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不同体育活动的肢残人与正常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与需求分析
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与需求分析一、综述残疾人运动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体育赛场上展现出了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
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惊人的实力。
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往往超过正常人。
这是因为他们为了克服身体上的缺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训练和提高自己。
这种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其次残疾人运动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心理素质。
他们在比赛中不仅要战胜对手,还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残疾人运动员在团队合作中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他们懂得如何与队友相互支持,共同为胜利而努力。
这种团队精神也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和支持。
例如在赛事组织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运动员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无障碍的观赛环境和便利的比赛设施。
在训练方面,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在心理支持方面,我们要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心理障碍。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社会关注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包容。
残疾人运动员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特点是丰富多样的。
我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体育赛场上勇往直前,为国争光。
同时我们也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激发我们的奋发向前精神,共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二、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残疾人运动员,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他们的身体条件可能不如健全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运动场上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
首先残疾人运动员具有很强的毅力和意志力,他们面对的困难比健全人更多,但他们从不气馁,总是努力克服重重障碍,追求自己的梦想。
关于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摘要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是以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目的在于:通过调查分析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为残疾人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锻炼分析Analysis on Status of Disabled People's Physical Exercise //Zhou YipingAbstract That disabled people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or construct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This topic uses the status of disabled people's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udies and analyzes it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and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so on.The goal is to analyze the basic situation about their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provide reference for better development,and offer theoretical ground for better participation.Key words disabled people;physical exercise;analysisAuthor's address Hongyang Middle School in Zongyang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240000,Anqing,Anhui,China《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见》指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残疾人参加体育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残疾人士的健康_心理和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290·
J D is C on trol P rev 1999 D ec; 3 (4)
3 讨论
肢残者在残疾人中所占比例最大, 居第一位, 其 次是听力语言残疾, 视残居第三位, 而 1987 年全国 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听力语言残 疾、视残、肢残[2]。 肢残的比例增加可能与近年来交 通事故增多有关, D avid son 曾提出引起肢残的意外 伤害主要是交通事故和工伤[3]。 开展社区预防和康 复应以此三类残疾作为重点对象。
在 833 名残疾人当中疾病、先天遗传、意外伤害 为三大致残原因, 而车祸又是意外伤害的第一致残 原因。反映了肢残原因与目前交通管理欠佳、安全保 障及急救系统设施不够完善、医疗保健 (尤其是孕产 期保健) 水平较低有着直接关系, 是开展残疾预防工 作应注意完善的薄弱环节。
此次调查结果以 31~ 50 岁范围残疾的比重最 大, 该年龄组残疾人处于壮年, 对于身体残疾给生 理、心理上带来的痛苦感受较深, 更加渴望生理康复 和职业康复, 是我们开展社区康复的重点人群。 51 岁以上视残比例逐渐超过听力语言残疾, 可能与近 年来白内障、高血压眼病、糖尿病眼病的高发[1] 有 关, 提示应加强相关疾病的防治。
疾人抽样调查分类法》及《W HO 国际残损, 残疾与 残障分类》( IC IDH 1990) , 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 培训, 统一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共 发 出 调 查 问 卷 833 份, 回 收 833 份, 应 答 率 达 100%。原始资料输入 Foxba se 数据库并用 SPSS fo r W indow s 7. 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肢体残疾人参与锻炼情况调查与分析
肢体残疾人参与锻炼情况调查与分析【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肢体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出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为加强和改善肢体残疾人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研究方法1. 前言体育参与不仅对残疾人自身身体机能的恢复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残疾人体育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文献报导,我国目前有残疾人5164万。
由于遗传、事故、疾病等难以避免的原因,我国的残疾人口每年以70一80万的速度增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会突破6000万。
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甚少,在此我们对影响肢体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的现状、方式、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2. 研究对象与2.1 研究对象以肢体残疾人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 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的部分残疾人发调查问卷25份,回收23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80%,利用网络给残疾人发调查问卷40份,回收32份,回收率80%,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75%,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前进行了问卷的效度、信度分析。
2.2.2 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期刊等数据库,收集大量与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有关的文献资料。
2.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回收的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 肢体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3.1.1 肢体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在调查的50位残疾人中,男性有27人,占总人数的54%;女性有23人,占总人数46%。
而男性残疾人中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有15人,占总人数55%,偶然参与体育锻炼的有7人,占总人数25、9%,很少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有5人,占总人数18、5%,女性残疾人中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有7人,占总人数30%,偶然参与体育锻炼的有5人,占总人数21、7%,很少和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有11人,占总人数47、8%。
残疾人的体育运动超越身体的挑战
残疾人的体育运动超越身体的挑战体育运动是一种让人们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获得快乐和健康的活动。
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参与体育运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对于残疾人来说,体育运动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然而,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超越身体的限制,还能够找到自信和幸福。
本文将探讨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体育运动对于残疾人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存在一定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像健全人一样获得运动的快感和成就感。
例如,行动不便的人可能无法参与需要高度灵活性和协调性的运动项目,视力残障者可能无法准确判断球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听力残障者可能无法及时获得教练员的指导。
这些身体上的限制会使残疾人在体育运动中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残疾人在运动场馆和设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许多体育场馆和设施并不具备无障碍设施,这使得残疾人难以进入并参与体育运动。
例如,没有坡道或电梯的楼梯会使轮椅使用者无法进入运动场馆,没有专门适配的运动器材会使身体部位受限的残疾人无法进行有效的训练。
这些限制限制了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和环境,并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挑战。
此外,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还可能面临来自社会和观念的歧视和偏见。
许多人对残疾人的运动能力和参与度存在误解和偏见,他们认为残疾人无法像健全人一样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这种观念的传递和偏见的存在会使残疾人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勇气和自信,从而降低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体育运动对残疾人的积极影响尽管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时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但体育运动对他们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通过锻炼和训练,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和体能水平。
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和加强残疾人的肌肉力量、耐力、协调性等,提升他们的整体身体素质。
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残疾人口大国,残疾人的社会问题一直被多方面关注。
2017年,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
其中肢体残疾者最多,截至2010年底,有29%是肢体残疾者,约为2472万人。
国内外研究表明,残疾人对社会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而肢体残疾人也有同样的社会适应问题。
本文将探讨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实现的社会化进程指明方向。
【关键词】肢体残疾人;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004-021.残疾人研究现状中国知网上从1982年—2018年关于残疾人的研究论文多达59962条,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研究呈现积极变化。
随着国家对残疾人越来越重视,相应的社会福利政策、残疾人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残疾人研究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我国残疾人研究主要从需求、医疗、心理状况、法律法规、社区服务等多角度展开。
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关于残疾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为3007篇,仅占总量 5.01%。
残疾人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有:残疾人心理问题和心理支持问题。
贵永霞等人发现残疾人主观幸福感受残时间、程度和社会参与的影响;马洪路发现社区健康平台可以为残疾人的自卑感、孤独感、忧郁感提供专业支持。
有研究显示,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身体状况、家庭支持、独立性和心理状况均和残疾有高相关。
残疾人常常面临职业、经济、人际关系等困难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国内外有研究显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
许多残疾人都会拥有情绪问题。
有研究指出,青年残疾人中有29.7%备受焦虑困扰,有17%会受到抑郁情绪困扰。
除情绪问题外,残疾人的自尊水平同类样本的正常人相比较低,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能力评估也低于预期,主观幸福感在他们身上也较难体现。
在就业方面,残疾人的就业率一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影响研究
绪方面的研究、体育运动对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运动对 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等,但大多是独立的、对某一个领域 的研究。体育运动和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和压力这些因 素的更深层的关联以及体育运动能否通过这些因素来促 进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因此若体育运动可以对 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并通过调整人际交往、压力和 情绪来改善心理健康,就能有效地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保 持在良好的水平,也能通过各种措施的开展实现学校心 理健康的目标。通过对现阶段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压力、 情绪和心理健康的调查,更进一步地思考大学生人际交 往、压力、情绪和心理健康的潜在关系。
收稿时间 :2015 - 10 - 05 作者简介 :王东礼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86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中国学校体育
2 结果与分析
2015 年
1 . 1 研究对象 以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 差异为研究对象。 1 . 2 研究方法 1 . 2 . 1 文献资料法 以“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为 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 2005-2015 年的相关文献,在 图书馆查阅了相关书籍,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1 . 2 . 2 问卷调查法 1 . 2 . 2 . 1 调查对象 以徐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 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850 份,收回 845 份,有效问卷 843 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是 99.17 % ;本文调查总人数 843, 男生 411 人,女生 432 人。除了按正常的体育教学以外, 每星期进行的体育活动不低于 3 次,且不少于 30 min, 分为运动群体 528 人,非运动群体 315 人,根据不同年级, 大一 244 人,大二 238 人,大三 211 人,大四 150 人 ;根 据不同专业,文科类 301 人,理科类 292 人,艺术 250 人。 1 . 2 . 2 . 2 调查方法 运用大学生压力测量问卷、大学 生人际关 系综 合 诊断 量表 、大学生心理健 康 诊断 量表 、 心境状态量表对徐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探讨不同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探讨不同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作者:钟小康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摘要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
由于离开家长独自生活和学习,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有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颇受关注。
随着体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效应的广泛影响,这其中包括身体健康效应和心理适应性健康效应,两者共同促进并构成对个体完整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针对具体心理健康问题设计相对应的运动处方是指导大学生科学运动、提高心理健康效益的有效手段,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找出不同运动项目和时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寻找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运动手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蒋碧艳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普通大学生,说明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具有一定的调节和干预功能[1],而有学者在对参加业余体育运动人群的研究发现,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2]。
胡望洋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参加体育运动动可以促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动在促进心理健康问题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
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和身体自尊特点及其关系研究
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和身体自尊特点及其关系研究肖丽琴【摘要】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对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身体自尊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验证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身体自尊提高的解释度。
被试590名残疾运动员(男性377名,女性213名)完成了运动成就动机量表(AMS)、一般自尊量表、身体自尊量表(PSPP)问卷。
研究结果表明,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中,避免失败动机、成就动机和一般自尊、身体自尊各维度在不同残疾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残疾运动员由于身体不同器官功能的失聪,其认知能力存在偏差。
另外社会文化、传统观念、家庭环境等的差异,在避免失败动机和身体自尊各维度上,不同性别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在运动成就动机和一般自尊、身体自尊各维度(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自尊)上,不同婚姻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可以促进身体自尊的提升,残疾运动员追求成功动机与成就动机、一般自尊、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自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成就动机、一般自尊、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身体自尊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说明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身体自尊水平越高;而避免失败的动机越强,身体自尊越低。
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运动成就动机对自尊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
运动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动机能对残疾运动员的一般自尊和身体自尊各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自尊)具有有效的正向预测作用;而避免失败动机对残疾运动员的一般自尊和身体自尊各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具有有效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名称】体育科学【年(卷),期】2013(033)003【总页数】10【关键词】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促进;身体自尊1 前言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残疾人由于身体某些器官功能的障碍,直接导致其行为和活动受限,加上社会上个别人对残疾人的误解甚至歧视,造成残疾人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发生某种程度的隔阂,从而,产生孤独、敏感、缺乏自信、自尊与身体自尊水平低下等诸多心理问题。
论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促进身体健康,减轻身体疲劳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残障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素质,降低体脂肪和血糖,维持身体机能和代谢平衡。
此外,适当的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提高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有效地减轻身体疲劳和焦虑、抑郁等情绪。
二、改善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由于长期面对身体残疾的困扰和种种不便,残障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
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在体育运动中,残障大学生可以通过全身肌肉的运动和劳动消耗体内的多余能量和积累的疲劳,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和生理上的负担,同时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信,增强纠错能力和应对能力。
三、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集体活动,可以帮助残障大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增强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在体育运动中,残障大学生可以与不同性格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训练和比赛,相互沟通、交流,增进理解和友谊。
此外,他们还可以借助体育运动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的体育团队或比赛中,结识更多的同龄朋友,拓展社交圈,增加社会支持和帮助。
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好地适应社会身体残疾会给残障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长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然而,体育运动可以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残障大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社会,自立自强,树立起强大的心理支持和认知信念。
需要指出的是,残障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指导,避免受伤和过度疲劳。
建立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心态,对于促进残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将起到显著的影响。
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十年前“马家爵事件”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的。
多年来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连续呈阶梯性增长,2011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了72.3%(教育部),高校扩招圆了很多学生的大学梦,但是由于学习紧张、身体素质下降、社会竞争激烈等原因,也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1989年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为20.23%;2004年全国抽样调查显示有2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有7%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近年来具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也一直居高不下,因心理问题诱发的出走、自杀,甚至行凶等事件不时发生。
因此,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其实心理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如何进行疏导和及时解决,否则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焦抑郁类心理疾病”,近年来通过体育锻炼改善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多,当中也存在不少争议,如对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能产生何种心理效应存在不同意见,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使用封闭式体育锻炼项目,少用开放式体育锻炼项目。
本研究将从此方面入手进行实验研究,以此探讨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完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为调节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贡提供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对象是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级的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启示和理论支撑。
2.实验法。
(1)测量量表:采用“京湘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中的SCL-90量表(0-4分五级量表),分数越低表明心理越稳定,大于90分被认为心理存在一定问题。
(2)实验对象的抽样和分组。
抽取经过心理测试、分数在50-150分之间的男女大学生各60名,其中总分大于或等于98分的为46名,身体基本健康,在校情况稳定。
肢体残疾运动员心理健康特征、影响因素及正念干预
正念干预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正念干预是一种基于正念理论的心理干预方法,旨在通过培 养在持续觉知中的非评判性、接纳和关注当下的能力,以改 善心理健康状况。
原理
正念干预以正念为核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冥想、放松训 练等多种技术,帮助个体更好地面对压力、调节情绪、提高 自我认知和自尊。
正念干预在肢体残疾运动员中的实施
正念干预的作用
通过正念干预,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提高自信和心理韧性,进而提升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与政策建议
深入研究心理健康特征
进一步探讨肢体残疾运动员心理健康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正念干预的实证研究
开展更多关于正念干预在肢体残疾运动员心理健康中应用的实证研究,以验证其效果和推 广价值。
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保 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残疾 运动员全面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分析肢体残疾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特征,探讨影响其 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正念干预策略,以改善他 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意义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肢体残疾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提 供科学依据,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运 动表现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教练和心理咨询师 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助力肢体残疾运动员在 竞技场上取得更好成绩。
02
肢体残疾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特 征
Chapter
自信心与自尊
自信心表现
肢体残疾运动员通常具有较强的 自信心,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相信 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自尊心理
这类运动员往往能够接纳自己的 残疾,并将其视为自身独特的一 部分,从而维持较高的自尊水平 。
不同体育锻炼方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个性的相关调查
不同体育锻炼方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个性的相关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老年人参加不同体育锻炼方式与心理健康、个性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锻炼老年人的整体心理健康。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身体条件、兴趣和爱好等选择合适的体育健身方式。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个性老年人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国内已有研究[1-2]。
而对参加不同体育锻炼方式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少见有报道。
本调查采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旨在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方式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点的相关性。
1 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样本组:随机抽取舟山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60周岁至79周岁的老年人250人。
入选标准为每周至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4次或以上,且至少已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并剔除因理解力低下不能完成答卷者。
有243名老年人完成了测试。
问卷回收率为97.2%。
对照组:随机从舟山市定海城区抽取两个街道,再从两个街道各抽取两个居民小区,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中随机抽取了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250人,有240人完成了测试。
问卷回收率为96.0%。
1.2调查工具1.2.1自拟的老年人一般状况调查表。
1.2.2 SCL-90症状自测量表。
1.2.3艾森克个性问卷和手册(成人版)(EPQ)。
1.3 调查方法在舟山市老年体协的配合下,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测量人员主持,分批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团体测试方式,统一的指导语,当面指导当场测试。
一般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由被试者填写,主持检查后当场收回。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数据输入EXCEL电子表格整理,经核对后转换为SPSS等数据格式,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论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运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体育运动可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残障大学生面临着身体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挑战,而体育运动可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会探讨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他们的积极作用。
第一点,体育运动可以提升残障大学生的自尊心。
许多残障大学生因为自身的不足而对自己产生自卑感,导致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他们可以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找到自己在运动中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体育运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运动者,残障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和训练,取得和其他人一样的成绩,这对于他们的自尊心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肯定。
通过体育运动,他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感受到被需要和被尊重的感觉,从而提升自尊心,树立良好的心态,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点,体育运动可以帮助残障大学生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残障大学生面临着身体上的困难和挑战,长期的生活在压力和焦虑中,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而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让他们释放压力,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他们可以尽情地挥洒汗水,放肆地奔跑、跳跃,忘记身体上的不足和困难,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在运动中,他们可以找到发泄情绪的出口,释放负面情绪,平复心灵,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和稳定。
运动也会促进身体内啡类物质的分泌,增加快乐感,缓解抑郁情绪,使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三点,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残障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许多残障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着障碍,缺乏自信和积极性,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而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他们可以和其他运动员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交能力,融入团队,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
在共同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他们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加强自己的团队意识,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从而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从康复心理学角度,讨论残疾人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从康复心理学角度,讨论残疾人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摘要:康复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分支,主要针对当下处于非健康的身体、心理状态的人群进行工作,既包括纯粹心理问题的治疗与干预,也涵盖生理伤病期间及痊愈后的心理康复与发展,还有对残疾人群心理状态的关注与帮助,综合运用包括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干预、身心医学等心理学各分支的理论与技术,帮助病人最大限度获得健康、福利、机遇、功能与能力、社会角色参与。
本文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从康复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讨论残疾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研究目的残疾人群由于在生理方面存在或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往往会抱有自卑自弃的想法。
所以,残疾人群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灾区。
从现代身心医学的角度看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人的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的统一体,二者密切相关,交互影响,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健康的身体,而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又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态。
残疾人群往往由于在人体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方面存在缺陷,会在心理层面产生困扰与问题,如果这种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症结,甚至疾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残疾人都会产生心理问题。
心理防御机制是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部分功能,“自我”则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一部分,自我承担着人绝大多数心理功能,包括自控力、判断力、现实检验能力等等,也包括防御机制,简单来说防御机制就是为了缓解内心需要和外在世界的冲突的一种方式,从防御机制诞生的本意来说,防御机制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但如果本身是适应性的表现的防御机制失去了适应性,也就是说僵化地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防御机制则是心理问题或疾病地表现。
残疾人群在人体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层面上的缺陷是既定的事实,凭借现在的人类科学技术无法改变、是不可逆转的,但在心理层面上,残疾人对自身缺陷的接纳程度和防御程度的不同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有的人能够去直面自己的缺陷,然后接受这个现实,接纳自己,那么他可能除了生理上的缺失之外与平常人是没有区别的;有的人可能难以接受这一现实,为了逃避别人的目光或者是逃避自己内心的痛苦选择变得脾气暴烈,情绪波动或者是自暴自弃,让自己变成一个封闭的人。
不同运动特征高职学生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比较研究报告报告
1、不同运动参与特征高职学生群体心理安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比拟研究两个题目:〔1〕不同运动参与特征高职学生人群心理安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比拟研究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运动人群中经常从事不同工程人群运动人群中不同运动量〔强度和时间〕不同运动参与方式的人群〔2〕不同体育行为特征高职学生群体生活方式与心理安康水平比拟研究三个方面:1高职学生体育人口与准体育人口、非体育人口之间的比拟2体育人口之间又有从事不同工程群体比拟3隐性与显性体育行为特征明显的不同人群之间的比拟〔个性、生活方式〕.可不可以这样分.题目拓展:高职学生与本科生显性体育行为比照研究.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心理安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对研究2、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开展,高职教育在高等系列教育中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但是沿用至今三十多年的高考指挥棒统一指挥下和传统思维影响下,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少偏见,高职院校被打上“三流〞高校的烙印,高职学生也被成为大学生中的“劣等公民〞,在多种因素的重复暗示下,本身根底教育底子较差,学习动机薄弱的高职学生们的意志、情感就更容易受到伤害,信心经受打击;同时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生活本钱的提高,外加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就很容易使学生们形成错误认识,催生不良心理情绪,又由于高职学校心理教育和教育管理措施的不及时和不到位,学生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久而久之便造成了高职学生心理及行为等多方面问题,身心安康受到影响。
当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其身心安康水平,是高职学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必须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安康是一个动态开展过程而非静止状态,同时安康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安康它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安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也就是说个体的安康状态包括了身体安康、心理安康、社会适应这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方面。
论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对残障人士关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残障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也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缓解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
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残障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
残障大学生往往因为身体的残疾而缺乏运动的机会,长期的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身体虚弱和健康问题。
而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残障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
通过参与轮椅篮球、盲人足球等运动项目,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柔韧性,从而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有助于改善残障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二、体育运动对残障大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让残障大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成就,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在体育运动中,残障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和训练,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水平,取得比赛的胜利和成绩,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体育运动,残障大学生可以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力,了解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大学生作为学业繁重和人际关系复杂的群体,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而残障大学生由于身体上的不便,往往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压力。
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缓解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残障大学生可以暂时抛开烦恼和焦虑,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愉悦,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体育运动还能够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增加快乐激素的释放,使残障大学生心情愉快,增强心理抵抗力,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残障大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态。
在体育运动中,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 tc p tn fe e ts r sa tv te n o m a e p e r ii a i g i dif r n po t c i ii sa d n r n l o l p
YI io wa g 。 ZHANG , i N X a— n Liwe
( .col f h s aE u a o ,Jag i r l iesy 1 h o oP yi l d ct n i x maUnvri ,Naca g3 02 ,C ia S c i n No t n hn 3 0 7 hn ;
关 键 词:体 育心理 学;体 育活动 ;肢体残疾人 ;心理健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162 1)60 3 .5 0 67 (0 00 .0 80 1 中图分类号 :G 0 . 8 48 2
Co mpa i o fm e a a t o ii nsbe we n lm b dia l d p o e r s n o nt l he lh c nd to t e i s b e e pl
第 1 7卷 第 6期 2 0 年 6 月 0 1
体
育
学
刊
Vo . 7 No 6 1 1 .
J u n l f P y i a E u a i n o r a o h s c l d c t o
JUn.2010
参 与不 同体育活动的肢残 人与正常人心理健 康状况 比较
2B in p rUn esy e ig1 0 8 ,C ia .e igS o i ri ,B in 0 0 4 h ) j t v t j n
Abtat s gsbet ep yia h a hmesrmetfr p yia a rci aue n o , es f s c:U i u jci h s l el aue n om, h s l tat n mes metfr sneo r n v c t c t o r m
tcp tng i s rs a t te i i ia i n po t ci i s lmb ia e o e a sg fc nty i vi d s bld pe pl c n i ni a l mpr ve t i ostv v l to o e a l i o her p ii e e aua in n ov r l
me t r s h i s a c o s t ea t o si v si a e 2 l ia ld y u g tr n p y ia l o d c l n m a er e e r h t l, h u h r e t t d4 i d s b e o n s s d 5 h s l s u o — o f t r o n g mb e a 1 c y n l g t d n s a d r v ae e f l wi g f d n s s o t a t i e a in fc n fe t n a e t gt elv l f e e su e t , n e ld t o l n n i g : p rs c i t sh d asg i a t e h o i v i i e c f c i e e so o n h p y ia r e a d o e al r e o h sc l o n o lg t d n s a d c n p o u e a c ran p s i e e e t n h sc l i n v r l p i f y ial s u d c l e s e t, n a r d c e t i o i v f c p d d p y e u t o
p y ia au a u e n r , e e a rd a u e n r n e s fg n r l ie s t f ci n m e s r — h sc l l eme s me t m g n r l i eme s r me tf m a d s n eo e e a f a i a t a u e v r o f p o l s o
殷 晓 旺 , 张 力 为 2
(. 1 江西师 范大学 体育 学院,江西 南 昌 3 02 ;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 8 ) 3 07 . 0 0 4
摘
要 :以主观 身体健康 、身体吸 引力 、身体价值 感、一般 自尊和一般 生活满意感 5个量表
为研 究工具 ,对 4 2名肢 残青年和 5 名健全 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 明 :体 育活动对 身体健全大 1 学生的身体 自尊和整体 自尊水平的影响效果显著 ,对生活满意感变量也 能产 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体 育活动 对肢残人 的身体 自尊水平影响不显著 ,但 对整体 自尊和生活满意感变量 的影响显著。肢 残者参加体 育活动能显著提升对整体 自尊和生活满意感 的积极评价 。
t e s n eo f aif c in v ra l ; p rsa t iish d a sg i c n l fe t n t e lv lo h s a rd f h e s fl e s tsa t a ib e s o t c i t a n i i n f a t e c e e fp y i l i e o i o v e n i y o h c p lmb d s b e e p e b t a in fc n fe t n t e o e a l rd n e s fl es t f ci n v ra l s b a - i ia l dp o l , u d a sg i a t h i e c v r l p i e a d s n e o f ai a t a ib e ; y p o h i s o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