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音乐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彼得与狼》音乐赏析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考查学期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XXXXXX

学号 201103014126

专业国际会计

成绩

指导教师沈玉华

近来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一时感慨良多!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作者,有“俄罗斯作曲家中的东邪”之称的天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他是前苏联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为儿童们写的,如童话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独唱歌曲《丑小鸭》以及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于1936年春天完成的作品,它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的一部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同时也是前苏联音乐的典范作品)。这部作品内容生动有趣,为了让儿童们理解它,作曲家还专门为乐曲写了通俗的解说词。在配器上,它还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的音调,描绘了童话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在这首交响童话里,每个人和动物都是用管弦乐队里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表现的。

A、小鸟,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华丽的顿音和连音来表现,模仿了小鸟清脆而婉转的鸣叫。

B、小鸭,双簧管扁哨发出的装饰音来模拟鸭子那摇摇摆摆走路的形态,听上去就象是鸭子在嘎嘎嘎的叫。

C、猫,单簧管在低音区吹奏出的顿音,表现了猫上窜下跳,活泼机灵的形态。

D、老爷爷,大管独特而又庄严、浑厚且慢速的音调,描速了老爷爷严肃而又唠叨的形象。

E、狼,三支圆号吹奏出刺耳恐怖的不协和的和弦,表现了大灰狼的凶残以及阴森恐怖的气氛。

F、彼得,明快活泼的进行曲旋律以弦乐四重奏形式出现,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

G、猎人,木管和小号吹奏的进行曲曲调刻画了一个坚定的猎人形象。

代表各种人物形象的旋律,在乐曲中时而交织在一起发出声响,时而单个或三三两两地“出场”,编织出一部栩栩如生的音乐童话故事。

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

《彼得与狼》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彼得和他的爷爷住在一个包满栅栏的村庄里。村子的周围是一片浓密的森林,森林里有各种动物,当然也有狼。

有一天,一只狼从栅栏漏洞里钻进了村子,吞下了彼得唯一的好朋友鸭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被吞了,彼得很不服气,彼得跟狼斗智一翻之后,将狼捕获,然后和爷爷去城市中,想把这头狼给卖了。彼得站在关着狼的箱子上享受在胜利的感觉。在城里,胆小鬼们在捉弄笼子中毫无反抗能力的狼。看见狼被人奚落,他觉得似乎人比狼更坏。于是他叫爷爷回家,把这头狼放了。

普罗科菲耶夫用音乐和巧妙明晰的画面把所有角色的性格描写得非常简明、准确而易解,由于规定一些乐器在整个作品中只用于某些特定场合,从而乐队的配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尽管如此,这部作品的乐队写作还是相当丰富多采。

《彼得与狼》的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三大段。开头一段,即在大灰狼出现从而引起一系列戏剧性事件之前,作者先为听众介绍故事中的一些基本角色和他们的活动背景,音乐笼罩在夏日乡村的安宁闲逸气氛中。彼得的主题是整个作品最重要的主导动机,它同小鸟、鸭子、猫和爷爷的主题穿插呈现,虽

然它在反复时不断变换着调性和织体,但轮廓始终是鲜明清晰的。作者用弦乐器生动而温暖的音色和简朴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作为这个人物的性格描写。长笛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还有模仿小鸟啁啾的音型,最容易辨识。双簧管的音色本来带有一点鼻音效果,它的低音区就更像鸭叫一般,而鸭子主题的下行旋律,多少同它的悲惨命运有关。单簧管低音区的咕噜响声和它的主题,显然是模仿猫的媚态和打呼声。爷爷出场则用大管的宣叙调来表示。在这一段音乐中还出现一个次要的矛盾冲突,那就是猫企图趁小鸟同鸭子一直在吵嘴的机会而捉住它,这诡计却给彼得识破下。

《彼得与狼》的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三大段。开头一段,即在大灰狼出现从而引起一系列戏剧性事件之前,作者先为听众介绍故事中的一些基本角色和他们的活动背景,音乐笼罩在夏日乡村的安宁闲逸气氛中。彼得的主题是整个作品最重要的主导动机,它同小鸟、鸭子、猫和爷爷的主题穿插呈现,虽然它在反复时不断变换着调性和织体,但轮廓始终是鲜明清晰的。作者用弦乐器生动而温暖的音色和简朴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作为这个人物的性格描写。长笛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还有模仿小鸟啁啾的音型,最容易辨识。双簧管的音色本来带有一点鼻音效果,它的低音区就更像鸭叫一般,而鸭子主题的下行旋律,多少同它的悲惨命运有关。单簧管低音区的咕噜响声和它的主题,显然是模仿猫的媚态和打呼声。爷爷出场则用大管的宣叙调来表示。在这一段音乐中还出现一个次要的矛盾冲突,那就是猫企图趁小鸟同鸭子一直在吵嘴的机会而捉住它,这诡计却给彼得识破下。

乐曲当中相当于“发展部”的一段最为紧张,从恶狼出现开始。猫的旋律刚露头便突然被打断,然后变成一个快速的乐句直窜高音区——这形象地说明猫一溜烟就爬上了树梢。鸭子的主题也有变化,它的速度加快,显得急躁不安,而且移到高音区形成奔跑的音型;当鸭子被狼一口吞下后,在一片静寂中传出大提琴的一个泛音乐句,这是鸭子在狼肚子中的哀鸣的模仿。此外,彼得在小鸟的帮助之下巧妙地逮住恶狼的描写,例如表示彼得从树上放下套结的弦乐音型等,也同样具体而形象。在这一段中还出现两个新的主题——狼和猎人,前者是三个法国号,后者是愉快的进行曲,它不时还为代表猎人的枪击的定音鼓声所打断。

大灰狼被逮住后,便是乐曲最后一段的开始。从进行曲的雄壮乐声中首先可以听到彼得的主题,现在它改由法国号奏出,原来轻快安逸的曲调变成了一首富丽堂皇的进行曲,充满愉悦和胜利的气氛。随后,童话中所有的角色都在听众面前一一走过。这最后一段带有再现部的意味,因为乐曲的基本主题全都在这里重现,而且音乐也返回到最初的调性——C大调上来。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在音乐会上演奏,但具有“剧场”效果,它的音乐单纯质朴,工笔纤巧,象《爱丽丝漫游记》一样,不但深受广大小听众的热诚欢迎,而且对成年人也同样有吸引力。

《彼得与狼》这个故事也很有教育意义!

彼得经过一番的搏斗,他终于捉住了狼,但是他最终没有杀了狼,而且在卖狼的时候,不怕别人怎么看待他,彼得认为他放走狼是对的,所以他最后放走了狼。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让人没有想到的,他的鸭子被狼吃了,他是那么的怨恨狼,但是他为什么在最后关头还是放走了狼,我想,哪是因为他心中的那一团慈爱的心灵,对万物充满了慈爱之心,特别是动物。他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赞扬,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结果,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动物的慈爱之心,而且更能体现彼得的那个宽容大量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