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及其特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分子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征教案年级:初中课题:分子特征教学目标:1. 掌握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熟练运用Lewis结构、电子云模型等方法描述分子特征。

3. 了解和区分分子中原子的性质和结构对其特征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2. 分子中原子的性质和结构对其特征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运用Lewis结构、电子云模型描述分子特征。

2. 深入理解分子中原子的性质和结构对其特征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2. 分子中原子的性质和结构。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第一章相关内容。

2. PPT课件。

3. 分子模型和原子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介绍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二、学习主体(30分钟)1. 展示PPT,介绍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2. 讲解Lewis结构、电子云模型等描述分子特征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例操作。

3. 分析和讨论分子中原子的性质和结构对其特征的影响,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实验与探究(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分子的特征和结构。

2.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分子的特征和原子的性质和结构之间的联系。

四、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分子特征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深化学生对分子特征的理解。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描述分子特征的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环节和探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化学分子的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的特征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3. 能够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特征;2. 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2. 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日常现象。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2. 分子动画视频;3. 日常现象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分子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子的形状和结构;2. 播放分子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分子的运动状态。

二、分子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 介绍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 讲解分子的特征: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分子体积很小。

三、分子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分子间有间隔: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分子间的间隔;2. 分子不断运动: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分子的运动状态;3. 分子体积很小: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分子的体积大小。

四、分子与原子的区别(10分钟)1. 讲解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 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五、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日常现象(15分钟)1. 展示日常现象图片,如花香四溢、糖溶于水等;2. 引导学生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这些现象,如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糖溶于水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等。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分子的特征;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子模型、动画视频和日常现象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分子的定义、特征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避免产生混淆。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分子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4.针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分子式的书写、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等,教师应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力的理解。
2.实践作业: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如温度、压强等,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有关分子的趣味知识或科技前沿动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拓展作业:
-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分子知识,设计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子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2.掌握分子式的书写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常见分子的化学式。
3.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了解分子的运动状态,掌握分子运动与温度、压强等条件的关系。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分子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建立学生对分子概念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分子的定义、组成、分类及性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氢键等。
-分子的运动状态与温度、压强等条件的关系。
-分子式的书写规则和常见分子的化学式。
2.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和区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 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3. 能够举例说明分子和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引入概念: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组成,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 讲解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微粒,具有独特的性质。

3. 讲解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大小非常微小,无法直接观察到。

4. 比较分子和原子的不同:a. 组成:分子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组成,而原子是单个的微粒。

b. 特征:分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而原子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c. 大小:分子相对较大,原子非常微小。

5. 分子和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a. 分子: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

b. 原子:讲解原子在能源生产、医药、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如核能、放射治疗、材料研究等。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探索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2. 实物展示: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分子和原子的应用,并展示给全班。

4.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游戏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分子拼图游戏、原子模型拼装等。

评价与反馈: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给予回答和解释,帮助学生克服困惑。

3.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给予个体化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详细教案初中化学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掌握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分子的运动状态,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

2. 掌握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2. 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解释分子的运动状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对分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问学生:你知道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吗?物质的微观结构是什么样的?二、概念讲解1. 教师简要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是一种具有独立结构和稳定性的微粒。

2. 教师介绍分子的结构和特点,包括分子的大小、形状、运动状态等。

三、实验操作1. 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分子的运动状态,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水和空气中分子的运动情况。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解释分子的运动状态,探讨分子的热运动与物质的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四、拓展应用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进一步探讨分子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加深对分子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关于分子的知识和概念,强化学生对分子结构和特点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实验报告,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子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分子与结构教学设计模板

分子与结构教学设计模板

分子与结构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子与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求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子的概念和特征2. 分子结构的分类和性质3. 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4. 分子模型的制作和应用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分子与结构的概念,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分子的认知,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步骤二:讲解分子的概念和特征(10分钟)讲解分子的基本定义,分子的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验示范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分子的认识。

步骤三:分子结构的分类和性质(15分钟)介绍分子结构的分类和性质,通过示意图、简单实验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分子结构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步骤四: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15分钟)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通过例题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示和解读分子的结构信息。

步骤五:分子模型的制作和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制作分子模型,通过手工制作或使用分子模型工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模拟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应用分子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步骤六:实验设计(20分钟)提供一个实验设计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分子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和实验操作等。

2.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制作分子模型的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分子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五、教学延伸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分子与结构相关的知识和应用,拓展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初三分子教案

初三分子教案

初三分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构成。

2. 理解分子运动的特点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 能够用分子运动的理论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子的概念和组成。

2. 分子运动的特点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用分子运动的理论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分子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示意图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组成。

2. 检查预习:通过问题的提问,检查学生对分子运动的了解程度。

3. 分子运动的特点: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介绍分子运动的特点,如热运动、碰撞等。

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相互作用、分子之间的引力等。

5. 分子运动的理论解释:通过实验和讲解,引导学生用分子运动的理论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如物质的熔化、沸腾等。

6. 实验操作:设计适合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7.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

8. 锁定重点:通过提问和讲解,强调分子的概念、分子运动的特点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自己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分子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如聚合物的性质。

2. 分子的运动与热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分子运动与热学之间的关系,如热膨胀等。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的概念和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用分子运动的理论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

DNA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DNA分子结构和特点-教学设计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1课时)一、教学理念本节内容的知识较为基础,又是分析讲解结构及特点,因此运用数学中常用的“点、线、面、体”的方法来逐步进入,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认识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在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中水到渠成地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再辅以物理模型的展示,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核酸的元素组成等基础知识,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在上节课中也懂得了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些都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之后,自然会产生类似“DNA凭什么可以成为遗传物质?”的疑问,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甚至学习生物的兴趣。

然而高二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其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还不完善,因此需要教师正确适时地加以引导;其次,学生更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其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是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模型构建或辅以动画、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群体特征:异质程度高,规模为一个班级,整体印象积极好表现。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二《生物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包括DNA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DNA的特性。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进一步阐述DNA分子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到底如何携带遗传信息,引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究。

虽然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接触,但知识结构较为清晰,具有一定逻辑性。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接下去了解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的知识框架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DNA的分子组成;概述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举例说出DNA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2、能力目标:通过对DNA双螺旋模型建立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能够独立自主地建立模型,提高观察、探索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识到多学科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初中化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教案分子

初中化学教案分子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分子的组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

3. 能够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分子的组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分子的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现象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或分子动画演示。

2. 分子的组成和运动规律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分子模型或分子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分子的结构。

2. 提问:你们认为分子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二、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0分钟)1. 介绍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最小粒子,具有独立的化学性质。

2. 讲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具有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等特点。

3. 举例说明分子的运动规律: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碰撞并传递能量。

三、分子的组成和运动规律(10分钟)1. 讲解分子的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

2. 解释分子的运动规律: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具有热运动的能量,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3. 演示分子的运动实验,如烟雾实验或分子扩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子的运动现象。

四、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现象(10分钟)1. 提问学生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香味能飘到远处、为什么水加糖后会变甜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分子的运动规律解释现象,如为什么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等。

五、总结和复习(5分钟)1. 总结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复习分子的组成和运动规律。

3. 提醒学生注意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子模型和实验演示,使学生对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讲解分子的组成和运动规律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分子的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教学中可能存在对分子的运动规律解释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分子运动规律的讲解和应用。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课标要求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课标要求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子的概念及其结构特点;
2. 掌握分子的化学式表示方法;
3. 理解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4. 能够掌握分子的分类及其特性。

教学内容:
1. 分子的定义及特点;
2. 分子的化学式表示方法;
3. 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4. 分子的分类及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分子的定义及特点;
2. 分子的化学式表示方法;
3. 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分子的概念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测试不同分子的性质和行为,加深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讨分子分类及其特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入实际生活例子,引起学生对分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分子的定义及特点,化学式表示方法,性质和行为;
3. 实验:进行一些与分子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加深理解;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内容,梳理重点难点。

教学评价方法:
1. 定期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分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考试时增加与分子相关题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分子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化学分子优秀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优秀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优秀教案教案
教案标题:认识化学分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掌握化学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能够运用化学分子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重点:
1.化学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2.化学分子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运用化学分子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理解和应用化学分子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化学笔记本和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化学分子的概念。

二、讲解:介绍化学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分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三、实验:实验部分可以通过分子模型实验或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化学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四、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化学分子的性质和特征。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化学分子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化学分子的知识,写出一篇关于化学分子的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分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明确化学分子的概念和应用。

初中物理认识分子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分子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分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概念、性质和行为。

2. 掌握分子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 能够运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的概念和性质。

2. 分子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1. 分子的运动规律。

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道具。

2. 分子动理论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无法解释,比如为什么物体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会有吸附现象?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分子的概念来解释。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分子吗?分子是什么?二、分子的概念和性质(10分钟)1. 介绍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物质的化学性质。

2. 介绍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看到;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可以再分。

三、分子的运动规律(10分钟)1. 介绍分子的运动规律: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的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2. 实验演示:用分子模型道具展示分子的运动。

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0分钟)1. 介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 实验演示:用分子模型道具展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五、运用分子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10分钟)1. 举例解释:为什么物体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物体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物体体积膨胀;当物体冷却时,分子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物体体积收缩。

2. 举例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会有吸附现象?当不同物体接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会使它们相互吸引,从而产生吸附现象。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子的概念、性质、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 提醒同学们要善于运用分子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初中化学 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 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如大小、运动、相互作用等。

3. 能够运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特性。

2. 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分子的大小和运动。

2.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1. 分子模型或图片。

2.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分子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分子是什么?2. 学生分享对分子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分子的定义。

二、分子的特性(10分钟)1. 分子的大小: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观察分子的尺寸,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非常微小。

2. 分子的运动: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分子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分子的构成:介绍分子由原子组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种类的分子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2. 分子的性质:解释分子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酸碱性等,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生活中的分子现象(10分钟)1. 案例一:酒精的挥发。

解释酒精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原理。

2. 案例二:酸碱中和反应。

解释酸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分子的定义、特性和基本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子模型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对分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理解分子的特性和基本性质。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分子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分子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分子的知识。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
教学内容: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子的基本结构,掌握分子特性的相关概念;
2. 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分子,并能够解释其性质的差异;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探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不同种类分子的性质对比与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入分子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分子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利用实例让学生猜测分子的特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解释(15分钟)
1. 讲解分子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方式、键的种类等;
2. 引导学生理解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极性、氢键等概念。

三、实验探究(30分钟)
1. 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分子的性质,如溶解度、熔点、沸点等;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种类分子的特性以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2. 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和解释,确保学生对分子特性的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讨分子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实例来说明;
2. 提醒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复习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验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

初中化学分子特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掌握分子的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大小等基本概念;3. 能够运用分子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分子运动的观察和理解;3. 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4. 分子大小的认识。

教学难点:1. 分子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微观解释;2. 分子大小与物质宏观性质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放大镜、分子模型等;2. 教学课件和图片;3. 实验材料:气球、彩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分子的概念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分子是什么?分子在哪里?2. 学生分享对分子的理解和生活中的例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不断运动、相互之间有间隔等特点;2.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3. 分子大小:分子的大小约为10^-10米,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三、分子运动的观察和理解(10分钟)1. 实验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气球、彩带等物体的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子在不断运动;2. 学生讨论:分子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分子运动的微观解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导致分子运动。

四、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10分钟)1. 实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分子模型的排列,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2. 学生讨论: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和作用;3. 分子间作用力的微观解释:分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导致分子间作用力。

五、分子大小的认识(10分钟)1. 学生观察分子模型,了解分子的大小;2. 学生讨论:分子大小与物质宏观性质的关系;3. 分子大小的微观解释:分子大小决定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大小的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受;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分子 教学设计

分子 教学设计

分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分子的概念、组成及结构;2. 能正确区分分子与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3. 能使用分子模型观察和解释化学反应的现象;4. 培养学生对分子科学的兴趣并懂得运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分子的概念和组成;2. 分子的结构;3. 分子的分类;4.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归纳法。

由已知的分子概念、组成和结构出发,进而推导出相关概念和定义的过程;2. 演示法。

以分子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方式进行展示,以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子的结构;3. 实验法。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理解、观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分子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分子”是什么?介绍分子的概念及一些实例,以激发学生对分子科学的兴趣。

2. 初步认识分子(1)介绍分子的组成,区别分子、原子与离子;(2)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在空间三维结构中的分布情况;(3)让学生自行操作模型,初步把握分子构成的基本规则。

3. 深入分析分子的结构(1)介绍共价键、价电子数、单、双、三键等概念,并以H2O、NH3、CH4为例进行展示;(2)通过分子模型演示,探究分子极性及非极性的基本原理;(3)展示有机分子的构成、特点及重要性。

4. 分子的分类介绍小分子、大分子、有机分子、无机分子等的基本分类,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5. 化学反应中的分子作用(1)以反应热、膨胀、变色、变味等实验现象为切入点,介绍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基本作用;(2)通过模型演示,呈现反应物分子相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机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及表现。

2. 简答题:分子的定义及组成。

3. 给定实验数据,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4. 利用分子理论分析简单的现象(如水的表面张力、油与水不溶)。

5. 口头或书面解释输入化学化合物的名称。

分子和分母的性质教学设计

分子和分母的性质教学设计

分子和分母的性质教学设计导语:分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分子和分母两部分,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将通过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和分母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分数运算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定义和含义;2. 掌握分子和分母的性质和特点;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等教学工具;2.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和练习题;3. 学生准备纸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分子和分母的概念(5分钟)通过示意图或实际物品,向学生介绍分子和分母的定义和含义。

分子表示分数中的被分割数,分母表示分数的等分数。

Step 2:分子的性质和特点(15分钟)1. 分子是一个整数;2. 分子的大小决定了分数的大小;3. 分子小于分母时,分数小于1,被称为真分数;4. 分子等于分母时,分数等于1,被称为假分数;5. 分子大于分母时,分数大于1,被称为带分数。

Step 3:分母的性质和特点(15分钟)1. 分母是一个正整数;2. 分母越大,分数表示的等分数越小;3.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Step 4:分子和分母在分数运算中的作用(20分钟)1. 两个分数相加时,要求分母相同,分子相加;2. 两个分数相减时,要求分母相同,分子相减;3. 两个分数相乘时,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4. 两个分数相除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后相乘。

Step 5:练习与应用(30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子和分母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情境。

例如:例1:小明喝了2/3杯奶茶,小红喝了4/5杯奶茶,两人一共喝了多少杯奶茶?解析:分母相同,分子相加。

2/3 + 4/5 = (2×5 + 3×4)/(3×5)= 22/15。

所以,两人一共喝了22/15杯奶茶。

《分子》教学设计

《分子》教学设计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教学手段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
第二章分子和原子
第一节分子
第二节 体积小保持物质
质量小化学性质
性质
运动分子
间隔一种微粒
演示:一张纸是否可以无限撕下去?
观察、思考、想象
新课教学
第一节分子
1、引导想象、分析
(1)常现象举例
(2)演示:
①氨分子扩散
②100毫升水与100毫升酒精混合
(3)展示苯分子照片
比喻说明
2、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的微观过程
3、小结分子性质
4、分子性质的应用
观察、思考、想象阅读、讨论、归纳
分组实验:品红在热水、冷水中的扩散
讨论、举例、回答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教学
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的实质
1、提问:水→水蒸气
硫+氧气→二氧化硫
分别是什么变化?变化中分子有没有改变?
2、计算机模拟上述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
思考、回答
观察、总结
分子的定义
1、引导分析上述两个变化:
分子不变→物质化学性质不变
分子改变→物质化学性质改变
《分子》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分子和原子
第一节分子
授课人:
授课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课时一、分子及其特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从宏观角度对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所接触,本节课开始学生将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知道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分子的特点;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养成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

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

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如:酒精的蒸发,氨水挥发酚酞和的变红实验,装水和装空气注射器的推动,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

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食品袋内装入少量酒精,把袋内空气赶尽,绑紧塑料袋口,将塑料袋放入80摄氏度的热水中。

让学生观察,填写实验报告单。

提出问题:“为什么酒精不见了?”学生们讨论给出结论“例如:酒精蒸发了”教师进一步提问:“是的,液态酒精变成了气态酒精,为什么液态酒精能看到而气态酒精看不到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解释: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

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我们知道单个微小的粒子不容易看到,但当大量小粒子的聚集在一起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无数的酒精分子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液态酒精,所以液态酒精就是可见的,气态酒精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学生会问那为什么气态酒精无法看到呢?听老师给你们娓娓道来:气态物质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但是分子间离得较远,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单个分子,所以就看不到气态酒精。

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这样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分子的的特点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分子到底有多小呢?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
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 -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 x 1023个。

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

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呢?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

按照上面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然要五十万年!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

要求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

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花香四溢;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等等都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解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探究活动: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品红。

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

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

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地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 mL水十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
学生探究活动1:取100 mL酒精和100 mL水,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测量混合后体积,可以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

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00+100<200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说出各自的看法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

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学生探究活动: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教师提出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四、板书设计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