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5)

合集下载

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_诗人苏辙资料介绍

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_诗人苏辙资料介绍

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_诗人苏辙资料介绍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六国论》苏辙所写的议论文,描写了六国在抗击秦国的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诗人苏辙六国论介绍《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写的议论文,描写了六国在抗击秦国的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全文一直在强调“大势”,六国没有抓住天下大势最终被秦国灭国,此篇文章用议论比较的辩证手法进行描写,语言简练、说短论长,颇有政治策略家的风范。

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他写文章的背景和用意,他在文章中提出疑惑:全天下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但为何终究免不了被灭亡的悲惨结局。

接着,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被纷纷灭亡的原因就是决策者的目光短浅,不知道当时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韩、魏两国对于秦国和六国的重要性。

对于秦国来讲,秦、魏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因为秦国向其他国家打仗一定要经过秦、魏两国。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秦、魏就是他们的屏障。

因此,秦、魏两国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段讲秦、魏的地位的特殊,秦国在把秦、魏收买以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攻打燕、赵。

韩、魏是各国的保护屏障,但秦军却能够在他们的地盘上进出自如,苏辙认为这就是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末段从各国的角度去论述作者的看法,当时的大势就说明韩、魏不可能孤军奋战,要想打倒秦国就应该六国团结,各个国家互相支援,这样秦国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了。

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中,认为六国灭亡就是他们目光短浅,相互背弃盟约,最终六国相继被灭。

诗人苏辙资料介绍苏辙,字子由,晚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兄合称“三苏”。

苏辙一生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政治、文学、儒学、书法等不同的方面。

先说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在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是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主要是以维护地主利益为目的,然而农民的困境却没有得到改变,他们的负担还是非常重的。

六国论内容

六国论内容

六国论内容
【最新版】
目录
1.六国论的概述
2.六国论的主要内容
3.六国论的历史背景
4.六国论的现实意义
正文
【六国论的概述】
六国论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论文,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外交家、纵横家苏秦。

六国论主要论述了战国时期六国(韩、赵、魏、楚、燕、齐)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策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国论的主要内容】
六国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六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

苏秦在论文中详细分析了六国的地理位置、资源、军事实力等因素,论证了六国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措施,如互相支援、互派人质、共同防御等,以加强六国的团结和合作。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
六国论产生于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诸侯割据的时代。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迅速崛起,开始对其他诸侯国进行侵略扩张。

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亟需寻求一种有效的对抗秦国的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秦提出了六国论,为六国指明了一条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六国论的现实意义】
尽管六国论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但它对于现代国际政治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日益紧密,面临着诸多共同的挑战和问题。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六国论原文赏析1【作品介绍】苏辙的《六国论》可与其父苏洵的《六国论》并读。

他们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的。

洵文着眼于政治治形势,批评屈辱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势,批评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原文】六国论作者:苏辙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②,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③,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④,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⑤,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⑥;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注释】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1]《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赂秦就是贿赂秦国。

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赏析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

六国论重点字词总结

六国论重点字词总结

六国论重点字词总结一、“六国论”:“六国论”是春秋时期学者僧肇所著的一部著作,以六国政治形势为背景,研究其间各自文明交流的故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历史思想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六国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六大国家:楚、齐、燕、赵、韩和魏,是战国初期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集团,有别于夏朝,也出现在楚商、民国以及元、明、清时期。

二、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指的是公元前771~公元前403年,是中国古代旧历史的一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明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许多学者尤其是儒家的著名哲学的诞生发展的时期。

春秋时期是战国时期的最初阶段,“春秋五霸”是指此时此刻正在争夺中央政权和地缘权力的五大国家:齐、楚、燕、韩、赵。

三、五霸:春秋五霸是指五路大国:齐、楚、燕、韩、赵,是春秋初期形成的五大强国之一。

“五霸”权力相对较强,它们之间孰强孰弱,多有变化,各自还存在许多小诸侯国。

这是战国时代开始,中央权力分配问题成为政治焦点的时期。

四、楚越争霸:楚越争霸是指楚、越之间的频繁斗争,自春秋战国初期开始,历时近百年,直至楚国覆灭为止。

它是春秋时期两大强国楚、越之间的历史斗争,更是六国时期争霸模式下政治、文化熔铸完善。

五、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之间的历史时期,又称战国时期,是指以战争为主要方式而开展的政治行为。

此时此刻,封建社会已处于比较完善的局面,尚未出现封建制度衰败的现象,但是内战依旧常出。

六、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学者哲人,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四君子”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人物。

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一。

七、周朝:周朝是周武王所建立的中国最大历史朝代,统治从公元前1045年灭商、开始战国分裂阶段,到公元前256年楚汉之争战败,历时798年,是中国第一个通过西周统一全国的王朝。

《阿房宫赋》《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阿房宫赋》《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阿房宫赋》《六国论》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秦对六国“人”的贪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显贵,却也离开故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

(2)《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偶句形式描写了秦人不珍惜剽掠而来的珍宝,宝物贱用,极显秦之“奢侈”。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_______________”,就能抵御强秦;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 __”,又怎么会灭亡呢?2.文章内容理解,根据语境填写。

(1)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写复道横越空中,曲折绵延,极言其构筑精巧。

(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8)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

(9)《阿房宫赋》中,写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六国论苏辙【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以前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当……时候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暴秦之欲无厌杳不知其所之也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举匏尊以相属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D.赵尝五战于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与练习

《六国论》文言基础知识点与练习

高一语文《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 ( 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4.一词多义(1) 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 : 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 咽下咽喉今:吞咽(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11).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 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始速祸焉速: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 退却,译为打退(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副词,假使,如果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并力西向 ( 动词,朝着,对着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8)得较秦之所得 ( 动词 , 获得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副词,仍然,此言得之 (动词,适合, 得当)还 )(9)势有如此之势 ( 优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其势弱于秦 ( 势力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10) 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始速祸焉 ( 副词,才 )二、文言虚词1.而3.以(1)连词,表承接。

(新人教版)新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 文言文(5 六国论)试题【提分必备】

(新人教版)新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 文言文(5 六国论)试题【提分必备】

专题2:文言文(5六国论)李仕才1.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与秦相较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餍满足(2)倘如果2.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4)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又一次。

(5)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6)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练习拓展含答案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练习拓展含答案

《六国论》原文注释译文及练习拓展一、原文、注解及译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解1、本文为苏洵史论文章《权书》十篇的第八篇。

北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订澶渊之盟后,每年给予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契丹又派使者至宋,向宋朝索取晋阳及瓦桥以南十县之地,迫于压力,宋朝答应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给予契丹。

庆历三年(1043),西夏元昊上书请和,宋朝答应每年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六国论(实用优秀)

六国论(实用优秀)
第三部分(4、5):作出结论。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 第5段:讽谏北宋王朝。
明确论证方法
引证法,引用古人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 确性。 对比论证,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 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课文翻译
思考: 1、第四、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1、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段卒章显志。 2、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
第2段: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3段: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赂者丧,盖失强援, (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
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
大概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 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 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
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 得城。较秦之所 得,与战胜而得 者,其实百倍; 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 实亦百倍。则秦 之所大欲,诸侯 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结构】总——分——总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学秦习之第所二得段,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
侯之所亡,与战落败而实亡字者词,其实亦百倍。则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 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 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 战60余次,败多胜少。苏洵一生经历了北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其所处的北宋 可谓积弱积贫,对内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 策,土地严重集中,社会矛盾尖锐。

六国论最能表明作者写作本意的句子

六国论最能表明作者写作本意的句子

六国论最能表明作者写作本意的句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文章开头的几句话,就确定了论证的基本方向:是分析敌强我弱、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还是承认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采取“奉天承运”的对策。

第一段提出论点,接着用三个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又归结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论点上。

空向长河里送流水,替六国伤心。

六国的覆灭并非由于武器装备不如人,作战方法不如人,士兵不英勇,国家财力不充裕,原因全在于贿赂秦国,才造成这样的恶果。

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来看,好像是给秦国送礼,是让秦国出兵帮助他们灭掉其它五国,可秦国贪图眼前利益,竟灭掉自己的劲敌。

因此,凡是灭亡的国家,都有以下共同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秦王先后侵略韩、魏、赵、燕、齐,吞并各国土地,制造边境混乱,直接威胁到六国国都和封疆要地,为六国所苦。

但他们既无法抗御,只能一味依赖秦国来保卫自己的安全。

六国为保住自己的领土,割地求和,被迫牺牲部分主权。

当秦国不再满足于一般的争地斗殴时,便乘机出兵攻占土地。

韩、魏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灭掉的。

齐国受到魏国侵害,怕也会遭殃。

而楚国偏处江南,得以独存,主要靠它对付南方的百越族。

当秦国兴兵东进,势如破竹,向楚挺进时,为了挽救危亡,楚国不得不割地求和,自愿做出大让步。

燕国的地形多山,国土狭小,人口稀少,更易受到攻击。

齐国和楚国给燕国割地求和,本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赵国是东方的屏障,自保尚且困难,哪里谈得上什么与人联合。

结果也是秦国顺利完成了占地扩张的任务。

原文:古人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文】古人说:“受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在危难之间。

”这确实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六国论》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六国论》含答案

第16练选择性必修中册《六国论》1.(1)《过秦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论述史实,得出秦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

文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

(2)《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人们主动担着粮食追随陈胜起义大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的暴力统治不但震慑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也震慑了国内的勇士。

(4)《过秦论》中交代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苏轼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分享

苏轼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分享

苏轼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分享苏轼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分享苏洵认为秦统一六国而六国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贿赂秦国。

我却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秦国的君王可以知人善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六国论原文及翻译篇1六国论苏轼(宋)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

古之善论者,必能察时之势,辨地之宜,审人之处,而后能言之有物,论之有理。

六国者,战国之时,天下分裂,诸侯并起,各思以自强,以求存。

然而,强弱之势异,存亡之道殊,故有合纵连横之策,有成败之理。

兹论六国之形势,以见其得失之由。

昔者,齐、楚、燕、韩、赵、魏,皆强国也。

齐地千里,楚地万里,燕、韩、赵、魏亦各数百里。

土地广袤,物产丰富,人民众多,兵强马壮。

然而,六国之君,各有短长,或贪或暴,或懦或弱,故国势亦各有盛衰。

齐威王,英明之主也。

其时,齐强盛,威震四海。

威王善用兵,有孙武、田忌等名将辅佐,故能战胜各国,称霸一时。

然威王晚年,好神仙之道,不务政事,国势渐衰。

楚庄王,雄才大略之主也。

楚地广大,民风剽悍,庄王善用兵,有吴起、孙膑等名将,故能灭越,北并陈、蔡,南服百越。

然庄王晚年,宠信佞臣,政事废弛,国势亦衰。

燕昭王,仁德之主也。

燕虽小国,然昭王有远见,广纳贤才,修文德,振武备,使燕国强盛一时。

然昭王死后,燕国渐衰。

韩、赵、魏,皆强国也。

韩有申不害、韩非等法家之贤,赵有平原君、赵奢等名将,魏有信陵君、吴起等良将。

然三家皆内斗不已,国势日衰。

至于合纵连横之策,乃战国之时,诸侯相争,互相联合以抗强敌之策略。

合纵者,六国联合,南北为纵,共抗秦国。

连横者,六国分立,东西为横,各与秦国结盟。

然而,合纵连横之策,虽一时能抗强敌,但终究不能长久。

秦孝公,始变法强国。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使秦国国力大增。

孝公之后,惠文王、武王、昭王,皆英明之主,秦国更加强大。

至秦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

六国之亡,盖由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合纵连横之策不固,终为秦所灭。

夫国者,如舟也,舟之覆,由水之漏。

六国之君,不能防水之漏,故国破家亡。

夫论六国,非徒论其成败,亦论其所以成败之由。

成败之由,在于君德、臣能、政事、地理。

六国之君,德薄能薄,政事不修,地理不利,故不能久存。

而秦,德厚能厚,政事修明,地理有利,故能一统天下。

呜呼!六国之兴亡,亦足为后世之鉴也。

六国论断句 题目

六国论断句 题目

六国论断句题目昔日六国之争,实为天下之大变。

强弱之较,久矣;权谋之策,深矣。

当此之时,六国各有图存之心,彼此竞逐,竞相争霸。

然其成败得失,皆有其理,今试以论断句述之。

一、论国之强弱,不在兵多,而在政通人和。

六国之间,强弱之较,非但兵力之多少,更在于政治之清明,人心之和合。

强国之道,在于明法度、举贤能、固民心;弱国之所以弱,多因政治腐败、人心涣散。

二、兵不厌诈,奇正相生,方能克敌制胜。

六国征战,兵法之道尤为关键。

善用兵者,以正合,以奇胜。

兵不厌诈,出奇制胜,方能克敌。

故六国之中,善用兵法者往往能占得先机。

三、合纵连横,权谋之策,非长久之计。

六国之间,合纵连横之策屡见不鲜。

然此等权谋之计,虽能一时获利,但难以维系长治久安。

惟有强自身而弱敌者,方为长久之计。

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六国争霸,民心向背尤为关键。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故明君皆以民为本,视社稷为次之,自身之荣辱为最轻。

此所谓“民贵君轻”之道理也。

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六国之争,实乃天下大势之所趋。

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自然之理。

故六国虽争,终归于一统;一统之后,亦有再分之势。

此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道理也。

六、六国虽异,人心相通;天下虽大,道义为公。

六国之间,虽有地域文化之差异、利益冲突之分歧,但人心向善、道义为公却是共同的追求。

此所谓“六国虽异、人心相通;天下虽大、道义为公”的道理也。

七、总结综上所述:六国虽各自为政、竞相争霸;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那就是:政通人和、兵法之道、权谋之策、民心向背以及天下大势之所趋等道理。

这些道理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那就是: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道义与公义;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并寻求共同发展;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关注社会进步与人类福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苏轼《六国论》苏辙《六国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苏轼《六国论》苏辙《六国论》(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打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廉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整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材料二: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 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赂秦而力亏,
⑵采用了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 采用了事实论证、 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有理 有据, 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六、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 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因?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不赂者以赂者丧, 失强援,不能独完。 失强援,不能独完。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燕:荆轲刺秦王 赵:诛杀良将
七、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 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 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 为积威之所劫哉
八、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 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 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 为借鉴,不要被契丹、 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 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 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 要奋起抵御, 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 胜之道。 胜之道。
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苏辙的 《六国论》相比较,找 出其观点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
两者土地消长 的鲜明对比 固不在战矣
反衬赂秦 的弊端
三、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那些历史事实? 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那些历史事实?
祖先创业的艰难 子孙割地之轻易 “一夕安寝”与 一夕安寝” 秦兵又至” “秦兵又至”的鲜明 对比
继续揭示赂秦 政策的失败
四、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 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 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奉 地 至 之 有 于 弥 限 繁 颠 , , 欲 覆 侵 无 之 厌 愈 急
六 国 论
苏 洵
一、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弊 在 赂 秦 六 国 破 灭
不赂者以赂者丧 赂秦而力亏
二、这一层论证的内容是什么? 这一层论证的内容是什么? 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