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四绝之万山红遍作者——叶开明
新版七年级艺术 美术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1节: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教学设计课题情感表达单元第一单元第1课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教材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意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探究,掌握通过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革命精神的敬畏与尊重,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利用美术作品中的构图,题材,色彩,笔触等多种方式去表现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思维很活跃,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同学们渴望了解更多美好的事物与广阔的天地,摄影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在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同时,拓展其思维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艺术表现】:能够通过视频的欣赏与探究,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去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并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作品创作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创意实践】: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学习与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何利用作品表达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和作品创作!【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探究,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和了解!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对相应的作品进行探究与分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文化理解】:通过视频欣赏与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并从中得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去传承,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重点能够掌握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当代画坛巨匠白雪石四十九幅绘画赏析
当代画坛巨匠白雪石四十九幅绘画赏析荣耀一百载,百年征程,百年荣耀,值此来临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挑选白雪石经典山水作品。
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主题山水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而新中国主题山水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严谨的创作、精湛的艺术表达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作品,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题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
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
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
今天我们来分享白雪石经典山水作品。
白雪石(1915.6.12-2011.4.22),男,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还兼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他的绘画符合现代人赏画视角,因此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绘制巨幅国画;多次出国举办画展;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而具装饰美;其中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
哪些字画挂在家里好 名家山水画妥妥的颜值担当
哪些字画挂在家里好名家山水画妥妥的颜值担当现在人们对于家居的装饰越来越重视了,为了让墙面不再单调,选择挂画的业主不再少数。
而在选择挂画的时候,大多数业主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购的。
但其实挂画的选购必须要遵循一些原则,选择一些寓意好、风水佳的装饰字画往往对整个家居运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就来看看易从网分析的“哪些字画挂家里好”,业主们在选择家居挂画时,参照标准会事半功倍呢!哪些字画挂家里好?挂画是一种艺术,不同的画不同的艺术表达,不同的挂画不同的艺术感触。
过去曾以大气端庄,颇具韵味占据经典挂画之首的山水画,以全新的姿态重返时尚圈,这种充满大自然绮丽风景的色彩,成为家居生活中最为独特的存在。
如今重温经典挂画,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在生活中蔓延呢?适合挂在家里的字画之万山红遍照千山蒋伟最新力作鸿运图《万山红遍》【作品来源:易从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满眼望不尽的红色,漫山遍野的红林,引人入胜,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将山河湖泊的辽阔壮丽,相融相合,与家居客厅装饰风格相融合,自有一番端庄大气在其中,再有一种意境在延伸,自有一种身心放松,宁静致远的悠然心性,令人回味无穷,又品味独显!《万山红遍》鸿运当头山水画,作品用细腻的手法表现自然山川,构图大气磅礴,画面优美,引人入胜。
画面里峰峦挺秀,白色的云雾淡淡飘散,松树茂盛,山顶那红色的房屋,更是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本幅作品描绘的是秋色,以朱砂色点台涂叶,寓意鸿运当头,吉祥如意,群山巍峨乃靠山之意,瀑布代表财源滚滚,整幅画面以红色调为主,红光四射吉庆有余,乃大吉大利之兆!赏之令人愉悦,雅室生香,极具装饰价值。
适合挂在家里的字画之王宁最新力作六尺吉祥山水画作品《紫气东来》【作品来源:易从网】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青山绿水人家,但凡有点艺术品味之人都注重家居环境的艺术氛围。
有视觉艺术从业背景的屋主用有质感的中式家具和饱含质感清明的艺术挂画,将空间布置出一股淡淡的禅韵,屋内透亮,屋外花香鸟语飘进来,这样的氛围修养身心再合适不过。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课题敦煌莫高窟课时 1 总课时数 1授课时间第一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板书设计敦煌莫高窟一、简介二、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导入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
(放课件[昔日繁华])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彩塑年代图片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唐第158窟涅盘像壁画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因缘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第217窟观无量寿佛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万山红遍忆峥嵘岁月
大家风骨万山红遍忆峥嵘岁月文/周 蓉今天再看李可染的代表作品《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后简称《万山红遍》),有一种亦真亦幻之感,作品中词人的豪情与画家的意气相互交融,山水意境与人生感慨相互印证,也让我们看到词人与画家之间的情感共鸣。
《万山红遍》取自毛泽东1925年离开长沙时写的词《沁园春·长沙》。
虽然这首词中满是豪情壮志,但是其实写作的时候正是毛泽东既崭露头角又面临困难的时期。
《沁园春·长沙》中,可见作者的豁达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以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形式回答了自己内心的疑问与彷徨。
有趣的是,这首词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李可染创作《万山红遍》这幅画是1962年,这时的李可染已经55岁,他既不是“同学少年”,也显然比“书生意气”要成熟得多。
虽然一生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折,但是对于一个出生于贫农家庭并且父母皆不识字的孩子来说,李可染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他在艺术水平精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PRwoRld \ 公关世界33大家风骨可能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李可染也会惊叹于自己的机缘造化:他曾经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并考上了杭州国立艺术院,还得到了校长林风眠的赏识。
在重庆,他又得到了徐悲鸿、郭沫若等知名人士的赞赏。
1947年,他正式被齐白石收为徒弟,同年又拜师于黄宾虹。
新中国建立后,李可染被中央美术学院聘为副教授,他勤于教学,钻研画艺,云游写生,后来李可染和少数几位画家更是得到可贵的出国机会——赴德国写生。
李可染的绘画还得到捷克斯洛伐克(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认可,并在那里举办了展览、出版了画册。
总而言之,和同时代许多命运坎坷的艺术家相比,李可染生活和创作都是一步一层楼。
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现象。
在游历写生之后,这位以西画入手、以国画立命的艺术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其中之一就对他的积墨法的非议。
李可染在1962年创作的《万山红遍》是一种对这种非议的回应。
由此看来,在这件作品中很难说李可染是几分写词意,几分自抒怀了。
高一语文课本上册课文
高一语文课本上册课文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赏析一“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笔者认为,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径。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挑选出上。
作者视野宽广,挑选出的景物或广博,或宏大,或雄峻。
以上阕“看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基准,存有山上的“层林”,存有江中的“百舸”,存有空中的雄鹰,存有水底的游鱼。
而从景物的状态看看,存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存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作者从遥望至遥望,从仰头至眺望,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挟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就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
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
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还整体表现在意象的抒发上。
意象的挑选固然很关键,但意象的抒发则更应当别具匠心。
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当就是客观的白描,而应当就是“灌入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为了给挑选出的客观物象“灌入”更多的生气,很著重意象的抒发,如上阕中“看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不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那哥”以及“不下”“天下”“皱”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并使红绿两色更为注重,更为多样,更为深红独特,令人深感调皮。
1.《沁园春长沙 》课件 (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独立寒秋图
远眺 万山红遍(群山) 静
沁 园 春
上 阕
湘江秋景图
层林尽染(群山)
近观
漫江碧透(江中) 百舸争流(江中)
景
仰视 鹰击长空(天空)
动 景
问景 谁中 主寓 沉情
浮
?
长
俯瞰 鱼翔浅底(水底)
沙
下
峥嵘岁月图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英姿勃勃才华横溢)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战斗风貌
答 同
情 中 显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 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 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
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
品的意蕴,并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 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 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
秋天是萧瑟的,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却如此充满生机?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震惊中 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发展,势 如破竹。毛泽东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 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秋天,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全国农民运动讲 习 所 ,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如火如荼 的农民运动,毛泽东豪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单元导语
本单元是学生升入高中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单元,在教材中起到引领作用。学生 正值青春年华,有必要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的体认,在作品的引导下对青春
有所思考,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奋发有为的人格,有利于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
2015《水墨四绝》之万山红遍
中国水墨四绝,水墨四绝,2015水墨四绝,之万山红遍,国宾礼艺术家
作品名称:《万山红遍》
尺寸:(68x138cm 8平尺)
创作大师:李可染弟子--叶开明
叶开明:
李可染再传弟子,国宾礼艺术家,美协会员,李可染书画研究会幅会长
李可染大师的山水画最大特点一是他的布局,讲究满而不拥挤,二是他巧妙的将光引入画境,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增添了梦幻迷茫、流光徘徊的朦胧特色。
叶开明老师的《万山红遍》跟可染大师的原作几乎如出一辙,布局合理,重彩中巧妙的留白,使得整幅画作浓墨淡抹总相宜,巧妙勾勒出了万山红遍独特的光影效果.
关键词:水墨四绝,水墨四绝,水墨四绝,水墨四绝,水墨四绝,水墨四绝,水墨四绝,国宾礼艺术家,国宾礼艺术家,国宾礼艺术家,国宾礼艺术家,国宾礼艺术家,。
李可染《万山红遍》辑评
《万山红遍》是李可染艺术道路的转折点,他开始追求层峦叠嶂的雄伟气势,追求重量,开始塑造,开始建筑!《万山红遍》是最具时代感的作品,也是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诸多山水画作品中最成功的。
—吴冠中我父亲最早开始画《万山红遍》是在1962 年的广东从化,1962年至1964年是他探索中国画的重要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如何改革和发展中国画的议题,当时他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60年代他提出对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传统文化、东方的文化精神,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程式化的表现、笔墨和写意精神,均进行了研究。
我父亲认为中国画还是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经典文化,必须探索一条新路,所以他在1954年、1956年、1957年、1959年进行了大量写生。
后来他也讲到,写生是为了重新到大自然中去,精读大自然,去发现新的意境、新的绘画语言,这是他在50年代所做的探索的前奏。
到了60年代,他认为写生还是素材,要把写生提升到艺术高度还需要千锤百炼,要进行更多的艺术加工,所以60年代的时候,在1962年、1964年,北戴河和广东从化等地邀请他去疗养,在这个过程中,他实际上没有疗养,而是在探索如何把过去的感受和写生的东西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在这个阶段他有一大批更加具有创新精神的、探索性的作品 出现。
—李小可……尤其是他创作的《万山红遍》,用墨勾勒渲染,其上积点朱砂,由淡至浓,加至十数遍,厚而实,浑而朴,古今中外,无有此种积染者。
这是李可染的创举,凸显出祖国河山的雄浑气象和厚重的时代精神。
—陈传席1961年开始的三年,堪称李可染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三年。
这期间,李可染“采一炼十”,开辟出全新的山水天地;而“李家山”的范式也逐渐确立下来。
这时期的作品,无不见证了一代大师在创作上的革新与突破,其中又以“万山红遍”系列最为典型。
这幅《万山红遍》即囊括了李家山水范式所有重要特点。
其一,在技法上,积墨加积色,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
中国书画_中国书画买卖网
中国书画_中国书画买卖网李可染1964年作《万山红遍》镜心成交价:2.9325亿元拍卖公司:北京保利拍卖时间:2022年6月3日点评:此作不仅是李可染创作的7张同题材作品中尺幅最大的,而且还是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惟一一幅,刷新了李可染作品拍卖记录。
李可染1974年作《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镜心成交价:1.242亿元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拍卖时间:2022年5月12日点评:此作是李可染同类题材中尺幅最大的一幅,也是李可染的经典构图和革命圣地山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16年前,此作曾以154万元成交,16年后,价格增长了80倍。
王振鹏《江山胜览图》手卷成交价:1.012亿元拍卖公司:北京保利拍卖时间:2022年12月4日点评:由著名藏家尤伦斯夫妇释出,是一件堪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一较伯仲的纪实性风情画长卷。
其最终过亿元成交,对目前的市场信心是极大的鼓舞。
傅抱石1944年作《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立轴成交价:9200万元拍卖公司:北京保利拍卖时间:2022年5月12日点评:此作为大条幅,这样大的作品在傅抱石金刚坡时期十分罕见。
齐白石《祖国颂》立轴成交价:8280万元拍卖公司:北京保利拍卖时间:2022年12月3日点评:与赠给毛主席的《松鹤图》可称姐妹篇。
从题材、尺幅上都堪称齐白石上世纪50年代的写意花鸟画力作。
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手卷成交价:6267.5万元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拍卖时间:2022年10月28日点评:该作是董其昌晚年精心之作,以著名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追摹的对象,集其一生之功力,续写富春山的千古传奇。
此作为首次亮相市场,最终打破了董其昌作品拍卖记录。
张照清乾隆18世纪初《张照书韩愈石鼓歌》卷成交价:5734.18万元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拍卖时间:2022年10月9日点评:张照行书之代表作,原藏于乾清宫,共钤盖有乾隆鉴藏章33方,仍保存宫装原裱无损。
齐白石《溪桥柳岸、海棠秀石》金笺屏风一对成交价:5699.13万元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拍卖时间:2022年4月3日点评:本幅作于齐白石扬名东瀛之时,画成后被日本藏家妥善保存数十载。
“碧透”与“红遍”
“碧透”与“红遍”作者:李卓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9年第04期在备《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我注意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碧透”的“透”的释义问题,二是“红遍”的象征意义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系到感受毛泽东诗词风格、伟人气度;第二个问题关系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化解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遗存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
之前备课,因为对文本很熟悉,没有细究词义。
这次备课,我发现“漫江碧透”的“透”字的释义有些模糊。
此前一直将“透”理解为“透明”“清澈”的意思。
人教版的教参也这样翻译——“近看湘江,漫江秋水碧绿澄澈”,教参补充的赏析资料这样解说:“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
将“透”解为“透明”“清澈”,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是,“透”字还有“极度”“极其”“彻底”的意思,相当于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恨透了”“熟透了”“红透了”。
“碧透”也可以理解为“非常碧绿”的意思,“透”字强调程度深。
那么,“透”该怎么理解呢?在知网检索,未见有关此问题的论文。
这个“小问题”值不值得关注呢?查阅资料,发现这个“透”字确实存在不同释义。
一般多将它解作“清澈”,如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注“透,透明,清透”,徐四海《细读毛泽东诗词》注“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丁三省《毛泽东诗词精读》赏析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满江的秋水碧绿透明,许多船只在江上飞驶竞渡”。
但也有将其解为“极其”的,如王臻中、钟振振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注“碧透:谓江水碧绿至极”。
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则出现了注释与赏析矛盾的情况,其注为“碧透,谓湘江之水碧绿至极。
透,与上文‘遍’同为程度副词”,后文赏析说“‘透’字用得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湘江江水的清亮见底,一览无余”,把“透”解为“清澈”的意思了。
如此权威的工具书竟也对“透”字的释义拿捏不准,可见这个问题不小。
秋山红树图|莫道苒苒物华休,看万山红遍,感悟生命的丰硕与精彩
秋山红树图|莫道苒苒物华休,看万山红遍,感悟生命的丰硕与精彩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六十三伤春悲秋的情怀是传统文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角,在这样的文化气质的熏染下,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情绪弥漫在整个文人吟唱的诗词歌赋中,成为一种最常见的意象。
受这样文化因子的影响,寒林图在传统绘画中成为文人画的一个最常见的秋冬题材,而在这样的主流文化氛围之外,还有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文化现象,那就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所诠释的那种对生命的礼赞和歌颂的情怀,由是白云、秋山、红树所代表的饱满而热烈的意象,构成了阴阳相谐的另类维度的审美体验,演绎出生命的另一种热烈的精彩。
就传统绘画而言,对这种意象的诠释造就了另一个经典画面,秋山红树、青山红树、白云红树乃至雪山红树等这种元素组合而成的图画中,红树这一意象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并赋予了这样一种题材更世俗化的感情色彩。
在传统绘画史上,宋代可以看做是一个分水岭,宋之前的绘画主流均是以色彩饱满艳丽为主,而此后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艺术史上才渐渐迎来了另一种以追求雅致为主流的文人画唱主角的别样潮流。
秋山红树这一题材从最早以及影响最深远还是以色彩铺张的没骨山水最让人惊艳,那种奔放色彩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赋予画面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此外带有文人画气质的秋山红树也别有一番韵味,婉约内敛的画面语言中隐含着一种蠢蠢欲动的突围而出的风姿。
六朝张僧繇(传) 《雪山红树图》唐杨升(款)《秋山红树图》前一种秋山红树题材的作品中,据传首创者乃六代时期的张僧繇,这位画龙点睛典故的主角以善画佛道人物而著称,但在其他绘画领域也颇有建树,尤其他在山水画领域所开创的大开大合的以色彩渲染为主以色造型的表现方式成为画坛上的一道传奇。
从画史的记载来看,接续这一画风的有唐代杨升以及明清时期的董其昌、蓝瑛、赵左、刘度等人,而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和杨升的《秋山红树图》一般都认为是明人伪作,这种托古之作尽管有向壁虚造之嫌,但不妨从这些作品中领略这种画法的精妙之处。
王依民——继李可染之后,画《万山红遍》又一大家
王依民——继李可染之后,画《万山红遍》又一大家盛世收藏2022年3月29日10:13盛世收藏的官方账号李可染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山水画巨匠。
其山水画作品,可谓开宗立派,是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珍宝。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精神和艺术特色,其代表作《万山红遍》更是被许多业内外人士所熟知,2012年,李可染《万山红遍》拍出了2.93亿元的高价。
中国山水画巨匠李可染作为一代艺术大师,李可染也因此被称为近现代红色山水作品的风向标!而在其后,“红色题材”作品因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叠,故而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当今收藏领域中的重要门类。
但就其题材内容来说,由于李可染这座高峰屹立在前,后人几乎从不敢涉足《万山红遍》这一题材领域,直到王依民的出现。
他以独树一帜的“红太行”风格开创了红色山水的又一领域,成为当代红色题材的艺术丰碑!由于其独创性的艺术成就,王依民可以说是,继李可染之后又一个以“万山红遍”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并取得开创性成就的艺术大家。
王依民太行写生王依民,中美协会员,书画艺术家,中国工笔山水画院院长, “红太行”山水画开拓人!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华彩国韵青绿山水研究院院长。
白山黑水画院副院长,王依民美术馆馆长。
汇集三十年的艺术积淀,王依民为中国山水画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太行红”。
他早年师承中国国家画院第三任院长、山水大家龙瑞先生,可谓李可染的再传弟子。
期间还得著名山水画家张培武及当代工笔山水大家刘铁泉、王裕国等诸位先生之精心指点,吸收众家之所长,融合各大流派的艺术技法,将李可染“李家山水”的“意、象、情、景”的四大创作技法与太行山水相融合,化自然山水于水墨符号之中,让笔墨与造化并行,开辟了“红太行”的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流派。
王依民《万山红遍》在创作中,王依民通常多次深入大山,切身去体验创作环境,反复去观察客观事物,为探索山水之真谛,在力求将自然场景生动形象展示在画面之余,他同时也从不满足于单纯地描摹客观物象之外在形象,而是努力去寻求、去表达象外之意、象外之境,在他眼中,必须是每一笔都是蕴含着最为纯真的感情,将包蕴着中国哲学内涵之创造性作为绘画追求的至高境界。
2022届课山水画的意境九下语文部编版
古柏生命力顽强一例充实了观点内容,证明了事 物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 鲜明。
引用四川人的话论证“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 同的特色”的观点,而“峨眉”“夔门”“剑 阁”“青城”是具有不同特色的风景名胜,令人信服。
6.意境和意匠是什么关系?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
Image
Im整NIamogNe体aoge感知
1.自由快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No Image
2.为全文划分层次。
(小组讨论,分组展示)
No
Image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 灵魂。 第二部分(2~4):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 第三部分(5~8):如何获得意境。 第四部分(9、10):意境和意匠的关系。
3.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 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一句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 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 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 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 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 的意境。
识记字词
惆. 怅. (chóu chàng):伤感,失意。 夔. ( kuí )州 渲. ( xuàn )染 意匠:诗文、绘画等的构思布局。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 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富丽堂皇: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金碧辉煌:形容色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Image
见景生情、情寓于景、缘物寄情。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成四个部分。
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初三)美术上册勾皴点染绘山水_课件1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
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非常强调规律性和辩证法,山 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形式上有宾主、呼应、 远近、虚实 、疏密、聚散、开合、藏露、均衡、黑白、大 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我们应把这些对 立的关系统一均衡在画面之中,才能完成一幅好的构图。
“开合” “聚散” “放收”
一、勾 所谓“勾”就是用各种线条来表现山石的整体轮廓、脉络、走势。特别指出: 脉络和走势在山水画的画法中至关重要。峰峦起伏,丘壑的高低、远近、转折和 脉络的走势都是靠勾线的起、行、收笔来体现的。 二、皴法 皴法是古今无数画家表现山石的体貌和气势进行艰难探索而创造的。传统的 皴法诸如:披麻、解索、荷叶、云头、折带、牛毛、乱麻、雨点、斧劈等等。这 些技法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表现对象的拓宽,仍在不断的拓宽和丰富。 三、擦 “擦”是“皴”的辅助手段。多以较干的卧笔侧锋刷山石。它可以表现比皴 更为细腻的纹理或结构层次,以显石质的融浑、苍莽。“擦”的作用是补勾皴之 不足。“擦”的方法一般分为湿擦和干擦两种:湿擦即在湿润的纸上或有一边墨 色半干时用干笔擦拭,干笔墨痕留在湿处能隐现出一遍淡墨或清水所画的痕迹, 能融浑活化(即浓破淡)的笔墨意趣和效果;干擦即在干纸上面施擦,可得苍莽 松厚的味道。总之,“擦”的一般原则以干笔少水且不见笔痕为妙。因为“擦” 弱用水多则近乎渲染;擦弱见笔,则近乎“皴”,但“擦”不能破坏前面勾皴笔 迹应有的作用,只能是皴的补充。
勾皴点染绘山水
பைடு நூலகம்品欣赏: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作者:李可染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 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 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创 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 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 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 水画”的代表性作品。 《万山红遍》一反平时惯用的 淡墨画法,集中突出“红色”。这 种色调的强烈转变,塑造出另一种 崭新的审美境界,整幅画作构成红 白黑三色的交响。画家创作使用了 名贵的上等朱砂,墨色映衬下,朱 砂的红色鲜艳浓烈却沉稳凝重。
九年级美术下册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李可染素材新人教版
这是一幅极具现代感,又含有传统意 味的山水画。中国画中山水画的文人画传 统最深厚,突破难度最大,而李可染持之 以恒地“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 勇气打出来”,在继承传统和吸收西画技 法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此画中,他借鉴 了西洋水彩画法,描绘了青山、舟帆及水 面倒影,使画面水痕斑驳(bó),清新自 然,表现出深远明丽的意象。整幅画面水 亮山晴,山峰排立,森若剑戟( jǐ ),气 势浑重。由于逆光的运用,遂( suí)产 生沉雄的气势,泼墨画山,笔势粗壮,用 湿笔层层积染,使画面浑厚而苍润。墨以 水为主导,理性的笔墨使纵深的空间表现 与高雅的情致相和谐,传达出画家强劲而 含蓄的内在精神。
李可染的照片
代表作品
《万山红遍》 《漓江山水天下无》 《杏花春雨江南》 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 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 zhēn) 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 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公 分,宽84公分,为此系列作品 中较大的一帧,甚( shèn)具 收藏价值。此作画功独特,扣 人心弦,充分体现李可染山水 墨画艺术精华,实为难得之作。
杏花春雨江南
根据李松的〈李 可染年谱〉可知, 1961年,时年54岁的 李可染“首次到北戴 河休养,作《杏花春 雨江南》,此后连续 三年夏季在北戴河, 冬季在广东从化休养、 作画,山水画创作进 入新的发展领域。”
李可染
目录
• 李可染简介 • 代表作品
• 欣赏(万山红遍)
• 欣赏(漓江山水天下无) • 欣赏(杏花春雨江南)
• 欣赏(看山图)
李可染简介
李可染(1907.3—1989.12),江苏徐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家;1923年入上海美专,1929年 入国立西湖艺术院,1943年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并举办画 展;1946年应聘任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拜齐白石、黄宾 虹先生为师;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 陆军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 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 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 的成就,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五个作品赏析文字集合打印(1)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赏析(中国画)1963 李可染内容描述:画面上近处山体高耸陡峭,远处山势广远绵延。
一条小河顺势而下,在悬崖处形成瀑布,汇成山脚下的溪涧。
山体被红色的层林所覆盖,山腰间隐现着几处房舍。
形式分析:该画构图饱满,先以水墨勾皴,再以朱砂点染,形成红与黑的强烈对比,使画面既厚重又层次丰富。
灰瓦白墙的房子、飞流直下的瀑布、蜿蜒的溪涧,是画面上最亮的部分,与寂静的山林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了秋之娇艳和郁勃生机。
画家意图:画家为词中“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恢宏气势所感染,也为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的壮丽景象所激动。
作品评价:该画是画家热爱祖国山河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情感的反映,是画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清明上河图》赏析(中国画,局部,全长24.8*528.7cm)宋代张择端内容描述:这幅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市井的繁荣景象。
长卷从右侧开始,描绘郊野风光;中部画有巨大的跨河虹桥,桥上行人众多,摊贩密布,桥下一艘大船正在放倒桅杆过桥;进而是城门及城门内外的市井活动,描绘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场面。
形式分析: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来描绘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招幌上的文字,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谐地组织成一体,达到结构严谨、繁而不乱、主体突出、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效果。
画家意图: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将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之中,通过汴梁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和城市街市来表现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以此来表现北宋时期人民生活。
作品评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梁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作品内容丰富,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
这是一件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优秀风俗画。
《流民图》赏析(中国画)1943 蒋兆和内容描述:该作品高2米,长约26米,表现了流亡难民悲惨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水墨四绝,中国水墨四绝,国宾礼艺术家
叶开明:
李可染再传弟子,国宾礼艺术家,中美协广西省会员,李可染书画研究会幅会长1958年出生于桂林,自幼酷爱绘画,现为中国高级美术师、广西民族书画院书画师,广西大地水彩画会员.年幼时偶遇来桂林写生的李可染老师,从此学习中国水墨画,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并先后在中国美院、清华美院进修学习。
多次在国内外各电视台现场书画挥毫表演播放。
有许多优秀和杰出作品已被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及海外华侨收藏。
作品被朝鲜、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文莱等国家收藏。
主要成就:
2005年应中国文化部文化交流促进会邀请作品、参加韩国国赛荣获金奖。
2006在香港举办的国际华人艺术精品大展赛又受邀请参赛荣获特别金奖和世界华人艺术突出贡献奖。
2010年作品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亚太区华人名家书画精品大展获国际勋章金奖并与2010年部份作品已载入“当代中国书画家精品选集”。
有许多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画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澳门日报》、《亚洲艺术刊物》、《美术报》《美术界》发表。
等报社刊登。
2014年由中国美协主办邓小平足迹画展,其个人专场书画作品展在北京美术馆展出。
关键词:水墨四绝,水墨四绝,国宾礼艺术家,水墨四绝,国宾礼艺术家,国宾礼艺术家国宾礼艺术家,叶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