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复习训练经典试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复习训练经典试题

2021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复习训练经典试题(4课时)目录一、踏莎行.暮春寇准【写景的角度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感情表达感情的方式】二、恨别杜甫【思想感情是否同意前人的评价】三、题武关杜牧【咏史诗修辞方式(拟人对比比方)】四、陇头吟王维【怎样表达思想感情(对比用典)】五、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景物感情虚实结合的手法】六、北歌佚名【人物形象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七、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蒋兴祖女【思想感情抒情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八、长安秋望赵瑕【从意境上分析写景的妙处视听动静结合角度写景】九、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李珣【炼字题对古人评价的看法】十、浣溪沙无名氏【诗歌中细节描写的感化景情关系哀景哀情乐景哀情】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一一-9题.(11分)踏莎行•春暮寇准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8.“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面面?(5分) 8.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绘的(2分)开篇描绘出一幅暮春风物,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后,梅树上也结出了小小的青色果子。

由所闻到所见,犹如画卷般,营造一片清幽的景象。

(3分)9.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分)9.要点: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思念之情,孤寂情怀(3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情景交融(3分)【鉴赏】宋人胡仔称寇凖“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

”这一评语,用以评析寇准的词作也是恰当的。

这首闺怨词便体现了上述艺术特色。

词中以细腻有致、沉郁多情的语言,以写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写景结,以景结情,将暮春时节一位闺中思妇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抒写得委婉感人。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浑然,风格清新,语言晓畅,堪称闺怨词中的佳作。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 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 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 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1)C(2)①烘托。

都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惟见江心秋月白”,以幽静的氛围烘托音乐让人沉醉,而此诗写江月清辉烘托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②侧面描写。

都用听众的反应来表现乐声的美妙,《琵琶行》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乐声打动人心,此诗以“听不尽”来写歌声所具有的吸引力。

(侧面衬托也可给分)【解析】【分析】(1)C项,错在“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应该理解为诗人听到归舟晚唱时,不禁在寂寞的旅途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陶醉于清辉江月及水上歌声之中。

但是,由于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这一阕歌声还没听完,轻舟已经远逝了。

故选C。

(2)首先分析此诗写“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江月似乎看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忽然水上传来渔歌,声音嘹亮悠远,诗人用江月清辉烘托了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而《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作者也以幽静的氛围烘托了音乐让人沉醉。

新高考题型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与解析)

新高考题型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与解析)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备考各地联考最新试题专题汇编专项训练:古代诗歌鉴赏1.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秋暮书怀谢榛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

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注】樽罍:酒杯。

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1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颌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

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

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予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

16.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一)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水自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换星移,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清新、晓畅,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B.颔联中“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

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

C.“槛外长江自流”一句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滕王高阁临江渚”,神完气足。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2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2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板块 2.9.2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1.[xx·大庆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首先明确这两个字描写的对象,“生”指阵阵凉意生发,“满”指清风鸣泉充满耳际。

然后再分析其营造的意境。

答案“生”即生发,阵阵凉意从松林、月光中生出,弥漫整个山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色的清冷。

“满”即充满,清风鸣泉交相呼应,萦绕耳际,以动衬静,精妙地写出了山中的幽静。

2.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完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 “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 “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2)这首诗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1)C(2)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

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

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解析】【分析】(1)C项,“‘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分析错误,这句诗的意思是牧童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怕牛儿相斗,“鼓长鞭”是对牛的警告。

故选C。

(2)牛本自在食草,牧童却担心牛被官家割牛角,一自在一忧虑对比,用了北魏拓跋辉生截牛角的典故,借古讽今,写出封建剥削的残酷,百姓的忧怕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故答案为:⑴C;⑵①运用了用典、反衬的手法。

诗的前八句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结尾两句用典,写牧童之忧与上文形成了反衬。

②结尾两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性,写出了人民对官府的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农家命运的担忧、同情。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集训提升练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1)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集训提升练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一)(含解析)(1)

古代诗歌鉴赏(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9分)行路难张籍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注】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注】弊:同“敝",破旧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本诗第八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D项,“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错误,第八句是将壮士喻为身陷泥中的蟠龙.(2)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题干是“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选材的特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十年离家归未得"直接点出游子淹留他乡之久,归家不得的羁旅之愁.“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弊裘”“羸马”穿着破旧的衣服,骑着瘦弱的老马,写出了“湘东行人”羁旅行役的窘境。

“饥寒"写出主仆二人又饿又冷,筋疲力尽的境况.因“黄金尽”而“无颜色”写出壮士气短无助,其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湘东行人”穷困窘迫的惆怅无奈。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诗人将壮士比喻为身陷泥中的蟠龙,“龙蟠泥中”比喻“湘东行人"时运不济,词句表达了“湘东行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回答本题时,要一句一句分析,抓住诗句中反映诗人情感的词句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突出他羁旅行役的愁苦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洗竹王贞白①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开③节下书。

竹罗隐篱外清阴接药阑④,晓风交戛⑤碧琅玕。

子猷⑥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注】①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

②略洗:稍加砍除丛竹的繁枝。

③琅玕:翠竹的美称。

下文“箱筠”义同。

④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

⑤交戛:交错缠结。

⑥王徽之(公元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

生性高傲,放诞不羁,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

(1)两诗中“竹”的意象都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2)同为咏竹诗,两人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1)①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②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③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

(2)相同点:①两诗都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欣赏竹林风光,终日相依。

②两诗都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诗人爱竹成癖,以竹为友。

不同点:王诗要用长竿“钓巨鱼”,暗示他有高远的情怀,渴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而罗诗则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悠闲的生活。

【解析】【分析】(1)两首诗都是写竹,是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道院竹繁教略洗”“篱外清阴接药阑”,写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自向琅矸节下书”“粉节霜筠漫岁寒”,用竹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

(2)《洗竹》是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具有远大的抱负和高雅的情怀。

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

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

这首诗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1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二板块 2.9.1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板块 2.9.1古代诗歌鉴赏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1.[xx·黄冈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风渡江四首(选一)王士祯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

试分析诗中表现出的诗人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注意风景特点,二要注意诗人的态度。

江面惊险,诗人却能从容“卧”看,由此可知诗人的性格特点。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悠闲从容、乐观洒脱的诗人形象。

前两句描写诗人所见到的两岸的壮丽风光和惊险江面,风景如画。

后两句写诗人冒着大风大浪渡江,于飞舟之中静观两岸美景,一个“卧”字,写尽诗人安闲自在、乐观从容之态。

2.[xx·江西九江七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陆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

二鼓尽,二更结束。

②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

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三个词语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时间:80分钟分值:72分)1.(2019·烟台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听琴萧悫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抑朝飞弄,凄断夜啼声①。

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注】①朝飞弄,即《雉朝飞》曲,相传战国时齐国处士犊沐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

夜啼声,指《乌夜啼》曲,传为何晏之女所创,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

后人常用以上两曲表达爱情中的哀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听琴的环境和时间,居室高深空旷,傍晚凉满阴生,为下文表情达意蓄势。

B.颔联以寻常事物“流水”“秋风”入诗,化抽象为具体,描绘出琴声音节和曲调变化。

C.颈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聆听琴乐的复杂情感,运用典故使诗歌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D.诗歌描写音乐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顺理成章,渐入佳境,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C[“委婉含蓄”表述错误,“凄断”一词属于直接抒情。

](2)诗歌前三联与尾联的感情氛围看似矛盾,实则高度融合。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6分)[答案]诗歌前三联描述了环境的阴凉、琴声的清急和感情的凄苦,氛围格调吻合一致;尾联用道家物我相齐的至高追求观照自我,说明诗人完全沉浸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进而生发出超然物外、高远洒脱的愉悦之情,景、乐、情、人高度融合,融为一体。

2.(2019·泰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借草木的凋残和零落来起兴,用移情的手法凸显宋玉的悲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0 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0 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 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古代诗歌鉴赏(一)1.(XXXX·潍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金陵新亭①李白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

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众人皆相视流泪。

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前两句写金陵风景和豪士们的聚会,用语平实,与他的《静夜思》《赠汪伦》一样,都用“平凡语〞。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哀。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C[C项,意在突出王导的形象。

](2)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6分)答案:“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

(3分)面对动乱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

(3分)2.(XXXX·梅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柳林酒家小楼①陆游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②。

记取清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③。

【注】①当时作者由夔州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中经过果州。

②遒:尽。

③小青楼:这里指酒家小楼。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第一句中,用“烧〞形容桃花盛开,满眼一片火红的颜色,写出了作者的喜悦。

B.以“微〞来修饰“倦〞,说明作者在旅途中感到了些许疲劳,所以他在中午睡了一觉。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0 古代诗歌鉴赏1不分版本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10 古代诗歌鉴赏1不分版本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 古代诗歌鉴赏1不分版本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一)(时间:80分钟分值:72分)1.(2019·烟台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听琴萧悫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抑朝飞弄,凄断夜啼声①。

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注】①朝飞弄,即《雉朝飞》曲,相传战国时齐国处士犊沐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

夜啼声,指《乌夜啼》曲,传为何晏之女所创,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

后人常用以上两曲表达爱情中的哀怨。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点明听琴的环境和时间,居室高深空旷,黄昏凉满阴生,为下文表情达意蓄势。

B.颔联以寻常事物“流水〞“秋风〞入诗,化抽象为具体,描绘出琴声音节和曲调变化。

C.颈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聆听琴乐的复杂情感,运用典故使诗歌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D.诗歌描写音乐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顺理成章,渐入佳境,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C[“委婉含蓄〞表述错误,“凄断〞一词属于直接抒情。

](2)诗歌前三联与尾联的感情气氛看似矛盾,实那么高度融合。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6分)[答案]诗歌前三联描述了环境的阴凉、琴声的清急和感情的凄苦,气氛风格吻合一致;尾联用道家物我相齐的至高追求观照自我,说明诗人完全沉浸其中,到达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进而生发出超然物外、高远洒脱的愉悦之情,景、乐、情、人高度融合,融为一体。

2.(2019·泰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诗的首句借草木的凋残和零落来起兴,用移情的手法凸显宋玉的悲哀。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重组卷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 古代诗歌阅读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重组卷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 古代诗歌阅读
解析
3.(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 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 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 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 情。 答案 B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田塍望如 线”,意思是说远望田埂,笔直如线,而不是“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也不准确,原诗中的“白水光参差”是说水田中的清水粼粼闪光,变幻多姿。
解析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 同?
答: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 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 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 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对仗工整,富含哲理,说明新 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整首诗愤激 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语言雅丽而平整。
解析
2.(2019·全。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一)(时间:80分钟 分值:72分)1.(2019·烟台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听 琴萧 悫洞门凉气满,闲馆夕阴生。

弦随流水急,调杂秋风清。

掩抑朝飞弄,凄断夜啼声①。

至人齐物我,持此悦高情。

【注】 ①朝飞弄,即《雉朝飞》曲,相传战国时齐国处士犊沐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

夜啼声,指《乌夜啼》曲,传为何晏之女所创,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

后人常用以上两曲表达爱情中的哀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听琴的环境和时间,居室高深空旷,傍晚凉满阴生,为下文表情达意蓄势。

B.颔联以寻常事物“流水”“秋风”入诗,化抽象为具体,描绘出琴声音节和曲调变化。

C.颈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聆听琴乐的复杂情感,运用典故使诗歌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D.诗歌描写音乐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顺理成章,渐入佳境,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C [“委婉含蓄”表述错误,“凄断”一词属于直接抒情。

](2)诗歌前三联与尾联的感情氛围看似矛盾,实则高度融合。

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6分)[答案] 诗歌前三联描述了环境的阴凉、琴声的清急和感情的凄苦,氛围格调吻合一致;尾联用道家物我相齐的至高追求观照自我,说明诗人完全沉浸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进而生发出超然物外、高远洒脱的愉悦之情,景、乐、情、人高度融合,融为一体。

2.(2019·泰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 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借草木的凋残和零落来起兴,用移情的手法凸显宋玉的悲哀。

B.颔联说明诗人虽与宋玉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

C.故宅犹在,文藻空留,表明世人虽然没有遗忘宋玉,但并不欣赏他的文采辞藻。

D.本诗将古迹描写与议论融为一体,强化了作者的抒情意味,也丰富了咏古意蕴。

C [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答案] 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作者自况自比,以此抒写自己的不遇之悲。

3.(2019·佛山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从军行张 祜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 ①金紫:金印紫绶,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亦用以指代贵官。

②虎翼:古战阵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紫”暗示了少年的身份,“直指”“虎翼”既写出了少年的用兵,也衬托了少年形象。

B.打败了“千骑虏”,杀出了“百重围”,展现出少年的勇猛也流露了作者对少年的赞美。

C.“寻鹰去”和“射雁归”,都从侧面表现了少年的箭术高超,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

D.“从军行”本为乐府旧题,格律自由、不拘对仗,但本诗对仗工整,已深得近体诗的精髓。

C [“寻鹰去”“射雁归”是对少年的正面描写,而非侧面。

](2)在情感内容上,本诗末两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相同的是:两者都表达出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不同的是:前者是少年满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是英雄垂暮,壮志难酬的悲叹。

本诗尾联借少年之口,说大丈夫与建功立业本就相依,宁可在边塞从军,也不愿在朝廷中担任文职,白首无为。

辛词也说想要替君主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但无奈“白发生”。

4.(2019·合肥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常州张卿养素堂欧阳修江左衣冠世有名,几人今复振家声。

朝廷独立清冰节,闾里归来白首卿。

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

长松野水谁为伴,顾我堪羞恋宠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拈出“家声”二字,意在指出家风传承的重要性,语气上颇为沉重。

B.“朝廷”与“闾里”对举,表达了诗人对张卿壮志难酬、白首归隐的同情。

C.从言谈慷慨、耳目聪明等细节描写中,可以见出张卿老当益壮的风采。

D.对张卿安于“长松野水”的恬淡心境,诗人表达了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意。

B [“朝廷”“闾里”分别是张卿退休前后的两种状态,不存在“壮志难酬”的情况,也并未表达同情。

](2)这是一首酬赠诗,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案] ①磊落刚正,心怀天下。

在朝堂之上能够忠直敢谏,归隐田园后仍然关心国事。

②清廉自律,淡泊名利。

在宠荣之前保持戒慎警醒,与长松野水为伴陶冶情操。

③勇于自省,重视传承。

敢于以人为鉴来解剖自我,能继承和发扬优良家风。

5.(2019·合肥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一丛花·溪堂玩月作陈 亮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①?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

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②。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 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声音。

②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

潇湘:湘水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象。

B.“何处鸣榔”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幽静之美。

C.“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D.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的感慨。

C [“山河影转”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没有体现“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2)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答案] 先总写照澄江、水映长空的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雄伟壮景;再写作者凭栏赏月的情态和秋月照耀下的江乡美景;最后写作者赏月的想象和感受,景色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家国兴亡之感。

6.(2019·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题老学庵壁①陆 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 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C [“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分析错误,“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而没有愁叹,诗人为此而感到愤懑。

](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答案] ①从诗歌首联和尾联来看,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②从诗歌颈联来看,诗人年事已高,晚上本来就睡不好觉;③从诗歌颈联和注释来看,当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无所作为,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诗人为此而忧虑。

(意思对即可)7.(2019·洛阳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早 雁①杜 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④。

【注】 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鹘族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

作者时任黄州(今湖北新洲)刺史。

②仙掌:指长安建章宫有铜铸仙人舒掌托起露盘。

③长门:汉宫殿名。

④菰米、莓苔:植物名,都是雁的食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虏弦开”运用借代手法,用胡骑挽弓射猎征雁指其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B.颔联承首联写孤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

“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突显孤雁之失群离散、形单影只。

C.颈联写诗人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

D.这首诗中的“早雁”与杜牧《赤壁》中的“折戟”一样,都是触发作者思绪的意象,但这首诗婉曲细腻,与《赤壁》豪宕俊爽的风格并不相同。

A [A项,“借代”错,是双关。

](2)这首诗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 ①象征(托物言志),以惊飞四散的早雁象征流离失所的人民;②作者借四散惊飞欲归不得的早雁表达了对饱受骚扰背井离乡有家不能归的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③诗人以汉言唐,借“孤影数声来,胡骑纷纷在”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安边安民、无视百姓苦难的不满,表达对肆意南侵、惊散早雁、袭扰边民的胡骑的愤慨和厌憎,表达对逃亡流离的边民早日得到安置、享受饱暖的期盼。

(意思对即可)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9分)水调歌头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 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

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