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b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二生物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生物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胰岛素 C.叶绿素 D.甲状腺素2.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ATP和ADP的形成与转化只能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必须经过两层生物膜3.下列叙述有关细胞内的化合物或结构,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B.麦芽糖和果糖均可以继续水解成单糖C.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都有ATP合成酶D.所有生物中的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4.下列关于细胞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具有消化细胞器碎片的功能B.酶和抗体都在核糖体上合成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D.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完全相同5.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④⑦⑧分布在所有动、植物细胞内,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B.⑤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的植物细胞①③⑤结构均不存在C.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的场所是②,①②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D.与植物细胞分裂关系密切的细胞器有②④⑦6.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7.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分解为CO2和H2OB.有氧呼吸过程中,O2和H2O的利用不在同一阶段C.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D.等质量脂肪和糖类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与吸收O2的比值前者高8.请根据图判断,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是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的叶绿体中才能进行B.c过程代表有氧呼吸,C6H12O6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C.b过程代表无氧呼吸,所有植物细胞都属于该类型D.c过程三个阶段和b、d过程的第一阶段都可以生成ATP9.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附答案)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理)《必修1》第三次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细胞或某些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故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B.蓝藻细胞中的酶合成后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C.植物细胞作为生命系统的一个结构层次,其边界是细胞膜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与细胞呼吸和生物合成相关的酶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3.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4.请分析关于食品检验的设计,正确的是()5.在唾液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6.下列相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具有双层膜B.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C.“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中,材料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关键原因是它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D.做“观察在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时,如果选用植物细胞,尽量选择浅色或无色的植物细胞,避免细胞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产生影响7.元素与化合物的组成关系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①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可能是蛋白质B.若②是动物细胞内的特有储能物质,则②是糖原C.若③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则③是核酸D.若④为植物的能源物质,则④包括淀粉和纤维素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9.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A.酶是蛋白质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D.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10.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
黔南州教育局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B卷)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 B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I部分(选择题)和第II部分(填空题)两个部分。
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1.一般情况下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的情况最可能的是( ) A.性状表现是1:2:1 B.遗传因子组成是1:2:1C.性状表现是2:1 D.遗传因子组成是3: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是杂合子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D.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3.牛的毛色中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牛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牛是黑色牛,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牛,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4.下列杂交方式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组合为()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5.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并不是所有基因的遗传都适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因不在染色体上所以不适用B.原核生物一般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适用C.两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就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甲和乙是一对“龙凤双胞胎”(由两个卵细胞分别受精后各自独立发育来的个体),则()A .甲和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不相同B.若甲是色盲患者(X b Y),乙正常,则乙肯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C.若甲的第三号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AA,乙的是Aa,则a 基因由突变产生D.若甲和乙的父母正常,甲患有白化病,乙正常,则乙是纯合体的概率为1/37.关于等位基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位于一个DNA的两条链上B.一般来源于基因突变产生高二生物B卷第1 页(全卷共7 页)C.可能分布在XY性染色体上D.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8.细胞分裂过程中,当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时,可能发生的染色体行为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正移向两极B.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染色体高度螺旋,程度达到最大D.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交叉互换9.以小鼠睾丸作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分裂,不能观察到以下哪种细胞()A.比体细胞多一倍染色体的细胞B.比体细胞少一倍染色体的细胞C.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的细胞D.发生不均等分裂的细胞10.下列男性身体内的细胞中,有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B.肝细胞C.脑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11.用噬菌体侵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A.所有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外壳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D.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DNA12.用一定的方法提取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注入甲、乙两个活细菌中进行培养,能产生子代噬菌体的是()A.甲细菌B.乙细菌C.甲和乙细菌D.都不行13.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A.核苷酸连接方式B.DNA链的稳定性C.碱基对的不同排列顺序D.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14.下列关于参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需要多种酶参与B.有三种RNA参与高二生物B卷第2 页(全卷共7 页)C.mRNA上三个相邻碱基最多可组成61种密码子D.细胞中tRNA只有61种,但可以携带20种氨基酸15.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时,氨基酸的氨基和③中的碱基发生互补配对B.图中显示的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等C.②的碱基发生改变,⑤的的氨基酸一定改变D.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表达不能同时发生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16.皮肤生发层细胞增殖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异类型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17.将兔子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以上事实说明()A.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很简单C.兔血红蛋白的合成基因进入大肠杆菌D.兔子的DNA可以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18.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复制出现差错B.发生过交叉互换C.联会发生紊乱D.发生了自由组合19.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基因型为BBbb,四倍体中表现型的情况与二倍体相同,都为完全显性,研究发现该植株能产生BB、Bb、bb三种配子,比例为1:4:1,下列有关该四倍体自交后代的情况不正确的是()A、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1B、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2C、后代基因型有5种D、后代表现型有2种高二生物B卷第3 页(全卷共7 页)20.细胞中的核糖体通常不是单独执行功能,而是构成多聚核糖体(如图)。
2017-2018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测评分值:100分;请将答案填到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摩尔根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2.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3.豌豆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四分体()A.14个B.7个C.28个D.0个4.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 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6号的基因型为AA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8号与9号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理论上生患病孩子的几率约为1/2005.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二倍体,乙一定是三倍体B.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中都有三个染色体组C.甲乙两种生物都不能产生配子D.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Bb,乙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aBbb6.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①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③卵原细胞和卵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⑤体细胞和极体A.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③④⑤7.一个色盲女子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荆门市 2017— 2018 学年度上学期质量检测高二生物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地点。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地区内,不可以答在试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以下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 o2 和葡萄糖③葡萄糖、 co2 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联合A.②③⑦B. ①②③⑦c.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久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添c.图中①和③细胞详细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若是指图中的标号②3.以下图为人体血糖均衡调理表示图,以下解析错误的选项是A.血糖均衡的调理过程中既有神经调理也有体液调理B.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也可出现尿糖现象c.构造①经过传入迷经开释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D.图中 a 与 c 表现为拮抗作用4.以下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曲线图。
据图解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t3 ~t4 时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t1 ~t2 时段,散热量增添是因为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增大造成的c.t2 ~t3 时段,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理的结果D.t3~t4时段的散热量大于o~ t1 时段, t3 ~ t4 时段的体温低于o~ t1 时段5.为研究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对动物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五组, 1 为比较组, 2、3、 4、 5 为实验组,饲养于实验室,每日记录动物排尿量并丈量尿中Na+含量。
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间:90分时钟试满分:100分考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一个大西瓜②血液③白细胞④变形虫⑤血红蛋白⑥SARS病毒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⑨一个桃园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牛的棕毛和黑毛 D.人的身高和体重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叶绿素aD. 胡萝卜素;叶绿素b5、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7、如图是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
使用下列哪一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A.2、4、5 B. 2、3、5 C.1、4、6 D.1、3、6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9、生产上培养无子番茄、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杆抗病小麦的原理依次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10、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或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①②③⑦B.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B.细胞内外的Na+、K+的分布是不平衡的C.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D.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4.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5.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6.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Ⅲ→Ⅱ→Ⅰ→S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或M→Ⅲ→Ⅱ→Ⅰ→S⑧一般情况下,M的细胞将主要消耗蛋白质分解后释放的能量⑨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A.②④⑥⑧B.①③⑤⑨C.①③⑧⑨D.②⑤⑦⑨7.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 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B.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8.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全身各种细胞D.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可作用于胰岛细胞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和某些腺体C.下丘脑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后者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于下丘脑D.胰岛素只能作用于肝脏和肌肉10.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能引起A.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B.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皮肤血管扩张汗液增多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1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结和淋巴液中含有T细胞和B细胞B.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13.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当机体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低时,容易引发A.过敏反应 B.恶性肿瘤C.免疫排斥 D.系统性红斑狼疮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B.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C.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D.农业生产上常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15.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17.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只18.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19.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C.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存储的能量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C.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小2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B.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的形成C.物种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固定太阳能、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等方面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23.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①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⑨24.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25.乳酸菌的遗传物质是存在于.A.DNA分子,存在于细胞核中B.DNA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C.DNA或RNA分子,存在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中D.DNA和RNA分子,存在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中26.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实验中,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途径C.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27.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28.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就改为脱氧核糖”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29.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一个含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1000种D.某DNA片段由1700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配对方式有41700种30.假设在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中,含有鸟嘌呤24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在此DNA 片段中,胸腺嘧啶的数目和所占百分比是A.260、26% B.240、24% C.480、48% D.760、76%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45分.)31.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类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问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如溶菌酶)和组成.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免疫产生的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人体呼吸中枢位于(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消除过程称为.32.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性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的影响,而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引起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这种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甲图(填字母)模式.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体温调节还可以通过C模式进行,请写出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反射弧:.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的,因为⑤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33.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可选用图中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研究人员为了研究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点.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丙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34.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若蛇的食物有来自蛙,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水稻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应是;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或K)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35.如图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请据图回答:(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图中有种碱基.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对.②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碱基对的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2017-2018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一中高二(上)开学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或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①②③⑦B.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一般内环境成分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调节物质以及血浆蛋白等.【解答】解:①血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②血浆蛋白、O2都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④突触小泡存在于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⑤喝牛奶,进入胃中,胃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均存在于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⑦肌肉注射青霉素会进入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成分,正确;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输卵管不属于内环境成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内环境,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以及其中的成分.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B.细胞内外的Na+、K+的分布是不平衡的C.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D.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A正确;B、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的维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Na+、K+泵,该泵通过消耗能量把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把细胞内的Na+泵入细胞外,从而维持这么一个不平衡的状态,B正确;C、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C正确;D、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考点】反射的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解答】解:A、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不属于反射,B错误;C、一定强度的刺激是反射反射的必要条件,C错误;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即反射弧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5.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考点】脑的高级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阅读时,眼部视神经末梢作为感受器,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产生兴奋,通过视神经纤维,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中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解答】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因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时单向传递信息,A正确;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并非效应器,B错误;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的语言中枢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的躯体运动中枢,C正确;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和听觉性语言中枢参与,D正确.故选:B.【点评】不同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是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语言中枢的功能.6.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Ⅲ→Ⅱ→Ⅰ→S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Ⅰ→Ⅱ→Ⅲ→M或M→Ⅲ→Ⅱ→Ⅰ→S⑧一般情况下,M的细胞将主要消耗蛋白质分解后释放的能量⑨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A.②④⑥⑧B.①③⑤⑨C.①③⑧⑨D.②⑤⑦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据图分析: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Ⅰ是传入神经,Ⅱ是脊髓,即神经中枢,Ⅲ是传出神经.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据图分析,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所以①正确,②错误;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所以③正确,④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由感受器S经传入神经Ⅰ、神经中枢Ⅱ、传出神经Ⅲ到达效应器M,所以⑤正确,⑥⑦错误;图中共有两个突触结构,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⑨正确.所以,①③⑤⑨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弧的构成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7.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B.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据题意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因此d、e为两者之一;又由于其它均为协同作用,由此确定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c 和d为协同作用,则c为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b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有提高代谢强度作用;a为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解答】解:A、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作为突破口,可以分别确定a为生长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A正确;B、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b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B正确;C、d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促进肝糖原再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C 正确;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垂体受到影响,甲状腺分泌b甲状腺激素就受影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五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并明确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解题时以d、e为突破口,确定d、e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之一,并且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确定c、d、e,进而确定其它激素.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记能力、推理能力.8.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
2017-2018高二上学期生物答案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打印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1)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 2 3 4 5 67 8 9 10
C C B C B
D C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D B C B B C B
21 22 23 24 25
D A A C B
26.(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初级精母细胞8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DE BC(2分)
(4)b、c(2分)
27.(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裂(1分) A(1分)
(2)AaBb(♀)、Aabb(♂)
(3)bb X a Y A 1/6
(4)白眼非裂翅(1分)
①裂(1分)非裂(1分) X RA Y a
②红眼果蝇为非裂翅,白眼果蝇为裂翅
28.(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中心法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基因突变
(2)转录990(2分)酪氨酸
(3)由a到b 少量mRNA能迅速合成较多的多肽链(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29.(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隐常Ⅰ1是患者可判断其基因型为X d X d或dd,但其子Ⅱ5为正常人,则Ⅰ1基因型不可能是X d X d,d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3分)(2)DDX b Y或DdX b Y 1 2/3 (3)1/4
1。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抗体 B.纤维蛋白原 C.血红蛋白 D.抗利尿激素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包括 A.温度 B.酶的活性C.渗透压D.pH3.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正确的是4.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④⑤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C.⑤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③④中的蛋白质含量D.③④⑤处的渗透压小于②处的渗透压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一体液的调节网络B.内环境(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Na +和Cl -的含量 C.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6.下列反应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A.有氧呼吸B.蛋白质的合成C.在小肠内淀粉酶水解淀粉D.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如果只涉及结构②正常与否,其他结构均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②破坏,刺激A 处,E 无反应,即无反射活动 B.结构②破坏,刺激①处,E 无反应,即无反射活动 C.结构②正常,刺激A 处,E 有反应,即有反射活动 D.结构②正常,刺激①处,E 有反应,即有反射活动 8.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离子分布特点是 A.内正外负 B.内负外负 C.内负外正 D.内正外正 9.神经纤维受到剌激时,细胞膜的变化是A.Na +的通透性增加,Na +内流 B.Na +的通透性增加,Na +外流 C.K +的通透性增加,K +内流 D.K +的通透性增加,K +外流 10.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的结构B.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C.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D.若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下一神经元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 1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中枢位于大脑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C.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D.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传入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的12.下列各项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胸腺B.泪腺C.胃腺D.唾液腺1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下列激素的变化是A.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C.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促甲状藤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1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B.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可持续发挥作用C.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D.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或影响15.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黔南州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激素、抗体和酶的合成都由遗传物质控制,并且场所都是核糖体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其结构特点2.下图表示部分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为Mg、P、Fe、I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C.人体缺③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过程D.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均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分泌到内环境中3.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内转运物质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乡肽时,生成物H20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0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光合作用过程中,H20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02还原成(CH20)5.A 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 TP生成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6.有图为某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_÷五碳化合物_÷糖类B.光照强度由弱变强时,CO供应不变,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C.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D.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 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7.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果的保鲜要求是零下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B.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产量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8.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能够双向进行的是①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②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③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④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卷(A)(含详细答案)
高二生物A 卷 第 1 页 (全卷共 7 页)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卷(A )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I 部分(选择题)和第II 部分(填空题)两个部分。
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体的体液指的是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 .细胞外液的含量远远多于细胞内液C .组织液也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 .K +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二氧化碳、血红蛋白、H +B .尿素、肠道消化酶、Na +C .氨基酸、呼吸酶、氧气D .胆固醇、脂肪、Fe 2+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消化道B.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C. 饮用弱碱性的水会引起内环境pH 值急剧上升D.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4.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 .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在脑中C .反射弧中的突触越多,所控制的反射越简单D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5.如图是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将两电极置于膜外,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情况(箭头表示电流方向)。
在a 、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电位变化的现象依次是( )A .④②①④B .④②③④C .④①③④D .④③①④6.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b 所在的神经元中无神经递质,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C .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突触小泡高二生物A 卷 第 2 页 (全卷共 7 页)D .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7.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C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起来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名字8.下列有关激素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肾上腺素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B .一种内分泌器官只能合成一种激素C .激素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具有高效性D .胰岛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9.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右图所示,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全册生物试题_00005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样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6.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浓度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7.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0.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11.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1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13.图中A表示的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情况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14.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16.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17.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C.湿度D.温度18.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19.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生物间关系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20.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原因是()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某营养级中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1.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细胞.(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可分泌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用图甲中字母表示)(3)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内分化成熟.(4)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用图甲中数字表示).(5)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用图乙中数字表示).2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N是,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2)图乙的2表示,它的形成与有关,物质3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3)请在边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乙图的传导方向,并简述理.乙.(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的控制.23.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解决的办法是,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mol•L﹣1.(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点浓度,因此根将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点浓度,所以侧生长快,茎将生长.24.如图为种群年龄组成3种类型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图示A、B、C各为什么类型?A ;B ;C .(2)种群C的密度会,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是图(填代号)所示的类型,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种群密度会逐年.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力争使人口年龄的组成趋于图(填代号).(3)濒于灭绝的生物其年龄组成的类型可能是(填代号).25.如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含有条食物链.(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蛇是消费者,属营养级.鹰同时占有个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关系.(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千克.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样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的考查,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中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解答】解:A、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淋巴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A错误;B、激素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错误;C、氨基酸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C错误;D、血红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中的物质,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内环境中的物质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和组成的理解及相关物质存在的场所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细胞液为植物细胞液泡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B错误;C、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C错误;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酶促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因此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C正确;D、血液的成分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其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考点】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正确;B、在突触处兴奋的转化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然后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本题突破口是在图中辨别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并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解答】解: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内是由刺激点向两边流动,在细胞外却流向刺激点,即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项符合题意.【点评】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6.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浓度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据此答题.【解答】解:①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葡萄糖浓度会有所下降,但不会大幅度下降,①错误;②饥饿状态下,正常人体仍能维持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②正确;③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其含量降低,③正确;④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其含量降低,④错误;⑤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含量增加,⑤正确;⑥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其含量增加,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细胞、具体作用及相互关系,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7.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性激素能促进生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2、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3、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4、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解:A、性激素能促进配子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形成,所以青春期分泌相对较多,A正确;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体中维持相对稳定,与青春期发育无关,B错误;C、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青春期分泌相对较多,C正确;D、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所以青春期分泌相对较多,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知识,主要考查各激素的功能,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属于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故A正确;B、抗体是由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的,故B错误;C、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C错误;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善于比较归纳和整理.10.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分析】1、当细胞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细胞外毒素可以直接刺激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免疫应答.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当细菌的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是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1.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能将生长素向下运输,但由于没有胚芽鞘的尖端,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甲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B、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正,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而直立生长,B正确;C、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左侧弯曲生长,C正确;D、由于单侧光在左侧,而甲、乙、丙中只有丙弯向左侧生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42:13,N=160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N代表草场灰苍鼠种群,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实际带标记的应该大于13,所以N应该小于160.13.图中A表示的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情况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考点】种间关系.。
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样卷)(二)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样卷)(二)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不是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表述的是()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为7。
35~7.45B.胃液因含有盐酸,pH维持在2左右C.正常人体内每升血液中血糖的含量约0。
8~1。
2g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⑥骨骼肌战栗⑦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C.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⑦3.正常人体内,下列物质或过程不会在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葡萄糖②血红蛋白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的产生⑧尿素.A.①②⑤⑧ B.③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①④⑥⑦4.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A.小于2m B.大于m,小于2m C.大于2m D.无法确定5.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6.以下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D.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7.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8.下列关于人体和高等动物激素调节共同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含量少但效率高B.通过体液传送发挥作用C.作用于机体的所有器官和细胞D.作用于机体的靶器官和细胞9.寒冷作用于机体时,与体温调节无关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 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10.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某部分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 )A.感受器B.感觉神经中枢C.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11.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进行人工补充激素,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12.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摘除顶芽促进果树侧枝的生长,主要是因为在摘除了顶芽后()A.促进侧芽生长素的产生B.抑制侧芽生长素的产生C.减少侧芽获得生长素的量D.生长素从侧芽部位运走的更多了13.下列物质能促进柿子脱涩变甜的是()A.生长素B.乙烯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少消耗A约()A.100kg B.44.5kg C.25kg D.15kg15.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得慢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分裂得慢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得快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分裂得快16.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往往依赖于植物C.比较简单的生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17.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18.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B.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绵羊、水绵、洋葱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20.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1.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a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于调节.(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用图中数字或字母符号表示)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4)图中的胰岛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的作用相互,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5)水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人体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垂体释放激素增多,加强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22.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植物属于,鹰属于.鹰和蛇的关系是.(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3)若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是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4)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23.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主要包括(用标号表示).(2)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用标号表示).(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汉字填写)(4)⑤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提示: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5)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液、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其中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6)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4.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填字母).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填字母).(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内流的结果.(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4)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控制.25.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甲图中,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的效应是.(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引起的.(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②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③实验结果:a.b.c.④实验结论: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样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不是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表述的是( )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为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B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赫尔本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2.如果用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B.可在DNA中找到32P、35S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 D.可在DNA中找到32P3.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磷酸的数量包涵了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C.不同DNA分子中的值不同D.每个含氮碱基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5.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B.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C.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1、酶2、酶3是同一种酶D.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苷酸6.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形状,多个基因不能同时控制一种性状D.所有基因控制蛋白的合成都符合中心法则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7.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8.下列有关遗传学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遗传学上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判断性状显隐性D.等位基因是指在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9.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曲线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说法是()A.a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a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隐形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b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D.c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是()A.B.C.D.1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12.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A.B.C.D.13.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1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和Y染色体,属于伴性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形状的遗传都和性别有关1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属于单倍体B.“猫叫综合症”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C.21三体综合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D.产生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16.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A.①②③ B.③④C.①③D.①③⑤17.如图为调查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显基因控制B.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D.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基因为目的基因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内切酶处理的基因,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二、填空题21.孟德尔用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______(纯合子/杂合子).杂交过程中,操作①叫______,操作②叫______;两次操作之后都需要套上纸袋,其目的是______.(2)孟德尔用纯合的高茎豌豆和纯合的矮茎的比例为______,这种在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3)孟德尔用F1豌豆和表现型为______的豌豆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比例为______,证明了他的假说是正确的.22.某种蛙的颜色有蓝眼、绿眼和紫眼三种类型,现有纯合蓝眼蛙与纯合紫眼蛙交配,F1全部为蓝眼蛙,再将F1雌雄蓝眼蛙相互交配,F2中,蓝眼蛙:绿眼蛙:紫眼蛙=9:6: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蛙眼色的遗传是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定律.(2)若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蓝眼的基因型应为______,绿眼的基因型应为______,紫眼的基因型应为______.上述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F2代绿眼蛙中,纯合子占______.(3)若用上述F1蓝眼雄蛙与紫眼雄蛙交配,预计子代中蛙眼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23.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请据图回答:(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该动物可以形成______种类型的精子.(2)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______,含有染色体单体的细胞是图______,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_.(3)图B所示的细胞有______个四分体,图C所示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_____.(4)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图D所示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是______.24.已知图甲中g与图乙中的“物质X”为同一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f代表染色体,则e能被______染成绿色,将其彻底水解可得[a]磷酸、[b]碱基和[c]______三种小分子物质,e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______.(2)若f代表一种细胞器,且是合成物质X的场所,则e是______.在图乙④过程中,所需的转运工具是______,其具体功能是______.(3)在真核细胞中,⑤和①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原核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______(用图乙中的标号表示).(4)图乙中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并且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T、U﹣A、G﹣C、C﹣G的过程是______.25.如图1为水稻的儿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填字母)(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填字母),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形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最简单的育种方法______(填字母,按顺序写全);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按顺序写全).(4)若某水稻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2)若该植株自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2015-2016学年贵州省黔南州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赫尔本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 错误;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 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故选:B.2.如果用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B.可在DNA中找到32P、35S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 D.可在DNA中找到32P【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因此31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32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2P,而外壳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解答】解: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35S,A错误;B、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不到35S,B错误;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蛋白质外壳中不含P元素,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32p,C错误;D、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32P,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磷酸的数量包涵了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C.不同DNA分子中的值不同D.每个含氮碱基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则A+G=C+T,=1.【解答】解:A、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包涵了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A错误;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正确;C、不同DNA分子中的值相同,都是1,C错误;D、含氮碱基与磷酸不直接相连,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但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所以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因)的特异性,所以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正确;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在没有复制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 分子,在复制后着丝点没有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A.5.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B.甲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C.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1、酶2、酶3是同一种酶D.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苷酸【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以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形成两条新的子链,所以是复制过程;乙图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分别为模板,形成一条新的子链,且含有碱基U,所以是转录过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图甲所示为DNA的复制过程,图乙所示为转录过程,DNA的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A正确;B、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B错误;C、图甲中酶1和酶2相同,为DNA聚合酶,图乙中酶3为RNA聚合酶,C错误;D、由于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因此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A、T、C、G、U)、8种核苷酸,D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形状,多个基因不能同时控制一种性状D.所有基因控制蛋白的合成都符合中心法则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解答】解: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错误;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B正确;C、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C错误;D、所有基因控制蛋白的合成都符合中心法则,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故选:B.7.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B、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含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B错误;C、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D、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另1个是极体,不具有生殖功能,D正确.故选:D.8.下列有关遗传学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遗传学上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判断性状显隐性D.等位基因是指在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解答】解:A、杂合子测交后代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如Aa测交后代为Aa和aa,A 错误;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B正确;C、遗传学上利用自交、杂交等方法都能判断性状显隐性,但测交不能判断性状显隐性,C 错误;D、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故选:B.9.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曲线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说法是()A.a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a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隐形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b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D.c曲线可表示自交n次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自交n代后,杂合子Aa的比例是,纯合子(AA+aa)的比例是1﹣,显性纯合子(AA)的比例与隐性纯合子(aa)的比例相同,是(1﹣)÷2=.【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自交n次后,a曲线无限接近1,因此代表纯合子的比例,A 正确;B、由A分析可知,B错误;C、由题图可知,自交n次后,b曲线无限接近0.5,因此代表显性纯合子或者是隐性纯合子的比例,C错误;D、由题图可知,自交2次,c曲线与b曲线重合,接近0.25,符合的比例,是杂合子的比例,D正确.故选:AD.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说明这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都是杂合体Aa,据此解题.【解答】解:设白化病孩子的基因型为aa,则这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根据Aa×Aa→3A_:1aa,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因此,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是.故选:D.1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考点】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若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据此答题.【解答】解: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A错误;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C、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C正确;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C.12.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则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据此答题.【解答】解: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1再进行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因此,F2中表现型与F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都是黄色圆粒,占总数的.故选:D.13.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解答】解:从题文中可以看出,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中A(a)基因一定是纯合的,而B(b)则是杂合的,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故选:C.1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