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19课 辛亥革命PPT
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从法律上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作为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化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的最后结局无非以下两种:要么是清政府真心实意地开放政 权,和平实现政权性质的转换……要么就是清朝政府被革命 推翻,由一个新的政权重新设计中国的出路。
Hale Waihona Puke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段第一章“总纲”,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 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新的共和 政体诞生
1911.10 武昌起义
1912.2 清帝退位
四川保路运动
导火索
1911.5
中华民国临时政 府在南京成立
1912.1
清政府颁布《清帝 逊位诏书》,宣告 清朝统治结束。
清帝退位诏书
1911.10 武昌起义
1912.2 清帝退位
辛亥革命的成果落 到北洋军阀首领袁 世凯手中。
四川保路运动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思考1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爆发?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遇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专制势力共同造 成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势力成了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而其中最直接的障碍便是封建专制势力的代表清王朝。从这个意义 上说……辛亥革命正是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下各种矛盾激化的产物。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段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孙武 (1879—1939)
熊秉坤 (1885—1969)
程正瀛 (1885—1916)
辛亥革命偶然还是必然?
君主专制的结束是历史必然 革命首先在武昌成功是偶然
二、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首义篇
(1911年10月10日)
二、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日)
过程 1、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 2、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5、思想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6、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提出 7、组织条件: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8、军事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
10.湖北新军的革命首义精神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之后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会革命,……解决民生主义是革命党人最大的责任。其解决办法就是“定地价
的法”,将地价的增长收归国有……革命的目的是实现三民主义,为众生谋幸
福。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讲》(1906)
▲ 《民报》创刊号
三民主义评价
(1)进步性
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辛 亥革命的发展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华民国建立
1911年12月南北双 方代表在上海和谈,
选举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20日,南京 临时政府正式向袁世凯提 交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
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 通电声明拥护共和;
同日,孙中山提出辞职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和政体的确立;是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
总 行三统 使权及 。分国立务员防行止使专行制政独权裁;,司确法立权民由主法共院和独政立体
级民主宪法,具有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
反封建专制的进步 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意义。
之。责任内阁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REC
辛亥革命只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我们不能要求它在短时期内完成所有中国革命 应该完成的任务。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章太炎 邹容 徐锡麟 林觉民 秋瑾
课堂训练 1.标志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是( )
A.甲午战争的失败 B.上书李鸿章遭拒绝 C.兴中会的成立 D.在广州行医失败
国’变成了‘战国’”。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据3.当局时限南京的外国人说:“此地的下层人士通常谈到孙文博士认为 是(2新)缺皇乏帝一,他个们能不够了提解出总科统学这的个专革有命名纲词领,、认能为够它发不过动是广更大高民头众衔, 的以委及婉组说织法严罢密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鲁迅在《阿Q正传》中说:“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司法大产臣生:了绍众昌多(的皇青族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农,工留商学大生臣推:动溥了伦西(方皇思族想)的传播
“邮预传备大立臣宪:”盛(满宣1族9怀069(-人1汉9,1族1)其)中皇族7人理汉藩大族臣官:僚寿仅耆4(人皇族)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皇帝。
19“11皇年,族设内立阁内”阁使。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虚伪性彻底暴露,促使立 宪派转向支持革命,汉族官僚与清政府离心,推动了反满运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辛亥革命(共26张ppt)
山雨欲来 危局与抉择(背景)
民族危机严重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 备仿行宪政”,却借立宪之名 行集权之实。1911年,清政府
成立由阶13级人矛组成盾的激内化阁,满洲
贵族9人,其中7人是皇族,被 讽刺为“皇族内阁”,立宪派 宣布“希望绝矣”。
山雨欲来 危局与抉择(背景)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 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 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 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1912年,孙中山曾自豪地说,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 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想一想,这里 的“变局”和“创举”分别指什么?
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第1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 第论第目、23章、集的防:4会、:“止、6中章限专结华:制社制民参、袁。国议信人世院仰民行凯等一使自的律立由权平法。等权利;;,人临民时得大自享总有统由人及平身国等、务言员 行使地行位政:权;中司国法近权代由法第院一独部立行资使。 三权分立 第和各5产章部阶:部内级长阁)总性辅理质佐由的临议民时会大多主总数宪统党法,选负出。其,责国任务责,员国(任务内内员阁阁于总临制理
起一个新革命,造一个新政府:这才是双十节的纪
念!
——胡适《双十节的鬼歌》1921.10.10据
材料回答:梁启超和胡适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差异、原因。
饱经风雨 中华的复兴
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制度) 新文化运动(思想)
共和遗梦
本
共和之殇
课
小
圆梦共和
结
逐梦共和
拓展延伸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
吾今 作以 此与妻此 书书书 时与 ,汝 尚永 是别 世矣
第19课辛亥革命--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结合所学,材料说明辛亥革命缺少了哪些成功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2)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 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影响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 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 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 一次失败的革命。请就上 述观点结合所学和材料进 行四人合作讨论(史论结 合)
背景
川汉铁路 粤 汉 铁 路
1911年5月,清政府 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 收归“国有”后,出卖给 英、法、德、美四国银行 团,引发保路运动。清政 府紧急调集湖北新军入川 镇压,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小结:辛亥革命的背景
必然性
偶然or 必然?
1、政治背景: 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的提出 4、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5、军事行动: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影响
(4)风俗: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礼仪
剪辫
易服
放足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影响
3、历史局限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 中国人民的头上。南京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 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国家的混乱状态。
——《吴玉章回忆录》(1878-1966)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 历史任务;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影响
材料四: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洗衣工人的支持。 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到他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 知、冷漠。
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4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3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四川等省的保路运动
• 目标:要求收回被清朝出卖 的铁路修筑主权。
• 作用:清朝调派湖北新军入 川镇压,武汉清军空虚,武 昌起义时机日益成熟。▶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爆 发 :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 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结 果 : 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 北军政府。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 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
分
种
族、阶
级
、
宗
这道上喻,宣告了清末十年新政的开始。
教信仰,一律平等;国 1894年11月檀香山
②内: 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民
有
人
身
、
居
住
、
言
论、出版、集
会
、
结社、宗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武—昌教陈起旭义信麓与《中近仰华代民中国及国的社建请会立的新愿陈代、谢》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及与各国公使合影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 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 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 大里程碑。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革命军》书影
吾幸夫吾同胞之得与今世界列强遇也; 吾幸夫吾同胞之得闻文明之政体、文明之 革命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卢梭《民约 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弥勒约翰 《自由之理》、《法国革命史》、美国 《独立檄文》等书译而读之也。是非吾同 胞之大幸也夫!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9课 辛亥革命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9课辛亥革命历史纲要导引辛亥革命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学科素养对接知识点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清末“新政”(1)《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清政府力图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3)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兴中会成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2)同盟会成立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3)三民主义的提出①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②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从此,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了。
(4)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3.清末“预备立宪”(1)在革命运动推动下,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立宪运动造成很大声势。
(2)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3)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学习聚焦]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立宪运动也造成很大声势。
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
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高中历史PPT课件辛亥革命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 了民主共和政体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材料揭示了19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世纪末20世纪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初中国怎样的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社会现状?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陈天华《猛回头》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袁世凯取得政权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扶持 ②立宪派、旧官 僚的支持 对清王朝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③革命派 的妥协
迫让政权
过程:清帝退位-孙文辞职-南北议和—袁世凯继任—临时约法颁布
革命与妥协: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失败与成功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 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 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 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改 变。这次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 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高中历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版)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 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 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 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 在民 自由 平等 三权 分立 责任 内阁
君权神授 专制集权 “人 治”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法 治”
偶然与必然
1911年,清政府宣 布“铁路国有”政策, 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 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 出让给帝国主义,但已 募集的修路股银,概不 退还。于是全国掀起了 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国而 国 不 所在 权 在 有名 之 借 川 。则 款 款 人 《 ,,之 国 保 有不而极 路 ,在在端 同 实路借反 志 则归以对 会 宣 为国丧者 言 外有失, 》 ,
部编版高中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共21张PPT)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1) 背 景 :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
”后,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1动。
【知识链接】保路运动 1910年,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
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4国银行团借款 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 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 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从而 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则派兵屠杀保路人士, 使全国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从而导致辛 亥革命的总爆发。
(3)认识: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
出路。
清末新政内容
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
部等中央机构;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
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
。
1
(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立法宪大派纲三》次的,请作愿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第一次是1909年10月至1910年1月。由江苏咨议局发起,要求一年之内召开国会。被清政府以“国
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理由拒绝。 第二次是1910年4月至6月。专门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和
“国会期成会”进行联络。并创办机关刊物《国民公报》进行宣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历史
第19课 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
高中历史《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第19课,主要围绕辛亥革命展开,详细内容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有: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武昌起义、各省光复、中华民国的成立、临时约法以及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结果。
2. 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强调重点、难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课堂氛围。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辛亥革命2. 内容:(1)背景:民族危机、清政府腐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过程:武昌起义、各省光复、中华民国成立(3)结果:清政府倒台、临时约法颁布(4)历史意义:推翻封建帝制、民主观念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
(2)列举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3)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清政府腐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武昌起义、各省光复、中华民国成立。
(3)历史意义:推翻封建帝制、民主观念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辛亥革命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6
促使社会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
经济上 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文化上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思想理性化, 社会生活文明化。
消极: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能力提升
(2020·全国Ⅲ卷高考·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
内容: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
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 (根本)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强大
能力提升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强大
10月袁正式就任大总统;
思结想束基 了础中:国(资两产千2阶多0级年1民的9主封革建·命帝思制天想(的封津广建泛君高传主播专考。制)·,建7立)资产《阶级纽民主约共和时国 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
改良维新(“仿行西法”) 革命推翻清政府道路;
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核定地价,涨 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及材料,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目的、性质及意义? 平均地权 价归公 民生主义 1911年10月10日
社会革命
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且难 以实现
1911年10月10日
【解析】据材料“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和“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可知双方争论的是由谁组建政府,即政府组建的主导权,故选B项;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革命派的准备。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 ____兴__中__会____,走上了革 命道路 组织上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 ____中__国__同__盟__会____,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 ___恢__复__中__华_____,创立民国, 思 提出 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想 三民 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 上 主义 __民__族___、 __民__权___、__民__生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答案】“第一枪”: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第一 回”: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陋习。
【要点总结】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成功”。 ①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做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 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进步 影响
政治 层面
思想 层面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 ____君__主__专__制____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传播了 ___民__主__共__和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社会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 ____社__会__风__俗____等方面发生 进步 层面 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影响 经济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 __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____的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图示“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 民族主义
平均财富 推翻君主专制 反满洲统治 平均地权 创立民国共和 反民族压迫
辛亥革命
三支力量 清政府 立宪派 革命派
两条道路 政治 改良
革命共和
三种结果 穷途末路 半路夭折 必然选择
初创的共和
辛 初亥 创革 的命共和——民国建立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十余省区独立 占领武汉三镇
80天
150天
123天
1912.3.10
1912.2.12
41天 2天
1912.1.1
武昌起义
辛 初亥 创革 的命共和——民国建立
共和
有两大基本特征: 1、政府机构和最高首脑由选举产生 2、民众参与国家事务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辛 初亥 创革 的命共和——民国建立
武昌起义
起义时间原定于10月 13日,但10月9日,起义领 导人之一孙武在汉口俄租 界制造炸弹时不慎爆炸, 自己被炸伤,革命党人的 名册等起义文件被搜走。 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 人,形势异常严峻。革命 党人决定自行联络,提前 发动起义。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51天 1912.3.11
木偶中国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辛亥革命前的十年间,各地民变风起云涌,出现 了“三月四月旱,五月六月乱,七月八月烂(时事糜 烂),九月十月换(换朝代)”的民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矛盾尖锐,民变四起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清帝退位诏书
清帝你退如位何是看一待种清无帝奈的退自位保?举措;
清帝退位促成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和平退位减少了战争带来的损失。
辛 初亥 创革 的命共和——民国建立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 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 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 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没有连年苦战、民不 聊生,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 在中国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外务:梁敦彦 (支军::、载荫历泽昌 史((皇满舞族族台)) :立宪学海与务军共::唐 载和景洵崇((皇汉族族))
司法:绍昌 (满族)
农工商:溥伦(皇族)
邮传:盛宣怀(汉族)
理藩:寿耆(皇族)
内阁在人员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以皇族为主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庚子之变后的中国,风云际会,出 现了革命、改良、朝廷三方格斗角逐的 社会政治格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第一阶段:推行新政 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
新学、派留学生出国等。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 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 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王 朝的武装力量……
●析《临第时一约部法资》产,阶探级共和理国念性质的临时大法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 中治华国民国的人共民一和律理平等念,无种族、阶级、宗
教之区别。
第六条 第三章 参议院
人国民民得享的有自左列由各平项之等自由权。
自由平等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权、力副总的统分立制约
三权分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
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责任内阁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辛 初亥 创革 的命共和——民国建立
袁氏当国
袁世凯就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六、统一率陆、海历军及史编舞定军台制:之权立…宪…非与议共院所和得干预。
十、总揽司法权……
《钦定宪法大纲》有什么突出特点? 规定君权不可侵犯,专制色彩明显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满族) 徐世昌 (汉族)
各部大臣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 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 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 个轨道上。
——张鸣
武昌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 之果,虽然武昌首义带有很大的“猝发”性 质,但历史并非由偶然构成。
——冯天瑜
摇晃的帝国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辛 初亥 创革 的命共和——民国建立
●由“逊位”引发的思考——清帝退位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 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 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 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 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 下为公之义。
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成立组织、宣传思想、提出纲领、发动起义
★1894年, 兴中会 在檀香山成立。 ★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 革命军 》出版, 传播革命思想。 ★1905年, 同盟会 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 平均地权 ”的革命纲领。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 ★1907年,同盟会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 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 ★1911年, 广州黄花岗 起义爆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第二阶段:预备立宪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全国22个省纷纷建立了资议局。 1910年,清政府缩短预备立宪期为五年。 1911年,成立内阁
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新政) 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
——李泽厚《告别革命》
辛 摇亥 晃革 的命帝国——革命兴起
《钦定宪法大纲》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四19、、08钦召年定集,颁、清行开政法闭府律、颁及停布发展《交及钦议解定案散宪之议法权院大之…纲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议院不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