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_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_测试题_文档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诗歌之部+第2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诗歌之部+第2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基础巩固层次(A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9】天姥.(mǔ) 殷.岩泉(yǐn) 漂.白(piāo) 刨.床(páo) 剡.溪(shàn) 木屐.(jī) 威吓.(xià) 呼号.(háo) 澹澹.(dàn) 渌.水(lù) 起哄.(hōnɡ) 泡.货(pāo)【答案】 “漂”应读piǎo,“刨”应读bào,“吓”应读hè,“哄”应读hò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B .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 C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 D .恍.惊起而长嗟 恍:恍然,猛然 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解析】 C 项,“因”,依据。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 B.⎩⎪⎨⎪⎧陈陈相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在【解析】A项,“或”,都为副词,或许。

B项,“因”,动词,因袭;副词,凭借。

C 项,“且”,副词,暂且;连词,并且。

D项,“安”,代词,怎么;代词,哪里。

【答案】 A4.名句默写。

(1)海客谈瀛洲,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飞度镜湖月。

____________________,渌水荡漾清猿啼。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冥浩荡不见底,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模块综合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教育不能产业化教育究竟能不能产业化?教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私人产品相同的属性,比如这种产品的消费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排他性,并且,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得益,例如增加工资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获得精神享受等,其教育花费也就等同于私人的一种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定价,可以买卖。

但是,教育同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社会公益性。

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可以获得个人的种种直接收益,但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无疑可以给全社会带来广泛的收益,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等等。

正因教育消费有溢出效应,也就是公益性,所以,经济学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

这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成为世界所有国家主要由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根基。

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

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

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者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

我们认同这样的认识。

事实上,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国民实行完全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政府对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就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而言,有一部分是可以推向市场或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的。

例如,高校后勤的相当一部分可以而且应当实施市场化或准市场化的改革;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当通过市场来进行;学校依法向社会提供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各种咨询服务等可以是非盈利性的,也可以是盈利性的,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教育本身的产业化。

一个例外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可以实行准市场政策,因为他们不是本国的纳税人。

而教育产业化论者却主张把教育推向市场,用经济规律或产业运行规律支配教育的发展;他们鼓吹用办企业的方法办学校,怂恿或鼓动学校追求利润以求生存和发展。

最新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word文档

最新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word文档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洞穴(xuè)挑剔(tì) 创伤(chuànɡ) 惊魂甫定(bǔ)B.安谧(mì) 饿殍(piáo) 羸弱(yínɡ) 叛逆篡位(chuàn)C.憧憬(chōnɡ) 悚然(sù) 谲诈(jué) 厩有肥马(jiù)D.追溯(shuò) 伉俪(kānɡ) 厮杀(sī) 风尘仆仆(pǔ)解析: A.洞穴(xué),挑剔(tī),创(chuānɡ)伤,惊魂甫(fǔ)定; B.饿殍(piǎo),羸(léi)弱,叛逆篡(cuàn)位;C.悚(sǒnɡ)然;D.追溯(sù),伉(kànɡ)俪,风尘仆仆(pú)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奇怪叠出蹉跎岁月冷酷犀利光风霁月B.改弦更张根深蒂固天赐福芷戮力同心C.辘辘饥肠阴谋鬼计槁项黄馘功利境界D.无所适从草营人命朝暾夕月晨光暮蔼解析: A.叠—迭;B.芷—祉;C.鬼—诡;D.营—菅,蔼—霭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18年前将每年增加600万平方米的绿地②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A.计划基础上导致B.规划前提下引导C.规划前提下导致D.计划基础上引导解析:计划: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更多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是以“一个中国”作为“先决条件”引导: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导致:引起,引出,其结果往往是负面的日本政府批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造成“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的认识偏离事实”这一后果,故用“导致”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1949年4月,我解放大军,纵横捭阖,势如破竹,直逼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如鸟兽散B.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新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C.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于其军用飞机侵犯我领空、撞毁我飞机一事,刚刚向中国人民道歉,马上又否认其侵略罪行这种朝秦暮楚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D.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十二亿中国人的精华,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只要属实,连篇累牍,都不算过分解析:A.“纵横捭阖”是指政治外交上采取分化、瓦解和拉拢的手段;C.“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应改用“出尔反尔”;D.“连篇累牍”形容言辞冗长啰嗦,贬义答案: B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一名市民观察员说,公交系统关乎于每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它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分量不容忽视B.要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应该以改变教育思想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变,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C.最新的研究表明,吃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有利于保护心脏,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一种叫做“多酚”的物质,它能保护细胞,使其免受损伤D.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大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把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饮水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行优先考虑和安排解析:A.“关乎于”重复;B.杂糅;D.语序倒置、搭配不当答案: C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6.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解析: C.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原则”这句话A项说“道德黄金律”是指“针对社会转型提出的”,不符合原文意思B、D项缩小了概念的外延答案: C7.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解析: A项“……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与原文文意不符正确意思是“……那么你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别人”答案: A8.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D.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解析: B.作者在文中没有强调“必须确立和推行”的意思答案: B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选自《唐宋散文八大家精品》,有删节)【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史,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输:交纳,献纳B.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如:往,到……去C.则有间矣间:差别,差距D.乐为之识其详识:知道,懂得解析: D.识:记载答案: D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 C.都为介词,替A.目的连词,来/介词,凭借;B.代词,代一升粟/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D.指示代词,那/句首发语词答案: C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灾未有巨于此也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王尝语暴以好乐C.洎牧以谗诛D.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句答案: 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公在熙宁八年九月临危受命,出任越州知州,到任之前他就下发文书详细了解各属县受灾情况并认真做好了赈灾准备B.赵公忧民爱民,救饥救疫等计划得严谨周密,对“不能自食者”和“能自食者”采取了不同方法进行赈济C.从救灾实际出发,赵公不惜违反规定,给予灾民更多的救济;不仅如此,赵公还躬行善政,捐资助民,常常送钱给病人治病买粮D.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不只是为了宽慰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思念,更是为了总结救灾经验,作为后世的借鉴解析: A.文中是“前民之未饥”不是在到任之前答案: A【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越州知州赵公,在百姓还没有遭受饥荒之前,就下发文书询问下属各县: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灾民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发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几家?和尚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余粮登记在账簿上的,实存有多少?让各县呈文上报知州,并且谨慎地做好救灾准备州县官吏登记百姓中孤老病弱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征收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来补助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米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领两日的口粮他又担心他们将要流亡,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供应,对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粮,共五万二千余石,按低价卖给百姓设置卖粮点共十八处,让买粮的人自行到方便的地方去领取粮食又雇用民工修补城墙四千一百丈,费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佣工发给工钱,又给他们两倍的粮食有愿意借贷款的老百姓,告诉富人尽量贷给他们,等庄稼成熟,由官府替债主责令他们偿还被抛弃的男女孩童,都让人收养他们第二年春天,瘟疫非常严重赵公便设置诊所,安置患上疾病无家可归的人招募两位僧人,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让那些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人,让人在外面随时收尸埋葬按规定,遇灾年给穷人发放救济满三个月就停止,这一年发放到五个月才结束有不符合公文规定的事情,赵公一概自己担当责任,不因此连累下属官员有请示上级的事,有些对救灾有较多的好处,就立即施行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供给病人药品和饮食,常常是他自己掏钱百姓不幸遭遇旱灾瘟疫,能避免辗转流亡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敛埋葬,都是靠赵公的力量当时旱灾瘟疫遍及吴越一带,百姓遭受饥荒瘟疫,死去的将近一半,灾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皇上望着东方忧愁劳神,州县推广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抚慰百姓所做的一切,使百姓尤其认为有了依靠和归宿用来经办救灾、安定百姓的措施始终周到细致,没有一点不完备的他救灾虽然只在越州施行,他的仁爱却足够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他的方法却足够传给后人灾害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让它避免,却能够预先做好准备百姓遭受灾难后才去思考对策,与事先有所考虑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习而还要去做,与那些平时就留心的人,两者也有很大差距我所以特意到越地采访,收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办法,很乐意把它详细地记载下来,哪里仅仅是用来宽慰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感激之情,也是使后来有心为民做事的官吏在不幸遇到灾年的时候,能推行赵公已经试行过的办法,那救灾的章程条例可以不需多长时间就能制定好,那么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小并且影响眼前呢?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3分)译文:(2)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4分)译文:(3)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3分)译文:答案: (1)(赵公)担心他们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2)(赵公)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便选取没有任职并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事情委任给它们 (3)(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操劳身心疲惫也没有丝毫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苤①采采苤,薄言②采之采采苤,薄言有③之采采苤,薄言掇④之采采苤,薄言捋⑤之采采苤,薄言袺⑥之采采苤,薄言襭⑦之【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苤(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ǒ):摘取、拾取⑤捋(luǒ):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披在腰带间装物(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2分)(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答案: (1)赋(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15.默写填空(6分,任选三小题)(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3),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4),叶上初阳干宿雨,,答案: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4)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五、(12分)16.下面的一段话有啰嗦之处,请删除多余的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对于无法搬迁的文物,三峡库区有关部门也将设法予以保护如库区唯一的一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水文站,已确定将其沉入水中,在岸上按原样仿制重建应删除的词语:、答案:一座仿制17.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添加必要的词语(6分)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答案:①尼采曾把下蛋母鸡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②中国传统里有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③尼采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喻恰恰符合这个意见18.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登山,你可以读到深厚雄奇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答案:如果人生是一首诗,奋斗就是欣赏,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成功,你可以从中体验到喜悦和自豪失败,你可以从中体验到痛苦和脆弱六、(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草木有本心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在一边,不再被“用”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春来草自青;它放任——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不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古代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史书又叫做汗青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想想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竿、竽、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里随时相伴的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做“次品”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误的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所以我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不被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

高二选修_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_测试题_文档.doc

高二选修__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__测试题_文档.doc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等级题(100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屮,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城阕绰约芙蓉泣露迷花倚石忽已瞑B.青瞑金樽钟鼓馔玉天涯霜雪霁寒涔C.俳优兰撩切中肯綮出师一表真名世D.褥署沽取雕栏玉砌且放白鹿青涯间2、下列各句屮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屮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而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A.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同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

同牌是同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同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

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 9题。

(12分每小题3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而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己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屮。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A.鼙鼓(pí)踯躅..(yǐlǐ)..(chíchú)栖鹘(qīhú)萦纡.(yū)迤逦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zhâgū)凝睇.(tì)..(kuàijī)鹧鸪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玉扃.(jiōng)水裔(yī) 葭苇(jiā)D.眇眇..(bìlì)..(chányuán)薜荔..(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潺湲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为慷慨激昂。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帝(注)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了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作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净尽、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夜泊牛渚①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3.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4.诗人在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最新高二年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测试题

最新高二年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测试题

高二年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文学常识(共42分)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一部史书?()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诗人在文学上的主张?()A、李白B、杜甫C、贾岛D、白居易3、从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看,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汉乐府——建安诗人——李白——辛弃疾B、《诗经》——汉乐府——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C、《离骚》——李白——苏轼——陆游——龚自珍D、《离骚》——建安诗人——李白——李贺——杜牧4、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斯。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例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纪传体史书。

二.文化常识填空(每空1 分,计12分))6、初唐诗人的一首《》,因为在《全唐诗》中独占鳌头,一跃成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绝唱,他的一生仅存下两首诗,因为这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7、唐代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8、宋代词坛分为两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周邦彦等为代表的派和以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练习题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练习题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练习题一、填空。

1、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它所记基本______________一类的言辞。

它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2、《左传》与《战国策》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

《左传》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________________尤为出色,语言精炼,精于形象。

《战国策》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形象塑造生动。

3、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论语》和《孟子》是儒家诠释_____的着作。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_________散文,《孟子》是记载轲言论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理透彻。

《墨子》代表墨翟________的主张,代表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代表道家庄周的主张,具有_____________,善用____________,长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

4、汉代散文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贾谊文章_________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

晁错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开创了_____________的体例,它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结构,“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________的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的是_________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________的活动。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带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带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9(带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一、选择判断(30分)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开创,“济”扶助。

[来源:]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

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来源:]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5.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试卷.doc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试卷.doc

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试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 )A .颠沛.流离(pèi) 踯躅..(chí chú) 巫觋.(xí) 萦纡.(yū) 迤逦..(yǐ lǐ) B .弹劾.(hé) 风驰电掣.(chè) 会稽..(kuài jī) 鹧鸪..(zhè ɡū) 凝睇.(dì) C .回眸.(móu) 肤如凝脂.(zhī) 鼙.鼓(pí) 玉扃.(jiōn ɡ) 云栈.(zhàn) D .眇眇..(miǎo) 袅袅..(niǎo) 修葺.(qì) 潺湲..(chán yuán) 薜荔..(bì lì) 解析: A .踯躅—zhí zhú。

答案: A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B.⎩⎪⎨⎪⎧ 不许稍绸缪..(修缮房子)两朝开济..(开创,扶助) C.⎩⎪⎨⎪⎧ 鸟何萃.兮中(聚集)御宇..多年求不得(统治天下) D.⎩⎪⎨⎪⎧天生丽质难自弃...(很难自我放弃)玉容寂寞..泪阑干(黯淡失神的样子) 解析: B .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答案: B3.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 .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答案: B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东晋诗人。

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做,归隐山水之间,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高二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3单元测试题【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宁欣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

据估测,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约为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唐初,长安等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所需从业人员。

从而吸纳了一批批外来劳动力的到来。

唐中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

这些人口就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且主要是以京城长安和洛阳为主的大城市。

虽然史书上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乂,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日佣人”等,遗憾的是建筑工人的来源没有记载。

显然,应该有专门的建筑行业的工匠和民夫才能营造颇有规模的“窦家店”。

京城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所得回报也比从事农业生产更高。

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小商品销售业、雇佣服务业、运输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

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

还有很多流动的艺人和民间表演团体活跃在京城的开阔场地。

这些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承担了都城建设的重要任务,活跃了长安的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商业和服务业的需求,解决了随着城市发展居民日益增长和拓展的日常需求,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饮食、人力、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需求。

这一时期,为城市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行业不仅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

据《唐国史补》记载,长安城东西两市的餐饮业就很发达,三五百人的礼席,“立待可办”;唐朝前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流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生活的需要,官府对农民和工匠居住地和户口限制的松弛,长安外来人口的涌入更多是出于主动行为。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单元测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单元测试题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至三单元检测题2014-5-29第Ⅰ卷(12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扁.舟(piān) 商榷.(què) 花钿.(diàn) 渌.水(lǜ)B.当垆. (lú) 罗衾.(qīn)啼啭.(zhuàn)骊.宫(lí)C.挑剔.(tì) 搴.采(qiān)踯躅.(zhú) 皓腕.(wàn)D.江浦.(pǔ)荠.麦(qí) 缦.立(màn) 欢谑.(xüè)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凝脂回眸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绰约迤逦含情凝睇流水孱湲C.鹧鸪绸谬袅袅秋风临邛道士D.仙袂玉扃芳馨庑门逍遥容与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4.下列各句中,表达准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而产生了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A. 屈原B. 宋玉C. 荀子D. 韩非子A. 《谏太宗十思疏》B. 《醉翁亭记》C. 《岳阳楼记》D. 《出师表》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首诗?A. 《诗经·关雎》B. 《诗经·蒹葭》C. 《诗经·桃夭》D. 《诗经·鹤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庄子》是一部纯粹的哲学著作,不含诗歌内容。

(×)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七言绝句。

(×)4.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5. “建安七子”中包括曹操、曹植、曹丕。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

3. 《论语》是记录我国古代思想家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4.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其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

5. 《庄子》中“逍遥游”一篇主要讲述了______追求自由、超脱物欲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艺术特色。

2. 请列举唐代三位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论语》中的“仁”的含义。

4. 请简要分析《离骚》中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5. 请举例说明古代散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赋、比、兴”中的一种手法,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

2. 请以《论语》中一则名言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3.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首唐代诗歌的意境。

4. 请从《庄子》中选取一个寓言故事,阐述其寓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4分)(1)荒忽兮远望。

(屈原《湘夫人》)(2),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4分)(1)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3)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文学常识填空(4分)(1)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2)唐代诗人的山水田园诗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3)在韩愈、柳宗元的倡导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骈文。

文学史家称这场诗*新为唐代运动。

(4)《六国论》的作者是北宋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两朝开济老臣心济:.(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阳:.(3)籍独不愧于心乎独:.(4)汝殁以六月二日以:.高二语文试题第1 页(共8 页)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序天伦之乐事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C.径须沽取对君酌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函梁君臣之首.A.目眇眇兮愁予B.骊山北构而西折..C.项王军壁垓下D.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又可冀其成立耶B.吞声踯躅不敢言....C.可怜光彩生门户D.思厥先祖父....8.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函谷举②不吾知也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④其又何尤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⑥惟兄嫂是依⑦吾佐董丞相于汴州A.①③/②④⑥/⑤⑦B.①③/②⑥/④⑤⑦C.①⑦/②③⑥/④⑤D.①③⑤/④⑥/②⑦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等级题(100分)一(12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城阕绰约芙蓉泣露迷花倚石忽已瞑B.青瞑金樽钟鼓馔玉天涯霜雪霁寒霄C.俳优兰橑切中肯綮出师一表真名世D.溽署沽取雕栏玉砌且放白鹿青涯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A.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

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

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9题。

(12分每小题3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橇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项王军壁垓下壁:驻扎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隶属C.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脸朝着,面向D.项王身被十余创被:遭受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B.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②不忍杀之,以赐公C.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D.①愿为诸君快战②吾为若德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d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东城,部下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数十百人,叱退汉军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江,最后自刎而死。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9分每小题3分)四、(14分)13、把下面句子划横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译:(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译:14、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3)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5)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有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50分)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李白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而纵情于山水;项羽拒绝了屈辱地活着,选择了自刎;司马迁为了理想拒绝了死。

一次拒绝就是一段佳话,你有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的经历吗?请以“拒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抓住细节把事件叙述清楚。

②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二部分(发展等级题50分)六、文学作品欣赏(32分)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水槛遣心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末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分析“出”或“斜”字在诗中的表达作用或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语言运用(18分)21、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8分)采莲子[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

一位美丽的姑娘摇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

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诗歌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

我们学过的诗词中都有挥之不去的“月”的影子。

请选择你所知道的诗歌中含有”月”的意象的两个诗句,仿照下列句式,用排比句写出诗人笔下借月抒情的不同(6分)例句:友人左迁,愁肠百断,太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来排解充塞胸臆的苦闷;仿写:23、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

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

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

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I)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2分)答:(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分)答:1、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2、,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湘夫人》)3、,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4、,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帝子降兮北渚,。

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9、,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14、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鲍照《拟行路难》)15、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16、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17、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18、,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6、鹿门月照开烟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0、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32、,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