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教授2010.11.30物理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一章课件
V2 dV nRT V2 W dV nRT nRTln V1 V V1 V V1 V2
V
V2 p1 W nRTl n nRTl n V1 p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4)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 温可逆过程
2014-5-21
返回
2.功与过程
讨论:比较上述三种过程的功,可得出什么结论?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14-5-21
1.基本概念
状态与状态函数
讨论: 状态函数的特性? (1)状态一定时, 所有状态函数均具有确定的数值; (2)体系状态变化时(变化前的状态—始态;变化后 的状态—终态),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取决于变化的始 终态,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3)体系的状态函数在数学上为连续函数,其微小变 化可写成全微分,并可积分。 (4)对纯物质单相密闭系统,只需两个状态性质(如 T,p)就可确定其状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4-5-21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6 自发过程的特点与 热力学第二定律
1.7 熵增加原理与化学反应方向
1.8 化学反应的熵变 1.9 熵的统计意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4-5-21
1.1 热力学的能量守恒原理
1. 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V1 V2
p
p1V1
W2 (1) p1dV p( ) 1 V2 V1
V2
V1
W2(1)
p2V2
一次膨胀、压缩,所做 之功不能相互抵消,压缩 功大于膨胀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W1(1)
V
V2 p1 W nRTl n nRTl n V1 p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1-4)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 温可逆过程
2014-5-21
返回
2.功与过程
讨论:比较上述三种过程的功,可得出什么结论?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014-5-21
1.基本概念
状态与状态函数
讨论: 状态函数的特性? (1)状态一定时, 所有状态函数均具有确定的数值; (2)体系状态变化时(变化前的状态—始态;变化后 的状态—终态),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取决于变化的始 终态,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3)体系的状态函数在数学上为连续函数,其微小变 化可写成全微分,并可积分。 (4)对纯物质单相密闭系统,只需两个状态性质(如 T,p)就可确定其状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4-5-21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6 自发过程的特点与 热力学第二定律
1.7 熵增加原理与化学反应方向
1.8 化学反应的熵变 1.9 熵的统计意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4-5-21
1.1 热力学的能量守恒原理
1. 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V1 V2
p
p1V1
W2 (1) p1dV p( ) 1 V2 V1
V2
V1
W2(1)
p2V2
一次膨胀、压缩,所做 之功不能相互抵消,压缩 功大于膨胀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W1(1)
物理化学幻灯片PPT课件
大体而言,物理化学为化学诸分支中,最讲求数值精确和 理论解释的学科。
.
2
物理化学的形成
物质的化学运动形式和物理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早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并没有 十分明确的分工。化学家波义耳在物理学上曾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而物理学家牛顿 在化学上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却全盘接受了波义耳的化学思想,他用在炼金术 和化学上的时间比用在物理学上的时间还多。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化学家的罗蒙诺索夫 就曾使用过“物理化学”这一术语,还提出了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围。
1887年,阿累尼乌斯提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离理论
.
24
关于电化学
一个伽凡尼电池, 两个电极用盐桥连 接以传递离子。外 电路中产生电流。
.
25
科学家的故事
1800年,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 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 ,他还把锌片和铜片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放 多这样的小杯子中联起来,组成电池。他指出这种电 池“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电”,“不预先充电 也能给出电击”。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胡泽伟 杨 靓
.1Leabharlann 物理化学是什么?物理化学是一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质体系化学行为的原 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近代化学的原理根基。
物理化学家关注于分子如何形成结构、动态变化、分子光 谱原理、平衡态等根本问题,涉及的物理学有静力学、动 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
初步发现
1748年法国人诺勒发现渗透现象 1827年法国人杜特罗夏定量测定了渗透压
1877年德国浦菲弗发现 PV = KT(K 为常数)
进一步发展
1886年范霍夫建立起稀溶液理论
揭示出拉乌尔公式中常数的热力学意义
.
2
物理化学的形成
物质的化学运动形式和物理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早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并没有 十分明确的分工。化学家波义耳在物理学上曾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而物理学家牛顿 在化学上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却全盘接受了波义耳的化学思想,他用在炼金术 和化学上的时间比用在物理学上的时间还多。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化学家的罗蒙诺索夫 就曾使用过“物理化学”这一术语,还提出了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围。
1887年,阿累尼乌斯提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离理论
.
24
关于电化学
一个伽凡尼电池, 两个电极用盐桥连 接以传递离子。外 电路中产生电流。
.
25
科学家的故事
1800年,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 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 ,他还把锌片和铜片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放 多这样的小杯子中联起来,组成电池。他指出这种电 池“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电”,“不预先充电 也能给出电击”。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胡泽伟 杨 靓
.1Leabharlann 物理化学是什么?物理化学是一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质体系化学行为的原 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近代化学的原理根基。
物理化学家关注于分子如何形成结构、动态变化、分子光 谱原理、平衡态等根本问题,涉及的物理学有静力学、动 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
初步发现
1748年法国人诺勒发现渗透现象 1827年法国人杜特罗夏定量测定了渗透压
1877年德国浦菲弗发现 PV = KT(K 为常数)
进一步发展
1886年范霍夫建立起稀溶液理论
揭示出拉乌尔公式中常数的热力学意义
物理化学课件
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学和化学 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解释 许多自然现象提供了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高 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 来。也就是说,热量传递的方向总是 从高到低,不能反过来。
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自然界的某种 方向性,它限制了某些自然过程的进 行方式。
VS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辐射能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光化学过程和设计光 化学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光化学第二定律
总结词
光化学第二定律是描述光化学过程中辐射能 量与化学反应途径关系的物理化学定律。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一个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途径中各个 步骤的辐射能量差成正比。这个定律对于研 究光化学反应机理和设计光化学合成路线具 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
内容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动态平衡。
意义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 向。
化学反应速率
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浓度 的变化量表示。
复杂系统与跨尺度研究
总结词
跨学科、多尺度研究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在复杂系统和跨尺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复杂系统研究涉及多个相互作用因素,需要综合运用 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 为。跨尺度研究则要求科学家从原子、分子到纳米、宏 观等不同尺度上理解和控制化学过程,物理化学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理学和化学 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解释 许多自然现象提供了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高 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过 来。也就是说,热量传递的方向总是 从高到低,不能反过来。
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自然界的某种 方向性,它限制了某些自然过程的进 行方式。
VS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辐射能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光化学过程和设计光 化学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光化学第二定律
总结词
光化学第二定律是描述光化学过程中辐射能 量与化学反应途径关系的物理化学定律。
详细描述
光化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一个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途径中各个 步骤的辐射能量差成正比。这个定律对于研 究光化学反应机理和设计光化学合成路线具 有重要意义。
化学平衡
内容
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动态平衡。
意义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 向。
化学反应速率
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率。通常用单位浓度 的变化量表示。
复杂系统与跨尺度研究
总结词
跨学科、多尺度研究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在复杂系统和跨尺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复杂系统研究涉及多个相互作用因素,需要综合运用 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 为。跨尺度研究则要求科学家从原子、分子到纳米、宏 观等不同尺度上理解和控制化学过程,物理化学为解决 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物理化学课件绪论
压缩因子法
由Z的定义式可知, pV=ZnRT
维里方程
pVm=RT(1+B/Vm+C/Vm2+D/Vm3+•••)
气体的液化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实际气体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从而能发生一种 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液化.
任何气体都会在一定温度
时液化. 液氮的沸点是 00-7-22 -196 ℃
Br2(g)冷却发生液化. 液 化现象表明 Br2分子在 气相时就不具有零体积. 25
液化气体则相对较宽.
00-7-22
17
实际气体 实际气体
实际气体: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具 有体积的气体
压缩因子
引入来定量描述真实气体的行为与理想气 体的偏离程度:
压缩因子的定义为:
Z pV pVm nRT RT
中高压气体p-V-T关系的处理方法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仅在足够低的压力下适合于真 实气体。描述实际气体pVT关系的状态方程近200 种,大致分为两类
00-7-22
26
超临界流体,它既不属于气体,也不属于液体, 气液界面消失,它的密度可以在气体和液体密度之 间任意调变,并且在临界点附近,压力的微小变化 就能够导致密度的巨大变化.它的许多物理化学性 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并具有两者的优点,如 具有与液体相近的溶解能力和传热系数,具有与 气体相近的黏度系数和扩散系数。超临界流体广 泛用于萃取和药物的合成分析等方面.
R = 8.314510 J mol-1 K-1
理想气体的定义及其微观模型
理想气体: 凡在任何温度, 压力下均服从理 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两个特征: (1)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物理化学ppt课件
求 真 厚 德
I RF T I R ESR
NMR
达 ESCA 美
利用计算机还可以进行模拟放大和分子设计。
§0.2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5) 从单一学科到边缘学科
探 化学学科 广 内部及与其他
学科相互渗透、 索 相互结合,形 微 药学 成了许多极具 生命力的边缘 创 学科,如: 新
计算
计算 化学 药物 化学 天体 化学 材料 化学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热力学研究方法是从静态利用热力学函数判断
求 真 厚 德 达 美
变化的方向和限度,但无法给出变化的细节。 激光技术和分子束技术的出现,可以真正地研
究化学反应的动态问题。
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
§0.2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4) 从定性到定量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数 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自动记录和人工拟合。 使许多以前只能做定性研究的课题现在可进 行定量监测,做原位反应,如:
求 真 厚 德 达 美
恩格斯
• 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19世纪中叶
探 广 微 创 新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成熟程度”。 求 真 表明各学科研究对象 物质运动 索 形式与规律 其复杂程度的差异厚
• 然而,百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各学
化
德
达 科的“成熟程度”发生了巨大变 美
无机、有机化学在19世纪率先建立
冶金、建材工业推动了无机
检验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运用数学的多 求 真 少是一门科学成熟
程度的标志。
厚 德 达 美
马克思
探 广 索 微 创 新
数学的 应用: 在刚体 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 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 力学中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在物理学中是试验性的和 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 单的一次方程;在生物学 中等于零。
物理化学1.1 绪论85页PPT
15
状态函数的两个重要特征
(1) 状态函数的数值随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如始态Z1, 终态Z2,则改变量
ZZ2Z1
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与历史无关
y
y=f (x)
Z
Z=f (x, y) y
y2 Z2
y1
x1 x2 x
Z1
y2 y1
x1 x2
x 16
(2) 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d
XX xy
d
xXyx
d
y
例如,理想气体的封闭体系 Vf(T,p)
则有 dVV TpdTVpTdp
全微分的积分与积分途径无关
X X2dXX X
X1
2
1
17
1.1.4 过程和途径
• 等温过程 • 等压过程 • 等容过程 • 绝热过程
T1= T2= Tex p1 = p2 = pex V1 = V2 Q=0
• 循环过程 X = 0
• 符号:系统得到功为正,对环境做 功为负
• 功不是状态函数,与过程有关 • 功分为体积功(W)和非体积功(W’)
22
• 体积功:
当系统的体积变化
pex
时,系统反抗环境
压力所作的功。
V2
V
WpexV
对于微小过程
V1 (gas)
δWpexdV
☺小贴士:体积功中“反抗环境压力”的类比理解:将质量为m的
成正比,有加和性,例如:V、m等;
两种容量性质相除后就变为强度性质,例如: m/V
12
• 系统的状态是系统所有性质的综合 表现
• 所有性质确定,则状态确定;
• 状态确定,则系统所有性质亦确定
• 确定状态下,各种性质之间是有关 系的:
状态函数的两个重要特征
(1) 状态函数的数值随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如始态Z1, 终态Z2,则改变量
ZZ2Z1
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与历史无关
y
y=f (x)
Z
Z=f (x, y) y
y2 Z2
y1
x1 x2 x
Z1
y2 y1
x1 x2
x 16
(2) 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d
XX xy
d
xXyx
d
y
例如,理想气体的封闭体系 Vf(T,p)
则有 dVV TpdTVpTdp
全微分的积分与积分途径无关
X X2dXX X
X1
2
1
17
1.1.4 过程和途径
• 等温过程 • 等压过程 • 等容过程 • 绝热过程
T1= T2= Tex p1 = p2 = pex V1 = V2 Q=0
• 循环过程 X = 0
• 符号:系统得到功为正,对环境做 功为负
• 功不是状态函数,与过程有关 • 功分为体积功(W)和非体积功(W’)
22
• 体积功:
当系统的体积变化
pex
时,系统反抗环境
压力所作的功。
V2
V
WpexV
对于微小过程
V1 (gas)
δWpexdV
☺小贴士:体积功中“反抗环境压力”的类比理解:将质量为m的
成正比,有加和性,例如:V、m等;
两种容量性质相除后就变为强度性质,例如: m/V
12
• 系统的状态是系统所有性质的综合 表现
• 所有性质确定,则状态确定;
• 状态确定,则系统所有性质亦确定
• 确定状态下,各种性质之间是有关 系的:
[课件]物理化学简介PPT
解:M甲烷 = 16.04×10-3 kg · mol-1
m pM ρ V RT 3 3 200 10 16.04 10 kg m3 8.315 (25 273.15) 1.294 kg m3
33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物理化学简 介
绪论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2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何谓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物理化学 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联系入 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用物理的理论、物理的实验手段”, 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目的 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向 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12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课程特点
“三多一复杂”
•学习要求
概念多 理论多 公式多 计算复杂
学习物理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物理化学课程综合性强,各章节既有 联系又相对独立。因此,学习时切忌死记硬背。
13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学习要求
1. 多动脑
多给自己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前人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什 么局限性,方法是否严谨?结论是否可靠?你能否找 出例外情况?
5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① 宏 观
微 观
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规律,才能 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 宏观 介观 微观 (看得见的物体) (纳米材料) (原子、分子)
6
m pM ρ V RT 3 3 200 10 16.04 10 kg m3 8.315 (25 273.15) 1.294 kg m3
33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物理化学简 介
绪论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0.3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2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何谓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物理化学 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联系入 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用物理的理论、物理的实验手段”, 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目的 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向 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12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课程特点
“三多一复杂”
•学习要求
概念多 理论多 公式多 计算复杂
学习物理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物理化学课程综合性强,各章节既有 联系又相对独立。因此,学习时切忌死记硬背。
13
0.2 学习物理化学的要求及方法
•学习要求
1. 多动脑
多给自己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前人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什 么局限性,方法是否严谨?结论是否可靠?你能否找 出例外情况?
5
0.1 物理化学——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
① 宏 观
微 观
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规律,才能 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 宏观 介观 微观 (看得见的物体) (纳米材料) (原子、分子)
6
(推荐)《物理化学》PPT课件
在p-x图上液相线在上,气相线在下;相 应在T-x图上气相线在上,液相线在下。梭形区 是气-液两相区。
18
正偏差在 p-x图上有最高点
在p-x图上有最高点者, 在T-x图上就有最低点,这 最低点称为最低恒沸点 ( low-boiling azeotropic point)。此时的混合物称为 最低恒沸混合物 (minimum boiling azeotropic)。它是 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H 2 O -C 2 H 5 O H , C H 3 O H -C 6 H 6, C2H5OH -C6H6等。在标准压力下,H2O-C2H5OH 19 的最低恒沸点温度为351.28K,含乙醇95.57 。
负偏差在 p-x图上有最低点
在p-x图上有最低点, 在T-x图上就有最高点, 这最高点称为最高恒沸 点(high-boiling azeotropic point)。处 在最高恒沸点时的混合 物称为最高恒沸混合物 (maximum boiling azeotrope )。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H 2O-HN 3,H 2 O O-H等C。l在标 准压力下,H2O-HC的l 最高恒沸点温度为381.65 K, 含HCl 20.24,分析上常用来作为标准溶液。 20
杠杆规则 Lever Rule
在p-x图的两相区,物系点O代表了体系总的 组成和温度。
通过O点作平行于横坐标 的等压线,与液相和气相线分 别交于M点和N点。MN线称 为等压连结线(tie line)。
22
由图可以看出
xA-x1=OM x2 – xA= ON
所以 N气·OM = n液·ON
P159 例题5
23
x
蒸馏与精馏
Distillation and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只能把双 液系中的A和B粗略分 开。
18
正偏差在 p-x图上有最高点
在p-x图上有最高点者, 在T-x图上就有最低点,这 最低点称为最低恒沸点 ( low-boiling azeotropic point)。此时的混合物称为 最低恒沸混合物 (minimum boiling azeotropic)。它是 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H 2 O -C 2 H 5 O H , C H 3 O H -C 6 H 6, C2H5OH -C6H6等。在标准压力下,H2O-C2H5OH 19 的最低恒沸点温度为351.28K,含乙醇95.57 。
负偏差在 p-x图上有最低点
在p-x图上有最低点, 在T-x图上就有最高点, 这最高点称为最高恒沸 点(high-boiling azeotropic point)。处 在最高恒沸点时的混合 物称为最高恒沸混合物 (maximum boiling azeotrope )。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H 2O-HN 3,H 2 O O-H等C。l在标 准压力下,H2O-HC的l 最高恒沸点温度为381.65 K, 含HCl 20.24,分析上常用来作为标准溶液。 20
杠杆规则 Lever Rule
在p-x图的两相区,物系点O代表了体系总的 组成和温度。
通过O点作平行于横坐标 的等压线,与液相和气相线分 别交于M点和N点。MN线称 为等压连结线(tie line)。
22
由图可以看出
xA-x1=OM x2 – xA= ON
所以 N气·OM = n液·ON
P159 例题5
23
x
蒸馏与精馏
Distillation and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只能把双 液系中的A和B粗略分 开。
最新物化实验讲座-2010
物化实验讲座-2010
基本要求
课前根据实验轮换表做好预习: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原 理, 明确实验方法、仪器、条件、需要 注意的问题等;
书写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基 本原理,简单的实验步骤,原始数据记 录表格。
(预习报告不可作为实验报告使用!)
物化实验讲座-2010
实验过程:(提前十分钟到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物化实验讲座-2010
课程性质
• 独立开设、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 配套的技术基础实验课;
• 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 究工具和方法 ;
• 为从事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毕业 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化实验讲座-2010
课程构成
• 知识讲座
讲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基本要求、 学习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报告书写规 则等
•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数据 处理的合理性、对实验的理解和体会等 给出报告成绩。含报告完整、整洁 (30%)、数据处理正确(40%)、图表规范 (10%)、结果正确(10%)、实验分析讨论 (10%) 。
• 期末的最后两次实验作为考核实验,考 查独立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给出考核 成绩;
物化实验讲座-2010
为了表达测量的精度,又有绝对误 差、相对误差两种表达方法。
物化实验讲座-2010
注意事项
一、方程式:计算时先写出量方程式,再代入数
值和单位计算
二、表格:三线表,完整的表应有表头、行名、
量纲及有效数字;
三、图:
轴的坐标分度要能表示出全部有效数字; 选取合适比例使图形布满整个坐标系; 坐标的分度值一般不取不能被整除的数,如3、7等; 使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边; 计算斜率时从直线上选两相距较远的非原始数据点。
基本要求
课前根据实验轮换表做好预习: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原 理, 明确实验方法、仪器、条件、需要 注意的问题等;
书写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基 本原理,简单的实验步骤,原始数据记 录表格。
(预习报告不可作为实验报告使用!)
物化实验讲座-2010
实验过程:(提前十分钟到实验室)
物理化学实验讲座
物化实验讲座-2010
课程性质
• 独立开设、与物理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相 配套的技术基础实验课;
• 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 究工具和方法 ;
• 为从事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毕业 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化实验讲座-2010
课程构成
• 知识讲座
讲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基本要求、 学习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报告书写规 则等
•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数据 处理的合理性、对实验的理解和体会等 给出报告成绩。含报告完整、整洁 (30%)、数据处理正确(40%)、图表规范 (10%)、结果正确(10%)、实验分析讨论 (10%) 。
• 期末的最后两次实验作为考核实验,考 查独立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给出考核 成绩;
物化实验讲座-2010
为了表达测量的精度,又有绝对误 差、相对误差两种表达方法。
物化实验讲座-2010
注意事项
一、方程式:计算时先写出量方程式,再代入数
值和单位计算
二、表格:三线表,完整的表应有表头、行名、
量纲及有效数字;
三、图:
轴的坐标分度要能表示出全部有效数字; 选取合适比例使图形布满整个坐标系; 坐标的分度值一般不取不能被整除的数,如3、7等; 使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边; 计算斜率时从直线上选两相距较远的非原始数据点。
绪论(2010)PPT教学课件
热力学方法:以众多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 两个经典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研究系统从始态到终态的宏 观变化,不涉及变化的具体途径。 经典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平衡系统
量子力学方法:用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Schrodinger方程) 求解系统内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从而揭示 物质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应用物理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的一般理论问题, 是建筑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等物理学科基础之上, 因此在“化学”前面冠以“物理”。
物理化学变化:物质的pVT变化、聚集状态变化、化学 变化的 统称。
2020/12/12 2
2. 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热力学方 法、量子力学方法和统计力学方法。
11
2. 物理量的构成
任何一个物理量都由数值和单位构成:温度 300 K。 物理量等于数值乘以单位:
物理量 = 数值 ×单位
p= 101.34 ×103 Pa; V = 1.00 dm3; T = 298.15 K. V = 1.00 (×)
单位:应用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m; kg; K; s; mol; A; cd (坎德拉)。
⑴ 加速有用的化学变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较多的产品( 抑制有害化学变化。例如:防止腐蚀、防止爆炸等。
有的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但速率很小:
C(diamond) C (graphite) 298.15 K , 1 atm 时,∆ G < 0 可自发进行。
(T = 298.15 K, p > 15000 atm)
∆G >0 ∆G <0
② 变化达到的限度
例如:CH4 [C2H6、C2H4、 C2H2、 C、…] + H2 反应的平衡组成如何?是优化反应时间、设计分离工序的依据。
量子力学方法:用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Schrodinger方程) 求解系统内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从而揭示 物质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物理化学应用物理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的一般理论问题, 是建筑在热力学、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等物理学科基础之上, 因此在“化学”前面冠以“物理”。
物理化学变化:物质的pVT变化、聚集状态变化、化学 变化的 统称。
2020/12/12 2
2. 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热力学方 法、量子力学方法和统计力学方法。
11
2. 物理量的构成
任何一个物理量都由数值和单位构成:温度 300 K。 物理量等于数值乘以单位:
物理量 = 数值 ×单位
p= 101.34 ×103 Pa; V = 1.00 dm3; T = 298.15 K. V = 1.00 (×)
单位:应用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m; kg; K; s; mol; A; cd (坎德拉)。
⑴ 加速有用的化学变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较多的产品( 抑制有害化学变化。例如:防止腐蚀、防止爆炸等。
有的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但速率很小:
C(diamond) C (graphite) 298.15 K , 1 atm 时,∆ G < 0 可自发进行。
(T = 298.15 K, p > 15000 atm)
∆G >0 ∆G <0
② 变化达到的限度
例如:CH4 [C2H6、C2H4、 C2H2、 C、…] + H2 反应的平衡组成如何?是优化反应时间、设计分离工序的依据。
物理化学ppt-PowerPointPresentation
四. 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K
r Gm exp RT
五. 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由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计算标准摩尔吉布斯函 数
r G T B f Gm , B T B
由相关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计算某反应 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
一. 偏摩尔量和化学势
偏摩尔量 :
X XB dnB n B T , P ,nC , nB
化学势: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G B n B T , P ,nC , nB
二. 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条件
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化学反应热效应
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若系统发生无限小变化时,上式可写成dU=δQ-
δW
它表明系统种发生任何变化过程,系统内能变化 值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它对外作的功。
二.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1. 可逆过程 在膨胀的每一个瞬间,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 之间都极接近于平衡态,整个过程由一系列无限 接近于平衡的状态构成,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 程。 2. 可逆体积功
O点是三条线的焦点,称为三相点。在该 点,Φ=3,F=0,说明三相点的温度,压 力均不能任意改变。水的三相点与水的冰 点并不是一回事。三相点实验个的单组分 系统,而通常所说的冰点是暴露在空气中 的冰-水两相平衡系统。
第六章 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摩尔电导率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可逆电池
物理化学课件-第一章-热力学精选全文
不能指出过程的机理和变化速率。
第二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一、系统与环境
系统:划定的研究对象 环境:与系统相关联的其余部分 划定界面: 实际存在的想象的
(系统 + 环境 = 宇宙)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系统分类: 敞开系统:有物质交换 有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无物质交换 有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无物质交换 无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
V = f(T, p) dV = (V/ T)pdT + (V/ p)pdp
H2O (s, 25oC,1 atm ) H2O (g, 25oC,1 atm )
H2O (l, 25oC, 1 atm )
4. 不同状态函数的初等函数(+ - x /)也是状态 函数
G = H – TS; H = U + pV
功和热都不是系统性质,所以也不是状态函数!不符合全 微分性质,其微小变化表示为Q和P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能(内能U-internal energy )
系统总能量 整体动能 系统中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整体势能
内能 U 分子动能(平动、转动、振动) 温度T
分子位能
体积 V
分子内能量(更小一级质点能量)
七、功和热
体系和环境间能量传递交换的两种形式
1.热(Q): 由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 规定: 系统吸热,Q为正值 系统放热,Q为负值 显热: 热量传递时,系统的温度改变。如水
50C~100C 潜热: 热量传递时,系统的温度不变。如水100C蒸发 热是一种由质点无序运 动平均强度不同传递的能量 热不是状态函数,Q的大小与途径有关
若压力是连续变化的 W =- p外dV
W = - p外dV
等容过程 真空膨胀过程
第二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一、系统与环境
系统:划定的研究对象 环境:与系统相关联的其余部分 划定界面: 实际存在的想象的
(系统 + 环境 = 宇宙)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系统分类: 敞开系统:有物质交换 有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无物质交换 有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无物质交换 无能量交换 (孤立系统)
V = f(T, p) dV = (V/ T)pdT + (V/ p)pdp
H2O (s, 25oC,1 atm ) H2O (g, 25oC,1 atm )
H2O (l, 25oC, 1 atm )
4. 不同状态函数的初等函数(+ - x /)也是状态 函数
G = H – TS; H = U + pV
功和热都不是系统性质,所以也不是状态函数!不符合全 微分性质,其微小变化表示为Q和P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能(内能U-internal energy )
系统总能量 整体动能 系统中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整体势能
内能 U 分子动能(平动、转动、振动) 温度T
分子位能
体积 V
分子内能量(更小一级质点能量)
七、功和热
体系和环境间能量传递交换的两种形式
1.热(Q): 由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 规定: 系统吸热,Q为正值 系统放热,Q为负值 显热: 热量传递时,系统的温度改变。如水
50C~100C 潜热: 热量传递时,系统的温度不变。如水100C蒸发 热是一种由质点无序运 动平均强度不同传递的能量 热不是状态函数,Q的大小与途径有关
若压力是连续变化的 W =- p外dV
W = - p外dV
等容过程 真空膨胀过程
物理化学(PPT资料优秀版
(4)课前自学,课后复习,勤于思考,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分离——相平衡,相际扩散,界面现象
物料输送——pVT关系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化学研究:
平衡规律——当系统的一个平衡态由 于条件改变而变为另一个平衡态时,能量、 体积和各物质的数量变化的规律。
宏观变化,而不涉及变化的细节。
对固体构效关系的认识的深入,已能对固体表面“整容”,催化由技艺性走向科学化;
(4)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物理化学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C相2变H化3C和l pVT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
规律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精馏塔)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平衡和速率是制备和性能研究中最基 本的问题。对于化工包括冶金、轻工来说, 有利的平衡和速率是实现化学物质和材料 的大规模生产的前提。前者决定理论的产 率,后者决定实际的产量。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进行定量监测。
(精馏塔)
C2H3Cl
(裂解炉)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Cl2
H2
FeCl3 衡体系。 三个层次——宏观,从微观到宏观,微观
C2H4
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电和解特槽点)
(反应器)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体系最一般的宏观、微观 规律的学科,特别是给出定量化规律。一般方 法是根据实验事实建立物理模型,应用数学原 理进行严密的或近似的推演得到公式。
分离——相平衡,相际扩散,界面现象
物料输送——pVT关系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化学研究:
平衡规律——当系统的一个平衡态由 于条件改变而变为另一个平衡态时,能量、 体积和各物质的数量变化的规律。
宏观变化,而不涉及变化的细节。
对固体构效关系的认识的深入,已能对固体表面“整容”,催化由技艺性走向科学化;
(4)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
物理化学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C相2变H化3C和l pVT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
规律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精馏塔)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平衡和速率是制备和性能研究中最基 本的问题。对于化工包括冶金、轻工来说, 有利的平衡和速率是实现化学物质和材料 的大规模生产的前提。前者决定理论的产 率,后者决定实际的产量。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进行定量监测。
(精馏塔)
C2H3Cl
(裂解炉)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西南科技大学
Cl2
H2
FeCl3 衡体系。 三个层次——宏观,从微观到宏观,微观
C2H4
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电和解特槽点)
(反应器)
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体系最一般的宏观、微观 规律的学科,特别是给出定量化规律。一般方 法是根据实验事实建立物理模型,应用数学原 理进行严密的或近似的推演得到公式。
物理化学ppt课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总结词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即系统的混乱度)永远不会减少,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 。
详细描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另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即系统的混乱度)永远 不会减少,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这意味着能量转换总是伴随着熵的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宇宙 正在朝着更加混乱和无序的方向发展。
03
化学平衡与相平衡
化学平衡条件与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系数 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 乘积的比值。
相平衡条件与相图分析
相平衡条件
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物质以不同相态(固态、液态 、气态)存在的平衡状态。
色谱分析技术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不同物 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 的分配平衡,实现分离和 分析的方法。
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的不同,色谱 法可分为液相色谱、气相 色谱、凝胶色谱等。
色谱法的应用
色谱法在物理化学实验中 广泛应用于分析混合物中 的各组分含量、分离纯物 质等。
质谱分析技术
质谱法的原理
05
物理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大气污染与治理
1 2 3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污染物 ,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 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 严重影响。
治理措施
针对大气污染,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包括工业 污染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城市绿化等。
物理化学发展概况PPT课件
MO method 和 VB method 是现代化学 键理论重要内容。
2021
10
在 MO 理论和 VB 理论发展的同时,其它有关物质结构的理论 也在迅猛发展。
例如:
1929年,Bethe 和 Van Vlack提出晶体场理论,后与分子轨道 理论结合,发展成配位场理论。
1928年,Heisenberg的学生 F.Bloch 提出的金属键周期势场模 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固体能带理论。
1927年,在Einstein相对论的启发下,W.Karl Heisenberg在其《关于量子论的运动学和力学的 直觉内容》一文中提出,“微观粒子的动量与位 置不可能同时被测准”——测不准关系。
1928年,Muliken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 1928年,Paul Dirac 建立了著名的Dirac方程。
N.Semenov的化学链式反应理论,195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6年,德国化学家 M.Eigen 提出了驰豫法研究快速的化学反应。 李远哲与D.R.Herschbach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 展了交叉束方法,并应用于化学反应研究,1986年获诺 贝尔化学奖。
美国化学家A.H.Zewail用飞秒激光技术研究超快过程 和过渡态,199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2021
2
二、物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 1.物理化学的形成
1752年,俄国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第一个提出了物理化学这一 词:“物理化学是一门学科,它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来说明 在复杂物质中经化学处理后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M.B.ЛOMOHOCOB
(1711-1765)
俄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哲学 家,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 学的奠基者。
例如: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光电
2021
10
在 MO 理论和 VB 理论发展的同时,其它有关物质结构的理论 也在迅猛发展。
例如:
1929年,Bethe 和 Van Vlack提出晶体场理论,后与分子轨道 理论结合,发展成配位场理论。
1928年,Heisenberg的学生 F.Bloch 提出的金属键周期势场模 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固体能带理论。
1927年,在Einstein相对论的启发下,W.Karl Heisenberg在其《关于量子论的运动学和力学的 直觉内容》一文中提出,“微观粒子的动量与位 置不可能同时被测准”——测不准关系。
1928年,Muliken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 1928年,Paul Dirac 建立了著名的Dirac方程。
N.Semenov的化学链式反应理论,195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6年,德国化学家 M.Eigen 提出了驰豫法研究快速的化学反应。 李远哲与D.R.Herschbach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 展了交叉束方法,并应用于化学反应研究,1986年获诺 贝尔化学奖。
美国化学家A.H.Zewail用飞秒激光技术研究超快过程 和过渡态,199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2021
2
二、物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 1.物理化学的形成
1752年,俄国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第一个提出了物理化学这一 词:“物理化学是一门学科,它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来说明 在复杂物质中经化学处理后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M.B.ЛOMOHOCOB
(1711-1765)
俄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哲学 家,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 学的奠基者。
例如: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光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G = dG + dG + dG + L
α β β γ γ = ∑ µ B dnα + ∑ µ B dn B + ∑ µ B dn B + L B
B B B
α
β
γ
=∑
B
∑ µ B dnB ≤ 0
B
自发(T、P一定 W′=0) 平衡
(3)化学势判据在纯物质相平衡中的应用 化学势判据可用来判断相变化、化学变化的方向和 限度。 设图示T、P一定的纯物质系统,物质B在α和β相的 化学势分别为 µ α、µ β
5 从二组分溶液中各组分的蒸气压和组成的关系进一步认识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异同 图中实线为由实验得到的A、B 蒸气压与组成关系曲线。
* ①从图中看出:PA ≠ K A. X
PB* ≠ K B. X
如果组分(或溶质)在整个浓度 范围内都适合亨利定律, 那么:
* PA = K A. X
PB* = K B. X
1.0
(3)理想液态混合物实例
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 结构异构体的混合物 紧邻同系物的混合物
前节重要内容复习
1 化学势定义
∂G µ B ≡ GB = ∂n B T . P.nC ≠ nB ′
①
2 一般化热力学基本方程
dG = − SdT + VdP + ∑ µ B dnB
B
适用于组成变化的封闭系统(也适用于开放系统) ①若系统内组成不变(dnB=0) ②系统处于相平衡或化学平衡 这时方程还原为
代入得: ③
dH = TdS + VdP + ∑ µ B dnB
B
G = H −TS =U + PV−TS = A+ PV A = G − PV dA = dG − PdV − VdP 将①式 dG = − SdT + VdP + ∑ µ B dn B 代入得:
dA = −SdT − PdV + ∑ µ B dnB
PB = K B ,C CB PB = K B ,bbB
2 亨利定律适用条件 (1)适用于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 (2)溶质在气相和溶液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例如: ●O2溶于H2O,HCl溶于苯适用亨利定律。 ●HCl溶于H2O亨利定律不适用。
3 亨利定律的微观解释 同对拉乌尔定律解释。 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对比 ●两个定律的相同点: ①公式形式相同。 ②均适用于稀溶液。
* PA = PA X A
PB = K B , X X B
●两个定律的不同点: ① 适用对象不同。 拉乌尔定律用于溶剂A,亨利定律用于溶质B 。
* ② 拉乌尔定律中比例系数 PA 为纯溶剂的蒸气压,
亨利定律中亨利系数KB不是纯溶质的蒸气压。 ③ PA* 定温为定值(外压影响极小), KB与T、B、A都有关。
PB是B气体分压,
µ Θ 为纯B标准态化学势 B
4 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1)纯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n=1mol 纯真实气体 T PΘ
Θ µ Θ (= Gm )
TP
* µ* = (Gm )
由方程 dG = − SdT + VdP
上式无法直接积分得出 µ* 表示式,需设计过程。 最终可推出:
RT dP 恒T时 dµ = dG = V dP ≠ P
* * m * m
P P RT * µ = µ + RT ln Θ + ∫ V m − dP 0 P P * Θ
(2)混合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P PB RT µ B = µ + RT ln Θ + ∫ VB − dP 0 P P Θ B
PB为组分B的分压,VB为B组分的偏摩尔体积。
dn B S .V .nc′ ≠ nB
⑤
与②式 dU = TdS − PdV + ∑ µ B dnB
比较得:
∂U µB = ∂n B S .V ,nC ≠ nB ′
B
假设
H = f ( S .P.nB .nc .nD L)
dn B S . P.nc′TS
dU = dG − PdV − VdP + TdS + SdT
将①式代入得:
dU = TdS − PdV + ∑ µ B dnB
B
②
G = H − TS
H = G + TS dH = dG + TdS + SdT
B
将①式 dG = − SdT + VdP +
∑µ
B
dn B
* 压乘以它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A = PA X A
* ∗ * * 对二组分溶液:PA = PA X A = PA (1− X B ) = PA − PA X B
* PA − PA = XB * PA
∆P 即 * = XB PA
2 拉乌尔定律适用条件:稀溶液中的溶剂
3 对拉乌尔定律的微观解释
T.P T.P
* PA
AAAAAAAAAAAAA
pA
ABABABABABAB A+B XA XB
纯A
4-4 亨利定律(1803年) 1803年)
1亨利定律的形式 在一定温度和平衡状态下,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在气 相的分压力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PB = K B. X X B
其它形式
K B. X 称为亨利系数
4-2 化学势
0 化学势的定义 在各偏摩尔量中,偏摩尔吉布斯函数应用最广,最 重要。因而特别地把偏摩尔吉布斯函数定义为化学 势,用符号
µB
表示。
∂G µ B ≡ GB = ∂n B T . P.nC ≠ nB ′
(狭义化学势)
1 一般化热力学基本方程
(1) G = f (T .P.n B .nC .n D L)
混实气
* RT ∫0 Vm − P dP P P PB RT Θ µ B = µ B + RT ln Θ + ∫ VB − dP 0 P P
P
4-3 拉乌尔定律(1886年) 拉乌尔定律(1886年)
1 拉乌尔定律的形式 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
β
① 若过程自发,应有: ( µ
− µ ) dn B < 0
∴µα > µ β
α
∴µ β − µα < 0
即,自发过程的方向是由化学势高向化学势低的方向进行。 ② 若系统平衡则
( µ − µ )dn B = 0
β
α
∴µ = µ
β
α
3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1)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对纯理气 µ = G
*
P µ − µ = RT ln Θ P
* Θ
P ∴ µ = µ + RT ln Θ P
Θ
标准态只指定P没指定T,所以 µ Θ 是T的函数,可写为 µ Θ (T )
(2)混合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混合理想气体因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每种气体应和其纯态时一样。
∴µ B = µ B
Θ
PB + RT ln Θ P
∑µ ∑µ
B B
B
dnB = 0 dnB = 0
B
dG = − SdT + VdP
3 化学势判据 4 理气化学势 纯理气 混理气
µ B dnB ≤ 0 自发 ∑ 平衡 B
* Θ
(T、P一定 W′=0)
µ = µ + RT ln
P
PΘ PB Θ µ B = µ B + RT ln Θ P
5 实气化学势 P * Θ 纯实气 µ = µ + RT ln Θ +
T,P.纯物质系统
设有dnB物质由α相转入β相,则
β α dnB = −dnB = dnB
----- dn------B ------------µ α B(α ) ---------------…………….. …………….. B( β ) µβ ……………..
根据化学势判据:
dG = ∑ µ B dn B = µ dn B + µ dn B
∂G ∂G ∂G dG = dT + dP + ∑ ∂n ∂T P.nc ∂P T .nC B B
dn B T .P.nc′ ≠ nB
①
= − SdT + VdP + ∑ µ B dn B
B
G = H −TS =U + PV −TS
PB = P X B
* B
(0 ≤ X B ≤ 1)
(2)理想液态混合物的PB-XB图 从定义和PB-XB图
PB*
PB = PB* X B
T.P
PB
亨利定律
PB = K B. x X B
* K B. X = PB
都可以得出: 对理 想液态混合物,拉 想液态混合物, 乌尔定律和亨利定
0
XB →
律是一个定律。 律是一个定律。
α α β
B
β
T,P.纯物质系统
= µ α (−dn B ) + µ β dn B = ( µ β − µ α )dn B
(µ β
----- dn------B ------------µ α B(α ) ---------------…………….. α B( β ) µβ − µ )dn B ≤ 0 自发(T、P一定 W′=0) …………….. …………….. 平衡
B
B
④
上述四个方程称为一般化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组成 变化的封闭系统(也适用开放系统)。
(2)广义化学势 假设 U = f ( S .V .nB .nc .nD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