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定语语义指向分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语义指向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成型于80年代。
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给我们揭示了句子成分之间,尤其是句法平面上间接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证明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象。
因此,对现代汉语语义指向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学习现代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语义指向类型研究意义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
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例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
对句法结构的语义分析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对句法形式的各种现象给以科学合理的解释。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是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本文主要以现代汉语为例从语义指向的概念、语义指向的类型以及语义指向的研究意义等方面来论述语义指向分析法。
一、对有关概念的阐释及定性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成分所联系的方向叫“指”,成分语义联系所指向的目标叫“项”。
如“我砍累了”中的“累”所联系的方向是“指”,所指的“项”是主语“我”。
“指”可以分为单指和双指。
单指是指所联系的语义是一个,双指是指所联系的语义成分是两个。
如:我们打赢了球。
其中的“赢”只单指前面的“我们”。
又如:这些电影我们都看过。
其中这个“都”既指向前面的“这些书”,也指向前面的“我们”。
“项”分为单项和多项。
单项是指语义成分只指向一个成分。
多项是指语义成分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一)从“指”和“项”的角度来观察语义指向1.单项单指(1)学生们互相学习。
(“互相”单指前面的“学生们”)(2)他一共卖了三本书。
定语语义指向谓语表义类型.
定语语义指向谓语表义类型摘要:定语在语义上可以不指向中·~z/i,,而指向其他句法成分,如施事定语、受事定语等就指向谓语。
定语语义指向谓语的语用价值是为了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凸显定语的语义。
关键词-定语;语义逆指;施事;受事2o世纪 80年代以来,语法学界对语义指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在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方面研究得最多也最为细致的是补语,状语的语义指向也有所涉及并研究得较为深透。
相对来说,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还很薄弱,尤其是对定语的语义逆指情况,许多文章只是零散提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论述,所以本文拟探讨定语的语义逆指问题。
定语语义逆指有多种情况,有指向主语的,如“他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也有指向谓语等其他句法成分的,如“他两回冷水澡一洗就病倒了”。
其中指向谓语成分是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本文主要根据定语语义指向谓语时的表义情况将它分成几种类型,并分析其所在句式的形式、意义和语用特点。
一、施事定语这种类型中的定语一般是由指人名词或人称代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所以我们称之为施事定语。
按其出现的句类,我们把它分为祈使句和非祈使句两种类型。
(一)祈使句 V+Pron+的+N 1.形式特点它是由动词短语直接构成的祈使句。
谓语 V和 N是动宾式合成词或动宾短语,中间嵌入人称代词,且代词大多为第二人称(除少数表诅咒的用第三人称外,如:见他的鬼等),形成 V+Pron+的 +N祈使句。
例如:(1)看你的书! (2)做你的作业!(3)吃你的饭! (4)写你的字 1 2.语用、语义特点这种祈使句还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其他类型的祈使句。
例如: (5)干你的活! (5)a干活! (5)b你干活! a 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祈使句,它表示一般的命令或请求。
b式是含有人称的主谓式祈使句,虽然其语义重心仍然在谓语动词上,但语句重音受主语音节的缓冲而有所降低,整个句式的祈使语气也随之减弱。
相比之下,V+Pron+的 +N语气最强,它把所要强调的主体放在定语的位置上,这样整个句式的语气明显比主体在主语位置上的语气强硬得多。
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定语的相关研究。
定语作为语言中重要的语法成分,对于表达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定语的定义、分类、功能、位置、与其他语法成分的互动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定语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概述定语的定义和分类。
定语是语言中用来修饰或限定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具有描述性、限制性等功能。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定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形容词性定语、名词性定语、动词性定语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定语在表达上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现代汉语丰富的定语系统。
本文将探讨定语的功能和位置。
定语在句子中主要起到修饰和限定名词或代词的作用,使表达更加精确、生动。
同时,定语的位置也是其语法功能的重要体现。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前,形成“定语+中心词”的结构。
这种位置安排既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也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
本文将分析定语与其他语法成分的互动关系。
定语在句子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语法成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例如,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定语与状语之间的关系是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
这些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了现代汉语复杂的语法网络。
通过对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揭示定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深化对现代汉语定语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二、现代汉语定语的分类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语或词组。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功能,定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定语的性质,现代汉语定语可以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述性定语。
限制性定语主要用于对名词进行范围或类别的限制,如“红色的苹果”中的“红色的”就是限制性定语,它限定了“苹果”的颜色。
而描述性定语则主要用于对名词进行形象的描绘,如“美丽的风景”中的“美丽的”就是描述性定语,它描绘了“风景”的特质。
英汉名词定语对比分析
英汉名词定语对比分析英语名词作前置定语的数量越来越大,但主要分布在科技文中作专名;汉语前置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主要是所属关系,英语主要是相关关系和类属关系,而且定中之间的语义关系更复杂。
标签:英汉对比名词定语语义关系在谈到定语问题时,一般人的印象中,定语应该由形容词充当,因为充当定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而名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作定语不是名词典型的句法功能。
事实上,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定语的数量却很大。
陈慧(2005)通过对张寿康、林杏光主编的《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中所列2118个名词词条进行统计,发现该词典注明能作定语的名词有1715个,大约占总数的81%,这说明汉语中名词作定语是比较普遍的。
朱德熙曾指出:“在汉语里,名词修饰名词的确是非常自由的。
”并且认为这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
何善芬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2002)中指出,英语的前置定语没有汉语普及,一般以形容词为主,随着英语的发展变化,前置定语的范围正在扩大,以长串的名词短语和短语复合词作前置定语的现象日趋普遍,其特点有向汉语接近的势头。
那么,在英语中名词作定语的情况怎样呢?名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等在英语与汉语中有无区别?本文试图对此做对比分析。
本文所选的语料来自《雾都孤儿》《中国日报》2007、美国《时代》杂志原版,为了做一简单对比,所选英文定语例子为典型的名词形式,不包括动名词、复合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一、英汉名词定语的数量对比汉语名词定语,如前所述,非常普遍,而英语名词作定语的情况在《雾都孤儿》第1章仅有2例,全部为表所属关系的定心结构;美国原版《时代》杂志一篇大约二三千字的社会生活方面的文章,名词定心结构有14例。
而《中国日报》中的名词定语却非常多。
从这个对比来看,英语名词作定语的数量在增加,大有向汉语靠拢的趋势。
二、定心结构篇章的分布从汉语所选定心结构来看,分布是非常广泛的,意义涉及到社会生活、科技领域方方面面,(既包含人、事、物名称,也含有对事件的诗化表现),因而在各类体裁的篇章中都有分布,但相对而言,在记叙、抒情、描写类文章中分布的比例要高于科技类文章。
英汉语言比较之九:定语与定语分句
英汉语言比较系列之九综合语(synthetic)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综合语。
分析语(analytic)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现代英语是从古代英语发展出来的,仍然保留着综合语的某些特征,但是也具有分析语的特点:有形态变化,但不象典型的综合语那么复杂;词序笔汉语灵活,但相对固定;虚词很多,用得也相当频繁。
因此,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从语源(Etymology)观来说,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汉语则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九:定语与定语分句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的前面,而英语的定语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形态变化或借助连接词置于名词的前后,位置比较灵活。
翻译英语定语时,必须根据原文的意思和汉语的习惯灵活处理。
即使是翻译英语的单词定语,有时也要改变其位置,或转换成汉语的位于或其他的成分。
48)Her sparkling eyes betrayed her great excitement.The sparkle of her eyes betrayed her great excitement.她闪亮的眼神说明她非常激动。
49)She had such a kindly, smiling, tender, gentle, generous heart of her own.(W. M. Thackeray: Vanity Fair )她心地厚道,为人乐观,性情温柔,待人和蔼,器量又大。
50)The young people have a potential for learning which has been neglected.这些年轻人有学习的潜力,但这种潜力被忽略了。
(转折)51)I can accomplish a great deal more in the library than at home, where there are too many distractions. (原因)我在图书馆学习要比在家里学习效率高得多,因为家里分心事太多。
英汉定语语义指向分类研究
222英汉定语语义指向分类研究文/李欣桐摘要:很多学者采用语义指向的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状语、补语等展开了研究。
对于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相对较少,英汉定语的句法成分大体由类似的此类充当。
文章旨在结合语料库中的语言实例对定语的语义指向的类别进行分析研究,并尝试用加的夫语法的及物性系统分析定语语义指向。
关键词:定语;语义指向;加的夫语法;过程英汉两种语言,虽然隶属不同的语系,但是大体上采用一致的句法结构SVO ,其中的句法成分也大同小异,定语也不例外。
丁声树(1999)在《现代语法讲话》中写到,名词的修饰语称为定语,可由数量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时间词、处所词等此类充当。
英语中的定语可由形容词、名词、数量词、非谓语、介词短语、从句等构成。
汉语的定语均在中心语前,所以汉语只有前置定语;而英语中的定语可以出现在中心语的前或后,所以有前置和后置两种定语。
从定语的表义作用看,可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大类定语。
限定性定语一般能回答“哪一种或哪一类的、多少、何时何地”等问题,描写性定语一般能回答“什么样的”问题(黄伯荣、廖序东,2007)。
一些学者认为,汉语定中关系有两种:组合和粘合关系。
组合关系,形式上体现为定语后加“的”,如“漂亮的女孩”;粘合关系则不加“的”,如“国家主席”。
其实,英语定中关系也是组合和粘合。
英语的组合关系结构中的定语是可用同范畴的修饰语进行替换,如“developed country ”中的“developed ”可以换成“developing ”。
粘合关系的定语,形式和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不能被替换,如“black smith ”中的“black ”不能换成“white ”。
语义指向是进行语义分析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对语义成分和语义特征的分析。
语法指向是刘宁生(1984)年正式提出的一个语法术语。
陆俭明(1997)谈到,把语义指向应用于语法研究,形成形式与意义结合一致的模型。
开始有大批学者采用语义指向的方法开展对句法成分的研究,不过大都围绕状语或补语,代表有邵敬敏(1990)研究副词的语义指向,张国宪(1998)研究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定语语义指向的文章相对较少,有蒋静忠(2008/2009)研究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所以文章借助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的语言实例,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定语的语义指向类型。
定语的语义指向及其作用
定语的语义指向及其作用语义指向问题是语义研究的重点,它可以揭示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的不对等。
在汉语中定语的语义,一般分为指向其后的中心语和指向其他的句子成分这两种情况。
本文以这两大类为基础,通过指向中心语、指向主语、指向谓语动词、指向其他成分和不指向任何成分这五个部分简要介绍了定语的语义指向,其后又对定语的语义指向的作用做了一定分析,希望能够使读者对定语的语义指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标签:定语的语义指向辨析歧义句语用效果一、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义指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的重视,我国对语义指向的研究深受外国语言理论的影响,如“格语法理论”“配价语法理论”“论元结构理论”,但这些理论只为汉语语义指向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并不能直接拿来分析汉语,因为印欧语言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关系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依据各成分的形态变化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的主要特点就是缺乏形态变化,需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来区分不同的语义关系,即汉语中的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不一定是一致的,容易出现语义异指的情况,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如果动词谓语句里面出现一个或几个名词,它们跟动词的语义关系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种语义关系决定了它们在句子里的活动方式,因此仅仅把这个说成宾语,把这个说成主语,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考察这样的名词同时可以出现几个,各自跟动词发生什么样的语义联系等等”[1]。
我们在研究语义指向问题时,不能简单地依形定义。
二、语义指向的概念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周刚认为:“所谓的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
”[2]税昌锡认为:“语义指向就是句法成分在语义平面上的动态指归性,它体现为由指向成分和被指成分一起构成的语义指向结构体。
”[2]但笔者认为:“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相匹配的可能性。
句法结构中定语的语义指向探析
句法结构中定语的语义指向探析语义指向是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与其他句法成分间所存在的语义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定语与中心语构成偏正结构,但其语义指向往往并不完全指向中心语,而是可以指向句中的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等成分,也可以同时指向多种成分,并显示句中的歧义现象。
通过语义指向的分析说明,有助于揭示句子的隐性语义关系与显性句法结构的不对应现象,使我们准确、深入地理解句子,消除句子的歧义现象。
标签:定语语义指向句法结构汉语句法上的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
层次分析法主要着眼于句子的结构层次分析,探究的是成分间的显性句法关系,而隐藏在句法关系后面的由词语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语义关系,却要运用语义分析法来加以实现。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与其他句法成分间所存在的语义联系。
利用语义指向的理论来分析语言中的语法现象,并加以解释说明的方法就是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揭示了句法成分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矛盾,指明了句法成分之间,特别是间接的句法成分之间语义上的种种联系,从而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1]本文主要对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指向类型及句式变换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从而揭示它们的隐性语义关系与显性句法结构的不对应现象,以使我们准确、深入地理解句子。
一、定语的句法结构在句法结构句中,定语是修饰限制中心语的附加成分,是名词性短语,句中被修饰限制的成分叫中心语,是被定语修饰、限制的主体成分。
定语与中心语相互搭配,构成偏正(定中)结构,二者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的关系。
一般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例如:(1)(凛冽)的寒风‖刺痛着(人们)的脸。
(2)(全球变暖)的气候‖正在逐步得到验证。
上例圆括号里的成分为定语,双横线和波浪线上的成分为定语修饰的中心语。
定语和中心语是一对直接组成成分,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
在写景、状物、抒情的散文中,定语常可以移到中心语后面,成为变式句。
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
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摘要:建立一个以“形、义互证”为基础的、相对严密的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有助于我们从语义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多项定语“的”字隐现规律同多项定语语序问题进行统一的观察、描写和解释。
关键词:定语语义类别鉴定关于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的划分,学界大体呈现出以下两种趋势,一种是平列式划分,一种是有层次划分。
所谓平列式划分,就是把定语直接划分为若干小类,以便直观地反映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的全貌,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国光(2002),他把现代汉语定语的语义属性概括为”十一何”,即“何质、何形何态、何量、何能、何属、何来、何去、何域、何在、何时、何干”。
而所谓有层次划分,则一般是先将定语划分成两大类或三大类,然后再在两分或三分的基础上继续划分内部小类,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刘月华(1984)、李绍群(2005)、文贞惠[韩](1999)等。
总体来看,不管平列式划分还是有层次划分,目前在划分定语语义类别时都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分类标准不一致;二是术语使用不一致;三是缺乏形式验证。
在第三个问题上,名词和名词组合的研究情况要好一些,至少在“领属”与“属性”这两大定语语义类别的划分上,陆俭明(2001)、徐阳春(2003)、文贞惠[韩](1999)等学者都做出了很有意义的形式鉴定方面的努力。
一、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的形式鉴定原则和方法邢福义(1996:443)主张语法研究中一定要讲求“表里相互印证”,他强调指出:“研究中不进行表里印证的工作,无法真正解决汉语语法的问题。
”邢先生的深刻见解和主张提醒我们,当我们在语法研究中触碰到语义问题时,一定要有“形、义互证”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语义分析工作不流于主观和随意。
本着“形、义互证”原则,我们在给汉语定语语义类别分类时,也设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形式鉴定标准。
同时我们还明确规定,本文一律采取单视点、单向式的形式鉴定方法,即所有定语语义类别的鉴定都要从定语出发,以定语为观察视角,将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作为判定定语语义类别的唯一依据。
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
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是对汉语定语语语义理解过程中所涉及的实体、关系和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以期形成一种描述和表达定语语义的框架体系。
它包括分别从实体、关系、属性三个方面分为七种类别:指示性定语、特定性定语、扩张性定语、时间性定语、空间性定语、条件性定语以及对比性定语。
首先,指示性定语是定语的最基本语义,它可以描述定语状语所指定的实体。
比如,“那本书”,这里“那本”就是指示性定语,它指代一本书,或者“这位中学生”,这里“这位”就是指示性定语,它指代一位中学生。
其次,特定性定语可以确定或者指出实体的具体信息,比如“当时的政府”,这里“当时的”指代某个特定的政府,而“动动物”,这里“动”指代某类动物。
再者,扩张性定语可以扩展实体所指代的信息,比如“此时此刻”,这里“此时此刻”指代此时此刻,而“锁着的门”,这里“锁着的”指代锁着的、已经处于关上状态的门。
此外,时间性定语可以指出实体的具体时间,比如“本月初”,这里“本月初”指出实体发生的时间,而“昨晚那台电脑”,这里“昨晚”指出实体发生的时间。
同样,空间性定语指出实体所处的具体空间,比如“公园里面”,这里“里面”指出实体发生的空间,而“家里的鸟”,这里“家里”指出实体发生的空间。
再次,条件性定语指出实体某种特定的条件,比如“伴随着狂风的夜晚”,这里“伴随着狂风的”指出实体某种特定的条件,而“破败不堪的城墙”,这里“破败不堪的”指出实体某种特定的条件。
最后,对比性定语可以表达对比的关系,比如“汗水与泪水”,这里“汗水与”指出“汗水”与“泪水”之间的对比,而“老邻居们与新邻居们”,这里“老邻居们与”指出“老邻居们”与“新邻居们”之间的对比。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不仅丰富了对汉语定语语义的理解,而且是汉语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揭示定语语义之间丰富而复杂的联系。
因此,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定语语义类别系统,可以进一步探索汉语定语语义形成机制,深入理解其承担着认知决策、叙事连贯、对对象进行分类类别等重要机制和功能。
汉语语法结构中的定语研究
汉语语法结构中的定语研究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拥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其中定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语法元素,对句子的表达和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中的定语,包括定语的分类、定语的位置、定语的语序、定语的作用以及定语的修饰对象等方面。
一、定语的分类在汉语中,定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属性定语和描补定语。
属性定语是指表示被修饰词的属性特征的定语,如“高兴的人”中的“高兴的”。
描补定语则是对被修饰词的补充说明和描述,如“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中的“满脸皱纹的”。
另外,定语还可以根据语法成分的不同分为限定性定语和非限定性定语。
限定性定语是对被修饰词做出限定作用,限定词与被修饰词之间存在必需性关系,如“我想要一个红色的苹果”,其中“红色的”就是一个限定性定语。
非限定性定语则是对被修饰词作补充说明,修饰的内容并非必需,如“张三,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其中“一个喜欢读书的”就是一个非限定性定语。
二、定语的位置在汉语句子中,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词之前,即先行词。
但是,如何确定先行词与定语的位置关系呢?这时候就需要注意到汉语中的头尾原则。
头尾原则指的是,在一个汉语句子中,主要内容往往放在句子的末尾,而次要内容则放在句子的开头或中间。
因此,如果想要确定先行词和定语的位置关系,可以从句子主干开始分析。
例如,对于“我喜欢那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先行词是“女孩”,定语是“长得很漂亮的”。
句子主干是“我喜欢女孩”,而定语则放在先行词“女孩”的前面,符合头尾原则。
三、定语的语序汉语中,定语和先行词之间的语序通常是“先定语后名词”。
例如:“蓝天白云”就是典型的定语放在名词之前的例子。
然而,也有例外情况。
例如,“美丽无比的风景”中,定语放在了名词的后面。
这是因为在这个句子中,“美丽无比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整体作为定语修饰“风景”。
四、定语的作用定语在汉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丰富语言表达。
首先,定语可以对名词或代词进行具体描述,使其具有更清晰的形象。
定语语义指向谓语表义类型初探(一)
定语语义指向谓语表义类型初探(一)摘要:定语在语义上可以不指向中·~z/i,,而指向其他句法成分,如施事定语、受事定语等就指向谓语。
定语语义指向谓语的语用价值是为了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凸显定语的语义。
关键词-定语;语义逆指;施事;受事2o世纪80年代以来,语法学界对语义指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在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方面研究得最多也最为细致的是补语,状语的语义指向也有所涉及并研究得较为深透。
相对来说,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还很薄弱,尤其是对定语的语义逆指情况,许多文章只是零散提及,尚缺乏深入系统的论述,所以本文拟探讨定语的语义逆指问题。
定语语义逆指有多种情况,有指向主语的,如“他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也有指向谓语等其他句法成分的,如“他两回冷水澡一洗就病倒了”。
其中指向谓语成分是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本文主要根据定语语义指向谓语时的表义情况将它分成几种类型,并分析其所在句式的形式、意义和语用特点。
一、施事定语这种类型中的定语一般是由指人名词或人称代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所以我们称之为施事定语。
按其出现的句类,我们把它分为祈使句和非祈使句两种类型。
(一)祈使句V+Pron+的+N1.形式特点它是由动词短语直接构成的祈使句。
谓语V和N是动宾式合成词或动宾短语,中间嵌入人称代词,且代词大多为第二人称(除少数表诅咒的用第三人称外,如:见他的鬼等),形成V+Pron+的+N祈使句。
例如:(1)看你的书!(2)做你的作业!(3)吃你的饭!(4)写你的字12.语用、语义特点这种祈使句还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其他类型的祈使句。
例如:(5)干你的活!(5)a干活!(5)b你干活!a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祈使句,它表示一般的命令或请求。
b式是含有人称的主谓式祈使句,虽然其语义重心仍然在谓语动词上,但语句重音受主语音节的缓冲而有所降低,整个句式的祈使语气也随之减弱。
相比之下,V+Pron+的+N语气最强,它把所要强调的主体放在定语的位置上,这样整个句式的语气明显比主体在主语位置上的语气强硬得多。
第六章 语义指向分析
•
• • • •
究竟”和“到底”用法一样。但是它们的用 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们所指向的成分须是 一个有形的疑问成分。二是它们所指向的疑问成 分必须置于它们的后面(即只能后指)并尽量靠 近。试比较(句前的问号代表该句可接受性弱, 下同): [9] a.你吃过晚饭后究竟去不去看电影? ?b.你究竟吃过晚饭后去不去看电影? [10] a.你下班后到底去哪儿? ?b.你到底下班后去哪儿?
•
[13]a的“烂”顺指“苹果”, b的“烂” 逆指“苹果”,两相对比,b更强调老王所 遭受的损失。[14]a的“走来”顺指“一个 人”, b的“走来”逆指“一个人”,两相 对比, b更强调事物从无到有,由远及近的 呈现过程。[15]a和b相比,b更强调对“一 锅饭”的处置情况。
•
由于逆指是说话人因表达需要而采用的 与客观事理逻辑相逆的一种手段,这种因 指向方式变异而产生的附载于结构上的意 义,事实上与说话人的主观认识或态度有 着紧密的联系。
第六章 语义指向分析
• (一)什么是语义指向 •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一 成分跟另一成分或几个成分在语义 上的直接关联性。 • 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 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 联系叫做语义指向。句法成分的语 义联系的方向称为“指”,句法成 分的语义所指向的目标叫做“向”。
汉语语法学界讨论的语义指向一般 指附加性句法成分(定语、状语、补 语)同句法结构中其他成分的语义联 系。 • 由于语义指向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 在实际分析中,人们一般用“→”来 表示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 •
[27]“我们在广西大学的球场打球。” [28]“我和广西大学的小唐都去过北京。” 领属主宾句中主语和宾语的领属关系 也属于后向顺隔指模式。 • [29]“他摸着自己的手说。” • • •
定语的语义指向
定语的语义指向
彭兰玉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27)002
【摘要】语言结构是封闭的,而其使用系统是开放的,所以难免出现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相悖的情况。
定语在结构上是修饰中心语的,语义上却不一定如此,以中心语为比照,定语的语义有同指、异指和兼指的分别。
其中异指类是语义、句法整合的结果,异指性定语一般由可感性词语充当,中心语通常是名词性的,这类定语的语义可概括为静态结果性。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彭兰玉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43
【相关文献】
1.两个形容词定语连用的语义指向研究 [J], 蒋静忠
2.定语语义指向的异指研究综述 [J], 孙超
3.定语的语义指向及其作用 [J], 田宗燕
4.句法结构中定语的语义指向探析 [J], 张昕
5.浅析汉泰语定语的语义指向 [J], 陈嫣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语义指向(semantic orientation):狭义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词语或哪个成分在语义上发生最直接的联系。
如:(1)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2)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3)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例(1)“喜滋滋地”和“他”相联系,即在语义上指向“他”,例二“早早地”指向“炸”,例(3)“脆脆地”,指向“花生米”。
广义还包括“语义所指”(semantic co-reference):专指第三人称代词或反身代词与先行词之间,或者空语类与名词性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也称“照应关系”。
本文讨论狭义的相关关系。
语义指向分析法: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种语法现象。
最早用“指向”这个词的是吕叔湘先生(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6.2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从理论上上,应该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可是不是所有的句法成分都必须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手段来加以考察分析。
考察以下三种句法成分:一是补语,即补充性说明成分。
比较“砍光了”和“砍累了”二是修饰语,即修饰性说明成分。
如前面的“ 花生米”例。
再如“两位大学的教授”“两所大学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教授”(这也可以间接解释汉语中丰富的量词存在的原因)。
三是谓语,即陈述性说明成分。
比较“我很好。
”和“你身体怎么样?”“去年很好,今年又不太好。
”第一个句子的“很好”指向句内成分“我”,第二个“很好”指向没有在句中出现的“我”。
6.3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一、前指还是后指(1)新中国成立以后,所有外国列强跟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律废除了。
(2)他馒头吃得不多,只吃了两个馒头。
(3)a. 今年我和他分别去广州参加过一次会。
b. 今年我分别去过广州和福州。
c. 今年我和他分别去过广州和福州。
例(1)的副词“一律”是前指,“所有……的不平等条约”。
例(2)的“只”是后指,“两个”。
定语的语义指向分析
定语的语义指向分析[摘要]本文采取依次引入“指”、“项”、“联”三个概念的方法逐步分析阐明定语的语义指向问题,考察了定语的专指(单指)、兼指和多指的情况,对于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不一致的地方采取对比法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的句法条件。
[关键词]定语语义指向语义联项语义指向指的是某一结构成分在语义上与哪个结构成分发生联系。
名词语义指向是指一个词指向它的对象的能力和属性,收到动作的对象称为“语义指向的对象”。
现代汉语的语义指向研究集中在补语、状语尤其是副词的语义指向上,本文专门讨论定语的语义指向问题。
语言一旦形成话语或文字便成为词语的一维的线性组合,其结构和层次随即固定下来。
但是客观世界丰富多彩,言语表达存在多维性的特点,因此一个句法结构内部总是同时并存着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难免会出现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相背离的情况。
在分析定语的语义指向时,我们需要注意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不一致的情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句意有重要作用。
本文依次引入“指”、“项”、“联”三个概念逐步分析阐明定语的语义指向情况。
一、指:“指”表示定语语义联系所指的方向1.一般来说,定语的语义多指向其后的中心语。
如:(1)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
(《哦,香雪》)(2)床上正坐着两个皮肤晒得焦黑、头上暴着青筋的老家人。
(《一地鸡毛》)例(1)中的“白白净净”指向主语中心语“乘务员”,例(2)中的“皮肤晒得焦黑、头上暴着青筋”指向宾语中心语“老家人”。
两句中的定语皆为修饰性成分,例句可转化为主谓结构:a.乘务员白白净净。
b.老家人皮肤晒得焦黑、头上暴着青筋。
定语指向中心语存在着复杂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多种多样。
如:①领属的关系:(3)老铁匠的瘦脸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透明的红萝卜》)②限定性质或描述内容的关系:(4)远处传来打鼓的声音。
“老铁匠的瘦脸”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领属的关系,例(4)“打鼓”限定“声音”的性质,这两句都无法移位变换结构(*代表句子不成立):a. * 瘦脸老铁匠。
现代汉语定语划类研究述评
现代汉语定语划类研究述评一、引言定语是汉语中重要的语法成分,它修饰名词或代词,起到限定或说明的作用。
定语划类研究是对现代汉语中的定语进行分类和研究,旨在探讨定语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以及其在句子中的位置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定语划类研究进行述评。
二、定语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现代汉语中的定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语义特征可将其分为描写性定语、限制性定语和非限制性定语。
1. 描写性定语描写性定语主要是对名词进行形容或描绘,用来给出名词的特征、性质或状态。
例如:“蓝天”中的“蓝”就是一个描写性定语。
2. 限制性定语限制性定语用来对名词进行限定或修饰,起到缩小范围或具体化的作用。
例如:“红色的苹果”中的“红色的”就是一个限制性定语,它限定了“苹果”的特征。
3. 非限制性定语非限制性定语是对名词进行补充说明,不对名词进行限定或修饰。
例如:“小明,一个聪明的孩子。
”中的“一个聪明的”就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它对“小明”进行了补充说明。
三、定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定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主要有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两种情况。
1. 前置定语前置定语是指定语位于被修饰名词之前的情况,常见于句子的主要成分之前。
例如:“美丽的花朵”中的“美丽的”就是一个前置定语。
2. 后置定语后置定语是指定语位于被修饰名词之后的情况,常见于句子的主要成分之后。
例如:“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
”中的“红彤彤的”就是一个后置定语。
四、定语的句法功能定语在句子中有多种句法功能,包括修饰名词、补充信息、表示数量和表示状态等。
1. 修饰名词定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修饰名词,为名词添加更多的信息。
例如:“高大的建筑物”中的“高大的”就是一个修饰名词的定语。
2. 补充信息定语还可以起到补充信息的作用,进一步说明名词所指的具体内容。
例如:“他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
”中的“英俊潇洒的”就是一个补充信息的定语。
3. 表示数量有些定语可以表示数量或程度。
例如:“三个苹果”中的“三个”就是一个表示数量的定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定语语义指向分类研究作者:李欣桐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4期摘要:很多学者采用语义指向的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状语、补语等展开了研究。
对于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相对较少,英汉定语的句法成分大体由类似的此类充当。
文章旨在结合语料库中的语言实例对定语的语义指向的类别进行分析研究,并尝试用加的夫语法的及物性系统分析定语语义指向。
关键词:定语;语义指向;加的夫语法;过程英汉两种语言,虽然隶属不同的语系,但是大体上采用一致的句法结构SVO,其中的句法成分也大同小异,定语也不例外。
丁声树(1999)在《现代语法讲话》中写到,名词的修饰语称为定语,可由数量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时间词、处所词等此类充当。
英语中的定语可由形容词、名词、数量词、非谓语、介词短语、从句等构成。
汉语的定语均在中心语前,所以汉语只有前置定语;而英语中的定语可以出现在中心语的前或后,所以有前置和后置两种定语。
从定语的表义作用看,可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大类定语。
限定性定语一般能回答“哪一种或哪一类的、多少、何时何地”等问题,描写性定语一般能回答“什么样的”问题(黄伯荣、廖序东,2007)。
一些学者认为,汉语定中关系有两种:组合和粘合关系。
组合关系,形式上体现为定语后加“的”,如“漂亮的女孩”;粘合关系则不加“的”,如“国家主席”。
其实,英语定中关系也是组合和粘合。
英语的组合关系结构中的定语是可用同范畴的修饰语进行替换,如“developed country”中的“developed”可以换成“developing”。
粘合关系的定语,形式和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不能被替换,如“black smith”中的“black”不能换成“white”。
语义指向是进行语义分析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還包括对语义成分和语义特征的分析。
语法指向是刘宁生(1984)年正式提出的一个语法术语。
陆俭明(1997)谈到,把语义指向应用于语法研究,形成形式与意义结合一致的模型。
开始有大批学者采用语义指向的方法开展对句法成分的研究,不过大都围绕状语或补语,代表有邵敬敏(1990)研究副词的语义指向,张国宪(1998)研究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定语语义指向的文章相对较少,有蒋静忠(2008/2009)研究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研究,所以文章借助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的语言实例,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定语的语义指向类型。
一、定语语义指向(一)定语语义指向的定义黄伯荣和廖序东(2007)在《现代汉语》中写道,语义指向是句法结构中甲成分与乙成分有语义联系及语义所指的方向。
那定语语义指向,就是指定语与所修饰的名词,即中心语,之间有语义联系,且定语指向中心语,如“几个大学的教授”,定语“几个”既可指向“大学”,即“几所大学的教授”,也可以指“教授”,即“大学的几个教授”。
(二)定语语义指向的类别王景丹(1999)研究了形容词定语的指向,认为其语义指向可分为顺向指向和逆向指向,顺向是和定语句法修饰的方向一致,即后指向,逆向是和定语句法修饰的方向相反,即前指向。
如:(1)a.我就像和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辈聊天一样,回答问题时又自然,又得体。
(CCL)b.当他看见亲人或玩具的时候,他不但会发出快乐的声音,而且要伸出手来抓抓摸摸。
(CCL)(2)a.She was a beautiful woman who had found him attractive,or at least pretended to do so.(BNC)b.A colleague made cheerful conversation with Jan while another of the team hurriedly arranged a better room.(BNC)(1)和(2)的a句中“慈祥、和蔼的”和“beautiful”分别指向其后的名词“长辈”和“woman”,均为顺向;b句中“快乐的”和“cheerful”分别指向其前的名词“他”和“A colleague”,均为逆向。
然而人们所使用的自然语言中,并非与王景丹(1999)提出的语义指向完全一致,这里,可以把定语指向其后的名词视为顺向的原型,指向其前的名词视为逆向的原型,实际的语言运用,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偏离,但都是以顺向和逆向为出发点。
如:(3)a.它们的主人也不由分说地被驮到河里,洗了个冷水澡,虽然衣物都湿了,一点也不抱怨。
(CCL)b.他看到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CCL)(4)a.I've never found my fellow men very sociable on the night shift.(BNC)b.He also liked the occasional drink,for much the same reasons.(BNC)(3)a中的“冷水”,作粘合定语,语义上应解读为“用冷水”,方式状语修饰洗澡的动作,此处定语“冷水”指向其前的动词“洗”,也属于逆向;b中的“幸福的”,作组合定语,语义上所修饰笑脸的主人,并未出现在句中,可能出现在定语之前或之后,其指向的对象需要结合语境定位。
(4)a中的“night”是时间名词,通常在英语中充当状语。
虽然在a中体现为定语,但语义解读为“work at night”,语义指向动词“work”;b中的“occasional”是频度词,在英语中通常作状语,与“night”类似,其语义指向动词“like”,都属于逆向。
英汉两种语言对句子的定语成分进行语法分析,以语义指向出发点,两种语言的定语均有多种语义指向,能指向其前的名词或动词,以及其后的名词。
当形容词定语是情状形容词时,即具备修饰人的语义特征时,定语通常指向其前的名词(需要指出的是,既修饰人,又修饰事物的形容词需要结合语境分析真正的中心语);当形容词定语是时间、频度、速度、方式等转换而来的,定语通常指向其前的动词,这两者均属于逆向指向。
定语形容词指向其后的名词,这一类是人类认知中最早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一类。
对于外指的情况,定语修饰的中心语不在该小句中,因此,要结合上下文判断中心语在前面的句中,还是后面的句中。
这一类英语中很少,所以,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
下面两组例句(蒋静忠,2008):(5) a.我看到了妈妈那幸福的笑脸。
b.我给了妈妈一个幸福的笑脸。
(6)a.我在小王脸上看到一丝愉快的神色。
b.我在小王家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蒋静忠(2008)从语义角度出发,提出三个原则判定形容词语义指向判断上面句子的语义指向,确实能解决判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可采用Fawcett提出的加的夫语法进行分析。
加的夫语法将及物性系统分为六个过程:行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环境过程、影响过程和事件相关过程。
基于加的夫语法的及物性系统分析,两组中的a小句属于心理过程。
表示为:我[Perc]看到[Pro]了妈妈那幸福的笑脸[Ph]。
我[Perc]在小王脸上看到[Pro]一丝愉快的神色[Ph]。
心理过程,主要是感知这对人或事物的认知、情感,感知的内容是小句的凸显,感知者相对背景化,因此,“幸福的”和“愉快的”两定语分别指向中心语“妈妈”和“小王”。
(5)和(6)中的b小句属于关系过程。
表示为:我[Ag]给[Pro]了妈妈[Af-Ca]一个幸福的笑脸[Af-Posd]。
我[Ag]在小王家里度过[Pro]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Af]。
(1)关系过程小句中,突出施事主体,所以两组的b小句中的定语指向“我”。
根据过程小句凸显的不同,对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进行分析,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但前提是,需要认真学习加的夫语法的六个过程的划分标准,以及其中包含的次类。
二、结语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定语在句法结构上用来修饰名词,这是语言学界的共识。
从语义指向来看,两种语言中的定语既可以指向其后的名词,也可以指向其前的名词或动词,它们之间的修饰关系一直存在。
不管定语是指向其前或其后的名词,其作为定语的成分地位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当定语语义上指向其前的动词时,虽然在形式上,定语位于名词前,但语义上,它是修饰动词,其定语的成分地位发生了改变,转变成了状语。
前人从语义角度出发,对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分类做出了一定的成果,但鲜有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指向问题,如加的夫语法的及物性系统分析,因而,今后这方面需要更多学者予以关注。
注釋:(1)Perc=Perceiver;Pro=Process;Ph=Phenomenon;Ag=Agent;Af=Affected;Af-Ca=Affected-Carrier;Af-Posd=Affected-Possessed;参考文献:[1]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刘宁生.句首介词结构“在……”的语义指向[J].汉语学习,1984(2).[4]陆俭明.关于语义指向分析[J].中国语言学论丛,1997(1):34-48.[5]邵敬敏.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初探[J].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张国宪.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习,1988(4).[7]蒋静忠.形容词定语的逆向指向研究[J].汉语学习,2009(1):105-112.[8]蒋静忠.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与判定方法[J].汉语学报,2008(1):82-87.[9]王景丹.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1999(1).(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