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加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
有相 当部分 的 患者 不适 宜 或无 能力 进行 手 术治 疗 。随 着现 代 医学 对膝 骨 性关 节炎 防治研 究 的 突破 和进展 ,临床上 已将 治疗 重 点 由 过去 的 消炎 止痛 转移 到 目前 的保 护 和促 进 软骨 生成 。 护理 措施 也
应 更 加全 面 和个 性 化 , 除协 助 医生 完成各 种 治疗 以外 , 重 视 康 复运 透 到表 皮 结 缔组 织 血 管 神经 系统 , 并被组织吸收 , 起 到 治疗 作 用 l l 动, l 积 极 宣传 康 复锻 炼 的有关 知 识 , 使 患 者尽 可 能在疾 病 的早 期 得 隔 姜灸 能很 好 地 调节 胃肠 功 能 , 改善 免疫 功 能 等口 。本 法选 用 内膝 到有效 的治 疗 。 本 研究 表 明。 配合 隔姜灸 治疗 后使 保守 治疗 的效 果 眼、 犊 鼻位 于 髌 韧带 内 、 外侧 凹陷 处 , 艾 灸 两 穴 皆 可透 达 膝 关 节腔 有 明显 提高 , 可 明显减 轻关 节 的损害 , 促进 康 复 , 提 高生 活质 量 。 内 ,疏 通 关 节腔 内经气 作用 强 烈 ,同时又 有较 强 的 利水 消 肿 的功 参 考文 献
周 围性 面瘫 又 称周 围性 面神 经麻 痹 , 是 临床 上 的 常见 病 、 多 发 4 典 型病 例 病。 笔者 自 2 0 1 1 年 l 2月~ 2 0 1 3 年 1 2月运 用 电针加 穴位 注射 ( 野木 王某 某 , 男4 0岁 、 机关干部, 2 0 1 2年 l 2月 1 O 初诊 , 自述 五天 左 侧 口角 漏水 , 再 照镜 子 发现 左侧 口眼歪 斜 。 由于 瓜 注 射液 + 维生 素 B : ) 治疗 5 0 例, 取 得 了显著 效果 。现 报道 如下 。 前 晨起 漱 口时 ,

电针推拿按摩康复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推拿按摩康复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50例临床疗效观察

2 结 果
两 组患者 临床疗效 比较见 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 临床疗效 比较
从表 1 中看 出, 观 察组 的治愈 率为 8 4 %, 总 有 效 率 为
1 0 0 % 明显 优于对 照组 的 6 4 %, 总 有效率 9 0 %。
3 结 论
周 围性 面 瘫 是 临床 上 常见 病 , 任何 年 龄 均 可发 病 , 发病 季 节 以冬 天 春天 为多 。患病 后严 重影 响 了患者 的形 体美 观 , 如 果不 及 时治 疗 , 会 有 后 遗症 , 给 患者 的 工作 生 活及 社 会交 往 造成 很 大 的 困扰 。本 病 的发 病原 因较 复杂 , 病毒 感 染 , 寒 冷 等导 致 营养 面 神经 的血管 痉 挛 , 很 容 易受 到 损 害 , 出现 面 瘫 。在本 病 的早期 真确 治疗 能 明显提 高疗 效 , 减少 后 遗症 的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1 0 0例观 察对 象均 来 自我 院康 复科 门诊 的诊 断为周 围性 面瘫 的 患者 。其 中 男性 5 4例 ; 女性 4 6例 ; 年龄最小 1 8岁 , 最大为 6 5岁 ; 5 2例 为左 侧病 变 , 4 8例 为 右侧 病变 ; 均 为首 次 患病 。随 机 分 为两 组 , 对照组 5 0例 和 观察 组 5 0例 , 两 组 患 者 的 资料相 当 , 差异 不 明显 。 1 . 2 纳 入标 准 ( 1 ) 符合 第 2版 《 实用神经病学 》 ( 史玉泉著 ) 面神 经炎 诊 断标 准 。( 2 ) 病 程在 7日以后 , ( 3 ) 首次 发病 , 并 且为单 侧病 变 者 。( 4 ) 临床 资料完 整 , 并且 同意 治疗 方案者 。 1 . 3 排 除标 准 ( 1 ) 不 符 合 纳 入 标 准 。( 2 ) 中枢 性 面瘫 及 中耳 炎 , 乳 突炎 等 并发 的耳 源性 面神 经麻痹 。( 3 ) 糖 尿病 , 感 染性 多发性 神经 根炎 , 腮腺炎, 颅后 窝 的肿 瘤 或脑 膜炎 , 格林 一巴利 综合 征导 致 的 面瘫 。( 4 ) 依从 性差 及晕 针 。( 5 ) 同时 患有 严重 的心 肝 肾 功 能不全 及其 他严 重疾病 者 。 1 . 4 治疗 方 法 嘱患 者 适 当 休 息 。避 风 寒 , 减 少用 眼 , 外 出 时戴 墨 镜 保 护, 注意 天气 变 化 , 及 时添 加衣 物 ( 1 ) 患 者 刚发 病 7日内针刺 曲池 、 合谷、 足 三里 、 阳临泉 、 三 阴交 、 太冲, 操作: 针 刺得 气后 均 接 电针 , 用疏 密波 , 刺 激量 以患 者能 耐受为 度 , 发病 7日后 , 针 刺合 谷 、 颊车 、 阳 白、 四 白、 地仓、 头维 、 太阳、 承浆 、 下关 , 风 池、 百会 、 翳风 , 鼻唇 沟歪 斜 加水 沟 , 颏 唇沟 歪斜 加 承浆 , 目不 能合加攒竹 , 针刺 得 气 后 , 风 池 一翳 风 , 太 阳 一阳 白 , 下关 一 地仓 , 双 合谷 接 电针 , 刺激 量 以患者 感 到舒 适 , 肌 肉微 见 跳动 为 宜 。每 日 1次 , 每次 2 0分 。( 2 ) 电针完 了后 背拔 罐 1 5分 。 隔一 天一 次 。( 3 ) 推拿按 摩 面部肌 肉痉 挛疼痛 点 和风池 穴 , 每 日一 次 。 对 照组 用 电针 治疗 , 观 察组 在 对照 组 的治 疗上 配合 理 疗 电针 推 拿治 疗 , 每周 治疗 5日, 休 息 2日, 两 组患 者 均 以 2周 为一个 疗 程 , 2个疗 程结 束后 观察疗 效 。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3-01面神经炎是位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面肌瘫痪,又称beil麻痹。

早期除表现为患侧面肌瘫痪,还常伴有耳后疼痛,耳周疱疹,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泪溢或泪少等。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针刺、理疗、中医药、糖皮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其早期治疗是否及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既往可见很多单纯用电针治疗或单纯用药物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本研究采用电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康复门诊就诊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病历纳入标准:a.符合面神经炎诊断。

b.起病在15天以内。

c.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排除标准:中枢性面瘫;肿瘤因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神经损伤所遗留的周围性面瘫;妊娠期和产褥期合并糖尿病或严重精神病或柯兴综合症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腮腺炎、中耳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累及面神经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电针加推拿治疗。

推拿方法:患者仰卧位在治疗床上,术者正坐于其床头,左手扶住患者头部,右手用大鱼际揉法作用于患者前额部及面颊部2分钟,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一指禅推法(偏锋)从健侧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下关、颧廖、颊车、地仓、迎香、人中到患侧迎香、地仓、颊车、颧廖、下关、太阳、丝竹空、鱼腰、攒竹推2遍。

开天门:术者以大拇指偏侧,由印堂推至神阙10次。

推拿治疗于针刺之前,治疗后稍息1分钟,即可行针刺治疗。

电针治疗取穴:颊车、地仓、太阳、迎香、合谷、翳风。

采用华佗牌sdz-2型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量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十次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穴位按摩结合针刺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按摩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突出,操作简单便捷,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针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干扰。

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为口歪眼斜,是一种由茎乳突孔导致面神经炎引起的神经麻痹病症[1]。

周围性面瘫患者不能够正常饮食,并且可能并发味觉消失并发症。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扩张面神经营养血管、缓解血管痉挛症状等对症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

目前,穴位按摩结合针刺治疗具有方便简单、效果确切的优点,是临床常采取的治疗策略[2]。

为此,本研究特对穴位按摩结合针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作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西医《神经病针灸治疗学》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3];②患者面部具有而后耳内疼痛等面部不适症状;排除标准:①排除脑干病变、手术损伤导致的周围性面瘫;②全身情况不佳,或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等;③孕妇、哺乳期妇女。

按上述标准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9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8.33±6.34)岁,病程(1.15±10.46)d。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8.09±4.33)岁,病程(1.09±10.71)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具有可比性。

电针配合微波及局部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

电针配合微波及局部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

电针配合微波及局部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发表时间:2015-09-18T09:29:50.9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周忠海[导读] 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针灸科 165399 周围性面瘫,即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响斜”“口僻”的范畴。

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针灸科 165399周围性面瘫,即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口眼响斜”“口僻”的范畴。

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笔者于2011--2013年采用电针配合微波照射及局部按摩治疗此类患者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4个月;发病1-7天就诊18例,8-30天21例,病程超过1个月者11例。

临床表现:一侧面部肌群板滞、麻木、松弛,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睑裂开大,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斜,闭目露睛,额纹消失,在露齿和微笑时口鼻被牵向健侧,不能鼓腮和做吹口哨动作,约有1/3患者发病初期患侧耳后疼痛。

2治疗方法2.1急性期即面瘫发病1周以内,也称发展期:此期病情不稳定。

治疗以循经远取穴位为主,患侧翳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太冲,并接华佗SDZ-2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留针30min;然后用宝兴WB-3100 A1型微波治疗机照射翳风穴,一般30cm左右,起针后用点揉法按摩患侧面部穴位5min,手法要轻柔,每日1次。

此期严禁在面部使用电针强刺激。

2.2稳定恢复期指发病1周以后,是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取百会、印堂、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丝竹空透鱼腰、太阳、四白、迎香、口禾髂、下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夹承浆、牵正,每日1次,每次取6~8个穴位及对侧合谷、太冲,留针30分钟;电针及微波治疗同上;起针后用中等力度,以点揉推捏等手法均匀地按摩患侧面部穴位,向患侧牵拉面部肌肉,每次15min。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2-09-13T09:14:27.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丰梁翟昌林邵忠华[导读]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占面神经疾患的65%[1]。

丰梁翟昌林邵忠华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 314500)【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151-02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占面神经疾患的65%[1]。

以面部表情肌的瘫痪为显著特征,出现提额、皱眉、加深鼻唇沟、噘嘴和露齿等动作的困难,静态时患侧额纹不明显,眉毛和上睑下垂,鼻唇沟浅平,嘴角低垂,鼻嘴因肌张力弱被拉向健侧为临床特征。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8月到2011年12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面神经麻痹患者108例,临床诊断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2],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发病年龄不定,急性起病,1-5d达到高峰;②临床表现主要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闭目不严;③排除外伤、耳科等部位病变所致的周围面神经损伤。

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12-69岁;左侧27例,右侧29例。

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13-72岁;左侧25例,右侧27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电针治疗并行推拿,对照组仅行电针疗法1.2.1电针疗法:取穴:主穴:1攒竹(皱眉肌点),a内眦下点(鼻肌点),b丝竹空(眼轮匝肌点),c阳白(颅顶肌点)2地仓(口轮匝肌点),a 颧髂穴(上唇提肌点),b颧肌点(颧髎穴与牵正穴连线的中点) ,c牵正穴(笑肌点)。

电针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及其护理方法研究

电针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及其护理方法研究

电针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及其护理方法研究【摘要】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旨在探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对于这一疾病的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性。

在正文中,分析了电针治疗和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原理和常用方法,探讨了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的优势,并阐述了护理方法对治疗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显示,电针联合药物治疗在周围性面瘫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结论部分展望了电针联合药物治疗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并强调了护理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加注重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电针治疗, 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 护理方法, 研究结果, 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 护理重要性, 电针原理, 优势分析, 重要性与必要性,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结论, 正文, 引言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多见于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不仅仅是外貌上的变化,更是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困扰。

目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电针联合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疗法。

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周围性面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从而达到治疗面瘫的效果。

而药物治疗则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机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症状表现,提高治疗效果。

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电针联合药物治疗成为了很多医生和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综合发挥电针和药物的优势,还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对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痛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及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面部神经瘫痪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的护理体会

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的护理体会
护 理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取得较好效果 。
关 键 词 :针 灸 ;面 瘫 ;护 理 中 图分 类 号 :1 1 2 4 8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OI :1 0 . 3 9 6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9 , 3 4 8
世界 最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3年 3月第 1 3卷第 9期

4 4治疗周 围性面瘫 6 2例 的护理体 会
( 内蒙古乌 兰浩特市兴安盟 人民医院 中医科 ,内蒙古 乌兰浩 特 1 3 7 4 0 0 )
李文艳
摘要 :目的 针灸综合疗法配合整体护理 治疗 周围性 面瘫 的 临床 疗效。方 法 选择 中医科 周围性面瘫患者 6 2例 ,采用 穴 位针 刺、电针 、注射 、T D P治疗仪等综合的 治疗 方法,同时 ,结合 实施情志护理 、健康教 育等整体护理措施护理病人。 1次 /日,5次为 l 疗程 ,共治疗 4 ~ 6个疗程。结果 治愈 率达 8 9 %,总有效率为 1 0 0 %。结论 针 灸综合 疗法配合整体
指 导患者 面部肌 肉功 能锻炼 , 如 对着镜 子做皱 额 , 闭眼, 鼓 腮 ,供 口哨 ,漏 齿 等运 动 ,嘱病人 避 免 冷 水洗 脸 ,可 做 面 部 热 敷 ,用 温湿 毛 巾热 敷 于 面 部 ,每 日 2 — 3次 ,以改 善 血 液 循 环 。按摩 患 侧 面部 ,按 至穴 位 处 ,如 可适 当增加 按 摩 力度 和时 间 ,这 样对 于 防 止麻 痹 肌 肉 的萎 缩既 促 进康 复 是非 常重要 的,有利 于减少并 发症 和后遗症 。
2 . 3 . 3 饮 食 护 理教 育
1 临床 资 料
2 0 1 0年 3月至 2 0 1 3年 3 月 ,我 科共 收治 周 围性 面瘫患 者 6 2例 ,其 中男 性 4 2例 ,女 性 2 0例 ,年 龄 2 0岁 ~ 6 2岁 , 平 均年 龄 4 1岁 ,起病 时 间 2天 2 4个 月 。所有 患 者在 接受 针 灸治 疗 的 同时 ,也配 合疏 通 血管 ,营养 神 经等 药物 治疗 , 并且 ,对 初起 患者 ,先用 药治疗 一周后 方接 受针灸 治疗 。

针刺加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

针刺加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

仪 ,探头频率 35 Z,受检者膀 光适度充盈 ,采 用仰卧位 。检 H 查方法 :先横后纵 ,使子宫的宫腔 、子 宫底顶部 与子宫 内 I D U
位 置显 示清楚后 ,进行 宫内 ID上 端至子宫底顶部浆膜层之间 U
的距离 测量 ( 称 宫 内 ID距宫底肌壁厚度” U ) 观察宫内 ID位置标准 :①正 常位置 :宫 内 II距 宫底肌 U U) 壁厚度 1 2 n l ② I度下 移 :宫 内 rb距宫底 肌壁厚 度 2 2— 0m u l
周 围性面瘫是 临床常 见病之一 。祖 国医学 认为 :本病多 由
于外感 风邪侵 犯面部经脉 ,使气血运动受阻 ,面部经脉失于濡 养而致 - 现 代医学认为 ,面瘫是急性病毒感 染和局部营养神 “ 经的血管痉挛 、缺血 水肿至 神经受 压 ,产生 面神经 炎所致
笔者从 18 年 6月 以来 .采用针 刺加 电刺激 等方 法治疗周 围 96 性面瘫 6 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 如下 : 8 1 临床 资料 6 例患者 中男性 3 例 .女性 如 例 ,年龄最小 的 5岁,最 8 8 大者 7 2岁,
ⅡⅢ度者 .其避孕失败率 均在 6 % 上 宫 内 ID位置下移超 2 U 过 3… 者 .能 否达到有 效 的避孕 作 用 ,有待 于进 一 步探 讨 。 l 在临床 中一旦发现宫 内 ID下 移超过 3m f 0 m者则 应及 时取 出 . 必要时重新放置。宫内 ID位 置下移 I Ⅱ度者 ,要 定期 追踪 U 至 观察 经产妇子宫较大 ,子宫 壁 电有增厚 .故部分经 产妇宫 内 ID位置虽有不 同程度下移 ,但未见 受孕者 U 32 官内 ID无论 对人类 或是动 物均有 良好 的避孕 作用 ,由 U 于各 种匣因 I D的脱落率 及带环受 孕率高 所 应 定期观 察 . U 尤其 是置放后一年内者 ,有资 料报 道 8 .%的 ID脱落发生在 35 U 置放后 的一年内 .而 5 %脱 落发 生在 置放 ID后 的头三个 月的 0 U 多见 本组 4 例病 例脱落者 ,均在置放后半年 内发生 ,脱落常 发生在金属 … 0’型环置放 者。 T’型节育 环率组病 例未发 现 脱落者 ,但发现有变型或下移 ,使 宫内 ID距 宫底肌 壁厚度 增 U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39 — 6 40 .
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也可用补阳还五汤取得补气活血的功
效 ,得 到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1 。本研 究表 明 ,补 阳还 五汤治疗脑 血管 栓 塞 导致的头晕总有 效率达9 6 . 6 7 %,明显高 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8 3 . 3 3 %,
反应发生率等。 1 . 2 . 2治疗方法: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泼尼
松 ,每次3 0 mg ,每 天2 次 ,连 续用药4 d 后 剂量降低 为1 O 毫克/ 次 ,连
续用药 1 周。 同时给 予患者维生 素B 1 肌内注射治疗 ,每次 1 0 0 m g ,每
法 抽取在 2 0 1 2 年 5月至 2 0 1 4年 5月我 院收 治 的临床确 诊 周 围性 面瘫 惠者 7 6例 ,将其按 照 入 院时 间顺序 分成 对照 组和 观 察组 ,对 照组 惠 者接 受常规 药 物 治疗 ,观 察 组患 者 则是接 受针 刺 联合 穴位按 摩 进行 治 疗 ,而后 对这 两组 患者 的 治疗 效果 进行 对 比 分析 。结 果 对 比 发现 ,
1 . 2 方法 1 . 2 . 1 研 究方法 :将 以上统计 的研 究对象 按照入院时 间顺序进行 编号 , 单号患者入 选对照组 ,双号患者入选 观察组 ,对 照组患者接受 常规药
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针刺联合穴位按摩进患者治疗后面部
情同意书 。
1 . 3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3 个疗程后,参照H 一 1 3 面神经分级 评价标准对疗效进行判断 1 ,将治疗效果分成:治愈:患者面部区域
全部恢 复正常 ,H B 分级 为 I 级 ,显效 :治疗 后 ,仔 细观察 患者面 部 存在轻微 的功 能障碍 ,面部 静止时对称 ,张力正常 ,眼睛能够 完全闭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熊某 , ,5岁 , 男 3 汉族 。主 因右侧 口眼歪斜 1 月余 于 20 0 9年 l O月 1 2日就诊 。一月余前晨起后 出现右侧 日眼歪斜 , 曾在外 院 行针刺 、 电针、 D T P照射等 治疗 一月 无效 , 转笔 者所 在科 室治 故 疗 。查体 : 右侧额纹消失 、 眼裂增宽 , 不能闭眼 , 右侧鼻唇 沟变 浅 ,
治痿独取 阳明. 取手 足阳明经穴 为主, , 故 手足太阳为辅 。取穴 : 地
仓 ( ) 颊 车 ( ) 阳 白 ( ) 四 白 ( ) 下 关 ( ) 足 三 里 患 、 患 、 患 、 患 、 患 、 ( )合谷 ( ) 。 双 、 双 等
23 针刺 、 . 推拿 方 法
暖, 避免风吹 , 切记冷水 洗脸 ; 注意保 护 眼睛。另外 , 嘱患者平 应
通络 为治 疗 原 则 。
神经麻痹 。给予针刺 配合推拿 、 面部热敷治疗 三个疗程 即痊愈 。
5 注 意 事 项
2 2 取 穴 原 则 及 取 穴 阳经 循 行 于 面 , . 面瘫 又属 中 医 痿 症 范 畴 ,
针刺 宜早 不 宜 晚 , 穴 宜 少 不 宜 多 , 法 宜 轻 不 宜 重 ; 意 保 取 手 注
3 治 疗 结 果
【 关键词 】 针 灸 ; 推拿 ; 周 围性 面瘫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 现代医学所 称面神 经麻痹 , 中枢性及 有
周 围 性 之 分 , 围性 面 瘫 是 面 神 经 核 以 下 病 变 所 致 的周 围 性 神 经 周 观 察 组 的 痊 愈 率 达 到 8 % , 对 照 组 仅 为 3 % , 统 计 学 处 2 而 6 经 理 =1. 5P < . 1 说 明 面瘫 接 受 针 灸 配 合 推 拿 治 疗 , 预 16 , 0O , 其 后 好 , 表 l 见 。 表 1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面瘫疗效对照 ( ) %

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60 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配合穴位按摩组)30 例与对照组(电针治疗组)30 例。

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面瘫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 66.67%;对照组治愈8 例,治愈率26.6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电针;穴位按摩【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95-01“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而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电针加穴位按摩治疗是有效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之一。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12年8月-2013年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七诊室确诊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

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68岁。

病程为1天-7天不等,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意义。

1.2诊断依据: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22西医诊断标准:《神经病学》[2]2 治疗方法患者均予脱水药物静点,激素、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口服治疗。

针刺以面颊局部和阳明经腧穴为主;后均予tdp照射患侧耳后翳风穴;治疗后嘱患者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再受风寒。

2.1治疗组:电针配合穴位按摩组治法:针刺+电针+tdp 照射+穴位按摩取穴:患侧攒竹、鱼腰、丝竹空、公孙、太阳、颧髎、四白、迎香、牵正、地仓、水沟、夹承浆、风池、翳风、合谷(对侧)、太冲(患侧)等穴。

电针与中医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0例疗效观察

电针与中医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0例疗效观察

毛运动,溶解分泌物,从而使分泌物得到稀释,使黏液粘稠度得到降低,减少黏液的滞留,恢复患者咽鼓管通气功能,改善患者听力阈值妙⑹。

二者联合鼓室内给药,可经不同机制发挥协同作用,起到缓解炎症反应、抗过敏作用,降低黏膜表面张力,有效促进分泌物的溶解与排出,促进咽鼓管重新开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听力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经鼓室注入曲安奈德与氨漠索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力阈值,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白育青,李军,李墩,等•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7例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3):407 [2]张伟强,刘稳,李培华,等.咽鼓管冠脉球囊扩张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25(4):419[3]肖俊,王轶,涂恩毅.盐酸氨澳索鼓室内注射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耳积液与血清PCT、hs-CRP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6):2106[4]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131[5]周诗侗,高明华,邹帆,等.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或不伴鼓膜穿刺[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1):48[6]宋善芳,郝青,付伟伟.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干扰素r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6):741[7]胡全福,欧阳绍基,姚榕威,等.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澳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性因子、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22(23):2897[8]薛敏燕,陈建超•鼓室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9):948 [9]杨明,朱晓燕,伏飞达,等.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澳索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3):4489 [10]吴晓峰,石农.盐酸氨澳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60(收稿日期:2020-01-15)电针与中医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0例疗效观察王加松(咸宁市中医医院,湖北咸宁437100)摘要:目的比较电针联合中医推拿手法与单纯应用电针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疗效。

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2016.10中医中药165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王勇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 434020【摘 要】目的:研究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面瘫患者80例。

8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疗法组。

针灸组仅接受针灸治疗,联合疗法组接受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面瘫治疗效果;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时间、后遗症发生率。

结果:联合疗法组相较于针灸组面瘫治疗效果更高,P<0.05;联合疗法组相较于针灸组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后遗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后遗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推拿按摩;针灸;联合疗法;面瘫;临床疗效面瘫也为口眼歪斜,是因面神经管或茎乳突孔急性化脓性神经炎引发周围神经麻痹所致,在任何年龄段可发病,且男性患者较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面瘫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

本研究对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面瘫患者80例。

8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疗法组。

联合疗法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17-76岁,年龄(38.34±2.13)岁。

病程1-14天,病程(7.51±1.29)天。

针灸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17-75岁,年龄(38.18±2.46)岁。

病程1-14天,病程(7.36±1.28)天。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针灸组仅接受针灸治疗,联合疗法组接受推拿按摩与针灸联合疗法治疗。

其中,(1)针灸方法为:采用电针仪进行针灸,选择地仓穴、太阳穴、四白穴、太白穴、牵正穴、阳白穴为穴位,采用断续波,每次选择两个穴位,电针的频率为60次/min ,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注意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在症状消失后对电针波进行调整,并给予患侧神经和肌肉调节平衡治疗,每天1次,治疗30天。

按摩加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疗效分析

按摩加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疗效分析

按摩加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疗效分析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治疗面瘫的方法颇多,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较为重要。

我科从2008年~2009年,以经络学说为主。

参考神经生理,采用少针,浅刺,透穴,沿经络走行方向进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2例,门诊治疗60例,住院治疗2例。

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者65岁;右侧面瘫42例,左侧面瘫20例。

本组患者中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2年,第1次发作56例,第2次发作为6例。

病因:诱发因素中,由受风寒诱发者36例,病毒感冒后16例,中耳炎引起10例。

2 治疗方法急性期(发病7天内);未行使电针刺激治疗之前;先行使穴位部位进行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每次治疗之前先进行按摩3分钟~5分钟,舒通经络后,再取患侧穴位进行电针刺激,疗效更为显著。

取患侧太阳透下关,阳白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用0.40mm×60mm针,沿皮下经络走行进行透穴。

翳风、迎春、健侧合谷,使0.40mm×25mm针,浅刺、轻刺、中强刺激等手法。

针刺方向与经络肌肉走行方向一致,同时用电针治疗仪进行治疗,采用波断为:脉冲,间断波15次~20次/分,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宜,两种治疗方法。

留针20分钟~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急性期还可根据病情适当给予血管扩张药物。

恢复:第1疗程效果没有明显改变;第2疗程有所进步;第3疗程基本痊愈。

后遗症期(超过半年以上不愈者),后遣症状多为闭目,抬眉,鼓腮,示齿功能差,取穴可与恢复期相同,电刺量可稍大,时间可为40分钟。

疗效标准:症状完全消失,而肌功能恢复正常者为痊愈:症状大部分消失,面部肌肉功能部分恢复为有效;治疗后遗症体征无变化者无效。

疗效:本病治疗次数最少为7天,一般为7天~14天,最长为28天。

痊愈58例(93.55%),好转3例(4.84%),无效1例(1.6%)。

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临床体会

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临床体会

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临床体会
李树山;李雪
【期刊名称】《宁夏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25)008
【摘要】目的总结电针配合按摩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每次15-20分钟,然后用"八字法"施以按摩,病情好转后行热敷及功能锻炼.结果56例患者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确切,费用低廉,简便易操作.
【总页数】1页(P502-502)
【作者】李树山;李雪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王洼煤矿职工医院,宁夏,固原,756504;宁夏固原市王洼煤矿职工医院,宁夏,固原,7565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1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8例疗效观察 [J], 柯伟明;何洪;周小鸿
2.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8例 [J], 胡义敏;李海霞
3.电针配合微波及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体会 [J], 董恩荣
4.中医电针与手法按摩配合TDP照射治疗面瘫85例临床体会 [J], 黄瑜
5.电针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临床观察 [J], 罗高频;张亚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加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05T11:09:56.1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戴景州宋彩娟[导读]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戴景州1 宋彩娟2(1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0;2桦南林业局职工医院154400)【中图分类号】R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1-0186-01 【关键词】按摩加电针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治疗面瘫的方法颇多,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较为重要。

我科从2008年~2009年,以经络学说为主。

参考神经生理,采用少针,浅刺,透穴,沿经络走行方向进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2例,门诊治疗60例,住院治疗2例。

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者65岁;右侧面瘫42例,左侧面瘫20例。

本组患者中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2年,第1次发作56例,第2次发作为6例。

病因:诱发因素中,由受风寒诱发者36例,病毒感冒后16例,中耳炎引起10例。

2 治疗方法
急性期(发病7天内);未行使电针刺激治疗之前;先行使穴位部位进行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每次治疗之前先进行按摩3分钟~5分钟,舒通经络后,再取患侧穴位进行电针刺激,疗效更为显著。

取患侧太阳透下关,阳白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用0.40mm×60mm针,沿皮下经络走行进行透穴。

翳风、迎春、健侧合谷,使0.40mm×25mm针,浅刺、轻刺、中强刺激等手法。

针刺方向与经络肌肉走行方向一致,同时用电针治疗仪进行治疗,采用波断为:脉冲,间断波15次~20次/分,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宜,两种治疗方法。

留针20分钟~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急性期还可根据病情适当给予血管扩张药物。

恢复:第1疗程效果没有明显改变;
第2疗程有所进步;第3疗程基本痊愈。

后遗症期(超过半年以上不愈者),后遣症状多为闭目,抬眉,鼓腮,示齿功能差,取穴可与恢复期相同,电刺量可稍大,时间可为40分钟。

疗效标准:症状完全消失,而肌功能恢复正常者为痊愈:症状大部分消失,面部肌肉功能部分恢复为有效;治疗后遗症体征无变化者无效。

疗效:本病治疗次数最少为7天,一般为7天~14天,最长为28天。

痊愈58例(93.55%),好转3例(4.84%),无效1例(1.6%)。

有效率为98.3%。

典型病例张某,女,学生,来我科就诊。

主诉:感冒后,第6天,面部有明显瘫痪,流泪,舌左侧前2/3,味觉缺失,查:左侧额纹消失,右眼闭目露白,耸鼻,鼓气,皱眉不能,左口角下垂,右鼻唇沟消失。

用上述方法治疗22次,20日后检查表情动作两侧对称基本恢复正常,经半年随访情况良好。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多因面部受风寒外邪侵袭,经络失调,气血阻滞,血不荣筋,肌肉迟缓不收而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产生功能障碍。

周围性面瘫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西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但可以明确的是最终都因面神经的无菌性炎症、水肿甚至变性导致功能障碍致使患侧表情肌瘫痪而发病。

祖国医学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一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尤以针灸治疗效果佳且副作用少。

面部是足三阳经筋散布结聚之处,易感外邪。

本法针刺选用阳白、四白、颊车、攒竹、水沟、地仓等穴,均位于面神经颅外段各分支的重要解剖位置上,针刺范围与三阳经筋在面部的分布区一致,可广泛刺激面神经,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其兴奋性,从而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部分患者面瘫急性期有患侧乳突疼痛、耳痛,属风寒之邪侵袭,卫外不固,故用翳风、风池以祛风解表。

手阳明经筋经过面口各部,取合谷有“面口合谷收”之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多在60%~80%之间。

本文62例患者治愈率达98.39%,大多数在1个月左右治愈,疗效高,见效快。

在治疗中,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在急性期控制炎症发展,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不使病情发展到完全受损是十分重要的。

治疗上通过针刺具有调整阴阳、扶助正气,加上艾灸活血化瘀,开合毛肌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多经穴位透穴可使脏腑与经络,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气的经气行以沟通交融,营卫气血以流通疏浚,增强经络之间的联系,使多径之间同时得气,扩大针刺治疗范围,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从而获得速效,加速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许凯生,黄漫为,王琼梅.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6,26(3):169.
[3] 邱晓虎,谢晓焜,谢昆.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国针灸,2006,26(4):287.
[4] 裘沛然,陈汉平. 新编中国针灸学.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5,5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