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完整版)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又是以自己的特点来进行学习的。
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乌美娜,《教学设计》1994年版)尤其是在目前强调主体性教育和主体性教学的大气候下,要想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应该首先去了解学生,即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在主体性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应着重从那些方面入手呢?究竟应该怎样去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呢?要明白这些问题,有必要搞清楚在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包括哪几个方面,亦即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极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乌美娜,《教学设计》1994年版)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学习准备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
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
作为个体稳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的学习风格,源于学习者的个性,是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习惯化。
学生一旦形成某种学习风格,就有相对的稳定性。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风格是学生个别差异的集中表现。
测定学习风格的目的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前提下,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
所以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根本。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要想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必须使教学方法、媒体和技术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
因此,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应,或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为了能设计出对学习者最合适的教学,应尽可能了解学习者各方面的特征。
但是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即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特征,在设计层面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不可干预。
对于教学设计实验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包括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风格以及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需要分析的学习者特征包括如下几个维度。
1.起点水平任何一个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称之为起点能力水平或起点能力。
2.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
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是三个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3.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即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水平和态度,对教学传递系统的态度或喜好,这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信息安全教学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
信息安全教学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
当设计信息安全教学时,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方面的问题,供参考:
1. 年龄层次:学习者的年龄会影响其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可能对信息安全意识的理解和技巧有所差异。
2. 学习背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教育程度、职业经验等,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3. 学习目的:学习者参与信息安全教学的目的可能不尽相同。
有些人可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而有些人可能是出于个人兴趣或满足好奇心。
4. 学习风格: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和习惯,例如他们更喜欢听讲座还是进行实践操作等,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5. 学习动机:了解学习者参与信息安全教学的动机,例如他们是否已经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或是因为工作要求而参与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6. 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例如他们的学习速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可以帮助教师制定适合学习者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设计信息安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学习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一)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般特征,二是初始能力。
1、一般特征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它们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影响教学设计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2、初始能力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态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一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技能是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①预备技能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学习的基础。
②目标技能分析,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了解学生对目标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工作就是目标技能分析。
③学习态度分析,如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无兴趣、对这门学科是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都是学习态度分析的内容。
(二)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 年首次提出的。
学习风格一经提出,便引起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学习风格的定义颇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学习风格的本质的解释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都强调学生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倾向在学习风格中的核心地位;都强调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况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都认为学习风格具有个别差异和独特性。
【教学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
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语文【来源】《自己去吧》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第一小学兰海燕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研究成果)【概述】《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
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4、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5、学生已经认识“氵”、“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6、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7、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英语【来源】《Shapes》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第三小学崔凤云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研究成果)【概述】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 15 shapes中的第二课时,新单词有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主要句型是How many……can you see?I can see……。
【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三小学一年级的学生;2、学生已经学习了square、circle、triangle 、rectangle等关于形状的单词和句型;3、学生对one、two、……ten的英语数字已经非常熟悉;4、学生对how many ……can you see?what are they?等句型非常熟悉;5、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6、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英语的听读能力还有待于加强;7、学生对于ppt talking和picture talking的呈现形式感到很好奇。
幼儿园教案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重点过程及难点过程
幼儿园教案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重点过程及难点过程篇一:学习者分析教案设计《学习者分析》教案设计一、前端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对前端分析的两个重要因素有了一定的把握,具备了分析教学设计中非人因素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都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改组或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来获得学习的。
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以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2.学习内容分析:根据教材《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的教学安排,同学们将要学习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者分析的重点是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和学习的特点分析。
知识结构图如下: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和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是讲解的重点,其中,学习风格分析是学习的难点。
3.学习者分析: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2004级学生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现在已经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具有抽象性。
大部分同学已经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课程,掌握了初步的教学理论。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者,我们特意做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在学习风格方面,有58.33%的学生属于直觉型,75%为沉思型,89.58%是视觉型,55.81%是序列型。
有5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场依存型的学习风格,4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场独立型的学习风格。
在学习态度方面,76%和同学都认为教学系统设计课很重要,24%的同学认它的重要性一般。
学习态度方面,有62%的同学都回答过老师的问题,课堂表现比较积极,说明他们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在初始能力方面,有82%的同学参加过调查研究,各种调查方法同学们都有所了解。
有超过半数的同学使用EXCEL进行简单的统计,有9.1%的人能够使用SPSS进行统计,有2们同学会使用SAS统计软件。
教师教案中的学习者特点与个体差异
教师教案中的学习者特点与个体差异教师制定教案是为了有效地教授课程内容,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然而,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案中学习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习者的特点学习者的特点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的特征和习惯。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教学设计。
1. 学习风格: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包括视觉、听觉和动觉等。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图表和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听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听力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动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
2. 学习节奏: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节奏,有些学生学习速度较快,而有些学生学习速度较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尽量避免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学习进度过慢。
3.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不同。
有些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有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或者动力。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并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者个体差异是指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1. 认知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高有低,有些学生天生智商较高,学习能力强,而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而对其他学科则缺乏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3. 学习经验:学生的学习经验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对这个领域毫无了解。
教学设计对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设计对学习者的分析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根据学习者的需求、特点和潜能制定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对学习者的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学设计需要对学习者的兴趣进行分析。
学习者对于不同内容会有不同的兴趣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兴趣领域,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起学习者兴趣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英语口语时,如果学习者对音乐有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将英语对话与英文歌曲相结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设计需要对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进行分析。
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应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和知识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教学难度,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时,如果学习者对基本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习者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设计还需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进行分析。
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学习者偏好视觉方式,有的学习者偏好听觉方式,而有的学习者则更适宜通过实践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倾向,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然后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在教授艺术课程时,如果学习者偏好视觉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来帮助学习者理解艺术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对学习者的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进行分析外,教学设计还应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
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差异很大,教师需要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对于比较内向的学习者,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分析
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诸多方面。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是指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包括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用以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学习者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做出调整,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习者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在进行学习者分析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学生的背景特点。
学生的背景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环境、文化程度等。
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和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并采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和教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第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的认知特点包括思维方式、理解能力、注意力集中度等。
不同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学生善于直观感知,还有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速度较慢。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智能发展需求。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倾向于使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有些学生喜欢通过阅读书籍和文字来学习,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听讲和听说来学习,还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操作来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便学生能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答:学习者分析:教学设计工作中,学习者是中心。
这条原则的确立是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的。
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又是以自己的特定来进行学习的。
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一、学习者年龄特征及思维方式分析。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由“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知识”三个要素决定的,在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树立信息技术课程信心的基础上,对各学段学习者年龄及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是首先而且必要的。
高中阶段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实践经验丰富、自学能力较强、参与教学决策、注重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以后学习(包括信息技术专业,也包括其他专业学习)做好准备,既然是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那么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是多个方向的基础部分(如数据管理基础、算法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基础等),这些学科基础核心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的为学生以后学习做好准备,所以高中必修课应是这些基础知识的有机组合。
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应展开一些专业较强的选修课为特殊学生。
高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以抽象思维为主,自学和自制能力大大提高。
应该让学生继续其基于大众信息技术的信息活动的经历,延伸其信息活动经验,支持其对信息技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认识。
另外,要借助选修课程,增加专业技术取向的部分内容,如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等,使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特征,对信息技术和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要发挥技术应用过程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中的过程性作用,同时不能忽视技术实现过程所携带、支持和传达的具有更加广泛意义的信息文化,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高中则应注重的是“为学生进化专业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在思索中学,在学中去用”。
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它包含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
而学习者特征分析则是指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和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它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
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更加明确教学的方向,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首先,教师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重点。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教师应该明确自己要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有助于教师理清知识结构,将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安排。
其次,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和结构。
教学目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层次结构,从整体到局部,逐步细化。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和结构,逐步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有所进步。
最后,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评价标准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全面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和选择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
认知特点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
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难度把握教学进度,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
情感特点包括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状态和情感需求等。
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有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
行为特点包括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性和适应性等。
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有助于教师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管理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发展潜力。
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
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背景信息: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经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2.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有些学生更喜欢通过听课来学习,有些学生则更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文学感兴趣。
了解学生的学科兴趣,可以利用这种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学生的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确保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有的学生则希望能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5.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个体差异而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大班级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学习者分析。
对于小班级或个别辅导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访谈、学习能力测试等方式进行学习者分析。
根据学习者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例如,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针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提供个别辅导或小组合作学习等。
同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时刻保持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持续地进行学习者分析和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者的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进行相应教学策略的选择。
2. 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同。
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对于教学的效果有较大影响。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可以根据其倾向性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4.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针对其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学习者的前置知识和学习背景:学习者的前置知识和学习背景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有重要影响。
了解学习者的前置知识和学习背景,可以指导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和渐进式的教学设计。
6. 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对其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
了解学习者的社会文化
背景,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和情境,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情感沟通。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才能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策略,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考前理论知识
教育技术考前理论知识1.教育技术: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及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及实践。
2.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3.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4.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预备技能的分析,了解学习者是否具有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二是对目标技能的分析,了解学习者是否已掌握了教学目标中的部分内容;三是对学习态度的分析,可采用态度量表、观察、会谈等方式进行。
5.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和工具。
广义的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一切手段,包括书本、图片、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等。
6.媒体成为教学媒体的两个基本要素:用于储存及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用于支持教及学的活动。
7.多媒体:指的是多媒体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所谓多媒体信息是指集数据、文字、图形及图像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
多媒体技术则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
集成型、交互性、和控制性是多媒体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8.教学媒体选择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依据教学对象。
4、依据教学条件。
9.教学媒体选择方法:1、问题表。
2、矩阵式。
3、算法型。
4、流程图10.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11.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及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及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一)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只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些背景因素,与具体的学科内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即便如此,这些因素还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着促进或妨碍的作用,影响教学设计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美国教育技术界著名学者海涅克等在1989年指出: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
了解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主要方法有观察、采访(面试)、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和开展态度调查、查阅学习者的人事或学习档案等。
学生的一般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这里只介绍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
这样的思维特点构成了中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②思维有了预计性。
在进行复杂活动之前,学生有能力去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和策略。
③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思维成分逐步发展到形式运算思维占优势。
④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从中学开始,学生反省的监控性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明显。
一般情况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对它们加以控制,使得思路更加清晰,判断也更为正确。
⑤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思维过程中,追求新颖独特的因素,追求个性,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
虽然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具体到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是有所区别的。
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下进行;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能够在理论指导之下,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模板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模板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认知特征、情感特征和动机特征。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模板。
一、学习者的认知特征教学设计模板:1. 学习者的认知特征: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例如注意力集中、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等。
2.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帮助他们提高认知能力。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讲解、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4. 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5. 评估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测验、作业、项目等,以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果。
二、学习者的情感特征教学设计模板:1. 学习者的情感特征: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例如兴趣、情绪、动机等。
2.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情感特征,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参与。
4. 教学材料:选择有趣和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材料,如故事、音乐、游戏等,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参与。
5. 评估方式:采用积极的评估方式,如表扬、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三、学习者的动机特征教学设计模板:1. 学习者的动机特征: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动机特征,例如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等。
2.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动机特征,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材料:选择与学生学习动机相符的教学材料,如与实际生活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5. 评估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估方式,如奖励机制、竞赛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设计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中学习者的分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为教学活动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提供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学设计中学习者的分析方法和意义。
首先,学习者的分析有助于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关键。
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确定适合他们的目标。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那么教师可以将目标设置为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其次,学习者的分析有助于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喜好各不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对于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逻辑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此外,学习者的分析有助于设计评估方式。
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者的分析,教师可以确定适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评估方式,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采用图像分析和作品展示的评估方式;对于语言型学生,可以采用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的评估方式。
学习者的分析不仅仅限于学生的个人特点,还包括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感需求。
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感需求与其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背景和情感状态,以便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关心。
例如,对于家庭环境不稳定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稳定情绪,保持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学习者的分析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工具。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学生的信息。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反馈意见。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者特征分析通常包括以下五方面:
(1)起点水平分析。
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其在进入新内容学习以前所掌握的和学习目标有关的技能。
对于起点水平的分析,可以采用测验的方式。
(2)认知结构分析。
(3)学习态度分析。
了解学习者对于要学的内容所持它的某种态度以及对于提供教学的学校和教师的态度等。
判断学习者的态度时,经常用的方法是态度问卷量表。
此外,观察、访谈等方法也可用于学习态度分析。
(4)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当学习者对要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对学习动机进行分析时,教师和以参照凯勒开发的"ARCS 模型",从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凯勒建议问学习者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与你有多大的相关性?""教学目标中最吸引你的是哪部分?""你有多大把握
能成功地达到教学目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解学习者的动机,有助于确定教学设计中的潜在问题。
(5)学习风格分析。
教师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时,可以依据卡里提出的"洋葱模型",从教学偏好、信息处理方式、认知个性风格、场依存/场独立等方面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
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和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如何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
如何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1. 关注有意义的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要考虑学习者稳定的、相似的特征,为集体化教学提供依据,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以便实施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来说,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的,并且是可干预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同时考虑不同学科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以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下面举例说明:⑴对学生一般特征的描述例如,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
⑵对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例如: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学生能口头数数,能从中间任意一个数起接着数,并说出实物的总数;学生能直接用眼看着数,不用手接触物体,目测一定范围内实物的数量;学生能按照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学生能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如让学生按红——黄——蓝——绿的顺序给各种颜色的珠子串成一条项链送给妈妈。
⑶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兴趣、动机等)的分析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在小组活动中学习,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者信息素养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信息社会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信息素养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学习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因此,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者进行信息素养分析十分必要。
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分析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了解学习者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⑵了解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了解学习者的信息意识、态度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般特征,二是初始能力。
1、一般特征
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它们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影响教学设计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2、初始能力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态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一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技能是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①预备技能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学习的基础。
②目标技能分析,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了解学生对目标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工作就是目标技能分析。
③学习态度分析,如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无兴趣、对这门学科是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都是学习态度分析的内容。
(二)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 年首次提出的。
学习风格一经提出,便引起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学习风格的定义颇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学习风格的本质的解释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都强调学生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倾向在学习风格中的核心地位;都强调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况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都认为学习风格具有个别差异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