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在机械设计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机械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我对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实验中的所得,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机械设计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要求和参数进行零件的设计,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制造。

这需要我们对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参数有清晰的认识,也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能和加工的精度。

通过实验,我深刻理解了了机械设计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这为我将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其次,在进行机械设计实验中,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设计,并通过仿真分析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我们对软件的操作技能,也需要我们理解并掌握有限元分析等仿真方法。

通过实验,我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仿真分析的方法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再次,在进行机械设计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进行零件的加工,并进行装配和调试。

这需要我们对加工工艺和设备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我们对装配和调试的方法有一定的技能。

通过实验,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加工和装配中的问题。

最后,在进行机械设计实验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性能测试。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多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机械系统,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这需要我们对机械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有清晰的认识,也需要我们对性能测试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测试,也对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有了更多的经验。

通过机械设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机械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引言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指南旨在向学生介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实验的意义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内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零件测量实验:学生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微计等,测量给定零件的尺寸,并记录数据。

2.零件装配实验: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和装配要求,进行零件的装配实验,并检查装配结果的正确性。

3.运动副分析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认识机械运动副的构成、类型和分析方法,并对给定的机械运动副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副的类型和特性。

4.传动系统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机械传动系统的构成、传动原理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强度校核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机械零件的应力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进行零件的强度校核和优化设计。

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熟悉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操作测量工具、装配零件、分析运动副等,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学生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零件、测量工具、装配工具等。

2.确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测量步骤、装配顺序和运动副分析方法等。

机械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基础实验的核 心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实 验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机械设计实验的体系,将实验分为感知型实验、 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4大类 型。内容主要包括:带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链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齿轮传动装置性能参 数测试与分析、蜗杆传、轴系结构创 意组合设计、减速器拆装、机械结构感知与分析等。
目录
实验一 带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二 链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三 齿轮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四 蜗杆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五 机械传动系统搭接 实验六 滑动轴承基本性能测试 实验七 轴系结构创意组合设计 实验八 减速器拆装 实验九 机械结构感知与分析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的构造简图及各部分的作用三、实验记录及计算数据表系统刚度为δ∆=FC 试验证 21C C C += )(2121δδδ∆+∆=∆, 11δF C '=, 22δF C '=四、绘制受力——变形曲线力——变形曲线用坐标纸绘制,建议纵坐标(力)比例:40N/mm ,横坐标(变形)比例:0.0004mm/mm 。

五、实验误差1.螺栓总拉力误差0016116110010)(10⨯⋅⨯⨯+''-⋅⨯⨯--A E F F A E μεμε2.预紧力误差00161262161100101010⨯⋅⨯⨯⋅⨯⨯-⋅⨯⨯---A E A E A E μεμεμε3.协调变形误差00121100⨯∆∆-∆μεμεμε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二)一、原始数据及实验记录传动带型号规格 初拉力=0F1201=D mm 1202=D mm表中1M ——主动电机上的转矩 2M ——被动电机上的转矩η——效率 ε——滑动率 F ——皮带传动的圆周力二、效率和滑动率曲线允许传递的有效圆周力〔ec F 〕= N允许传递功率 10000VF P ec ⋅= KW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三)一、实验目的二、试验机结构简图及工作原理三、实验结果1.叙述滑动轴承产生液体摩擦现象2.测试数据及处理结果a.数据表表2n 曲线b.摩擦系数与特性系数pc.油膜压力分布曲线d.承载能力曲线四、实验结果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认识到机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 常见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3. 实验操作与数据记录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操作流程。

重点:实验数据的分析,如何根据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教具:机械模型、实验器材。

多媒体资源:PPT演示、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

2.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机械设计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

4. 归纳小结:总结实验中的发现,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评价与反馈:1. 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口头提问和小组报告进行评价。

2. 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机械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短文。

2.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3. 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了解更多机械设计的应用实例。

教师自我反思:本次课程整体进行顺利,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在下次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应更多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实验:简单机械实验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简单机械实验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简单机械实验设计引言本文旨在为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简单机械的实验设计,通过这些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实验一:杠杆原理验证材料•杠杆•力测量传感器(称重计)•不同质量的物体实验步骤1.将杠杆平放在桌子上。

2.在杠杆的一端放置一个称重计,用它来测量施加在杠杆上的力。

3.逐渐向另一端添加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记录所施加的力。

实验目标通过该实验,学生将会了解以下内容: -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 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不同长度和位置处作用力对刚体平衡性质的影响。

学生应对所观察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当力矩相等时,两侧所受力大小成反比; - 杠杆平衡时,力矩相等。

实验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材料•斜面•小车(或滑块)•水平轨道•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斜面置于水平台上,并将其固定在水平台上。

2.在斜面上放置一辆小车(或滑块)。

3.计时器开始计时,同时给小车一个初始推力,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实验目标通过该实验,学生将会了解以下内容: -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重力、斜面倾角和惯性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 - 牛顿第二定律在斜面运动中的应用。

学生应记录小车在不同斜度和推力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斜度成正比,与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无关;- 物体向下滑动时,加速度大于0;向上爬升时,加速度小于0。

实验三:简易浮力实验材料•水槽或塑料容器•各种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弹簧秤(或天平)实验步骤1.将水槽或塑料容器装满水。

2.逐个在水中放入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物体,测量它们的重力(使用弹簧秤)。

3.记录每个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测量值。

实验目标通过该实验,学生将会了解以下内容: - 物体与液体间的浮力关系; - 原始定律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 不同形状和材质对物体浮力的影响。

学生应记录每个物体被水浸没时的重力和所受的浮力,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浸没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除液体体积乘以液体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 一个物体是否沉没取决于其密度与周围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268111课程名称:机械设计综合实验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Test for Machine Design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16/1 (讲课学时:4实验学时:12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是与《机械设计》课程的配套的单独设立的实验课程。

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传动试验台的组成及常用设备和测试手段,学习机械传动一般实验方法。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测试技术等。

后续课程有:机械系统设计、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三、课程教学目标1. 通过对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传动装置的传动性能测试,了解机械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及常用设备和测试手段;掌握机械传动的一般实验方法(4.2, 4.3, 5.1, 5.3)2. 通过减速器的拆装,使学生了解减速器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动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中功能原理设计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具有初步开发、研究新型机械产品的能力(3.1, 9.1, 9.2)3. 通过对机械传动实验台的组建、安装、调试、实验方案的制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全面的实验技能(3.1,4.2,5.2, 9.1, 9.2)。

四、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无六、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课后练习、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考核包括四个方面:1. 出勤情况:10%。

考察出勤率;2. 机械传动实验方案设计:20%。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利用CAD软件进行零部件的建模和装配设计;
2. 对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强度及刚度的分析;
3. 利用实验台进行加工及组装。

三、实验器材
1. 计算机及CAD设计软件;
2. 材料强度测试仪器;
3. 机械加工设备;
4.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使用CAD软件设计并建模所需的零部件;
2. 进行强度及刚度的分析,优化设计;
3. 将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机械加工;
4. 对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加工了一个机械零件,经过实际测试,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机械设计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设计和加工
技能。

六、实验结论
本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
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

至此,本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完毕。

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
配合和支持。

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轴系结构实验实验简介: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制造、装拆使用等要求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都结构尺寸,即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轴承是轴的支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已标准化,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轴承装置的设计。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进一步定性地对轴系设计结构理论进行深入了解。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实验目的:了解并正确处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间的相关关系,如轴与铀承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装拆及调整方式等,以建立对抽系结构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对轴系结构设计理论的理解。

面向专业:机械类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课内必做)计划学时: 2学时实验要求:A预习《机械设计》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内容;B预习《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中实验目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或说明,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没有预习报告者不能够进行实验;C 进行实验时衣着整齐,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操作规定等相关规定,服从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的指导与管理。

知识点:A《机械设计》课程传动轴内容;B 《机械设计》课程键、螺纹连接内容;C《机械设计》课程滚动轴承内容;D 《机械设计》课程齿轮传动内容; E 《机械设计》课程蜗轮蜗杆传动内容;F《机械设计》课程润滑、密封内容;G《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知识内容。

实验分组:1人/组《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一、概述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它与轴承孔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安装传动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联接轴颈和轴头的轴段称为轴身。

轴颈和轴头表面都是配合表面,须有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熟悉机械设计工程基本知识的能力,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
2.熟悉机械部件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材料选择、结构设计;
3.掌握机械装配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了解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二、实验内容
1.基础实验
(1)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概述,机械部件及其安装方式,机械结构及其结构力学计算;
(2)机械设计软件实训:实训包括如下:
a.AutoCAD:了解AutoCAD的使用;
b.Pro/E:掌握Pro/E的建模;
c.Solidworks:掌握Solidworks的模型建立;
d.ANSYS:了解ANYS的结构力学分析;
e.Matlab:有机械设计的数值分析。

2.典型机械设计实验
(1)机械设计实验:对典型机械装配件的设计,比如连杆、梁、杆等;
(2)机械结构设计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型钢结构设计、吊车结构设
计等;
(3)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方法,包
括3D建模、结构力学分析等;
(4)机械制造技术实验:熟悉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如铣削、雕刻等;。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机械设计实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
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
计要点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个小型机械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首先,学生需要对实验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

其次,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机械装置的设计和绘制。

然后,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装置的制作和组装。

最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
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小型机械装置,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总结,机械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报告答案到此结束。

机械设计 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 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机械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等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应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来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学习机械系统的设计流程,了解其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

3. 实验内容3.1 发电机结构设计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适合的发电机结构。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转子和定子的结构,使其能够实现发电的功能。

具体的设计包括确定转子和定子的材料、形状、尺寸等。

3.2 力学分析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设计的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和安全系数。

通过力学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设计的结构是否足够稳定和可靠。

3.3 电磁分析除了力学分析,我们还需要进行电磁分析,以确定设计的发电机能够产生足够的电能。

电磁分析包括计算磁场分布、电压输出等。

3.4 性能测试最后,我们将对设计的发电机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测量输出的电能和效率。

通过性能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设计的发电机的性能和优化方向。

4.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的设计和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

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电机能够稳定地输出电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手摇发电机的设计和制作中。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不仅涉及材料、力学和电磁等多学科知识,还需要设计者具备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械设计的流程和要素,提高了机械设计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也对机械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们的机械设计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实际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实验报告(18篇)

机械实验报告(18篇)

机械实验报告(18篇)篇1:机械实验报告机械实验报告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 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 = 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传动同样大的圆周力,轮廓尺寸和轴上的压力更大,效率低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

篇2:机械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

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

2、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

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

《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

《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机械设计》实验一: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与效率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带传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3.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数据绘制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带传动的滑动率是指带轮在单位时间内相对于轴线的位移量与带轮周长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带传动的效率是指带轮传递的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带轮的直径、转速、带的材料和预紧力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调整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带传动性能的优化。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带传动实验装置、功率计、转速计、游标卡尺、计时器等。

2.将带传动实验装置安装好,确保带轮与轴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3.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带轮的直径和转速,并记录数据。

4.通过功率计和转速计测量输入功率和转速,并记录数据。

5.通过游标卡尺测量带的线速度,并记录数据。

6.按照实验要求,在不同条件下重复以上步骤,获得足够多的数据。

7.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转速的增加,带的滑动率增加。

这是因为转速增加时,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带的相对滑动量增加。

(2)随着带轮直径的增加,带的滑动率增加。

这是因为带轮直径增加时,带的周长增加,摩擦力增大,导致带的相对滑动量增加。

(3)随着带的材料和预紧力的不同,带的滑动率和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材料和预紧力会导致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和传递效率发生变化。

2.通过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的绘制,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带传动的性能。

例如,当带的滑动率较高时,带传动的效率较低;而当带的滑动率较低时,带传动的效率较高。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带的滑动率和效率存在最优值。

机械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第五章机械设计实验第一节螺栓组联接实验一、实验目的1.实测受翻转力矩作用下螺栓组联接中各螺栓的受力情况。

2.深化课程学习中对螺栓组联接实际受力分析的认识。

3.初步掌握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多功能螺栓组联接实验台。

2.XL2101B2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3.其它仪器工具:万用表;螺丝刀;搬手等。

4.电子计算机(含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1.多功能螺栓组联接实验台实验台的结构如图5-1所示,机座1与被联接件5(悬臂梁)用双排共有10个螺栓2联接,联接面间加橡胶垫4,通过杠杆加载系统3(1:75)和砝码6使联接螺栓组受到翻转力矩作用,各螺栓的受力大小通过贴在其上的电阻应变片来测量。

1 2 3 4 5 6QG图5-1 螺栓组实验台结构螺栓组由于G的作用,受到横向力Q和翻转力矩M的作用,即-71--72- M =Q ×L (N·mm )Q =75G +G 0 (N )式中 L ——力臂;L=214mm ;G ——加载砝码的重量;G 0——杠杆系统自重折算的载荷(700N )。

横向载荷Q 与结合面上的摩擦阻力相平衡,而力矩M 则使悬臂梁有翻转趋势,使得各个螺栓受到大小不等的附加作用力。

螺栓的受力是通过贴在每个螺栓上的电阻应变片的变形,用电阻应变仪测得的。

为了便于测试,实验台的螺栓设计成细而长的试验螺栓,每个螺栓上都贴有电阻应变片。

可在螺栓测试部位的任一侧贴一片,或在对称的两侧各贴一片电阻应变片,如图5-2所示。

图5-2 螺栓安装及贴片图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仪器联线用导线从试验台上的接线柱上把各螺栓的应变片引出端以及补偿片的联线接到电阻应变仪的接线箱上。

采用半桥测量方法:如每个螺栓上只贴一个应变片,其联线如图5-3所示;如每个螺栓上其对称的两侧各贴一个应变片,其联线如图5-4所示。

后者可消除螺栓偏心受力的影响。

图5-3 单片测量 图5-4 双片测量2.螺栓初预紧抬起杠杆加载系统,不使加载系统的自重加到螺栓组联接件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实验来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系列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

1. 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内容2.1 设计基础实验这一部分的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设计案例来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发电机,然后按照设计流程进行设计和制作,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

2.2 结构力学实验结构力学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构力学的原理和公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结构,比如杆件、梁等,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从而验证结构力学的理论。

2.3 运动学实验运动学是机械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来验证运动学原理对于了解机械系统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风扇,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各个零件的运动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运动学原理的准确性。

2.4 工艺实验工艺实验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来验证不同工艺参数对机械性能和制作成本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零件,比如螺栓,通过实验制作不同材料、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螺栓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和制造成本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3. 实验结果分析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他们可以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他们还可以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4. 实验报告撰写为了更好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展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与验证

机械设计实验与验证

机械设计实验与验证机械设计是一门关于机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的学科,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验证机械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机械设计实验与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机械设计实验与验证展开讨论,探索实验与验证的方法和意义。

一、机械设计实验的意义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对新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评价设计产品的性能等。

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测量机械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而确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够在实践中对设计进行反馈,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二、机械设计实验的步骤1. 实验目标确定:在进行机械设计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是什么?目标的明确性能够帮助研究者集中精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

2. 实验方案设计: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合适的实验方案应当包含实验所需的设备、实验样本的制备,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环境的控制等因素。

3. 实验数据采集与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的采集应当使用合适的方法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记录和分析,有助于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理解。

4.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验证: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所设计产品的性能,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数据分析还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5.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和呈现,是实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结论等。

合理的报告结构和准确的表达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三、机械设计验证的方法1. 理论验证:通过理论计算、模拟分析等方式,对机械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理论验证重点在于从理论层面上分析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对设计方案的顶层设计和整体结构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带传动实验7.3.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弹性滑动现象和过载后的打滑现象;2.测试带传动过程中的负载变化规律,绘出皮带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3.掌握悬架电机测定转矩的方法。

7.3.2 实验设备DCSII型带传动实验台和微型计算机(486以上)7.3.3 实验原理1.机械结构1. 从动电动机2. 从动带轮3. 传动带4. 主动带轮5. 主动电动机6. 牵引线7. 滑轮8. 砝码9. 拉簧10. 浮动支座11. 固定支座12. 底座13. 拉力传感器图7-2 带传动实验台机械结构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7-2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电机。

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发电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即并上了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撑,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主动电机力矩)、T2(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电信号正比于T1、T2的原始信号。

原电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形槽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信号。

2. 电子系统7.3.4 实验步骤:1. 根据要求加一预拉力,加减砝码。

2. 打开实验台电源,按一下清零,此时,主被动电机转速显示为0,力矩显示为“.”,当力矩显示为“0”时,调节调速按钮,同时观察实验台面板上主动轮转速显示屏上的转速,使主动轮转速达到预定转速1200~1300r/min 时,停止转速调节。

3. 启动“带传动实验系统”程序。

首先选择1,执行菜单命令“数据采集”,开始采集实验数据。

4. 按“加载”一下,调节主动转速,使其在要求范围内,待转速稳定(一般需2~3个显示周期)后,再按“加载”,如此往复,直至实验机面板上的八个发光管指示灯全亮为止。

此时实验台面板上四组数码管将全部显示“8888”,表明所采数据已全部送至计算机。

5. 如果数据采集正常,计算机屏幕将显示所采集的数据,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数据采集。

将所采集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6. 在计算机上选择菜单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将显示本实验的曲线和数据。

可以进行不同的数据拟合。

7.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台电机调速电位器关断,关闭实验机构的电源。

图7-4 程序界面7.3.5 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1.直流电机功率:2台×50W2.主电机调速范围:0~1800r/min3.额定转矩:T=0.24N.M=2450g.cm4.电源:220V交流7.3.6实验台操作面板布置实验台操作面板布置如图7-5所示。

图7-5 带传动实验台操作面板7.4 齿轮传动效率的测定实验7.4.1实验目的:1.了解封闭功率流式齿轮实验台的结构特点和实验基本原理;2.掌握齿轮传动效率的测定方法。

7.4.2实验设备CHT型封闭功率流式齿轮试验台7.4.3实验原理:1.封闭功率流式齿轮实验台结构原理及加载方法。

根据功率流的传递和加载方法的不同,齿轮实验装置通常可分为“开放功率流式”和“封闭功率流式”两大类。

所谓“封闭式”,主要是将实验装置设计成一个封闭的机械系统,它不需要外加的加载设备,而是通过系统中的一个特殊部件来加载,用以获得为平衡此系统中弹性件的变形而产生的内力矩(封闭力矩)。

运转时,这些内力矩相应做功而成为封闭功率,并在此封闭回路中按一定方向流动。

如图7-6所示。

图中1为实验台的动力源——交流平衡电机,此电机通过两个滚动轴承座,将整个电机悬挂起来,定子可以绕转子轴3600回转。

2和4为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两个齿轮传动箱,分别装入a、b和c、d两对相同的齿轮。

齿数满足Z a=Z c,Z b=Z d的条件;3为加载用的特殊部件;5为弹性轴。

五个部件通过联轴节组成一个封闭的机械系统。

加载装置为封闭式齿轮实验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结构形式很多。

本实验台采用“轴移式斜面加载”。

无论怎样改变结构形式,实质就是通过某种手段使齿轮啮合处工作齿面之间相互挤压,产生不同的负载。

图7-7为轴移式斜面加载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为套筒,一端开有螺旋槽通孔,另一端开有长方形槽通孔,通过两端带有滚子的拨销轴2和3,将轴4和5联结起来。

若使套筒1在力F的作用下有一轴向位移,则套筒通过螺旋槽面对销轴两端的滚子施加了一个力矩的作用,此力矩通过拨销轴作用在轴4上,使轴4和5产生扭转角位移,从而使弹性轴产生扭转变形,使两对齿轮在啮合处受到了载荷。

引起套筒轴向移动的力F 是靠砝码实现的。

改变轴向力F的大小,就可改变弹性轴的扭转变形量的大小,从而也就改变了齿轮上载荷的大小。

图7-6 齿轮实验台简图轴移式斜面加载器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运行当中改变载荷的大小,给实验带来了方便,无论是在系统静止时还是系统运转时,都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改变载荷的大小。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载荷已体现为封闭系统的内力,因此,电动机所提供的动力,主要是用于克服系统中各传动件的摩擦阻力,其能量损耗相应比较小,因而可以大大地减小电动机的容量。

封闭式实验台的这种优点,对于需要大批量、长时间、重载荷的齿轮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图7-7 轴移式斜面加载器结构原理图根据图7-7所示的加载器结构尺寸,可以计算出加载器作用在系统中的扭矩M B 。

m N Gtg G tg d GM B ⋅=⨯⨯=⨯=14.214.1110008.94310008.9β式中:G -砝码重量(kg )d -拨销轴滚子作用直径(mm ),本实验台d =43mm β-螺旋角(度)β =11.14°(实验台编号886) β =15°(实验台编号881)2. 效率的测定和计算效率η是评定齿轮传动质量的重要指标。

齿轮效率测定一般是指齿轮箱的效率测定,其中包括轴承损耗、搅油损耗等,单纯的齿轮副效率测定是比较困难的。

效率η是输出功率N 出和输入功率N 入之比入耗入入出N N -N N N ==η对于封闭式齿轮试验装置,在测定效率时,需要首先判明齿轮的主动和从动关系,以及功率的流动方向。

根据图7-6所示,当加载器在砝码的作用力F 的作用下产生向右的位移时,齿轮1受到一力矩载荷M B ,其方向为B 向逆时针,但由于在系统中b 齿轮的啮合阻力,a 齿轮的齿面受力为B 向顺时针,由于电机的转向也是B 向顺时针,所以,a 齿轮的受力方向和转动方向是一致的。

根据齿轮的受力分析,从动齿轮切向力方向和转动方向相同,所以a 齿轮是从动齿轮。

那么与a 齿轮同轴的c 齿轮即为主动齿轮,所以功率流的方向就是从c 齿轮到d 齿轮,再从b 齿轮到a 齿轮,呈顺时针的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

在封闭式齿轮传动系统中,电机的输出功率基本上是补充系统中的损耗功率,其中主要是齿轮传动的功率消耗。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电机的输出功率,即系统的损耗功率,又知道封闭的输入功率,其效率即可算出。

本实验台中的电机为平衡电机。

当电机运转时,电动机所输出的转矩大小可通过定子(机座)上的反力矩来测定。

固定在机座上的平衡杠杆随定子的翻转而拉动测力计,用测力计读数乘以杠杆臂长即得到电机的输出转矩M g ,这个转矩就是系统中的功耗转矩,它的大小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成正比,在此实验台中,测力计的读数是gf ,而力臂的杆长是195mm ,所以功耗力矩可由下式求得:mN f91.110008.9f 195M g ⋅=⨯=式中:f -测力计读数由于实验中两个齿轮传动箱的结构参数完全相同,如果忽略其它方面的损耗(轴承、搅油、空气阻力等),可以认为两齿轮箱的传动效率相同,21ηη=。

根据功率流的方向以及加载方向可列出如下方程:g B 12B M -M M =⋅⋅ηη式中:M B -加载封闭力矩M g -电机输出功耗力矩 12ηη、-两齿轮箱传动效率进而推导出齿轮箱的平均传动效率η的计算公式:BgB M M -M =η如果电机的转向改变,或者加载方向改变都会影响齿轮箱中齿轮的主、从动关系,进而影响封闭功率的流动方向,因此效率η的计算公式也会发生变化。

7.4.4 实验方法和步骤1. 了解实验台封闭系统中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 开机前必须使测力计钩子与杠杆脱开,并事先判断好电机的转向(即要使杠杆向下翻转的电机转向),并在开机时用手按住测力杆在槽口上,以免启动时打坏测力计和测力杆。

3. 确认在未加砝码时,加载器的滚子应在螺旋槽轴向移动的起始点并离开一段距离(2mm ),此时各处的间隙基本消除,然后在加载器部分加少许润滑油。

4. 开启电动机运转一段时间,大约2分钟左右,然后钩上测力计的钩子。

这时测力计的读数值为空载时功耗力矩的力,这部分功耗应是一个定量损失,且与载荷无关。

5. 按一定的砝码重量差逐渐加载,每加一次砝码,维持一段时间,然后记录砝码重量和测力计读数。

6. 停机前应缓慢地逐个卸下砝码,然后脱开测力计钩子。

7. 根据记录表格画出载荷-功耗曲线和载荷-效率曲线于同一坐标系中。

13.4 减速器的拆装实验13.4.1 预习准备熟悉内外卡钳、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13.4.2 实验目的1.了解减速器结构,熟悉装配和拆卸方法;2.通过拆装,掌握轴和轴承部件的结构;3.了解减速器各个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和作用。

13.4.3 实验设备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单级蜗杆减速器13.4.4 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活扳手、套筒扳手、榔头、内外卡钳、游标卡尺、钢板尺13.4.5 实验原理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械中应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蜗杆、蜗杆-齿轮等。

减速器构造:无论何种类型的减速器,其基本结构由轴系部件、箱体及附件三大部分组成。

1.轴系部件:轴系部件包括传动件、轴和轴承组合。

(1)传动件减速器箱体外部传动件有链轮、带轮等;箱体内部传动件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杆蜗轮等。

传动件决定减速器的技术特性,通常根据传动件种类确定减速器类型,其基本类型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蜗轮减速器等。

(2)轴传动件装在轴上以实现回转运动和传递功率。

通常采用阶梯轴,传动件和轴以平键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