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从算式到方程(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一种数学式子。它在解决含有未知数的问题时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华的身高是x厘米,那么小强的身高就是x-10厘米。我们可以通过方程x = (x-10) + 10来表示这个关系,并解出x的值。
4.方程的简单求解: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5.方程的应用: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பைடு நூலகம்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从算式到方程的过渡,使学生理解等量关系,并能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识别有着不错的基础,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方程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关系。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讨论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部分学生还是感到有些困难。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看到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对于方程求解的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过,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意识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的理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 3.1 从算式到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课标解读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从算式到方程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3.1节“从算式到方程”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等式的性质等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一节的内容提出了如下教学要求: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3.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课标解读1.本节内容包括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以及等式的性质等.一元一次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一块重要的内容,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也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是后续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以及其他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的基础和铺垫.2.学生在前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方程相关内容,如: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对方程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些基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对一元一次方程作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更加突出方程作为解决实际问题重要模型的思想渗透,强调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3.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这里蕴藏着大量的涉及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这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提供了大量的现实素材.在本节学习中,实际问题情境贯穿于始终,对方程概念的引入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本节教学要充分关注方程的现实背景,要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际问题,反映出方程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深化对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重要数学模型的认识.鉴于本章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过多直接使用“数学模型”等词语,而要通过具体例子反复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实际上这就是在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4.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可以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解方程即是求未知数的值,这就需要相应的理论基础来说明解法的合理性,而等式的性质就是解方程的主要依据.本小节通过观察、归纳引出等式的两条性质,并直接利用它们讨论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供理论依据.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有关方程的历史知识素材新人教版
有关方程的历史知识
方程这个名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是在我国东汉初年编定的一部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在这一章里的所谓“方程”,是指一次方程组.例如书中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古代是将它用算筹布置起来解的,如图所示,图中各行由上而下列出的算筹表示x,y,z的系数与常数项.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说,“程,课程也.二物者二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这里所谓“如物数程之”,是指有几个未知数就必须列出几个等式.一次方程组各未知数的系数用算筹表示时好比方阵,所以叫做方程.
上述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数《九章算术》中的“方程”章出现最早.其中解方程组的方法,不但是我国古代数学中的伟大成就,而且是世界数学史上一份非常宝贵的遗产.这一成就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干的伟大民族.。
3.1.2从算式到方程
探究新知
估算:(2)方程1 700+150x=2 450中未知数x 的值是多少? 当x=1时,1 700+150x的值是: 1 700+150×1=1 850; 当x=2时,1 700+150x的值是: 1 700+150×2=2 000;
4 3 5 x 1 2 1 700+150x 1 850 2 000 2 150 2 300 2 450 当 x 5 时,方程 1 700 150 x 2 450等号左右 两边相等. x 5 叫做方程1700 150 x 2 450的解.
、尝试归纳
探究新知
您认为怎样进行估算找出符合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估算:用一些具体的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 是否成立.
估算:(1)方程 4 x 24 中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x6 当 x 6 时,方程 4 x 24 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x 6叫做方程 4 x 24 的解.
二、尝试归纳
一、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 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 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 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450 h, 相等关系:已用时间+再用时间=检修时间.
1700 150 x 2450. 列方程:
一、复习提问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3.1 从算式到方程(第2课时) 3.1.1 一元一次方程
本课时简要说明
本课学习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对于某些比较简单的 方程可以通过观察估算直接得到方程的解. 但是对于比较复杂 的方程用估算求解就比较困难了. 教学中要遵循“由易到难” 的原则,为逐步过渡到用等式性质讨论方程的解作准备. 学习目标: 1. 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 体验用观察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通过具体数 值的计算和比较,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 学方法. 学习重点:方程的解的概念及用观察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 学习难点:用观察估算的方法寻求较复杂的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解析版)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专题03 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详解 (1)3.1从算式到方程 (2)知识框架 (2)一、基础知识点 (2)知识点1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识点2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3)知识点3 等式的性质 (4)二、典型题型 (5)题型1 依题意列方程 (5)题型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6)三、难点题型 (7)题型1 利用定义求待定字母的值 (7)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8)知识框架 (8)一、基础知识点 (8)知识点1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8)知识点2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9)二、典型题型 (10)题型1 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10)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11)知识框架 (11)一、基础知识点 (11)知识点1 去括号 (11)知识点2 去分母 (12)二、典型题型 (13)题型1 去括号技巧 (13)题型2 转化变形解方程 (15)题型3 解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系数的方程 (16)三、难点题型 (18)题型1 待定系数法 (18)题型2 同解问题 (18)题型3 含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9)题型4 利用解的情况求参数的值 (20)题型5 整体考虑 (21)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21)一、基础知识点 (21)知识点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合理性 (21)知识点2 建立书写模型常见的数量关系 (22)知识点3 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方法 (23)二、典型例题 (24)3.1从算式到方程知识框架一、基础知识点知识点1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3x=5y+2;100x=200;3x 2+2y=3等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隐含未知数系数不为0),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整式:未知数的积,而非商)的方程。
如何判断一元一次方程: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 的系数不为0;③未知数的次数为1. 例:3112=+x ;3112=+x ;3m-2n=5;3m=5;6x 2-12=0 例1.下列各式中,那些是等式?那些是方程?①3x-6;②3-5=-2;③x+2y=8;④x+2≠3;⑤x-x1=2; ⑥y=10;⑦3y 2+2y=0;⑧3a<-5a ;⑨3x 2+2x-1=0;⑩213m m y =-+ 【答案】是方程的有:③、⑤、⑥、⑦、⑨、⑩方程需满足2个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 3.1 从算式到方程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中,第三章第一节“从算式到方程”主要介绍的是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算式,并进一步转化为方程的过程。
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建立和理解方程的概念非常重要,是学习代数的基础。
核心内容包括:
1.算式与方程的概念:
●算式:表示数的运算过程,如(3+5)、(2\times4)等。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目的是找到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如
(x+5=10)。
2.方程的构成:
●方程通常包含未知数(如x、y)、常数、运算符(加、减、乘、除)以及等
号“=”。
3.建立方程: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确定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关系,用代数表达式表示
这些关系,从而建立方程。
●例如,如果一个数加上3等于7,可以写成方程\(x+3=7\)。
4.解方程:
●学习基本的解方程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逐步求解未知数。
●对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目标是通过等式的性质,将未知数单独留在方程的
一边,求出其值。
5.应用题: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设定未知数,将文字问题转换为方程问题,解决诸如购物
找零、行程问题、工作量分配等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并区分算式与方程的含义。
●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能力。
●学会基本的方程解法,特别是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后续更复杂的代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知识精讲
七年级数学从算式到方程【本讲主要内容】从算式到方程(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一、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区别列方程与列算式解应用题的优劣;一次方程建模思想。
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会用列举法或估算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三、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并会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了解方程的概念;巩固等式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方程的定义及理解:◆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如:2x -5=1, x+y=6等。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二者缺一不可。
例:下列各式不是方程的是( ) A. 3y²+y -4=0 B. x=y+1 C. x²+2xy+y² D.21(x -1)+x=4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答案:C例:下列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x=-1 ②2x -y=1 ③2(x -y)=1 ④x1=-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分析:扣住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指数是1。
②③中含有两个未知数。
④中x 的指数是1,但它不是整式。
答案:A 说明:不能认为x1+1=0或11 y -2=0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的定义、如何验证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方程12(x -3)-1=2x+3的解是( ) A. x=3 B. x= 354C. x=-4D. x=4 分析:把A 、B 、C 、D 四个x 的值代入方程中计算,使左右两边相等的x 的值即为方程的值。
答案:D 。
方法技巧:也可以把原方程的解求出来再选项。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可知,只要将给出的数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如果左边=右边,则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左边≠右边,这个数就不是方程的解。
3.1从算式到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算式的区别与联系;2.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3.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要点梳理】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要点诠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要点诠释:(1)“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a≠0,a,b是已知数) .(3)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ax=b(其中a≠0,a,b是已知数).要点三、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 (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如果,那么.要点诠释:(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一定成立,如x=0中,两边加上得x +,这个等式不成立;(3) 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除数不能为零.【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的概念1.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①3x-2=7;②4+8=12;③3x-6;④2m-3n=0;⑤3x2-2x-1=0;⑥x+2≠3;⑦251x=+;⑧28553x x-=.【答案与解析】解:②虽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③不是等式;⑥表示不等关系,故②、③、⑥均不符合方程的概念.①、④、⑤、⑦、⑧符合方程的定义,所以方程有:①、④、⑤、⑦、⑧.【总结升华】方程的判断必须看两点,一个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当然未知数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a-a=a不是等式 B.x2-2x-3是方程C.方程是等式 D.等式是方程【答案】C.2.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7134x x=+的解.(1).x=12 (2).1213x=-【答案与解析】解:(1).把x=1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左边21283⨯=,右边7121224=⨯+=.∵左边≠右边,∴x=12不是方程的解.(2).把1213x=-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左边212831313⎛⎫=⨯-=-⎪⎝⎭,右边7128141313⎛⎫=⨯-+=-⎪⎝⎭.∵左边=右边,∴1213x=-是方程的解.【总结升华】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根据方程解的概念,只需将所给字母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此方程的解,否则不是.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解是x=3的是()A.x+1=4 B.2x+1=3 C.2x-1=2 D.2173x+=【答案】A.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3.已知方程①32x x -=;②0.4x =11;③512xx =-;④y 2-4y =3;⑤t =0;⑥x+2y =1.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 【答案】B .【解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因为①不是整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④未知数的次数为2,⑥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①、④、⑥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总结升华】3x 和2x 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分母中含有字母,而后者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3x 不是整式,2x是整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一定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2x -1=4;②x =0;③ax =b ;④151x-=-. 【答案】①②.类型三、等式的性质4.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得到的.(1)如果41153x -=,那么453x =+________;(2)如果ax+by =-c ,那么ax =-c +________; (3)如果4334t -=,那么t =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解: (1). 11;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1; (2).(-by ); 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by ; (3).916-; 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34-.【总结升华】先从不需填空的一边入手,比较这一边是怎样变形的,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对另一边也进行同样的变形.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等式ab =ac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B .在等式a =b 两边除以c 2+1,可得2211a bc c =++. C .在等式b ca a=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 D .在等式2x =2a -b 两边都除以2,可得x =a -b . 【答案】B .类型四、设未知数列方程5.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一次考试共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或不做一道倒扣1分.若小明想考80分,他要做对多少道题?【答案与解析】解:设小明要做对x 道题,则有(25-x )道做错或没做的题,依题意有:4x -(25-x )×1=80. 可以采用列表法探究其解显然,当x =21时,4x -(25-x )×1=80.所以小明要做对21道题.【总结升华】根据题意设出合适的未知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 举一反三:【变式】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l )x 的5倍比x 的相反数大10; (2)某数的34比它的倒数小4; (3)甲、乙两人从学校到公园,走这段路甲用20分钟,乙用30分钟,如果乙比甲早5分钟出发,问甲用多少时间追上乙? 【答案】(1)5x -(-x )=10;(2)设某数为x ,则1344x x -=;(3)设甲用x 分钟追上乙,由题意得11(5)3020x x +=.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A .3×6=18B .3x -8C .5y+6D .y ÷5=1 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2-2x+3=0B .2x -5y =4C .x =0D .13x= 3.下列方程中,方程的解为x =2的是( ).A .2x =6B .(x -3)(x+2)=0C .x 2=3D .3x -6=04.x 、y 是两个有理数,“x 与y 的和的13等于4”用式子表示为( ). A .143x y ++= B .143x y += C .1()43x y += D .以上都不对5.小悦买书需用48元,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x+5(12-x )=48B .x+5(x -12)=48C .x+12(x -5)=48D .5x+(12-x )=48 6.如果x =2是方程112x a +=-的根,则a 的值是( ). A .0 B .2 C .-2 D .-67.下列等式变形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 x =y ,则x+5=y+5 B .若x ya a=(a ≠0),则x =y C .若-3x =-3y ,则x =y D .若mx =my ,则x =y 8.等式31124x x +-=的下列变形属于等式性质2的变形是( ). A .31214x x +=+ B .31214x x +-= C .3148x x +-= D .311244x x +-=二、填空题9.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1)1153x x +=+; (2)220x x --=; (3)23x x+=-; (4)y x =-13; (5)x =-2)13(; (6)1=++p n m ;(7)213=-;(8)1x >;(9)03=+t .10.用等式来表示:(1)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2)若x ,y 互为倒数则________;(3)若x ,y 两数的绝对值的和为0.则________,且x =________,y =________.11. (1)由a =b ,得a+c =b+c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__在等式两边________.(2)由a =b ,得ac =bc ,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____在等式的两边________. 12.12x =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①3x+2=0;②2x -1=0;③122x =;④1124x =_______(只填序号). 13. 若0)2(432=-+-y x ,则=+y x .14. 长方形的周长为12cm ,长是宽的2倍,若设宽为xcm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15.将3,-2,4x -1,5x+4两两用等号连接,可以组成多少个等式?其中有多少个是一元一次方程?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程求解.16.已知方程22316x x x -=+,试确定下列各数:12342,2,3,4x x x x ==-=-=,谁是此方程的解? 17.七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的数量为每人3枚剩余24枚,每人4枚还少26枚,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只列方程)【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A 是等式,B 、C 是代数式. 2.【答案】C【解析】依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来判断. 3.【答案】D【解析】把x =2代入A 、B 、C 、D 选项逐一验证. 4.【答案】C【解析】 “x 与y 的13的和”与“x 与y 的和的13”的区别是:前者是13y 与x 求和,即13x y +,后者是x y +的13,即1()3x y +,两者运算顺序是不同的. 5.【答案】A【解析】本题的相等关系为:1元的纸币金额+5元的纸币金额=48. 6.【答案】C【解析】把x =2代入方程得1212a ⨯+=-,解得a =-2. 7. 【答案】D【解析】D 中由mx =my 左右两边需同时除以m ,得到x =y ,但当m =0时,左右两边不能同时除以m ,所以D 项中等式变形不正确,利用性质2对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变形,特别注意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式子时,一定先确定这个式子不是0.8. 【答案】C 二、填空题9. 【答案】(1)、(2) 、(3)、 (4)、(5)、(6)、(9);(1)、(5)、(9). 【解析】由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得答案.10.【答案】 (1)a+b =0 (2)xy =1 (3)|x |+|y |=0, 0,0. 11.【答案】1,同时加上c ;2,同时乘以c . 【解析】等式的性质 12.【答案】②④【解析】代入计算即得答案. 13.【答案】114【解析】由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并由题意得:043=-x ,02=-y ,即可求出.14. 【答案】x+2x =6 (化简后能得到此式即可)【解析】设宽为xcm ,则长为2xcm .则有2(x+2x )=12. 三、解答题15. 【解析】可以组成五个等式,它们分别是:4x -1=3;4x -1=-2;5x+4=3;5x+4=-2;4x -1=5x+4.这五个等式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4x -1=3,两边同时加上1,得4x -1+1=3+1,4x =4,两边同时除以4,得x =1. 16. 【解析】分别将12342,2,3,4x x x x ==-=-=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得:当2x =时,则左=222322322x x -=⨯-⨯=,右=1621618x +=+= ∴≠左右当-2x =时,则左=22232(2)3(2)14x x -=⨯--⨯-=,右=1621614x +=-+= ∴左=右当3x =-时,则左=22232(3)3(3)27x x -=⨯--⨯-=,右=1631613x +=-+= ∴≠左右当4x =时,则左=2223243420x x -=⨯-⨯=,右=1641620x +=+= ∴左=右综上可得:是此方程解的是:242,4x x =-=.17.【解析】设这个班有学生x 人,由题意得3x+24=4x -26.。
从算式到方程知识点总结
从算式到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任务和目标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从算式到方程的过渡,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二、核心内容
1.算式与方程的区别:算式是利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数学表达式,不含未知数;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1) 去分母:将方程中的分数系数化为整数系数。
(2) 去括号: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
(3) 移项: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侧,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侧。
(4)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
(5) 化系数为1: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重难点精析
1.理解方程的概念:重点理解方程的本质,即“=”两侧的意义是相等的,以及如何用代数语言描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难点在于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原理,尤其是去分母和移项,需要细心操作,注意操作顺序和符号。
3.应用题中的方程求解: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转化为方程形式,然后通过解方程得到答案。
从算式到方程知识点、例题、练习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一、知识考点知识点1【方程】1、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列方程:先设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相关题型:【例题1】、【例题2】知识点2【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只要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一定不是整式方程(也就不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了)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为未知数,a、b 为常数,且a≠0,即末知数的系数一定不能为0)相关题型:【例题3】知识点3【解方程】1、解方程:求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 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 =bc ;如果a=b(c≠0),那么ac = bc等式的性质(补充):交换等式的两边,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b=a ;若a=b 且b=c,那么a=c。
注意: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
相关题型:【例题4】、【例题5】、【例题6】【例题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1) 3+5=4+4 (2) 2a+3b (3) x+2y=5(4) 3+(-2)=8-|7| (5) 12x+6=3x-5【解析】方程的概念有两点①是等式,②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答案】解:(1)不是方程。
因为它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2)不是方程。
因为它不是等式,它是一个代数式;(3)x+2y=5 是方程,它是含有未知数x,y 的等式。
(4)不是方程。
因为它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
(5)是方程,它是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例题2】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析】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1.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3.明确方程和等式的关系.4.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5.能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能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模型所带来的方便.2.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重点】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简单的方程.2.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从应用题中找相等关系列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1.初步学会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3.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的一种进步.2.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乐观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2.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难点】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2,3,4,5).【学生准备】复习小学学过的方程.导入一: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与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导入二:变魔术好玩吗?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按照老师说的继续做下去,将你刚才写出来的数乘2,再加上4,再除以2,再减去3.好了,现在将你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说出你开始的时候在练习本上写下的数,神奇吗?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同学们一定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奥秘了![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节了课堂气氛.导入三:卡片显示,观察卡片上的式子,你能填上适当的数吗?卡片上式子分别为:3+□=8,○-2=7,5×?=1,△÷2=3,43=()6.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设计意图]由最简单的题目导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标意识,增加趣味性,调节课堂气氛.活动1:问题探究思路一【课件1】出示教材第78页问题,提出问题:【问题1】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匀速运动过程中,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时间=路程速度.【问题2】用列表的方法找等量关系,如果设A,B两地间的路程为x km,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路程/km速度/(km/h)时间/h客车卡车【问题3】请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可得方程x60-x70=1.【教师说明】我们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够从上述的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x=420,从而求出A,B两地间的路程是420 km.通常情况下,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是最早这样做的人,我国古代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知识拓展](1)方程中未知数的表示可以使用字母x,也可以使用其他一些字母,如y,z等.通常用字母a,b,c表示已知数.(2)方程中未知数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x+y=12,2x-y=z+1等.(3)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2+4=6.[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二1.定义方程,回顾举例.师:大家知道什么叫方程吗?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你能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总结.【课件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1)1+2=3;(2)x+2>1;(3)1+2x=4; (4)x+y=2;(5)x2-1;(6)x2=x+2; (7) x+3-5; (8)x=8.2.根据题意列方程.【课件3】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活动,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交流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最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用算术法解时,是否遇到了麻烦?用方程可以轻松解决吗?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势.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可得方程x60-x70=1.【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也可以根据题意画一个表格讨论,看一看各小组所列的方程是否一致,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方程方法和算术方法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活动2:归纳列方程的步骤思路一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比较】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式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可考虑按以下的顺序进行:(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试一试】【课件4】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岁.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小思的年龄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式子25-x和2x-8来表示,这说明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得到25-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即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思路二【问题1】你能谈谈列方程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吗?你是怎样一步步列出方程的?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算术法和方程法有什么不同?你能谈谈你的认识吗?两种方法的比较:从形式上看:算术法与方程法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出现?从思路上看:刚才做题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列表,便于比较)用方程解用算术方法解形式上: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思路上: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形式上:未知数不参加列式;思路上: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强调】在两个方面的区别中,未知数能不能参加列式决定了怎样分析,并且决定了列式的不同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时,教师不必苛求学生回答得很全面,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对思路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一般过程和思路,体验列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课件5】(教材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选择一个未知数,设为x.(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用含x的式子表示正方形的周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台计算机x个月的使用时间;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3)找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所列方程等号两边式子的关系,教师归纳:(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简单地说:列方程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问题1】以上各题,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另一个量,再列出方程吗?【师生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交流.解题过程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2】上述方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师生活动】在学生观察、讨论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知识拓展]在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必须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如果方程不是最简形式,先变形,化成最简形式后再判断.【问题3】你认为该怎样进行估算?【师生活动】可以采用“尝试——发现——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后发现,要求出答案必须用一些具体的数值代入,看方程是否成立,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尝试,也可以像下面那样按程序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知识拓展](1)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可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两边,若方程的两边相等,则该数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方程的解.(2)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是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变形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过程,树立建模思想.思路二【课件5】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活动】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完成,教师巡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恰当地设未知数,能否根据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到小组当中,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与点拨.师:像上边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你是从哪个角度给它命名的?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命名方式,并说一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以上几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可以把你的思路过程表示出来吗?【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对于问题(1),我们已经列出方程,可以发现当x=6时,4x的值是24,这时方程4x=24的两边相等,则x=6叫做方程4x=24的解.师: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你能求出1700+150x= 2450的解吗?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流程图求解,给x一个值,代入方程,看一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不相等再换一个试一试,依次进行下去,直到找到方程的解为止.【思考】这里是不是单纯盲目地去“碰”呢?师生讨论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对列方程的思路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列方程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准确把握方程的两个条件:一、必须含有未知数;二、必须是等式.两者缺一不可.2.一元一次方程.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不含分母,或虽含分母,但分母中不能有未知数.二、一元,即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此未知数可以出现多次,但只能是同一未知数,同一个方程中不能出现两个不同的未知数.三、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指的是化为一般形式ax+b=0(a≠0)后,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具有名词性,而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具有动词性.1.在下列式子:△2x -1;△2x +1=3x ;△|π-3|=π-3;△t +1=3中,等式有 ,方程有 .(填入式子的序号)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未知数的次数是1;(2)是整式方程;(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等式有△△△,方程有△△.答案:△△△ △△2.根据“x 的2倍与5的和比x 的12小10”可列方程为 . 解析:由题意列方程为2x +5=x2-10.故填2x +5=x2-10. 3.x =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1)3x +(10-x )=20; (2)2x 2+6=7x.解析:把x =2代入上述方程,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解:(1)x =2不是3x +(10-x )=20的解. (2)x =2是方程2x 2+6=7x 的解.3.1.1 一元一次方程活动1:问题探究 方程的定义活动2:归纳列方程的步骤活动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80页练习. 【选做题】教材第83页习题3.1第1,2,3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有 ( ) 35+24=59;3x -18>33;2x -5=0;2x +15=0.A .1个 B.2个 C.3个 D.4个2.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 10元,若设x 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x 的是 ( ) A.10x +20=100 B.10x -20=100 C.20-10x =100D.20x+10=1003.小悦买书需用48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5(12-x)=48B.x+5(x-12)=48C.x+12(x-5)=48D.5x+(12-x)=484.检验下列各小题后面括号里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1)3y-1=2y+1(y=2;y=4);(2)3(x+1)=2x-1(x=2;x=-4).【能力提升】5.希望中学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49人,当该班少一名男生时,男生的人数恰好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设该班有男生x人,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x-1)+x=49B.2(x+1)+x=49C.x-1+2x=49D.x+1+2x=496.甲、乙两数的和为10,且甲数比乙数大2,求甲、乙两数,正确的方程是()A.设乙数为x,则(x+2)+x=10B.设乙数为x,则(x-2)+x=10C.设甲数为x,则(x+2)+x=10D.设甲数为x,则x-2=107.为创建园林城市,某城市将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桂花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6米栽1棵,则树苗缺22棵;如果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6(x+22)=7(x-1)B.6(x+22-1)=7(x-1)C.6(x+22-1)=7xD.6(x+22)=7x【拓展探究】8.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方程.以下给出了6个方程,请你把属于一元方程的序号填入圈(1)中,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圈(2)中,既属于一元方程又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两个圈的公共部分.△3x+5=9;△x2+4x+4=0;△2x+3y=5;△x2+y=0;△x-y+z=8;△xy=-1.【答案与解析】1.B(解析:35+24=59,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3x-18>33,含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15=0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都是方程.故选B.)不是方程;2x-5=0与2x2.A(解析:由题意知x月存10x元,又现在有20元,因此可列方程10x+20=100.故选A.)3.A(解析:1元纸币为x 张,那么5元纸币为(12-x )张,所以x +5(12-x )=48.故选A .)4.解析:把每个方程后面的两个数分别代入原方程,如果左右两边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解:(1)把y =2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2-1=5,右边=2×2+1=5,左边=右边,所以y =2是方程3y -1=2y +1的解;把y =4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4-1=11,右边=2×4+1=9,左边≠右边,所以y =4不是方程3y -1=2y +1的解. (2)把x =2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2+1)=9,右边=2×2-1=3,左边≠右边,所以x =2不是方程3(x +1)=2x -1的解;把x = - 4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 4+1)=- 9,右边=2×(- 4) -1=- 9,左边=右边,所以x =- 4是方程3(x +1)=2x -1的解.5.A(解析:由题意得女生有2(x -1)人,根据题意得2(x -1)+x =49.故选A .)6.A(解析:设乙数为x ,根据甲数比乙数大2,则甲数为x +2,根据题意得出(x +2)+x =10.故选A .)7.B(解析:根据首、尾两端均栽上树,每间隔6米栽一棵,则缺少22棵,可知这一段公路长为6(x +22-1);若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可知这一段公路长又可以表示为7(x -1),根据公路的长度不变列出方程即可.)8.解析:一元方程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一次方程指的是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而一元一次方程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解:如图所示.这节课在设计上重点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首先在引入时,问题设计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过程在对教材例题的处理上,让学生探索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的优劣,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行比较,自己得出结论,较传统的教学活动而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于学生的探索活动,强调了学生的自我发现在方程的解的概念这部分的处理上的重要性.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局限于教材中的问题和例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2.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分析和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的确定,教师没有重点指导.3.在探索方程的解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尝试.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并加以创造.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可以让学生通过判断、辨析等手段加以强化.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一元”和“一次”两个重要的特点.在探索方程解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小组合作去探究方程的解,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得到答案.练习(教材第80页)1.解:设沿跑道跑x 周可以跑3000 m,则400x =3000.2.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 支,则乙种铅笔买了(20-x )支,所以0.3x +0.6(20-x )=9.3.解:设上底为x cm,则下底为(x +2)cm,所以5(x+x+2)2=40,即5(2x+2)2=40.4.解:设小水杯的单价为x元,则大水杯的单价为(x+5)元,根据题意得10(x+5)=15x.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为()A.3=5-2B.3+4xC.5a-6=3D.2x+3>4x-5〔解析〕本题考查方程的定义.A选项为一个等式,但等式中不含有未知数,故不是方程;B选项含有未知数,但不是一个等式,也不是方程;D选项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故也不是方程.故选C.〔解题策略〕方程有两个条件:(1)式子中必须含有未知数;(2)式子必须是等式.检验0,1,2三个数是否为方程3(x+1)=2(2x+1)的解.〔解析〕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必须用这个数替换方程中的未知数,并计算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解:将x=2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2+1)=9,右边=2×(2×2+1)=10.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原方程的解.将x=1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1+1)=6,右边=2×(2×1+1)=6.左边=右边,所以x=1是原方程的解.将x=0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0+1)=3,右边=2×(2×0+1)=2.左边≠右边,所以x=0不是原方程的解.〔解题策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直接根据条件代入方程的两边进行计算即可.3.1.2等式的性质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2.初步体验解方程的化归思想.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2.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等质量木块若干.【学生准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每小组准备天平、砝码、等质量木块若干.导入一:师:哪位同学能谈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3x-5=22;(2)0.23-0.13y=0.47y+1.第(1)题要求学生给出解答,第(2)题较复杂,估算比较困难,让学生进行简单尝试.师:通过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方程的解,可是我们也看到,通过估算求解,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有的方程要利用这种方法求解很困难.有没有相对简单的方法,使我们可以获得方程的解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导入二:小明和王力同学玩跷跷板,当他们位于跷跷板两端的时候,跷跷板恰好处于平衡的位置.这时,李强和小丽也来了,如果他们二人的体重相等,他们这时也分别坐到跷跷板两端,这时候是否仍然平衡?[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等式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进行下面的学习.活动1:等式的性质思路一1.实验演示.教师先提出实验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思考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然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演示实验.(教师可以进行两次不同物体的实验,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2.集体归纳.在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等式就像平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比如“8=8”,我们在两边都加上6,就有“8+6=8+6”;两边都减去11,就有“8-11=8-11”.提出问题1:你能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说明:等式两边加上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提出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如果a=b,那么a±c=b±c.字母a,b,c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式子.3.巩固性质1.(教材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x+7=26.〔解析〕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a 为常数)的形式.怎样才能把方程x+7=26转化为x=a的形式呢?解:方程两边减7,得:x+7-7=26-7,于是x=19.【思考1】如果x-2=3,那么x-2+2=3+2,依据是,即x=;【思考2】如果x+3=-10,那么x=;依据是;【思考3】如果-2x-9=-12,那么-2x=,依据是;【思考4】如果2m+n=p+2m,那么n=,依据.4.观察下列实验,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实验加以验证吗?在学生观察上图时,必须注意图上两个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观察后再让学生用实验验证,然后让学生用两种语言表示等式的性质2.文字语言: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符号语言: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 =bc.(教材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5x=20.解: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5x -5=20-5,于是x=-4.【思考1】如果3x=5,那么3x×(-2)=5×(-2),即-6x=;【思考2】如果-2x=6,那么x=;【思考3】已知x=3y,那么-5x=;【思考4】已知-13x=2,那么x=;。
3.1 从算式到方程(共17张ppt)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 两种铅笔个多少支?
蓝鲸的重量可表示为:(25X-1)吨
则:25X-1=124
问题2、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 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离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 湖的路程有多远?(你会用算术法解这道题吗?)
?
?千米
问题2、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 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离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 湖的路程有多远?(你会用算术法,解这道题吗?)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2,高是5,面积是40,求上底。
二、列等式表示:
1.比a大5的数等于8;
2.b的三分之一等于9;
3.x的2倍于10的和等于18;
4.x的三分之一减Y的差等于6;
5.比a的3倍大5的数等于a的4倍;
6.比b的一半小7的数等于a与b的和;
那么根据上面简单的学习,你们知道 了什么是方程吗??(议一议)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小结:1、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 2、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3、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 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 150小时,经过多少个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 规定检修时间2450小时?
算术解法:根据题意可知从王家庄到青山用了3个小时,从王家庄到秀 水用了5个小时,那么可得青山到秀水用了2个小时(用5-3),青山与 秀水相隔120千米(50+70),又可求出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 (120÷2,也就是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因为汽车是匀速行驶所 以速度是不变的,可求出王家庄到秀水或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到秀 水60×5=300千米 ,到青山60×3=180千米。求出这两个任意一个即可 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第一课时课件(共18张ppt)
一、情境引入 问题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 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 度是 60km/h ,客车比卡车早 1h 经过 B 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由于客车比卡车早1h经过B地, 则可计算出卡车行驶的时间: 则A,B两地的路程:
范例学习
(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列方程:
xcm.
(2)设 x个月后这台计算机使用时间达到2450 h. 那么在 x 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 xh. 列方程: (3)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 x ,那么女生数为 0.52x,男生人数为 (1-0.52 x ). 列方程:
方程都只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 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问题4:判断 和 哪一个是方程
中 的解?
把 代入方程,左边整边=40, 右边=80,所以 不是方程的解.
把 代入方程,左边整边=80, 右边整边=80,所以 是方程的 解.
例(1)判断下列式子 (填序号)是方程: ① 5 =0; ②24÷6=4; ③ x 2 x 3 ; ④ x y =0; ⑤ +9<0; ⑥ 2a b
1.解:设沿跑道跑 周可以跑3000m. 列方程:400 x 3000 2.解:设甲种铅笔买了 支, 则乙种铅笔买了 20 x 支. 列方程 : 0.3x 0.620 x 9 3.解:设上底为 cm,则下底为 x 2cm. 列方程: x x 2 4.解:设大水杯的单价是 元,则小水杯的单价 是 x 5元. 列方程 : 10x 15x 5
(2)方程① 2 x 1 0 ;② y 2 y 3 0 ; 3 ③ 2a 6 0 ;④ 2 0 ;⑤ x 6 ; x 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填序号);
3.1.1从算式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x的三分之一与y的和等于4.(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
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 ,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 000m? 解:设跑x圈,根据题意,得 400x=3000
一.判断题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地名 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 王家庄 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 青山 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 秀水 千米.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时间 10:00 13:00 15:00
(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呢?不妨试试列 算式. (2)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会用图来描述过程吗? (3)本问题要求什么?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 题呢?
2.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方程; 2.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3. 难点
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你知道什么 叫方程吗?
含 有 未 知 数的 等 式 ——方 程
你能举出一些方 程的例子吗?
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正确打“√”,错误打“x ”. (1) 1+2=3 (x) (4) x+2≥1 ( x ) (2) 1+2x=4 (√ ) (5) x+y=2 (√ ) (3) x+1-3 (x) (6) x2-1=0 (√ )
50千米 70千米
王家庄
青山
翠湖
秀水
注: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观察:
王家庄
x千米
50千米
70千米
青山
翠湖
秀水
分析:若知道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比如x千米),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从算式到方程 》课堂笔记
《从算式到方程》课堂笔记以下是《从算式到方程》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知识点梳理1.算式与方程的概念:算式:表示两个或多个数之间运算关系的式子。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建立:根据实际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来求得未知数的值。
3.方程的特点:(1)有未知数;(2)含有已知数和未知数的等式;(3)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二、知识点讲解1.算式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算式是表示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运算关系,而方程则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联系:方程可以看作是算式的扩展,其中未知数被看作是一个需要求解的变量。
2.建立方程的方法:(1)设未知数:根据实际问题,设定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2)列方程: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解方程:通过数学方法,求解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
3.方程的解法:(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
(2)去括号: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括号里各系数乘积的和,去掉括号。
(3)移项:把方程的右边变成0,左边变成未知数的系数相加的形式。
(4)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系数化为1:把未知数的系数变成1,求出x的值。
三、例题解析例1. 解下列方程:(1)2x+3=7;(2)5x-7=3x+9;(3)4(2x+3)=7(x-1)+10(2x+3)。
分析:(1)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得到x=2;(2)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得到x=7;(3)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得到x=5。
通过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四、注意事项1.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避免出现错误的结果。
2.注意解方程的步骤要规范,不要省略必要的步骤。
3.1从算式到方程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内容简介本章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依据教育部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七年级数学第三章,是继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之后,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方程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课标解读教育部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关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的内容如下:1.方程与方程组(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2)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3)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4)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与实验稿相比,正式稿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一是文字的顺序作了调整,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调整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使得表达更顺畅、更准确.二是删去了实验稿的限制性定语“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使得估计方程解的方法更加宽泛.三是新增加了一条,说明对解方程的理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有明确的要求.四是正式版(4)条较实验稿③条,将“会解”改为“能解”,要求有所提高;将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抽出来单独列为一条;删去了原来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后的限定“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使得分式方程的教学空间得以扩充.教学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2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3.1从算式到方程约4课时3.2一元一次方程(一)约4课时3.3一元一次方程(二)约4课时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约4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复习检测约2课时3.1 从算式到方程内容简介本节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
课题 3.1.1 从算式到方程
课题 3.1.1 从算式到方程【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①比a大5的数:;②b的一半与8的差:;③x的3倍减去5:;④a的3倍与b的2倍的商:;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程为千米;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12⑦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为元;⑧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⑨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为元;⑩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为元;二、自主学习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①比a大5的数等于8:;:;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③x的2倍比10大3:;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2。
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解: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列方程得:。
(3)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要点归纳】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课堂练习】课本82页练习【作业】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h km /70,卡车的行驶速度是h km /60,客车比卡车早h 1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2.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5%,比男生多5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3.A 、B 两地相距 200千米,一辆小车从A 地开往B 地,3小时后离B 地还有20千米,求小卡车的平均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算式到方程(基础)巩固练习
撰稿:孙景艳审稿:赵炜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算式的区别与联系;
2.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3.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
【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
(1)“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
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a≠0,a,b是已知数) .
(3)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ax=b(其中a≠0,a,b是已知数).
【高清课堂:从算式到方程三、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
要点三、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
如果,那么 (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要点诠释:
(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
如x=0中,两边加上得x+,这个等式不成立;
(3) 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除数不能为零.【典型例题】
类型一、方程的概念
1.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①3x-2=7;②4+8=12;③3x-6;
④2m-3n=0;⑤3x2-2x-1=0;⑥x+2≠3;
⑦
2
5
1
x
=
+
;⑧
285
53
x x
-
=.
【答案与解析】
解:②虽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③不是等式;⑥表示不等关系,故②、③、⑥均不符合方程的概念.①、④、⑤、⑦、⑧符合方程的定义,所以方程有:①、④、⑤、⑦、⑧.【总结升华】方程的判断必须看两点,一个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当然未知数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a-a=a不是等式 B.x2-2x-3是方程
C.方程是等式 D.等式是方程
【答案】C.
2.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27
1
34
x x
=+的解.
(1).x=12 (2).
12
13 x=-
【答案与解析】
解:(1).把x=1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左边2
128
3
⨯=,右边
7
12122
4
=⨯+=.
∵左边≠右边,∴x=12不是方程的解.
(2).把
12
13
x=-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左边
2128
31313
⎛⎫
=⨯-=-
⎪
⎝⎭
,
右边
7128
1
41313
⎛⎫
=⨯-+=-
⎪
⎝⎭
.∵左边=右边,∴
12
13
x=-是方程的解.
【总结升华】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根据方程解的概念,只需将所给字母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此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方程中,解是x=3的是()
A.x+1=4 B.2x+1=3 C.2x-1=2 D.2
17 3
x+=
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3.已知方程①32x x -=;②0.4x =11;③512
x x =-;④y 2-4y =3;⑤t =0;⑥x+2y =1.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
【解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因为①不是整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④未知数的次数为2,⑥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①、④、⑥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总结升华】3x 和
2x 是有区别的,前者的分母中含有字母,而后者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3x 不是整式,2
x 是整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一定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2x -1=4;②x =0;③ax =b ;④
151x
-=-. 【答案】①②. 类型三、等式的性质
4.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得到的.
(1)如果41153x -=,那么453
x =+________; (2)如果ax+by =-c ,那么ax =-c +________; (3)如果4334t -
=,那么t =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解: (1). 11;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1;
(2).(-by ); 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by ;
(3).916
-; 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34-. 【总结升华】先从不需填空的一边入手,比较这一边是怎样变形的,再根据等式的性质,
对另一边也进行同样的变形.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等式ab =ac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
B .在等式a =b 两边除以c 2+1,可得
2211a b c c =++. C .在等式b c a a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 D .在等式2x =2a -b 两边都除以2,可得x =a -b .
【答案】B .
类型四、设未知数列方程
5.根据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一次考试共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或不做一道倒扣1分.若小明想考80分,他要做对多少道题?
【答案与解析】
解:设小明要做对x道题,则有(25-x)道做错或没做的题,依题意有:4x-(25-x)×1=80.可以采用列表法探究其解
显然,当x=21时,4x-(25-x)×1=80.
所以小明要做对21道题.
【总结升华】根据题意设出合适的未知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量的等式.
举一反三:
【变式】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l)x的5倍比x的相反数大10;
(2)某数的3
4
比它的倒数小4;
(3)甲、乙两人从学校到公园,走这段路甲用20分钟,乙用30分钟,如果乙比甲早5分钟出发,问甲用多少时间追上乙?
【答案】(1)5x-(-x)=10;(2)设某数为x,则13
4
4
x
x
-=;(3)设甲用x分钟追上乙,由
题意得11
(5)
3020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