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稳态学案2苏教版必修3
苏教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教案二
苏教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人体的稳态》教案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要点提示
1.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现象、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本节课内容教科书提供了5幅图、1个小资料、1个表和4个旁栏思考题,这些内容形象、直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图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教育信息,延伸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本节课涉及到“尿的形成”这些初中生物学的知识,由于学过时间已久,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已把握不准,因此对这部分内容应作适当复习。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教案2 苏教版必修3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
2.体温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
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恒定是不是体温维持一个数值?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恒定的体温是怎样影响新陈代谢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教
学
过
程
二、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
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苏教生物必修3--2人体的稳态(教案)
第一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教学目标】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2、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体温的调节。
4、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5、血糖调节。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
2、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体温的调节。
4、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5、血糖调节【教学难点】1、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2、血糖调节【教学媒体】PPT课件、图片【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 组织液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 组织液师: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是的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展示多媒体课件:演示体内Na+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
通过观察,提出问题:①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方式存在?②体内Na+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是什么?总结: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
体内的Na+主要来自于食物,而排出途径有肾脏排出、汗液排出、粪便排出,其主要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出。
多媒体课件:演示K+的动态平衡示意图。
提问: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途径有哪些?(回答:来源途径有三: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人体内血糖的去路有哪些?(回答:去路有三: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和部分氨基酸等。
)讲述:人体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维持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体内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板书设计】第一章生物个体的稳态一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概念(二)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高中生物 2.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血糖调节学习目标: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3、模拟尿糖的检测。
学习重点、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课前预习:四、血糖调节【问题探讨】①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②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③血糖调节的过程?④糖尿病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知识点归纳】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1)血糖的概念:指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范围为 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主要来源:。
主要去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
2、血糖平衡的调节(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分泌部位:细胞。
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分泌部位: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等。
(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3、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1)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病因:细胞受损,分泌不足。
治疗:可通过注射来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不能口服,会被蛋白酶分解。
)预防: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等。
检测: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尿糖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典型例题】1、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与人们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注射一种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胰高血糖素D、雄性激素2、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3、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B、激素乙是胰岛素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2.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学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 2.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学案苏教版必修3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体液调节2(第13 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体液调节的特点;2、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点。
【重点难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点【学习过程】三、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弥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具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例。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A、下丘脑细胞B、垂体细胞C、甲状腺细胞D、一般组织细胞四、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①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如:与。
②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与。
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长短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作业布置】1、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2、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A、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B、非糖的物质转化,使尿糖升高C、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D、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3、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
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
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其他几组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
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d后再移植甲状腺的实验组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4、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h内,每隔0、5h检查该动物血糖浓度,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习重点:1.内环境、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2.神经调节的过程和特点、激素调节的过程和特点以及与神经调节的联系、3.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4.生长素的发现、应用及其作用特性。
学习难点:1.人体水分和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作用特性学习过程:【知识点1】人体的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般不超过1℃)。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Ⅰ、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轴突树突突起细胞体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分析综合作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高中生物 2_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2)——水的调节、体温调节学习目标: 1、说出水平衡调节过程。
2、说出体温的调节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水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
课前预习:二、水平衡调节:【问题探讨】①人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途径有哪些?②水平衡调节过程是什么样的?③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促进 ,使尿量减少。
【知识点归纳】水平衡调节的机理: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重吸收水分↓(﹣)量减少【想一想】为什么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应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三、体温调节【问题探讨】①体温是哪来的?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②体温调节过程是什么?③体温调节的调节中枢在哪里? 体温调节中枢 。
【知识点归纳】1、体温调节的机理:↓ ↑ ↑ ↑激素、 素分泌量增加↓ ↑ ↑ ↑→ →↑ ↓ 增加散热↑2、体温调节方式 体温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方式。
3、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当体温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影响______的活性。
因此__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想一想】为什么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工作容易中暑?【巩固练习】1、关于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2、关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排出的途径中,只有能肾脏调节水的平衡B.通过线粒体的代谢过程不能提供水的来源C.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绝对相等的D.水排出的四条途径都能以水的摄入量调节水的排出量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A.肾小球B.肾小管寒冷环境 冷觉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炎热环境减少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增加产热垂体 甲状腺、肾上腺代谢水平提高C.下丘脑D.肾小管和集合管4、人体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B.脊髓C.大脑D.小脑5、人在发高烧时食欲减弱,还会感觉食之无味,其病理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6、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是()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B.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通过分泌激素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减慢,产热减少D.通过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提高皮肤温度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C.人体的体温是个定值D.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和肝脏产热8、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9、对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依靠神经调节B.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C.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10、人在寒冷环境中,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是()A.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减少,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B.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散热减少C.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增加,导致代谢减弱,产热增加D.通过垂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散热减少。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Ⅱ)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
(生命观念)2.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
(科学思维)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社会责任)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23。
(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 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 处的,a 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 处的,b 处的CO 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 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中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淋巴管末端是闭合的;毛细血管末端是开放的。
2.内环境的成分(1)主要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经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激素等。
(2)主要差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不同组织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教版教材必修3 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血泡”。
“水泡”和“血泡”的主要成分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相同。
“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泡”的主要成分是血浆。
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2.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发生于内环境中。
(×)[提示]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3.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4.呼吸酶存在于内环境中。
(×)[提示]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
5.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提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高中生物 2_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3(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血糖调节学习目标: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3、模拟尿糖的检测。
学习重点、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课前预习:四、血糖调节【问题探讨】①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②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③血糖调节的过程?④糖尿病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知识点归纳】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1)血糖的概念:指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范围为 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主要来源:。
主要去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
2、血糖平衡的调节(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分泌部位:细胞。
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分泌部位: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等。
(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3、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1)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病因:细胞受损,分泌不足。
治疗:可通过注射来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不能口服,会被蛋白酶分解。
)预防: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等。
检测: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尿糖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典型例题】1、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与人们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注射一种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胰高血糖素D.雄性激素2、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3、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B.激素乙是胰岛素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2.1《人体的稳态》教案(2)(苏教版必修3).doc
第1节人体的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通过分析、讨论明确:(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1)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教育。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无尿多?(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总结出本节课的课题一水和无观察讨论、探究新知1.提供信息资料:(见书中小资料)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明确:人体内的水是平衡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2.引导学生讨论:(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总结出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3.提供信息资料:(见书中表1-1)分析、讨论,表达见解:(1)人体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2)机体内的水保持动态平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4.进一步提出问题:(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T和1-2, 得出结论:(1)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2)钠盐和钾盐均来自食物,它们有多条排出途径。
2.1 人体的稳态 第2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三
2.1 人体的稳态第2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三[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阐明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
2.概述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3.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分析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问题。
[重难点击]体温的调节机制。
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能促进全身各种组织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还有胰高血糖素等。
2.人体正常的血糖含量为3.9~6.1 mmol/L,如果血糖含量过高,高于肾糖阈(10.0 mmol/L)时,就会出现糖尿,空腹时持续出现糖尿就可能是糖尿病。
3.食物中能量的释放要靠细胞呼吸作用,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4.伯格曼提出: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外形越接近球形。
这是因为体积越大、越接近球形则相对表面积越小,散热越少,有利于适应寒冷的条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这说明皮肤对于散热有重要作用。
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人的正常体温为37_℃左右,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课堂导入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的速度极为惊人,马拉松运动员可以每小时制造超过1 000千卡的热量。
这样的产热速度之下,如果身体不能把热量散去,将每两分钟体温上升摄氏一度,十分钟后就达到足以使全身多种器官细胞受到热伤害的温度。
体温稳定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探究点一体温的相对稳定和人体的产热散热春夏秋冬,寒暑更替,我们的体温并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大幅度波动,总是保持在37 ℃左右。
阅读教材P17~18相关内容,分析其中的奥秘。
1.结合图1和图2分析体温的相对稳定及意义(1)体温:是指机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
临床上我们通常在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测得的是不是真正的体温?不是。
若不是,那么其中最接近体温的是在直肠测得的温度,约为36.9~37.9 ℃。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学案3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学案3 苏教版必修3一、课标: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细胞内液(2/3)二、知识梳理体液(60%)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1/3)内环境与稳态概念稳态的意义调节机制稳态三、知识填空1、内环境是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________液。
2、细胞内液与外液成分之间的关系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3、血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骼肌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
4、O2进入细胞过程:O2→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浆→进入红细胞→运输→出红细胞到血浆→ (2层膜)(2层膜)(1层膜)(1层膜)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膜→线粒体(2层膜)(1层膜)(2层膜)葡萄糖进入细胞过程:葡萄糖→小肺壁上皮→毛细血管壁→血浆(运输)→毛细血管壁(2层膜)(2层膜)(2层膜)→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液(1层膜)5、正常机体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调节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_______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6、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________和相应的________组成。
如________、________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________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
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过多的________由________排出。
四、学习要点:1、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整个身体的组织液血浆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淋巴其中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是单向的,淋巴的回流也是单向的。
淋巴具有血浆与组织液平衡等作用。
高中生物《211人体的稳态》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中生物《211人体的稳态》导学案苏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习过程现代社会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你知道糖尿病的病因吗?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2)你知道血液的组成吗?血液中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3)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手和脚磨出“水泡”的现象,“水泡”的液体主要是什么?(4)淋巴液也叫 ,其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_____ 。
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________________。
(5)对照课本P3图1-1,说说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相互关系,并尝试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例题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例题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细胞外液的成分对照课本P4资料分析,尝试总结血浆的化学组成,组织液和淋巴呢?例题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氨基酸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人体内组织细胞需要的氧气和养料直接从哪里获得?最终从哪里获得?外界的物质是如何被组织细胞利用的?(2)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直接排放到哪里? 最终排放到哪里?通过哪些器官排出?(3)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什么?(4)尝试构建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例题5维持渗透压的Na+、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都是来自于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2.1人体的稳态 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2.1人体的稳态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2.举例说出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4.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血压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关键词:稳态内环境四、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内环境相关概念:(1)内环境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与物质交换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稳态
班级姓名时间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
(2)途径
知识点二:水盐调节
(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渴感。
(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
→作用于,使其重吸收水→减少。
知识点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1)调节
(2)模拟尿糖的检测
原理:葡萄糖试纸是一种含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化合物的酶试纸,遇葡萄糖后最终呈现特定颜色,可与标准比色卡比对,确定葡萄糖含量。
考点归纳
考点一:体温调节
例1.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考点二:水盐平衡的调节
例2.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而出现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考点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例3.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②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③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浓度调节④胰岛细胞只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激素分泌
A.①④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号家兔。
(2)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号家兔;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
例4.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这一生理作用,现有小白鼠若干只、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生理盐水、班氏糖定性试剂、清水、大烧杯、试管、注射器、酒精灯等试剂和器材,请设计一个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上述生理功能的实验。
①实验原理:葡萄糖与班氏糖定性试剂共热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②实验步骤:
a.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随机的分为A、B两组。
b.给A组小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高血糖素溶液,________。
c.将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号和2号,________。
d.注射1h后,采集两组小鼠的尿液, 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训练
1.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 g葡萄糖后,在180 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
B.4条曲线在前30 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
关
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
为糖元及非糖物质
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2.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
B.在低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C.出汗时毛细血管舒张,毛细血管舒张时出汗
D.立毛肌舒张时才会出汗,立毛肌收缩时肯定不出汗
3.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4.中国研究人员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用代号Boc5表示。
现用一些各项条件都适宜的糖尿病小鼠(空腹)进行实验,实验分成4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分别记录数据为a1、b1、c1、d1(四组数据大致相同),4组小鼠分别分开饲喂(饲喂定时定量进行)的情况如表:
下列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a1<a2 B.b1>b2 C.c1>c2 D.d1<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