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p11

合集下载

中医眼科学最终版

中医眼科学最终版

中医眼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1.扁鹊是最早的五官科医生2.王焘著《外台秘要》提出绿翳青盲(相当于青光眼),脑流青盲眼(相当于白内障)3.唐代已能配制假眼,《吴越备史》是世界上关于义眼配制的最早记载4.南宋《洞天清录》记载了叆叇即是眼镜,来矫正老视5.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清代《目经大成》记载金针拨内障八法6.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的附属器以及眼部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7.眼球的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约为23mm,水平径为23.5mm8.眼球(眼珠)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眼球壁可分为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眼球内容物:房水(神水)、晶状体(晶珠)、玻璃体(神膏)9.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后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方,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入眼的静脉系统。

有维持、调节眼压的功能10.视路:是视觉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视觉中枢的传导路径。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中枢)11.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胞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眼眶骨壁的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下裂12.眼外肌,每只眼有6条眼外肌,即4条直肌和2条斜肌。

外直肌受展神经、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其余眼外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皆受动眼神经支配。

13.眼轮匝肌受面神经支配,收缩时眼睑闭合,提上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起开睑作用14.屈光介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连同角膜一同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15.角膜后面,巩膜、晶状体、玻璃体前面,周围以前房角为界的空间称为前房16.眼与心的关系:1.心主血脉,诸脉属目; 2.心主藏神,目为心使。

17.眼与肝的关系:1.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 2.肝主藏血,目受血能视3.肝气通目,辨色视物;4.肝主疏泄,调摄泪液5.肝脉上连目系,气血通达于目。

中医眼科学-1-1

中医眼科学-1-1
• A.《外台秘要》 • B.《千金要方》 • C.《龙树菩萨眼论》 • D.《太平圣惠方》 • E.《圣济总录》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7.正常成人眼球前后径的平均值是
• A.14mm • B.24mm • C.20mm • D.12mm • E.28mm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20.奇经八脉中,司眼开合的经脉是
• A.阴维脉、阳维脉 • B.阴跷脉、阳跷脉
• A.睛明穴 • B.攒竹穴 • C.承泣穴 • D.四白穴 • E.迎香穴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12.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或久郁化火,气火上逆则可 发生
• A.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液上冲
• B.目珠胀痛,视盘充血水肿,视力骤降,聚星 障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8.在现存古代医籍中,最早记载五轮学说的是 • A.《灵枢·大惑论》 • B.《诸病源候论》 • C.《太平圣惠方》 • D.《证治淮绳》 • E.《审视瑶函》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 C.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疳积上目 • D.目珠胀硬,视力骤降 • E.青风内障,火疳,瞳神紧小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13.风邪犯目,如客于经络,则可致
• A.胞睑下垂,目偏视,口眼 斜 • B.胞睑赤肿,视正为斜,肿痛麻木 • C.目涩作痒,风牵偏视,黑睛起翳

中医眼科疾病学与视觉科学

中医眼科疾病学与视觉科学

中医眼科疾病学与视觉科学眼睛作为人体重要的感官器官之一,承担着接收和传递视觉信号的重要任务。

在现代医学中,眼科学分为西医眼科和中医眼科两个学科领域。

其中,中医眼科疾病学着重研究和治疗与眼睛相关的疾病,而视觉科学则涉及视觉功能研究和视觉保健。

一、中医眼科疾病学1. 疾病分类中医眼科疾病学根据病因和病理特点,将眼科疾病分为内眼疾病、外眼疾病和神经性眼病三大类。

内眼疾病包括眼底病变、青光眼等;外眼疾病包括结膜炎、角膜炎等;神经性眼病则主要包括视神经炎、眼震等。

2. 病因分析中医眼科疾病学强调病因分析,认为眼科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遗传因素及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等多个因素有关。

中医眼科疾病学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辨识病情,确定疾病的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 治疗方法中医眼科疾病学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按摩以及中医养生方法等。

中药治疗通过给予患者中药内服或外用,调理身体病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针灸疗法则运用针刺穴位的方法,调整眼部气血循环,增加免疫力,缓解症状。

中医按摩则通过按摩眼部相关穴位,舒缓眼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综合治疗疾病。

二、视觉科学1. 视觉功能研究视觉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视觉神经递质、视网膜感光细胞等的研究,视觉科学有助于揭示人类的视觉机制和视觉感知过程,为视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视觉保健视觉科学也关注视觉保健,提倡正确使用眼睛,预防视觉疾病的发生。

视觉保健包括良好的用眼习惯、适当的用眼休息、正确的坐姿和看书距离等,通过良好的眼部保健措施减少因劳累导致的眼疾发生。

总结:中医眼科疾病学和视觉科学在眼科学领域各有侧重,中医眼科疾病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重治疗眼科疾病的根本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整体调理。

而视觉科学则更加注重眼睛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系统功能的研究,以及预防和保护视觉健康的方法。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书,最早论述眼解剖、生理与病机等。

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外台秘要》论述眼产生辨色视物之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即眼的组织结构须正常;二是“外托三光”,即须有光线照明;三是“内因神识”,即须大脑的整合。

独立发展时期(宋朝一元朝)兴盛时期(明朝一清朝鸦片战争以前):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

明末傅仁宇撰成《审视瑶函》。

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

清代还有顾锡著《银海指南》。

眼球壁: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

(4)后弹力层:损伤后能再生。

(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

中层为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睫状体扁平部,是针拨白内障及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的理想部位。

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层。

1色素上皮层。

2视锥,视杆细胞层3外界膜4外核层5外丛状层6内核层7内丛状层8神经节细胞层9神经纤维层10内界膜。

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最集中的地方。

角膜的生理功能: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感觉及其灵敏,角膜透明,无血管,其营养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和角膜缘血管网。

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总屈光力为+43D。

葡萄膜的生理功能: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由于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所以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

瞳孔:是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

瞳孔可缩小,开大,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瞳孔周围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缩小;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视网膜上的重要组织有黄斑,视网膜的血管及视盘等。

视网膜的血管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竞买,分为颞上支,颞下支,鼻上支和鼻下支。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第一节中医眼科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眼为视觉器官。

人类感知外界环境各种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眼的视觉功能来完成的,故眼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

眼科学">中医眼科学是研究眼的生理、病理和眼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辨证、治疗与预防的专门学科。

它的任务是防治眼病,维护人体视觉器官的健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眼科学">中医眼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眼科学">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眼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并能对一些急重眼病作初步的处理。

眼居头面局部。

由于它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特殊,中医眼科诊断、治疗具有本学科的特点。

同时,眼又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体内脏腑经络的功能正常与否,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因此,眼科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是建立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与中医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密切相关。

所以,眼科学">中医眼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眼科学在每一个时期的成长和进步也是对中医学术与技术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中医眼科,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

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虽然它的发展历史是连贯的,但从发展状况与学术特点来看,大体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时期、奠基时期、独立发展时期、兴盛时期、衰落与复兴时期等。

一、萌芽时期(上古一南北朝)中医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我国历史上商、周、秦、汉诸代。

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一段漫长而原始的、一症一药、对症治疗眼疾的年代之后,开始向着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乃至辨证论治的方向进步。

自从有文字出现以后,有关眼病的医药知识逐渐有了记载。

什么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

什么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

什么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着独特的基本理论和鲜明的特点,为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中医眼科学认为,眼与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眼睛并非孤立的器官,而是与整个身体的生理机能相互关联。

首先,眼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则眼睛明亮,视物清晰;若肝血不足,就容易出现视物模糊、夜盲等症状。

此外,肾藏精,肾精充足才能滋养双目,使眼睛保持良好的视觉功能。

心主血脉,眼睛的供血依赖于心的正常功能,心气不足可能导致眼部供血不足,出现视力下降等问题。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

在经络方面,众多经络都与眼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比如,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这些经络的气血运行是否通畅,直接影响着眼睛的健康。

中医眼科学中的五轮学说也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

五轮分别是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它们与五脏相对应。

肉轮指上下眼睑,对应于脾;血轮指内外眦,对应于心;气轮指白睛,对应于肺;风轮指黑睛,对应于肝;水轮指瞳神,对应于肾。

通过观察五轮的形态、色泽变化,可以推断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

另外,中医眼科学强调眼的生理功能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血津液是维持眼部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血充盈、运行通畅,津液充足,眼睛才能保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如果气血失调,如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或者津液代谢失常,出现津液亏损或痰湿凝滞,都可能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

中医眼科学在诊断眼部疾病时,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眼睛的病变往往是全身健康状况的反映。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结合全身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找出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则是根据不同的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肝肾阴虚导致的眼疾,可能会采用滋补肝肾的方法;对于风热上扰引起的眼病,可能会采用疏风清热的治法。

15《中医眼科学》考核大纲

15《中医眼科学》考核大纲

《中医眼科学》考核大纲前言中医眼科学属祖国医学中医外科系统的临床学科。

考核大纲分总论、各论及附录。

总论为眼科学基础, 各论为眼科疾病,附录为常见内科疾病的眼部表现及眼科常用正常值。

考核的总体目的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临床工作必需的知识,达到正确地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目的,从而提高分析和运用眼科知识的能力。

考核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眼科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要求】了解中医眼科学发展的概况及学习眼科的重要性。

【考核内容】1.根据年代顺序简明介绍中医眼科发展概况。

2.简要讲述中医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与其它各临床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眼球的解剖与生理,以及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3.了解视路、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考核内容】1.眼球壁的解剖与生理、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及眼球内容物和视路。

3.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4.动物眼球解剖实验(1)实验内容:①模型观察。

②猪或兔眼的解剖。

(2)目的要求:①通过本实验比较直观地了解动物眼球的解剖结构。

②按实验步骤解剖动物眼球标本。

③仔细观察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等各部组织。

(3)实验步骤:首先观察眼球模型,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实验。

①察看动物眼及眼球的外形,如两眦、眼睑及相关组织、第三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外肌、视神经。

②观察角膜与虹膜之间的间隙--前房。

③切开角膜缘180°,注意房水溢出,同时进一步观察前房,瞳孔。

④在角膜缘切口1/2处,垂直剪开巩膜5--8毫米,注意分辨虹膜、睫状体,观察晶状体、玻璃体。

⑤取出晶状体、玻璃体,仅存眼球壁,辨识脉络膜、视网膜及其血管、视盘及其生理凹陷等组织。

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眼与五脏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2.熟悉眼与胆的生理关系3.了解眼与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考核内容】1.详细讲述眼与肝、心、脾、肺、肾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中医眼科学 ppt课件

中医眼科学 ppt课件

霰粒肿 麦粒肿 沙眼 白内障
2006-02-03
15
四 常见眼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瞳神干缺) 青光眼(绿风内障、青风内障) 急性结膜炎(天行赤眼、暴风客热) 睑腺炎与霰粒肿 聚星障与凝脂翳
2006-02-03
16
2006-02-03
五 常见眼病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沙眼 角膜病 虹膜睫状体炎 白内障 近视、远视 眼外伤
25
第二章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眼球
2006-02-03
眼的附属器
视路
26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的解剖与生理功能,及中医对 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3.了解视路、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2006-02-03
学习《中医眼科学》,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扼要学 习掌握历代中医眼科学的学术精华,更好的继承和 发扬中医学,使之继续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2006-02-03
4
中医眼科学 与中医基础理论 与其他临床学科 与中药学 与方剂学 与针灸学
2006-02-03
中医眼科学
与西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
与影像学 与药理学 与药物学 与治疗学
例如:当中医学的物质基础未清楚前,不要轻易用 西医学的病名去代替,也不要随便命名新的病名
2006-02-03
7
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在 ??? 中医学学生大多热衷于西医学 ??? 西医学学生大多对中医学无兴趣???
临床医生如何处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关系? 中医学水平要名副其实 西医学水平主要是诊断与治疗原则达到同
2006-02-03
6
两者结合后会有质的变化,不能简单的用西医学的 理论和方法去证实中医学的理论。中医学理论的实质 不一定能够用单一的西医学理论解决。我以为在中医 学的物质基础当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今天我们人类还没 有发现的基础物质。就象物理学、生物学等科学都是 在不断的发展,也就象金字塔等之迷至今还没破译

中医眼科学教学课件

中医眼科学教学课件

03
药物配伍:根据方剂的需要,选 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服药方法:根据方剂的需要,选 择合适的服药方法,以保证药物 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的吸收
0 2 方剂选择: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
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煎煮方法:根据方剂的需要,选 择合适的煎煮方法,以保证药物 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的释放
目的
针灸疗法的适应 症:适用于各种 眼病,如近视、 远视、青光眼、
白内障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针灸疗法的操作 方法: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穴位, 进行针刺或艾灸
针灸疗法的注意 事项:操作时要 注意消毒,避免 感染,同时要注 意针刺的深度和 角度,避免损伤
神经和血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的原理:通过按摩穴位, 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眼 病的目的
05
中医眼科学的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 穴位,调节气血,改
善眼部症状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 眼部周围穴位,缓解 眼部疲劳,改善眼部
症状
中药疗法:使用中药 汤剂、丸剂、散剂等, 调理脏腑,改善眼部
症状
食疗:通过饮食调理, 改善眼部症状,如枸
杞、菊花等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 疏导,缓解眼部症状,
如焦虑、抑郁等
中医眼病诊断与鉴别诊 断
12
四诊在眼病诊断中的应用
望诊:观察眼睑、眼球、瞳孔等 部位的颜色、形态、光泽等
闻诊:听患者声音、呼吸、咳嗽 等,判断病情
问诊: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生 活习惯等,了解病情
切诊:通过脉诊、舌诊等方法, 判断病情
常见眼病的诊断要点
视力检查:了解患 者的视力情况,判 断眼病的严重程度

中医眼科基础上PPT课件

中医眼科基础上PPT课件

2019/8/23
23
3. 大小眦属心 大小眦角为血络结聚而成 两眦疾病与心有关密切
2019/8/23
24
二、眼与肝的关系
1 肝开窍于目, 肝受血而能视 2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3 肝脉上连目系 4 泪为肝之液 5 肝主筋,筋之精为黑眼
2019/8/23
25
1、肝开窍于目 肝受血而能视
目为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肝所藏的精微 物
质可源源不断输送至眼,赖肝血濡养才能视物。
肝藏血,贮藏血液、调整血量
若肝血虚或肝阴虚,可致视物不明,双目 干

2019/8/23
26
2、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肝气冲和条达
目能分辨五色
肝气太过或不及 肝气不和 目病
《诸病源候论 · 五脏六腑病诸候》:“肝 气不
主要功能:明视万物,分辨颜色
2019/8/23
3
一 眼珠 [眼球] 又名睛珠、目珠、目睛 解剖包括:黑睛、白睛、黄仁、瞳神、
神水、晶珠、神膏、视衣及目系等
2019/8/23
பைடு நூலகம்
4
(一)黑睛 [角膜] 又名黑眼、乌睛、乌轮、乌珠、青睛、黑珠 五轮中称风轮 通过黑睛能透视其后组织 是眼珠视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8/23
7
(四)神水
现代中医多认为神水相当于西医眼科学的
房水
早期神水还包括了泪液
还认为神水与眼中某些组织之间的关系
及神水具有营养部分眼组织的作用
2019/8/23
8
(五)瞳神 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等 五轮中称水轮 瞳神含义 1 指黄仁中央圆孔,相当西医学的瞳孔 2 泛指瞳神以及瞳神内各部组织,晶珠、 神膏、视衣、目系、神光、真血等有形无形之物 (1)晶珠

什么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

什么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

什么是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宝贵的方法。

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整体观念和脏腑经络学说。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眼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眼睛虽然是局部器官,但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全身的脏腑经络息息相关。

例如,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血充足则目能视物清晰;若肝血不足,则会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又如肾主藏精,肾精充足,则能上注于目,使眼睛明亮有神;若肾精亏虚,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等问题。

此外,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肺主气,它们的功能正常与否,也会影响到眼睛的健康。

脏腑经络学说在中医眼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将人体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眼部有着丰富的经络分布,如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都与眼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当脏腑功能失调或经络气血不畅时,就会通过经络反映在眼部,出现各种眼病。

例如,肝经风热会导致目赤肿痛;心经有热可能引起目赤生翳等。

中医眼科学还强调阴阳五行学说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

阴阳的平衡与失调是判断眼病性质和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

比如,急性炎症多属于阳证,表现为红肿热痛;慢性疾病多属阴证,常见的有视物昏花、眼干涩等。

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当这种关系失调时,就可能引发眼病。

例如,木克土,若肝气过旺,可能会影响到脾胃功能,从而间接影响眼睛。

在病因病机方面,中医眼科学认为眼病的发生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外伤等多种因素。

外感六淫中的风、热、暑、湿、燥、寒邪,都可能侵袭眼部而致病。

比如,风邪善行而数变,容易导致目痒、目眩等症状;热邪多表现为目赤肿痛。

内伤七情中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的情志变化会损伤相应的脏腑,进而影响眼睛。

(完整word版)中医眼科学(表)

(完整word版)中医眼科学(表)
泪多哆稀
白睛红赤
白睛红赤浮肿
白睛红赤浮肿,点状或片状白睛溢血
白睛红赤浮肿,或抱轮红赤
黑睛星翳
多无黑睛星翳
少有,在发病出出现,其星翳易消退
多有,以发病后1~2周更多,其星翳多位于中央,日久难消
凝脂翳早期与聚星障鉴别表
病名
凝脂翳早期
聚星障
诱因
黑睛损伤
感冒或劳累后
知觉
变化不明显
病变区知觉减退
哆泪
哆泪多呈脓性
五轮的解剖部位及脏腑分属表
五轮
解剖部位
脏腑分属
肉轮
胞睑
脾 胃
血轮Biblioteka 两眦心 小肠气轮白睛
肺 大肠
风轮
黑睛
肝 胆
水轮
瞳神及瞳神内各组织
五脏 六腑
沙眼分期表
分期
依据
分级
活动性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
1期(进行期)
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乳头增生,滤泡形成)
轻+
中++
重+++
<1/3
1/3~2/3
泪多哆少或无哆
翳形
初起为单个米粒样混浊,灰白色,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覆薄脂
初起为多个针尖样细小星点混浊,继则融合如树枝状或地图状
复发
无复发
可反复发作
化脓
常化脓,易穿孔,伴黄液上冲
一般不化脓,不穿孔,多无黄液上冲
天行赤眼,瞳神紧小,绿风内障的鉴别表
症状
天行赤眼
瞳神紧小
绿风内障
疼痛
眼灼热痛痒
眼及眉骨疼痛或胀痛
〉2/3
2期(退行期)
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

《中医眼科学》第十一章

《中医眼科学》第十一章

《中医眼科学》第⼗⼀章⿊睛疾病凝脂翳第三节凝脂翳凝脂翳是⿊睛⽣翳,表⾯⾊⽩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

病名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

若治不及时,每易迅速毁坏⿊睛,甚⾄⿊睛溃破,黄仁绽出,变⽣蟹睛恶候,愈后视⼒受到严重障碍,甚⾄失明。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之细菌性⾓膜溃疡。

[病因病机]⼀、⿊睛表层外伤,风热邪毒乘隙⼊侵⽽引起。

若素患漏睛,邪毒已伏,更易乘伤袭⼈⽽发病。

⼆、脏腑热盛,肝胆⽕炽,上炎于⽬,以致⽓⾎壅滞,蓄腐成脓,⿊睛溃烂。

三、因花翳⽩陷、聚星障等病情迁延,复加邪毒,恶化⽽成。

[临床表现]初起眼内沙涩刺痛,畏光流泪,眵多粘稠,视⼒障碍,⽩睛红⾚,⿊睛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中央⽣翳如星,⾊灰⽩或微黄,表⾯污浊,边缘不清,中央有凹陷,状如针刺伤痕,其上如覆薄脂(彩图12),此为凝脂早期。

若治不及时,则病情迅速向纵深发展,头⽬剧痛,胞睑肿胀,羞明难睁,热泪如汤,⽩睛混⾚壅肿,⿊睛如覆⼀⽚凝脂,⾊黄浮嫩肥厚,边缘不清,凹陷渐⼤渐深,甚⾄可以延及整个⿊睛,且兼黄液上冲。

若继续发展,可穿破⿊睛⽽为蟹睛。

若初起眼眵及凝脂即为黄绿⾊者,其病势更为凶险,⿊睛可于⼆三⽇内全部毁坏,迅速溃破⽽成蟹睛恶候,甚或脓攻全珠,眼珠塌陷⽽失明。

[诊断依据]⼀、可有⿊睛浅层外伤或⿊睛异物剔除中。

⼆、初起患眼疼痛,畏光流泪,甚则热泪如泉,头额剧痛,胞睑肿胀难开,视⼒剧降。

三、⿊睛⽣翳,表⾯溃陷,⾊灰⽩,边界不清,甚者翳渐扩⼤加深,⾊黄如凝脂,⽩睛混⾚壅肿,多伴黄液上冲。

四、凝脂、眵泪呈黄绿⾊者,病势危重,⿊睛可迅速溃穿,甚⾄眼球塌陷。

[辨证论治]本病初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变化多。

辨证须别病因,分表⾥,审脏腑,察虚实。

风热邪毒壅盛者,治宜祛风清热解毒;⾥热炽盛者,治宜泻⽕解毒;正虚邪留者,则宜扶正祛邪。

外治当清热解毒,后期则宜退翳明⽬。

此外,再结合热敷、针刺等法以提⾼疗效。

⼀、内治(⼀)风热壅盛[主证]⿊睛起翳如星,边缘不清,表⾯污浊,如覆薄脂,抱轮红⾚,羞明流泪,珠痛头痛,视⼒下降,⾆红苔薄黄,脉浮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眼科学》第一章绪论1、唐初武德年间,太医署设九科,眼病,耳病,与口齿病从原有依附的内外科分出,组成耳目口齿科,这是中医眼科向着专科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

2、唐,王焘《外台秘要》是我国关于针拨白内障的最早记载。

3、北宋太医局将眼科分离出来单独教授,眼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宋朝开始使用眼镜。

5、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发挥和充实了五轮,八廓学说,继承和整理了针拨术,总结了著名的针拨八法:审机,点睛,射复,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璧。

第二章眼科解剖与生理外:纤维膜眼球壁中:色素膜内:视网膜眼球晶状体眼内容物视觉器官玻璃体视路附属器第一节眼球的解剖与生理中医称眼球为眼珠、睛珠、目珠一、眼球壁外层:纤维膜,①维持眼球形态②保护眼内组织上皮细胞前弹力层组织结构基质层角膜后弹力层(黑睛、黑仁)内皮组织透明性:重要的屈光介质生理特点无血管感觉敏锐巩膜(白睛里层):①维持眼球形态②保持眼球内组织角巩膜缘:从透明角膜嵌入不透明巩膜的过渡区域,是临床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中层:葡萄膜虹膜(黄仁):中央为瞳孔,直径2.5—4.5mm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二、眼内容物屈光介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房水的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房——瞳孔——前房的小梁网——Schlem——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血液循环——极少部分房水经虹膜表面的隐窝吸收从脉络膜上排出屈光介质的重要部分晶状体的生理功能与睫状肌共同完成调节作用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但晶状体受损或房水代谢发生变化时可出现混浊,称白内障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眼外肌:直肌:上直肌、内直肌、外直肌斜肌:上斜肌、下斜肌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第一节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一、眼与肝的生理关系1、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3、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2、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4、肝主泪液,润泽目珠二、肝与脾的生理关系1、肝输精气,上贯于目3、脾气统血,循行目络2、脾升清阳,通至目窍4、脾主肌肉,睑能开合三、眼与肾的生理关系1、肾主藏精,精充目明3、肾主津液,润养目珠2、肾生脑髓,目系属脑4、肾寓阴阳,涵养瞳神第五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一、六淫(六淫为害可致多种目病,尤以外障眼病为多)风: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眼位居高,易受风邪;肝为风木之脏,多数眼疾与风相关风性善行而数变—风邪引起的眼疾发病迅速,变化较快易于他邪相和常见症状:目痒、目涩、羞明、流泪、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目答、黑睛生翳、目偏视、口眼歪斜湿:致病特点:湿邪重浊粘滞—眼疾多粘滞不爽:缠绵难愈内外湿邪,相互影响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常见症状:胞睑湿烂、目多泪胶粘、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疠气:天行赤眼第一节病机心和小肠:视觉的变化和眼中血脉及两眦的病变肝和胆:黑睛病,瞳神疾病肺和大肠:白睛疾病多见第六章眼科诊法第一节眼科四诊一、问诊眼部症状:1、视觉:视力有无下降、目妄见2、眼痛3、眼痒4、目涩5、羞明6、眼眵7、眼泪第二节眼科常用辩证法一、辨外障与内障外障:1、病位: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2、病因:六淫外邪,外伤3、特点:a.突然起病b.发展较快c.外症明显d.多属有余之症内障:病位:发生在瞳神、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眼内组织的疾病二、五轮辨证肉论胞睑脾胃血轮两眦心小肠气轮白睛肺大肠风轮黑睛肝大肠水轮瞳神及瞳神内组织肾、膀胱、五脏六腑三、辨眼科常见症状和体征辨眵泪:外障眼病得常见症状。

迎风流泪,热泪—外感风热;冷泪长流,目昏流泪—肝肾不足或泪道阻塞。

辨翳膜:翳—广义:瞳神内睛珠的混浊;狭义—黑睛之翳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四周与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染色阳性,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参涩疼痛,畏光流泪。

宿翳:指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染色阴性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

第七章眼科治疗概要第一节常用内治法一祛风清热法——外感风热二泻火解毒法——湿热邪毒三理血法——血瘀于目和出血性眼病1、止血法:止血而不留淤——生蒲黄汤2、活血化瘀法四疏肝理气法——气机不调五补益法1、补气养血2、补益肝肾六退翳明目法:本法是用具有消胀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达到名目作用的方法第二节眼科外用治法外麦粒肿:平行切开内麦粒肿:垂直切开霰麦粒肿:垂直切开第三节眼科常用方药祛风退翳:蝉蜕、木贼、谷精草清肝明目退翳:秦皮、乌贼骨、白蒺藜、密蒙花眼科常用方药:生蒲黄汤:生蒲黄、旱蓬草、丹参、荆芥炭、郁金、生地、川芎、丹皮石决明散:石决明、草决明、赤芍、青箱子、麦冬、羌活、山栀子、木贼草、大黄、荆芥驻景丸加减方:第八章胞睑疾病胞睑分为上胞(上睑)和下胞(下睑),属肉轮,有病多责之脾胃。

第一节针眼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破溃的眼病,又名土疳,土疡,偷针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麦粒肿。

诊断依据:1、。

胞睑局部痒肿疼痛。

2、胞睑边缘扪及麦粒样硬结,压痛拒按。

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外治:湿热敷:适用于本病初起,未成脓者。

手术:已成脓者,切开引流。

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与睑缘平行切口;内麦粒肿,在睑结膜面切开,与睑缘垂直切口。

第二节胞生痰核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诊断依据:1、胞睑皮内可触及圆形硬核,压制不痛,与皮肤无粘连2、翻转胞睑可见睑内呈紫红色或灰蓝色局限性隆起鉴别诊断:病名胞生痰核针眼发病部位胞睑深部(其位在睑板)在睑弦睑皮肤正常,可见硬核突起,压之不痛胞睑红肿痛,疖肿有压痛,粘连主症与皮肤不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可化脓,溃后常自愈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生肉芽病势缓急病程长,数月或数周短,一般3-5月对白睛影响一般无影响病变近外眦部者可致白睛水肿外治:手术在睑内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第四节睑弦赤烂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睑缘炎第六节上胞下垂上胞下垂是指上胞乏力不能升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觉的眼病本病可单眼或双眼发生,有先天和后天之分,相当于西医学上的上睑下垂第八节椒疮椒疮是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具有传染性。

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并发症和后遗症:1、睑弦内翻及倒睫拳毛2、赤膜下垂3、皮肉粘轮4、流泪症与漏睛5、黑睛星翳6、眼珠干燥7、上胞下垂外治法:0.1%利福平眼药水,磺胺类眼药水,泰利必妥眼膏第九节粟疮发病以小儿多见,当其无白睛红赤等症时,又相当于西医学的结膜滤泡症诊断依据:1、眼无明显不适,或感痒涩不适,赤痛流泪2、下睑内有形如粟粒之色黄白,半透明,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颗粒3、白睛赤红多眵4、预后不留瘢痕第十一节睑内结石治疗:结石隐伏于睑内:无需治疗见长突起,隐磨白睛、黑睛,涩痛流泪:针挑法剔除并发于其他眼病:挑拨之后再治疗原发病第九章两眦疾病两眦属五轮中的血轮,内用与心和小肠第一节流泪病诊断要点:1、流泪2、冲洗泪道时,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均无粘液从泪窍溢出第二节漏睛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泪囊炎诊断要点:1、流泪或常有粘液或脓液附于内眦部2、按压睛明穴下方,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流出治疗:临床以外治为主,内治辅助,新生儿内囊炎,探通后冲洗眼药水:抗生素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第二节漏睛疮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破溃出脓的眼病,可由漏睛演变而来也可突然发生。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泪囊炎。

诊断要点:内眦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热痛,可见肿核隆起,扪压疼痛更甚治疗:未成脓时,以消散为主,已成脓时,切开排脓第十章白睛疾病白睛为五轮中的气轮,疾患多与肺和大肠有关外常见的外障疾病,多有白睛红赤。

局部治疗直达病所,相当重要暴风客热,脓漏眼,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等疾患具有传染性第一节暴风客热暴风客热是指外感风热,突然发病,白睛红赤,眵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或有与本病患者的接触史2、患眼渗涩痛痒,灼热流泪,眵多黏稠,白睛及睑内面红赤3、结膜刮片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治疗:外治为主,症重者配服中药第二节脓漏睛脓漏睛是以发病急剧,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臃肿,眵多如脓,易引起黑睛生翳溃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多见于新生儿。

相当于西医的淋菌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有淋病史或接触史,新生儿患者其母亲有淋病性阴道炎2、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肿痛,大量脓性眼眵3、眼分泌物或结膜刮片发现淋球菌第三节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诊断依据: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颌下扪及肿核2、正处于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多双眼同时或向后发病治疗:传防染,忌包围,外治为主,症重者配服中药第三节天行赤眼暴翳感受外邪急发白睛红赤,黑睛生翳的眼病诊断依据:1、发病迅速,双眼先后发病,常有相关接触史2、自觉参涩疼痛,畏光流泪,泪多眵多,耳前多伴有肿核,按之疼痛3、白睛红赤浮肿,眼睛出现星点翳障,多位于黑睛中部第五节时复目痒时复目痒是指发病时目痒难耐,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结膜炎,属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双眼奇痒难忍,周期性反复发作,一般春夏发病,秋冬缓解2、睑内面有扁平颗粒,状如铺路卵石样排列;或见黑睛边缘出现黄白色胶样隆起结节,白睛呈污红或黄浊色;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第六节金疳金疳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

本病以单发眼病为多,亦有双眼发病者。

类似于西医学的泡性结膜炎。

诊断依据:1、白睛浅层见灰白色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2、眼部参涩不适第七节白涩症白涩症是指白睛部赤不肿而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慢性结膜炎,浅层点状结膜炎外治:滴滋润类眼药水第八节胬肉攀睛胬肉攀睛是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翼状胬肉诊断依据:1、眦部白睛上生赤膜如肉,略呈三角形,其尖端向黑睛攀侵2、胬肉上有丝脉相连,或粗或细治疗:静止期:局部点药为主发展期:眵多流泪,配服中药,药物无效发展迅速者,手术。

外治法:滴眼药水:可用清热解毒的眼药水或抗生素眼液,同时选用醋酸可的松眼液或地塞米松眼液。

手术后选用丝裂霉素C眼药水第九节白睛溢血常为内科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寻找病因对症治疗眼内血管内压增高和血管硬化是其原因之一,外伤也可常见,逆经可见本病初起宜冷敷以止血,48小时后无继续出血则改为热敷第十节火疳火疳是指邪毒上攻白睛,无从宣泄,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改变,多伴有局限性结节样隆起,且疼痛拒按的眼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