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名词解释考试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提纲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TANE96].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因为没有第三台计算机,因此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
它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
[1]因此因特网也称为“网络的网络”。
另外,从网络媒介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看做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特定的设备与软件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共享资源。
1、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2、共享资源包括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可以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是计算机网络组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些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对于大型的任务或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负荷。
3.计算机网络按距离、通信介质、拓朴结构等分别可分为哪些类?按通信距离、信息交换方式、网络拓扑结构、通信介质及传输带宽,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种:1、按信息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综合交换网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和总线网等3、按通信介质分: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等4、按传输带宽分:粗缆和细缆5、按通信距离分:局域网、都市网、光域网和internet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哪些?1。
管理信息系统(MIS)2.办公自动化(OA)3.新戏检索系统(IRS)4.电子收款机(POS)5.分布式控制系统(DCS)6。
单播、多播、广播、组播、泛播、冲突域、广播域

假设X代表所有的机器,Y代表X中的一部分机器,Z代表一组机器,1代表一台机器,那么1:1 那就是单播;1:Y 那就是多播;1:X 那就是广播;1:Z 那就是组播;Y=X时,多播就是广播;Y=Z多播就是组播;泛播也叫任意播,是指某组中任意发送方对应拓朴结构中几个最接近的接收方之间的通信。
而组播是指单个发送方对应一组选定接收方的一种通信。
一、什么是组播1、组播的特点1)什么是组播?组播是一种数据包传输方式,当有多台主机同时成为一个数据包的接受者时,出于对带宽和CPU负担的考虑,组播成为了一种最佳选择。
2)组播如何进行工作?组播通过把224.0.0.0-239.255.255.255的D类地址作为目的地址,有一台源主机发出目的地址是以上范围组播地址的报文,在网络中,如果有其他主机对于这个组的报文有兴趣的,可以申请加入这个组,并可以接受这个组,而其他不是这个组的成员是无法接受到这个组的报文的。
3)组播和单播的区别?为了让网络中的多个主机可以同时接受到相同的报文,如果采用单播的方式,那么源主机必须不停的产生多个相同的报文来进行发送,对于一些对时延很敏感的数据,在源主机要产生多个相同的数据报文后,在产生第二个数据报文,这通常是无法容忍的。
而且对于一台主机来说,同时不停的产生一个报文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如果采用组播的方式,源主机可以只需要发送一个报文就可以到达每个需要接受的主机上,这中间还要取决于路由器对组员和组关系的维护和选择。
4)组播和广播的区别?如同上个例子,当有多台主机想要接收相同的报文,广播采用的方式是把报文传送到局域网内每个主机上,不管这个主机是否对报文感兴趣。
这样做就会造成了带宽的浪费和主机的资源浪费。
而组播有一套对组员和组之间关系维护的机制,可以明确的知道在某个子网中,是否有主机对这类组播报文感兴趣,如果没有就不会把报文进行转发,并会通知上游路由器不要再转发这类报文到下游路由器上。
2、组播的缺点:1) 与单播协议相比没有纠错机制,发生丢包错包后难以弥补,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容错机制和QOS加以弥补。
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

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1、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计算机与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条通道,假如这条通道只同意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假如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
冲突域的大小能够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
而交换机就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者多个端口的高速传输不可能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由于所有的数据报文不一致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我们称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冲突域。
2、假如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IP或者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
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但是广播域无法操纵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要紧是带宽与网络延迟。
这种广播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叫做广播域了,二层的交换机是转发广播的,因此不能分割广播域,网桥也不能分割广播域。
而路由器通常不转发广播,因此能够分割或者定义广播域。
冲突域就是共享总线,而集线器HUB就是总线型的,因此不能隔绝冲突域,而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能够隔绝冲突域。
个人见解广播通常是对IP地址来讲的,而其中只有三层交换机与路由是有网络层的,因此它们能够隔绝广播域。
3、中继器(Repeater)作为一个实际产品出现要紧有两个原因:第一,扩展网络距离,将衰减信号通过再生。
第二,实现粗同轴电缆以太网与细同轴电缆以太网的互连。
通过中继器尽管能够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实现两个网段的互连。
但并没有增加网络的可用带宽。
如图1所示,网段1与网段2通过中继器连接后构成了一个单个的冲突域与广播域。
图1 中继器网络集线器实际上相当于多端口(在本章,我们常用"端口"一词代替"接口"这个术语)的中继器。
冲突域和广播域例题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有关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和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的例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理解:
**例题1:**
假设在一个以太网局域网中有多个交换机和集线器连接。
其中,交换机 A 连接了5 台计算机,交换机 B 连接了8 台计算机,而集线器连接了10 台计算机。
请问:
1. 总共有多少个冲突域?
2. 总共有多少个广播域?
**解答:**
1. 冲突域是指在局域网中发生冲突的范围。
在以太网中,交换机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而集线器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
交换机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其每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因此,交换机 A 有 5 个端口,交换机 B 有8 个端口,而集线器有 1 个冲突域。
所以总共有 5 + 8 + 1 = 14 个冲突域。
2. 广播域是指能够接收到相同广播帧的设备范围。
在以太网中,广播帧会被交换机转发到所有端口,而集线器则会将广播帧发送到所有连接的设备。
因此,交换机A 和 B 各自是一个广播域,而集线器连接的所有设备也在同一个广播域。
所以总共有2 + 1 = 3 个广播域。
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理解设备的工作方式以及其对网络范围的影响来进行解答,考察对冲突域和广播域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中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形成及解决对策研究

甘 .才 音高平 巨 孑
计算 机 网络 中冲突域和广播域 的形成及解决对 策研 究
张 明 郭 小燕 瞿朝成
7 07 ; 300 (. 1 兰州城市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兰州
2 甘肃农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 院, . 甘肃兰州
摘
7 07 ) 3 00
如图 2 所示 ,以太 网 l 和以太网 2 通过一个中
如图 1 所示 , 区域 1 是一个广播域 , 而区域 2 是一个
收稿 日期 :0 0 — 8 2 1- 7 1 1
继器进行互连. 由于以太网 1 和以太网 2 都是传统
作者简介 : 张明(96 ) , 1 一 , 甘肃天水人 , 7 男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 计算机网络技 术 、 多媒体技术.
个冲突域 中, 一次只能有一个结点发送信息 , 而其它 结点只能等待 , 并且每一个结点都能够收到任一结
点所发送的信息.
2 广播 域 .
、
、、机 、、一算 、 二一 计 ~一 、~ , \ ~, { 计一, 算 十 一 一 、 一计 算 一 , 算 一, 算计 一, 一 , 、 , 、机机 机 机计 算 机 . 、 /、 \ 、 . ‘ , ,
2 冲 突域 只 能发 生 在一 个 网段 中 , . 而广 播 域 是 可 以跨 网段 的.
网络互连设备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不同的 冲突域和广播域. , 但是 由于不同的网络互连设备工
作 原 理 的不 同以及工作 在 O I 考模 型 的不 同层次 S参
上 ,所 以它们划分冲突域和广播域的效果也就各不 相 同.
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2 (0 )5 05 0 10 — 00 2 1 0 — 4 — 3 1
如何理解交换机分割冲突域但不能分割广播域?

如何理解交换机分割冲突域但不能分割⼴播域?这个问题涉及到⽹络的原理部分,先解释⼀下冲突域和⼴播域,再说明⼀下交换机怎么分割冲突域,交换机为什么是个⼴播域哈。
冲突域冲突域要从Hub说起,以前的⽹络都是共享型的,半双⼯模式,通信双发共享同⼀条物理通信线路,在某⼀时刻只能有⼀个通信设备占⽤链路。
⼤家都在⼀条链路上跑数据,那么发送数据之前就要侦听,看⼀下线路上有没有数据,若有的话就等待,没有就发送。
这就构成了⼀个冲突域。
以前的Hub就是这么⼀个有冲突域的设备,同⼀时刻,只能有⼀个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所以产⽣了⼀个叫做CSMA/CD的协议。
就是这么回事。
交换机隔离冲突域交换机的出现隔离了冲突域。
每台终端可以全双⼯⽅式发送数据,⽽且⾃⼰发送数据⼜不会影响到其它设备,不⽤再去侦听链路是否有别的设备再发送数据了。
每个通信终端独享⼀条链路和端⼝。
冲突域和⼴播域都属于⼆层⽹络的概念,了解了这个才好说明下⾯的⼴播域。
⼴播域以及交换机属于⼴播域⼴播域存在于局域⽹中,交换机构成的⽹络。
先说⼀下什么是⼴播数据。
⼴播就跟咱们听收⾳机⼀样,⼀对多。
255.255.255.255就是个⼴播地址,如果你的电脑给这个地址发送数据,那么整个局域⽹的电脑,包括你的领导的电脑都会收到你发送的数据。
你的电脑发送数据之前,⾸先要发送个ARP帧,去获得通信对⽅的IP地址,也是⼴播包,局域⽹是⾮常惧怕ARP攻击的。
包括通过DHCP服务器⾃动分配IP地址,都需要⼴播数据。
假如局域⽹中存在环路,⼴播数据就会来回转发,都加都在转发,最终导致⽹络瘫痪。
这就需要⼀种技术或者设备隔离⼴播域,就是下⾯说的VLAN划分和路由器隔离。
怎么隔离⼴播域⽅法1:划分VLAN。
VLAN称为虚拟局域⽹,不同VLAN之间数据不能相互通信,同⼀VLAN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所以也就隔离了⼴播。
⼴播数据是不能穿越VLAN的。
你们公司的财务部门属于VLAN100,科研部门属于VLAN200,财务部门的⼴播数据没办法送到科研部门的。
冲突域与广播域的区别

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 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 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 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 条通道, 条通道,如果这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 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 报文通过, 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 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 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 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 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 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 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 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 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而交换机就 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 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 口都是一个冲突域, 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多个端口的高 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 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因为所有 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 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 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如果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 广播地址或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 FFMAC地址是FF广播地址或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 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 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 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 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 ARP寻址等用途 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但是广播 域无法控制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域无法控制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主 要是带宽和网络延迟。 要是带宽和网络延迟。这种广播所能覆盖的范 围就叫做广播域了, 围就叫做广播域了,二层的交换机是转发广播 所以不能分割广播域, 的,所以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一般不转 发广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义广播域。 发广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义广播域。
《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网络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回顾冲突域是一个物理分段,是连接在同一个集线器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
广播域是一个逻辑上的计算机组,该组内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到同样的广播信息。
集线器、交换机等连接的结点都是在同一个广播域内。
路由器、第三层交换机可以划分广播域,即可以连接不同的广播域。
网络的拓扑结构有5种: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
IP地址由网络号与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用32位的二进制或4位十进制数表示(每个数在0~255之间,中间用“.”分隔)。
A类IP地址的特点:首位二进制数一定是0,网络号为8位,主机号为24位。
地址范围:1.0.0.0~127.255.255.255B类IP地址的特点:头两位二进制数一定是10,网络号为16位,主机号为16位。
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C类IP地址的特点:头三位二进制数一定是110,网络号为24位,主机号为8位。
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直接广播地址:主机号部分全为1的IP地址。
有限(本网)广播地址:网络号与主机号全为1的IP地址。
本网络号:“0”网络号即网络号部分全为0。
回送地址:127.0.0.1用于网络软件测试。
A类的私有IP地址:10.0.0.1~10.255.255.255B类的私有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C类的私有IP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缺省子网掩码: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上EPROM中的物理地址,以太网交换机根据某条信息包头中的MAC源地址和MAC目的地址实现包的交换和传递。
IEEE802标准为每个网卡规定了一个48位的全局地址,它是站点的全球唯一的标识符,其中MAC地址的前3个字节(高24位)由IEEE统一分配给厂商,后3个字节(低24位)由厂商分配给每一块网卡。
冲突域和广播域例题

冲突域和广播域例题摘要:一、概念介绍1.冲突域2.广播域二、冲突域与广播域的比较1.概念区别2.功能区别3.应用场景区别三、实际应用案例1.冲突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广播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正文:一、概念介绍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冲突域和广播域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冲突域冲突域,指的是在网络中,当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冲突的范围。
在一个冲突域内,如果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可能会发生冲突,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因此,冲突域可以看作是网络中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可能影响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范围。
2.广播域广播域,指的是在网络中,当一个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时,能够接收到该广播信息的范围。
在一个广播域内,当一个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时,广播信息会被广播域内的所有设备接收到。
因此,广播域可以看作是网络中一个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时,能够影响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范围。
二、冲突域与广播域的比较冲突域和广播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1.概念区别冲突域是指在网络中,当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冲突的范围。
广播域是指在网络中,当一个设备发送广播信息时,能够接收到该广播信息的范围。
2.功能区别冲突域主要影响的是设备的发送数据,广播域主要影响的是设备的接收广播。
3.应用场景区别冲突域通常用于以太网等局域网技术中,用于防止数据冲突。
广播域通常用于网络层以上的通信,用于实现广播功能。
三、实际应用案例1.冲突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无线局域网(WIFI)就采用了冲突域的原理。
在一个WIFI 网络中,如果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可能会发生冲突,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因此,WIFI 网络采用了冲突域的原理,通过分配不同的信道,来避免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2.广播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互联网就采用了广播域的原理。
计算机网络 04_01_图解冲突域和广播域

图解冲突域、广播域作者张保通网络互连设备可以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冲突域、广播域。
但是,由于不同的网络互连设备可能工作在OSI模型的不同层次上。
因此,它们划分冲突域、广播域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
如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网桥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而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上三层。
而每一层的网络互连设备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完成各自不同的任务。
下面我们讨论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划分冲突域、广播域时各自的特点。
1、传统以太网操作传统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是总线型以太网。
在这种类型的以太网中,通信信道只有一个,采用介质共享(介质争用)的访问方法(第1章中介绍的CSMA/CD介质访问方法)。
每个站点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要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就发送数据。
否则,继续侦听直到网络空闲。
如果两个站点同时检测到介质空闲并同时发送出一帧数据,则会导致数据帧的冲突,双方的数据帧均被破坏。
这时,两个站点将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的方法各自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再侦听、发送。
在图1中,主机A只是想要发送一个单播数据包给主机B。
但由于传统共享式以太网的广播性质,接入到总线上的所有主机都将收到此单播数据包。
同时,此时如果任何第二方,包括主机B也要发送数据到总线上都将冲突,导致双方数据发送失败。
我们称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冲突域。
当主机A发送一个目标是所有主机的广播类型数据包时,总线上的所有主机都要接收该广播数据包,并检查广播数据包的内容,如果需要的话加以进一步的处理。
我们称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广播域。
图1传统以太网2、中继器(Repeater)中继器(Repeater)作为一个实际产品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扩展网络距离,将衰减信号经过再生。
第二,实现粗同轴电缆以太网和细同轴电缆以太网的互连。
通过中继器虽然可以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实现两个网段的互连。
软考网工_图解冲突域、广播域

软考网工图解冲突域、广播域软考, 网工, 2009冲突域(物理分段)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
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
在OSI模型中,冲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行简单复制信号的设备。
也就是说,用Hub或者Repeater连接的所有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冲突域内,它不会划分冲突域。
而第二层设备(网桥,交换机)第三层设备(路由器)都可以划分冲突域的,当然也可以连接不同的冲突域。
简单的说,可以将Repeater等看成是一根电缆,而将网桥等看成是一束电缆。
广播域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节点的集合。
如:在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传输一个广播帧,则所有其他能收到这个帧的节点都被认为是该广播帧的一部分。
由于许多设备都极易产生广播,所以如果不维护,就会消耗大量的带宽,降低网络的效率。
由于广播域被认为是OSI中的第二层概念,所以象Hub,交换机等第一,第二层设备连接的节点被认为都是在同一个广播域。
而路由器,第三层交换机则可以划分广播域,即可以连接不同的广播域。
注:一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可以隔离广播,划分VLAN的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隔离广播。
打个通俗的比喻来帮助理解:局域网好比一栋大楼,每个人(好比主机)有自己的房间(房间就好比网卡,房号就是物理地址,即MAC地址),里面的人(主机)人手一个对讲机,由于工作在同一频道,所以一个人说话,其他人都能听到,这就是广播(向所有主机发送信息包),只有目标才会回应,其他人虽然听见但是不理(丢弃包),而这些能听到广播的所有对讲机设备就够成了一个广播域。
而这些对讲机就是集线器(HUB),每个对讲机都像是集线器上的端口,大家都知道对讲机在说话时是不能收听的,必须松开对讲键才能收听,这种同一时刻只能收或者发的工作模式就是半双工。
子网划分、广播域、冲突域、变长子网掩码(VLSM)

子网划分、广播域、冲突域、变长子网掩码(VLSM)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原因有许多,有同学发私信和评论问我什么时候用到子网划分,子网划分到底有什么好处,我就给简单总结一下。
减少网络流量不管什么样的流量,都希望少一些,网络流量也一样,如果路由器的性能不好,网络流量可能导致网络停顿,有了路由器之后大部分流量都在本地的网内,只有去往其他网络的分组江川夜路由器,路由器增加广播域,广播域越多。
每个广播域就越小,每个网络的流量就越少优化网络性能网络性能提升就是减少网络流量的结果简化管理与一个庞大的网络相比,在小网络里更容易排查问题有助于覆盖大型区域公网的网速比局域网的慢的多,价钱还贵单个跨度大的大型网络各方面都可能出问题,将多个小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在这里提到了一个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广播域是指同一网段中所有(ALL)设备组成的网络集合、这些设备侦听该网段中发送的所有广播,路由器组建互联网并划分广播域。
通俗的解释为要分割广播域?分割广播域到底为什么提升网络的性能?举个例子:广播域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我们小时候都做过广播体操,一个喇叭(路由器)。
全校学生(设备)一起做。
那么大家都在一个广播域中。
混乱程度可想而知,有的同学根本不叫做操,只能叫动。
分割之后就是每个班级的体育课,体育老师(路由器)一个一个的教学生(设备),一个一个检查,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老师教100个学生,和教10个学生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路由器分割广播域。
和广播域一同出现的一个术语是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冲突域是指一种网络情况:某台设备(主机)在网络上发送分组时候,当前网段中所有的设备都需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某两台设备同时试图传输数据,将导致冲突,这两台设备必须重传数据,效率很糟糕。
所以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来避免冲突。
这个冲突许很好理解,两个人聊天,一起讲话。
这个就冲突了,不得不重说。
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

冲突域和⼴播域区别
⼀、区别
1、⼴播域就是说如果站点发出⼀个⼴播信号后能接收到这个信号的范围。
通常来说⼀个局域⽹就是⼀个⼴播域。
冲突域指⼀个站点向另⼀个站点发出信号。
除⽬的站点外,有多少站点能收到这个信号。
这些站点就构成⼀个冲突域。
2、冲突域通过集线器连接,⼴播域则通过交换机。
扩展资料:
主要特点:
冲突域是在同⼀个⽹络上两个⽐特同时进⾏传输则会产⽣冲突;在⽹路内部数据分组所产⽣与发⽣冲突的这样⼀个区域称为冲突域,所有的共享介质环境都是⼀个冲突域,在共享介质环境中⼀定类型的冲突域是正常⾏为。
⼴播域(broadcast domain),⼴播域是⼀个逻辑上的计算机组,该组内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到同样的⼴播信息。
(广告传媒)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

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1、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条通道,如果这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
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
而交换机就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多个端口的高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因为所有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我们称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冲突域。
2、如果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IP或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
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但是广播域无法控制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主要是带宽和网络延迟。
这种广播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叫做广播域了,二层的交换机是转发广播的,所以不能分割广播域,网桥也不能分割广播域。
而路由器一般不转发广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义广播域。
冲突域就是共享总线,而集线器HUB就是总线型的,所以不能隔绝冲突域,而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可以隔绝冲突域。
个人见解广播通常是对IP地址来讲的,而其中只有三层交换机和路由是有网络层的,所以它们可以隔绝广播域。
3、中继器(Repeater)作为一个实际产品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扩展网络距离,将衰减信号经过再生。
第二,实现粗同轴电缆以太网和细同轴电缆以太网的互连。
通过中继器虽然可以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实现两个网段的互连。
但并没有增加网络的可用带宽。
如图1所示,网段1和网段2经过中继器连接后构成了一个单个的冲突域和广播域。
图1 中继器网络集线器实际上相当于多端口(在本章,我们常用"端口"一词代替"接口"这个术语)的中继器。
广播域

广播域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是一个逻辑上的计算机组,该组内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到同样的广播信息。
冲突域: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广播域:网络中能接收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集合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广播域是基于第二层(链路层)广播域就是说如果站点发出一个广播信号后能接收到这个信号的范围。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广播域。
广播域内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监听所有的广播包,如果广播域太大了,用户的带宽就小了,并且需要处理更多的广播,网络响应时间将会长到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冲突域: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出信号。
除目的站点外,有多少站点能收到这个信号。
这些站点就构成一个冲突域。
HUB (集线器)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内。
所以HUB不能分割冲突域和广播域。
默认情况下Switch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而每一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所以交换机能分割冲突域,但分割不了广播域。
Vlan技术可以隔离广播域。
Router的每个端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
也可以这么理解。
HUB属于第一层设备所以分割不了冲突域,交换机和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所以能分割冲突域,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所以既能分割冲突域又能分割广播域。
冲突域消耗带宽浪费资源,比如A,B,C三台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若A和B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则同时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各自发送。
这明显浪费了时间和带宽。
默认路由又叫缺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
(默认情况下在路由表中直连路由优先级最高,静态路由优先级其次,下来为动态路由,默认路由最低!)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
默认路由在某些时候非常有效,当存在末梢网络(也叫末端网络或存根网络,一般指只有一个出口的网络)时,使用一条默认路由就可以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网络性能!。
广播域

广播域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是指网段上所有设备的集合。
这些设备收听送往那个网段的所有广播。
冲突域: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
广播域:网络中能接收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集合
冲突域是基于第一层(物理层)
广播域是基于第二层(链路层)
广播域就是说如果站点发出一个广播信号后能接收到这个信号的范
围。
通常来说一个局域网就是一个广播域。
广播域内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监听所有的广播包,如果广播域太大了,用户的带宽就小了,并且需要处理更多的广播,网络响应时间将会长到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冲突域: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出信号。
除目的站点外,有多少站点能收到这个信号。
这些站点就构成一个冲突域。
HUB (集线器)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内。
所以HUB不能分割冲突域和广播域。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Switch)所有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而每一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
所以交换机能分割冲突域,但分割不了广播域。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可以隔离广播域。
路由器(Router)的每个端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
也可以这么理解。
HUB属于第一层设备所以分割不了冲突域,交换机和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所以能分割冲突域,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所以既能分割冲突域又能分割广播域。
冲突域消耗带宽浪费资源,比如A,B,C三台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若A和B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则同时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各自发送。
这明显浪费了时间和带宽。
网络基础知识

电脑网络知识和作用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常被用于连接公司办公室或工厂里的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以便共享资源(如打印机)和交换信息。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或者称MAN,基本上是一种大型的LAN,通常使用于LAN相似的技术。
它可以覆盖一组邻近的公司办公室和一个城市,既可能是私有的也可能是公用的。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或者称WAN,是一种跨越大的地域的网络,通常包含一个国家或州。
它包含想要运行用户(即应用)程序的机器的集合。
“广域”网里包含了很多的“城域”网,“城域”网里包含了很多的“局域”网,当公司里的工作人员提到所谓的“局域”网时,你就可以联想到整个公司是一个“局域”网,一个部门也算是一个“局域”网。
当这些“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就成为“城域”网,多个“城域”网络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广域”网,最后构成整个因特网。
因特网如果是宇宙的话,那么“广域”网可以比拟为“银河系”,你上班的公司可以算是银河中的一个“太阳系”,公司的主机呢,就是一个太阳,而你的计算机就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虚拟专用网(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
虚拟专用网至少应能提供如下功能:。
加密数据,以保证通过公网传输的信息即使被他人截获也不会泄露。
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并能鉴别用户的身份。
提供访问控制,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OSI七层模型: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服务说明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接口说明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而协议涉及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这样各层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互连网络中各实体采用什么样的协议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不改变相邻层的接口就可以了。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对比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项目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对比实验实验日期2016/4/22一实验目的1.1了解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如何转发数据。
1.2理解冲突域和广播域的概念。
1.3对比单播以太网帧和广播以太网帧的目标MAC地址。
二实验原理2.1冲突域与广播域冲突域:在该域内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如果两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会引起冲突,则这两个站点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内。
广播域:在以太网中,能够接收到任意站点发送的广播帧的所有站点的集合称为一个广播域。
2.2集线器和交换机集线器和交换机都是为了扩大以太网覆盖范围而使用的连接设备,但二者的工作原理存在很大差异。
集线器工作在OSI体系结构的物理层。
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转发,从而扩展以太网的覆盖范围。
由于物理层传输的信号是无结构的,因此集线器无法识别接收方,只能将从一个端口接收到信号放大后复制到所有其他端口,即向与该集线器连接的所有站点转发。
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使用以太网帧中的MAC地址进行数据帧转发,从而有效地过滤数据帧。
交换机可以在多个端口对之间同时建立多条并发连接,使得与不同端口连接站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各连接线路彼此互不影响。
三实验要求3.1拓扑图该实验用到4个拓扑图。
其中拓扑图1和拓扑图2是以集线器为中心的共享式以太网;拓扑图3和拓扑图4是以交换机为中心的交换式以太网。
其中拓扑图1和拓扑图2主要用于观察集线器的运行及理解冲突域的概念;拓扑图3和拓扑图4主要用于观察交换机的运行及理解交换机隔离冲突域但不隔离广播域的特性。
在对应的实验步骤中,我们需要将拓扑图1和拓扑图2使用交叉双绞线连接起来,将拓扑图3和拓扑图4使用交叉双绞线连接起来,从而观察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进行以太网扩展时对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影响,从而理解两类设备在扩展以太网时的作用和局限性。
3.2 IP地址配置四实验步骤、结果(程序+注释+截图)及分析4.1观察集线器和交换机的运行4.1.1准备工作打开软件,添加设备进行连接,按照实验要求配置PC的IP地址。
广播域和冲突域问题

关于广播域和冲突域的问题
2011-06-23 09:43:55| 分类:网络管理|字号订阅
该图中有几个冲突域几个广播域?
解答:
1、两个广播域,七个冲突域。
这样的:集线器属于物理层,所有接口同属于一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每个接口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非VLAN型交换机的
所有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若是VLAN型交换机,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路由器属于网络层,每个端口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也是一个单独的广播域。
这个题中,左边是一个集线器,是一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路由器右边
是一个广播域,并且根据图中可知,交换机只连接了一个部门,所以是只有一
个VLAN,交换机有5个端口连接production部门,一个端口连接路由器,因
为交换机每个端口就是一个冲突域,所以路由器右边有6个冲突域。
综上,有2个广播域,7个冲突域。
2、
2广播,7冲突啊!路由分广播,交换分冲突,HUB所有都在一冲突中
3、
hub 只有一个冲突域和一个广播域
switch 一个端口一个冲突域但只有一个广播域
router 冲突域和广播域都是一个端口一个
所以是两个广播域七个冲突域
4、
一个HUB就相当于交换机的一个端口,所以HUB是一台机器一个冲突域,交换机则是一个端口一个冲突域,交换机是隔离冲突域的。
交换机是一个台机器一个广播域(划分VLAN这里不考虑),路由器则是
一个路由器的接口一个广播域,路由器是隔离广播域的。
5、
路过学习,我认为交换机有几条线就有几个冲突域,hub无论有几条都是一个
冲突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域和广播域区别
1、冲突域指的是会产生冲突的最小范围,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过设备互联时,会建立一条通道,如果这条通道只允许瞬间一个数据报文通过,那么在同时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数据报文想从这里通过时就会出现冲突了。
冲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设备的性能,多口hub的冲突域也只有一个,即所有的端口上的数据报文都要排队等待通过。
而交换机就明显的缩小了冲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即一个或多个端口的高速传输不会影响其它端口的传输,因为所有的数据报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队通过,而只是到同一端口的数据才要排队。
我们称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冲突域。
2、如果一个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是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IP或者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数据报文就会被这个网段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并响应,这就叫做广播。
通常广播用来进行ARP寻址等用途,但是广播域无法控制也会对网络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主要是带宽和网络延迟。
这种广播所能覆盖的范围就叫做广播域了,二层的交换机是转发广播的,所以不能分割广播域,网桥也不能分割广播域。
而路由器一般不转发广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义广播域。
冲突域就是共享总线,而集线器HUB就是总线型的,所以不能隔绝冲突域,而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可以隔绝冲突域。
个人见解广播通常是对IP地址来讲的,而其中只有三层交换机和路由是有网络层的,所以它们可以隔绝广播域。
3、中继器(Repeater)作为一个实际产品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扩展网络距离,将衰减信号经过再生。
第二,实现粗同轴电缆以太网和细同轴电缆以太网的互连。
通过中继器虽然可以延长信号传输的距离、实现两个网段的互连。
但并没有增加网络的可用带宽。
如图1所示,网段1和网段2经过中继器连接后构成了一个单个的冲突域和广播域。
图1 中继器网络
集线器实际上相当于多端口(在本章,我们常用"端口"一词代替"接口"这个术语)的中继器。
集线器通常有8个、16个或24个等数量不等的接口。
集线器同样可以延长网络的通信距离,或连接物理结构不同的网络,但主要还是作为一个主机站点的汇聚点,将连接在集线器上各个接口上的主机联系起来使之可以互相通信。
所有主机都连接到中心节点的集线器上构成一个物理上的星型连接。
但实际上,在集线器内部,各接口都是通过背板总线连接在一起的,在逻辑上仍构成一个共享的总线。
因此,集线器和其所有接口所接的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冲突域和一个广播域。
4、网桥(Bridge)
网桥(Bridge)又称为桥接器。
和中继器类似,传统的网桥只有两个端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
和中继器不同的是,网桥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以"学习"网络上主机的地址,同时具有信号过滤的功能。
如图3所示,网段1的主机A发给主机B的数据包不会被网桥转发到网段2。
因为,网桥可以识别这是网段1内部的通信数据流。
同样,网段2的主机X发给主机Y的数据包也不会被网桥转发到网段1。
可见,网桥可以将一个冲突域分割为两个。
其中,每个冲突域共享自己的总线信道带宽。
图3 网桥连接的网络
但是,如果主机C发送了一个目标是所有主机的广播类型数据包时,网桥要转发这样的数据包。
网桥两侧的两个网段总线上的所有主机都要接收该广播数据包。
因此,网段1和网段2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5、交换机(Switch)
交换机(Switch)也被称为交换式集线器。
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连接在集线器上的所有主机共享可用带宽的缺陷。
交换机是通过为需要通信的两台主机直接建立专用的通信信道来增加可用带宽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交换机相当于多端口网桥。
如图4所示,交换机为主机A和主机B建立一条专用的信道,也为主机C和主机D建立一条专用的信道。
只有当某个接口直接连接了一个集线器,而集线器又连接了多台主机时,交换机上的该接口和集线器上所连的所有主机才可能产生冲突,形成冲突域。
换句话说,交换机上的每个接口都是自己的一个冲突域。
图4 交换机连接的网络
但是,交换机同样没有过滤广播通信的功能。
如果交换机收到一个广播数据包后,它会向其所有的端口转发此广播数据包。
因此,交换机和其所有接口所连接的主机共同构成了一个广播域。
我们将使用交换机作为互连设备的局域网称为交换式局域网。
6、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可以识别网络层的地址-IP地址,有能力过滤第3层的广播消息。
实际上,除非做特殊配置,否则路由器从不转发广播类型的数据包。
因此,路由器的每个端口所连接的网络都独自构成一个广播域。
如图5所示,如果各网段都是共享式局域网,则每网段自己构成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图5 路由器连接的网络
7、网关(Gateway)
网关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高三层,因此,并不使用冲突域、广播域的概念。
网关主要用来进行高层协议之间的转换。
例如,充当LOTUS 1-2-3邮件服务和Microsoft Exchange 邮件服务之间的邮件网关。
多协议路由器:作用于网络层,从一条线路上接受输入分组,然后向另一条线路转发,两条线路可能属于不同的网络,并采用不同协议(例如:IP/IPX)。
传输网关:在传输层连接两个网络
应用程序网关:在应用层连接两部分应用程序
有的书上说,凡是3层以上的网络设备都可称之为网关
但是网关不是单纯工作在某一层的,而是需要工作在某几层的
网关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从第一层到第七层都可以有网关设备出现。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关主要是指第三层的设备,即路由器。
关于网关是工作在某几层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过于教条主义,而缺少对事物本质的了解。
譬如说应用网关,一个应用网关的具体设备确实会包括ISO模型中的所有7层(我们不关注具体的协议实现)但是实现网关功能的具体进程并不会涉及到下面的层次,那是一个网络设备要得以运作必须的实现。
而与网关的实现相关的处理只在特定的层次上操作。
因此我们完全是可以确定网关的应用层次的。
有些网关具体的实现可能即包含了多个层次,但这只能说是这个具体的实现是同时包含了多种的网关的实现的,是复合型的而已。
即是说,路由器就是工作在的三层的网关设备。
而代理服务器(特定与一定的服务,譬如web服务。
)就是应用层的网关。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所谓的网关的实现是在确定的层次上的,不能因为其他的层次的存在就说网关是工作在多个层次上的。
我们应该从进程的角度来了解或者解释网关,这就容易看出他的位置。
--------一下引用
1.再强调一次:网关不代表设备,而是很多种功能的一个通称,是一种概念。
不管是中继器还是hub(仅仅中继器的一个延伸而已)都只是属于ethernet的概念。
在一种协议的一个实例上,永远都不会有网关的需求出现。
要理解网关必须在异构的环境中。
另外,其实对于第一层的网关的例子,我也没有具体的体会,因为我也没有见过。
因为第一层主要是定义电气特性,因此这种需求可能会少一些,而且也会比较没有多大的意义。
有几样东西可以供你参考一下:
好象有RS232到RS485的转换器,最近又有RS232到USB的转换器,这些东西应该可以做为第一层的网关来看待(具体的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种网关也叫做协议转换议,比如说E1<-->;ETH,这种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2.还有一种,比如说设置PC的网络的时候会设置IP地址,网关,这时候网关工作在三层,三层之上,具有网络层的功能,另外还有计费,认证的功能,所有的数据经过它。
3。
安全网关,工作在三层,四层。
它的功能包含了日志记录(安全部门规定所有的商用ISP必须在出口有网关记录所有的访问日志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