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语言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寻找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交流。
首先,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英语是主谓宾语结构,而汉语是主谓宾结构。
此外,两种语言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其次,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教授英语和汉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学习。
例如,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人们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克服这些难点。
此外,英汉对比研究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外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加灵活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然而,英汉对比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这项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其次,由于英
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大,研究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对比研究。
最后,英汉对比研究只是研究语言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两种语言之间的全部联系。
综上所述,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促进语言学习和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这项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对于许多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已经成为必备的技能之一。
然而,在教学方法和体系方面,汉语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差异是值得研究和比较的。
2.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通常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的语言背景不同,存在词汇、语法结构和发音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他们接受的语言环境和文化也不尽相同,这会对语言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次,学习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通常希望能够更快地掌握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
3. 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的比较在教学法体系的比较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评估方式。
3.1 教学目标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目标相对而言较为一致。
无论是学习汉语还是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能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理解并使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3.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
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强调的重点可能更多地放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上,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而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强调的重点则可能更多地放在听力和口语的训练上,通过与其他学习者或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3 教材选择教材选择是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中文教材的选择通常更加多样化,包括学习汉字、拼音、词汇和语法等。
而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主要教材则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材,其中包括了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3.4 评估方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评估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主要侧重于考察其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包括填空、选择题和翻译等考试形式。
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
汉英形容词比较分析----以《吾国与吾民》黄嘉德汉译版为例摘要:本文从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比较语法学、英汉比较语义学、英汉比较词汇学、等效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等方面综合全面解析了英汉两大语言形容词的特征、共同点和区别点。
本文主要比较内容是汉英的语义功能、语法功能、英汉构词形态的差异和联系,具体还详细分析了汉英形容词静动性差异,英汉形容词概念化差异,英语形容词的汉语叠词翻译和形容词词汇化现象分析等内容。
关键词:语义差异语法功能概念化时间性静态动态构词形态第一部分引言任何语言都有形容词,形容词几乎是各类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类之一,无论是在日常交际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叙述者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
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一,形容词的构成方式多样,往往一个词根可以变换出若干个不同形态的形容词;二,形容词的语义极为丰富,同一个形容词可能有几种含义,甚至某些词具有本义、引申义和隐喻义;三,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各具特色,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语序,在具体语句中活用和巧用。
四,形容词是对人、事物进行描述,说明他们的性质、属性和状态,容易反映人的主观态度和心理。
同样,英语和汉语的形容词都属于开放词类,两者在构造、语义和使用上都有相似点和区别点,充分体现了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
对比研究是学习研究各语言表现法共同点和特殊点最好的方法。
语言的比较可以是同一种语言内,也可以是不同语言间比较的。
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
本人此篇文章限定在现代英汉两种语言间的研究。
对比研究汉英两类形容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选择和使用这两大语言的形容词,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合理,更贴切,更生动,更有效。
通过对两类语言形容词的对比,我们能更好的掌握两类形容词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加强对汉英文章的理解,并研究语言之间的可译性,衡量译文质量,从而为英汉的互译提供技巧和理解,最终为我们跨文化的交际提供必要条件。
就现代英汉翻译而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英汉双语的用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比较。
2汉语与英语比较PPT课件
2020/9/21
5
一、英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汉语 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020/9/21
6
1.形态变化即词形变化,指一个词在句子中由于所表示 的语法意义不同,而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英语有丰富 的形态变化,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
I like the teacher. I like the teachers.
well to study. (状语,副词) (2)我祝你有非常幸福的未来。 (定语,形容词)
金钱买不来幸福。 (宾语,形容词) 约翰幸福地生活着,是因为他善于利用时间学习。
(状语,形容词)
2020/9/21
15
注意:汉语中,“批评”“幸福”一类词既可以作谓 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它的词性并不因为位 置的不同而改变。又如:
的是现在谈得还不够; “不很清楚”和“很不清楚”表示的程度不同; “你能今天晚上来吗?”主要是问来的时间,“你今
天晚上能来吗?”主要是问能不能来。
She soon found the problems.
She found the problems soon.
2020/9/21
12
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 应关系
The investigation ended in failure.
2020/9/21
9
什么是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 高度抽象的意义。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和表述功能 等高度抽象的意义。
“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是反映组合方式的, “名词,动词”是反映词语组合功能的, “陈述,疑问”是反映词语表述功能的。
打是亲,骂是爱。(动词作主语) 他喜欢游泳。(动词做宾语)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 (动词作主语)
英汉对比研究试题答案
英汉对比研究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英语中,以下哪项最能体现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变化?A. 动词的形式B. 名词的复数形式C. 代词的格D. 介词的用法答案:A2. 汉语中的成语通常具有以下哪个特点?A. 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B. 通常由两个汉字组成C. 有固定的词序和结构D. 可以自由组合创造新成语答案:A3. 在英语中,使用哪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表达时间的先后顺序?A. 倒装句B. 从句C. 并列句D. 虚拟语气答案:B4. 汉语的语序对于句子意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主谓一致B. 修饰语的位置C. 动词的时态D. 名词的数答案:B5. 英语中的动词时态主要用来表达什么?A. 说话者的情绪B. 动作发生的时间和状态C. 句子的连贯性D. 语气的强度答案:B二、填空题1. 在英语中,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时动词通常需要在词尾加上________。
答案:-s2. 汉语中的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数量,而在英语中,通常使用________来表示类似的功能。
答案:冠词3. 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多用于表达非现实情况,如假设、建议等,而在汉语中,通常使用________来表达类似的语气。
答案:情态动词4. 汉语中的成语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而在英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可能是________。
答案:习语或idiom5. 英语中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在汉语中,名词通常可以通过________来表示数量。
答案:量词三、简答题1. 请简述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及其用法。
答:被动语态是英语中的一种语态,用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非执行者。
它通过使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加上主动语态动词的过去分词来构成。
被动语态常用于当动作的执行者未知、不重要或希望突出动作承受者时。
2. 汉语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有什么区别?答:“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汉语中用来表示动作和受事的结构。
不同之处在于,“把”字句强调动作的完成和受事的改变,通常用于有具体结果的情境;而“被”字句则强调受事的被动状态,不一定要求动作完成,更多地用于表达受事的遭遇或经历。
汉英并列结构对比研究
汉英并列结构对比研究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基本工具之一,汉英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两种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汉英的结构差异则是汉英交流不可忽视的一点,因此本文将对汉英并列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汉英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
二、汉英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1.汉语并列结构汉语并列结构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同等地位的句子、成分、短语或词语等并列起来组成复合句的一种句法结构。
例如:“美国人喜欢打篮球,中国人喜欢打乒乓球。
”“你可以快乐地吃饭或者悲伤地听音乐。
”汉语的并列结构有多种类型,可以是复句之间的并列,也可以是复句内部的并列。
其中复句内部的并列结构最为常见,通常是由“并、或、而、宁愿、还是”等连词连接。
并列结构的特点是句子的成分结构相同,意义相近或对等,而且可以相互替换。
2.英语并列结构英语并列结构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地位的句子、短语或单词等并列组成的句子。
例如:“I am happy, but she is sad.”“He is tall, dark and handsome.”英语的并列结构同样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以逗号、分号、连词等进行连接的复句。
英语的并列结构相对于汉语来说比较灵活,可以通过成分的添加、删除、变换等方式进行调整。
三、汉英并列结构的对比研究1.连词的差异在并列结构中,连词起到了承接、转折、比较、选择等作用。
汉英并列结构的连词有一定的差异:在汉语中,有“并且、或者、而、然而、虽然、但是”等连词,表示合并、选择、转折、让步等语义。
而在英语中,连词则比较灵活,包括“and、or、but、still、yet、although、even though、despite、in spite of”等,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等进行连接。
例如:汉语:你可以选择快乐地吃饭或者悲伤地听音乐。
英语:You can have a happy meal or listen to music with sadness.分析:汉语中使用了“或者”表达了选择的语义,而英语则通过or连接,句子结构相对更简单。
汉语与英语表达差异分析
- 228-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汉语与英语表达差异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邢洪涛众所周知,语言学习者在学习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时,会极大地受到母语语言运用习惯的影响。
所以,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会力图寻求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句式及修辞等。
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巨大,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会有很大的困难并且犯下很多错误。
本文对汉语与英语表达方面的差异做出分析,希望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所裨益。
一、词汇运用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不仅构成两种语言的语音和符号体系不同,而且他们在词汇的涵义范围,词性运用规律以及习惯用法的表达上都有显著差异。
1.词义上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意义上有一一对应的部分,比如:人名、地名和食物名称等。
但两种语言的词义存在着不完全对应和完全不对应的情况,其中不完全对应最容易引起学习困难。
相比较而言,汉语词汇更丰富,同义词,近义词较多,特别是动词,要表示一个动作,可以从多至几十个近义词中去选择。
汉语词汇在使用时其所涵盖的意义范围较窄,因而在使用时,词汇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小。
但是在英语中,有大量的一词多种词性,多种含义,在使用的过程中,词义随上下文灵活转化,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极大。
2.词性上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都有词性的分别,然而汉语的词性相对明朗,人们往往根据其含义就能轻松判断其词性,一词多种词性的情况也较英语少得多。
英语中,一词多种词性的情况却比比皆是,有时一个单词甚至可以同时为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
3.习惯用法上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习惯用法,而一些内涵想通的表达方式,在选词上却使用的是不同的意向或单词。
英语中说Love me, love my dog. 而汉语说成“爱屋及乌”,在语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使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象征物。
再者,英语中的 green eyed,如果用字面含义来翻译说成“绿眼睛”就闹出了笑话,这里的green eyed 恰好是汉语中的习惯表达“红眼”,诸如此类的英语习惯用法,就不能简单的按照词义一一对应的翻译成中文了。
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
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通用语言,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能够理解动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些不同点直接影响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交流。
一、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的结构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在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动词在结构上比英语动词简单不少。
汉语动词一般由单个汉字组成,而英语动词则可以由一个词根与后缀组合成。
汉语动词的结构简单,但其具有的含义复杂,因此,在翻译英文时,要尽量保证英汉语翻译的准确性。
二、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的时间表达方式英语动词的时间形式较为复杂,共有12个时态,如简单现在时、进行时、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等。
而汉语动词的时间表达方式较为简单,只有改变动词的状态来表达不同的时间。
例如:在汉语中,“我去学校了”和“我去学校”在字面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在翻译英文时,要注意把握不同时态的表达方式,尽量使翻译的意思表达清晰。
三、动词的词类与语法功能英语动词可以是及物的、不及物的、还可以是系动词等类型,这些词类可以根据动作的对象、主语等进行分类。
而汉语动词的词类比较简单,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及物动词。
另外,英语动词也能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等方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功能。
例如: persuade sb to do sth,make sb do sth,等等。
在翻译英文时,需要注意翻译过程中的逻辑关系,以及语法结构的对应关系。
四、动词的用法英语动词的用法比汉语动词显然更加丰富。
在英文中,一个词常常具有多种用法,例如:get可以表示买、得到、收到、变得、变得更多等。
而在汉语中,一个词语可能只有一种含义,例如:买,只表示购买。
在英语中,一些动词具有的多种用法,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这是翻译英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动词的语义英语动词的语义比汉语动词更为丰富。
在英语中,有些动词的多个含义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微妙的,必须通过语境的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含义。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一、引言1.1 背景介绍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探讨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结构。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对比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2.1 英汉语言的差异英汉语言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词汇方面,英语中的同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不同的意思,而汉语中的一个词通常只有一个意思。
在语法方面,英语倾向于使用动词来表达动作,而汉语则更注重名词的使用。
此外,英语的句子结构较为灵活,而汉语更加注重语序的规范性。
2.2 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尽管英汉语言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词汇方面,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并且都具有复数形式和时态变化。
在句法方面,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并且都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
2.3 英汉对比研究的应用英汉对比研究在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用法,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翻译方面,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转化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三、研究方法3.1 文献调研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英汉对比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
文献调研是研究方法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可以全面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数据分析本文对收集到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
通过对文献中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比较和总结,可以得出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
3.3 结果总结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对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应用进行了总结。
英汉对比研究(2)
他探讨了伟大和杰出的涵义。
Both we and the Chinese approached that first opening toward each other with caution, uncertainty, even trepidation.
星星在清澈的晴空中闪烁。
To the Chinese, theirs was not a civilization, but the civilization.
中国人认为他们的文化不是文化中的一种,而是唯一的文化。
四、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figuration)。 He waited for her arrival with a frenzied agitation.
英汉对比研究2. ( 英汉-汉英口笔译常识)
6.抽象与具体 ( Abstract vs. Concrete) 7. 间接与直接 (Indirect vs. Direct) 8.替换与重复 (Substitutive vs. Reiterative)
6.抽象与具体 ( Abstract vs. Concrete)
唉,那时客臣的井蛙之见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啦。
Alas, that was owing to my ignorance, that is what is called partiality.
茗烟又嘱咐道:“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
了。” “Don’t take them into the Garden, ” Ming-yen warned him. “ If
敬辞用来褒扬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事物或行为,以表示恭敬,如:
第二单元 英汉对比
英汉对比2.1 英汉语言对比▪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异之点。
拿外语跟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被我们忽略过去的现象。
‖▪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始于100年多前《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是在比较和模仿拉丁文法的基础上写成的。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否则,人们就不能进行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研究。
而通过分析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译员必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译事之艰辛。
2.1.1 主语与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
正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
‖▪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的语言。
▪你能找出―千里寻亲‖、―活到老,学到老‖中的主语吗?为什么?你能找出其中的主题吗?▪试译以下这个简单的句子: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参考译文1] 一种方言被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语言学家所懂得。
[参考译文2] 有一种方言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语言学家都懂得。
虽然参考译文1在形式上与英语句子的主谓结构相对应,但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所以译者应善于将英语的―主语——谓语‖结构转换成汉语的―主题——评论‖结构。
(例句参考郭丽君、邓鹂鸣,2005)课内练习现在请大家通过翻译以下的简单句子熟练掌握这一技巧1.I would not believe what he said.2.I did not remember a single point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3.I know Mr. Wang.4.He is the best singer.1.他的话,我可不信。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01
词性变化
英语有丰富的词性变化,而汉语 则没有,这导致英汉互译时需要 灵活处理。
句子结构
02
03
时态和语态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而汉语则更加灵活,强调意合而 非形合。
英语时态和语态表达丰富,而汉 语则通过语境和时间副词来表达 时态和语态。
04 句子结构对比
英语句子结构特点
主语+谓语+宾语
汉语词汇特点
汉语词汇相对稳定
与英语相比,汉语词汇的变化相 对较小,一些古老的词汇在现代 汉语中仍广泛使用。
语义内涵丰富
汉语词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意象,如成语、谚语等, 这反映了汉语表达的深刻性和形 象性。
新词创造有限
相对于英语,汉语新词的创造速 度较慢,一些新出现的词汇往往 是通过已有的词汇组合而成。
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对比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英语文化强调个体和独立,而汉语文化强调整体和关联。这种差异在语言中表现为英语更注重第一人称和个体视角, 而汉语更注重集体和整体视角。
竞争与和谐
英语文化强调竞争和个人实现,而汉语文化强调和谐与人际关系。这种差异在语言中表现为英语更直接和竞争性的表 达方式,而汉语更注重委婉和协商性的表达方式。
04
英语常用复杂句型,如复合句和从句,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汉语语言特点
01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通过词汇和语 境来表达意义,较少依赖形式变化。
02 汉语强调主题和述题的完整性,句子结构 较为灵活。
03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施事者。
04
汉语常用简单句型,如短句和流水句,以 表达简洁明了的语义。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目录
《英汉对比研究》第2章+聚集与流散
《英汉对比研究》第2章+聚集与流散《英汉对比研究》第2章聚集与流散第二章聚集与流散(Compact vs(Diffusive)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
这个结构通常由名词性短语(NP)和动词性短语(VP)构成。
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S,V concord),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connective,nexus)。
因此,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拥,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compactness)。
英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搭配,形成句子的核心(kernel),谓语动词控制句子主要成分的格局。
句子尽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根据谓语动词的类别和特征,都可以把英语的主谓结构归结为五种基本句型,即,SV,SVP,SVO,SVOO,SVOC: 基本句型(一)主语十动词The telephone rang(电话铃响过了。
The meeting has begun(会议开始了。
基本句型(二)主语十动词十表语We are students(我们是学生。
She appeared cheerful(她显得很高兴。
基本句型(三)主语十动词十宾语Labor created man(劳动创造了人。
The news surprised me(这消息使我感到惊奇。
基本句型(四)主语十动词十间接宾语十直接宾语She sang us a song(她给我们唱了一首歌。
I sent him a letter(我给他寄了一封信。
基本句型(五)主语十动词十宾语十宾语补足语He painted the door green(他把门漆成绿色。
We elected him our monitor(我们选他当班长。
英语各种长短句子,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这五种基本句型及其变式、扩展、组合、省略或倒装:1、基本句型的变式。
上述五种基本句型都是陈述句、肯定句和主动句。
由这些基本句型可以转换为以下几种主要的变式:a)陈述句变疑问句。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汉外语言对比研究语言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全球化进程中,语言的作用愈发重要。
在汉外语言对比研究中,中文和英语是最为普遍的两种语言,因此我们选择这两种语言作为比较对象。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中文和英语的异同。
一、语音方面1、发音中文有四个声调,用声调来区分词义。
而英语则没有声调。
另外,中文的音节比英语的音节平均更加简单,大多数音节只有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
英语的音节则相对复杂,不同的音节可能有不同的辅音组合,同时也会出现多音节单词。
2、音素中文和英语的音素数量也有所差异。
中文有约 20 个音素,其中包括 16 个辅音和 4 个元音。
而英语则有约 44 个音素,其中包括 24 个辅音和 20 个元音。
3、发音难度中文和英语的语音系统分别具有不同的难点。
由于中文的声调系统,外语学习者可能会面临音高和音节长度等问题。
而英语的语音系统则由于多音拼写等问题,可能引起外语学习者的发音困难。
二、语法方面1、句子结构中文和英语的句子结构也有所不同。
中文的典型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而英语则是“主语+谓语+宾语”,这种结构在中文中极为少见。
同时,英语还有主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等类型的句子结构,而这些结构在中文中也没有明确的表述。
2、动词时态中文的动词时态较少,只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而英语则包括更多的时态,如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
此外,英语还有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等时态结构,这些结构在中文中也没有对应的形式。
3、数量和性别的表达方式中文的数量和性别可以通过数量词来表达。
例如,我们可以说“三个男孩”或“三个女孩”。
而英语则需要使用数量词和名词单数或复数来表达数量和性别。
例如,我们可以说“three boys”或“three girls”。
三、词汇方面1、汉字和字母汉字是中文文字的主要构成形式,而英语则使用拉丁字母。
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笔画和发音等。
第二章 汉英语言词汇对比研究 英汉互译课件
指事: 指事:用象征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提示符号组成新字,如上、下、本、三 刃、甘 会意: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新字,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如:男、灭、明、吠、休、秋、众、森
英语的拼写不稳定:1)英国有许多方言,各地区发音不同,导致不同拼写;2)英 语向不同语言借词,造成复杂的语音系统,拼写因人而异;3)民族的标新立异。 无论店名广告,还是个人的车牌,都喜欢用独特的拼写,逐渐被大众接受。 汉语是以形别义,文字图像作用于视觉神经,实现形和意的统一。因此,学习汉语 必须注重字形分析,通过分析字的部首和结构来理解字义,习得语言。字形而非发 音激活大脑中的字义。如:霸王别姬(鸡)、兴(性)趣盎然、无微不至(无胃不 治);恋恋(帘帘)不舍;贤(闲)妻良母; 英语以音别义,字母形符本身没有意义,意义通过字母的组合,形成独特的音来表 达的,因此是语音记词。语音在文字和意义之间起中介作用,语音激活意义。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本身差异体现以下结论:
4.词汇(1)
★词类划分: 英语有冠词,关系词和反身代词,汉语 没有;汉语有量词和助词,英语没有。
She was with a child. 她带着一个孩子。 She was with child . 她怀着孕。 这回我可亲眼看见啦(表感叹语气)。 This time I’ve actually seen it for myself. He covered his eyes with his hands. 他用手捂住眼睛。
汉语“和”与英语“and”的比较研究
汉语“和”与英语“and”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方面对汉语“和”与英语“and”进行比较分析。
在梳理“和”与“and”的基本语义的基础上,比较汉语“和”与英语“and”作介词或连词两种情况时的异同,并分析了“and”作连词时汉语“和”所不具备的语法功能。
最后,分析“和”与“and”在语言性语境下的语用功能,并解析各自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和;and;语义;语法;语用引言:社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作为社会发展纽带的语言的研究,无论是本体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语言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汉语“和”与英语“and”的对比研究,将有利于理解汉语“和”与英语“and”异同,对在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区别英语“and”与汉语“和”以及正确使用“和”都具有实用意义。
当代对汉语“和”的研究较多,或者专注于英语“and”的研究,而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则很缺乏。
汉语“和”与英语“and”虽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但两者的区别大有所在。
本文将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三方面比较分析汉语“和”与英语“and”的异同。
一、“和”与“and”的语义分析(一)“和”的基本语义。
分析“和”的语义,必须知道“和”的字源。
古文字的“和”字为“龢”,左边像一多条主管合并而成的笙箫之形,代表吹奏乐器,右侧的“禾”则是声符表示读音。
因此,“和”字的本义应该是指乐声的和谐、调和,引申为温和、柔和。
“和”也有许多引申义,“和睦,如《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和解”,如《孙子·行军》:“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暖和”,如王逸《九思·伤时》:“风习习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
”当然这些都是后起之义。
汉语中“和”的义项比较复杂,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汉语词典》为例,“和”的释义有8种:第一,平和;温和。
如词语柔和、和颜悦色。
第二,和谐;和睦。
第三,结束战争或争执。
如词语讲和、媾和等。
第四,(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
第二章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
第二章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第二章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第二章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2. 1 汉英语音对比研究汉英语音对比研究是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开展得最早的领域之一。
赵元任于1933年就发表了英汉语调对比的论文,吕叔湘在1947年发表的《中国人学英文》一书中也有专门章节比较英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异同。
50年代中后期,初大告和方淑珍分别发表论文,对英汉语音、英语和广州话语音中的发音方法及具体音素进行比较,这两篇文章都还涉及了汉英语中的语音音变、连读和重读等问题。
另外,葛德纯(1957)对汉语普通话声调和英语句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在这一时期出版的部分英语教科书和有关英语语音的著作中,也有一些英汉语音对比的内容,如《英语发音基本知识》(蔡冬生1959)、《大学英语读本》(陈琳1956)等。
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汉语音对比研究未能继续进行下去。
1978年起,随着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恢复,中断了多年的英汉语音对比又重新启动。
桂灿昆在1978年第1期的《现代外语》上发表了《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一文,次年,《教学与科研》发表了王文学的《谈谈英汉语音的异同》。
80年代,英汉语音对比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1980-1989年,涉及该领域的论文有13篇,1990-1999年问达到22篇。
1995年,赵德梅出版了专著《英汉比较语音学》,该书对英汉语音系统中相似的元音、辅音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对英汉语的重音、语调、节奏方面的异同也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
此外,在方文惠的《英汉对比语言学》(1991)第2章、喻云根的《英汉对比语言学》(1994)第2章、潘文国的((汉英语对比纲要》(1997)第6章第1节,熊文华的《汉英应用对比概论》(1997)第1章第1节中也对英汉语音系统的特点和异同作了不同程度的讨论。
上述众多的英汉语音对比的著述主要涉及以下7个专题:(1)发音语音学对比;(2)音位系统的构成和特征对比;(3)语流中的音变对比;(4)音节对比;(5)音高体系对比;(6)重音对比;(7)节奏对比。
汉语和英语固定短语的对比研究
汉语和英语固定短语的对比研究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基本手段,不同的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在语言表达中,短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在汉语和英语中,有许多固定短语,即多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词组,这些固定短语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汉语和英语中的固定短语为例,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固定短语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表达方式1、汉语中的固定短语汉语中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促成语等等,这些短语通常是由四个及以上的词语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
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三省吾身”、“一枕黄粱”等等,这些固定短语都是由多个词语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的词语都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不可更改。
2、英语中的固定短语英语中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谚语、俗语、成语、习语、习惯用语等。
这些固定短语也是由多个单词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
例如,“curiosity killed the cat”、“a piece of cake”、“hit the nail on the head”等等,这些固定短语也都是由多个词语组成,词语之间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不可更改。
二、汉语和英语固定短语的差异分析1、形成方式的不同汉语中的固定短语大多数来源于文化上的积淀,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时间的沉淀形成的。
这些固定短语多源于古籍和诗词,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
而英语中的固定短语,则主要来源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经典语句,这些固定短语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多数与生活习惯、文化习惯和心理习惯有关。
2、表达方式的不同汉语中的固定短语常常使用成语、俗语、谚语等形式。
这些固定短语的意义都非常清晰,表达起来比较简洁,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而英语中的常用固定短语,多以短语、习惯用语的方式存在,表达较为直白,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3、韵律的差别在韵律方面,汉语中的固定短语大多采用平仄调式,多用于传统的唱词、诗歌等文学形式中,这种韵律的使用使得长篇文学作品具有更为动听的声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第二章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2. 1 汉英语音对比研究汉英语音对比研究是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开展得最早的领域之一。
赵元任于1933年就发表了英汉语调对比的论文,吕叔湘在1947年发表的《中国人学英文》一书中也有专门章节比较英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异同。
50年代中后期,初大告和方淑珍分别发表论文,对英汉语音、英语和广州话语音中的发音方法及具体音素进行比较,这两篇文章都还涉及了汉英语中的语音音变、连读和重读等问题。
另外,葛德纯(1957)对汉语普通话声调和英语句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在这一时期出版的部分英语教科书和有关英语语音的著作中,也有一些英汉语音对比的内容,如《英语发音基本知识》(蔡冬生1959)、《大学英语读本》(陈琳1956)等。
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汉语音对比研究未能继续进行下去。
1978年起,随着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恢复,中断了多年的英汉语音对比又重新启动。
桂灿昆在1978年第1期的《现代外语》上发表了《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一文,次年,《教学与科研》发表了王文学的《谈谈英汉语音的异同》。
80年代,英汉语音对比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1980-1989年,涉及该领域的论文有13篇,1990-1999年问达到22篇。
1995年,赵德梅出版了专著《英汉比较语音学》,该书对英汉语音系统中相似的元音、辅音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对英汉语的重音、语调、节奏方面的异同也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
此外,在方文惠的《英汉对比语言学》(1991)第2章、喻云根的《英汉对比语言学》(1994)第2章、潘文国的((汉英语对比纲要》(1997)第6章第1节,熊文华的《汉英应用对比概论》(1997)第1章第1节中也对英汉语音系统的特点和异同作了不同程度的讨论。
上述众多的英汉语音对比的著述主要涉及以下7个专题:(1)发音语音学对比;(2)音位系统的构成和特征对比;(3)语流中的音变对比;(4)音节对比;(5)音高体系对比;(6)重音对比;(7)节奏对比。
有的著述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上面提及的初大告、桂灿昆等、蔡冬生等的著作,此外还有((英语语音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几个方面》(何善芬1987)、《汉英语音系统主要特点之比较(刘乃华1988)、《英汉语音系统比较》(张莉、赵玉闪1997)、《英汉语音简昭比较》(余国良1998)、《谈谈英汉语音对比》(周流溪2000)等论文,有的著述则侧重对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研究,或语调、或重音、或音变、或音节。
如果从共时/历时比较研究的角度看,绝大部分属共时研究,但有两篇论文是从历时角度来研究的:《汉英古今音变互证))(帆声1983)和《英汉元音变化的比较》(潘永梁1999)。
在进行英语和汉语语音比较时,我国学者多数是对英语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也有一些论文讨论的内容是英语和某一种方言的比较,如前面提到的方淑珍的论文是英语和广州话语音的比较。
矍外,还有英语与四川方言的比较,如(《四川方言音系与英语音系的初步比轼研究》(马川冬、谭伦华1998)、与兰州方言的比较,如《兰州方言与英语话音比较简析))(申文安1988)、与辽宁地区方吝的比较,如《汉语方言发音与英语发音的关系》(金玉1995)、与福建方言的比较,如((福建方言与英语话音》(杜昌忠1988)。
绝大部分研究著述以英语为基点,拿汉语来对比,有少数论文以汉语为基点,用英语来对比,如金定元的《洋腔洋调探源--汉娶音位系统对比研究》(1986)就属后一种情况。
下面我们分专题对我国学者英汉语音对比的研究成果作些具体的分析。
发音语音学对比英语和汉语虽属不同的语系,但如从语音学的角度来区分它们语音流中成素的物质属性的话,均可分戍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对这些元音和辅音中相近或类似的音进行比较,是英汉语音对比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赵德梅、喻云根的酱作和缪鹏飞的论文《英汉音素的辨别》(1995)对英语和汉语相近元音、辅音的比较较为细致。
方淑珍等的论文则对英语和汉语方言中相似的音素进行了细致的对比。
在作比较时,研究者一般都先描述具体某些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的方法,指出两者的异同,然后提出纠正的办法或强调不要用某种语言的某个音来代替另一种语言相似的音,提醒学习者不要混淆。
如缪文在分析英语的音和汉语的区别时指出,"发汉语的lami,口腔肌肉松弛,舌位比较灵活,可在舌前,舌中或舌后,然而舌身始终自然安放。
相反,发英语的时,口腔肌肉紧张,舌头只能向后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
喻著在分析英语辅音slTn汉语s时说,"汉语的s与英语的[s]稍有差别,气流是从上齿的隙缝磨擦成声的,s比[s]舌位稍靠前"。
音位系统构成和特征比较在桂灿昆、刘乃华、金定元、余国良、张莉和赵玉闪等的论文中以及上面提到的不少著作里均用一定的篇幅阐述英语和汉语音位系统的异同。
他们通过对两种语言音位系统的整体比较得出了以下一些共同的看法:1.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比汉语单元音区分得更细,数量也多于汉语的单元音。
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
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语言中所没有的,如英语没有类似于汉语的u,e音,而汉语没有与英语陋]相应的音。
2.在辅音方面,英语浊音数明显多于汉语。
英语中清浊音成对出现,并构成相对立的音位,这些对立可区别词义,汉语中可区别词义的语音特征是送气/不送气。
两个辅音系统中也各有一些音是对方所没有的。
有一些论文还从音位分布的角度比较了英语和汉语的不同。
'如金定元指出,英、汉语中都有[ts]这个音,但英语的[ts]通常出现在词尾,偶尔出现在词的中部,但汉语的ts总是出现在词(字)首。
语流中的音变比较语流音变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而且颇多相同之处。
不少研究者在论文或著作中都对此问题作了讨论,但阐述得最全面的是何善芬的《英汉语语流音变探微》(1998)。
该文在论述了音变的共时性与历时性、音变规律的共性与特性、自由音变与不自由音变等问题之后,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音变的具体类型。
文章将音变分为联音音变和随位音变两大类型。
联音音变主要指协音变化(如腭化、唇化)、同化、异化、增音、减音、换位、连续变调等7种。
随位音变细分为弱化(包括元音、辅音、声调弱化)、脱落和合音3种。
上述音变现象的绝大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仅连续变调是汉语的特有现象),但变化形式的多少、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变化的方法不大相同。
如同化,汉语主要发生在音节界上,而英语既可在音节界上发生,也可在音节内部发生,变化的形式也较汉语多样。
英语有顺向清浊同化和逆向清浊同化两种,而汉语只有顺向清浊同化,而且都是不送气的清塞音或清塞擦音变成相应的浊音。
汉语中的方法同化和部位同化也只限于音节尾辅音n的发音上,少于英语语流中的相应情况。
又如增音,两种语言在语流的发音时均会发生此类现象,但使用增音的方法不同,汉语中用来拼读,英语中用来连读。
音节对比音节是人们听觉上能够自然感觉出来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每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有其音节结构。
进行英汉语音对比,无疑也应当对这两种语言中的音节结构加以比较。
这类文章比较重要的有焦贵甫的((英汉音节比较研究》(1994),张吉生的《英汉音节结构对比》(1994)。
此外,赵德梅、刘乃华、余国良、方淑珍、何善芬等在各自的著作或论文中也讨论过英汉语音节对比的问题。
上述研究者大多对英语和汉语音节构成进行比较,指出两者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1)油于英语音位的结合比较自由,因此英语中音节结构的类型比汉语音节结构的类型多焦贵甫归纳了15种英语音节类型,张立玉认为有18种类型。
而汉语一般均认为只有4类单辅音型音节。
(2)汉语音节中包含的音素最少为1个,最多不超过4个,而在英语音节中,所包含的音素可以多达7个。
(3)英语音节结构中有多种辅音群,而汉语仅有单辅音型音节。
葵语中闭音节和开音节的情况同样多见,而汉语中开音节占绝对优势,闭音节除了个别方言中有以P,t,k塞音结尾外,一般只有以n币nn9结尾的少数几种。
(5)汉语音节内音素的组合有较多的限制,例如z,S,sh,zh,g,k,h不能与i,ci以及以这两个元音为韵头的韵母相拼,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搭配比较灵活,不受什么限制。
张吉生指出汉语音节结构--声母和韵母(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不同于英语音节结构的内部分段的4个主要区别:(1)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不同于英语音节中的Onset。
Onset包括音节中心元音前的全部音素,而汉语声母则不是。
(2)汉语的韵母不同于英语的Rhyme。
(3)汉语音节中的韵腹和英语音节中的韵核构成的音素的范围不同。
(4)汉语和英语中的韵尾也不尽相同。
王志洁在《英汉音节鼻韵尾的不同性质》(1997)一文中着重讨论了汉语普通话音节中的鼻韵尾区别于英语音节中的韵尾coda的性质和特点,并建议将普通话的鼻韵尾分析成韵核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提出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只有一声一韵的CV结构。
音高体系对比音高是使用最为广泛和复杂的一种超音段表达手段。
它的语音物质形式表现为旋律。
英汉两种语言在音高体系方面的不同集中表现在汉语是声调诏言,而英语是语调语言。
根据陈莹在《汉英音高体系比较--兼论英语语谓模式教学》(1987)一文的观点,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不同。
监童蜜变化分布在字上,即每个字上封有固定的音高变化,称为声调,而英语的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称羌语调。
(2)汉语的声调是构成字的一个部分,并决定字义,英语单词本身不带有固定的音高变化,一个词上的音高变化取决于它在句中的位置。
(3)汉英两种语言体现在句子上的音高变化的方式不同。
首先,汉语句的语调是在组成其句子的每个字的字调的基础上稍扬和稍抑形成的。
英语中起骨干作的是一个句子中的重读音节。
其次,汉语音高变化图线自然地分布在整个表示相对音高的音域图中,而英语不同,它无字调可依附,因而音高变化图线按其基本语调模式分布。
第三,汉语句末语调只体现在句子最后一个字上,而英语句末语调一般体现在一句话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
刘乃华(1986)、何善芬(1998)、张立玉(1995)等也认为,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是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中最大的差异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
马川冬和谭伦华(1998)引用了赵元任关于汉语语调的一个著名论断:汉语语调"只影响句子的最末一个音节,对句子的其他任何部分都无关。
"因此,尽管在汉语中都可找到与英语语调的基本调式相对应的类型,但汉语语调显然与英语语调有很大差别。
余国良(1998)认为,在不同句型采用不同的升降调方面,英汉语的规律大同(指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小异(指各类疑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