的三国人物,汇报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赤壁之战的资料,也理清了课文的线索。
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一课。
(板书:17、赤壁之战)二、自读自悟1、谈话:火攻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黄盖)黄盖为什么会想到用“火攻”?请同学们读读相关的课文。
2、学生自读自悟。
3、提问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三、角色扮演1、谈话:东吴对“火攻”之计已经做到了胸有成竹,火攻的计策如何实施,周瑜和黄盖又是如何进行周密安排的,请你找一个合作伙伴,一个扮演周瑜,一个扮演黄盖,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说一说吧。
2、学生扮演角色练演。
3、指名上台表演。
四、分析战程。
1、通过表演,大家明白了“火攻”果然是一条妙计,谁来说说火攻分几步进行?2、指名回答,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板书。
3、在你看来,“火攻”之计哪一步最重要,最能体现黄盖计策的高超?4、学生各抒己见,并说明理由,涉及提到“东南风”时,教师要求找一找、画一画并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东南风的句子,指名回答并理解暗写东南风的句子,出示明写、暗写东南风句子,全班齐读。
5、小结有关内容,分组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火攻”部分,感悟火攻之计安排的巧妙,考虑的缜密以及火猛、风大,战斗的激烈。
赤壁之战学案
《赤壁之战》复习案(教师版)基础知识二、找出并解释通假字1、顷之,烟炎张天通焰火焰2、卿能办之者诚决通请:请求3、雷鼓大震通擂敲击4、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促5、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擒拿,捉拿三、古今异义古义今义1、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面向北,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3、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土地方圆,4、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刚一开始,5、子布、元表各顾妻子妻子儿女,6、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中原地区,实词1、济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成就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济世业。
成就若事之不济成功直挂云帆济沧海渡过赈济灾民救济2、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抬起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拿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举贤以自佐推荐,选拔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荐莫令事不举成功戌卒叫,函谷举攻占举家庆贺全,尽3、治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部署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以千数训练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处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治理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太平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治学严谨研究君之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医治4、引引次江北退兵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带领引颈就戮伸长引弓射雕拉开引酒且饮之取过5、次秦伯素服郊次停驻列坐其次处所引次江北驻扎余船以次俱进次序6、卒旦日飨士卒士鲁肃闻刘表卒死卒相与欢最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7、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任用兵精足用器用,物资用心一也因为8、致致殷勤之意表达、传达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到达家贫无以致书以观得到、取得先享无穷逸致矣兴致、情趣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极、尽以致天下之士招致、招纳9、固固不如也确实、本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固若金汤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己见固执少年固强之坚决,一定10、走持剑盾步走跑可烧而走也使……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归向11、比比去,以手阖门等到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比起比至南郡等到纳比笼中天涯若比邻挨着四、虚词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像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若入前为寿你若据而有之如果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像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怎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山东省语文高中鲁人版学案(学生版):32、《赤壁之战》复习学案.doc
学习目标:1、识记字音字形2.掌握各类文言现象及一些基本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重点:掌握各类文言现象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回顾•预习(一)、找出并解释通假字1、顷之,烟炎张天2、啡办之訓决3、雷鼓大黑4、五万兵难卒合5、将军薛,宜在今日(二)、古今异义1、何不按兵東甲北面而事之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賊也3、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4、初一交战,操军不利5、子布、各顾6、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二、自主合作探究(一)、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备南走2、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3、敬贤礼士4、晨夜兼道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6、必蹶上将军7、乘犊车,从吏卒8、为汉家除残去秽人9、可烧而走也10、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队学习指导即时感悟自己动手查字典,掌握字音字形。
独立思考;积极探讨。
(二.)、特殊句式刘备天下枭雄:羸兵为人马所蹈藉: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田横,齐之壮士耳: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亮见权于柴桑:权以示群下:恐为操所先:欲安所归乎?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行将为人所并三、当堂达标: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3、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4、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汲取精神食粮。
《赤壁之战》学案答案
《赤壁之战》学案答案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克谐:能够成功2、致殷勤:表达,恳切慰问3、横行:称霸天下4、会猎:会战的委婉说法。
5、邂逅:一旦,万一6、地方:土地方圆7、北面:北向,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而拜。
8、初一:刚开始9、形成:形势形成 10、束手:投降 11、别:另外 12、资:凭借13、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4、咸:皆,都 15、比:等到16、蹶:使动用法,使……受挫折 17、辞伐:命令,讨伐18、辞:名义,借口,理由 19迎:投降 20、逆:迎击二、一次多义足 1、充足 2、值得 3、足够 4、器物的脚 5、值得 6、值得事 1、事业 2、用事者,掌权的人 3、大事 4、侍奉方 1、方圆 2、正,正在 3、策略,方法 4、将要 5、方向,方位 6、正,正在卒 1、死 2、通“猝”次 1、驻扎 2、次序,顺序 3、次第:转眼乃 1、是 2、于是,就 3、才 4、甚至 5、竟然,却 6、于是,就 7、才 8、竟然,却三、翻译句子。
1、荆州跟我国相邻接,江山险要牢固,肥沃的田野广阔,人民众多而富裕,如果占据并拥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啊。
2、孙权聪明仁爱,敬重礼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
已经占有六个州郡,兵器精良,粮食充裕,足够用来创立大事。
3、何况刘备是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越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这是天意啊,怎么能够再处于他之下呢!4、孙权愤激的说:“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
我的注意已经定了。
”5、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射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
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主帅受到挫折。
”6、曹操虽然假托名义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
将军凭着英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地方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为您效劳,您应当雄霸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资 ①此帝王之资也(名词,凭借,依靠) ②资治通鉴(动词,帮助,资助) ③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物资) ④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名词,凭借,依靠) ⑤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动词,积蓄)
(5)次 ①引次江北(动词,驻扎) ②余船以次俱进(名词,次序,顺序) ③列坐其次(名词,临时停驻之所) ④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 次一等)
(6)难 ①五万兵难卒合(副词,不易) ②安能抗此难乎(名词,灾难,危难) ③今操芟夷大难(名词,灾难) ④(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动词, 驳难,反驳) ⑤齐人难之(动词,问难,责备) 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动词,发难,反抗,叛乱)
(7)方 ①地方数千里(名词,四周,周围) 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将要) ③助画方略(名词,方法,计策)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副词,当) (8)吊表二子(吊:动词,慰问) (9)上建旌旗(动词,竖立,竖起) (10)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赞:动词,帮助,辅 助,协助)
⑩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状语后置) ⑾田横,齐之壮士耳(判断句) 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动句) ⒀刘豫州今欲何至?(宾语前置) ⒁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定语后置) 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定语后置;被动句) ⒃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定语后置;判 断句) ⒄卿欲何言?(宾语前置) ⒅何以言之(宾语前置) ⒆欲安所归乎(宾语前置) ⒇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定语后置) (21)裹以帷幕(状语后置) (2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被动句)
(2)济 ①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动词,成就, 完成) ②旦余济乎江湘(动词,渡河) (3)办 ①卿能办之者诚决(动词,处置,对付) ②船、粮、战具俱办(动词,备置,备办) ③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动词,办 理,治理) ④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动词, 创办,创设)
6、文言句式 ①言与孙权曰(状语后置) ②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 ③则宜抚安,与结盟好(省略句) ④恐为操所先(被动句) ⑤与备会于当阳长坂(状语后置) ⑥巨是凡人(判断句) ⑦行将为人所并(被动句) ⑧我,子瑜友也(判断句) ⑨子瑜者,亮兄瑾也(判断句)
①同心一意,共治操军(动词,整治,对付) 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动词,训练,部署) ③刘表治水军(动词,训练) ④故治国无法则乱(动词,治理,管理)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动词,医治) ⑥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动词,研究) ⑦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惩治) ⑧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形容词,治理得好)
4、文言虚词 于 ①言与孙权曰(介词,对) ②寄寓于表(介词,在) ③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介词,向) ④受制于人(介词,表被动)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介词,由于)
5、词类活用 (1)名状 ①而琮已降,备南走(向南) ②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表 面上,内心里) ③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从水、陆两方面) ④操军败,必北还(向北)
(2)敬贤礼士(名动,以礼相待,礼敬) (3)使动 ①必蹶上将军(使……受挫) ②乘犊车,从吏卒(使……跟从;带领) ③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使……失望) ④可烧而走也(使……逃走) ⑤操悉浮以沿江(使……浮起) (4)英雄乐业(意动,以……为乐) (5)恐为操所先(形动,占先,抢先) (6)瑜等率轻锐继其后(形名,轻装的精锐 部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⑦地方数千里(土地方圆) ⑧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子儿女) ⑨邂逅不如意(一旦,万一) 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刚开始) ⑾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古代官职名) ⑿挟持思虑,深失所望(挟持:怀着。今义 为“用武力迫使对方服从”。) ⒀北面而事之(面向北)
3、文言实词 (1)治
1、通假字 ①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通“驻”, 驻扎,驻军) ②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捉拿) ③卿能办之者诚决(通“请”,请某人做某 事) 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猝) ⑤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张”通“涨”,布满,涨满)
2、古今异义词 ①致殷勤之意(恳切慰问的心意)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地区) ③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 ④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平庸的人,无 能的人) ⑤权起更衣(讳饰,上厕所) ⑥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