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0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6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复习并能系统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更加准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迅速地计算。

教具学具: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感受?我们来看看聪聪和明明是按什么规律整理的呢?二、整理复习:1.谁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整理的?2.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1)9加几的题目怎样算?你发现了什么?(2)8加几的题目怎样算?(3)根据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算法,你能试着概括吗?(讨论,再汇报)(4)老师强调:运用“凑十法”做这些题目比较好。

见9想1,见8想2,见7想3,见6想4,想几就把第二个加数分出几,剩几就是十几。

比如9+4,把4分成1和3,得13;8+4把4分成2和2,得12……(5)5、4、3、2加几的题怎样算简便?老师强调:运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比较好,比如5+7,想7+5=12就行了。

3.继续观察加法表。

(1)竖着看,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汇报)第一列是9加几,第二列是8加几,第三列是7加几,第四列是6加几……每一列后一个算式结果比前一个多1。

……(2)横着看,又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汇报)每一行结果相同,第一行都得11,第二行都得12……(3)自己观察,还有什么发现?(7+7,8+8……)4.只要记住哪些题目就能把加法表全记住了。

老师强调,只要熟练掌握9、8、7、6加几的题目就可以了。

三、解决问题:1.出示小兔吃萝卜图。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 7老师:求原来有多少个萝卜,怎样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7=13(个)四、计算练习1.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

学生发言,补充。

2.练习二十四的第2题。

发题卡,两两比较,说说谁大谁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4

用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

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题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

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2、闯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赛课导学案_0

复习10的组成
一、设计意图
数的分成和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复习数字10的分合概念,让幼儿从游戏中感知数的关系。

本学期学前班学生已经学过了《2—10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10的组成,让学生在玩中学,以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画来复习10的组成,掌握10的9种组成。

2、发展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画来复习10的组成,并记录10的9种组成,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
1、首先请全班小朋友背2—9的组成,然后引入来复习10的
组成。

2、教师请9名学生上黑板画出能代表数字“10”的图画,比如“10个星星,10只小鸟,,10朵红花,,10棵小树”等等。

3、教师请9名学生上黑板在之前9名学生画出的图画上进行用线区分成能代表“10的组成”的两部分。

4、学生区分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区分是10的第几种组成方法,“几和几组成10”,教师并一一记录在黑板上。

5、通过复习儿歌来对10的组成进行巩固。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牵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九一九一好朋友八二八二手牵手
七三七三真亲密六四六四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五、教学总结
通过学生自己上黑板动手画画来复习“10的组成”,清楚地了解掌握10的9种组成方法,为以后对数的加减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解决问题.》赛课导学案_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解决问题.》赛课导学案_0

《8和9的图文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的图意,能从图里看懂什么,要求什么,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结合教学过程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运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条。

教学设计一、复习。

(2分钟口算)9-3,2+4,5+3,0+9,8-1,4+4,3+4,2+7,8-6,6+2,7-5,6-3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演示森林画面。

激情设疑: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回答:有小鹿、蘑菇、鹅、小河等;)森林里真美啊,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这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板书:8、9的图文应用题。

三、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1.解决小鹿的数学问题。

(体验减法的含义)(1)引导学生观察小鹿图。

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怎么知道的?(2)要求还剩几只小鹿,你还得知道什么信息?(3)谁能完整地把信息说一遍?师板书: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还剩几只小鹿?解答,请学生板书9-3=6(只)(4)小结:为什么用减法计算?2.解决蘑菇的数学问题。

(体验加法的含义)(1)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和集体说说你看见了什么?甲:树根下有6个蘑菇。

乙:右边有2个蘑菇。

集体:树根下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问号问什么呢?(小组讨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蘑菇?)(4)让学生集体说出:树根下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

一共有多少个蘑菇?(5)引导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算法汇报)“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就是把“左边有6个蘑菇和右边有2个蘑菇”合起来就可以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赛课导学案_1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赛课导学案_16

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

2.指导正确写10,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一、课前准备今天啊,老师认识你们真的非常高兴,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播放找朋友儿歌) 。

师:讲故事在0-9中 9最大,9一听自己最大,可得意了。

它神气地对其他数字说,你们谁都比不过我,我是最大的。

尤其是你,0!还有1。

0和1听了,可伤心了。

其他数字也很不服气。

于是,0和1凑到一起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成为好朋友吧,1和0联合起来,站一起变成10,10比9大。

师: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认识神奇的新朋友──10。

板书课题: 10的认识二、初步理解10个1.主题图中的10。

师: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生:图上有10只鸽子。

生:图上有9个小朋友,还有1个老师,一共有10个人。

2.拿小棒表示10。

师:动动小手,拿出10根小棒,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学生一边拿一边数。

)3.寻找生活中的10。

(说一句话或动作表演)师: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用10表示的?生:我有10元压岁钱生:我有10支铅笔。

生:我们有10个手指。

生:还有脚趾也是10个。

4.师:做练习填空5.写10。

师:10是两位数,写的时候要占两个日字格,1和0不能隔太远。

板演 10 的正确书写。

学生书空,并在日字格中写10,(板书:10,生齐读。

)三、10的组成1.实践操作,分小棒: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说一说10的组成,并写下来。

也可以直接写。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情况。

)2.汇报板书:学生汇报各自发现的10的组成,说一说,并写在黑板上,并领导大家读一读。

3.归纳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黑板上板书的10的组成,按一定顺序读一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10的组成有5组,共9个。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含教学反思)
答案:(1)5+3=8 (2)9-2=7
3.看图列算式。
□+□=□(只)
答案:3+4=7(只)
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69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0页第3、5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各种形式练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看图列式解决问题,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形式。在练习中,要让孩子去做、去讲,在这样的一种互动中,所有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孩子们学会自己动脑思考,培养了问题意识,学会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主动获取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在□层, 在□层。
这栋楼一共有□层。
分析:明明家住在7层,另一个小男孩家比明明家低一层,说明比7小1,也就是6层;小女孩家比明明家高一层,说明比7大1,所以是8层。
答案:
6 8 10
1.小红说:“我站在第6排”,小兰说:“我在小红前面一排”,小兰在第()排;小军说:“我在小红后面一排”,小军在()排。
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全面复习6~10的认识,包括:认读写6~10各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基数含义、序数含义、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用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会解决简单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10以内数的运用。
教师点评和总结:
答案:5 7
知识点2: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赛课导学案_1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赛课导学案_17

《连加连减》教材分析《连加连减》一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65页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

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

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新课之前,咱们先来开动小火车算一算,小火车哪里开?(这里开!这里开!)好,小火车从这儿开。

随便点一个小组进行口算。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

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每一组的两个算式有没有联系呢?认真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活动)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第一算式的结果是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数)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不但小火车开得好,而且能找到车厢之间的联系,接下来,就让我们坐着小火车一起去咱们的好朋友小明家去看看吧!二、探究新知,动态生成1、学习连加师:看,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

瞧!小明在干什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屏幕出示5只小鸡)(屏幕演示跑来了2只)师:现在呢?(跑来了2只小鸡)根据你所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几只小鸡?师: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屏幕演示又跑来了1只小鸡)师:看,又跑来了几只小鸡?谁能向大家叙述一下整幅图的图意,并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师:那怎么列式,你们会吗?生:5+2+1 教师板书:+1师:这个算式怎样读?学生试读,领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公开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加减混合》公开课导学案_0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情分析: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低,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教学过程:1、喊一喊。

(分别喊各组口号,体现我为小组争光!)2、摆一摆,算一算(复习连减。

)3、开火车。

(复习连加连减。

)4、引出新知。

(小老师讲解,体现兵教兵。

)5、教师作点评激励。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6、放松一下。

(做拍手操,遵循孩子注意力易分散特征。

)7、小鱼游一游,我来填一填。

(利用动画吸引孩子。

)8、另请小老师讲解。

(凸显学生参与度高。

)9. 连一连。

(应用新知。

)10、送信。

(巩固新知。

)11、跳一跳,练一练(强化新知。

)12、变式训练。

(升华新知。

)13、我来出题考考你。

(学以致用。

)14、青蛙跳一跳,大家选一选。

15、数字接龙游戏。

(学生累了,放松一下。

)16、谈收获。

17、量化积分,发奖。

板书设计加减混合4 + 3-2 =54-2 +3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二)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时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做好这一内容的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能简单地把总复习里的题目做完就算,而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更新整理过程。

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去。

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

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并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最后,引导学生将重新组织的知识内容,广泛应用于新的情境,并在这种情境中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在加法表的复习中,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法,然后让学生观察乱七八糟的加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再把加法表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

在复习减法表时,因为学生已有加法表的经验,所以先出示不完整的减法表,然后让学生思考,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在小组间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

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这部分整理和复习内容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的数学知识,包括本单元所学习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包括在第三单元学习的1—5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在知识的理事中将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了一些题目,以这些题目作为学生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再现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所有知识,另一方面将分散学习到的数和加减法知识综合起来,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学生前面已经学过。

这节课对它重新学习,并不是对前面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原先学习的内容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理解,形成知识体系。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2、数学思考:通过分类整理、观察比较等活动,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解决问题:探索发现加法表的排列规律,能运用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主动探究,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算式排列的规律。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运用多种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得主动、有效。

七、课前准备:小棒、实物投影、PPT课件八、教学过程(一)谈论引入,提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课,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做一些准备活动。

跟我一起来做好吗?后面的老师请你们也帮我一起看,看我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我伸出左手去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我们平时吃饭,写字都是用右手,我们要发言的时候也是举右手,今天也请大家认真听,努力思考,在老师提问的时候举起你的右手,好吗?【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强化认识左右手。

】(二)联系实际,巧设情境1、那我们一起开上我们的数学小火车去旅行吧!小小火车哪里开?学生:小小火车这里开?【设计意图:复习数的顺序,联系口算能力。

】(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1、加法表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个“小小邮递员”的游戏。

谁来当邮递员呢?(请一生戴头饰,背邮包当邮递员)今天,小兔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帮助小兔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学生拿到信件,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觉?(感觉没有顺序,有些乱。

)怎么排列比较好?(按一定的顺序。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排列。

)这是小朋友们自己整理出的10以内数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说一说,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设计意图:找规律放手让学生找,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它?【设计意图: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

】2、减法表(实物投影课本第79页减法表,把部分减法盖起来)(1)补充表格表中写出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看它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确定的排列顺序把其余的减法算式写出来。

学生分组边讨论边完成填表的任务。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了加法表的经验,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广泛参与,为各层次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2)寻找规律请大家根据刚才填写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哪些排列规律。

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方法并提高口算准确率和速度。

】(3)熟练减法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分组活动: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另外的学生很快说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和得数。

(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1、口算。

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10以内的加法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

2、投影出示课本第70页的情境图(熊猫图),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1)图里画的是什么?(2)左边有几只?右边还有几只?(3)说说图意。

(4)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算?先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

3、投影出求课本第79页的情境图(买书包),并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教师以“放”入手,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区别两幅情境图中问号的不同作用,扫清思维定式的障碍。

】(五)拓展思维,课堂小结。

1、填空:□=4○=5△=3□+△=()()+()=8 ()+()=92、课堂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解决这么多问题。

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好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九、板书设计: 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8 7 10 9 9 6/ / / / / /3 □□ 5 2 □□ 64 □□□十、作业设计:作业本第37页十一、总结交流意见:十二、教师使用体会:问题研讨: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会遇上这样的问题:(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会倾听,他们是自己说自己的,只有争抢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

(2)在小组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抢学具,抢到以后也是只顾着自己操作,根本不再听老师的操作要求。

(3)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

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1)口算。

3+2= 2+7= 10-9= 7-4= 8-4=6+4= 5+5= 1+8= 9-4= 4-4=10-7= 3+6= 8+2= 1+9= 7+3=3+3+2= 7+2-5= 9-7-2= 10-6+5=(2)画△,和○同样多。

○○○○○○(3)画△,比○多2个。

○○○○○○○○(4)2.评价完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家检测的结果。

老师公布答案,同桌互评。

最后让得A的小朋友举手,让个别出错的小朋友说一说出错的原因并改错。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复习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