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湘教版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
问题探究:
观察下列图中的各民居,看一看它 们具备什么样的特色。这些民居与当地 的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又反映出 什么样的地域文化?
提示:湘西吊脚楼:依山而建, 用当地盛产的杉木。该地多雨, 空气和地层湿度大,吊脚楼底 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 利。
(一)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典型案例:四合院
四合院的空间结构,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 屋围合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 平面格局可大可小,小到只有一进,大者可达数进。
一般来说,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侧的正房、南侧的 倒座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组成,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 宅院中部的开敞空间,是家庭成员劳作、休闲的场所,大 多种植观赏性花木。依据我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 观念,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 住厢房,佣人住倒座房。
都城 以宫殿为中心并确定中轴线,构建城市基本骨架。
(二)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等级分明
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 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 文化的融合。
(二)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等级分明
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 中心多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降低,易形成城市带。
(3)旅游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古 村古镇的经济收入,缓解其保护资金短缺的 问题。但是,过大的游客量对古村古镇的保 护将构成极大的威胁,可能使当地古朴的生 活方式、民俗文化等无形遗产在短时间内迅 速衰减甚至消失。考察家乡的一个古村古镇, 了解它已经受到或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针 对其开发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35张PPT)
朗、和盘托出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 东方古代建
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 筑突出皇权 中西
楼、台、亭、阁与西方宫廷 的重要地 统治
建筑风格 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位,西方国 权力
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 家城市建筑 的不
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 表现出教堂 同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019·西安高一期末)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 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下图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和乌镇 建筑景观图。读图回答 3~4 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3.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矿产
4.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地
结合实例, 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与城乡景
说明地域 观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区域
文化在城 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乡景观上 2.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
的体现 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不同
占优势地位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019·巴坝高中高一期中)近期巴黎圣母院大火,牵动全世界人 民的心。北京故宫是我国的艺术宝库。读巴黎圣母院和北京故 宫图,回答 1~2 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知识导图
一、地域文化 1.文化 (1)来源: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 (2)特点:文化具有_地__域__性___。 (3)分类物非质物方质面方:面如:建如筑价、值服观饰、、制饮度食、等习俗、语言、艺术等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自然景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 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2)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 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__自__然__物__质___加以创造 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 创造的文化景观。 3.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解析:第 9 题,①阿拉斯加—冰屋,半陷地下,是利用冰雪防 风保暖,与地热无关;②东南亚—水屋,房屋高架,是适应当 地湿热的气候环境,架高防湿防虫;③北非—碉堡式建筑,墙 厚窗小,因为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窗小防风沙, 减少室外热空气进入;④北欧—木屋,顶尖坡陡,是因为当地 降水多,尖屋顶利于雨水下流。选 C 正确。第 10 题,②东南 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易发水旱 灾害。选 D 正确。 答案:9.C 10.D
8.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第 7 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且夏季光照强 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 8 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 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答案:7.D 8.B
(2019·长沙长郡中学高一期末)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 民居建筑。据此回答 9~10 题。
3.自然环境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地形、河流对乡村景观影响更为明显,在 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乡村景观各不相同。如我国南方水田和北 方旱地景观,我国南北方的民居各具特色。 4.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1)我国南北方文化不同,城镇景观也不相同。如北方皇家园林 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江南私家园林规 模较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 (2)不同国家的地域文化不同,城镇景观也不同。如以穆斯林文 化为主的国家城市建设和欧洲国家的城市景观大不相同。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福建客家土楼
受地形和当地居民的影响,选择在闽 西山区小平地建屋定居。土楼就地取材, 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 方便且造价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土 楼还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体现了追求 居住安全、家族兴旺团结,域外凝内的 客家文化特色。
福建客家土楼
四合院
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格局
思考二:说出北京和华盛 顿市中心主体建筑景观的 分布差异,并从文化的角 度简述其成因?
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 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园林
法国园林
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 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思考三:说出中西方园林 景观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 有何差异,并从地域文化 的角度简述其成因。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结合实例,分析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根据教材案例,分析我国特色民居建筑所体现的地域 文化,学会探究城乡地域文化景观。
目录
CONTENTE
01 地域文化 02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03 案例:特色民居建筑
•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建 筑、服饰、饮食等)和非物质方面(价值观、制度、习俗、 语言、艺术等)的产物。
• 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文化的形成
不同的地域
自然环境 (位置、气候、地形等)
资源物产
(土地资源、水资源…… )
生活方式与习惯、优势产业
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
东北农田自然风光
案例:云贵高原文化区
云南哈尼梯田
• 云贵高原文化区的云南省红河 州,哈尼族居民种植水稻的梯 田层层叠叠,村寨则多修筑在 山上。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练习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②④B.①③C.①② D.③④解析: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
东亚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
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
答案:A以下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据此完成2~3题。
2.据图片信息概括可知,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A.多元性B.区域性C.独特性D.相对稳定性3.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靠近首都B.温暖湿润的气候C.平原地形D.沿河靠海解析:图片反映出天津的地域文化包罗万象,国内外建筑比比皆是,因此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与天津位于海河和渤海交汇处的位置特点密切相关。
答案:2.A 3.D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4~6题。
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解析:第4题,图示反映了一派“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色,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是该景观的主要分布区。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4张ppt)
雷歌雷剧 雷州石狗
湛江红土文化即雷州文化,雷州
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 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 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 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 占有重要的一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 位居祖国大陆最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 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 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 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如雷 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 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 龙舞等“雷字号”风物,凸显雷州文化特 有风采。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 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 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 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 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 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开发建设了规 模宏大的梯田。
村落景观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房屋建筑景观 陕北窑洞
土地利用景观 云南元阳梯田
乡村景观与人地关系
➢ 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 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质。
➢ 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长期 可能会发展变化。
判断下列地理事物是否属于地域文化
01
珠峰
悬空寺
南方民居
瀑布
我国江南茶园景观
景观 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的地域综合体,是特定地区所 能看到的全部地表景象。
地域文化景观 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 今的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具有重 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与乡村相比,城市景观结构复杂, 建筑密集,受第二、三产业影响更大。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城市色彩等方面。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解析 安徽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山货较多,但对外交通不便,不容易 外销,因此以腌制、腊制和干货为主,因此③④正确。
预习准备区
任务探究区
综合活动区
课后检测区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综合活动区
课后检测区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 1.乡村景观: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 2.地域文化与乡村文化景观:我国北方四合院、皖南_□0_1_徽___派民居、客家土 楼、窑洞、蒙古包和吊脚楼等,这些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_□0_2_自_然__环__境_____的影 响,也受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
预习准备区
任务探究区
综合活动区
课后检测区
入关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马褂,女人也爱穿袍服,但有长短 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成为我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 装。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 “抱腰接面”大礼,现此礼节已被握手礼代替。
预习准备区
任务探究区
答案 B
预习准备区
任务探究区
综合活动区
课后检测区
解析 妈祖一般指护航海神,安徽不临海,故 A 项错误;安徽南部以山地 为主,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适合茶、竹等亚热带经济林木生 长,故 B 项正确;评剧是山东地方戏曲,秦腔为陕西地方戏曲,故 C 项错 误;吊脚楼多分布在气候湿热、地形崎岖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故 D 项错 误。
利于通风,防潮气。
预习准备区
任务探究区
综合活动区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2章 第2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58张ppt)
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 以粮食为主食,房 东部农 人口众多,
业以圈养为主,现在 屋建筑多就地取 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密度较大
出现了大量企业 材,现在楼房增多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 放牧,现在不少牧区 以奶食品、牛羊肉 西部 人口分散, 在水源较好的地方 为主食,喝奶茶, 牧区 密度很小 发展人工草场,有些 住蒙古包,现在定 定居点新建畜产品 居点逐渐增多 加工厂
意义 要源泉
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是_不__断__发_展__变__化__的,但在一
特点
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的_稳_定__性__
2.城乡景观的内涵 (1)城乡景观的含义: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
部形态和_组__合_类__型__与当地的_自__然_地__理__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_价_值__观__、审美观。
一般在城市外__围__ 中心多围绕_摩__天__大__楼_布局,
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 美国 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并
历史的传统建筑
逐渐形成连绵的_城_市__带__
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1)我国:_砖_墙__木__梁__结构、斗拱飞檐和_雕_梁__画__栋__是我国特有的
建筑风格。
(2)西方:柱廊、尖塔、喷泉、_雕_塑__等特点明显。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1.D 2.B [第 1 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而牛羊肉为牧区主要食物。 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货较多,但由于交 通闭塞,不易外销,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第 2 题, 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 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教学目标】1.结合篁岭的乡村景观,归纳篁岭的乡村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能够解释篁岭地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如何造就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通过篁岭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土地与特色晒秋文化形成原因的探究,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上饶市某高中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
作为高一的学生,对文化有所了解,但对城乡景观这个抽象的大范围的概念,定位比较困难,而且受年龄和环境的影响,他们实际接触认识各地的城乡景观是很少的。
如果不以生动的实例讲述,是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
【设计理念】本节主要采取案例探究的教学模式,选择学生熟悉的家乡案例——篁岭晒秋,能假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家国情怀。
本节课以篁岭游览的时间线索串联课程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乡村景观与其地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影响它们形成的有哪些因素。
本次授课我们以一道2016年的高考题为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中国最美符号“篁岭晒秋”,进而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篁岭的乡村景观,感受它的地域文化,让同学们做到“沉浸式体验”,再让同学们一起分析影响因素,一方面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回到课堂开始的题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及设计的地理要素。
教学难点: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单元概览】
【素养纵览】
人地协调观:理解城镇化 综合思维:从城镇土地利用 过程中所出现的局部区 类型、地租水平、付租能力、 域的自然和环境压力过 交通可达性等角度综合分析 大的问题,以及解决此类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分化的原 问题的区域协调途径 因
区域认知:以不同区域为 地理实践力:利处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城镇 化的差异性。大致可从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分 析。
案例,分析城乡内部空间 户外考察的方式,掌握人文
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区 地理户外考察的方法和步骤,
域地域文化的特点
并考察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学法通览】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应从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与城 镇内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居 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也包括少量的商业 区。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由于城镇内部交通可达性及土 地价格等各不相同,不同功能活动在不同区域集聚形成 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析城乡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 展。 (1)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明确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 (2)确定景观处于城市或乡村的哪个功能区或文化区, 从而判断景观是如何体现功能区或文化区的特点。
高中地理第2章城镇和乡村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提升
过来又影响并 ________了地域文化。
[小提醒]地域文化也会再发生变化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1)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
③减轻洪涝灾害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诸葛村地势较高,使得村外溪流难以
汇入,而村内的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用水,因此人工开挖水塘和水井,可
用来保证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且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改善村民居
住环境,D项正确。第2题,当地夏季高温多雨,居住片区分散布局在山
坡上,首先,能够减少对农田和水塘的占用,提高水塘调蓄洪水能力,
的是
(
A.内外隔离,抵御外敌入侵
B.内外相连,完善村内水运网络
C.内外相连,利于洪水外泄
D.调节气候,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
2.诸葛村的居住区多顺应地形分散建在山坡上,其主要目的是
(
①便于敌情观测和防御
④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
②村落少占农田和水塘
⑤减轻村落中心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1.D 2.B
类别
美国
城市
表现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
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
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
欧洲 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
城市 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
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原因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优化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同步优化一、单选题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
图示①〜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上海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⑤表示的是福建土楼,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与该建筑形成相符的自然条件有A.植被稀疏,河网密布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C.气候湿润,夏季炎热D.地形开阔,降水集中3.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EOS城镇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镇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镇产生影响的是()①城镇交通网的结构②城镇建筑的空间布局③城镇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④城镇中文化设施的数量⑤城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⑥城镇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①④B.②⑥C.③⑤D.④⑤5.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①外向性②开放性③内向性④封闭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同时也体现着当地的思想观念、文化和价值观。
读四合院,完成下列小题。
6.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A.市民的服饰B.当地的饮食C.城市的建筑D.当地的习俗7.中国传统民居中“四合院”“照壁”“屏风”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中的()A.内向性和封闭性B.外向性和开放性C.严谨性和逻辑性D.含蓄性和冲动性8.四合院的正房南面窗大,北面窗小,墙厚,通过这些特点推断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A.人们饮食以稻米为主B.当地冬季寒冷,北风强烈。
C.当地的天然植被是针叶林D.四合院多沿河兴建如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巩固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读图,完成1~2题。
1.维持该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2.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1题,由于该地区降水较多且地形崎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森林在该地区域地理环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第2题,由于该地区的村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加大了该地区人民的劳动强度;由于该地区的地势较高,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较小;发展农业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因此把村落建在梯田上方,主要是为了获取清洁的水源。
2.C下图表示某城市中女性最常见的装扮。
据此完成3~5题。
3.这座城市可能是( )①北京②麦加③银川④巴格达⑤雅加达⑥拉萨A.①③B.②④C.①⑤D.④⑥4.该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宗教建筑景观是( )A.清真寺B.教堂C.寺庙D.泰姬陵5.该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A.红墙黄瓦,飞檐斗拱B.白墙尖塔,穹顶水池B.绿篱草地,花园洋房 D.高基斜顶,围墙庭院3题,图中所示的是阿拉伯女性的典型装束。
第4题,图示装扮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常见建筑是清真寺。
第5题,该城市常见的建筑景观是清真寺,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白墙尖塔穹顶。
4.A5.B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6~7题。
6.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
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大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6题,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 。
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
东亚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
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
以下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据此完成2、3题。
2.据图片信息概括可知,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
A.多元性
B.区域性
C.独特性
D.相对稳定性
3.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A.靠近首都
B.温暖湿润的气候
C.平原地形
D.沿河靠海
【解析】2选A,3选D。
图片反映出天津的地域文化包罗万象,国内外建筑比比皆是,因此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与天津位于海河和渤海交汇处的位置特点密切相关。
(2019·海口高一检测)如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
C.河流两岸
D.郊区
5.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6.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说明 ( )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须围墙
【解析】4选A ,5选B, 6选B。
第4题,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
第5题,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市中心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第6题,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种建筑形式上的鲜明对照,是因为中美地域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新思维·新考向】
7.(2019·潍坊高一检测)读山西省的四合院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山西省有一些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1)山西不少地方农户园内都建有水窖,说明其水源来源。
(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
A.山西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院内
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
C.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D.山西人对水“敬若神灵”
(3)分析图中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4)说明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
分析这种结构作用和原因。
【解析】读图可知,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便于排水、收集雨水,说明水窖的水来自大气降水。
而之所以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因是这里缺水,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小;当地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用水不够的问题。
四合院的住宅架构是四面都是房子建院,结合当地的气候冬季寒冷多风,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
答案:(1)大气降水。
(2)B
(3)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小;当地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用水不够的问题。
(4)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多风沙,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