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曹禺之悲喜剧
现当代文学 巴金、老舍、曹禺
1949年回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 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49年以 后最著名的作品是话剧《茶馆》(1958)。 1966年8月23日,老舍遭楸斗毒打,次日在 太平湖自杀。
二、老舍的艺术贡献: (一)、市民形象系列: 1、老派市民:《二马》老马、《离婚》张大哥, 《牛天赐传》牛老者,《四世同堂》祁老人 。 2、新派市民:《离婚》中张天真、(‚高身量,细 腰,长腿,穿西装。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 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密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 场,窗上运动衣睡觉‛。 )《四世同堂》祁瑞丰。 3、底层市民的形象:如妓女(《月牙儿》《骆驼祥 子》)、人力车夫(《骆驼祥子》)、巡警 (《我这一辈子》),以及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的各色人物(《四世同堂》)。 4、理想市民形象:
《日出》
1、陈白露,一方面,她清醒,有正义感,仍保留着 对生活的一丝热情;另一方面,她沉沦、堕落,无 力摆脱资产阶级腐朽的享乐生活和对金钱的依赖。 2、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 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 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 “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 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 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2、封建专制主义的牺牲者——觉新
(1)悲剧历程:理想破灭——爱情悲剧——瑞珏之死 (2)人生哲学:不抵抗主义、作揖哲学 行为方式:委曲求全、息事宁人 性格特点:怯懦、屈从、忍让 通过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专制的残酷性,让 我们清楚地看到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怎样把本阶级 的孝子贤孙送上悲剧的道路,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文 化对青年的摧残和扼杀。他的境遇也说明了只有反 抗才能获得幸福和出路。
曹禺的个人简介及作品
曹禺个人简介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
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
曹禺简介资料
曹禺简介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曹禺,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下面是学习啦XX为你整理的曹禺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
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
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
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
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
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
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曹禺人物生平个人经历1910年,曹禺出生于天津小白楼,三天后母亲薛氏因产褥热去世。
薛氏孪生妹妹薛咏南嫁给了曹禺的父亲承担起了抚养曹禺的重任。
1913年,3岁即随继母看戏,得以观赏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戏等中国传统戏剧,这些戏曲为他将来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2年,秋考入南开中学为二年级插班生。
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戏剧活动,且加入南开新剧团。
1929年,父亲中风逝世。
同年九月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潜心钻研戏剧,广泛阅读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
老舍和曹禺
人
是抗战爆发以后,曹禺被迫趋向中国革命,开始艰
物
春
难转向,抛弃神秘的命运追问,变而配合中国革命
四
秋
形式,追求明朗、热烈。 《明朗的天》、《胆剑篇》、《王
悔罪意识却大大迎合了曹禺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 分自由、雅俗共赏,传播力大等诸多优势有关。 此
并深深吸引了曹禺。
外, 小说比诗歌等更富有客观冷静的文体特征,更
这种宗教理念之下, 曹禺戏剧中无处不在的 符合老舍的个性气质。 第三次是抗战爆发后,由中
罪与罚、 原罪与忏悔意识, 就正正契合了基督教 立作家向革命作家转变,为了宣传救国,老舍开始
徒的描写,就以讴歌其勇于牺牲为主旨。 但老舍也 审视中国人灵魂世界的自我选择。 在其戏剧世界
借文艺对基督教徒的不良行为和洋人借教殖民的 中, 老舍宣扬殉道式的牺牲精神和博爱宽恕理念,
行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揭露,表现了他清醒而理 佐以宗教批评意识, 显示出社会省察的深入性;曹
性的宗教观念,如对《黑白李》中的伊牧师和基督徒 禺则张扬原罪和忏悔意识,并将作品悬置于浓烈的
数量较多,如《四世同堂》中的胖菊和大赤包母女, 更为深切,其反思也更为令人动容。
《离婚》中的革命女同志和邱太太、《善人》中的汪太
在生活中,从幻若云霞的女护士,到燕园心狂
太等。这些女性形象具有漫画化、类型化特质,干瘪 神迷的初恋郑秀,再到温柔隽秀的方瑞,最后归于
枯燥,流于概念,是老舍批评和拒斥的对象;悍妇形 李玉茹,充满了浪漫而又痛苦的爱恨纠葛,究其实
禺笔下另一类女性形象是善良柔弱、忍辱负重的一 给了幼年贫困的老舍读书识字的机会,也给了他仁
类,如侍萍、愫芳、瑞珏等。 其中,侍萍儿女皆亡,精 慈乐善、普渡救世的佛家情怀。同时,老舍宗教信仰
《北京人》人物分析
《北京人》人物分析剧本《北京人》为曹禺先生于1940年创作的三幕悲喜剧。
表现的是旧北平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的没落,用含蓄委婉的笔触,将一个大家庭走向衰落的最后一个月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作者通过对曾家的没落过程的节选式典型的叙述,从民族根基上对封建文化进行形象的批判,更深一层的对中华民族大灾难的历史文化根源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以此唤起人们的反抗斗争意识,救民族于危难。
故事始终在北平一个行将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曾家旧宅里进行,全剧从初秋明朗的上午开始展开情节,结束于暮秋黎明前的黑暗,第一、二幕发生在同一天,第三幕距第二幕有一个多月。
人物涉及曾家老小三代人及房客和家佣。
作者曹禺在编写剧本时,希望表现出的是一种“古老的感觉”,希望有点“味道”,将“现实主义的东西”表现的“不那么现实”(引自田本相《曹禺评传》)。
曾家曾是一个煊赫的家庭,而到本剧开场它已经破落了。
中秋节的正午,当曾家正忙着过节的时候,要债的人堵在了家门口。
曾老太爷还想挽回家庭的颓势,让大少爷曾文清当天离开家到外面找事情做。
多年前,曾文清被家庭逼迫娶了自己不喜欢的思懿为妻,而无力追求彼此有爱慕之情的表妹愫方,却让她在伺候老太爷的岁月中蹉跎了青春。
为了让老太爷曾皓早日抱重孙,曾文清的儿子曾霆15岁就被迫娶了比自己大一岁的瑞贞做妻,小夫妻俩在棺材一般的家庭里过着死一般的生活。
曾家的女儿曾文彩嫁给了一个留洋归来的江泰,他做了几次官都不得意,作后不体面地下了台,寄居在丈人家里。
中秋节的晚上,曾皓无意之中撞见曾文清不但没走还在抽鸦片,气得中风。
怕家里死了人房子不好卖的思懿强行将曾皓拽出家门,送了医院。
中秋节一个多月后,正是曾皓的生日。
曾文清已经出走,愫方对他寄予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她坚信曾文清能成“一个人”,为此她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然而,长期的优裕生活已经使曾文请成了成了一只飞不起来的鸽子,他在外面混了一个多月后,又回到了棺材一样的家里。
茶馆的阅读心得200字(优秀8篇)
茶馆的阅读心得200字(优秀8篇)茶馆的阅读心得200字篇1茶馆是老北京随处可见,在那里彼此唠唠家常,谈天说地,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地方了。
但谁能想到就是茶馆竟能折射一个大的社会问题。
老舍让一个平庸无奇的地方有了更深的意义。
老舍的写作手法与写作角度都是对一无二的。
我认为《茶馆》虽一共只有三幕,但令人难忘,一幕一段,小而精,干练、简洁。
剧情从清末一直到民国初年,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期。
在《茶馆》中我们所能感到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变迁,更是一种历史的变迁。
《茶馆》中巧妙地表现出了年代变迁与人物的突出性格。
尽管书中的“茶馆人”呆,三教九流不少,但正是这些小人物在*中起到核心作用。
《茶馆》中那些小人物如:茶馆老板王利发,心不坏但胆小的松二爷,爱国情怀高的常四爷。
在茶馆中没有几个人是掏心掏肺的人,听听!说得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不懂,不懂老舍为何塑造这些人物,但不能不说从那些小人物的那些有“人情味”有“良心”的话中能让人感到世态炎凉呀!在这本剧中“子承父业”,这是一句颇有讽刺意味的安排。
剧中一幕幕向前走,那人们的装束也前卫起来了。
西装革履,看那些黄皮肤黑眼睛的“西装同胞”们更让我看到中国的境况不容乐观。
从老舍那略带讽刺意味的话语中让人们了解到他的真情实感。
读了《茶馆》这个剧本便了解了老舍处于那个年代的真实感觉,总体而论,《茶馆》无论从场景布置,人物性格塑造,语言的精炼程度,都可称之为一部不可不读的作品。
《茶馆》可以作为现在许多剧本的榜样,老舍可以成为现在剧作家的楷模。
茶馆的阅读心得200字篇2老舍,《茶馆》,无可复加的戏剧杰作。
读过很多遍,也看过电影,有人称它为三个黑暗时代的送葬曲,揭露了种种不公平的社会现实。
而那张挂在茶馆里的“莫谈国事”的大字如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招牌在掌着市侩百姓的嘴,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上台的人物所发生的故事,无论悲喜,只要追溯一下因为所以,总是那档子破国事,万花筒也好,西洋镜也罢,茶馆就是如此一个社会矛盾集中的体现,跑不了。
老舍、曹禺话剧对比研究
四、老舍的小说化戏剧
与曹禺诗化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舍在他 的话剧创作中也融合了别种文学体裁的特 长,但不是诗而是小说。老舍创造性地把小 说与戏剧这两种最为显要的现代文学文体 结合起来,创立了极具个性特色的“小说化 戏剧”,使成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话剧 在特殊的政治时代,没有完全跌入低谷,在文 艺家们普遍迷失自我的红色岁月依旧为中 国甚至世界戏剧观众奉献出独具个性风采 的“小说化戏剧”精品。
第十一讲 老பைடு நூலகம்、曹禺话剧对比研究
一、童年经历对于性格的影响 二、笔下女性角色的区别 三、曹禺的诗化戏剧 四、老舍的小说化戏剧
一、童年经历
亡母丧父的家庭变故给老舍和曹禺留下了 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两人一贫寒、一富足 的家族特质,导致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个性 气质。曹禺的个性气质以激情浪漫为主导, 老舍以理智坚强为底色;曹禺孤僻内向, 注目于人性世界,表现出省察人性的深刻 性,老舍爽直豁达,直面社会现实,凸显 出社会批评的真理性。
戏剧结构散化,戏剧冲突淡化,追求戏剧的叙事 性与史诗性是老舍“小说化戏剧”体现出来 的其他比较明显的特征。戏剧作为一种综合 性表演艺术,由于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规定的 场所进行演出 , 所以选取细小的题材 , 追求戏 剧结构的严谨对一般剧作家来说,是惯常做法。 老舍在他的戏剧中却比较青睐小说式的开放 结构,不拘泥于一人一事为主线的传统戏剧结 构方法 , 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情节 , 小说家兼戏 剧家的老舍,能够冲破模式化、概念化的桎梏, 将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人的性格对比直接 引入戏剧领域,打破
有学者认为老舍的小说化 ( 体 ) 戏剧创作经历了 “不会写戏 , 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 ——— “ 强 化 戏 剧 技 巧 , 排 斥 和 否 定 小 说 ” ——— “ 吸收小说的优长 , 完成自己的独特创造”这 样三个不同的阶段,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艰难 过程。
论新世纪“曹禺剧本奖”获奖话剧--以曹禺经典话剧为尺度
论新世纪“曹禺剧本奖#获奖话剧——以曹禺经典话剧为尺度洪宏"(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内容摘要:本着“曹禺剧本奖”获奖话剧之于当代中国话剧文学发展所具有的代表性、显示度、影响力及其与中国话剧传统和戏剧文学精神的内在关联,本文以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经典剧作为尺度,考察新世纪曹禺剧本奖获奖话剧的创作成就、缺失及其所折射出的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境遇。
新世纪中国话剧要继续以曹禺经典剧作为典范,更深入地挖掘人的灵魂,广泛深刻地表现社会、人生、人性和人类文明,拓展、深化话剧文学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力,克服各种戏剧实用主义,从而创造中国现代民族话剧新经典。
关键词:“曹禺剧本奖”;曹禺经典话剧;戏剧体诗;实用主义“曹禺剧本奖”是“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的简称,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戏剧文学类奖项!这个奖的前身是全国优秀剧本奖!1979年《剧本》月刊复刊后,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决定联合举办全国优秀剧本评奖,1982年评出首届全国优秀话剧%戏曲、歌剧剧本72个°截至2019年该奖一共评选了二十三届,其中奖项名称、主办方以及评奖周期等经历了多次变动。
“由于全国优秀剧本奖是专家评奖性质,它和政府评奖不同,因此有人建议把此项剧本奖改个名称。
这时中国作家协会已设立茅盾奖、巴金奖、冰心奖等奖项,有的同志建议把全国优秀剧本奖改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
”②于是,1994年第七届评奖时该奖项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此后由两年一次评选改为每年评选一次。
在2006年的评选中,该奖项定名为首届(总第十七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评奖周期基本稳定在每两年一次。
首届全国优秀剧本奖由文化部和中国剧协联合主办,从1984年第二届起评奖改"作者简介:洪宏,文学博士,南京天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话剧、中国电影#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四'以来中国现实主义话剧文学的三种叙事范式及其流变研究"(17ZWB002)阶段性成果#—促进戏剧创作作繁荣发展》,《中国戏剧)/009年第10期,第15页。
2023年最新的中国不可错过的经典话剧
2023年最新的中国不可错过的经典话剧中国的十大经典话剧你都了解过吗话剧都出自于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人们面前演得绘声绘色。
经典不可磨灭,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十大经典话剧介绍1、《雷雨》: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
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则非《雷雨》莫属。
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
这些都使《雷雨》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2、《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大写意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
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前西德、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到2023年5月27日,《茶馆》公演500场一部三幕话剧,世俗百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
3、《屈原》:历史剧集大成者《屈原》不但是上世纪40年代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这部一气十天呵成的五幕历史剧,可谓话剧巨匠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日本、苏联、罗马尼亚、捷克等国上演《屈原》共达600余场,创中国话剧在国外上演最高纪录。
4、《压迫》:现代主义话剧的典范作于1925年冬天的独幕剧《压迫》,被洪深认为是那时期创作喜剧中的惟一杰作。
该剧创造出了堪称典范的人物语言和最为人称道的剧作结构,在同期大多数粗糙、低质的作品中显得凤毛麟角一般可贵。
【高中语文】专题0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颁奖词示例
最富乡情奖:溪边的碾坊、水车,河上的方头渡船,攀渡的缆绳, 河岸的白塔、青崖、村姑(翠翠)、黄狗,山上的雾霭峰峦、翠竹 丛林、鸟语花香,沈从文用一幅幅明媚秀丽的山光水色图构画了最 富湘西边地乡情特色的牧歌田园。
2. 撰写展览结语。(1 课时) 布展工作接近尾声,我们的现当代文学之旅也即将接近尾声。请你结合你所设计的展览内容,为你的展览 撰写结束语,把握现当代文学所蕴含的深沉意蕴,梳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概括 20 世纪现当代文学的 发展状况。
3. 撰写展览前言。 展览前言将放在展览入口处,用来介绍展览主要内容并吸引参观者。请根 据教材上的单元导语和你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以 下两个问题,并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撰写展览前言(300 字左右)。 (1)中学生为什么要了解、学习现当代文学? (2)你认为现当代文学最吸引中学生的部分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呈现能引 发他们的参观兴趣?
任务设计
1. 推荐作品。(2 课时) 现在同学们设计的前两个板块已经完成,而“文学策展之旅”也即将全部完成。展览的第三板块“文学颁奖”,需要设 置至少 1 个现当代文学特色奖项,每个奖项至少有 3 篇(部)文学作品入围,入围作品需选自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 本单元至少有 1 篇作品入围。请你自设奖项,确定入围作品及获奖作品,并撰写颁奖词,说明获奖理由。以下奖项设 置仅供参考:
百年文学展风华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专题学习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 浏览 7 篇课文,写出各篇课文的内容提要,摘录作品中的精彩语言并撰写赏析点评, 探究语言的表达技巧,撰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短文,概括“五四”以来文学语言趋向自 由化的表达方式。 2. 能整体把握“五四”以来的诗歌、散文、小说、话剧等新的文学形式的体裁及语言特 点,感受作家们在不同体裁形式上的探索,选择感兴趣的文体赏析语言。 3. 学会根据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读书方法,如浏览、 跳读、略读、精读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考点整理一、文学史常识1.老舍的短篇小说就文体而言,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写实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二是以传统说话、民间讲唱,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
2.《骆驼祥子》于1936年9月16日至1937年10月1日在《宇宙风》杂志第25期至48期上连载,上海人间书屋1939年初版。
3.瞿秋白赞赏《子夜》:《子夜》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出版。
4.巴金的《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原题为《激流》,1933年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家》。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1938)、《秋》(1940)。
5.《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原载于1934年《国闻周报》第11卷,1934年9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
6.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独幕剧《五奎桥》(1930)、三幕剧《香稻米》(1931)、四幕剧《青龙潭》(1932)。
7.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8.1932年9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嗣后又创办《人间世》和《宇宙风》两刊,一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表现性灵的创作。
9.林语堂在小品的题材和风格上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小品要“语出灵性”,“凡方寸中一种心境,一点佳意,一股牢骚,一把幽情,皆可听其由笔端流露出来”。
10.1936年,茅盾仿效高尔基主编《世界的一日》的做法,发起征文运动,在此基础上主编成《中国的一日》。
11.夏衍的《包身工》在中国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
12.1940年前后的有关歌颂与暴露的讨论主要是关于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的论争。
13.巴金的《憩园》、老舍的《四世同堂》对中国式的家族文化进行了叩问。
茶馆语言艺术浅析
《茶馆》的语言艺术特色浅析桑摘要:《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它语言方面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茶馆的语言艺术可以归纳以下几点:浓郁的地方色彩;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悲喜融合的幽默风格;善用人物语言展现命运和时代变化的特点。
关键词:茶馆语言艺术个性化幽默正文: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 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就像是一枝傲霜的腊梅,历尽考验,越开越茂盛。
《茶馆》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它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本文中来讨论以下对于《茶馆》语言艺术特色的看法。
一、浓郁的地方特色提到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京味十足”随即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他是第一个用正宗的北京话进行创作的作家,这使得他作品中的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异常浓烈。
他使用的语言活泼有趣,雅俗共赏。
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渗透着北京文化。
《茶馆》中的人物语言都是纯正的北京口语,句子短、句法灵活而又生动传神,自然贴切地传递着北京的政治文化气息和北京市民的个性化特点。
如第二幕开头,茶馆老伙计李三的语言。
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之后,李三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他有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几句话是纯粹的北京大白话,却把北京社会最底层一无文化、二无政治觉悟的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同时也传递出世道比前清还糟糕政治气息。
再看第二幕中,常四爷与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在相隔十多年后在茶馆里又见面后的一段对话。
宋恩子、吴祥子:“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打起仗来呢?”这两个特务, 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
这一句极普通的话,从他们口中说出, 是多么有力地揭示了特务们有奶便是娘的无耻而又丑恶的灵魂。
茶馆语言艺术浅析
《茶馆》的语言艺术特色浅析桑摘要:《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茶馆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它语言方面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茶馆的语言艺术可以归纳以下几点:浓郁的地方色彩;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悲喜融合的幽默风格;善用人物语言展现命运和时代变化的特点.关键词:茶馆语言艺术个性化幽默正文: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就像是一枝傲霜的腊梅,历尽考验,越开越茂盛.《茶馆》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它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本文中来讨论以下对于《茶馆》语言艺术特色的看法.一、浓郁的地方特色提到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京味十足”随即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他是第一个用正宗的北京话进行创作的作家,这使得他作品中的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异常浓烈。
他使用的语言活泼有趣,雅俗共赏.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渗透着北京文化。
《茶馆》中的人物语言都是纯正的北京口语,句子短、句法灵活而又生动传神,自然贴切地传递着北京的政治文化气息和北京市民的个性化特点。
如第二幕开头,茶馆老伙计李三的语言。
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之后,李三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他有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几句话是纯粹的北京大白话,却把北京社会最底层一无文化、二无政治觉悟的小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同时也传递出世道比前清还糟糕政治气息。
再看第二幕中,常四爷与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在相隔十多年后在茶馆里又见面后的一段对话。
宋恩子、吴祥子:“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打起仗来呢?"这两个特务,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
老舍茶馆的话剧读后感
《茶馆》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有关老舍茶馆的读后感,一起来阅读吧。
说起老舍,我们一定不陌生,毕竟他的《骆驼祥子》、《月牙儿》等都太有名,所以关于作者我也就不多说了。
倒是写作背景得说说:话剧《写于1956至1957年间,它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
在写《茶馆》之前,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写了《红大院》、《女店员》和《全家福》等。
《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
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
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光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
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
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
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
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
他渐小有成就。
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
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茶馆》让我们看清了那三个黑暗时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个个破落、衰败。
《茶馆》不愧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
《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
《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
论《北京人》悲剧性
论曹禺《北京人》的悲剧性摘要:《北京人》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文坛上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虽然剧中确实有些喜剧因素,曹禺自己也有《北京人》是喜剧一说,但是如果从戏剧的情节冲突和人物性格的角度来分析,《北京人》的悲剧色彩应是全剧的基调。
关键词:悲剧风格;情节冲突;人物性格Abstract: The drama of “Ben jing ren” is a comedy or tragedy, in the literary worl d, dramatists argue it for along time but until now, they are not be able to get a proper answer.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comedy factors in the drama, Cao Yu also believe it a comedy, if we analysis the drama’s action conflict and personality, we find that tragedy is the drama’s theme.Keywords: tragedy style ;the conflict of action;personality引言《北京人》作为曹禺话剧中的杰作,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是它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在文坛上争论很大。
首先,曹禺自己认为《北京人》是喜剧。
他说过“《北京人》我认为是出喜剧。
我写的时候很清楚的,写的就是喜剧,有什么可悲的呢?该死的死,该跑的跑了……从整个基调来看,这是喜剧。
”[1]192由于曹禺的这番论述,影响到众多的评论家,因此,有许多人就认为《北京人》是喜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悲喜剧之说,可我更同意《北京人》是悲剧的这一说法。
我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六成分之说,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在悲剧的六个成分里,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是因为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
《茶馆》阅读感悟五篇
《茶馆》阅读感悟五篇《茶馆》阅读感悟1我觉得书是回忆的另一种表达方,它或许有些虚构,却是基于生活的。
所表达的必然也是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才会随着历史颠簸影响着一代一代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共鸣。
看如今的世界,城市里车水马龙,灯火阑珊。
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生活也更丰富多彩。
农村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舒适的日子在那片土地上就可以自给自足……可现在城市里的人用冷漠伪装自己,农村里的人拼命想要逃离。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也并不觉得感激,反倒是认为日子平淡,比上白开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总想着思甜,却忘了忆苦,谁曾想过那从前的时光呢?《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五十年间,社会的风貌和不同阶级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捧着这本书,思绪也随窗外翩跹的杨柳飘回那个年代。
满清末年,茶馆里依然是一派和谐的景象,茶馆掌柜王利发左右逢源,一切似乎都如此美好。
然而在这背后却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衰亡。
富裕的人在茶馆里喝茶,聊天,只是莫谈国事,贫穷的人却在茶馆里卖孩子。
农村破产,人们生活更加贫困,今天想着明天,明天却又想着后天。
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孩子卖了以获得微薄的费用养活家里更多的人。
我想起《捕蛇者说》中的那个捕蛇人,冒着生命危险讨生活,原来古今贫困竟也是相同的。
想起老舍笔下另一个人物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即便尊严被践踏也不反抗,终究是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那样的社会给人的失望大于希望,结局似乎注定了悲惨。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生活更加痛苦悲伤愈演愈烈。
生活就像重砣压在人们生上,那时连呼吸的空气都是浑浊且阴暗的。
京城里的好多茶馆店铺都关门了,唯有王利发掌柜改良经营。
然而社会动乱是全方位的,迂腐的大兵前来敲诈,逃难的人堵在茶馆门口……莫谈国事的标语在墙上显得愈加刺眼。
人们不敢乱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茶馆老舍读后感800字
茶馆老舍读后感800字茶馆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的著作,这本书里面的每个人物性格特点都被这位老文学艺术家刻画的十分鲜明,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茶馆老舍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茶馆老舍读后感1《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一部不朽的传奇。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老舍把这些人物集中在茶馆这个微缩社会中,让他们各自上演不一样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来写大社会,同时以茶馆的兴衰来透视旧中国的衰败。
《茶馆》一剧具有极强的社会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道出了劳苦百姓对生活的憎恨与不满。
能够说,老舍笔下的三幕戏葬送了三个时代,这三幕戏共占了五十年的时刻。
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但是剧中只透过一个茶馆和一些下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正面叙述那些大事。
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样活着和怎样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
这些混杂着汗与泪,歌与笑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
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刻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级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这样的戏剧构思纵横开阖,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不乏细微之处的生动描述,是老舍先生的独创,带给了大家这样耳目一新的故事。
因此曹禺先生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里上演,演绎着老舍先生蘸着沧桑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留下永恒的记忆。
《茶馆》读书笔记600字左右
《茶馆》读书笔记600字左右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茶馆》读书笔记600字左右,欢迎阅读!《茶馆》读书笔记600字左右1这一天,我随意打开书架,不经意间看到书架的角落里有一本老舍先生写的《茶馆》,这本书好像还没看过。
于是,我就拿起这本书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这本书的故事很精彩,很有哲理。
这本书写的是戏剧,一个悲剧,一共分为三个幕,分别写了清末民初、民国中期,民国后期的人们生活经历与状态。
这本书写了一个掌柜王利发的茶馆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最后被军阀势力逼死的事。
同时,也写了一个农民——康六欠了别人的钱,被迫卖女儿被太监当老婆,结果害了自己女儿一生的事。
我看完这本书,竟然掉下了泪水。
王利发一生中都趋炎附势,见到别人总打招呼,只是为了在乱世中得到生存。
但是他的好话、他的鞠躬仍然不能让他顺利过完一辈子,结果落得个被军阀逼到上吊自杀的下场。
康六的女儿在太监家里不敢出一声哼,直到太监死了,才得到了自由。
但等到自由后,仍遭到别人的追杀,被迫一路逃亡。
唉,这是傅仪的错。
傅仪统治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让人们的生活穷困潦倒,而傅仪却认识不到这个错误,以致于自己做了亡国君王,被剥夺了自由与权利。
但这一生是不能后悔的,这就是错误所付出的代价。
在这本书中,我为但是社会的黑暗而感到悲哀,为人们的自私自利而痛心疾首。
其实,这不应该把过错归咎于普通百姓上,为了生计,每个人不得不变得狠心冷血。
错就错在了军阀势力的统治衰败,让人们无处谋生,只得阿谀奉承,颔首低眉,像狗一样生活着。
其实,现在的社会这样的人也并不少。
很多公司职员为了搏得老板的器重,为了在公司有一席之地,用尽各种肮脏的手段陷害别人,抬高自己。
这些人难道不像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吗?但他们并没有看清楚这是个民主社会,这是个知识决定命运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 囊 妻 要妻 篓 篓 萋差蔓 差
舞 蒌 薹 薯 攀 薹誊 篓 萎 要: 菱 差 差垂 囊 差 嚣萋 囊 萎 囊 囊 薹 篓 妻 囊
现 ;而立言则是立德无望 、立 功无缘后 的无 我 ’又交织在一起而互为底蕴 :进取不得 。故超 旷;而超 旷之中却 又总 透露着追 求 ,从 而使 奈选择。在仕进异常艰难 的蒙元时代 , 儒 两种 ‘ 我 ’重迭成一个悲剧 化的身影 。 是 自 ” 家三不朽的人生信念 、兼挤 天下的凌 云志向 孔子 云:“ 天行健 ,君子 以 自强不息 。 ”孟子 日:“ 达则兼挤天下 ,穷 则独善其 身。 ”对于 支撑着他 ,更有无数始 困终 亨的前代楷 模供 马致远与封建社会 的任何一位儒生 来讲 。儒家这 种祖训 已经融人 了他们的 血液 。他们 异常清 他效仿。如 昔 日壮 志 凌 云 的 司马 相 如面 对 楚 自己降临一世 的历史使命。联 系曾瑞在其 < 山坡羊 ・ 时) 中 “ 乾坤 。会经纶 ,奈何不遂 讥 整 “ 升仙桥”发 出的平 取功 名 的铮 铮誓 言 ,就 风雷信”的牢骚 。 张可久在其 ‘ 水仙 子) 中对 “ 日在 十年窗下 ,今 日在三公 位排 ,读书人 昨 不时 回荡在东篱耳边 。尽管在 现实 中会有各 真实高哉”的欣羡 ,吴弘道在 < 金字经) 中 “ 梦中邯郸道 ,又来走 这遭。须不是 山人索价 高。 种挫折 ,但他坚信 自己终究会 像张 良和朱买 一朝,虚名无处逃 。谁惊觉 。晓霜侵鬓毛”的直 白,完全 可 以体味到 马致远 这种 致君泽 民心 臣一样否极泰来 。当他希求 通过干谒 或凭借 态在元代文人中的普遍意义 。 自己才华博取功名 的梦想 在残酷的现 实中再
● 刘 广 辉
老
部。< 龙须沟) 的创作和演 出的巨大成功 ,为老舍赢得 了 “ 民艺术 家” ( 人 北京 市人 民政府授 据说 ,老舍创 作 < 茶馆) 的最 初意 图是 为配 予 )的光荣称号 。 ‘ 龙须 沟)的成功 , 于扬长避 短。写 了 自己熟悉 的人和事 ,正 如作者 所 合我 国颁布第一个宪法实现全 国普选这 件政 在 茶馆 )以北 京裕泰茶 说 :“ 我写 ‘ 龙须沟)如果从动笔写第一幕起 ,自然不长 。要是从 程疯子那件大褂 、丁 四那件 治大事 。众 所周知 , <
维普资讯
S CD
观 云 听 泉
创作成功的概率太小 了。如果允 许他多 写一 些他熟悉 的 东 西,他会 写 出 更 多 成功 的作
品 ,而不仅仅 是一个 < 茶馆 )和半 个 < 龙须 沟)了。 就以 ‘ 茶馆)为例 ,这 当然是精 品。 当 年戏剧 大 师 曹 禺 读 完 第 一 幕 就 用 英 文 说 : “ 经典” 还说 , “ 句话就是一个人 物” , 一 。作 为中国话剧的优秀代 表 。 ‘ 茶馆) 是 中国话 剧史上的现实主义的高峰之作 ,也是第 一个 被邀至 国外演 出的剧 目。它 的出现 ,标 志着 中国社会主义话剧艺术 ,已经进 入 了世 界文 艺之林 。< 茶馆) 的成功 ,用作者 的话来说 : 舍和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 中都 取得 巨大的成就 ,但是 ,他们在属 于当代文学 “ 我的确认 识 ( 茶馆 )的 那些 人 ,好 像我 给 创作 中 , 留下了比较多 的遗憾 。尤其在解放 之后正 当他们 大有作 为的时候 ,由 他们都批过 ‘ 都 八字儿 ’与婚 书 ,还知道 他们 于多种 因素的干扰 和影 响,他们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 。探讨这 种文学创作态势 , 的家谱 。因此 ,他们在 < 茶馆 )里那几 十分 对我们研究中国现 、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 有极大 的启示意义 。 钟里所说的那儿句话都是从生 命与生 活的 根 老舍在解放前写出了 < 骆驼 祥子) 四世 同堂 ) < 、< 、 月牙儿 )等蜚声文坛 的优秀作品 。在 源流 出来 的。 ”但在 我们研 究 了 < 茶馆 )之 解放以后他是从国统区中走来的作家 中最 为勤奋 的一 个。他的创作 主要放在戏 剧方 面,他一 后认为 , < 茶馆)是 精品 ,却 不是极 品。老 茶馆 )的 时候 ,他 的 任务性 太强 , 共创作了 2 个剧本 ,但引起社会轰动的只有 ‘ 3 龙须 沟) 方珍珠) 茶馆)等为数不多 的几 舍在 写 < 、< 、<
中最本质 的东西 ” ,结果 ,大杂烩 。搬上舞台后 ,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 。此后创作 的四 有 社会 主义能够救 中国。由于作家 太注重 这 幕话剧 ‘ 青年突击 队) ,由于作者不 熟悉作 品里的新 人新事 , 味地 “ 任务” “ 一 赶 、 写今 天” 个潜在 的主题 .他对 旧社 会 的批 判 是 严 厉 , 尽管热情似火 ,满 台 “ 言壮语 ” 豪 ,也没有看到有血有肉的性格饱满鲜明的人 物形象。从 1 5 的 。这是一部埋葬 旧社 会的精 品。问题就 在 98 年 ~15 9 9年,仅两年 的时间 ,老舍就写出了三个多幕剧:< 红大 院) 女店员)和 < 、< 全家 福) 这里 ,由于是一 曲葬歌 ,所 以只 注意旧社 会 。 的罪恶 , 谴责 和批判是 它的 主要 内容 。很 多 这些作 品明显是 大跃进 时代 的急就章 ,就其 艺术成就 而言 ,远 不能与 < 茶馆 )相 比。我 们通 场面本 来 可 以展 开 政 治 的、经 济 的、文 化 过老舍 的戏剧创作 ,可以得 出这样一 个结论 :老舍是嘲讽鞭 笞旧社会 的能手 ,而反 映新 社会 的、民风的、民俗 的以及亲情 的、感情 的和 的生活 ,他是一个蹩脚 者。他太熟悉北京的社会小 市 民的生活 了,他 本人又 是语言 大师 ,所 个人体验的东西,但 是 ,令我们 遗憾 的是 作 以 ,凡是反映旧世界小市民生活 的作品 ,他写得 极为鲜活 ,极 为生动 ,也极具个 性。他 对新 家在进 行 < 馆)创 作的时 候,凡是他认 为 茶 社 会中的工农兵英雄形 象是 不太熟悉 的 ,写起来 也较 为生疏 。因此 ,在他 创作 的 2 个剧 本 3 批判谴责埋葬旧世 界的 目的达到了,作品也 中, 最成功 的是 ‘ 茶馆) 其 次为 ‘ , 龙须沟) ,其他就 等而下 之了 。我 们感到 遗憾的是 老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