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教案5
高三政治生活复习教案5篇
高三政治生活复习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政治快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心。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政治生活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政治生活复习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
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没有中断的文明能力目标: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3、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过程[教学预习准备]:第一、教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以及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资料,制作教学演示文稿。
第二、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确定小组研究的内容,使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①收集四大文明古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的资料。
②收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教学过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复习之前两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到第三单元的内容,回顾开学初的笔记,明确本课学习的是中华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源远流长。
展示学习目标,有的放矢,明确重难点。
拆解源远流长的含义,并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深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镜头一: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城市与最早的文字,率先跨入了文明时代。
高三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教案5
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问题三、教学难点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
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
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材料“在世界文明史的 5 多年里,人类经历了大小 1455 多次战争;和平期仅为 392 年,如果把这 5 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 24 小时中,就有 23 小时在打仗。
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
2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
近年来,各国之间的摩擦不断。
”以上资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我们应该珍爱和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材料二次世界大战后 5 多年来,世界生产总值不断增长,2 年达到 3 亿美元,年人均产值增加 3 倍以上,达到约 5 美元。
高三政治知识教案
高三政治知识教案教案标题:高三政治知识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全面掌握高三政治知识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政治知识解释和评价现实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1. 重点讲解高考政治考试的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2. 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帮助学生建立政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政治学科概述与基本概念活动1:介绍政治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活动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政治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引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发展活动1: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并与其他政党进行比较。
第三课: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活动1:讲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第四课: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活动1:介绍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活动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对外政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分析能力。
第五课: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1:讲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解释和评价实际经济问题。
教学评价方法:1. 针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
2. 每节课结束后,进行课堂小结,检查学生对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定期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笔试、口试和课堂表现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
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教学PPT。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5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5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篇1一、总体思路以课程标准、省颁的《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复习课模式,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能力。
具体讲:1、以培养考生的学习方法为根本。
考能力知识是基础,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方法具有根本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应把培养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高考中这失分那失分,根本原因是学、练、考不得其法。
2、以全面培养素质为目标。
指导学生以全面的联系观点抓学习,在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开展身心保健活动,又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文化学习兴趣与效率的不断提高。
3、以考生为主体。
考试中取得成功取决于考生自己,讲方法、练素质,也取决于学生积极性,在政治课教学复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总之,要引导学生抓住根本,把握方法,跳出题海,提高效率。
二、具体设计1、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基础能力过关。
①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依纲据本,系统全面复习高中政治高考考点,逐一落实,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知识。
②措施:第一: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模块安排按单元从考点、重难点、易混点、典例分析、讲练结合、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第二:一定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文综考试下的政治试题基础性非常突出,漫画取材于课本,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可适时采取默写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第三:加强学法指导,重视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
尤其加强探究题、评析题的解题技巧训练。
第四:继续开展课前时政演讲,把时政学习常态化,“化整为零”。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复习教案 (2)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复习教案【国家】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国家性质叫国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叫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总称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
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6、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公民】1、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意义: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
意义: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监督权。
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
2、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①民主选举:方式:直接、间接、等额、差额意义:是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
②民主决策:途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推动决策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③民主管理:方式: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意义: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逐步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④民主监督:途径: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020届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第五课 精品
2020届高三《政治生活》一轮复习教案之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知识结构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作用我国的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产生的方式与任期制度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人大和人民的关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现人大与其他国家机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二、知识梳理(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部分权力。
(3)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其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A、立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B、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最后十天复习教案新人教必修
《政治生活》最后十天复习教案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表现:1)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2)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3)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①要权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2)怎样做?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注意:能识别、辨别不同方式并结合社会实际说明公民可以采取何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4、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5、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015届高三《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三框复习学案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记忆我国的政体。
2、说明民主集中制及其表现。
3、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重点与难点:1、民主集中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政体?国体与政体有什么关系?我国的政体是什么?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3、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具体表现有哪些?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 )说明: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 )说明:3.人大是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 )说明:4. 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说明:五、巩固练习1、下列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B.人民代表大会制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并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D.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全民民主的性质2、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A.我国国家职能 B.四项基本原则C.“一国两制”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完成后,都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修改,然后再听取社会各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经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修改、通过。
由此可见,我国国家机构()A.依据法律的授权行使权力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是实施政府职能的载体 D.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4、【2013•上海单科10】“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
高考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 第五课 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五课教案【教学目标】1. 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③人大代表的产生2.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3.运用现实材料分析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课时安排】2-3(含练习讲评)【基本知识】1.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是什么?全国人大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分别是什么?2、我国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和人民的有何关系?3.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什么?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是什么?民主集中制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人民代表大会制地位怎样?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知识关系】1. 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的关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存在根本区别:【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2012届江苏苏中三市二调)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92.4%的赞成票,高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表明全国人大具有BA.决定权B.立法权C.审议权D.表决权2.(2011年高考广东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
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C)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1年高考山东卷23)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政治生活第一至五课复习学案
高一政治生活学案寄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相信你能行!政治生活复习学案编号12013-4-22编写人:张桂香审核人:宿园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通解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解释:○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不得有超载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019届高三政治归纳复习教案
2019届高三政治归纳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2019届高三学生复习政治知识,巩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备战高考。
二、教学内容1. 国家机构和国家行政管理1.国家权力机构概述–国家权力机构的种类和组成–国家权力机构的职能和作用2.国家行政管理概述–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国家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要求3.国家权力机构与国家行政管理–国家权力机构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关系和区别–国家权力机构与国家行政管理的协调与制约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基本路线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转折点和重要事件2.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3. 政治制度与政权机构1.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点–政治制度的定义和本质–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分类2.国家政权机构的概述–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作用–国家政权机构的种类和职能3.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政权机构–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中国的政权机构及其职能分工4. 党的基本政策1.党的基本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党的基本政策的定义和内涵–党的基本政策的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2.党的基本政策的主要内容–党的基本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党的基本政策在治理国家和发展经济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解政治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相关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提供复习资料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加强对政治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国家机构和国家行政管理第一课时:国家权力机构概述1.教师介绍国家权力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各自负责的国家权力机构。
3.教师讲解国家权力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国家行政管理概述1.教师介绍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学生讨论国家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高三政治总复习教案
高三政治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高考政治成绩。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高中政治课本内容梳理2.重难点知识讲解3.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4.时事政治与高考政治的结合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讨论法4.练习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高中政治课本内容梳理1.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开始高三政治总复习,我们来回顾一下高中政治课本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翻开书本,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各个单元的知识点。
2.内容梳理(1)经济生活商品与货币交换与分配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与微观经济(2)政治生活公民与国家政府与公民政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关系与宗教政策(3)文化生活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建设与现代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4)生活与哲学哲学基础知识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3.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高中政治课本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将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第二课时:重难点知识讲解1.课堂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高中政治课本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
请大家准备好笔记本,我们一起学习。
2.重难点知识讲解(1)经济生活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2)政治生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党制度民族关系与宗教政策(3)文化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建设与现代化的意义(4)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价值观的内涵与作用方法论的基本原则3.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高中政治的重难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进行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的讲解,帮助大家提高高考成绩。
第三课时: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高中政治的重难点知识,今天我们将进行高考题型及解题技巧的讲解。
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由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 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 2、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上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 3、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 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 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 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2、高考试题连续几年都考查了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利。设问方式一 般有两种,一是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二是人大代表如何去做。 解答此题一般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国国家性质、人大代表的地位。第二,人大代表的职责(协 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第三,人大代表 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第四,人大代表与人 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考点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特别提示】注意以下几点 • 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和联系: • (1)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 • 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2)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 为国家权力机关来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 1、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 • 【特点提示】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
高三政治第三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政治第三轮复习教案5篇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政治第三轮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政治第三轮复习教案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本课地位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最根本的观点。
从理论上看:只有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才能更好地深化第五课的“能动的反映论”原则,即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形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上看: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对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实践意识、创新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素质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基本原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熟悉和领会古代天文学、数学等自然知识和“诸子百家”、《孙子兵法》等社会知识来源于实践以及热力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发展和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等社会知识发展取决于实践发展等基本事实。
2、能力素质要求通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确立依据](1)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明显的递进性。
高二阶段学生抽象(理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为此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理解基本事实、从中归纳出基本结论(观点),或运用基本观点说明基本事实、重大时政。
(2)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要求学生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西部大开发”、“三个代表”等)。
高三政治生活复习集体教案(Word最新版)
高三政治生活复习集体教案通过整理的高三政治生活复习集体教案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题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授课人教学目标1.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2. 我国的国家性质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4.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6.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7.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8.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9.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重点难点重点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必需履行的政治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难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学问框架构建二、具体学问复习(突出重难点学问学习)(一)阅读“国家性质”部分内容,填空:1. 我国国家性质(1)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根本属性:阶级性(3)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阅读“人民民主专政”部分内容,填空:(难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驾驭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作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赐予了新的时代内容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④发展和旺盛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三)阅读“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内容,填空:(重点)备注教学过程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记.(2)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问题三、教学难点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
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
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材料:“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大小14550多次战争;和平期仅为3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小时在打仗。
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
近年来,各国之间的摩擦不断。
”以上资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我们应该珍爱和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多年来,世界生产总值不断增长,2000年达到30亿美元,年人均产值增加3倍以上,达到约5000美元。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教育科学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至今尚有13亿人口未摆脱贫困,10多亿成人文盲,1亿多失学儿童。
想一想:以上图片和资料说明了什么尽管整个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存在着贫穷和饥饿现象,他们渴望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观看视频引出课题二、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意义: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8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谓战争,是指不同的集团或国家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所谓和平,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或者地区范围内或者国内,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国家或者阶级或者社会集团的政治关系处于政常化状态,即非战争状态。
②战争与和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般来说,当战争力量超过和平力量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就遭到践踏,当和平力量超过战争力量跃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和平就能维护,战争就受到钳制。
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9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任务更显迫切和艰巨。
这主要表现在:①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②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③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
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
④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思维拓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9页内容,思考分析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含义:霸权主义,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径。
强权政治,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宰割别国人民,侵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和活动。
(2)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及其表现形式①“强权就是真理”,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二战”后,霸权主义者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明火执仗地进行赤裸裸的侵略;在当代,由于世界人民强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些大国、富国、强国在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手段越来越隐蔽。
其主要形式:企图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经济模式强加于人,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在国家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在国际经济合作中附加种种政治条件;在军备控制和军火出售问题上,不允许别国根据国际惯例进行正常的军品贸易,自己却随心所欲地出售武器;在外交关系中,动辄“制裁”主权国家,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等等。
当今世界正是由于少数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才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胁,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1)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这是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9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世界发展的主体是世界各国人民。
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
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政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0页内容,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总结:中国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
中国政府多次声明,愿意同各国政府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三)课堂小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含义及其现状,知道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从中体会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和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的价值……历史的诠释:战争没有赢家文明的解说:文明没有优劣现实的真理:地球没有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