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七章《力》word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学历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学历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学历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能说出具体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三、重、难点:理解力的概念,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会画力的示意图四、评价任务目标1:DO自学导航一1、2,DO 当堂检测1、2、3,DO 课后练习2、7. 目标2:DO自学导航一3、4,DO 活动四,活动五,针对训练1、2,DO 课后练习4、5、6。

目标3:DO自学导航一2,DO活动六,DO 课后练习1、3、5。

目标4:DO活动一、二、三,DO 课后练习1。

五、资源与建议1、教材分析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这一节又是整个力学的第一节,起奠基作用,所以打好力学基础知识就尤为重要。

本节主要学习“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等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生活中的最熟悉、最常见有关力的现象,以学习的兴趣入手,让学生感知身边的物理,对力学现象中的共性问题,加以观察研究,寻求规律。

2、学法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基本上处于具体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都喜欢动手、喜欢提问、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调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教师应适时的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动手实验、分析思考,从而领悟知识,并获得感性的认识。

六、探究过程过程(一)、自学导航一。

同学们阅读课本2-5页,感知章首图“攀岩”和第一节的节首图“押加”。

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产生力的现象,完成预习提示1、力的定义:力是。

力的单位是,谈到力有几个物体,分别是:、。

2、人踢足球: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人踢足球同时脚感到疼,这时施力物是:,受力物是:,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几个分别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力班级:组名:姓名:时间:一、知识梳理与考题解读(一)关于力1.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也就是力产生效果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运动状态改变(2)运动快慢变化;(3)运动方向变化。

例1、下面左3各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右2图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的物理问题?(1)用大小相同的力压、拉弹簧: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推同一个门,为什么小孩感到轻松,大人感到费力?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例3、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D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例4、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A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例5、一个铅球重30 N,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二)弹力例6、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C )。

例7、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B )。

A.刻度尺B.弹簧测力计C.天平D.温度计例8、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B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B.在太空运行的飞船中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三)重力1、质量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物理量质量重力区别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无方向竖直向下位置对大小的影响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重力随纬度和高度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重力纬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力。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向学生介绍按性质分类和按效果分类两种力的分类方式。

3. 力的作用效果:向学生介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向学生介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5. 力的单位:向学生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分类方式,能够对各种力进行分类。

3. 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5. 让学生掌握力的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的小球、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力的小球与墙壁碰撞的情景,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定义:向学生讲解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分类:向学生讲解按性质分类和按效果分类两种力的分类方式。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向学生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5. 讲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向学生讲解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6. 讲解力的单位:向学生讲解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

7. 例题讲解:运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向学生展示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并讲解相关原理。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单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该章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按性质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按效果分为动力和阻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

2. 让学生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运用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气球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如拉力、压力等。

2. 概念讲解:介绍力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效果,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力的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用弹簧测力计拉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每组给出自己的例子和解释。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力的作用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的概念和二力平衡条件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完成。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的条件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

(1)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会变长。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3)物体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

()2. 题目: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15N,第三个力最大值为20N,求物体可能的平衡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教案

第一节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2、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提起一桶水。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

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2)学生用图12.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3)学生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重力》。

教材的主要内容有: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比值约为9.8N/kg,表示为G=mg。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作用点,能找出常见物体的重心。

3.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方向,能用重锤线判断重力方向。

4. 让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运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重力的作用点及重力的方向。

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运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重锤线、质量不同的物体。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物体、尺子、重锤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重力箭头,引导学生思考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什么力。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重力的概念,强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 重力作用点:教师出示质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重心到物体底部的距离,引导学生发现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4. 重力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用重锤线验证重力方向,让学生观察重锤线总是指向地心。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师出示质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弹簧秤测量重力,引导学生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第七章第一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力的定义,即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等。

2. 力的表示:向学生介绍力的表示方法,即力的图示,包括箭头表示法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3. 力的作用效果:向学生介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向学生介绍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力的术语。

2. 让学生掌握力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绘制力的图示。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分析力对物体的影响。

4.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 难点: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图示模型、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器材。

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思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力的作用。

2. 力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力的含义。

3. 力的表示:讲解力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绘制力的图示。

4. 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演示器材,向学生展示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

5.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讲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 例题讲解:选取适当的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和思路。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表示方法、作用效果、相互性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中是否存在力的作用,并解释原因。

(1)抛出的篮球在空中飞行。

(2)拉紧的弓箭。

(3)放在桌面上的书本。

2. 答案:(1)存在力的作用,篮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2)存在力的作用,弓箭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导学案

第1节力【学习目标】1.什么叫做力?力地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1N 地力有多大?(学习重点)2.力地作用效果有哪些?力地三要素是什么?3.怎样画力地示意图?(学习重点,会作图)4.用手拍桌面,桌子是受力物体,为什么手也会感到疼?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第1节《力》,完成下列问题:1.力地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2.什么叫做力?并举出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力地例子。

3.力地作用效果有两个,可以,还可以。

4.、、会影响力地作用效果。

因此,它们叫做力地三要素。

5.关于力地说法中错误..地是()A.只有相互接触地物体才会发生力地作用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地推力C.人坐在软沙发上,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地形状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地运动状态二、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课内活动学案情景创设(教师完成):任务一:究竟是什么力?活动:按照下面地施力事例再举3个事例。

事例1:手……………提……………水桶事例2:牛……………拉……………犁事例3:事例4:思考:上面所有施力地事例有什么共同点?发现:任务二:力地作用效果有哪些?观察:教师演示——用力抓握一张纸片;用力捏橡皮泥;用力拉或压弹簧。

物体在力地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现:观察:课本第3页图7.1-2“小铁球受到磁铁地作用”,小铁球在力地作用下,运动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体会:“物体地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指:、、,这三种情况可以概括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任务三:探究力作用地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力作用地效果可能跟有关设计实验:说说你将怎样做实验?(教师可提示所用工具、器材)1.力地三要素:2.力示意图(教师讲解):例题1:怎样用力地示意图表示一个力?仔细阅读课本第4页图7.1-4用100N地力拉车。

例题2:放在地面上地木箱受到水平向左地拉力为20N,作出这个力地示意图。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复习word版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七章 力复习word版

认真研读教 材
5.知道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 6.知道什么是重力;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能用 G=mg 计算有关的问
题。(重点)
7.知道重心的概念,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点)
舒畅导学:
快乐独学
自主学习教材第 2--14 页, 梳理知识,形成网络。(自主学习时,
2.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 流。
__________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物
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
3 . 物 重 与 质 量 成 __________ 比 ,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由 公 式 _____
后退,这表明。
3.(A)人用扳手拧螺母时,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在扳手把末端拧螺母比
在扳手把中间部位要容易些,这是由于___________不同而引起力的
___________不同的缘故。
4.(A)关于“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A 9.8N 等于 1kg
B 9.8kg 等于 1N
C 质量为 9.8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N
开心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些知识(请归纳出本节课的“知 识树”或“网络图”)
自主作答,分 级、分层达 标,限时完 成。
轻松反馈
1.(A)下落的石块碰到地面时,石块与地面之间将有力的作用,就地 面受到的力来说_____是施力物体;就石块受到的力来说__________
是施力物体。
2.(A)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觉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也会
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 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 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本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测量工具。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2.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绳子,橡皮筋。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提书包,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示例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简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完成学生实验手册上的相关实验。

2. 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将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将被测物体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读取测力计的示数。

(3)学生实验手册上的相关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单元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单元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单元精品教学
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1节《力》单元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能够说出力的三要素
5、熟练画出力的示意图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
2、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教学用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讲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

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
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在在大量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

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演示)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

吸引、拉、举等等
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导学案设计

第七章力本章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然后进一步研究力学中最常见的力:重力和弹力.在认识弹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弹力是怎样形成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大小.在认识重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重力的由来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本章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的一章,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等的基础.本章共分3节:1.第1节“力”,本节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从效果中感知力,最后达到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且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力的目的.2.第2节“弹力”,介绍了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节中的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学生可以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这个实验探究不仅要求学生达到知识技能的要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3.第3节“重力”,介绍了重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的概念.在关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其中重点要学习设计实验的表格、收集数据、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的猜想,学习归纳法,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单位和三要素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方向、重心以及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其相关现象;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探究重力的影响因素.【课时建议】本章共有3节,建议4课时.第1节力………………………………1课时第2节弹力……………………………1课时第3节重力……………………………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实验探究法:积极投入到实验中,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2.图象法:通过图象来确定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进行新课知识点1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认识力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面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师通过上面的现象,我们知道人推车时,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这是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而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对铁钉施加了一个吸引力,这是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力呢?请同学们试着归纳.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师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如何衡量力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物理学中的单位就用牛顿的名字命名.)板书: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演示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手压皮球,皮球变瘪了.演示实验2:把吸管插入酸奶饮料瓶中,用较小的力挤压酸奶瓶,会发现饮料在吸管中上升.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图片: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②用力拉弓.(让学生观察跳板、弓的变化.)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好,下面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踊跃回答,并分析判断力产生了哪种作用效果.(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说明其原因.演示实验3:用力推一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特别提醒: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至少跟两个物体有关,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果离开物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2.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规律总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生:篮球的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师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是什么使其速度发生改变的呢?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地球对它的作用力(重力).演示实验4: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师是什么使小钢珠的运动方向改变了?生: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教师用图片进一步说明: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运动变为静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板书:力的作用效果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很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肉眼无法看到.【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解析:头顶足球时,足球的运动方向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熊猫拉竹子,竹子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答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形状发生改变知识点2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师力的作用效果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大家动手实验: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观察刻度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用力越大,形变就越大.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所用力的作用点有关.演示实验6:用一个钢球沿不同的方向撞击另一个钢球,学生观察钢球运动轨迹的变化.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师这在打台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应用到,同学们有体会吗?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方法技巧: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应从以下三点理解:(1)速度的大小发生改变,方向不变;(2)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速度的大小不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只要满足任何一个条件,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进行新课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仔细观察下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图中第一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第二次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显然弹簧的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答案: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力的示意图师在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往往要采取力的示意图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4页图7.1-4)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表示法的特点:①箭头标明了受力的方向;②线段表示了力的大小;③红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然后归纳、总结,得出力的示意图特点.板书: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例题3】(用多媒体展示)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图.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等某个位置,也可以是中心处.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作出水平线便于参考画出斜向上30°角,大小标明10N.答案:如图乙所示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如何作力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学生在作图时,要注意:同一图中如果表示多个力时,受力的大小不同,线段的长度也应该不同,即力大的线段长些,力小的线段短些.板书:同一图中,表示多个力时,比例要一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的位置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果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位置,则可以通过平行移动力的方向,把它们看作是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有影响的.特别提醒:力的三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表述一个力要把这个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进行新课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知道,当我们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下面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实验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发现: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实验2两个弹簧互相拉伸:(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表明了什么?生:现象:两个弹簧都拉长了;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教师总结:(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板书:(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力物体的同时就有受力物体.教学板书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力的概念,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并且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我们还知道了用力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力的三个要素.方法点拨:力的示意图的作图口诀:一定点,二画线,线段末端画尖尖,最后数值标尖边.小组问题探讨:用手拍桌子,手有什么感觉?试着分析原因?知识拓展: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教材习题解答想想做做(P4)如图7.1-3,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解答:在A点推开门最容易,在C点推开门最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位置有关.想想做做(P5)1.如图7.1-5甲,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观察发生的现象.2.让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图7.1-5乙),观察发生的现象.1.解答:松手后两小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解答:人向前推墙,人向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动手动脑学物理(P5)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请在图7.1-6中画出拉力F 的示意图.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7.1-7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4.如图7.1-8,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1.解答:(1)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这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向前用力抛球,球会向前飞出,向后用力抛球,球会向后飞出,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用扳手拧开螺母,手握在离螺母远的手柄上时,更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教材习题解答2.解答:3解答:4.解答: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同时自己坐的小船会后退,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题解答例题4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解析:鸡蛋、石头相碰,发生相互作用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鸡蛋破了而石头没破是因为鸡蛋受力时易发生形变,而石头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答案:C步骤5 课后达标检测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优秀教案

第七章力7.1力【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概念和知道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难点】1.力的示意图画法。

2.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内容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P3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能说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自学检测】1.我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如: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3.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1__N。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演示P3实验后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和图乙你看到小球的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图甲小球的速度由慢变快,图乙小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答: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二、1.用磁铁靠近一悬挂起来的小铁球(不要接触)。

观察到的现象:小球会(“会”或“不会”)被磁铁吸引。

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有(“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2.下面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吗?观察下图,能证明甲乙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的是(BC)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力的作用?【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3.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常见的推、拉、提、压……属于接触力,磁力﹑星体之间的引力……属于非接触力。

4.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接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接触且相互挤压。

5.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2~3分钟)1.认识力的概念、单位,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

3.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自学提示:阅读P2~P4内容,并和同学交流,回答下列问题(5~7分钟)1.什么是力?力能否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单位是什么?3.为什么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举例说明。

要点提示:(3~4分钟) 问:运动状态改变指什么?答: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自学检测(4~5分钟)1.力是对。

力不能离开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 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或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对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对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4. 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 _发生改变。

巩固提高:(6~8分钟)1.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是从静止变为运动 B.只要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就在不停地改变C.运动状态改变,必须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改变D.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就没有改变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问题交流:(5~6分钟)当堂练习:课本P5《动手动脑学物理》2、3、4题第一节力的作用效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2分钟)1.认识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力单位及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完成下列问题】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画力的示意图?4、使劲拍桌面手会感到疼,为什么?5、你知道1N的力有多大么?【巩固练习】1、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下列物体中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推出去的铅球和人的手B、地球和月球C、课桌和地面D、飞行的飞机和地球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做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预习反思】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课内探究学案【情境导入】为什么地球等九大行星能绕太阳旋转而不会“跑掉”呢?海水为什么会时涨时落呢?磁悬浮列车又是如何实现高速行驶的呢?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力,生活中力无处不在,它主宰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那么力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效果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自主学习】1、预习总结,展示问题(学习要求: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看课本P3“演示”:用图7.1-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然后进行如下实验: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

现象: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

现象:速度变快。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

现象: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自主探究点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探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有关。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有关。

(3)推门实验:用相同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

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可见,力的也影响力的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关。

自主探究点三:力的示意图我认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是:自主探究点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看课文第5页想想做做,回答:(1)如图7.1-5甲,松手后小车发生什么现象?(2)如图7.1-5乙,用手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互助合作,师生互动。

2、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够吸引磁铁吗?(2)两个物体没有相互接触,它们之间能不能发生力的作用呢?【精讲点拨】1、用示意图表示被马拉动的车辆受到的力。

2、有几个同学一起商议马拉车时的受力问题。

成丽同学认为:“马拉车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否则马就不能拉车前进。

”杨华同学认为:“马拉车向前的力与车拉马向后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但为什么马还能拉车前进呢?”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成丽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帮杨华同学解开疑问。

【归纳总结,巩固检测】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2、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C.物体接触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D.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时,相互间有力的作用3、在某次身体素质检测中,小明同学的部分测试结果如下,其中合理的是()A、质量60NB、身高170dmC、握力40kgD、百米短跑成绩15s4、下列事实,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有()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课后延伸学案1、甲、乙两人都站在滑板上,当甲用力推乙时,甲往后退,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推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请你提出其中一个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设计一个能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过程。

【学后反思】第二节弹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弹力及产生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重点与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内容: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学生实验:把学生刻度尺的一端固定在课桌上,用手拨动另一端,体会弹力是而产生的。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二、预习检测: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3、一个苹果掉到地上,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且不能恢复原样,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放在桌面上的苹果 (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

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三、预习反思: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课内探究学案一、探究实验一:探究问题:弹性、塑性、弹力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放在书上,轻压中间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小组讨论总结:1、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不受力时又,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2、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3、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力。

4、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5、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探究实验二:探究问题:弹簧测力计设计、进行实验1:1、制作原理。

2、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设计、进行实验2: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

2、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4、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三、学以致用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4、生活中经常说到拉力、压力、支持力、重力、推力、摩擦力等,哪些力其实质是弹力。

5、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你知道为什么吗?四、收获与反思课后延伸学案1、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9·0N,则该物体的重力()A·一定等于9·0N B·一定大于9·0NC·一定小于9·0N D·一定不小于9·0N2、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

3、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用10N的力。

某同学能将由四根弹簧并列组成的拉力器拉长0·4m,则此时他所用拉力为 N。

4、小红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并正确地刻上了刻度线,只是在标数字,把本该标“1”的地方标上了“0”,依次类推,但她还是将指针弄到所标的“0”处。

如果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你认为这对弹簧测力计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三节重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重力及其方向,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定义及重垂线的应用。

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内容:1、,叫做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关系式是:3、重力的方向是。

4、什么叫重心?5、万有引力:。

二、预习检测:1.由于____ _ 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2.g=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3. 从运动员的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A 只受手的推力B 受到重力和推力C 只受重力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4. 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有人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kg,到月球上后,质量为,他的重力为三、预习反思: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课内探究学案一、万有引力: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