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20世纪席卷全国的青年运动——知青对农村岁月的感性认

合集下载

知青上山下乡 作文素材

知青上山下乡  作文素材

(深度)迄今评价知青上山下乡最客观真实的文章作者:莫言岁月的消失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历史的长河难以把握客观、真实的评价。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文革"中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留下了传奇的经历和悲壮的历史。

我无意对这场运动做全方位的回顾和综述,只是做为亲历者谈几点众所周知的简评。

一、历史定位中共中央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的社会进步,"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的一部分,纵然有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但究其根本也是违背社会进步和绝大多数知青择业意愿。

"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无社会进步可言,它与"文革"一样,也给知青和知青家庭带来了重创。

从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全国有1700多万城镇中学生上山下乡,他们或在农村插队落户,或在兵团军垦拓荒,或在草原牧马放羊,或在农场植树耕田。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未成年,也未毕业,更无法继续应有的读书深造,无端成为一场政治风暴的受害者。

在阶级斗争年代,许多知青背负着父辈在政治运动中的冤屈,他们被打上异己的烙印,当兵、进厂矿、选送大学,均与他们无缘。

在这种特殊严酷的政治背景下,既便同在上山下乡之中的知青们命运也是千差万别。

回顾当年,上山下乡时千军万马一条路,就业返城时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不是表现好,就能返城,而是所谓出身好,有关系才能捷足先登。

下乡时场景大致相同,返城的路却是因人而异,对多数知青来说返城回家的路充满辛酸和苦难,否则就不会出现云南知青爆发的大规模要求返城的请愿静坐。

当年知青们"我要回家"的诉求都难以实现,那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上山下乡知青的感悟简短

上山下乡知青的感悟简短

上山下乡知青的感悟简短
20世纪60年代,中国实行了“上山下乡”运动,大量城市青年走进农村开展生产劳动和文化革命。

这个革命时期,我们成为了“知青”,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人民的艰辛和勤劳,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能力。

在农村生活的时间,我们深刻地体验到了勤劳的农民是如何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

我们学会了插秧、拔草、收割麦子、牵牛拉车等农活,也学会了困难时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时,我们也碰到了很多的挑战和困难。

生活条件不好,有时候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电话,甚至连医疗都很困难。

我们要自己解决吃饭、睡觉、穿衣等问题,学会了用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也要克服思想、文化差异等问题,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充实,也学会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我们相信,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们一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 1 -。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知青上山下乡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大批知识青年从城市被动调派到农村,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是为了满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农村发展和改革的一种尝试。

知青们在农村接受基层锻炼,与农民同吃同住,劳动生产,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经历了一段独特而难忘的人生历程。

知青上山下乡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正面意义。

首先,这一政策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农村的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面临困难。

知青的参与为农村提供了一股新鲜的劳动力,有效地缓解了农村的劳动力压力,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知青上山下乡的参与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知青们在农村期间,积极参与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中,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

他们带来了现代科技和知识,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与农民长时间的交流和合作中,知青们也学到了实际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

此外,知青上山下乡还对知青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青们在农村的生活,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他们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感恩与奉献,获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

这些经历对知青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素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对于农村发展、知青个人成长以及推动社会改革都具有积极而正面的意义。

它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背景和历史价值。

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知青上山下乡对于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撰写: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而设计的。

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后的感言

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后的感言

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后的感言1),“坎坷的人生和曲折的人生道路,磨练了我的意志,也练就了我坚强不屈的性格。

从不怨天尤人,因为我相信党和政府。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退休教师,凡夫俗子,无所作为。

但我坚信:若干年的历史组成立我们生命的全部,若干部严肃而庄重的个人史,将汇集成整个时代的璀璨!蓦然回首,岁月成金。

”——蔡某云,1949年生,1970年下乡,学干农活,当过建桥民工,学过样板戏,干过宣传队,当过展览馆讲解员,1979年,在下乡9年后,胃出血‘三个加’,因病回城。

现是中学退休教师。

2),“当地乡亲淳朴善良不把知青当外人看,倒也平平和和的,没有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雨》里面知青在北大荒刻骨铭心的遭遇。

因为有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回城后分配工作,不久又下岗了,却没有怨言。

临近晚年,我自己开了一家日杂百货店,当起小老板。

如今儿子参加工作,我同也是山上下乡的妻子一起,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陈某民,1952年生,1969年下乡,回城分配工作、下岗、自己开店。

3),“下乡8年,我独自去空手回,没有任何身外之物。

但这8年,却为我以后的生活工作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的财富,人格的力量,做人的准则。

回城20年里,尽管登过泰山,领略过黄山,到过香港维多利亚港,日月潭,大峡谷,但总觉得带有青草味的山村小路,走起来特别舒坦。

每年多一定想办法抽时间回去看看小山村那熟悉的土屋,朴实的乡亲。

每次踏上这片热土就没法不被浓重的历史氛围所包裹,所感染。

……尽可能奉献一点微薄之力。

乡村那条小溪始终在心中流淌着,乡亲们曾经给过的爱护始终难于忘怀,……我已经两年没有回去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依然那样使我迷恋、令我牵挂。

队长的老母亲,今年该有80多岁了吧,我默默地祝福她老人家身体硬朗,留坑山上的柑橘挂果如何?村里哪家的后生考上大学、中专?”——陈某洲,1953年生,1969年下乡,1977年招干当干事,现为人大副主任,副厅级。

4),“知青生活是锻炼人的。

浅议“上山下乡”运动

浅议“上山下乡”运动
由此 开展 了一 段 跨越 2 0 年 的姐 弟 情缘 。下 乡一离 开 一返
供指导, 另一方面 , 集中并筛选一些读者经常浏览 的网站,
析不 同学科专业的师生借 阅图书的情况 , 以有利于评价 图 书馆馆藏对学校主要学科 的文献保障情况和利用情况 ; 可 以从读者类 型角度来分析教师 、 本科生 、 硕士生 、 博士生对 图书的借阅情况 , 这对评价图书馆满足教学和科研用 书的 保障和利用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 可以从不 同年级角度来查 看借阅情况 , 这对于图书馆 引导读者借 阅、 推 出读书参考 书 目有重要借鉴作用。
中图分 类 号 : D6 6 8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2 0 — 0 1 7 5 - 0 2
我 在学 习有关 “ 知青 上 山下 乡 ” 运 动 历史 知 识 时 , 疑 虑
在 了解 了这 些基 本情 况 后 , 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又 着手 搜 集 了一 些关
和积 极 性 , 积极 地 进 行 细微 处 的 数据 挖 掘 , 留心 看 似 简单 杂乱 的现象 , 深入挖掘现象 的内涵 , 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 图书 馆 的学科 服 务职 能 。
参考文献 :
图书馆 中的很多信息是不能数字化的 , 要靠馆员 的观 察和思考 , 并随时留心平时工作中的各类现象, 运用总结归 纳的能力 , 从工作中所遇到的现象人手挖掘有用的信息, 进 而不断完善图书馆的服务。比如 , 图书的积灰度 , 在开架的
四种形式 : ( 1 ) 集体插 队落户 ; ( 2 ) 投亲靠友落户 ; ( 3 ) 回老 家落户 ; ( 4 ) 厂社挂钩到农 、 林、 茶场落户。 联性的分类得 出更多的信息 , 比如 , 可以从学科角度来分

上山下乡与知青定律

上山下乡与知青定律

上山下乡与知青定律(网摘)1968年12月22日,随着毛泽东一声令下:“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遍及城镇的每一个角落。

到1977年止,全国共有1700万城市青年下乡。

当时全国城市人口近两亿,约三千多万个家庭,1700万知青按每家一个计算,意味着城市的半数家庭都有子女下乡(文革前亦有少量知青下乡)。

历时十年的上山下乡运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使其它运动望尘莫及。

时至今日,“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它的含义可能只是一段历史;但对于那些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笔者从下乡的第一天起,就努力从正面去思考上山下乡运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适得其反,竟然悟出了相反的道理。

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凡是接触到当年的知青,我都要与之攀谈,交流彼此对农村岁月的感受。

在众说纷纭的意见中,我发现知青当事人对农村的亲身感受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感觉良好型、温和评介型及坚决反对型三种感受。

为什么同一群体的当事人对同一事件竟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呢?经过长期的分析与思考,我忽然从中发现了知青定律。

知青定律一:知青对农村岁月的感受与下乡时间成反比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进行了十年之后,被彻底否定了!但贯穿于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却被人遗忘,当局即不肯定也不否定,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文革这个大运动中套有许多小运动,这是现在许多青年不知道的。

经笔者粗略的不完全的回忆,就有:批判“三家村”、大串联、破四旧、清查516分子、文攻武卫、上山下乡、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批林批孔、吐故纳新、批陈整风、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十多个小运动,这些运动长的有一两年,短的仅数月。

但是上山下乡运动则长达十多年(1968--1977,如果加上知青大返城的安置时间,则要计算到1981年),从时间上看,超越了文革。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兴衰跌宕的历程。

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

它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

它虽“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

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

那么发动这场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少”②,1953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年-10.2万人上升到1953年的213.4万人。

此后,从1953年到“文革”发动前的1965年,除1958年外,我国小学毕业生不能升中学,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大学的总人数都在200万以上。

大量学生不能升学,又必须安置,面对这种形势,《人民日报》于1953年12月3日发表了题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劳动》的社论,提出“引导农村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乃是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的基本办法”。

这可以说是日后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

以后几年形势日益加剧,一些城市由于升学就业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了青年学生请愿闹事事件。

1957年2月18日至4月14日,刘少奇从北京出发,沿京广线南下,做了56天的考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其中在长沙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经刘少奇审定后发表在1957年4月8日的《人民日报》上,要点是:“今年高中毕业生大部分升学、小部分不升学,初中和高小毕业生部分升学、大部分不升学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总的趋势将是有更多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必须参加生产”,“就全国说来,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

知青下乡活动感想

知青下乡活动感想

知青下乡活动感想知青下乡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一项政策,在那个时间背景下,从城市走向农村的知青们成为了中国大地的一道风景线,他们在农村接受艰苦的劳动锻炼,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对于我来说,知青下乡活动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收获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知青下乡活动的一些感想。

首先,知青下乡活动教会了我感恩。

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抱怨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中的烦恼似乎无处不在。

但是当我来到农村,看到老百姓在繁重的农活中汗流浃背,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幸运。

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便利的生活条件,而他们却要靠一双劳动的手来谋生。

在农村的生活中,我明白了“知足常乐”这个道理,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学会了感恩,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其次,知青下乡活动让我更加热爱祖国。

在农村的生活中,我领略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到了广袤农村的淳朴风情,更加理解了“家和万事兴”的深刻意义。

我在农村结交了许多朴实、热情的农民朋友,他们的淳朴与善良让我感到温暖和感动。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明白了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根,我们要共同努力,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知青下乡活动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农村的生活中,我学会了驾驭牛车、犁田、插秧、斩草、晒稻等农活,这是在城市生活中根本无法学到的一些技能。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去理解和尊重他人。

在农村的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在团队中充分施展自己的特长,明白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知青下乡活动让我收获了一份永久的回忆。

在农村的日子是艰苦的,但是那段日子却给了我很多快乐与收获。

我清晨起来和农民朋友一起去田地劳作,中午在麦田午休,晚上在村头篝火旁聊天唱歌,这样的日子是那样的平凡却又是那样的珍贵。

在农村的生活中,我经历了风吹雨打,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迁,这些都成了我永久珍藏的记忆。

知青下乡活动,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经历。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知青上山下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期,它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精神风貌和一种人生体验。

知青上山下乡正面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青上山下乡是一种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上山下乡的知青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社会政治运动的一部分,通过这个运动,大量城市青年被派往农村和边远地区插队务农。

对这些知青来说,这是一次与父辈不同的生活体验,他们不再像在城市里那样依赖家庭和机构的支持,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去生存。

这种挑战,使得知青们更加成熟,更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通过上山下乡的历练,许多知青在辛苦劳作中培养了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质,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种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知青们学会了劳动,学会了团结,学会了感恩。

他们在田间地头辛苦耕种,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也深刻理解了“粒米为命”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知青们结交了许多真诚的朋友,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与人相处的能力。

他们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感恩社会。

这种社会实践经验,为知青们今后的生活和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机会。

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知青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例如疾病、恶劣的环境、精神压力等。

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知青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更加坚强和勇敢。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知青们学会了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敢面对,不断奋斗。

这种意志磨炼,使得知青们具有更加坚韧的意志,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种人生体验的机会。

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度过了青春的岁月,留下了深刻而珍贵的记忆。

在这段特殊的经历中,知青们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也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

这种人生体验,使得知青们更加开阔眼界,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知青上山下乡虽然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它所体现的精神风貌和人生体验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青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知青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知青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知青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导言: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大陆实施了一场历史性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

在这场政治动荡中,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被派往农村、山区和工厂进行劳动实践,被称为“知青”。

这个时期对于我国的发展和社会变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我作为知青的社会实践经历,并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背景介绍在我上大学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社会动荡不安。

由于我的家庭背景,我被分配到了江苏省一个农村支援地区。

对于当时迷茫和年轻的我来说,这是一次开启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农村生活的艰辛作为一个城市青年,我对农村生活几乎一无所知。

我被派往一个偏远的山村,与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和工作。

一开始,我对农活一窍不通,连简单的插秧、打谷都不会。

但是,凭借着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我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

我和农民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领略到了农民的辛勤和坚韧。

三、艰苦的物质条件农村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

当我到达村庄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水源也很匮乏。

我们居住的房屋简陋,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水是从山上的溪流取来的,且十分不方便。

电器、通讯设施几乎没有,生活条件十分简单。

但是,我们从中学会了节约、勤俭的生活态度,明白了物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四、锻炼意志和承受压力在知青生活中,我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任务繁重。

而且,我们还面临着思想上的重重压力。

特别是当时政治运动的高涨,我们经常要面对批斗、揭发和批评。

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意识到只有承受压力、忍耐困难才能成长。

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五、感受到农村发展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开始的劳动力支援,逐渐转变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引进。

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气化的进程显著加快,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此外,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让我意识到农村发展不容忽视,有必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学号:10124481 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余洁内容提要: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本文重点分析了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知青上山下乡后的生活,知青的回城方式以及对这次运动的思考。

关键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天浴回城方式身体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

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了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乡差别很大,不是很想去。

实事求是地说,那个时代,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农村的,还是少数。

很多知青们,就像《天浴》中的文秀他们一样那样,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文秀戴着大红花,坐上解放车,“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知青们当时的口号。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作者:烸铂来源:《档案天地》2012年第11期简而言之,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2000万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领导成了敌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对立,派别之间的分歧发展成了武斗,用上了真枪实弹。

文化大革命是从学校发动起来的,学生相对单纯,在被作为发动文革的工具后,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已经成了被利用的破坏力量。

当权者必须尽快对红卫兵做出处理。

文革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工厂处于停顿状态,城市已经无法安置连续三届2000来万毕业生就业。

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后果肯定是严重的。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把这些学生分散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之中,也就消除了红卫兵的破坏力;上山下乡虽然国家要给予一些补贴,但是那也比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低得多,因为大多数知青是不拿工资的。

至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屯垦戍边”,都是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政治压力。

试想学生真需要再教育,城市的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更好的老师吗?农村本来就劳动力过剩,让农村青年去屯垦戍边,即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也有利于农垦事业。

上山下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2000万学生的就业。

稍往远看,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

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而在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了苏联的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回来后就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

知青上山下乡纪念会发言稿

知青上山下乡纪念会发言稿

知青上山下乡纪念会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知青们:大家好!今天,在这个隆重的场合,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参加知青上山下乡纪念会。

这是一个承载了曾经青春岁月的重要场合,也是我们共同追忆和缅怀的时刻。

在这里,我不仅要代表自己,也代表所有知青们,向那段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岁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回顾当年,我们知青们从城市来到农村,披星戴月,艰苦奋斗,挥洒青春,留下了青春的足迹。

上山下乡的岁月,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却顽强地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40年过去了,那段岁月已经成为了我们回忆的宝贵财富,它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知青们的青春岁月,是一部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情感交融,它承载了我们在上山下乡的艰难岁月中所经历的一切。

知青上山下乡,是一次人生的历练,是一段岁月的传奇。

我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部农村建设的壮丽史诗,我们用辛勤和奉献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赞歌。

我们的奋斗,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的付出,也让今天的乡村更加繁荣。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段独特的岁月,更是为了铭记那段岁月所带给我们的一切。

知青上山下乡,不仅是一段青春的记忆,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在农村生活中学会了坚韧和坚持,学会了拼搏和奋斗,也学会了感恩和珍惜。

这些年轻时的经历与历练,让我们走出了一条真实而坚定的人生道路。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今天,我们身处在一个幸福和美好的时代,也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追逐梦想。

而那段上山下乡的岁月,无疑会成为我们历史上的一大亮点,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

40年前,我们青年知青从城市来到农村,扎根农村,播下希望。

40年后,我们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倡导者,我们用自己的经历,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份艰辛和奋斗的丰硕果实。

我们不仅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资本。

知青下乡作文

知青下乡作文

知青下乡作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了一股热潮。

而我,也成为了这洪流中的一员。

记得那天,阳光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可我的心情却像被乌云笼罩。

要离开熟悉的城市,去到陌生的农村,心里满是忐忑和不安。

大包小包的行李堆在一旁,仿佛在诉说着这别离的沉重。

父母的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但那个时候,个人的情感在时代的浪潮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坐上那辆开往农村的大巴车,一路颠簸,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

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被青山绿水所取代。

道路越来越崎岖,我的心情也愈发紧张。

终于,车子在一个小村口停了下来。

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土坯房、泥泞的小路,还有一群好奇打量着我们的村民。

迎接我们的是村长,一个憨厚朴实的中年汉子,他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让我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我们被安排住在村里的一间空房子里,说是房子,其实就是简陋的土屋。

屋里除了几张木板床,几乎什么都没有。

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能听到老鼠在角落里跑来跑去的声音,吓得我一整晚都没睡好。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就被村里的公鸡打鸣声给叫醒了。

跟着村民们一起去田里干活,那可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弯着腰插秧,没一会儿就累得直不起腰来。

看着村民们熟练的动作,我心里既佩服又着急。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吃的是简单的粗粮和咸菜,可肚子饿了,吃什么都觉得香。

在农村的日子里,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挑水。

村里的水井离我们住的地方挺远,每次挑水都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那水桶又重,我挑着晃晃悠悠的,一路上不知道洒了多少水。

有一次,不小心还摔了一跤,弄得浑身是泥,狼狈极了。

不过,农村也有农村的乐趣。

到了夏天的晚上,大家会一起在打谷场上乘凉。

老人们讲着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

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的繁星,那璀璨的星空是在城市里从未见过的美景。

有时候,我们还会跟着村民去河里抓鱼。

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草间游来游去。

大家挽起裤腿,在河里摸索着,每当抓到一条鱼,都会兴奋地欢呼起来。

青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青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青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在我心中,一切关于青年知青的故事,都是神话般的传说。

偶尔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些关于青年知青的报道,但那些都有些感性、空泛,不太真实。

后来在《青年知青岁月》这部书中,我不仅读到了真实的经历,更读懂了一代人的生命轨迹。

这本书是一段旅程,一群年轻人的旅程。

他们幼稚、冲动、有些天真,但他们却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不愿墨守成规。

在当时,上山下乡是一种挺“时髦”的事情,但这些青年人并不单纯地只是为了上山下乡,他们心里有着一种追求自己人生的渴望。

在上山下乡当中,青年知青们的生命犹如一把刀,在锻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锋利。

在艰苦的生活和实践中,他们学会了坚韧、拼搏、团结、忍耐。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危险,这些经历让他们逐渐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他们面对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面对的是生活的重压和使命的责任。

但他们不曾轻言放弃,不惧挫折,敢于担当。

他们和同龄人一样有着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梦想。

虽然自己好像就是个匹夫之身,可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是何等之重,他们心里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书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有悲欢离合、有人生意外,有因为生活艰苦而疲惫不堪的时候,也有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时刻。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但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相聚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度过了那段充满考验的旅程,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回忆。

对我而言,这本书是重温历史的一种方式。

青年知青的岁月,是那个时代像流沙一样的记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部分。

而这一部分,则见证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见证了社会的变迁。

他们曾经经历过那样的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而变得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每一次回首自己的人生,不论是经历的磨砺还是自己的追求,都是一种珍贵的财富。

而看着这些曾经的青年知青,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岁月,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到一部分人的真实人生轨迹。

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太过短暂,人生无论何时都需要追求,需要成长,需要担当。

《上山下乡》读后感

《上山下乡》读后感

《上山下乡》读后感《<上山下乡>读后感》读完《上山下乡》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也亲身经历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书中描绘的那段上山下乡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有着无数温暖和感动的瞬间。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中主人公们在农村劳动时的点点滴滴。

他们远离城市的繁华与舒适,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劳动,却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抱怨。

他们学着种地,从翻地、播种,到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那粗糙的锄头把他们的手掌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又变成老茧,可他们依然紧紧握着锄头,不肯停歇。

炎炎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执着。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弯着腰,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身影,能听到他们沉重的呼吸声和相互鼓励的话语。

记得有一次,为了抢收庄稼,他们在雨中奋战。

雨水打在脸上,模糊了视线,可他们依然不停地挥动着镰刀,与时间赛跑。

脚下的泥土变得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但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最后。

当庄稼全部收完,他们疲惫地躺在地上,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还有一次,村里的水井出了问题,大家齐心协力去修理。

有人下到井底清理淤泥,有人在井口传递工具,还有人忙着准备新的井绳。

整个过程充满了紧张和忙碌,但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当井水重新涌出的那一刻,大家欢呼雀跃,那喜悦的场景仿佛就在我眼前。

在农村的日子里,他们不仅学会了劳动,还与当地的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一起度过困难的时刻。

农民们的淳朴和善良深深地感染着他们,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很难想象当年上山下乡的那种艰苦。

但通过这本书,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那一代人的付出和坚持。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品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的论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的论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的论文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革”中形成高潮,又在70年代末猝然结束。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评价,一直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当年的“知青”密切关注的事。

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有关“知青”的研究成果,但很少有关于这些文献的总体介绍。

本文拟就20多年来“知青”研究方面的情况作一概略综述。

文中的论述、资料的选择和篇章数字的统计都集中在“知识青年”和“老三届”等专题上,但不包括“红卫兵”运动。

本文的重点放在“知青”研究的理论研讨方面,对以“知青”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仅略略涉及。

笔者所查询的资料限于中文和英文,所以本文只介绍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和美国的“知青”研究,其中又以中国大陆的研究为主。

笔者认为,“知识青年”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算起至今,可以大体上被划分为4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1985年为萌芽期,1986年至1994年为初潮期,1995年至1999年为高潮期,2000年以来为后高潮期。

这种划分是基于对研究活动及成果发布情况的统计分析。

每一时期的研究活动都有不同的特点,出现了各具代表性的著作文章和重要作者、研究者。

一、20世纪70年代-1985年:萌芽期此一时期的特点是,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回顾和反思开始缓慢展开,但国内在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仍处于冰冻状态。

在中国大陆,此一时期的“知青”研究是一片空白。

对“知青运动”的回顾和反思只能以“伤痕文学”和“朦胧诗”为代表,其中“伤痕文学”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则衍变为“后知青小说”。

[2]从广义上讲,这方面的文学活动可被视为后来展开的“知青研究”的前奏,因为当时人们还不能或不敢从政治社会分析的角度触碰这个主题,而用文学手法则可以间接地表达社会对“知青”的关注,并为这方面的研究作思想上的准备。

在台湾以及香港地区,这方面的文章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就连续在报刊上出现。

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读后感

知青岁月读后感《知青岁月》是一部关于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下乡务农的纪实性回忆录。

这部作品以真实、朴素的语言,生动、细腻的描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苦与乐,悲与欢。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对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知青岁月》让我对那个时代的背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上山下乡运动成为了当时知识青年不可避免的选择。

尽管这样的选择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是绝大多数的知青们仍然坚定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境,积极地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努力地融入农民群体。

这样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感敬佩。

其次,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真实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知青形象。

他们在面对农村艰苦生活的时候,或乐观、或坚韧、或无奈,但是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经历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同时,我也看到了他们在苦难中寻找乐趣,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精神,这让我深受启发。

再者,《知青岁月》让我对农村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农民的生活水平极其低下。

但是,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让知青们更加珍惜生活,更加明白生活的意义。

他们在农村的生活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坚韧不拔。

这些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知青岁月》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知青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更在于追求精神的富足。

我们应该学会在困难中寻找希望,在挫折中寻找勇气,在挑战中寻找成长。

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总的来说,《知青岁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

它通过生动、真实的描写,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知青们的苦与乐、悲与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的极少 ,而经历过上 山下乡的知识青 年 ,如今正步 入退休 之年 ( “ 文革”初 期的红卫兵 大 多数转 化为知
识青年 ,参 与 了上 山下 乡,限于篇 幅,本文不探讨红 卫兵运 动 ) 。本文试 图通 过 当事人 的亲身经历 ,探讨
运动则是缘于官方号召 ,青年被动参与。5 . 上山下 乡
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前两个运动的参 与者 ,目前健
许 多中老年群体参与 。2 . 前两次青年运动都 是关乎 国
家命运 的政治运动 ; 上 山下乡运动则是解决城市青 年 就业 的经 济活动 ,但被涂上 了浓厚 的政治色彩 。3 . 一
般 来说 ,青 年运 动的参 与 者都 是 由分散 到集 中 ,如
称谓 ——知 识青年。他们或奔赴边疆 ,或分散到广 阔
的农村 , 去接受贫下 中农 的再教育。据官方公布的数据 ,
在十多年中 ,全国有近两 千万中学生参 与上山下 乡。 最早下 乡的知青 是 “ 老三届 ” ,老 三届 已是大 家
熟 知 的一个 名词 ,专 指 “ 文革 ”开 始 时正在 学校 念
家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壁 ,根本没有结婚 的条件 ,由于想 回城 ,连对 象也不敢 处 ,而这 种苦恼 却无法诉 说 。更严 重 的是 , 女 知青还要 遭受更多 的磨难 :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强奸
集体 户。二是一些大城市组织青年加 入边疆的生产建 设 兵团 ,他们与兵 团战士共 同劳动 、集体生活 ,通常
就离开 了农村 。另外 ,有 的知青 下乡是投亲靠友 ,或
是落户在城市近郊 ,由于生活条件较好 ,对农 村的印 象也较好 。反之 ,处 于贫困地区 ,下乡时间超过五年 的知青 , 体 力和精 神的煎熬都到 了极限 。对知青来说 ,
繁重 的体力 劳动还可 以忍受 ,最不能忍受 的是孤独 ! 例如 ,随着 年龄的增长 ,有 的知青过 了结婚年龄 ,但
运动 参与人数 之多 ,时 间跨 度之长 ,影 响范 围之 广 ,
使其他任何运动都望尘莫及。它不仅改变了知青一代
人 的命运 ,甚至还影响到知青后代的命运 。
上 山下 乡运 动特有 的社会 背景 、产生 的原 因以及对知
青一代成长 的影 响。
1 9 6 8年年底 ,毛泽东 主席发 出了 “ 知识青年到农
3 0年代 的抗 日救亡 运动 ,全 国各 地的有 志青年 或是 奔赴 延安 ,或是 参加 “ 一寸 山河一 寸血 ,十万 青年
十万兵”的抗 日远征军 ; 而上 山下 乡则是把 相对集 中 的城市青年分散到广袤的农村 。4 . 前 两次运 动都是 因 国内外突发事件 自发形成 ,青 年主动参与 ; 上山下 乡
村去 ,接受贫下 中农 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 ”的最高指
示 …,由此展开了席卷全国 、长达十多年 的上 山下乡
l 二 : 壹 兰 二 ! 三
各种青年运动 的产生有着不 同的时代背景和深刻 的社会 根源 ,因而呈现不 同的特点 。上 山下乡运动 的
运 动。那些昔 日风光 的中学生 ,此时又被换上 了新 的
日后的人生境遇成正 比
们锋芒毕露 ,红遍 大江南北 。不久 ,随着一大批 “ 走
资派 ”的相继倒 台 ,上山下乡运动立 即展开 ,他们从 天上摔 回人 间 , 社 会角色从 “ 红卫兵 ”突然转变为 “ 知
知青是共和 国几代青年 中最 为坎坷 的一代 ,上 山 下乡导致他们 中断学业 , 毁灭理想 , 最终改变了命运 。
运 动的不 同特点 ,探 讨上 山下 乡运动发 生的时代背景和产 生原 因,以及 如何评
价 这一运动和对知青一代成 长的影响等。其总结与反 思,对 当代社 会发展 与青
年 成长有 警示和借鉴意 义。
关键词 :知识青年 ; 上 山下 乡运动 ; 背景 ; 评价 ; 思考
青 年 是 人 类 社 会 中最 积 极 、 最 活 跃 的一 个 群 体 ,他们踊跃参与 的各种活动历来是全社会 关注的热 点 。在 2 0 世纪 7 0 年 代 以前 ,中国青 年运 动 此起 彼 伏 ,精 彩纷 呈。其 中 ,席卷全 国 、震惊 中外 的青年运 动至少有 三次 : 一是 发生于 1 9 1 9 年 的反帝反 封建 的 “ 五四”爱国运动 ; 二是 3 O年代后期 ,在 中华 民族生 死存 亡的紧急关头 , 全国青年踊跃参加 的 “ 抗 日救亡 ” 运动 ; 三是 发生 于 6 0年代 中后期 的红卫兵 运动和知
不 同特点在 于 : 1 . 它是最 纯正 的青年运动 ,参与成员
都是 中学生 ; 其他 青年运 动虽以青年 为主体 ,但也有
生垦重 皇 蔓 匠 = ! ! Q Q
书 的初 、高 中学 生 ,他们 对 应 的 出生 年份 是 1 9 4 7 —
1 9 5 2年 ,大致 与共 和 国同龄 。知青 上 山下 乡有两 种 形式 : 一种 叫插 队 ,即一个知青单独 落户到一个生产 队 ( 此种 知青 的人 数最 多 ) ,同社 员一起 劳 动 ,单独 食宿 ; 也 有几个知青 同时下到一个生 产队 ,称为知青
I L i L u n T a S n u o === = 。 ' 固
上山下 乡 ●
2 0 世纪席卷全国的

◇ ◇
知青对农 村岁月 的感性认知 和理性思考
口 粱志 全
摘 要 :本 文通过 当事人 的亲 身经历 ,以 当事人 的视 角 ,分析上 山下 乡运动 与其他 青年
叫兵 团知青或支边青年 。 “ 文革 ”之初 ,老三届 学生经 历 了两次社会 角色
的转换 : 运动伊始 ,他们被捧 为 “ 毛主席 的红卫兵 ” ,
号称 “ 革命小 将 ” ,在批判 “ 走资派 ” 的运 动 中 ,他
女知青 的事时有 发生 。所 以 ,下 乡时间较长 的知青 ,
他们 反感上 山下乡运动也就在情 理之 中了。 2 . 知青 定 律二 : 对上 山下 乡运动 的评 判 与知 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