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第一章1.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2.奠基时期(隋代~唐代)3.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4.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5.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第二章1.眼球壁的组成有哪些?角膜、视网膜的生理特点有哪些?黄斑及视乳头的解剖特点?2.眼屈光间质包括哪些?房水产生及循环?晶状体如何参加调节?3.视路概念?包括哪些组成?典型的视交叉及视束损伤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4.眼附属器由哪些组成?结膜几种充血为何?眼外肌支配的眼球运动情况?5.视网膜内层及黄斑的血供为何?睫状神经节在手术中的作用?第三章1.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第四章1.直接和间接与母系相连的经脉有哪些?2.与目内、外眦发生联系的经脉有哪些?第五章1.六淫致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2.五脏病变对眼的影响?第六章1.什么是五轮学说,举例说明五轮学说的临床应用?2.解释内障及外障眼病,说明他们的特点?第七章1.眼科的常用内治法有哪些及适应症?2.眼科常用的外治法及特点?3.掌握下列眼科常用方剂:加减四物汤、除湿汤、生蒲黄汤、石决明散、驻景丸加减方、新制柴连汤、驱风散热饮子、除风宜损汤。

第八章1.简述针眼辨证分型、治法和代表方剂。

2.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要点是什么?3.椒疮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哪些?4.简述睑弦赤烂辩证分型、治法和代表方剂。

5.试述上胞下垂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第九章1.漏睛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常用外治法有哪些?2.漏睛对目珠有何危害性?3.流泪症、漏睛及漏睛疮怎样鉴别?第十章1.暴风客热诊断要点是什么?2.试述天行赤眼的临床表现和预防隔离。

3.天行赤眼的辨证论治应注意什么?4.暴风客热、天行赤眼暴翳三者鉴别要点为何?5.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及天行赤眼暴翳的病名含义及西医病名。

第十一章1.聚星障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中医辩证论治。

2.花翳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3.凝脂翳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

第十二章1.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辩证论治(包括理法方药)。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法、②活血化瘀法);⑤疏肝理气法;⑥补益法(①补益气血法、②补益肝肾法);⑦退翳明目法:本法是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

退翳之法须有次第。

6.常用方剂:①石决明散:青葙冬芍二决明,山栀木贼羌黄荆(清热平肝,退翳明目,祛风散邪);②正容汤:正容羌附艽胆风,蚕半甘瓜姜黄松(疏风通络,化痰解痉);③生蒲黄汤:蒲莲二丹荆芥炭,生地郁金川芎完(凉血止血,活血化瘀);④驻景丸加减方:菟楮茺蔚五枸杞,木瓜七车河水石(补养肝肾,益精明目)。

第八章胞睑疾病1.针眼(麦粒肿):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

表现:若病变靠近外眦部,则疼痛明显,可见患侧白睛红赤,甚至白睛红赤肿胀嵌于睑裂,同侧耳前可扪及肿核。

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①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消肿散结——银翘散加减②热毒壅盛(脾胃积热)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③脾虚夹实证——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加减外治法:(1)滴眼药水:0.5%熊胆眼药水。

(2)涂眼药膏: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

(3)湿热敷(4)手术:外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垂直。

2.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①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胞睑深部,主症为睑皮肤正常,可见硬核凸起,压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生肉芽,病势发展缓慢,病程长,对白睛有影响。

②针眼发病部位在睑弦,主症为胞睑红肿焮痛,疖肿有压痛,粘连,可化脓,溃后常自愈。

病势发展急,病程短,病变近外眦部者可致白睛赤肿。

3.风赤疮痍(带状疱疹、眼睑湿疹):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灼热疼痛,起水疱或脓疱,甚至溃烂的眼病。

4.睑弦赤烂(睑缘炎):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临床上将其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中医眼科学试题附答案(精选)

中医眼科学试题附答案(精选)

中医眼科学试题及答案1、五风内障的治疗以保存视功能为主要目的,首先要注意控制病人的A.情绪B.饮食C.血压D.眼压E.出血【答案】D2、患者上胞下垂,无力抬起,劳累后尤甚,辦证为A.肺气亏虚B.脾虚气陷C.肝血不足D.肝肾亏虚E.风痰阻络【答案】B3、支持视网膜内五层血供的是(A.睫状后短动脉B.视网膜中央动脉C.睫状后长动脉D.睫状前动脉E.眶上动脉【答案】B4、临床上最早出现的.比较确切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是A.微动脉瘤B.硬性渗出C.视网膜内出血D.视网膜水肿E.新生血管形成【答案】A5、患者突发双眼白睛红赤,痒涩刺痛,羞明流泪,眵多黏稠,胞睑肿胀,伴有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多因A.风热外袭,热重于风B.风热外袭,风热并重C.脾经风热夹湿D.风热外袭,风重于热E.以上都不是【答案】D6、有“阿波罗11号病”之称的眼病是A.暴风客热B.金疳C.火疳D.天行赤眼E.脓漏眼【答案】D7、《银海精微》为医家托名孙思邈撰成的眼科专书,实际成书年代为A.隋唐时期B.宋元时期C.明清时期D.南北朝时期E.鸦片战争以后【答案】B【解析】8、平素无他病,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丧失或视力迅速下降的内障眼病,称为A.视瞻昏渺B.高风内障C.青风内障D.青盲E.暴盲9、眼科时复病的主要发病特点是A.猝感疠气,邪犯白睛B.畏光流泪,时作时止C.热泪如涌,眵多似脓D.变化迅速,病势凶险E.目痒难忍,呈周期性发作【答案】E10、风牵偏视相当于西医学的哪种疾病A.共同性内斜视B.共同性外斜视C.上睑下垂D.眼睑痉挛E.麻痹性斜视【答案】E11、眼前有黑影飘浮,视物昏蒙,视膏呈尘状絮状混浊,兼见头重胸闷,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宜用A.知柏地黄丸B.龙胆泻肝汤C.三仁汤E.丹栀道遥散【答案】C12、患者胞睑漫肿灼热,色紫黯黑,疼痛剧烈,伴面红气粗,舌红绛,苔黄,脉洪数,属下列哪种证型()A.风毒束险B.热毒壅盛C.热入营血D.正虚邪留E.以上都不是【答案】C13、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分解.乳化成乳白色颗粒,名称为A.KPB.Kayser-Fleischer环C.Morgagnian小体D.Fuchs斑E.以上都不是【答案】C14、黄液上冲常并发于A.暴露赤眼生翳B.聚星障C.混睛障D.凝脂翳E.绿风内障【答案】D15、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哪本论著A.《温病条辮》B.《伤寒论》C.《金匮要略》D.《难经》E.《黄帝内经》【答案】E16、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中,下列哪项不是A.渗出B.棉絮斑C.出血D.视网膜水肿E.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着【答案】E17、患儿生后翳障隐隐淡白,患儿双眼无神,左右顾盼,形似不见人物。

(完整版)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非常给力版

(完整版)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_非常给力版

1.老视: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

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

2.散光:(astigmatism)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或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3.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称为瞳孔直接光反射。

4.睫状充血:是指位于角膜缘周围的表层巩膜血管的充血,是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一个常见体征,但角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可引起此种充血。

5.电光性眼炎(雪盲):电焊、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可造成眼部紫外线损伤,称为电光性眼炎或雪盲。

6.黄斑:在眼底视神经盘的颚侧0.35cm处并稍下方,处于人眼的光学中心区,是视力轴线的投影线。

7.weiss环:玻璃体与视网膜完全脱离开后,在视网膜前出现一个絮状的半透明环形物,标weiss环。

8.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以往称霰粒肿。

它由纤维结缔组织包囊,囊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9.霰粒肿:霰粒肿(chalazion)是一种睑板腺的慢性炎症肉芽肿(lipogranuloma)。

是在睑板腺排出管的管道上阻塞和脂性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中医名为胞生痰核。

是睑板腺的排出管道阻塞,腺体分泌物滞留在睑板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肿物。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无大痛苦,不影响视力,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

10.翼状胬肉:一种慢性结角膜病变,因其形似昆虫的翅膀故名。

11.角膜营养不良: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双眼性、原发性的具有病理组织特征改变的疾病,与原来的角膜组织炎症或系统性疾病无关。

此类疾病进展缓慢或静止不变。

在患者出生后或青春期确诊。

12.角膜云翳:角膜炎时。

若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虹膜纹理,称为角膜云翳。

(完整word版)中医眼科学复习重点整理

(完整word版)中医眼科学复习重点整理

眼科学重点●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书,最早论述眼解剖、生理与病机等。

●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外台秘要》论述眼产生辨色视物之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即眼的组织结构须正常;二是“外托三光”,即须有光线照明;三是“内因神识”,即须大脑的整合。

●独立发展时期(宋朝一元朝)●兴盛时期(明朝一清朝鸦片战争以前):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

明末傅仁宇撰成《审视瑶函》。

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

清代还有顾锡著《银海指南》。

●眼球大小: 成年时约为24mm●眼球壁: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损伤后能再生。

(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

角膜生理特点: 1。

透明,无血管2。

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中层为葡萄膜: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

由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由于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所以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

睫状体扁平部,是针拨白内障及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的理想部位.●虹膜: 虹膜中央有瞳孔。

瞳孔大小2。

5-4mm.●睫状体: 睫状突分泌产生房水,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弥散形成房水.●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 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作用为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眼部温度调节的作用,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的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层。

视细胞层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

视锥细胞为感光系统,在黄斑区集中.视杆细胞在黄斑周边部.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最集中的地方。

●视盘: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走行。

中医眼科重点

中医眼科重点

1北宋元丰年间,中医眼科发展成独立的学科2眼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眶蜂窝组织炎引起头疼,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3眼球内容物从前向后是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4当光线直接照射一眼瞳孔时,引起两眼瞳孔均缩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眼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对光反射,对侧眼的瞳孔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

眼近视时瞳孔缩小,并发生调节和集合的作用,称为瞳孔近反射。

5五脏化生五液,肝化液为泪。

6视力:视力即视锐度,主要反应黄斑的视功能,分远视力与近视力。

7眼科常用的传统外治法:劆洗法,钩割法,熨烙法,角巩膜割烙法,针法。

8睑弦赤烂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缘炎。

临床上将其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9漏睛疮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泪囊炎。

10脓漏眼:脓漏眼是以发病急剧,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壅肿,眵多如脓,易引起黑睛生翳溃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11脓漏眼的预防和调护:(1)宣传性病防治知识,严格控制性病传播,淋病性尿道炎,阴道炎的病人患病期间禁止到公共游泳池游泳,饭前便后要洗手。

(2)对患有淋病性尿道及阴道炎的病人要隔离,彻底治疗,与患眼接触的医疗器械须严格消毒,若单眼患病,应用透明眼罩保护健眼。

(3)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滴用1%硝酸银溶液或抗生素眼液以作预防。

12天行赤眼多发于夏秋季,多于24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

本病多因猝感疫疠之气,疫热伤络,或肺胃积热,肺金凌木,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

13瞳神紧小临床表现:(1).自觉症状:突发眼珠疼痛或胀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或伴关节酸楚疼痛等。

(2).眼部检查: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眼睑红肿或重或轻,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粉尘状或小点状、羊脂状物沉着,神水浑浊或黄液上冲,或血灌瞳神,黄仁肿胀,纹理不清,瞳神缩小,展缩不灵。

14绿风内障是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中医眼科学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代—唐代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填空题3、眼球向前平视时,突出于外侧框缘12—14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4、眼球壁眼球壁分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一)外层纤维膜1、角膜中医:黑睛(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内修复,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粘蛋白层.角膜透明、无血管,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2、巩膜3、角膜缘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是临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二)中层葡萄膜葡萄膜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填空题1虹膜黄仁虹膜中央有直径为—4mm的圆孔,称瞳孔.交大副小.2睫状体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三)内层视网膜由外向内分为10层(1)色素上皮层于神经上皮层间存在潜在间隙,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2)视锥、视杆细胞层:又称光感受器细胞层.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填空题5、光感受器为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为第二神经元,联系第一与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是第三神经元.6、视盘,直径,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因此无视觉功能,称为生理盲点.7、房水由睫状体的上皮细胞产生.8、晶状体混浊,临床称之为白内障.9、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共7块骨头组成.10、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11、睑板上有纵行排列的睑板腺,腺口开于睑缘.12、结膜包括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13、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14、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外展神经支配,其余4条眼外肌均由动眼神经支配.15、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填空题16、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管径之比为2:317、睫状神经节中长根为感觉根,短根为运动根.18、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表白睛--------------包括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黑睛--------------角膜黄仁-------------虹膜神水---------------房水神膏--------------玻璃体视衣--------------包括脉络膜和视网膜目系--------------包括视神经、包裹视神经的鞘膜及其血管眼带--------------眼外肌19、眼与肝的生理关系:填空题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肝之经脉,上连目系20、“………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积而成者,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指出胆汁21、在神膏的生成及养护瞳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2、五轮学说:五轮解剖部位及脏腑分属表必考23、五轮辨证法:五轮辩证就是运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25、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相距5m,正常值为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距离m/5m26、视野是指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27、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28、正常眼压为10—21mmHg29、退翳明目法治疗黑睛生翳.30、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31、针眼相当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睫毛毛囊或附属的皮质腺感染称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所致.单选、填空辨证论治:(1)风热客睑证:银翘散加减(2)热毒壅盛证:仙方活命饮加减(3)脾虚夹邪证:托里消毒散加减手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必要时可放置引流条;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选择、填空32、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板腺囊肿.33、风赤疮痍的诊断依据:1、患眼胞睑皮肤刺痒、灼痛.2、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生水疱,溃破糜烂34、睑弦赤烂包括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填空辨证论治:(1)风热偏盛证:银翘散加减(2)湿热偏盛证:除湿汤加减(3)心火上炎证: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味35、上胞下垂辨证论治:(1)脾虚气弱证:补中益气汤加减(2)风痰阻络证:正容汤加减36、胞轮振跳是指眼睑不由自主地牵拽跳动的眼病.37、椒疮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由感染沙眼衣原体引起.选择辨证论治:(1)风热客睑证:银翘散加减(2)血热瘀滞证:归芍红花散加减诊断依据:上睑结膜及上穹隆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38、目箚是以胞睑频频眨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名解39、流泪证辨证论治:(1)血虚夹风证:止泪补肝散加减必考(2)气血不足证:八珍汤加减(3)肝肾两虚证:左归饮加减40、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血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泪囊炎.41、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泪囊炎.辨证论治:(1)风热上攻证:银翘散加减(2)热毒炽盛证:黄连解毒汤加减(3)正虚邪留证:托里消毒散加减42、风热眼是指外感风热而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哆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或有与本病患者的接触史.(2)患眼生涩痒痛,灼热流泪,哆多黏稠,白睛及睑内面红赤.(3)结膜刮片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辨证论治:(1)风重于热证:银翘散加减(2)热重于风证:泻肺饮加减(3)风热并重证:防风通圣散加减43、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状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病毒性结膜炎.诊断依据:简答(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肿核.(2)正处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辨证论治:(1)初感疠气证:驱风散热饮子加减(2)热毒炽盛证:泻肺饮加减44、脓漏眼类似于西医学之淋菌性结膜炎.诊断依据:(1)有淋病史或接触史;新生儿患者其母有淋病性阴道炎.(2)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臃肿,大量脓性眼哆.(3)眼分泌物或结膜刮片发现淋球菌.45、时复目痒是指发病是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性发作的眼病双眼奇痒难忍,类似于西医学的春季结膜炎,属免疫性结膜炎.46、金疳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之泡性结膜炎,属免疫性结膜炎.名解47、白涩症是指白睛不赤不肿,而以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则视物昏朦为主症的眼病,与西医学之干眼类似.辨证论治:(1)肺阴不足证:养阴清肺汤加减(2)肝经郁热证:丹栀逍遥散加减(3)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杞菊地黄丸加减(4)邪热留恋证:桑白皮汤加减48、胬肉攀睛是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之翼状胬肉,属结膜变性疾病.名解诊断依据:(1)眦部白睛上生赤膜如肉,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渐向黑睛攀侵.(2)胬肉上有丝脉相伴,或粗或细.49、白睛溢血相当于西医学之结膜出血.50、火疳是指邪毒上攻白睛,导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局限性隆起且疼痛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之表层巩膜及前巩膜炎.名解51、聚星障病案52、凝脂翳辨证论治:(1)风热壅盛证:新制柴连汤加减多选(2)里热炽盛证:四顺清凉饮子加减(3)气阴两虚证:偏阴虚用滋阴退翳汤或海藏地黄散加减;偏气虚用托里消毒散加减.53、湿翳是指黑睛生翳,翳形微隆,外观似豆腐渣样,干而粗糙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真菌性角膜炎.名解54、花翳白陷类似于西医学的蚕蚀性角膜溃疡及边缘性角膜溃疡等多种角膜病的症状.选择55、混睛障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基质炎.选择56、疳积上目的辨证论治:1肝脾亏虚证:参苓白术散加减2中焦虚寒证:附子理中汤加减57、瞳神紧小: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58、绿风内障:是以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伴有恶心呕吐、头目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病.名解辨证论治:多选(1)风火攻目证:绿风羚羊汤加减(2)气火上逆证:丹栀逍遥散和左金丸加减(3)痰火郁结证:将军定痛丸加减急救治疗:多选判断(1)缩瞳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220%甘露醇溶液静脉快速滴注59、青风内障相当于西医学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时前房角开放填空60、圆翳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自觉症状:视物模糊填空61、云雾移睛是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漂浮物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玻璃体混浊,由玻璃体液化、变性、后脱离或眼内炎症、出血等引起.62、暴盲:络阻暴盲辨证论治:(1)气血瘀阻证:通窍活血汤加减判断(2)痰热上壅证:涤痰汤加减(3)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加减(4)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加减络瘀暴盲是指因眼底脉络瘀阻,血不循经,溢于络外,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络损暴盲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类似于西医学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目系暴盲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视神经炎激素.63、视衣脱离相当于西医学的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其色素上皮之间的分离而引起视功能障碍的眼病.64、消渴内障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被称为“消渴目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名解65、视瞻有色相当于西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禁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可造成大疱性视网膜脱离66、视瞻昏渺是指眼外观无异常,中老年人出现的视物昏朦,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改变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名解67、高风内障是以夜盲和视野逐渐缩窄为特征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68、青盲是以视盘色淡,视力渐降,甚至盲无所见为特征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之视神经萎缩.69、突起睛高的辨证论治:(1)风热毒攻证:散热消毒饮子加减(2)火毒壅滞证:清瘟败毒饮加减70、鹘眼凝睛:是指以眼珠突出,红赤如鹘鸟之眼,呈凝视状为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称为Graves眼病.名解71、健眼受损,则可见健眼视力急剧下降,相当于西医学的交感性眼炎.72、酸碱伤目治疗:酸性伤,可用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性伤用3%硼酸液冲洗;石灰致伤用%依他酸二钠液冲洗.中和冲洗判断73、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麻痹性斜视.背诊断依据:(1)复视(2)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辨证论治:多选(1)风邪中络证:小续命汤加减(2)风痰阻络证:正容汤加减(3)脉络瘀阻证:桃红四物汤和牵正散加减。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代—唐代)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填空题)3、眼球向前平视时,突出于外侧框缘12—14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4、眼球壁眼球壁分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一)外层纤维膜1、角膜(中医:黑睛)(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内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

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粘蛋白层。

角膜透明、无血管,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2、巩膜3、角膜缘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是临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

(二)中层葡萄膜葡萄膜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填空题)(1)虹膜(黄仁)虹膜中央有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

交大副小。

(2)睫状体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三)内层视网膜(由外向内分为10层)(1)色素上皮层于神经上皮层间存在潜在间隙,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

(2)视锥、视杆细胞层:又称光感受器细胞层。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

(填空题)5、光感受器为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为第二神经元,联系第一与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是第三神经元。

6、视盘,直径 1.5mm,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因此无视觉功能,称为生理盲点。

7、房水由睫状体的上皮细胞产生。

8、晶状体混浊,临床称之为白内障。

9、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共7块骨头组成。

10、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

中医眼科学题目汇总完美版

中医眼科学题目汇总完美版

二、中医眼科学自测试题【A型题】1.眼干不适,视物昏花,病势较缓,时轻时重,或有抱轮红赤,黑睛后壁可有粉尘状物沉着,可见神水混浊,黄仁轻度萎废,瞳神干缺,晶珠混浊,兼失眠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以A.祛风清热除湿,抑阳洒连散加减 B.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C.清泻肝胆,龙胆泻肝汤加减 D.疏风清热,新制柴连汤加减E.活血化瘀,行气消滞,血府逐瘀汤加减2.双眼注视远处目标时,调节处于松弛状态,注视近处目标时则需调节,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称为A.眼的调节 B.眼的集合 C.屈光 D.视野 E.视功能3.眼之白睛或黑白之际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蔓延者,称为A.翳 B.内障 C.白翳 D.外障 E.膜4.绿风内障的治疗原则是:缩瞳、及时选择适当手术和A.扩张血管 B.降眼压 C.卧床休息 D.控制炎症 E.治疗原发病5.眼眦部长有赤膜,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其病名是A.漏睛 B.胬肉攀睛 C.天行赤眼 D.花翳白陷 E.混睛障6.主要表现为发病前常有眼前黑影或闪光感,视物变形、弯曲,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血管起伏呈爬行状,部分可查见网膜裂孔;超声波检查显示网膜脱离光带。

此为A.云雾移睛 B.视瞻昏渺 C.青盲 D.视瞻有色 E.视衣脱离7.多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双眼罹患,早期主要有夜盲,久之则视野缩小,呈进行性视功能损害和伴有眼底色素变化为临床特征的眼病是A.青盲 B.视衣脱离 C.圆翳内障 D.高风内障 E.弱视8.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联缀或团聚,伴有碜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称A.混睛障 B.圆翳内障 C.椒疮 D.凝脂翳 E.聚星障9.视力主要反映以下哪一部位的视功能A.视网膜黄斑部 B.视神经 C.视网膜周边部 D.视乳头 E.大脑视中枢10.在中心注视点外约15°处水平位略偏下有一垂直椭圆形的视野缺损,称为A.生理盲点 B.视乳头 C.中心暗点 D.视野缩小 E.环形暗点11.通睛的主要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是A.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偏于内眦 B.眼位向颞侧偏斜C.眼外伤后的目珠偏斜 D.眼位向鼻侧偏斜E.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12.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基底干净,荧光素染色阴性,病变处于静止状况。

(完整版)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完整版)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绪论1.《龙树眼论》当前公以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2.《隋书 . 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

3.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绘。

4.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实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初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

5.唐朝王焘编纂《外台机密》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阐述眼有功能的必备条件:①黑白分明,肝管无滞;②外托三光;③内因神识。

6.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7.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

《太平圣惠方》重申“五轮应于五脏” ,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

8.宋朝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9.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药物与手术并用,内外同施;明末傅仁宇所著《审察瑶函》,中医眼科必读之书;明朝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初次提出瞳神含有神水、神膏;清朝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总结出有名的针拨八法;清朝顾锡所著《银海指南》,眼与浑身病的代表作。

解剖1.眼的解剖及生理:眼包含眼球、视路和眼隶属器三部分。

①眼球内容物包含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内容物连同角膜一并组成眼的屈光介质,是光芒进入眼内并抵达视网膜的通路。

房水的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保持眼内压。

玻璃体是眼的重要屈光介质之一,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着支撑的作用。

② 眼隶属器包含眼眶、眼睑、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泪腺、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眼外肌五部分。

③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为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角膜的组织构造从外至内分为五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中层的葡萄膜拥有供应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葡萄膜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

④ 视路包含视神经、视交错、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2.房水循环门路:产生的房水第一进入后房,经过瞳孔到前房,以前房角小梁进入输淋氏管,经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

中医眼科学最终版

中医眼科学最终版

中医眼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1.扁鹊是最早的五官科医生2.王焘著《外台秘要》提出绿翳青盲(相当于青光眼),脑流青盲眼(相当于白内障)3.唐代已能配制假眼,《吴越备史》是世界上关于义眼配制的最早记载4.南宋《洞天清录》记载了叆叇即是眼镜,来矫正老视5.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清代《目经大成》记载金针拨内障八法6.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的附属器以及眼部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7.眼球的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约为23mm,水平径为23.5mm8.眼球(眼珠)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眼球壁可分为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眼球内容物:房水(神水)、晶状体(晶珠)、玻璃体(神膏)9.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后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方,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入眼的静脉系统。

有维持、调节眼压的功能10.视路:是视觉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视觉中枢的传导路径。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中枢)11.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胞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眼眶骨壁的结构: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下裂12.眼外肌,每只眼有6条眼外肌,即4条直肌和2条斜肌。

外直肌受展神经、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其余眼外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皆受动眼神经支配。

13.眼轮匝肌受面神经支配,收缩时眼睑闭合,提上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起开睑作用14.屈光介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连同角膜一同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15.角膜后面,巩膜、晶状体、玻璃体前面,周围以前房角为界的空间称为前房16.眼与心的关系:1.心主血脉,诸脉属目; 2.心主藏神,目为心使。

17.眼与肝的关系:1.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 2.肝主藏血,目受血能视3.肝气通目,辨色视物;4.肝主疏泄,调摄泪液5.肝脉上连目系,气血通达于目。

中医眼科重点总结

中医眼科重点总结

中医眼科重点总结中医眼科重点总结:一、眼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1·眼科疾病的中医辨证1·1 眼部疼痛的辨证1·2 红眼疾病的辨证1·3 高度近视的辨证1·4 视疲劳的辨证1·5 外伤性眼病的辨证1·6 眼底病变的辨证1·7 黄斑病变的辨证2·眼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2·1 中药外敷治疗2·2 中药口服治疗2·3 穴位疗法2·4 中医保健调理二、常见眼科疾病及其中医治疗方法1·红眼病的中医治疗方法1·1 结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1·2 铜绿假单胞菌角膜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 1·3 疱疹性角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1·4 过敏性结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2·黄斑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2·1 中医治疗早期黄斑病变的方法2·2 中医治疗湿性黄斑病变的方法2·3 中医治疗干性黄斑病变的方法3·视疲劳的中医治疗方法3·1 中医药物治疗视疲劳的方法3·2 中医保健调理视疲劳的方法4·高度近视的中医治疗方法4·1 中医药物治疗近视的方法4·2 中医穴位疗法治疗近视的方法5·外伤性眼病的中医治疗方法5·1 中医药物治疗眼外伤的方法5·2 中医穴位疗法治疗眼外伤的方法6·眼底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6·1 中医药物治疗眼底病变的方法6·2 中医穴位疗法治疗眼底病变的方法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1·中医眼科疾病诊断依据表格2·中医眼科治疗案例分析3·中医眼科保健方案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药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机关制定的关于中医药业务管理、执业人员资格、中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医眼科期末重点考核总结

中医眼科期末重点考核总结

中医眼科期末重点考核总结中医眼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眼睛相关的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为中医学生,在学习中医眼科时,将面临期末考核,以下是对中医眼科期末重点考核的总结。

一、中医眼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中医眼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学习和掌握中医眼科的基础。

这包括了眼睛的解剖结构、中医眼科的基本术语和理论体系等内容。

在期末考核中,通常会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和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说明其在中医眼科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二、中医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期末考核的重点内容。

这些疾病包括了眼睛的结膜炎、角膜炎、眼疲劳、近视等。

在期末考核中,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程和症状表现,掌握相应的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三、中医眼科常用治疗方法和技术中医眼科常用治疗方法和技术是期末考核的重点之一。

这些方法和技术包括了针灸、中药治疗、穴位按摩、热敷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方法和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中医眼科的预防和保健中医眼科的预防和保健内容也是期末考核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眼睛的健康保健知识,包括了饮食保健、生活习惯、眼保健操等。

在期末考核中,学生需要能够提供相应的健康保健建议,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保健方案。

五、中医眼科的临床实践和案例分析中医眼科的临床实践和案例分析是期末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临床实践,独立完成眼科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撰写相应的病例报告。

在期末考核过程中,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眼科问题,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结来说,中医眼科期末考核主要涵盖了中医眼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和技术、预防和保健等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理论学习,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熟悉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临床实践和案例分析,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才能在期末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中医眼科学考试重点
泪道狭窄或阻塞的原因。

泪道狭窄的原因可能是泪小点异常、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炎症、肿瘤、外伤或异物、药物毒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泪道堵塞,导致泪液无法及时排出。

泪小点异常、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是常见的病因。

泪小点异常包括先天性闭锁、后天性病变等。

泪小管或鼻泪管狭窄则可能由炎症、肿瘤、外伤或异物、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

鼻泪管下端也容易受到慢性炎症的影响,如慢性过敏性鼻炎、出血水肿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下端堵塞,导致泪液无法从鼻腔排出。

长期阻塞会导致泪道狭窄和阻塞。

在临床上,判断泪道堵塞的部位可以通过泪道冲洗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寻找冲洗液的来源来判断。

此外,也可以通过X线碘油造影和泪道探通等方法来判断。

在国外,有些医生使用荧光素钠溶液来判断泪道堵塞的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配合冲洗的儿童,通过观察球结膜囊内的荧光素钠溶液来判断泪液的来源。

通过判断可以确定泪道堵塞的位置。

泪道冲洗可以帮助确定堵塞部位。

今天我们将详细学习如何通过泪道冲洗来判断泪道堵塞的位置。

如果泪道冲洗后,冲洗液完全从原路返回,那么说明泪道堵塞在泪小点处。

如果泪道冲洗后,冲洗液通过鼻泪管或下肋小管排出,说明堵塞在鼻泪管或下肋小管处。

如果从泪小点注入冲洗液后,冲洗液通过
上肋小管排出,说明堵塞在上肋小管处。

因此,通过泪道冲洗可以判断泪道堵塞的位置。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中医眼科学1、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填空题)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代—唐代)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2、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填空题)3、眼球向前平视时,突出于外侧框缘12—14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4、眼球壁眼球壁分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一)外层纤维膜1、角膜(中医:黑睛)(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内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3)基质层(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

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粘蛋白层。

角膜透明、无血管,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角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2、巩膜3、角膜缘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是临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

(二)中层葡萄膜葡萄膜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填空题)(1)虹膜(黄仁)虹膜中央有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

交大副小。

(2)睫状体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三)内层视网膜(由外向内分为10层)(1)色素上皮层于神经上皮层间存在潜在间隙,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基础。

(2)视锥、视杆细胞层:又称光感受器细胞层。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

(填空题)5、光感受器为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为第二神经元,联系第一与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是第三神经元。

6、视盘,直径1.5mm,视盘仅有神经纤维而无光感受器,因此无视觉功能,称为生理盲点。

7、房水由睫状体的上皮细胞产生。

8、晶状体混浊,临床称之为白内障。

9、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共7块骨头组成。

10、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

中医眼科学复习资料

中医眼科学复习资料

中医眼科学复习资料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医眼科学的复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相关知识。

眼科常见疾病
- 近视: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远处物体看不清楚,近处物体可以清楚看到。

- 遗传性眼病:一些眼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比如青光眼和色盲等。

- 眼睑疾病:眼睑疾病包括睫状肉腫、睑板腺囊肿、霰粒腺炎等。

- 结膜炎: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炎症,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 角膜病:角膜病包括干眼症、溃疡性角膜炎等。

- 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表现为眼睛逐渐模糊、灰白等。

中医眼科诊断方法
- 望诊:中医眼科望诊主要观察眼睛的外观和表现变化,比如眼睑、结膜、角膜等部位的变化。

- 闻诊:中医眼科闻诊主要通过闻取患者的气味或口气来判断眼科疾病的情况。

- 问诊:中医眼科问诊主要问询患者的症状、病程等信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 切诊:中医眼科切诊主要通过触摸、按压患者眼部或周围区域,来判断疾病的情况和病灶的位置。

中医眼科治疗方法
- 中药治疗:中医眼科常使用中药治疗一些眼科疾病,比如眼睑炎、结膜炎等。

-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眼部血流和气血运行,辅助治疗眼科疾病。

-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和不适感。

- 中医养生:中医眼科强调眼部的养生保健,包括眼部保湿、适量眼保健操等。

以上是关于中医眼科学的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15《中医眼科学》考核大纲

15《中医眼科学》考核大纲

《中医眼科学》考核大纲前言中医眼科学属祖国医学中医外科系统的临床学科。

考核大纲分总论、各论及附录。

总论为眼科学基础, 各论为眼科疾病,附录为常见内科疾病的眼部表现及眼科常用正常值。

考核的总体目的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临床工作必需的知识,达到正确地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目的,从而提高分析和运用眼科知识的能力。

考核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眼科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要求】了解中医眼科学发展的概况及学习眼科的重要性。

【考核内容】1.根据年代顺序简明介绍中医眼科发展概况。

2.简要讲述中医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与其它各临床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眼球的解剖与生理,以及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3.了解视路、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考核内容】1.眼球壁的解剖与生理、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及眼球内容物和视路。

3.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4.动物眼球解剖实验(1)实验内容:①模型观察。

②猪或兔眼的解剖。

(2)目的要求:①通过本实验比较直观地了解动物眼球的解剖结构。

②按实验步骤解剖动物眼球标本。

③仔细观察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等各部组织。

(3)实验步骤:首先观察眼球模型,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实验。

①察看动物眼及眼球的外形,如两眦、眼睑及相关组织、第三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外肌、视神经。

②观察角膜与虹膜之间的间隙--前房。

③切开角膜缘180°,注意房水溢出,同时进一步观察前房,瞳孔。

④在角膜缘切口1/2处,垂直剪开巩膜5--8毫米,注意分辨虹膜、睫状体,观察晶状体、玻璃体。

⑤取出晶状体、玻璃体,仅存眼球壁,辨识脉络膜、视网膜及其血管、视盘及其生理凹陷等组织。

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考核目的要求】1.掌握眼与五脏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2.熟悉眼与胆的生理关系3.了解眼与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考核内容】1.详细讲述眼与肝、心、脾、肺、肾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中医眼科学重点

中医眼科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1.唐初太医署自立“耳目口齿科”,是最早的五官科,为中医眼科的独立发展奠定基础。

2.宋太医局始设眼科,是中医眼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的附属器。

2.正常人眼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岁约23mm,成年约24mm,垂直径约为23mm,水平径约为23.5mm,平视前方时突出外侧眶缘12-14mm,两眼突出差不超2mm。

3.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

4.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5.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

(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富有弹性较坚韧,损伤后能再生,当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

(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角膜生理特点: 1.透明,无血管 2.有丰富的神经末梢.6.中层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

由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7.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

8.睫状体两个主要功能: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弥散形成房水;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

睫状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是构成血—房水屏障的重要部分。

9.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组成小叶状结构。

营养视网膜外层,调节眼部温度,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作用。

10.视网膜(视衣)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

锯齿缘处是视网膜血管的终末端,因而营养相对较差,易出现退行性改变。

11.视网膜后极部有一无血管凹陷区,解剖称中心凹,临床称黄斑,含有丰富的黄色素。

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称中心小凹,临床称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12.视网膜由外向内分10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龙树眼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2.《隋书.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

3.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

4.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首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

5. 唐代王焘编纂《外台秘要》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论述眼有功能的必备条件:①黑白分明,肝管无滞;②外托三光;③内因神识。

6. 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7. 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

《太平圣惠方》强调“五轮应于五脏”,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

8. 宋代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9. 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药物与手术并用,内外同施;明末傅仁宇所著《审视瑶函》,中医眼科必读之书;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首次提出瞳神含有神水、神膏;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总结出著名的针拨八法;清代顾锡所著《银海指南》,眼与全身病的代表作。

解剖1.眼的解剖及生理:眼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①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内容物连同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房水的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

玻璃体是眼的重要屈光介质之一,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着支撑的作用。

②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泪腺、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眼外肌五部分。

③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为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

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至内分为五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中层的葡萄膜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葡萄膜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

④视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2.房水循环途径:产生的房水首先进入后房,经过瞳孔到前房,从前房角小梁进入输淋氏管,通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

眼与脏腑、经络关系1.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灵枢。

大惑论》(为五轮学说奠定了基础)2.眼与肝的生理关系:①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②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

③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

④肝主泪液,润泽目珠。

3.眼与心的生理关系:①心主血液,血养目珠。

②心合血脉,诸脉属目。

③心舍神明,目为心使。

4.眼与脾的生理关系:①脾主运化,输精于目。

②脾升清阳,通至目窍。

③脾气统血,循行目络。

5.眼与肺的生理关系:①肺为气本,气和目明。

②肺主宣降,眼络通畅。

6.眼与肾的生理关系:①肾主藏精,精充目明。

②肾生脑髓,目系属脑。

③肾主津液,润养目珠。

④.肾寓阴阳,涵养瞳神。

7.五轮学说: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8.②手太阳小肠经(支脉)止于此,③足阳明胃经经过此,④手阳明大肠经与③相接而间接有关。

9. 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外眦的经脉:①足少阳胆经起于此,②手少阳三焦经(支脉)止于此,③手太阳小肠经(支脉)经过此。

10.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①足厥阴肝经,②手少阴心经,③足太阳膀胱经。

病因病机1. 病因所致眼部症状①风淫:目痒,目涩,羞明,流泪,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目劄,黑睛生翳,目偏视,口眼歪斜等症。

②火邪:眼干,肿痛难忍,红赤掀痛,灼热刺痒,碜涩羞明,眵多黄稠,热泪频流,生疮溃脓,血脉怒张甚则紫赤、出血,黄液上冲,血灌瞳神等症。

③寒邪: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

④暑邪:目赤视昏,眵泪,肿胀。

⑤湿邪:胞睑湿烂,眵泪胶黏,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等。

⑥燥邪:皮肤干燥,白睛红赤失泽,干涩不适,眼眵干结等。

⑦疠气:与风火所致症状相似,来势急猛。

眼科诊法1.问诊眼部症状内容:①视觉,②眼痛,③眼痒,④目涩,⑤羞明,⑥眼眵,⑦眼泪,⑧目妄见2.检查顺序:原则:对光(前后,健患,外内)直接焦点照射法可见前房出现一条灰白色光带,即丁道尔现象。

法、②活血化瘀法);⑤疏肝理气法;⑥补益法(①补益气血法、②补益肝肾法);⑦退翳明目法:本法是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

退翳之法须有次第。

6.常用方剂:①石决明散:青葙冬芍二决明,山栀木贼羌黄荆(清热平肝,退翳明目,祛风散邪);②正容汤:正容羌附艽胆风,蚕半甘瓜姜黄松(疏风通络,化痰解痉);③生蒲黄汤:蒲莲二丹荆芥炭,生地郁金川芎完(凉血止血,活血化瘀);④驻景丸加减方:菟楮茺蔚五枸杞,木瓜七车河水石(补养肝肾,益精明目)。

第八章胞睑疾病1.针眼(麦粒肿):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

表现:若病变靠近外眦部,则疼痛明显,可见患侧白睛红赤,甚至白睛红赤肿胀嵌于睑裂,同侧耳前可扪及肿核。

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①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消肿散结——银翘散加减②热毒壅盛(脾胃积热)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③脾虚夹实证——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加减外治法:(1)滴眼药水:0.5%熊胆眼药水。

(2)涂眼药膏: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

(3)湿热敷(4)手术:外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切口与睑缘垂直。

2.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①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胞睑深部,主症为睑皮肤正常,可见硬核凸起,压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生肉芽,病势发展缓慢,病程长,对白睛有影响。

②针眼发病部位在睑弦,主症为胞睑红肿焮痛,疖肿有压痛,粘连,可化脓,溃后常自愈。

病势发展急,病程短,病变近外眦部者可致白睛赤肿。

3.风赤疮痍(带状疱疹、眼睑湿疹):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灼热疼痛,起水疱或脓疱,甚至溃烂的眼病。

4.睑弦赤烂(睑缘炎):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临床上将其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1)风热偏盛证——祛风止痒,清热凉血——银翘散加减(2)湿热偏盛证——清热除湿,祛风止痒——除湿汤加减(3)心火上炎证——清心泻火——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5.上胞下垂(上睑下垂):指上胞乏力不能升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瞻的眼病。

6.椒疮(沙眼):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

并发症 :①睑弦内翻及倒睫拳毛②赤膜下垂③黑睛星翳④睥肉黏轮⑤流泪症与漏睛⑥眼珠干燥⑦上胞下垂(1)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2)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除风散邪——除风清脾饮加减(3)血热瘀滞证——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归芍红花散加减沙眼的诊断依据:①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

②裂隙灯下可检查到角膜血管翳。

③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瘢痕。

④结膜刮片可检测出沙眼衣原体。

凡在上述第一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中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沙眼。

沙眼分期:Ⅰ期(进行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

Ⅱ期(退行期):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

Ⅲ期(完全结瘢期):仅有瘢痕而无活动性病变。

7.粟疮(滤泡性结膜炎):粟疮是指以胞睑内面红赤,颗粒丛生,色黄而软,状如粟米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小儿多见。

8.目劄(Va缺乏):目zha是以胞睑频频眨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

小儿多见。

9.睑内结石(睑结膜结石症):睑内结石是指胞睑内面生有黄白色,状如碎米的坚硬颗粒的眼病。

两眦疾病1.流泪症(泪溢):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

2.漏睛(慢性泪囊炎):漏睛是指内眦部常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窍沁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3.漏睛疮(急性泪囊炎):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治疗白睛疾病,实证多用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泻火通腑、除湿止痒、凉血退赤之法;虚证则多用养阴润燥、益气生津等法。

1.暴风客热:是指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发病特点:双眼患病,突然发生,3~4天后达到高潮,以后渐渐缓解,1~2周后痊愈,预后良好。

若失治,可转为慢性。

治则:内治法以祛风清热为基本治则,外治应滴清热解毒或抗生素眼药水。

辨证论治:(1)风重于热证——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2)热重于风证——清热疏风——泻肺饮加减(3)风热并重证——疏风清热,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加减预防与调护:严禁遮盖,预防传染。

(天行赤眼亦如此)2.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病毒性结膜炎。

发病特点: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短,多在24h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起病急剧,刺激症状重,呈暴发流行,但预后良好。

(1)初感戾气证——疏风清热——祛风散热饮子加减似流行性角结膜炎。

其余特点同天行赤眼。

4.脓漏眼(淋菌性结膜炎):是指以发病急剧,胞睑及白睛高度红赤壅肿,眵多如脓,易引起黑睛生翳溃损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属于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发病特点:多见于新生儿,起病急,进展快,常因合并黑睛损害而严重危害视力,预后不良。

传染性极强。

5.白涩症:是指白睛不赤不肿而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眼病。

第十一章黑睛疾病治疗黑睛疾病,早期多以祛风清热为主;中期常用清肝泻火、通腑泻热、清热利湿等法;病变后期常用退翳明目法以缩小和减薄瘢痕翳障。

1.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型角膜炎):是指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连缀,或团聚,伴有碜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

表现:视力减退,眼内沙涩不适,畏光流泪,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热泪频流多无眵。

检查:抱轮红赤,黑睛生翳(按轻重程度分型:树枝状、地图状、盘状),荧光素液检查呈阳性。

若病灶扩大加深者,外治应配合散瞳药物滴眼治疗。

(1)风热客目证——疏风清热——银翘散加减(2)肝胆火炽证——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3)湿热犯目证——清热除湿——三仁汤加减(4)阴虚夹风证——滋阴祛风——加减地黄丸加减2.凝脂翳(细菌性角膜炎):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

本病起病急,来势猛,症状重,变化多,宜综合治疗。

(1)风热壅盛证——祛风清热——新制柴连汤加减(2)肝胆火炽证——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3)热盛腑实证——泻火解毒——清凉引子加减(4)气阴两虚证——偏阴虚者,滋阴退翳;偏气虚者,益气退翳偏阴虚者用滋阴退翳汤加减;偏气虚者用托里消毒散去陈皮,宜加蝉衣、木贼以退风去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