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的致命影响
异常值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
异常值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1. 引言1.1 异常值的重要性异常值在数据分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正确地检测和处理异常值至关重要。
异常值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数据集的整体分布的理解。
如果数据中存在异常值,那么数据的均值、方差等统计量可能会被扭曲,从而误导我们对数据的解读。
通过寻找和排除异常值,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数据的特征。
异常值也可能会影响我们建立的统计模型的准确性。
在一些情况下,异常值可能会对模型参数的估计造成严重偏差,从而影响我们对数据的预测能力。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值可以提高我们建立的模型的质量。
1.2 异常值的定义异常值是指在数据集中与其他观测值明显不同的数值,它们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或者真实现象导致的极端数值。
异常值在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们可能对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产生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或失真。
异常值的存在会影响数据的分布、均值和方差等统计性质,因此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测和处理。
通常情况下,异常值可以通过与数据的整体分布进行比较来确定,例如通过绘制箱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等可视化方法来识别异常值。
除了可视化方法外,统计学方法如Z-score、IQR等也常用于检测异常值。
机器学习方法如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算法等也可以用来识别异常值。
专家经验在实际数据处理中也是重要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可以通过直觉和经验判断数据中的异常值。
异常值在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检测和处理异常值可以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方法来识别异常值,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 正文2.1 可视化方法可视化方法是一种直观、直觉的异常值检验方法,通过图形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异常值。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箱线图、散点图、直方图等。
箱线图是一种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和异常值情况。
实验结果的异常值与偏离度分析
实验结果的异常值与偏离度分析实验结果的异常值一直是科学研究者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异常值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数据分析的不准确性,进而影响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因此,对实验结果的异常值进行分析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异常值的定义和分类异常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与其他数据明显不符的观测值。
对于实验结果而言,异常值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正常异常和特殊异常。
正常异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一些偏离正常分布的观测值,可能是由于随机误差或系统性因素引起的。
这些异常值对于整体数据的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可以接受或进行适当的调整。
特殊异常是指与正常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的观测值,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错误、设备故障或其他外界干扰引起的。
这些异常值对于整体数据的分析结果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处理。
二、异常值的分析方法1. 箱线图法箱线图是一种常用的探测异常值的方法。
它通过绘制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以箱子的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箱线图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异常值。
2. Grubbs检验法Grubbs检验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它通过计算观测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值。
该方法可用于检测单个异常值或多个异常值。
3. 3σ原则3σ原则是一种常用的异常值判断方法。
它基于正态分布的假设,认为大部分数据会分布在平均值附近,并通过计算数据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
3σ原则一般认为,偏离平均值3倍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可以被视为异常值。
三、异常值的处理方法针对异常值的处理方法因实际情况而异,需要根据具体实验和研究目的进行权衡和选择。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 删除异常值当异常值对整体数据的影响较大且无法排除干扰因素时,可以考虑删除异常值。
但删除异常值需要慎重,应充分考虑异常值的产生原因,避免因删除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替换异常值当异常值不是由于实验操作错误或设备故障引起时,可以考虑将其替换为合理的数值。
异常值的判断方法
异常值的判断方法一、背景介绍在数据分析中,异常值是指数据集中与其他数据点明显不同的值。
它们可能是由于测量错误、数据输入错误或真实的异常情况导致的。
判断和处理异常值是数据分析和建模的重要步骤,因为它们可能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二、异常值的影响异常值对数据分析和建模有以下几种影响:1. 异常值可能导致偏差。
如果一个样本中存在一个极端值,它可能会使整个样本偏离正常分布。
2. 异常值可能影响统计结果。
例如,平均数和标准差等统计量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3. 异常值可能导致模型不稳定。
当使用线性回归等模型时,极端值可能导致拟合不良或过拟合。
三、判断异常值的方法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最常用的判断异常值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几种统计方法:(1)Z-score 方法:Z-score 表示一个观测点与平均数之间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
如果一个观测点的 Z-score 大于 3 或小于 -3,则可以将其视为异常值。
(2)箱线图法:箱线图可以用来检测数据的分布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值。
箱线图的上边缘、下边缘和中位数可以用来确定异常值。
(3)Grubbs' Test 方法:Grubbs' Test 是一种基于极差的统计方法,它可以用来检测单个异常值。
该方法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并计算出一个极端值与其他值之间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超过了某个阈值,则将其视为异常值。
2. 可视化方法可视化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判断异常值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可视化方法:(1)散点图法:散点图可以用来检测数据点之间是否存在异常值。
如果一个数据点远离其他数据点,则可能是一个异常值。
(2)直方图法:直方图可以用来检测数据分布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值。
如果直方图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高峰,则可能存在异常值。
(3)密度图法:密度图可以用来检测数据分布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值。
如果密度图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高峰,则可能存在异常值。
四、处理异常值的方法处理异常值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1. 删除删除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处理异常值的方法之一。
稳健统计方法在异常值分析中
稳健统计方法在异常值分析中异常值(Outlier)是指在数据集中与其他观测值显著不同的数值,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或者真实的特殊情况所导致。
在数据分析中,异常值的存在会对统计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是数据分析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稳健统计方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异常值干扰的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将探讨稳健统计方法在异常值分析中的应用。
一、异常值的影响异常值的存在会对数据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均值的影响:异常值往往会使得样本均值产生较大偏移,导致对总体均值的估计产生误差。
2. 对方差的影响:异常值会增加样本方差的大小,使得对总体方差的估计不准确。
3. 对回归分析的影响:在回归分析中,异常值会对回归系数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不佳。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和处理异常值对于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稳健统计方法的特点稳健统计方法是一种能够在数据中存在异常值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产生可靠结果的统计方法。
其主要特点包括:1. 对异常值具有鲁棒性:稳健统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异常值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保证统计分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不依赖于数据分布的假设:稳健统计方法通常不对数据的分布做出假设,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
3. 适用范围广泛:稳健统计方法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稳健统计方法在异常值分析中的应用1.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是稳健统计方法中常用的统计量,它们不受异常值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 离群值检测方法:基于距离或密度的离群值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异常值,如基于箱线图、Z分数、LOF(局部离群因子)等方法。
3. 稳健回归分析:稳健回归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异常值对回归系数估计的影响,提高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
4. 稳健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中,采用稳健方差分析方法能够减少异常值对方差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统计检验的准确性。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如何处理调查数据的异常值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如何处理调查数据的异常值统计调查是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了解特定问题或现象的过程。
然而,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异常值的存在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设计一个合适的统计调查方案来处理调查数据的异常值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处理调查数据的异常值进行探讨。
一、异常值的定义和识别异常值是指与其他数据点明显不同的观测值,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或样本独特性等原因导致。
在识别异常值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箱线图法:通过绘制箱线图,识别数据离群点,离群点可以被视为异常值。
2. Z-score标准化法: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标准差之间的距离,超出一定范围的数据被标记为异常值。
3. 专家判断法:根据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判断某些观测值是否属于异常值。
二、异常值的处理方法一旦异常值被识别出来,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异常值处理方法:1. 删除异常值:如果异常值对整体分析结果影响较大或者异常值的出现确实是由于录入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可以选择删除这些异常值。
2. 修正异常值:通过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修正,使其更接近于其他数据点的取值,从而减小其对结果的影响。
3. 分组处理: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对每个组内的异常值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用中位数替代异常值。
三、异常值处理方案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异常值处理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包括数据的性质、异常值产生的原因以及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等。
以下是几个指导原则:1. 保留异常值:某些情况下,异常值可能包含有用的信息,删除或修正这些值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
因此,在进行异常值处理时,需要先考虑异常值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2. 多种处理方法结合:不同的异常值处理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可以尝试多种处理方法并比较它们的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的处理方法。
3. 异常值检验的可靠性:异常值的识别和处理要建立在可靠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以避免对结果产生误导。
数据预处理中的异常值检测及处理方法
数据预处理中的异常值检测及处理方法在数据预处理的过程中,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因为异常值的存在会对数据分析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在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必须要进行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
本文将对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一、异常值的定义异常值指的是数值数据中与其他相对应的数据有显著差异的数值数据点。
这些数据点通常是由于操作过程中的偶然误差或测量误差所引起,而不是由于真实数据特征所引起的数据点。
异常值通常表现为与其他数据点相比较极端的数据点,极值和缺失值也可能被认为是异常值。
二、异常值的检测方法1.基于统计方法的异常值检测基于统计方法的异常值检测通常使用数据的均值、方差等统计量和分布来判断数据的异常程度。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Z-score统计量法、箱线图法等。
Z-score统计量法:以数据的均值为中心,计算每个数据值与均值的偏离程度,如果数据点的绝对偏差高于某个设定的阈值,则认为该数据点是异常值。
箱线图法:以数据的四分位数为基础,通过定义异常值的阈值来识别异常值。
箱线图被描述为一个带状图,其中中间的矩形代表数据的四分位数,矩形上下两端代表着数据集的上下限。
而在这两端之外的数据点则被认为是异常值。
2.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值检测机器学习算法在异常值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见的算法包括基于聚类的异常值检测、基于距离的异常值检测等。
基于聚类的异常值检测:将数据集分为通常数量的类别,然后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其所属类别的距离,并将距离值与类别内所有数据点之间的平均距离进行比较。
如果距离很大,则数据点被认为是异常值。
基于距离的异常值检测:使用距离衡量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
在一些情况下,数据点之间距离很远可能被认为是异常值。
三、异常值的处理方法在检测到异常值后,应该考虑如何处理这些异常值。
处理异常值的方法包括重构、删除等。
1.重构异常值重构异常值是将异常值替换为预处理后的数值。
例如,可以使用平均值或中位数来替换异常值。
异常值对计量建模影响的典型案例
点群 。
二 、 常 值 对 复 共 线 性 关 系 检 验 的 异 影 响 案 例
复共线 性关 系是经济 计量建模 中最值 得关 注的
本 文 获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项 目“ 于 资 产 价 格 波 动 的 扩 展 货 基 币政 策规 则 构 建 及 其 仿 真 研 究 ” 78 3 1 、0 8年 度 教 育 部 回 国 (0 7 05)2 0 人员 科 研 启 动 金 项 目“ 产 价 格 波动 对 货 币政 策规 则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资 究 ” 教外 司 留 [0 8 80号 )2 0 ( 20 ]9 、0 9年 度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社 会 与行 为 跨 学 科 研 究 中 心核 心 项 目“ 会 科 学 跨 学科 定 量 方 法研 究 ” 20 社 、0 9年
的标 准 范 式 检 验 。 然 而 , 们 在 使 用 计 量 模 型 进 行 人
值对 复共线 性关 系检验 、 列相关 性检验 、 序 异方差性 检验 、 单位 根检验 等 经济 计量 检 验 产生 致命 影 响 的
典型案 例 , 为经济计 量 学 的教 学 与相 关 建模 理论 研
究提供 有说 服力 的数 据 资料 , 望获 得 抛砖 引 玉 的 期
The Ty c lEx m p e f I fue e o h o o e r c pi a a lso n l nc n t e Ec n m t i
如何应对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异常值与离群点
如何应对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异常值与离群点在实验数据分析中,异常值与离群点是常见的问题,它们可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异常值与离群点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异常值与离群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1. 什么是异常值与离群点在开始讨论异常值与离群点的处理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异常值与离群点。
异常值是指与其他观测值明显不同的数据点,它们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或者实验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致的。
离群点则是指与大部分观测值相距较远的数据点,它们可能是由于实验中的特殊情况或者异常事件引起的。
2. 异常值与离群点的影响异常值与离群点对数据分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它们可能会导致数据的偏差,从而影响到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判断。
其次,异常值与离群点也可能会对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到对数据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3. 如何检测异常值与离群点在处理异常值与离群点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检测。
常见的异常值与离群点检测方法包括:3.1 统计方法: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与离群点。
例如,可以使用箱线图、Z分数、T分布等方法来检测异常值与离群点。
3.2 可视化方法:通过绘制散点图、直方图、密度图等图形,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与离群点。
3.3 基于模型的方法:通过建立合适的统计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与离群点。
例如,可以使用回归模型、聚类模型等方法来检测异常值与离群点。
4. 如何处理异常值与离群点一旦检测到异常值与离群点,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4.1 删除:对于明显的异常值与离群点,可以选择直接删除。
然而,删除数据可能会导致样本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到数据的分析结果。
因此,在删除之前需要仔细考虑。
4.2 替换:对于不明显的异常值与离群点,可以选择用其他合理的数值进行替换。
如何识别和处理数据分析中的异常值
如何识别和处理数据分析中的异常值在数据分析中,异常值是指与其他数据点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特征的数据点。
异常值的存在可能会对数据分析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识别和处理异常值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处理数据分析中的异常值,并给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异常值的识别1. 统计方法: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可以找出与其他数据点相差较大的数据。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Z分数法和箱线图法。
- Z分数法: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均值的差值除以标准差,得到的结果即为Z分数。
一般来说,Z分数大于3或小于-3的数据点可以被认为是异常值。
- 箱线图法:通过绘制数据的箱线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异常值的存在。
箱线图中,异常值通常被定义为位于上下四分位数之外1.5倍四分位距的数据点。
2. 可视化方法:通过绘制数据的散点图、直方图等图形,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
异常值通常表现为与其他数据点明显不同的离群点。
3. 领域知识方法:根据对数据所属领域的了解和经验,可以判断某些数据是否为异常值。
例如,在股票市场分析中,某只股票的价格突然大幅波动可能是异常值。
二、异常值的处理1. 删除异常值:如果异常值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且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将其删除。
但需要注意,删除异常值可能导致数据样本的减少,进而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 替换异常值:当异常值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小或不确定时,可以考虑将其替换为其他合理的数值。
常用的替换方法包括用均值、中位数或者插值法进行替换。
3. 分组处理:如果异常值的出现是由于数据来源的不同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的,可以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避免异常值对整体数据分析结果的干扰。
4. 异常值的记录和说明:在数据分析报告中,应当记录和说明异常值的存在和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数据分析结果有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三、注意事项1. 异常值的判断应该基于充分的数据样本和准确的数据采集方法。
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异常值处理与分析
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异常值处理与分析在实验研究中,数据就如同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线索,而异常值则像是这些线索中突然出现的岔路,可能会引导我们走向错误的方向,也可能隐藏着未曾被发现的重要信息。
正确地处理和分析异常值,对于得出准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异常值。
简单来说,异常值就是与数据集中的其他数据明显不同的数据点。
这些数据点可能过大或过小,偏离了数据的总体趋势。
但要注意的是,仅仅因为某个数据点看起来与众不同,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就是异常值。
有时候,这种看似异常的数据可能反映了真实存在的特殊情况或新的现象。
那么,异常值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可能有多种原因。
实验中的测量误差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比如,仪器的精度不够、测量方法不正确或者实验环境的干扰,都可能导致数据出现偏差。
此外,样本的选择偏差也可能引入异常值。
如果样本没有很好地代表总体,某些极端的个体可能被纳入数据集中。
还有,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如实验对象的突发疾病、设备故障等,也可能导致异常数据的产生。
既然知道了异常值的产生原因,接下来我们就要探讨如何检测异常值。
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与众不同”的数据点。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原则。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
如果某个数据点与均值的差距超过了一定倍数的标准差,那么它就可能被视为异常值。
还有箱线图法,通过观察数据在箱线图中的位置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
处于箱线图上下边缘之外的数据点往往被认为是异常的。
除了这些基于统计学的方法,我们还可以从数据的分布形态来直观地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
如果数据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或者有孤立的数据点远离主体分布,那么很可能存在异常值。
然而,检测到异常值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它们。
处理异常值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保留、删除和修正。
保留异常值是在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些值是真实有效的情况下采取的策略。
比如,如果能够确定异常值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或者罕见但真实的情况导致的,那么保留它们可以为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数据处理中的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方法(九)
数据处理中的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方法引言: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异常值,也称为离群点。
异常值的存在会对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建立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正确检测和处理异常值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一、异常值的概念与影响异常值是指在数据集中与其它数据有显著差异的数值,它可能是数据录入错误、测量误差、或者是真实数据中的极端值。
异常值的存在会对统计分析和模型的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偏误的估计结果、模型失真等问题。
二、常用的异常值检测方法1. 基于常识的方法基于常识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可以判断某个数值是否合理。
然而,这种方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结果容易出现误判。
2.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理论的异常值检测方法。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标准差、百分位数等。
例如,通过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我们可以判断某个数值是否与整体数据分布相差较大。
3. 算法方法算法方法是通过构建模型或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异常值检测。
常用的算法方法有局部离群因子(LOF)、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等。
这些方法可以自动识别离群点。
三、异常值处理方法1. 删除异常值最常见的处理异常值的方法是直接删除它们。
通过删除异常值,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损失掉一部分有价值的信息,导致数据量减少。
2. 替换异常值替换异常值是另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替换可以采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手段。
这样可以保持数据的总体分布特征,但也可能引入新的偏差。
3. 分析原因并处理对于异常值,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其产生原因来进行处理。
例如,异常值可能是由于数据录入错误引起的,我们可以尝试修正错误后再进行数据处理。
四、异常值检测与处理的实例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异常值检测与处理的过程。
假设我们要处理一份销售数据,其中包含了一些异常值。
异常值处理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异常值处理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在财务分析中,数据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分析报告的准确性。
然而在处理数据时,经常会遇到数据异常值。
即便是在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出现异常值也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对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财务分析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异常值。
一、什么是异常值?异常值,也叫离群点,是指在一组数据中,与其他数据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数值。
这种数值可能是由实验中的人为因素或者测量系统的误差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数据源本身的问题。
不同的数据类型,异常值的判定标准也不同。
对于财务数据而言,如果一组数据中存在极大或极小的值,不仅会影响数据的平均值,而且可能导致数据分布图偏移,视觉影响分析结论的准确性,甚至可能误导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异常值进行处理。
二、异常值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异常值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值处理方法。
1.删除异常值在数据分析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删除异常值。
即将数值远离正常取值范围(通常是该变量的平均值加减三倍标准差)的数据点删除。
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一些数据的丢失,不利于后续分析报告的准确性。
2.替代异常值替代异常值方法指采用统计学方法,将异常值用其他数值代替。
常用的替代方法包括平均数或中位数。
例如,可以使用中位数代替异常值,因为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容易描述整体数据的集中趋势。
另外,可以采用回归方法来预测缺失值。
这种方法依赖于其他相关变量的数据集,将这些变量作为预测异常值的参考。
如果任何变量没有异常值,可以将它们用于预测其他数据的异常值。
3.转换异常值转换异常值的方法是,将异常值转换为非异常值,但数据的整体区域不变。
可以使用对数或幂等转换(sqrt、log等)的方法来解决数据偏斜或分布问题。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数据分布不集中的场景。
三、异常值处理的重要性在财务分析中,处理异常值对于准确性至关重要。
如果异常值未被处理,分析结果将不准确,因此,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应尽量排除异常值,选择数据处理方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评估异常值的影响
评估异常值的影响
评估异常值的影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识别异常值: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绘制图表、计算统计
量等方法,找出可能的异常值。
2.分析异常值的原因:了解异常值产生的原因,有助于评估异常值的影响。
例如,异常值可能是由于测量错误、数据输入错误、极端个例等引起的。
3.考虑异常值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如果异常值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则需要
处理异常值;如果异常值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则可以考虑保留异常值。
4.使用假设检验等方法评估异常值的影响:可以使用假设检验等方法,检验
异常值是否对分析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
5.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图表、散点图等方法,直观地展示异常值对分析结
果的影响。
总之,评估异常值的影响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异常值对分析结果产生了较大影响,则需要进行处理;如果异常值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则可以考虑保留异常值。
面板数据的常见处理
面板数据的常见处理标题:面板数据的常见处理引言概述:面板数据是经济学和统计学领域中常见的数据类型,通常包含了多个单位(如个人、公司等)在多个时间点上的观测值。
处理面板数据需要考虑到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特性,以及单位间的相关性。
本文将介绍面板数据的常见处理方法,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种数据。
一、数据清洗1.1 缺失值处理:面板数据中往往存在缺失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删除缺失值、插值填充等。
1.2 异常值检测:通过统计方法或者图表分析,识别和处理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异常值。
1.3 数据转换: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等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
二、面板数据结构2.1 平衡面板和非平衡面板:平衡面板指每一个单位在每一个时间点上都有观测值,非平衡面板则不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板结构。
2.2 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固定效应模型假设单位间存在固定不变的效应,随机效应模型则认为这些效应是随机的。
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2.3 滞后效应:考虑到时间序列的特性,需要分析滞后效应,即前一时间点的影响对当前观测值的影响。
三、面板数据分析3.1 回归分析:通过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变量间的关系,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
3.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3.3 面板数据协整关系分析:通过协整关系分析,可以揭示面板数据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匡助理解数据的动态特性。
四、面板数据可视化4.1 时间序列图:通过绘制时间序列图,可以直观地展示面板数据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4.2 散点图:绘制散点图可以匡助观察不同单位间的关系,发现潜在的相关性。
4.3 热力图:通过绘制热力图,可以更清晰地展示面板数据中的相关性,匡助理解数据结构。
五、面板数据模型选择5.1 固定效应模型 vs 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数据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效应模型。
医疗数据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方法研究
医疗数据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方法研究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大量的医疗数据被积累起来,这些数据对于疾病研究、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在海量的医疗数据中,可能存在着一些异常值或离群点,这些异常值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对数据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医疗数据中的异常检测与处理方法,对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数据中的异常值可以分为两类:真实异常值和误差异常值。
真实异常值指的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异常,而误差异常值则是由于仪器测量误差或人为输入错误等非真实原因导致的异常。
对于这两类异常值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针对真实异常值,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如3σ准则和箱线图法等。
3σ准则是指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将超过3倍标准差之外的数据视为异常值。
箱线图法则是通过绘制数据的箱线图,根据箱线图上下限之外的数据点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值。
这些方法在医疗数据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真实异常值。
除了基于统计学的方法,还有一些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算法可以应用于医疗数据分析。
比如,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方法将数据点分为多个簇,通过计算数据点到簇中心的距离来判断是否为异常值。
此外,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也可以用于异常检测。
这些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医疗数据,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数据,发现潜在的异常值。
对于误差异常值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数据清洗技术。
数据清洗可以通过丢弃异常值、纠正错误值或插值等方式来修复受到误差影响的数据。
丢弃异常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纠正错误值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例如通过比较相邻数据的趋势来纠正异常值。
插值方法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点进行推测,填充异常值。
根据误差类型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清洗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误差异常值。
除了针对异常值的检测和处理,还可以考虑异常值的原因分析。
异常数据检测与处理在经济统计学中的应用
异常数据检测与处理在经济统计学中的应用在经济统计学中,异常数据的存在可能会对分析和预测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异常数据检测与处理成为了经济学家们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异常数据检测与处理在经济统计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异常数据的定义与分类异常数据,又称为离群值,是指与其他观测值明显不同的数据点。
在经济统计学中,异常数据可以分为两类:正常异常数据和非正常异常数据。
正常异常数据是指由于偶然因素导致的数据异常,比如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或测量设备的故障等。
这类异常数据通常是随机的,不具有系统性。
非正常异常数据则是由于某种系统性因素引起的数据异常,比如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
这类异常数据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能会对经济统计分析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异常数据检测方法为了准确地检测和处理异常数据,经济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1. 箱线图法箱线图法是一种直观且简单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它通过绘制数据的箱线图,即上下四分位数和中位数,来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数据。
如果某个数据点超出了上下四分位数的1.5倍距离,那么就可以将其视为异常数据。
2. Z-score法Z-score法是一种基于标准差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它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标准差倍数,来确定是否为异常数据。
一般来说,Z-score大于3或小于-3的数据点可以被认为是异常数据。
3. 神经网络法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它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将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异常数据的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适应复杂的数据分布和模式,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
三、异常数据处理方法一旦异常数据被检测出来,经济学家们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1. 删除法删除法是最简单且常见的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它直接将异常数据从数据集中删除,以避免其对后续分析和预测的影响。
异常值对计量分析的影响以及蒙特卡洛模拟
Outliers异常值摘要本文对计量模型中数据出现异常值时对回归造成的参数估计无偏性、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序列相关等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介绍了几个目前检测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值的主流方法,在单一变量数据中可用格拉布斯(Grubbs)检验,狄克逊(Dixon)检验法、t-检验;在多变量中,可使用马氏平方距离法和回归诊断法。
最后,异常值对回归造成的参数估计无偏性、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等造成的扭曲影响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
关键词异常值马氏平方距离法回归诊断法蒙特卡洛模拟异常值的定义及来源异常值(或异常观测值)是指样本中的个别值,其数值明显偏离它(或它们)所属样本的其余观测值。
统计学中定义为一组测定值中与平均值的偏差超过两倍标准差的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超过三倍标准差的测定值,称为高度异常的异常值。
而在计量经济回归模型中是指对既定模型偏离很大的数据点,也就是残差值很大的点。
异常值可能是总体固有的随机变异性的极端表现,这种异常值和样本中其余观测值属于同一总体。
也可能是由于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的偶然偏离所产生的后果,或产生于观测、计算、记录中的失误,这种异常值和样本中其余观测值不属于同一总体。
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的过程中,异常值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大致归结为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所谓主观原因是指人们在收集和记录数据时主观改变统计指标或手工输入过程中丢失数据,如虚报、瞒报等主观原因产生的异常值,是非统计因素所致,不属于统计分析的范畴,一经查出,删除即可。
客观原因是指非人为因素所产生的错误,具体可细分为模型变化和自然变异。
出现异常值的后果异常值可能造成参数估计有偏误,从而得到错误的回归方程。
导致异方差. 极端异常值的出现会导致异方差,从而使得OLS估计量不是最有效的,进而t 、F 检验会导致误导性的结果,给经济预测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异常值对多重共线性关系检验产生致命的影响。
使得原本存在高度共线性的回归元变量之间共线性大大的降低,从而使得做OLS估计时,系数的方差估计偏大,置信区间偏大,进而我们容易接受参数显著性的假设,产生误导性的结果。
数据报告中的异常值处理方法
数据报告中的异常值处理方法引言: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趋势,做出决策,改进业务和服务。
然而,数据中经常会存在异常值,这些异常值可能是由于测量错误、系统故障、数据录入错误等原因引起的。
在数据报告中,异常值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解读和不准确的结论。
因此,正确处理异常值是数据分析师和决策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在数据报告中常见的异常值处理方法。
篇章一:异常值的定义和检测为了正确处理异常值,首先需要明确异常值的定义。
异常值,又称为离群值,是指与其他观测值明显不同的数据点。
在数据报告中,异常值可能导致数据分布的偏移和偏差,进而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因此,对异常值的检测是数据分析的第一步。
常见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篇章二:删除异常值的影响在数据分析中,最简单的处理异常值的方法是直接删除异常值。
然而,删除异常值可能会导致数据样本数量的减少,进而影响统计分析的可靠性。
本章将详细讨论删除异常值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这种方法。
篇章三:替代异常值的处理方法除了删除异常值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处理方法可以替代异常值。
这些方法包括平均值替代、中位数替代、回归模型替代等。
本章将具体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篇章四:异常值的标记与分组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希望删除或替代异常值,而是希望将其标记出来以便后续分析。
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标记和分组方法处理异常值。
篇章五:离群值对统计模型的影响在数据建模和预测中,异常值对统计模型结果的影响可能更加显著。
本章将从统计模型的角度出发,介绍异常值对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常见模型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篇章六:现实应用案例分享最后一章将分享一些实际应用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前面介绍的异常值处理方法。
这些案例包括金融领域的异常交易检测、医疗领域的异常病例识别等。
结论:本文详细讨论了数据报告中异常值的处理方法,包括删除异常值、替代异常值、标记与分组等。
统计检验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浅谈统计检验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统计检验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情况。
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需要准备完整的数据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数据可能丢失或没有记录。
这给我的统计分析带来了困扰,因为缺失的数据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填充方法,如平均值填充或插值法,来估计缺失数据。
其次,我还遇到了数据异常值的问题。
异常值是指与其他观测值相比明显偏离的数据点。
这些异常值可能会影响统计检验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方法来识别和处理异常值。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箱线图来检测异常值,并根据一定的判定规则来判断是否将其删除或修正。
此外,我还遇到了样本量不足的问题。
在进行统计检验时,通常需要足够的样本量来获得可靠的统计结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限制,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样本量。
这给统计分析带来了挑战,因为样本量不足可能导致统计检验的结果不可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使用模拟数据或假设检验的精确方法,来增加统计的可靠性。
最后,我还遇到了结果解释的问题。
统计检验只是提供了一个数值或显著性水平,如p值,来描述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然而,如何解释这些结果并将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是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并将其与原始问题的背景和目标联系起来,以提供有关统计分析结果的实用建议。
总结起来,在进行统计检验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数据缺失、异常值、样本量不足和结果解释等问题。
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我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获得可靠和实用的统计分析结果。
异常值对统计量影响的研究
异常值对统计量影响的研究
异常值对统计量的影响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异常值是指在数据集中与其他观测值显著不同的值。
它们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或者是真实数据中的特殊情况引起的。
异常值对统计量的影响可以是显著的。
首先,异常值可能会对均值造成较大的影响。
均值是一个常用的统计量,它被广泛用于描述数据集的中心位置。
如果数据集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异常值,那么它们会拉高或拉低均值,使得均值不再能够准确地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
异常值还会对中位数产生影响。
中位数是一个抗干扰性较强的统计量,它不受异常值的影响。
然而,当异常值的数量较多时,它们可能会使中位数偏离真实的中心位置。
异常值还可能对方差和标准差产生影响。
方差和标准差是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异常值通常具有较大的离散程度,因此它们可能会使方差和标准差的值变得较大。
在处理异常值时,统计学家通常采用的策略是将其剔除或替换为合理的值。
剔除异常值可能会使数据集的样本量减小,从而影响到统计推断的准确性。
替换异常值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用中位数或均值替换。
然而,处理异常值需要谨慎进行。
如果异常值是真实存在的观测值,剔除或替换可能会导致数据失真。
因此,在处理异常值时,需要结
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慎重考虑采取何种方法。
异常值对统计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研究异常值对统计量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异常值,以保证统计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 言
协整理论是当代经济计量学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协整理论自 Granger (1981)[1],Engle and Granger(1987)[2]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结构均衡关 系的标准方法。尤其是以 2003 年 Granger 与 Engle 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为标志,早期提出的以线性为 特征的线性协整理论已经基本趋于成熟,形成一整套标准的、甚至是固定的建模程序和步骤。近十几年来, 经济计量学家大多致力于拓展线性协整理论的研究,并将注意力转移到非线性协整理论、Panel Data 协整 理论、拟协整理论、结构变动协整理论、协整 P—T 分解技术、分形协整理论、季节协整理论、非参数协整理 论、半参数协整理论等领域,并取得了极为丰富的、深刻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国民经济结构分析与政 策行为模拟和预测,有效地指导了经济和社会实践。然而,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协整模型的稳 健性研究,尤其关注异常值、均值漂移、方差革新扰动及方差结构变化等对协整建模的影响。这是对传统协 整 理 论 的 进 一 步 完 善 和 深 化 ,同 时 也 开 辟 了 现 代 协 整 理 论 研 究 的 新 方 向 — — — 协 整 诊 断 理 论 , 它 不 仅 涵 盖 传 统的线性协整理论,而且也适用于上述现代协整理论。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它是绚丽多姿的协整理 论百花园中重要的一员。
验统计量并不非常 t 分布,而是服从一个非标准的极限分布,检验所用的临界值随样本容量及是否包含常
数项、趋势项、哑变量等而有所变化,由随机模拟的方法获得,较早由文献 Davidson and MacKinnon
(1993)[26],Fuller (1976)[24]给出,现在已经在计量经济学软件中得到普及。
78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 年
二、单位根检验的模型分析框架
目前,ADF 检验是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单位根检验方法,由 Fuller(1976) , [24] Dickey and Fuller (1979)
提 [25] 出和发展。它所依托的模型如下:
p-1
Σ*
△yt =Φyt-1 + αj △yt-j +ut
第 1 期 总第 207 期 2009 年 1 月
商业经济与管理 JO商URN业AL 经OF B济USIN与ESS管ECO理NOMICS
No . 1 Vol. 207
Jan2. 0200909年
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的致命影响
赵进文 1,2
(1. 东北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大连 116025;2. 中国人民大学 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残差序列为:
这里,
,而
。
为考察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性,需要进行Portmanteau 检验。该检验所对应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至少一个 i=1,…,h 成立。
这里, 和 LBh 来检验:
表示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该对假设可以通过如下两个检验统计量 Qh
和
这里,
。若用 表示由估计所得 ARMA(p,q)模型获取的残差,则在原假设成
摘 要: 单位根检验是协整建模及误差修正分析的基础与前提。 单位根检验结果是否可 信,直接影响后续的协整建模过程,从而影响变量之间长期的结构均衡关系,以及短期的误差修 正机制。事实上,单位根检验对样本异常值点十分敏感,从而容易导致检验结果的不稳定。与现 有大多文献中的模拟数据不同,本文以实例给出了这样一个强有力证据:即使是单个异常值点, 也可以对单位根检验产生致命的攻击。同时,比较了不同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异常值点影响的敏 感度。最后,建议了一种诊断单位根检验强影响点的预识别方法。
此 外 , 趋 势 结 构 变 动 点 往 往 是 异 常 值 点 , 因 而 也 会 强 烈 地 影 响 单 位 根 检 验 与 协 整 检 验 。Perron (1989,1990,1993)[20][21][22],Perron 和 Vogelsang (1992)[10]相继发展了结构变动点存在且时刻已知时的有效 单位根检验方法。这些检验允许变动发生在水平漂移、斜率,或者二者兼有的情况,甚至允许变动发生在 AO 类异常和 IO 类革新异常变动情形。不过,Christiano (1992) 注 [23] 意到,这些检验并不适合这样的情况: 变动发生时刻的确定是由建模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而人为选定的。因此,变动日期的确定对单位根检验与 协整检验的影响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模型中引入哑变量,可以有效地改善 结构变动和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的影响, 但这种方法同样也存在人为设定哑变量节点的问 题。
与现有以随机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单位根与协整检验诊断的文献不同, 本文综合应用统计诊断的分 析工具— ——Cook 距离、杠杆值、WK 统计量等影响度量,预识别出了美国脂肪数据实例中的异常值点,尔后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分析表明,该实例给出了这样一个强有力证据:即使是单个异常值 点,也可以对单位根检验产生致命的攻击。基于此研究,我们首次建议了一种诊断单位根检验强影响点的 预识别方法。
此外,在本检验中,关于序列 yt 的滞后差分阶数的确定,非常值得关注,它直接影响单位根检验的结
果。通常,滞后差分阶数由模型选择准则(例如 AIC 准则、BIC 准则、SC 准则等)或序贯检验程序来确定。
为 评 价 该 检 验 的 有 效 性 ,还 需 要 进 行 一 些 残 差 分 析 。用 表 示 模 型 (1)下 对 应 的 残 差 序 列 ,相 应 的 标 准 化
第1期
赵进文: 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的致命影响
77
性水平下,这些少数异常值的存在与否,将直接决定是拒绝、还是接受原假设,这时,协整建模以及误差修 正分析的结果将变得不再可信。这类协整模型通常称为“伪协整模型”或“虚协整模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 型则称为“伪误差修正模型”或“虚误差修正模型”。这种能够左右假设检验结果的少数异常值点,我们称之 为 检 验 强 影 响 点 或 点 群 (赵 进 文 ,1994a,1994b ,2000)[3][4][5]。
在无条件异方差的原假设 H0 成立下,该检验统计量渐近服从 χ2(q)分布。 再次,需要对残差序列进行正态性检验,即进行 Jarque-Bera 检验。对应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vs.
或
第1期
赵进文: 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的致命影响
(1)
j=1
相应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H0 ∶ Φ = 0 vs. H1 ∶ Φ < 0
该检验基于模型(1)下系数 Φ 的 OLS 估计所服从的 t 统计量。若 t 统计量值小于相应的临界值,则拒
绝原假设 H0,认为序列 yt 是平稳的。若 H0 成立,则序列 yt 有单位根,从而是非平稳的。需要指出的是,该检
事实上,尽管协整理论多姿多彩,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但它们之间有一个核心的联系纽带,这就是假设 检验。不同的协整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参数(函数或泛函)估计,但它们是否合理,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归 根结底要通过假设检验来判定。这样,一旦假设检验的结果受到少数异常值的致命影响,也即在同一显著
收稿日期: 2008 - 10 - 23 基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70873015;70473012);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应 用 统 计 科 学 研 究 中 心 重 大 项 目 (05jjd910153);辽 宁 省 高 等 学 校 优 秀 人 才 支 持 计 划 (辽 教 发 [2006]124 号 )以 及 2008 年 度 教 育 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联合资助。 作者 简 介: 赵 进 文 (1964 - ),男,山 西 榆 社人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统 计 学 院 特 级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博 士 后 合 作 导 师 ,经 济 学 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计量学、模型诊断、稳健建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统计学、数学等方面研究。
在传统回归模型下研究检验强影响点的诊断方法、影响评价、信息识别、稳健处理方法等,已经积累了 大量的学术文献。例如,Cook and Weisberg(1982)[6],Huber(1981)[7],韦博成,鲁国斌,史建清(1991)[8],赵进 文(2000,2004) 等 [5][9] 等。然而,在协整模型下研究检验强影响点的诊断方法、影响评价、信息识别、稳健处 理方法等,则是最近十来年的事,并且,进展相当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协整模型的结构和影响机理错综复 杂,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回归模型。文献 Perron and Vogelsang(1992)[10]比较早地研究了单变量单位根检验受 均值水平漂移及异常值影响的情况。Lucas (1995a,b)[11][12],Franses and Haldrup(1994)[13]指出,如果异常观 测值以孤立异常点(AO)存在时,则拒绝单位根的检验将是有偏的,并且,AO 异常点会严重影响实际的协 整分析。他们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展现了 Johansen 协整检验的实际不足,这些不足明显超过那些没有异常值 点的情况。因此,在异常值点存在的情况下,使用标准临界值会导致虚假协整的检验结论。为降低异常值点 对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影响,Lucas(1997) 基 [14] 于非高斯伪似然函数,建议了一种 Johansen—型检验程 序,比较有效。Franses and Lucas(1998) 利 [15] 用 Johansen—型检验程序研究了协整分析中的异常值点探测 问题,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异常值点稳健协整检验的诊断工具,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识别非典型 事件出现的大致日期。Lee and Strazicich (1999) 通 [16] 过随机模拟方法研究了革新异常值点(IO)对协整检 验的影响,估计了突变点的可能发生日期及可疑的检验 拒绝问题 。Leybourne and Newbold (2000)[17],Kim et al. (2000)[18] 讨论了 Dickey-Fuller 型检验和 PP 检验的渐近分布受异常值点及样本容量的影响情况。 Harvey, D.I., Leybourne, S.J. and Newbold, P. (2001) 研 [19] 究了具有内生确定的水平变动下革新异常(IO)对 单位根检验的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