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二十六)无题(青海近7年未考)

合集下载

《无题》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无题》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无题》中考复习题及答案《无题》李商隐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作者】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四。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主旨】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诗歌《无题》鉴赏

李商隐诗歌《无题》鉴赏

李商隐诗歌《无题》鉴赏李商隐诗歌《无题》鉴赏《无题》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诗歌《无题》鉴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东风:春风。

2.残:凋零。

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4.蜡炬:蜡烛。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5.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6.镜:照镜,用作动词。

7.但::只。

8.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9.夜吟:夜晚吟诗10.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11.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12.殷勤:情谊深厚。

13.看:探望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语文初三中考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

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喜雨(唐)白居易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无题》知识梳理(解析版)-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无题》知识梳理(解析版)-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无题》知识梳理无题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作者作品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间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作品有:《李义山诗集》。

二、写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

此诗即其中一首。

三、重点字词:云鬓(bìn)夜吟(yín)蓬山(péng)殷勤(yīn)四、词语解释: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àn):探望。

五、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选项中与“兴来每独往”一句中的“独”字蕴意相似的一项()。

A.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王维《秋夜独坐》)B.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诗的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偶然”二字。

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诗中其他地方也处处流露出这样的“偶然”。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样的“偶然”所表现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C.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锐气。

D.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3.古诗阅读南邻杜甫锦里①先生乌角巾②,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③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④月色新。

【注释】①锦里:成都地名。

②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③航:小船。

④柴门:指作者自家的门。

(1)此诗描写了两幅图景,前四句可谓“山庄访邻图”,后四句可谓“”。

(2)诗人笔下的“南邻”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无题》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质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说课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无题》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质教学说课复习电子课件说课

中考在线
2. 阅读《无题》,回答问题。 (1)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_以__双__关__、__对__偶__和__两__个__生__动__的__比__喻__,__表__白__自__己__对__所__爱____ _的__人__至__死__不__渝__的__深__情__。__这__句__话__的__本__义__是__:__我__的__思__念__如__春____ _蚕__吐__丝__到__死__才__能__停__,__我__的__泪__水__像__烛__泪__一__般__,__在__蜡__烛__烧__成____ _灰__烬__后__方__流__尽__。__今__人__常__用__来__形__容__为__国__为__民__服__务__,__尽__心__尽____ _力__,__死__而__后__已__的__人__以__及__这__种__献__身__精__神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解
诗以“无题”命篇一此类诗歌,大多写爱情,其内容 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因此 命为“无题”。再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此类诗也可能 别有所托。尤以写相思、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 优美动 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人多把它们视为爱情诗。
三、初读感知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拨 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
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首联写爱情的不
鉴 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

一对情人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颔联接着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无题诗(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无题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无题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无题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①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①鱼书,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无题》与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无端五十弦)诗类似,故隐其题,寄托其意。

B.首联描绘了两个瞬息变幻的特写镜头,“油壁香车”和“峡云”倏忽消失,令人怅惘。

C.颔联互文见义,描绘了溶溶月光之下,庭院里梨花摇曳、池塘边柳絮萦回的清幽意境。

D.颈联中诗人想象着思念的人在萧索的寒食禁烟中孤独凄凉的情景,更加深了相思之情。

2.本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同样是表达相思之情,但两首诗表达相思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两诗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①春酒暖,分曹射覆②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①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②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3.下列关于诗歌鉴赏及分析的有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诗首联写昨夜的欢聚,交代了欢聚的时间、地点;两个“昨夜”自对,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慨。

B.该诗颔联写今日的相思,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C.该诗颈联写宴会的热闹,宴会上诗人与佳人“隔座送钩”“分曹射覆”,实写出诗人与佳人共度良宵。

D.该诗尾联写离去的无奈,听到更鼓之声就要去当差,表达出诗人对差事的厌倦和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

4.本诗中颔联两句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成为千古名句。

诗人李商隐一生写过许多首《无题》,本诗只是其一,中学阶段我们还学过一首李商隐的《无题》,其中有两句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现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无题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题:无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字意思有所不同,第一个“难”字是________的意思,第二个“难”字是___________的意思。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9.答案:(1)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指离别时的痛苦。

(2)尾联以“蓬山”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以“青鸟”作为诗人的信使,表达了恋人彼此间无法经常相见,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惆怅与伤感。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word版 有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word版 有答案)

专题09《无题》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PPT展示前句,引导学生对接后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们知道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李商隐被称为最具争议的抒情诗人,下面我们学习他的一首无题诗,感受一下诗中朦胧的情感吧。

二、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3、训练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重点: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难点:训练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三、原文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四、注释《无题》: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做诗的标题。

别:分别,离别。

东风:指春风。

残:凋零。

丝:这里与“思”字谐音。

泪:蜡烛燃烧时六下的蜡油,称为“蜡泪”。

云鬓改: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

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后为信使的代称。

五、诗意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古诗文默写》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故曰:驭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B.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E.切问而静思,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F.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4.假如你要在书房悬挂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这些素材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A.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

B.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C.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D.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初三中考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送王缄①苏轼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②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舫③。

此身如传舍④,何处是吾乡!【注释】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

②凭:请,劳烦。

③觞:酒杯。

④传舍:驿站。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交代背景,词人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一见妻弟“未免思量”。

B.“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那样的悲伤。

C.“故山”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

D.“何处是吾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身不由己、漂泊无定的感慨。

(2)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无题》PPT课件(20页)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无题》PPT课件(20页)

逐句翻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
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句意 早晨梳妆照镜,(愁思难 遣),只担翻译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 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 年号)年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 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 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 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 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 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 杜”。
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 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 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诗词赏析
6.赏析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2)表意作用。 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以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山 作为 对方居处的象征,以王母驾下的青鸟使者代为打探她的下落。 既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劝慰之情,也倾诉了自己绝对没有放弃再次相见的 一线希望的恒心与决心,但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 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写完了,这场悲剧的结 局如何,我们无法知晓,或许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整体感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cán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ìn

九上09《无题》-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九上09《无题》-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字词解释:①丝:这里与“思”字谐音。

②泪:蜡烛燃烧时留下的烛油,称为“蜡油”。

③云鬓改:青春年华的消逝。

云鬓,指年轻那女子的秀发。

④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⑤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

后为信使的代称。

内容描述: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全诗赏析: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首联连胜两个“难”字,强调了“别亦难”,突出了爱情的艰难。

颔联以比喻和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尾联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

主旨: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写作特色: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第一组题目∶1.【词语理解】本诗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以"丝方尽"喻,以“烛泪”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坚贞。

(2分)2.【思想感情分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蕴含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第二组题目∶3.【画面描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4.【思想感情分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课外古诗词诵读】李商隐《无题》赏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李商隐《无题》赏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无题》赏析
李商隐的诗以含蓄隐晦、精美典雅著称,他的十多首《无题》诗就很能代表的诗风。

诗中朦胧的意象征服了一代以一代的读者。

究其真意,诗评家历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可以肯定的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主题,有些别有所托。

这类诗中,尤以写相思、写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

这首《无题》诗大约出双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

相见时难,所以相别时就更加难舍难分了。

两个“难”凸现两人情深意厚。

“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烘托、渲染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景语亦情语。

颔联“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警句,向来为人称道。

春蚕吐丝,到死才吐尽;蜡炬成灰,烛泪才流干。

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真是新奇而巧妙。

“晓镜”二句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

既担心容颜变老,又担心男人一人在外,夜读时会为寒气所侵,其中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

最后两句诗是强作宽慰之语,女子明知要与男子离别到很远的地方,蓬山已非人间之境,其远可想而知,但却说是“无多路”,且有“青鸟”经常传递信息。

青鸟亦是仙鸟,要仙鸟才能“探望”可见相
隔之远。

到此,情赿写越深,开头“别亦难”之“难”就让人愈加容易领会了。

曲折深婉,构思精巧,感情沉郁,是本诗的特色。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十九饮酒青海近年未考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十九饮酒青海近年未考

(十九)饮酒(其五)(青海近7年未考)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虽处污浊闹市,却不受尘俗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运用设问,答复“无车马喧〞原因。

“心远〞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景物描写。

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飞而知还来表达归隐田园惬意情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错误! 【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饮酒?为五言古诗。

【本诗主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弃官归隐后田园生活,表现了悠闲自得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田园生活热爱,对官场鄙弃与厌恶。

【写作手法】说理、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1.(2021佛山中考)把“悠然见南山〞“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
__不好。

“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诗人采菊时,山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如熟友相见,到达物我两忘境界,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形象。

__
2.(2021佛山中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指是__自然之趣__与__人生真谛__。

3.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词语是“__心远__〞与“__悠然__〞。

4.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读出了作者怎样人生态度?
__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宁静致远心态,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生境界。

__。

《无题》中考试题

《无题》中考试题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断句2/2/3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一个人和自己心上人天各一方却无法相见,心中的思念让他从清晨愁苦到寒夜。

无法团圆的爱恋只有寄希望与神佛,期盼能让爱人知道自己的心情的事情表达了多愁善感的人思念远方爱人的感情体裁属于七言律诗,近体诗爱情诗中考试题2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4.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

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1)困难(2)难受,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1)点明离别的季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

中考语文总复习 诗歌鉴赏(十七)水调歌头(青海近7年未

中考语文总复习 诗歌鉴赏(十七)水调歌头(青海近7年未

(十七)水调歌头(青海近7年未考)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起句陡然发问,奇思妙想,破空而出。

词人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诗主旨】词人由中秋明月展开联想和思考,抒发了自己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写作手法】1.立意、构思新颖奇妙。

2.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

1.(2016沈阳模拟)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__“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__2.(2016原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广为传颂的名句,请你略作赏析。

__内容上,表达了诗人乐观的情怀,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不能与亲人团聚,也包含了对远方亲人的祝福。

语言上,__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好的境界结束全词。

__3.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__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__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__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专版)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二十六)无题(青海近7年未考)
1 / 1 (二十六)无题(青海近7年未考)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本诗主旨】这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相思之
苦。

【写作手法】1.既写环境,又写心情,情景交融。

2.运用谐音和比喻。

3.运用典故。

1.(2016淮安模拟)本诗“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表面写春天将逝,实际写 __美好年华将逝__。

2.(2016淮安模拟)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改”字与“寒”字,都用得好,试说说好在哪里。

__“改”字传出苦情蜜意。

“愁”“云鬓改”即言担心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容颜衰老,难取悦心上人,表现了她思念男主人公的心情。

“寒”字并不只是指月夜的月光清冷,还反映了男主人公的心境;此刻,情人不在身边,深感孤单,才觉月光寒冷。

此二字,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十分真切。

__
3.(2016原创)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歌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__相思(思念、愁思、别思、伤别等)__
4.(2016原创)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__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

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
“到”“成”“方”“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