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基斯 中国服装史教案

合集下载

都基斯 中国服装史教案设计

都基斯 中国服装史教案设计

教案本科目中国服装史总课时10课时讲师都基斯班级31班授课计划& 教学进度表填报时间:2013年9月2日教学过程课程安排:1周,每天2课时,共5天。

课程工具:A4复印纸、铅笔、橡皮、针管笔、彩铅等。

第一天: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服饰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服饰(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000年)第一节中国服饰的起源服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大约在900万年以前,猿的一支——拉玛古猿开始向人类演化。

4-5百万年前,猿人→直立原人→智人(河套人、欧洲的尼安德塔人)→现代人,智人阶段人类开始用兽皮裹身御寒,这是人类向创造服饰迈出的第一步。

第二节中国新石器时期服饰1、纺织衣料的发明创造麻布布毛织品2、独具特色的服装配套原始社会的服装大体在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形成配套:冠帽、衣裳、套裤、护腿、鞋靴、发式、首饰、纹彩等。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服饰(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第一节原始信仰对服装观念的影响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是以祭祀仪式来表达的。

祭祀是商周最大的政治活动,为五礼之首,成为吉礼。

第二节礼服与冠服制度礼制是周代形成的一套典章制度,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规则与道德行为准则。

在礼的约束下人的着装行为自然受到及其严格的规,由此产生了关于服装的典章制度。

礼服制度,通常称为冠服制度,成为统治阶级整个行政系统划分等级贵贱的法则。

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

冕服主要有六种:(1)大裘冕(2)鷩[bì]冕(3 )希冕(4)衮冕(5)毳[cuì]冕(6)玄冕此外,六冕与大带、革带、韨[fú] 、佩绶、赤舄[xì]等相配。

周代的国王除了六种冕服还有四种弁[biàn]服: (1)皮弁(2)爵弁(3)韦弁(4)冠弁十二章纹介绍“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

服装设计与中国服装史

服装设计与中国服装史

1《服装设计与服装史》教案教案课题第一章先秦服装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先秦服装情况教学重、难点1.人类着装的最初动机是什么?2.早期衣服佩饰的材料有哪几类?3.早期的中国冠服制度有哪些特点?4.深衣、胡服有何区别?课时 4 课时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服装起源●御寒说●遮羞说●异性吸引说●巫术说●劳动说●保护说●本能说★ 新课讲述第一节概述原始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

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草裙兽皮披原始人的兽皮装缝制特征贯口衫其他着装形式佩饰12《服装设计与服装史》教案教案第三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冕服冕服构成冕服上的纹饰——十二章夏商周时代,冕服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还将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之于裳。

图案纹样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想象。

下面介绍一下这十二章纹绘绣于服装上的含义及象征性。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深衣胡服佩饰与襦裙戎装★ 课的结束教师小结学生实训思考几个重点、难点问题:1.人类着装的最初动机是什么?2.早期衣服佩饰的材料有哪几类?3.早期的中国冠服制度有哪些特点?4.深衣、胡服有何区别?训练以本章介绍的历史装为设计灵感来源,结合服装设计知识,设计两套现代服装。

课后反思:服装设计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是理解且会运用设计思维方法,二是丰富的设计素材积累。

服装史上的服装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经过历史千锤百炼得到的瑰宝,是设计者的巨大财富,作为教师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它。

- 23《服装设计与服装史》教案教案课题第二章秦汉服装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秦汉服装教学重、难点1.汉代男服主要是什么?有何特点?2.女服为什么能承袭深衣?3.秦汉军服发展有哪些突破?课时 4 课时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国——西汉——东汉汉武帝时,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大道——丝绸之路。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历史专业学分:2个信贷计划时间:36小时课程的性质:必修课程类型:基础课程是专门的:服装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时间:九月XXXX首先,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它主要讲述不同时期不同的服饰和服饰风格,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饰历史的发展背景和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中外服饰的形式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了解服饰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历史中学习知识和灵感,从而为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中外服装的服装风格和基本特征。

了解服装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规律,掌握服装的基本知识;同时,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创新设计理念,让过去服务于现在,让外国服务于中国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第一章引言在人类文明史上,可能没有任何生物像衣服这样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也是人类在社会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重要精神表达因素。

它与人的身心形成一体,成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和人类历史一样,服装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它伴随着远古时代的原始人,跟随现代人走向未来。

服装的出现加快了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1.服装起源2。

服装的变化3。

中国服装史概述亮点:人类服装发展的起源和变革难点;中国服饰对人类服饰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奴隶社会服饰奴隶社会的上限一般设定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元前一一年,大禹之子继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

到公元前16世纪末,商灭夏,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王朝。

商朝延续了600多年,直到公元前11世纪中叶,被历史上被称为西周的周朝所取代。

只有在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才有一个明确的年代,那就是周公和元年。

公元前770年,从东周开始,周平王将其首都迁到了东方。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时期,第二阶段是战国时期。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精品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精品

性的繁殖与生产 家的守护者
生命的守护者
四、原始装饰对服饰起源的作 用
原始装饰是最自然、最本能的反映 最早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识的真实写照 文身——自身生存——发现体验美 羽毛、贝壳、兽骨、瘦牙、毛皮等
第一章 史前时期中西服装史
第一部分 史前西方 旧石器时代 75000年前 冰期末期 欧洲 “尼安德塔人” 会用打火石、团体生活、自制兽皮衣服抵御严 寒 法国西南部“拉法拉西人”咀嚼兽皮制作衣服 旧石器时代中期(40万-5万年前)用猛犸牙、 蜗牛壳、饭狸、狼和熊的牙齿作成的项链。
(五)脚部装饰 奴隶不准穿鞋 公民穿皮凉鞋 棕色 议员穿黑色鞋 贵族穿红色鞋
三、女子服饰 与希腊相同 漂白、染色 将奴隶发作成假发
女子服饰 与男子相同上衣 窄长袖子上衣 短宽袖子上衣
爱奥尼亚式 衣褶 光腿

脚部装饰 奴隶不准穿鞋 皮凉鞋 贵夫人各种颜色
3、斗篷 4、脚部装饰 赤脚 凉鞋 靴子
5、化妆
头发 曝晒 碱溶液 甘菊 花液泡
沐浴
香粉 画眼线 眉毛 腮红 胸部装饰碧玉 早期胸罩
垫厚鞋底
6、首饰 妇女:臂 手 耳 脚踝 男子:手镯 项链 金腰带 金银别针 手 杖
第四节 古罗马服饰
BC1000年 伊特拉里亚人 意大利半岛 希腊人也迁来 文化艺术 同时为罗马人所征服,为罗马承袭 整个地中海周围 北达大布列颠南部, 西到西班牙之极境,南至北非,东到黑 海西南,和东方大汉帝国遥遥对峙。 恺撒和奥古斯都.屋大维时代 鼎盛时代 基督教产生
名 称: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时 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 期 规 格:高11厘米 材 料:石灰石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该作品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女 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 ,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 被忽略。女神的乳房、臀部等女性特 征形象较为夸张突出,一般认为该作 品具有类似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 。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 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 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指导大纲

精心整理《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西服装发展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正确的处理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时代的关系,继承中西方服装文化的优秀遗产,开拓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开拓学生的形象设计思维。

培养学生整体设计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加深对服装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同时通过历代千姿百态的服饰来洞察其中的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服装的历史演变脉络,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服装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

使学生掌握完备的服装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服装发展的历史及最新趋势,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两个部分,中国服装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分别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期、中期、后期和近现代社会的服装予以介绍和评说,各个历史时期侧重不同的方面。

西方发展史同样分为六个时期,突出表述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学习中西服装史应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中西方服饰演变的脉络。

抓住脉络提纲挈领,而不应不加理解、缺少纵向与横向联系孤立地掌握知识,造成学习枯燥,记忆困难。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学习掌握所列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启发创作思维,引发创作灵感,在服装设计中加以具体应用。

由于课时原因,有些章节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上课根据其阅读情况,适当提问。

中国服装史: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第二节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第一节影响人类服装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服装变化的现象第三节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朦胧与萌芽第一节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第二节纺织工具和麻毛丝织物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第一节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第二节礼服与冠服制度第三节冕服第四节两种基本服装形制: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第五节服装礼仪和社会民俗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会第一节丝绸与丝绸之路第二节楚汉袍服第三节魏晋南北朝衣衫第四节男子冠巾与时尚第五节女子发式及时尚第六章封建社会中期服装——绚丽与素雅第一节纺织印染与衣料第二节唐宋官服第三节唐代女服第四节唐代女妆第五节宋代女服第六节服饰时尚与百工百衣第七章封建社会后期服装——寓意与腐熟第一节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第二节辽金元的民族服装第三节明代官服第四节明代妇女服装第五节清代官服第六节清代妇女服装第七节明清服饰时尚第八章近代社会服装——锐变与革新第一节晚清时期服装第二节辛亥革命后的男装第三节新文化运动后的妇女服饰第四节近代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第五节 20世纪下半叶服装西方服装史:第九章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第一节古代西亚与北非服装第二节古代欧洲的服装第十章中世纪服装——华美与肃穆第一节拜占廷服装第二节 5-12世纪西欧服装第三节哥特式服装(13—15世纪)第十一章近代前期服装——矫饰与纤柔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初)第二节第二节巴罗克时期(17世纪)第三节洛可可时期(18世纪)第十二章近代后期服装——嬗变与流行第一节工业革命及其对服装的影响第二节男装的嬗变第三节女装的流行第四节时装设计师第十三章20世纪服装(上)——成熟与经典第一节世纪之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服装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服装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服装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及20世纪50年代服装第十四章 20世纪服装(下)——大众与多元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服装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服装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服装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服装第十五章综合分析——中西服装跨文化比较第一节中西服装发展轨迹比较第二节中西服装文化差异性特征分析四、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章)讲课学时中国史部分一人类服装的起源 4 二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 4 三原始社会服装——朦胧与萌芽2 四奴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6 五封建社会前期服装——成熟与融会6 六封建社会中期服装——绚丽与素雅6 七封建社会后期服装——寓意与腐熟6 八近代社会服装——锐变与革新4西方九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4 十中世纪服装——华美与肃穆4史部分十一近代前期服装——矫饰与纤柔4 十二近代后期服装——嬗变与流行4 十三20世纪服装(上)——成熟与经典4 十四20世纪服装(下)——大众与多元4 十五中西服装跨文化比较 2小计64五、说明本课程坚持适用、够用的原则,将教学要求分为了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以理论教学为主,穿插相关图片,适时结合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风格及代表作品3. 认识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1. 中国服装的起源和发展概况2. 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特点3.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风格4. 秦汉时期的服装演变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风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和代表作品2. 难点: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风格及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服装展览,增强直观感受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服装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分别讲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等时期的服装特点和代表作品3. 分析:分析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服装文化的认识和感受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服装展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作业批改: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全面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图片资料:收集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服装史的纪录片或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博物馆和展览:利用周边的博物馆和展览资源,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中国服装的起源和发展概况2. 第二周:讲解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特点3. 第三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风格4. 第四周:讲解秦汉时期的服装演变5. 第五周: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风貌6. 第六周:分析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7. 第七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实地考察九、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第一章:中国服装史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掌握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3.理解中国服装史的文化内涵1.2 教学内容1. 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中国服装的起源与发展3. 中国服装的特点与分类4. 中国服装史的文化内涵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中国服装史的意义与价值2. 讲解与演示: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3. 案例分析:中国服装史的文化内涵4. 小组讨论:研究中国服装史的方法与技巧第二章: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服装2.1 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的关联2.2 教学内容1.原始社会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夏商周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制度的关联2.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服装风貌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制度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三章:秦汉时期的服装3.1 教学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3.2 教学内容1.秦汉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3.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秦汉时期服装的魅力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4.1 教学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2 教学内容1.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的风格特色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服装5.1 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五代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5.2 教学内容1.隋唐五代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5.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隋唐五代时期服装的华丽风貌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服装6.1 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6.2 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6.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宋元时期服装的多元风貌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七章:明清时期的服装7.1 教学目标1.了解明清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7.2 教学内容1.明清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7.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明清时期服装的保守与创新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八章:近代中国的服装变革8.1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服装的变革过程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影响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变革的原因与意义8.2 教学内容1.近代中国服装的变革过程与特点2.这一时期服装的影响与演变3.这一时期服装变革的原因与意义8.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近代中国服装的变革与挑战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变革过程与特点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的影响与演变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变革的认知与理解第九章:现代中国服装的发展9.1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中国服装的特点与趋势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9.2 教学内容1.现代中国服装的特点与趋势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9.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现代中国服装的创新发展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十章:中国服装史的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1.总结中国服装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理解中国服装史的价值与意义3.展望未来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1.中国服装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中国服装史的价值与意义3.未来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中国服装史的总结与展望2.讲解与演示:中国服装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案例分析:中国服装史的价值与意义4.小组讨论:对未来中国服装发展的预测与展望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服装史十个时期的内容,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

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010313192.课程名称:服装史3.英文名称:Clothing History4.课程简介:“服装史”课程主要讲述各个时期不同的服装与服饰样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认识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服装史》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中西服装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各个时期的设计要素来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三)素质目标:具备服装专业审美能力,使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在学生的专业设计中得以体现。

2.先行课程:无3.周课时、总学时:周课时2、总学时28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5.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6.考试方法:平时作业、考勤占30%,期末考试占70%7.实验、实习、作业:8.教材:《中西服装史》(第1版),张祖芳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9.教学参考资料:《中国服装史》,黄能馥,陈娟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中国服饰造型鉴赏图典》,孔德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国外历代服饰图典》,曾慧洁,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

《西方服装史》,华梅,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服饰时尚800年》,[英]琼·娜(贺彤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
8. Occupation norm: Possess the quality of humanistic social science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 able to keep awareness of design ethic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design practices, understand and abide by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norms and perform the responsibilities.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30%
期末考试(研究报告):70%
教材及参考书
现用教材:李当岐著,中外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资料:
[1]叶立诚著,中西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张祖芳著,中外服装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05
Design Institute
ProgramOriented
Fashion and Accessories Design
Teaching Language
Chinese
Prerequisites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design
Student Outcomes
3.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1、5、8]
4.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其在现代创作中,将文化传统融合在新的服饰艺术中。[10、12]

中国服装史教学方案

中国服装史教学方案

《中国服装史》教学方案一、教师简介二、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适用对象2004 级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学生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讲授中国服装史知识,通过介绍各历史时期各个区域的服装的特点、风格、工艺及演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服装的历史与现状,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能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审美眼光和设计思想水平。

4、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 唐、宋、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服饰状况和特征(尤以唐代为主)难点: 服饰起源的探索(各种说法);服饰专业术语的理解;服饰发展内涵的理解.(二)、各章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名称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衣服的起源了解衣服的起重点是衣服原衣服起源的说法:蔽体说、巫术第二章衣服原料的发展2 源情况和面料的发展状况 ,要料的发展 ; 对衣服起源的几说、乞求丰收说等;苎麻等原料的发展及几种刺绣的出现。

第三章古代的刺绣求学生理解即种说法的理解可了解掌握古代冕服的组成; 冕服的三大组成部分;冕冠的组第四章古代的章服 2 的章服制度,特难点是冕服图成;薰衣的组成;下裳的组成;各制度别是冕服的形成及用途案的象征意义图案的象征意义.第五章古代的制衣学了解掌握古代制衣官吏的和制衣官吏的构成官吏和组织生的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组成制衣官吏的组织构成种类机构自学组织机构部分或是种类了解掌握中国重点是唐宫、汉室皇族服饰特点第六章皇室衣装10 各个历史朝代的皇室家族的明宫和清室;难点是武则天唐宫皇族服饰特点(奢侈)明宫皇族服饰特点服饰特征补服的形成清室皇族服饰特点第七章古代的军服 2 了解掌握古代军服的款式和军服的款式(两当)军服的特点用途特征军服的用途(作战)春秋战国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秦汉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重点是隋唐元魏晋南北朝服饰的演变历程及了解掌握历代明清服饰的演其特色第八章历代的服饰演变14 服饰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各个变; 难点是各历史朝代服饰隋唐五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过程所展现的变化的线索及宋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特征其继承语发展元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关系明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清朝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清之后的变革第九章历代妇女发 1 了解掌握历代唐宋明清四个历代妇女服饰的发式与饰物变式与饰物妇女服饰的发朝代妇女服饰化(唐宋明清四个朝代为重点)式与饰物变化的发式与饰物变化第十章古代的面饰了解掌握古代原始社会面饰历代面饰与纹身的演变过程及与纹身 1 的面饰与纹身与纹身的含义寓意的演变过程及及用途寓意第十一章古代男子了解掌握各个周代男子冠制历代男子冠制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冠制 1 朝代古代男子特征; 各朝代首服的种类及其不同用的冠制特征及唐宋明清代四途;皇族官宦和普通民众首服的发展变化代男子冠制特区别等征了解掌握各个周代男子履制历代男子履制特征及发展变化; 第十二章古代的履 1 朝代古代男子特征; 各朝代履制的种类及其不同用制的履制特征及唐宋明清代四途;皇族官宦和普通民众履制的发展变化代男子履制特区别等征三、总体教学安排(一)本学期教学周数:17 周(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配与时间安排: 本课程为理论课程(34 学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理论讲授为主,启发、引导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贯穿始终),增强学生直观性。

服装史教案

服装史教案
3、服装起源说
御寒说、保护说、审美说、异性吸引说、象征说、护符说、羞耻说
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
服装起源的时间范畴 裸态时期
哺乳类的祖先——起源于距今大约2.257亿–1.700亿年以前(地质学上称为中生代时期的末期)
最早的人类祖先——猿人——大约出现于地球史上的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开始制造与运用石器——发明钻孔技术、佩带钻孔的贝壳——原始人类靠体毛抵御寒冷——裸态生活了200多万年
人类早期服饰究竟是什么样子补充学生的回答内容讲授本章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第三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与胡服总结本章重点第一课时一导语第一节概述1原始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2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由于年代距今过于遥远只得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某些神话传说与器皿纹饰了解这一时期的服装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毛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随着狩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用兽皮裹身)
二、文化遗址中的人类早期服饰
(一)骨针
二万七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以后又有陆续骨针出土。
(二)麻布
在陕西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彩陶上,留下了麻布的印痕,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中还出土了三块葛布残片。
《服装概论》教案
班级
时间
授课教师
课 题
第三章 第一节先秦服装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要求
1、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冕服制度,识记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2、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对于加强民族联系,丰富服装样式,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第一章:中国服装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掌握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认识中国服装史的重要人物与著作1.2 教学内容中国服装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中国服装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与风格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服装史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服装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服装史的重要人物与著作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服装史的基本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重要人物与著作的理解程度第二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与特点认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节日与场合2.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节日与场合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与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节日与场合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与场合的理解程度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与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与技术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技术认识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3.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技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技术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理解程度第四章:中国近现代服装史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近现代服装的主要特点与风格认识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4.2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脉络中国近现代服装的主要特点与风格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特点与事件的理解程度第五章: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主要特点与趋势认识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重要企业与品牌5.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主要特点与趋势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重要企业与品牌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重要企业与品牌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特点与企业第六章: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与寓意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认识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6.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的理解程度第七章:中国传统服饰的配饰与装饰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搭配方法认识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文化意义7.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搭配方法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文化意义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搭配方法与文化意义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搭配方法的理解程度第八章: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掌握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主要特点认识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与作品8.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主要特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与作品8.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小组讨论:分析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主要特点与代表人物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特点与代表人物的理解程度第九章:中国服装产业的市场与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与市场分析认识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9.2 教学内容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与市场分析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与市场分析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趋势的理解程度第十章:中国服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服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认识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与案例10.2 教学内容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与案例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方法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与案例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案例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涵盖了对中国服装史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包括概述、传统服饰文化、传统服饰工艺与技术、近现代服装史和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

《中西服装史》课程教学标准

《中西服装史》课程教学标准

《中西服装史》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职业基础能力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对中外服饰历史的整体了解,掌握现代服饰的历史发展脉络,熟知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设计特点、重要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作品。

全面提高自身设计史论知识和审美修养。

后续课程有《服装色彩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服装设计基础》二、课时44课时。

三、学分2.75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课程思政目标(1)通过对中外服饰历史的整体了解,特别是中国服装史部分的学习,培养学生中式服饰审美和文化自信。

(2)通过对历史服装的赏析,培养学生服装制作技艺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中外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和中、西方服饰的特点。

(2)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及艺术风格对服装的影响。

(3)能正确认识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掌握服饰的艺术风格特点。

(≡)综合素质目标通过对历代服饰的特点及结构特征的了解,掌握历代服装设计特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能指导自身服装款式设计,提高设计水平。

六、教学实施(一)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研组(二)教学策略本课程围绕每一历史阶段的艺术特点、男装、女装特点及配饰特征等内容展开叙述。

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展示每一历史时期服装的具体特点,能够使学生全面的认知服装。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认识服装发展过程,本课程以西方与中国的每一发展阶段为历史背景,结合当代的艺术风格特点,讲述服饰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范例式教学。

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服装史学图片授课。

(二)教材编写西方服装史部分,结合每一历史阶段进行背景分析,掌握其艺术风格特征及服饰特点;中国服装史这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的冠服制度,丝绸之路带来的服装变异,各民族之间服装的撞击与融合。

20世纪服装西化趋势,21世纪时尚(包括服装在内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的形成。

通过对中西方服饰的对比学习,掌握中外服装的设计特点和服饰发展规律,为服装专业学生设计强化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丰富多彩的中国服装文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丰富多彩的中国服装文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丰富多彩的中国服装文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服装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

我们穿着的衣服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展示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的载体。

本节课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中国服装文化的精髓。

二、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服装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中国传统服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

3. 理解中国传统服装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导入活动1. 展示图片:展示中国古代的传统服装图片,进行简单的观看与讨论,引发学生兴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穿着相应时代的服装,体验古代服饰的风采。

四、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服装的种类:汉服、唐装、清装等。

2. 中国传统服装的特点:色彩鲜艳、款式独特、细节精致。

3. 中国传统服装的演变:从古代到现代,中国服装经历了无数变革,但传统元素始终贯穿其中。

4. 中国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服饰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五、活动设计1. 制作服装展示: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属于自己的中国传统服装模型,展示在班级中。

2. 创作服装设计:让学生们在了解中国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中国风服装。

3. 探索传统文化:组织参观博物馆、传统工艺品展览,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服装的魅力。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中国服装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下去。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服装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第二课时一、导入引导1.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服装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民族风情。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索中国的服装文化,了解其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1.2 目标设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中国传统服装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掌握不同地区的传统服装类型及其代表性特色;- 感受中国服装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高一历史主题二第10课服饰教学设计2

高一历史主题二第10课服饰教学设计2

高一历史主题二第10课服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道服饰的类别、构成和功能;理解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对服饰及生产力的限制以及生产力对自然环境的突破、文明交流对服饰的影响以及对生产力的促进及与文明其他要素之间在历史中的交互影响;理解服饰作为等级结构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阶层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服饰等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变化并从而造成社会结构的改变。

2.通过教师对服饰的类别与功能的示范讲授与学生的模仿归纳,使学生初步掌握史学分类归纳的方法;通过教师对自然环境等文明要素与服饰之间历史的、发展的交互关系的分析讲授,使学生初步掌握以文明史的分析方法理解历史中的文明现象;通过教师对史料的分析讲授,使学生初步理解“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学归纳方法。

3.理解服饰的历史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求生存、求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人类的每一处微小的进步都要通过复杂的历史变迁与艰苦的努力取得,从而激发学生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并通过对中国古代服饰的丰富灿烂的文化、贡献、成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各种文明要素对服饰在历史中变迁的交互影响。

难点:各种文明要素对服饰的交互影响在历史中的变迁。

说明:1.服饰并非受到单一要素的影响,而是处在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这种作用在历史中具有时代差异;服饰又对这些文明要素具有反作用,或是通过某些文明要素对另一些文明要素发生间接的作用。

理解各种文明要素对服饰在历史中变迁的交互影响为本课的重点。

2.自然环境在服饰出现的初期有着近于决定性的影响。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不同地区间交流的增加、服饰开始逐步变得多样化,自然对服饰的约束逐步减小;人类在步入等级社会之后,服饰成为社会阶层差异最突出的表征,其标识功能增强,历史文化也赋予服饰更多的内容,服饰本身也成为等级社会下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社会对服饰的需求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终于使人类社会得以突破等级社会结构并进入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服饰保留了历史赋予的功能与类型,但又与以往有所不同。

中西服装史 教学日历

中西服装史 教学日历
讲授
多媒体课件

2
(2学时)
第二章:成形期服装
第一节:服装形态
讲授
多媒体课件

3
(2学时)
第二节:服装类型
1、贯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服装
2、大围巾式服装
3、上下配套式服装
4、首服与足服
5、假发、饰件与化妆
讲授
多媒体课件
选取1-2幅有代表性的中式服装款式图进行临摹绘图练习
4
(2学时)
第三章:定制期服装
第一节:地中海一带的等级服装(1学时)
讲授
多媒体幻灯
选取2-3幅有代表性的中式服装款式图进行临摹绘图练习
3
(2学时)
第三章:秦汉服装
第一节:男子袍服与冠履(1学时)
第二节: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1学时)
讲授
多媒体幻灯
选取2-3幅有代表性的中式服装款式图进行临摹绘图练习
4
(2学时)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一节:汉族男子的衫、巾与漆纱笼冠(1学时)
第九章:时装化期服装
第一节:时装潮流和服装风格流派
讲授
多媒体课件
命题写作一篇
15
(2学时)
第二节:时装设计师和设计中心
讲授
多媒体课件

16
(2学时)
第十章:结课总结
第一节:总结西方服装演化的过程,并对其中的重点强调说明(1学时)
第二节:列出考试复习提纲(1学时)
讲授


讲授
多媒体课件
命题写作一篇
课程名称:西方服装史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
布置作业情况
9
(2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本科目中国服装史总课时10课时讲师都基斯班级31班授课计划& 教学进度表填报时间:2013年9月2日教学过程课程安排:1周,每天2课时,共5天。

课程工具:A4复印纸、铅笔、橡皮、针管笔、彩铅等。

第一天: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服饰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服饰(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000年)第一节中国服饰的起源服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大约在900万年以前,猿的一支——拉玛古猿开始向人类演化。

4-5百万年前,猿人→直立原人→智人(河套人、欧洲的尼安德塔人)→现代人,智人阶段人类开始用兽皮裹身御寒,这是人类向创造服饰迈出的第一步。

第二节中国新石器时期服饰1、纺织衣料的发明创造麻布葛布毛织品2、独具特色的服装配套原始社会的服装大体在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形成配套:冠帽、衣裳、套裤、护腿、鞋靴、发式、首饰、纹彩等。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服饰(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第一节原始信仰对服装观念的影响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是以祭祀仪式来表达的。

祭祀是商周最大的政治活动,为五礼之首,成为吉礼。

第二节礼服与冠服制度礼制是周代形成的一套典章制度,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规则与道德行为准则。

在礼的约束下人的着装行为自然受到及其严格的规范,由此产生了关于服装的典章制度。

礼服制度,通常称为冠服制度,成为统治阶级整个行政系统划分等级贵贱的法则。

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

冕服主要有六种:(1)大裘冕(2)鷩[bì]冕(3 )希冕(4)衮冕(5)毳[cuì]冕(6)玄冕此外,六冕与大带、革带、韨[fú] 、佩绶、赤舄[xì]等相配。

周代的国王除了六种冕服还有四种弁[biàn]服: (1)皮弁(2)爵弁(3)韦弁(4)冠弁十二章纹介绍“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

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

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宗彝[yí] (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fǔ] (斧形)-取其决断;黻[fú] (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一般服装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

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

襦[rú] :短衣,短袄。

袍:襦的加长。

禅衣:无里层,后写作单衣,即指女子锦衣之外的单层罩衣。

裳:人类最早的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制成的“遮羞布”发展而来。

裳的主要功能是蔽体。

商周时裳是男子成人所服的下衣,形如后来的裙。

袴[kù] :商周时期男女下衣是一种原始的形制,仅为两条套腿的裤套,又称为“胫衣”,外再着裳,成为一套下衣服装。

由胫衣到有裆不缝合而以带系缚,即开裆,称为“穷袴”,继而缝合成一裆,即合裆,又叫做“裈” [kūn] 。

舄[xì] 、屦[jù] :都是鞋的古名。

舄是夹层的底,屦是单层的底。

舄全用兽皮制成,屦则有皮质和葛质的两种。

所以舄贵而屦贱。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服装款式:(1)袍: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深衣: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服式。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

胡服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胡服特点是短衣,长裤,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

其长不过膝;胡服束腰须有带钩,不同于中原束带,裤子代替长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胡人骑射的长处,在穿着和武器方面进行革新,大力发展骑兵,改变以往以步兵和甲兵为主的作战态势。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

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

嵌以宝石、琉璃、或金银。

佩饰:笄古时,女子到了成年时必须接受一种名为“笄礼”的仪式。

女子尚未行过笄礼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作成“垂髫[tiáo]或丫髻[jì] ”。

作业:任选十二章纹中的任意两种,运用到现代的服装款式中。

规格:A4,2张。

第二天: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服饰(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

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

汉代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

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

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男子服饰•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

•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袖口紧窄部分名叫“袪[qū] ”,袖身宽大部分名称“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对这种宽大衣袖的形容。

女子服饰•襦裙: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汉裙多以素绢四幅,连接拼合,上窄下宽,一般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

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秦代发式长冠:一般以竹皮作成骨架,冠顶的造型扁而细长。

相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故称“刘氏冠”。

•武冠:原为赵武灵王所戴,秦灭赵后,将此冠颁赐近臣,汉代袭用,一般用于武官。

其制以漆纱为之,形如簸[bò]箕,使用时加着于帻[zé]之上。

因其形高大如弁(biàn),又称“大冠”,“武弁”或“繁冠”。

官宦近臣都可戴,但必须在冠上加黄金珰,并插以貂尾,以示区别。

•梁冠:也叫进贤冠,是文吏、儒士所戴的一种礼冠。

用铁丝和细纱制成,冠上缀梁,以梁示身份等差,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以三梁为贵。

冠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

戴时加于介帻上。

•“介帻”是巾顶端隆起,造型似夹角的屋顶。

“平巾帻”是指顶部平坦的巾帻。

按照规定,文官戴进贤冠,必须衬介帻,武官戴武冠,必须衬平巾帻。

女子发式堕[duò]马髻:产生于汉。

多认为是梁冀(桓帝皇后之兄)之妻孙寿所创。

垂于脑后一侧的下垂式髻,形如人将从马上堕落。

•垂髾(shāo):也叫“分髾”,是汉代妇女的另一流行发式。

特点是将头发梳成各种发髻后,在髻后垂下一绺[liǔ]头发。

第五章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公元220年~589年)一、大袖衫衫为交领直襟式,长衣大袖,袖口不收缩而宽敞,有单、夹两层。

另有对襟式衫,可开胸穿不系衣带。

大袖衫因穿着方便又能体现人的洒脱和娴雅之风,所以大受欢迎,以至从文士到劳役都相习成风。

晋代文学中的竹林七贤,崇尚虚无而轻视礼法,放任自我,吟啸山林,他们的服装就是大袖衫,敞领开怀,解衣当风,全然一副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悠闲洒脱之态。

二、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仍以襦、衫、裙为主,但受时风影响而趋向于宽博,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三、杂裾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

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

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shāo] ”。

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

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

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

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四、帔[pèi]是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一种妇女衣物,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五、裤褶[xí]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xí] ,下身着裤。

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

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六、裲裆[liǎng dāng]裲裆用前后两片衣片,在肩部和腋下用袢[pàn]带联结。

多为夹服,以丝绸为之或纳入棉絮。

后来,裲裆形式运用于军服之中,制成裲裆铠,改为铁皮甲叶,套于衬袍之外。

这种服式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称马甲,北方称背心或坎肩。

也有单、夹、皮、棉等区别,并可着于衣内或衣外。

衣外者略长,衣内者略短。

七、男子冠饰•小冠: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级均可服用。

•高冠:继小冠之后兴起,也配宽衣大袖。

还有漆纱笼冠(如右图)、白纱高顶帽等。

八、女子发式九、首饰、佩饰这时期除了发饰、指环、耳坠、鸡心佩、金奔马饰件、金花饰片和金博山等以外,还有带具。

簪钗: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梳篦[shūbì]:理发的用具。

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

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

步摇:步摇是在发簪上发展而来的,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在花枝状的饰物上垂以珠玉,插于发上,一步三摇,增添女性婀娜之美。

作业:复原这一时期的两款服装,并将其转化为现代的服装款式。

规格:A4,2张。

第三天:隋、唐、五代、宋代时期的服饰(公元589~960年)第一节唐代官员服饰•唐代官吏服装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祭祀与重大政事活动的服装(祭服或朝服);一类为比较普通的工作与社交活动的服装(公服或常服)。

•隋唐时天子服用黄袍,他人服用则视为犯罪,其色成了皇权的象征,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以服色定等级,百官以服色来区分等级。

•以服装颜色来区分官职,在唐时形成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