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报第一页:给孩子适宜的爱
国庆节爱满家园中班模板
国庆节爱满家园中班模板模板一设计意图: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庆佳节的来临,使得国人各个喜气洋洋,也使我们的孩子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氛围中。
每当这个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片愉悦的氛围,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的实施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这是一个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的良好契机。
通过主题知识的积累,孩子们都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孩子们对这个节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有关国庆的、祖国的知识,这些可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
如很多孩子会问:“为什么会有国庆节?”“国旗上为什么会有五颗星?”“五颗星星代表什么意思?”于是,在这个节日来临之即,我们建议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国庆节的书籍、图片,多带幼儿外出游玩。
借助家长的资源,我认为,幼儿在七天长假后肯定能经历很多,积累很多有关的知识、经验。
这样,就能通过幼儿间的生生互动来让他们一起分享、一起整理、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幼儿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庆,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内容与要求:1、了解我们的祖国,认识国旗、学唱国歌,了解升旗仪式。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有关的经历与认识,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国庆节前,徐老师给了你们一个任务,是什么任务?(寻找并记录“五星红旗在哪里飘扬”)二、翻盖乐:1、师出示“翻盖乐”:(1)师:我想翻红色的第四个,怎么说?(第一排,第四个)翻开后:看,五星红旗在哪里飘扬?(2)师请幼儿翻“下面的右边的一张”是哪张?(第二排,第五个)翻开后:五星红旗在哪里高高飘扬?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请幼儿说,说清楚你要翻哪张?看看五星红旗在哪里飘扬?(4)师请幼儿翻第四排,第四张。
翻开后,是空白的。
师:你准备怎样让它不空白,你准备画些什么?(扩散幼儿的经验)。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幼教工作之感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而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适宜的爱则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我们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深的爱,这种爱是宽泛的、细腻的,我们每一天都要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一颗充满激情和真诚的心悄然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和呵护幼儿,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用微笑、拥抱、眼神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陈鹤琴先生说:“一个满面笑容的教师,大家都会喜欢。
儿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态度和蔼,开口常笑,使儿童感到温暖,感到亲切,他就会接近你。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亲亲、轻抚、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后,很多的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老师时时发自内心的微笑,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开了孩子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从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亲近,和你交流,才能把你当作自己的好朋友。
而拥抱则更好的传递了老师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就如同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来到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感到紧张、恐惧,于是就产生了哭闹情绪,这时,摸一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心情。
对幼儿来说,老师的拥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如同妈妈般的温柔亲切。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微笑,眼神和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能给幼儿信任、赞赏、宽容、谅解等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的爱。
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童音幼儿园)
给孩子适宜的爱------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亲爱的宝贝,自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都从未停止过爱你,用尽全力想给你最好的,只希望你能在快乐和幸福中长大。
随着你渐渐懂事,面对身边很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例子,以及各媒体播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节目,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因为我们深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缺少教育和爱,而这种教育和爱都是要把握分寸的,不能随意,更不能溺爱。
这将影响你的一生。
于是,我们开始在生活中悄悄地做了改变,首先是让你尝试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以前每天早上起床,你只需要把手伸出来,睡眼朦胧的配合我把衣服,鞋子穿好,刷牙洗脸几乎都是一手包办,现在,我们特意让你自己动手,虽然开始你很不乐意,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我们的不断鼓励下,你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这些事情。
生活中,我们也惊奇的发现,你也在尝试去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折叠衣服,分发碗筷,收理玩具,打扫房间。
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也同时看到了你在努力后得到的快乐。
我们多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都能像现在一样,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从中找到快乐。
幼儿园里每个月都会记下小朋友们的变化,从你的生活小册子中,我们发现你在学校并不是像在家里那样活泼,面对陌生人,你也是难开‘金口’,为此,爸爸妈妈一度很困惑,不知道是在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们开始关注这方面教育的文章,在老师的细心帮助下,有一次送你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听见了你主动大声和老师说‘早上好’,慢慢地,你的性格有了一点变化,虽然还有待更进一步,但你的一点点改变,我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们想说,宝贝,加油!过度的保护,也是一种溺爱。
偶然之中,有一次小朋友与你抢玩具,你非常生气地大哭不止,最后,事件在别的小朋友被妈妈抱走后才得以平息。
这件事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爱你,不仅要培养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要培养你的心理素质,要让你懂得分担,懂得分享,懂得尊重别人,正确去看待任何人的批评教育,能够积极树立自信心,以及,适当的时候受点挫折。
幼儿园: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园开展了“给孩子适宜的爱”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充分利用宣传展板、给家长的一封信、校园网站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家长学习领会《指南》精神,走近孩子,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引领家长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把握对孩子爱的“温度”和“尺度”,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引导和帮助家长学会尊重、倾听、关爱幼儿,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此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融洽了家园关系,转变了家长的育儿理念,受到了广大家长、社会的赞誉。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以说现在的孩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孩子适宜的爱呢?适宜的爱,就是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爱,包括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耐心陪伴、默默付出和培养孩子独立精神。
不适宜的爱就是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的爱,包括给予孩子无限制的物质满足、对孩子言听计从、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包办孩子一切事情等。
我们要把握对孩子爱的尺度,爱多了就是溺爱,爱少了会让孩子感觉不到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童心童趣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比如孩子说谎,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把想象当成现实,这时候我们要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
还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已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觉得别人家孩子什么都好,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这种横向比较对孩子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给孩子适宜的爱首先要了解孩子,懂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有人说过:“中国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但却是最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
”对于如何去爱孩子,不少父母存在着误区,有些成为孩子的保姆,事事包办代替,用服务来表示自己的爱;有些成为“警察”,试图抓住孩子每个小错误来纠正,试图避免他们犯一点点错;有些则是将自己过去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因此陷入亲子之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大班有一种现象特别明显,孩子在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很好,自己吃饭,自己换衣服,午睡时自己铺被子睡觉,起床后自己叠被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独立。
可是家长反映在家里却截然相反,孩子在要大人帮忙穿衣穿鞋,甚至有些孩子还要大人喂饭。
在家里父母包办代替习惯了,孩子也形成了依赖,觉得在家自己就是“小公主”,“小皇帝”,什么事都不用做。
给孩子适宜的爱 案例 夏秋媛
给孩子适宜的爱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陪伴与滋养,但是什么样的爱才是正确的适宜的呢?案例一:“老师,我的孩子还有救么?”豪豪是我们小班上学期的插班生,刚来园时,就表现出了他的各种“问题”:首先是没有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在教室门口、花园随地小便;必须要脱完裤子才蹲厕;乱扔垃圾;午休时喜欢大喊大叫。
其次是不会听从指令,喜欢游走。
再次是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看见喜欢的东西就争抢,一发生争执就表现强烈的攻击性行为,一天中被他“袭击”的幼儿不下四五个,社会性能力差;对于老师的教育则是耍赖、拳打脚踢,吐口水等等。
有次豪豪把口水吐到小朋友身上及桌子上还用手玩起来了。
我走过去,对他说:“豪豪,你觉得口水很好玩吗?”他完全没有理我。
“这个口水上面有小小的看不见的细菌,你现在把桌子弄脏怎么办。
还吐到了小朋友的脸上,是很没有礼貌的。
请你去拿纸巾帮桌子和小朋友擦干净,跟桌子和小朋友道歉。
”豪豪一脸的不屑和不情愿,在我的再三要求下,他拿纸巾擦了桌子后,又随手把垃圾扔在了地上,我又提醒豪豪把纸巾扔垃圾桶,他还是一动不动,最后还是我拉着他的手一起把纸巾扔到了垃圾桶。
其实在来我班之前,豪豪已经上过一年的早托班了,按理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慢慢的培养好了,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了。
在了解中我们发现,原来豪豪在之前早托班的幼儿园中教师很少会向家长反映孩子真实的情况,所以也忽略了孩子出现的问题。
另外,与很多的孩子一样,豪豪由奶奶带大,老人家比较宠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也没有注意培养。
而父母则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很少陪伴孩子或者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豪豪唯一害怕的是爸爸使用的家法——两根大粗绳子。
现在经过我们的反映,豪豪的爸爸才深知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对我们说:“老师那我的孩子还有得救么?”。
如今在我们教师及豪豪家长的积极配合下,豪豪有了很大的改变与进步,我们都倍感欣慰。
案例中,奶奶给了豪豪太多的爱,放任溺爱孩子了。
而早托班的教师过度的保护孩子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亦是放任的,不正确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论文【精选5篇】
【第一篇】论文题目: 给孩子适宜的爱--家长请正确对待你的爱摘要: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孩子主观能动的潜能才会充分开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 快乐成长.关键词:幼儿成长家庭溺爱; 适宜;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 充满着一种现象叫做"爱泛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 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全部同时倾注在小小孩子的身上, 自从孩子出生, "宝宝你别动", "宝宝奶奶来", 是这一类家庭中的口头禅.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碎了.宝宝要东绝不买西, 宝宝说上大人就绝不下, 小小孩子成了家里的"大王", 凌驾于成人头上, 造就了好多孩子耍赖、任性、懒惰、适应性差等一系列性格问题.到了三岁上幼儿园时, 所有问题就显现出来, 这一类孩子往往焦虑期漫长, 哭闹厉害, 独立性、自理能力差, 很难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我是一名幼儿老师, 见过许许多多被惯坏, 宠坏的孩子, 这类孩子大概会占到班里三分之一的人数.三分之一,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想我们应该有必要重视这毁掉三分之一孩子的现象, 冷静客观的把"爱"和"规矩", 同时给孩子, 让孩子因为有我们的爱而灿烂生活.现在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大家一些问题, 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确如何理智客观的对待自己爱.一、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感到痛苦雨薇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 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长期不在身边, 妈妈总觉得亏欠孩子, 于是就加倍的弥补, 要什么买什么, 只要她喜欢, 能买得到样样都买, 平常吃的用的都不用说了, 就连"戒指""高跟鞋", 他也样样给买.过度的溺爱让雨薇的入园焦虑期格外长, 到中班上学期的时候才好些, 记得小班的她天天早上送幼儿园, 妈妈、姥姥、舅姥姥三人齐上阵, 早上一睁开眼, 就要和她斗智斗勇, 讲条件找理由哭哭涕涕软磨硬泡, 样样都过一遍, 无可奈何才上幼儿园, 而且这种状况反反复复持续了很久, 天天看到她这样上幼儿园, 妈妈忧心重重.妈妈爱孩子的心是好的, 却错把溺爱视为爱.总认为我有能力满足她, 只要孩子要, 绝对就不说不, 殊不知这样无谓地满足总会有达不到的时候, 毕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钱买来的.家长过分的放任迁就孩子, 就会助长孩子不合理的欲望, 强化他们的为所欲为, 而屡屡屡遭受挫折所得到的只能是痛苦, 只能是对你的爱感到失望.二、祖辈的爱无法代替父母的爱淼淼自从出生就是奶奶全权负责, 妈妈忙着上班把一切都推给了奶奶.所有该由母亲承当的角色都转移给了奶奶, 奶奶也乐得其所, 精心抚养, 一切都包办代替.淼淼都上幼儿园中班了走路还抱着, 孩子心理上对奶奶十分依赖, 总是喜欢藏在奶奶身后, 幼儿园里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不愿意交流, 总是默默流泪, 孩子们最喜欢玩滑梯, 可每次淼淼都会站在一个老师不易发现的"平安"角落里, 不爱去玩, 也不和孩子们交流和游戏.父母把自己的职责推卸给了老人, 自己却过着轻松的生活, 总觉得老人疼孩子, 比自己有时间, 肯定会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可实际上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 老人是无法悉数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 孩子好动, 老人好静, 孩子需要丰富的环境, 老人却生活缺泛变化……再加上奶奶的包办代替, 什么都帮孩子做, 这使得正在形成个性品质时期的淼淼害怕、懦弱、依赖、久久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 像穿着厚厚的铠甲的人, 自己无法冲破, 别人也无法介入.奶奶的爱无形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好心办坏事, 但成长的足迹只有一次, 谁又为这个阶段教育失败来买单呢?三、我们的爱不能让孩子失去自我翔翔是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 可就是独立性差、任性, 只要是自己的倔脾气一上来, 我们做老师的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记得刚小班的时候翔栩好长时间都不习惯按时自己午睡, 天天一到午睡时他就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 告诉他去睡觉就是不肯.小朋友都睡了, 他无聊的时候他就会围在老师身边问东问西, 有时候老师严厉了, 他就会哭起来, 伤心的找妈妈, 不管说什么都不愿上床睡觉,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长时间.后来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才知道, 翔挧天天睡觉都是奶奶陪在身边, 或抱在怀里, 要摸着奶奶的脸这样才能入睡, 这种爱让孩子独立性受到影响, 每次午睡翔翔总会想起奶奶, 不是哭闹, 就是辗转无法入睡.卢梭曾说过:儿童最初依赖意识的形成, 正是源于自身的柔弱, 随之产生的, 便是统制与专制的念头.最初是奶奶为了让孩子在睡觉时不再哭闹, 陪伴在他的身边, 可时间久了孩子变得不习惯单独入睡, 只要单独入睡, 就会感到不适, 如同缺少什么, 他的行为统治了成人, 也让自己的成长受到了阻碍.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 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却忽略了孩子个性和独立性的开展.最后我想告诉亲爱的家长们, 溺爱孩子, 根本不是爱, 而是一种软暴力, 实质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 所以对现代的父母来说, 不仅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释放我们的爱, 也要懂得该放手时且放手适时地管教.金韵蓉老师的?爱在左, 管教在右?一书, 有这样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并赞同, "管教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也是我们爱孩子的美好天性之一, '爱'和'管教'并不相悖, 千万别坠入因'爱的教育'而放任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孩子主观能动的潜能才会充分开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 快乐成长.---------------------------------------------------------------------------------------------------------------------------------------------感谢您使用本套资料,您可以根据您的风格和实际情况对本套资料做相应的修改,这样才能变成属于您的东西,切勿完全照抄照搬哦,这样就失去了本套资料存在的初心,相信您在工作和学习路上会一路高歌,完成您最初的梦想。
给孩子适宜的爱
2015.8姻文/汾阳市海洪幼儿园府东分园靳舒婷的妈妈王红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女儿已经5岁,升入大班了。
在女儿上幼儿园的这些日子里,我觉得她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学到了许多东西,那么作为最疼爱她的妈妈到底该如何去爱她呢?一、让孩子有承受挫折的能力,给孩子适宜的爱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以孩子为中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这么多的爱给了孩子,孩子自然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出来一个严母想管一管,老人又不让。
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面对外界的挫折?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给孩子适宜的爱,不能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会自己吃饭了还喂,会走路了还背,去了超市看见什么都想要,不让拿就哭,一哭闹大人就妥协。
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女儿从一岁两个月会用勺子吃饭以后,我们基本不喂,想吃多少吃多少,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家室内有22个台阶,孩子还不会走路时,我每天抽时间和她爬楼梯,只要她想爬就一直让她爬,我在旁边不扶,只是鼓励,会走路以后基本不抱,两岁左右就可以自己上四楼,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接着上;去超市之前我会和孩子说好,只能买一样特别想要的东西(吃的或者玩具),超市入口处有几个摇摇车,小时候孩子每次去都要坐,一坐上去就不想下来,我就给她两个硬币,每次只能坐两次,无论哭闹都不会妥协,几次以后就习惯了。
用孩子爸爸的话说就是:“你拗不过你妈。
”为了让孩子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请给孩子适宜的爱!给孩子适宜的爱育儿心经YUER XINJING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女儿没上幼儿园之前,每天都自己穿衣服,刚开始分不清前后,我给她摆好前后,她穿得很慢,但我也会耐心地等她,到她两岁三个月上幼儿园时我们都很放心。
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她如果不收拾我就会扔到垃圾桶,因为我知道,女儿从小手里拿块卫生纸也不会随便扔掉,这样几次后她会习惯整理自己的用品;每天让她自己洗漱都很拖拉,我就放个沙漏,让她在沙子漏完之前洗漱完。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小结5篇
幼儿园小班家长会小结5篇篇一:幼儿园小班家长会总结说起这个家长会光是计划也是好长时间了,大班的家长会早早开过了,而中小班的家长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一拖再拖,主题也是随着计划有些改动,园长发现一些重要的觉得适合家长会用的总会给我们建议,上周的时间里自己总有些糊糊涂涂感觉,对于家长会稿子也是一改再改,每一次看总有点会不满意的,每看一次就会再改动一次,弄得到临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有种没准备好的感觉!在上周六我们终于开展了以“给孩子适宜的爱”为主题的家长会议,现将会议的点滴总结如下:一、把脉爱的温度,给孩子适宜的爱首先因为我们三位老师分工明确,在家长会的时候有负责签到、安排座位的,有负责采集活动照片的,有负责组织游戏的,所以在整个家长会进行的时候可以说是有条不紊,每一个步骤也是紧紧相扣的这点还是不错的。
活动初始我是这样说的:不管你是几个孩子的父母,相信我们拥有同样的心情:一样地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来让家长们体会我和他们一样作为父母的这种心情,接着引用《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书中的孩子的话:爸爸妈妈,请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
让我们知道对于爱孩子不是给予物质越多就是越爱,而是要把握一个度,要适宜才好,怎样才是适宜的呢?我们是从以下几点说的。
二、高质量的陪伴——游戏:为了让家长们有个愉悦的心情,同时感受一下孩子们玩游戏时心情,让我们的本次的家长会有个好的开始,我们撇弃以往的老师评价孩子,家长听的这种模式,而是把整个的家长会模式改为一个体验式的,在每一的环节中都让家长参与,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更深更直白的感受。
我们进行的孩子们熟悉的游戏:“抢椅子”、“泡泡糖”记得孩子们在玩“抢椅子”的游戏时还因为没抢到而哭了呢,我和家长们说,家长开玩笑的说:我们也想哭,只是不好意思。
看来我们的心情在逐渐放松呢!在我们玩游戏时的规则是:谁被游戏所淘汰了就来分享一件孩子表达爱的故事,在分享故事的时候很多的家长说着说着就被孩子感动的哭了,听到爸爸妈妈们分享的孩子,有的很有爱心知道关心人,有的孩子学会了分享,有的孩子知道谦让,还有的孩子非常的勇敢还知道保护妈妈,有的宝贝更厉害都参与家务劳动,帮着家人洗袜子等等爸爸妈妈们说着孩子的进步,我听到班里的孩子这么的变化,自己也被他们感动了!“学习不一定是游戏,但游戏却一定是学习”!这是《指南》中说到的,孩子们的游戏不光是无目的的玩耍,他们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可见游戏的重要用途。
幼儿园教育应是爱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应是爱的教育一、爱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
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没有耐心。
就拿我哥哥来说,孩子二年级了,有很多不会的题。
有时问他,他一开始还好好的说,孩子如果问的次数多了,他就开始发脾气。
有一次,我看到他又在发脾气,我就和他说:“他才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对知识的了解,能有多少?你这样老是骂他,又不鼓励他,他成绩能好吗?先不说他成绩好与坏,你小心孩子从心里抵触你的。
”说完,我带着孩子就出去玩了。
隔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见到哥哥的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后来我一问嫂子才知道,原来是我那天的一番话,把哥哥说醒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改变了很多,孩子成绩好了很多,也对他亲近了许多。
有很多家长用训斥语气和孩子交流,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帮助别人做一些事。
我班每天安排两个幼儿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分发碗勺……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的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
因而成人应该看到,幼儿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幼儿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幼儿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
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
重温《指南》精神——给孩子适宜的爱
重温《指南》精神——给孩子适宜的爱(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幼儿游戏、教育资料、幼儿管理、计划总结、家园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nursery school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gam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hild management, plan summary, home educatio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重温《指南》精神——给孩子适宜的爱曾经看过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
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作者:陈爱枫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01期摘要: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责任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对自己行为认真负责的精神,对他们以后独立的走向社会、与人和谐相处以及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家长、老师都应抓住幼儿的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的责任意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本文从教师的视角阐述在家庭中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的有效策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倡家园配合,合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升入小学。
关键词: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目前,独生子女得到太多的呵护,大部分孩子缺乏责任意识。
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责任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对自己行为认真负责的精神,对他们以后独立的走向社会、与人和谐相处以及培养健全、完善的人格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因而,家长、老师都应抓住幼儿的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的责任意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让孩子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
责任心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身心发展,养成有始有终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谈谈从家庭中培养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的有效策略:一、在一日生活中开展责任意识的培养1.学习生活自理。
学习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克服依赖性,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自立的第一步。
我的观点是家长要放开手脚,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要求儿子早上自己穿好前天晚上准备好的衣服,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检查物品、作业,整理书包,自己洗澡,自己整理房间。
出门前和父母道别,回家后和父母打招呼;鞋子、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等。
这些良好的行为还要经过家长的督促才能养成习惯,因为孩子年龄小,做事随意性很强,有时一些良好行为无法坚持,家长应鼓励孩子把事情做好,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家长要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有利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给孩子适宜的爱
教育部决定在201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面向家长和教师开展了以“学习《指南》,了解孩子”为主题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园里也进行了倡导,这项活动真的是很好,可以让我们跟得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将自己与孩子相处的事情各位爸爸妈妈们分享。
作为一名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长,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对此更加关注。
之前零零碎碎的也看了不少育儿方面的书,有启发,但总感觉不系统、不全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参照,直到看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顿觉眼前一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设定了“阶梯状”的成长参照,给家长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
不瞒大家,我看《指南》并没有从头开始看,而是先看的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因为我很好奇,我的米琪在这五个领域是不是都达标了。
仔细一对照,在上述五个领域中,她在“语言”、“科学”领域发展要优于一般标准,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空前强大,随便给她一幅图或者几句话就能给你编出一个“有鼻子有眼”的故事;“社会”领域发展只能说基本合格,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要稍差一些,这方面家长有责任;“艺术”领域发展较好,能够欣赏美,同时还比较“臭美”;“健康”领域发展一般,营养不均衡,生活习惯较差。
这么一对照,让我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今后的教育也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如果说发展目标是给了我们努力方向的话,那么教育建议就是送给我们的“育儿经”了,不一定要全盘照搬,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阅读《指南》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
例如,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过于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孩子品德、个性、健康、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
怎样给孩子适宜的爱作者:韦江歌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0期一、案例背景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
孩子就像种子,适宜的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哺育种子生根、发芽、成长。
如今很多家庭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的现象。
家长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遵循孩子成长规律,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总是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殊不知孩子习惯了在命令下行动,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先动脑再行动的能力。
爱孩子,就要给他们自由。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与过分控制相对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过于放任。
放任型的父母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和行为。
这种教育看起来是包容,实际上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如果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被接受,他们就会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谅别人的感受,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虽然孩子渴望交往,但却得不到朋友,从而变得苦恼、自卑。
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则。
对于确定的规则,家长要坚持底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妥协。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通过下面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家长对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反思,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更好地陪伴孩子、支持孩子,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二、案例描述文文是个四岁的女孩,长得特别可爱,前不久的一天中午,我们按照作息制度,散完步从卫生间里出来,准备午睡,这时只见扬扬走到我面前,神色很急:“老师,我想尿。
”我不禁奇怪,就问她:“我们不是刚从卫生间里出来,你没去吗?”,“我纸尿裤去不下来”,她嘴里嘟囔着。
当听到她这么说时,我赶忙走上前去,扒开了文文的裤子,不禁愣住了,原来文文在小裤头里面穿着一个厚厚的“纸尿裤”,孩子憋着想上厕所却脱不下来,我急忙以最快的速度抱起文文就往厕所里冲,同时快速的拽掉了文文身上的纸尿裤,她这才蹲下来去解小便。
家教知识《给孩子适宜的爱》
20150929大班家教知识宣传材料给孩子适宜的爱,用心托起孩子的未来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一起。
今天我想和各位交流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用心托起孩子的未来》每位父母都爱孩子。
但您是否想过,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孩子童年最需要的是什么?您真正爱孩子吗?您懂孩子吗?孩子是怎么看待您付出的爱呢?您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这些问题也是众多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亲爱的家长朋友,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适宜的爱,适合孩子成长的才是最好的爱! 最好的爱要建立在懂孩子、尊重孩子,以孩子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慢”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慢养孩子,静待花开》这本书。
这是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的家教心得。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这句话: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
是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同。
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儿时间等待、多给孩子一些掌声鼓励、多给孩子一份温暖关爱,就会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就会给我们带来孩子成长中那如花开般的感动和温暖。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需要天下没有不会爱的父母,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好像越来越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是父母的方法不对,还是孩子出了问题?教育真的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教育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年龄阶段给予适当的帮助、适度的指导,陪伴孩子一起长大。
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要和孩子一起研究、共同进步的重要课题,爱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让我们愉快地和孩子一起长大吧!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
要想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是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
三岁幼儿演讲稿
1.给孩子适宜的爱三分钟演讲稿各位老师、家长大家中午好。
这是我的女儿,小三班的李思越,小名多多。
前两天我带着她出去玩,路过一个小区门口,见到了我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景。
几个幼儿园大小的孩子一起在玩耍,后面跟着头发苍白的老人,捧着饭碗,拿着勺子,嘴里喊着:来,吃一口啊,乖。
这个充满现场感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多多刚从外婆家带回我们自己身边的日子,那时多多也是习惯了边玩边吃,一到吃饭点就说:“你们来喂我嘛,外公外婆就是那么喂我的嘛”,我们当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们朝她大吼,吃饭啦,你还玩什么玩,然后火速抱到桌子前,孩子可能大哭大闹,然后你狠狠揍他一顿,双方都不得安宁,另外一种,就是依她所愿,端着碗像哄姑奶奶似得去喂她。
她吃得开心,玩得开心,而我们却折腾的满头大汗,也许1-2个小时都还不够。
当时我就在想到底哪一种是最适宜的呢?到底哪一种才是爱?你可能会说,两种都是爱嘛。
可不是嘛,哪个父母不爱孩子,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定是出于爱。
关键就是这是不是适宜的爱。
前一种方法,朝孩子大喊,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害怕,让孩子感到冰冷的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后一种则是我们大家口中经常说的溺爱。
这是两种极端,我们却可以发现,身边的家庭往往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先吼孩子揍孩子,孩子大哭大闹甚至不吃饭了,爷爷奶奶就出现了,把父母臭骂一顿,然后他们开始喂饭了。
这其中始终找不到“适宜”在哪里。
到底什么叫做适宜,其实我认为适宜就是要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来办事。
我是一位心理学老师,给大家讲讲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的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
幼儿园大班保育案例
幼儿园大班保育案例篇一:幼儿园大班案例分析给孩子适宜的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一、案例现象黄仕显小朋友辗转几个幼儿园,来到了我们大二班,他活泼机灵,穿着时尚,刚来的第一天就显露他的种种不良行为。
镜头一:入园时,他把妈妈远远甩在身后,飞奔跑进教室,把书包往凳子上一扔,就跑到玩具区拿喜欢玩的玩具,从别的小朋友手中抢过玩具,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的,给我!”小朋友不肯松手,他就使劲踢对方,把对方推倒。
镜头二:上课时,他把脚搭在别的小朋友身上,从书包里掏出玩具摆弄着,有时还钻到桌底,一旦老师讲的一些内容点触及他的敏感神经,他便会抢着发表自己的“想法”,任你制止他也会肆无忌惮。
镜头三:户外活动时,大家都排好队准备,他却一溜烟跑下楼,大家都在指定的范围参加活动,他却满操场疯跑,还不时拉扯其他小伙伴,当你想拉住他,他会跑到老远的地方藏起来。
镜头四:吃饭时,他会时常打扰别人吃饭,把别人的碗移开,用脚踩别人的脚面。
镜头五:午睡时,大家都排好队,他不是往楼上跑就是跑到一楼躲楼梯拐角处,让保育老师顾此失彼,好容易把它带进寝室,他不能安静躺下,不时发出怪叫声,小动作打扰身边小朋友休息。
种种的表现都让老师们为之头疼,怎样制服这只离群的顽劣“小野马”?只有从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剖析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
二、案例分析:孩子在家备受溺爱,缺少约束力,父母长辈对孩子有求必应;在待人处事方面大人很少引导教育,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会懂事了,造成孩子的放任自流,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
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孩子耳闻目染后,形成不良攻击行为。
孩子孤独感,缺少与同伴的沟通,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享受与人和谐交往的乐趣。
刚上幼儿园时,在亲戚开的幼儿园读书,那里的老师对他的不良行为过于“包容”,而多次换幼儿园,使孩子没能接受幼儿园规范化、系统化地学习与发展。
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品行,这其中可能隐含着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行为。
教育笔记:用“适宜”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笔记:用“适宜”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教育笔记:用“适宜”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以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xx幼儿园幼儿园开展了以“给孩子适宜的爱”为主题的家长交流座谈会。
6月23日丁丁一班的家长和欢欢三班的家长参加了座谈活动。
活动一开始,丁丁一班的王老师开场向父母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每位父母都爱孩子,但大家是否想过,孩子是怎么看待您付出的爱呢?家长表达爱的行为和方式符合孩子的需要吗?怎样爱孩子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接纳?这些问题有的家长意识到了,思考过了,其实有更多的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去衡量自己的爱是否“适宜”的问题,所以很感谢幼儿园组织的这次交流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大家把各自的经验晒一晒,沟通沟通,互相学习和借鉴,为进一步完善家园共育,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中,大家结合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有关“适宜、不适宜的爱"的生动事例,用一个生活小片段,一小段亲子对话等方式,进一步阐述适宜的教育,适宜的爱.给我感触很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普遍认识到不能溺爱孩子。
主要表现在很多家长认识到过分的让孩子干净,孩子反而更容易生病;过分的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等细节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多分的担心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变得陌生胆怯……其实这里面很多问题都是家长在幼儿园的群里生活里对孩子更全面的认识,过去没有入园之前,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看的多,入园之后在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很多家长都在慢慢反思自己的爱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不适宜的。
二是认识到自身的过分的期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期待也是一种爱,一种心愿,但要是过度了也会事与愿违。
有的家长提出孩子的学习、理解和表达总是慢节拍,与习惯了工作生活快节奏的家长往往不一致,这就要求家长们要有耐心,要做到更细心。
不要动不动就要求孩子快一点,嫌孩子吃的慢、走得慢、学的慢,这样不但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错过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很多机会。
幼儿园爱演讲稿
幼儿园爱演讲稿要对孩子负责,对孩子有爱。
我就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
我没有理由以貌取人,厚此薄彼,助长孩子的自负或伤害孩子的自尊。
我唯一能做的是关爱有加,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
我记得我班有一个小男孩很内向,很有自己的个性,上学已经有很久了,每次看到她高兴地时候都是和同一个小朋友在玩,不管老师和小朋友说些什么,他都是以一副很不屑的样子,让我很是头痛,很气愤。
偶然一次机会,使我深深的了解了他,他是一个比较有才的孩子,不管自己有神魔想法总会深藏自己的心底,不大和别人交流,通过一次和他的谈话,慢慢的他便开始信任了老师。
慢慢才开始在小朋友的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一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是出乎老师的意料。
因为我是幼儿老师,我就要对家长负责。
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责任有多重!我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
我又要做妈妈无法做到的——教师的责任,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
引导他明白道理,帮他探索世界奥秘。
家长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要对家长负责,还家长一个健康,快乐,活泼聪明的宝贝。
宝宝是个不内向又不爱说话的孩子,刚开始进入我班时就深深地知道了他的妈妈有很多的要求,经过与孩子的相处,她渐渐的能主动的和老师打招呼。
当他看到孩子主动打招呼的那一刻,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和老师也很客客气气的说话,因此,我相信当每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时,都会很感谢我们对他们的教育。
因为我是幼儿教师,孩子甜甜的歌声是我心间一股流淌不尽的清泉;孩子好奇的目光是我闹中永不停息的思考;孩子银铃般的笑声是我人生路上最美的延伸。
托尔斯泰也告诫年轻人说:"做人要有生过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甚至一分一秒都要有存在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作为幼儿教师,满怀爱与责任走在属于我的,属于所有幼儿教师的幼教事业的康庄大道!演讲稿二:幼儿园爱与责任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适宜的爱
今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
孩子
就像种子,适宜的爱是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哺育种子生根、发芽、成长。
如今很多家庭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
任的现象。
家长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
和“尺度”,遵循孩子成长规律,陪伴他们快乐成长。
被过度保护
的孩子,事事都由家长替他们做,往往失去了自己做事的机会,容
易出现动作发展不协调、语言发展迟缓等问题,还会使其能力低下,自卑退缩。
家长要相信孩子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让他们自己独立去
尝试,做得慢、做得不对,都不要着急。
只要家长放手,孩子就会
从依赖家长变为依赖自己,在做事中建立自信。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补习课……孩子身上承载着家长太多的期待,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乃至疲惫、焦虑。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
规律,让他们顺其自然;要无条件地关爱孩子,不要附带功利的筹码,让他们能够轻松、无负担地成长。
很多父母喜欢控制孩子,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总是
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殊不知孩子习惯了在命令下行动,也就失去了
自己的判断力,失去了先动脑再行动的能力。
爱孩子,就要给他们
自由。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与过分控制相对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是过于放任。
放任型的父母
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和行为。
这种教育看起来是包容,实际上是对
孩子不负责任。
如果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被接受,他们就会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谅别人的感受,凡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虽
然孩子渴望交往,但却得不到朋友,从而变得苦恼、自卑。
家长要
事先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则。
对于确定的规则,家长要坚持底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妥协。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家长要做
的就是给予他们适宜的爱,尊重、平等、理解,不以“爱”的名义
绑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