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琪博士耳背穴管见
李家琪博士耳穴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耳穴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李青山、李青峰指导教授:李家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本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用血管腔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其中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但无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的重要性及潜在的危害性,常以猝死,心肌梗塞为首发临床表现。
笔者在李家琪导师的指导下,采用5个特异性穴位,结合耳穴视诊,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符合率达89.4%,对早发现、早治疗有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为保证资料来源可靠,结合体检,采用双盲法随机从40岁以上高发人群中抽样,受检人数为3282人,其中耳诊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55例阳性作为实验研究人群,随机抽取1/3样本85例做临床检验,其中男性37例,女性48例。
同时以50例耳诊阴性者作为对照组。
诊断方法1.诊断穴位:心穴、肺穴、小肠穴、胸穴、目1穴2.耳穴视诊:患者有耳垂斜皱纹(耳摺征)3.诊断设备:洛阳高新智能电脑公司生产的“李家琪智能诊治电脑”,自动记录五穴的生物电数值,自动运算定标值,低于定标值30%,定为阳性。
如患者符合耳摺征,则定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符合率观察:1.由专职医师进行问病史,阅病历,有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塞史定为符合。
2.没有病史则进行心电图检测,发现ST段水平或下斜压≥0.1mv伴或不伴T波倒置等缺血症状认定为符合。
3.如心电图正常,加测心电图运动实验,只要有心肌缺血,均定为阳性为符合。
标准:运动时间<10min,ST段压低≥0.1mv,持续≥6min。
男性运动时间≤5min,女性运动时间≤3min,出现ST段压低0.1mv或R波振幅增加。
耳穴
而且,经过调查,初步找出压痛点出现的 规律:压痛点在病变的同侧出现者最高; 一侧有病双侧出现者次之;交错出现者 最少。压痛点主要反应病变之解剖部位; 慢性病变的压病点多被同时存在的急性 疼痛所遮盖。他们认为无论身体那一个 部位有病,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都会出现 过敏点(压痛),且随病变的痊愈而消 失。
如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针灸科观察350例 胃癌患的耳穴变化。结果发现在胃 (CO4)、十二指肠(CO5)等观察到血 管出现者144例占41.1%;胃、十二指肠 穴区等表皮能观察到血管枝伴有皮肤色 增深者105例占31.1%;胃、十二指肠穴 区等组织增厚伴有血管枝和压痛者51例 占 14. 5%;穴区呈灰暗贫血状者 50例占 14.3%。
身体部位
头面部 上肢 下肢 躯干
胸腔脏器 腹腔脏器 盆腔脏器
消化道
耳穴分布区域
耳 垂 或附近 耳舟
对耳轮上下脚 对耳轮 耳甲腔 耳甲艇 三角窝
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又称肝阳),轮1 HX9~轮4 HX12 。 二、耳舟(scapha)穴位
上肢的代表区,分布着指、腕、肘、肩、 锁骨穴。
具体如下:指 SF1,腕 SF2,风溪 (又称 荨麻疹点),肘 SF3 ,肩 SF4、5 ,锁 骨 SF6 。
经脉
经别
络脉
经筋
其他
足太阳“从 手厥阴“出 手阳明“其 巅 至 耳 上 耳后,合少 别者,入耳 角 ” ; 足 阳 阳 完 骨 之 下 ” 合于宗脉” 明“循颊车, 上耳前”; 足少阳“下 耳后”、 支
李家琪博士耳穴贴压治疗牙痛
牙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例数 13 3 4 13 6 91 51 13 26 呈自发性持续痛,痛点固定, 牙 有伸长感,根尖组织有压痛, 颌下淋巴结肿,体温升高。 牙龈红肿,浓血外溢,横叩牙 痛疼明显加剧,可伴有牙齿松 动无力 诊断标准 呈自发性阵发痛,痛点不固定, 昼轻夜重,过冷热加重,可缶头 部放射.
2.牙痛的好发部位(表2) 表2 部位 患病数 例数 百分数(%) 上切牙 9 3.7 下切牙 18 7.3 牙痛的好发部位 上尖牙 34 13.9 下尖牙 37 15.1 上磨牙 68 27.8 下磨牙 79 32.2 合计 245 100
3.牙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表3 ) 表3 病名 分类 龋齿 牙髓炎 牙折裂
2
疗效观察 总有效 171(164) 15(18.12) 15(17.22) 21(22.65) 222 P<0.01 无效 10(16.99) 5(1.87) 4(1.78) 4(2.342) 合计 181 20 19 25 245
3.耳穴贴压与药物疗效对照:在门诊以扔敝方式分组,甲组牙痛患者给予去痛片治疗,每 日3次,每次1片,连服3天。乙组耳穴贴压治疗,只治1次,观察3天。对照二者止痛效果和 2 炎症消退情况。其结果见表7、8。经 法检验,耳穴治疗组优于药物治疗 无效而改为耳穴 治疗者与未经药物治疗的耳穴贴压治疗组之间,疗效则无显著性差异(P>0.2)(表9) 表7 分组 例数 总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合计 耳穴治疗组 19(15.6) 1(4.4) 20 X =5.612
第八节 耳穴贴压治疗牙痛
牙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症,凡3岁以上的有齿年龄均可发病。 由于牙髓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不仅这些部位受到刺激可刺痛, 而且其临近组织器官 的疾病也可引起牙痛。轻者仅有咀嚼困难或剌激痛,重者则痛如刀割不能张口或进食,可伴 有牙周组织红肿,浓血外溢,颌下淋巴结肿,体温增高等体症。 中医认为牙痛多为火症,故临床多呈热象,火热互称,所以临床常表现为炎上的特点。 如胃经积热,火热上蒸,循经脉上络齿龈使其红肿而致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故肾阴不 足,相火妄动,虚热骨蒸,齿空不坚而形成龋齿或牙齿松动而致痛;肝经实火, 灼炽脉经循 经上扰,迫血妄行致使牙龈出血而致痛;外感,风邪火热邪气耗伤津液,或上攻头目,或炽 热犯胃,引起牙齿溃烂而为痛...总之,无论五邪转化的外火耗津, 或是脏腑失调的阴虚阳 亢,也不论是由于情感郁结、嗜食辛辣久而化火引起的三焦实热,都可导致牙痛。因此,临 床治疗牙痛,必须进行辩证施治,方能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耳穴贴压治疗牙痛方法简便,属无损伤刺激,安全可靠,止痛迅速,维持时间长,多数 牙痛可1次治愈。 (一)一般资料分析 在治疗245例患者中, 男性107例,女性138例。 其职业分布情况是, 干部65例、工人51例、农民84例、学生45例、全部为门诊取样。 1.患者与年龄的关系(表1 ) 表1 牙痛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岁) 6岁前 7-12 13-22 23-32 33-43 43-52 53岁以上 合计 患病数 例数 13 33 17 32 59 54 37 245 百分数(%) 5.3 13.5 6.9 13.1 24.1 22 15.1 100
耳穴疗法之一——耳背穴的重要作用
耳穴疗法之一——耳背穴的重要作用耳穴疗法之一——耳背穴的重要作用1.下肢后沟:在对耳轮上脚凹陷处。
是治疗用穴。
治疗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膝关节痛和胭窝痛、腓肠肌痉挛、踝关节扭伤和跟痛。
2.坐骨神经后沟:在耳背对耳轮下脚凹陷处。
是治疗用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和臀部肌肉损伤,臀部肌肉炎症引起的疼痛。
3.脊柱沟:在对耳轮耳背处。
是治疗背痛要穴。
治疗颈椎病、颈部肌肉紧张、肩背肌纤维组织炎、胸背痛、腰肌劳损、腰骶椎病变、腰椎问盘突出、骶髂关节炎、腰部韧带损伤及软组织损伤、肾虚引起的腰酸背痛。
耳背部脊柱沟治疗背痛及脊椎病,优于耳前脊柱线。
根据临床观察所见:(1)耳背相当于人的背部,控制人体的运动系统,耳前相当人体的前面及内脏、五官,控制人的感觉系统,所以运动系统疾病取耳背穴效果显著。
(2)耳穴分布的特征耳穴有低凹性的特点,低凹部位的耳穴敏感,耳背脊柱沟处在耳背低洼处,所以脊柱病变、颈椎病、腰椎病、腰痛坐骨神经痛均取耳背脊柱沟阳性反应点。
耳穴有向轮性的分布特点,脊椎、颈、腰背均分布在低凹部位的对耳轮后沟处,相对的高敏感区。
耳穴分布有前后相一致性的特点,对于运动系统疾病,耳前可做定位诊断,相对应的耳背部可用于治疗,必要时耳前及相对应的耳后面做对应治疗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4.胃肠沟:在耳轮脚的耳背处。
是治疗用穴。
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病症。
5.脑后沟:在对耳屏的耳背处。
是健脑抗衰老之要穴。
治疗各种头痛、头晕、头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脑震荡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眼疾、视力减退、耳鸣和听力下降。
6.耳背尾椎:在与尾椎相对应的耳背部。
是治疗用穴。
主治尾椎病变,尾椎损伤、挫伤引起的疼痛。
7.耳背骶椎:在与骶椎相应的耳背部是治疗用穴。
治疗骶椎病变、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坐骨神经痛、骶髂关节劳损或骶髂关节炎。
8.耳背腰椎:在与腰椎相应的耳背部。
李家琪博士耳背穴管见
中枢、天顶(治神经衰弱、荨麻疹) 枕小神经、麻疹区(治神经衰弱、荨麻疹) 医仑(治治扁桃体炎) 轮 6(治扁桃体炎) 背特异区(诊断肿瘤) 肿瘤特异区(诊断肿瘤)
阳合(主胸痛) 肺(治胸痛) 甲状腺 甲状腺
由前表可以看出, 耳郭前面的穴位同耳背穴不论从名称或功能方面看, 是大体一致或相 近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1.前、背名称相同,如脏腑穴; 2.穴位所代表的肢体器官分布规律前、背相一致;如四肢躯干穴; 3.属于同穴异名,如头面部穴位; 4.名称不同但功能或主治相同,如功能点穴位。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非同一穴区,耳郭前、背面穴名和功能各不相同,因不属于 本篇讨论的范畴,留待以后讨论。 四、小结 1.耳穴一穴多功能的特性,是造成耳穴混乱、重叠的主要原因之一。 2.耳郭的平均厚度范围为2-5毫米,而耳针的直刺有效深度为2-3毫米,因此不论从 耳郭前、背面进针其有效部位是2-3毫米深的同一特定区(段) 。从两面针刺所获得的针 刺效应具有一致 0.09
254± 0.087 2.6± 0.05
253± 0.1 255± 0.091
4.5± 0.13 4.63± 0.0919
60
统计学显著性测验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耳郭的外形差异无意义(P>0.05) 。测量中 发现 6 岁前组中最大耳郭横径(由耳屏外缘至耳轮外缘间距离)为 32 毫米,其竖长(由耳 尖至耳垂下缘间距离)为 76 毫米;而成人组中最小耳郭只有 22x43(毫米) 。儿女大于父母 耳郭的现象也非鲜见,如陈某某,女,30 岁,本市某厂工人,身高 162 厘米,体重 48 公斤, 耳郭为 25x55(毫米) ,其女 2 岁半,耳郭为 28x57(毫米) 。再如李某,女,34 岁,身高 1.7 米,体重 60 公斤,市某厂工人,其耳郭为 26x63(毫米) ;其子李鹏,男 6 岁,耳郭为 27x65 (毫米) 。 从耳郭来看:只有对耳轮下部分的厚度与年龄组有关,6 岁前组与 17 岁以上组之间差 异显著(P<0.01) 。其余各部分的厚度同年龄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郭 各部分的均数依次为耳垂>对耳轮下>对耳轮上>耳轮>耳甲。耳郭总的厚度范围。 平均在 2-5 毫米之间。 2.进针深度与针刺效应 耳针的一般习惯直刺进针深度为 2-3 毫米以不穿透耳郭对应面的表皮为限。这样,无论 从耳郭的前面进针或是耳背进针, 其针尖所刺有效部位, 都应属于大致同一区域 (见图 )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从耳郭正面或背面针刺,其所获得的针刺效应也应是基本一致 的。这样,耳郭(不论前或后面)只需要一面有穴位就可以了,如果耳郭前面已有了穴位, 其对应的耳背新增穴位实无必要了。 二、从耳郭的神经分布谈耳背穴功能 现代解剖学证实,人类耳郭上的神经分布循一定的规律: 1。耳郭上部 耳轮结节周围(包括耳舟、对耳轮上脚、三角窝的一部分) 。其前面和背面 均受枕小神经支配; 2.耳轮的其余部分、耳垂、耳舟、对耳轮、三角窝等处耳郭的前面和背面均属耳大神经部 区; 3.耳甲腔、耳甲艇、耳轮脚根部、三角窝的一部分等处,耳郭前面和背面均由迷走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和混合支分布; 4.外耳道前壁、耳屏、耳轮脚上部、三角窝近耳轮处,其内面和外面均属三叉神经耳颞支 分布区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2024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引言概述:耳穴定位是一种中医调理方法,通过按压耳朵上特定位置的穴位,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耳穴定位中的升压点(一),包括该穴位的位置、作用及按压方法。
正文:一、升压点(一)的位置1. 位于耳廓的上半部分,距耳垂大概0.5cm的位置。
2. 针对不同人群,该穴位的位置可能会有轻微差别,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耳廓形态进行准确定位。
二、升压点(一)的作用1. 降低血压:按压该穴位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2. 缓解头痛:升压点(一)与头部神经直接相连,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等头部不适症状。
3. 改善睡眠:按压该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平衡,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多梦等问题。
三、升压点(一)的按压方法1. 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该穴位,适度用力,以感觉到舒适为宜。
2. 每次按压持续约3-5分钟,可以先轻柔按压后逐渐加力。
3. 按压时可以直接用手指,也可以借助按摩棒等辅助工具。
四、升压点(一)的注意事项1. 在按压之前,应将手指洗净,保持清洁,避免引起感染。
2. 按压时应找准位置,避免偏移,以免影响按压效果。
3. 按压时应保持放松的姿势,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五、升压点(一)的效果与时间1. 升压点(一)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立即感受到明显的改善,而对于有些人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2.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持之以恒,每天按压该穴位,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总结:升压点(一)是耳穴定位中的一个重要穴位,按压该穴位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头痛和改善睡眠等问题。
按压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适量的力度,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如果您有血压问题或其他相关疾病,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耳穴按压。
李家琪博士耳背穴的验证和应用
四、耳背穴的验证和应用耳背穴起源很早,我国清代张振均(1644-1611)所著《正按麻要术》介绍了心、肝、肺、肾等脏器在耳郭背面的反应规律,这几个穴位与近代耳郭前面的心、肝、脾、肺、肾穴很接近,肝、脾、肺穴与现代的肝、肺、肾、胃穴基本前背对应,而古代心穴与现代神门穴(心主神)前背对应。
古代的肾穴又与现在脑(皮质下)穴相对应。
肾主骨,骨生骨水,脑为骨水之海。
69年起,随着耳针事业的飞速发展,耳背的穴位随之所生,由于缺乏统一的定位标准和严格的科学验证,据不完全的统计, 在1个只约为30X60mm2耳郭上,前面就2集了280多个穴位,平均每人穴位面积只有2×2mm为明确耳背前背穴位的顺应性,笔者从耳郭外形的形状大体结构,耳郭至背面的物理特性,临床治疗应用所产生的刺激效应进行研究探讨,最后结论是,耳郭同一穴位的前背面功能是有一致规律性的。
从120例不同性别、年龄、胖、瘦等不同体质的外形, 尺寸和耳郭不同解剖部位的厚度,其各年龄组,耳郭外形差共无统计学意义,耳郭横径约为32mm左右,竖长为76mm左右,耳郭的平均厚度范围约为2─5mm,其中耳垂厚度>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上脚>对耳轮>耳甲腔耳艇。
由于耳针平时直刺有效深度为2-3mm(只穿过软骨,不穿过对侧皮毛),又由于耳郭同一穴位的前面和北面都是同一神经支配的,因此不论从耳郭前面或是从耳郭背部进针,所获得的针刺效应是有顺序性的规律。
从耳穴前面及北面良导点的探讨,对20个耳进行2280次探测,结果2143次获得一致总符合率为94%。
通过对58例脑血管患者的耳穴前、背面电阻测定,及对6个穴位每们30人次刺激前背面同一穴位,其脑血流图波幅、上升时间血流容等客观指标对比试验,均证实了同一穴位刺激前、背任何一点所获得的针刺效应是近似的,无明显差矣。
在临床治疗中,对近视、落枕、腰痛等病症进行耳背穴位治疗,进一步证实了同一耳穴位前、背之间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致的,春疗效是近似的p>0.05两者之间无显著差矣。
李家琪博士耳针补泻
不可拘泥一格,贵在辩证。 (二)灵活辩症,同病异治 耳针辩症取穴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治 疗效果的重要一环。同一种病,病史、病因不同;加上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营养各不相 同;同时影响疾病的外因(如七情、六因)也各有差异, 所以临床上,同一种病其治疗法 常不同也是常有的。例如: ⒈例 1: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其病因就有心阴虚,肺气虚,肝阳上亢,脾湿胃寒,能 亏肾虚,以及七情所伤,六因所致等,均可对本病有所影响,所以临床治疗有的当补,有的 应泻。象高血压失眠者可选用垂前、耳尖等穴治疗,既降血压,又镇静安神;而对低血失眠 患者,则选用神经衰弱点,垂前等穴治疗,既升血压又安神,疗效方满意。 ⒉例 2:牙痛症,从部位分有切类、磨牙之分、又有上、下、左、右之别;从病因看有风火 牙痛、胃火牙痛、肝火攻头所致牙痛;从病名上看,龋齿、牙根炎、根尖周炎、齿松动…等 牙痛。临床治疗除选用特异区外,有的需要泻肝火,降胃火,有的则要健脾滋肾,才能显效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脾主肌肉,健脾可固齿) 。 (三)顺取为补,逆取则实 由於耳针具有收效快的特点,同一组穴位,如果进针 的先后次序不一致,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消化系统而论,若食滞胃脘,出现脘 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矢气酸臭等症状,治应消食导滞。耳针治疗的顺序为 食道→贲门→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这种按照人体在耳穴的分布规律,从上而下治疗的取穴 方法插顺取。 “府以通为顺” ,故顺取则通,以通为补。反之,如果先针大肠→小肠→十二指 肠→食道后取,尽管穴位相同,则不仅收不到消食导积的作用,反而会使浊气上逆,嗳腐吞 酸,呕吐加重,形成上虚下实,这种不按照人体脏腑在耳郭的分布规律,先下后上的取穴方 法称为逆取,逆取则易助实。 在耳针临床治疗中,多采取顺取的治疗方法,顺取耳穴,可以使补而不助实,泻而不 伤阳。 五、耳针补泻治则口诀 (一)总纲 ⒈治病求本:找出疾病的虚、实本质。 ⒉穴位找准:寻找出疾病的阳性反应点。 (二)扶正祛邪 扶正即为虚则补, 养气养血下功夫, 滋阴助阳为手段, 正气旺盛邪自除。 祛邪常用实则泻, 发汗攻下散淤结, 清热解毒降实火, 消导催吐逐,先病为本, 体表为标,内脏为本。 (四)急与缓 急病治表缓治本,耳针补泄要辨真, 表本具急同时治,促进转化抓矛盾。 (五)正治与反治 寒者温之热者宣,耳针正治最当先, 热因热用寒因寒,耳针反治需当辩。 (六)中西医结合组穴
耳部刮痧PPT可修改文字
五、铜砭刮耳的临床应用
3.肩周炎 基础耳部刮痧 重刮穴位:耳背肩三点、锁骨、肩、耳大神经点、轮4等。 配穴:耳尖、肝阳、肩背、神门
感谢聆听!
耳部刮痧
2019年6月10日,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广东省针灸学会 岭南针灸推拿联盟领导下的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全国医 院联盟成立大会在广东省中医院研修楼15楼隆重举行,枣庄 市中医医院有幸应邀出席并成为李氏砭法联盟成员单位。此 次联盟大会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高级推拿师、广东省中医院 李道政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传承人李道政发起成立,全国有 185家医疗单位加入联盟,辐射面达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三、铜砭刮耳的优势
材质特殊 效果佳
刮拭温度
能量强
用时短
四、铜砭刮耳顺序、方向
1.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前面) 耳垂 耳轮 耳舟 对
耳轮 耳甲腔 耳甲艇 耳 甲 三角窝
刮耳前(自下而上)
刮耳中(耳甲腔--耳甲艇)
刮外耳轮
2.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背面) 耳垂背面 耳轮尾背面 耳轮背面 对 耳轮后沟 对耳屏后沟 耳甲腔后隆起 耳轮脚后沟 耳甲艇后隆起 对耳轮 下角后沟 三角窝后隆起
✓耳灸法 ✓耳穴贴膏法 ✓耳穴综合疗法 ✓耳穴按摩法 ✓耳夹法 ✓耳部刮痧法
耳 夹 疗 法
各种规格的耳夹
04 耳部铜砭刮痧
一、耳部铜砭刮痧的定义
耳部铜砭刮痧是指用虎符铜砭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耳部进 行刮痧,以调动阳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铜砭刮耳的理论基础
生物全息论
第二掌骨全息图
二、神经学基础
耳廓神经分布极为丰富,有来自脑神经的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 及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
李家琪教授耳穴
李家琪教授耳穴主讲专家:耳穴专家张耕田是,从医50余年。
根据不同病种和症情,运用耳针、眼针、头针、腕踝针、穴位注射等生物全息疗法,或一法独用或数法结合,充分发挥其互补作用,获得很好效果。
尤其是耳针治病独具特色,以“疑难杂症”耳针专家著称,著《耳针治急症经验辑要》一书轰动针灸界。
一、学习内容:1.基础理论:耳穴定位、配穴原则、功能主治及原理、耳针操作手法等。
2.特邀专家李教授讲授疾病的耳穴诊断及治疗。
3.实践操作:疼痛系列:颈椎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牙痛、痛经应用耳针耳贴、配合体针、腕踝针、穴位注射等速效治疗方法。
小儿系列:过敏性鼻炎、盗汗、厌食、流口水、哮喘、腹泻、近视、遗尿等耳贴治疗方法。
急性病系列:急性过敏性荨麻疹、鼻出血、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结石绞痛、乳腺炎、催乳等应用耳贴、耳针的疗方法。
其他: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乏力症、全身冷感、面瘫等应用耳针、腕踝针、穴位注射等疗法。
特邀专家:李家琪教授是耳穴贴压法发明人、国家认证治疗弱智创始人。
1974年起为国内培训师资,赴美国各州、菲律宾、新加坡等地讲学。
尤其擅长从方寸之地(耳)诊断疾病,以“病人不用开口,便知八八九九”独步全球。
教授讲耳穴治疗规律下面简单讲一讲治疗。
大家都是搞临床的,治疗上,重点就是掌握两条。
一、急性治表咱们知道急性病是以治表为准的。
比如这个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但他这几天感冒发烧了,你说治啥?治感冒。
急性治表,注意两种区别方法。
二、阿是穴,比如磕伤了,碰伤了,我磕伤的地方在哪。
磕在嘴上,你不能治他的头啊。
磕腿上,取腿上的相应点,腿上在耳穴里的投影点。
这个叫阿是穴。
哪里有病,那里的地方叫阿是穴。
体穴上是这样,耳穴上也是这样。
以阿是穴为主,配合你的经验穴。
这就是治急性病的原则。
两种:阿是穴加经验穴,完了。
所有急性病都是以这个为主。
阿是穴最重要,你治上去,瞬间都有效,瞬间都能减轻。
耳穴疗法总论
中国学者在耳针学的机理、诊断和临床应用
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有所创造和发 明。在这方面的创造和发明是非常值得,使 耳针学内容更丰富和日益完备。
——陈巩荪等在耳穴探查,发现了穴位「电阻低、 电位高」的特性,由此发明了一系到的耳穴探测机 和治疗机器。 ——管遵信发明耳穴染色法,使耳穴的探查从用电 流表作模拟式的显示成为直观式的显示。使耳穴的 客观存在更具说服力。 ——尉迟静和王惠伦发现「耳经络客观存在」,证 实了古代经典所载: “十二经脉上络於耳” 的说 法。他们更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创立了耳廓经络图 和耳背穴位贴压。
第二阶段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进入清代後,随着国力日衰和西方医学的输入, 中医药的地位日渐式微,清末太医院取消了针灸科, 跟着民国的汪精卫也说要取消中医才能使中国医学 现代化。到此,针灸学已沦为民间游医的营生「技 俩」。如脚底按摩一样,耳穴针灸也是出口反内销 的一种中国医学。 中国的学者萧月麟将此介绍给国内,十年间, 全国的刊物和会议发表了四五百篇论文。较有影响 力的耳针著作有:山西襄汾医院科研室的《耳针疗 法》,上海耳针协作小组的《耳针疗法选篇》,上 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编着的《耳针的应用》等。
1987年中国受「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
制订并通过了耳穴标准化方案,耳穴开始走入 规 化的阶段。话虽如此,一穴多名,同名异 穴,异穴同名的情况仍不少。 1993年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耳穴名称与部位 」。到此,耳针已经踏入成 熟阶段了。 今天,耳针已发展到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对它 的研究和深入探讨,不亚於体针。所以应称之 为耳针学才能反映这个事实。
九十年代至今.....
1993年颁布耳穴的国家标准。这是耳针学发
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过去二十年间发表 的耳针文章统计分析,应用耳针治疗疾病遍 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在 某些 围内,所取得的疗效比用中 或西药疗 效更好
“李家琪耳穴诊治技术”第二期传承班培训顺利结束!
“李家琪⽿⽳诊治技术”第⼆期传承班培训顺利结束!—李家琪⼤师亲笔题词传承,不是简单的听课和学习,⽽是通过⽼师的亲授,获得的⼀种正确学习⽿⽳的能⼒,理解传承⽿⽳贴压的精髓(道、法、术、变),并担负未来⽿⽳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传承班精彩回顾在延续第⼀期⽿⽳传承班班⽕热报名之后,第⼆期传承班也与10⽉28⽇圆满结束,本次5天4晚的培训着眼于⽿⽳⽳位的由来、掌握其⽳位背后隐藏的功能主治、以及如何在不同⽿郭上找到每个⽳位的定位、完成疾病的组⽅思路。
学员们通过学习纷纷表⽰,课程设计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收获满满。
传承班的讲课师为李青峰和李青⼭两位⽼师,师承其⽗李家琪教授,由于泰⽃的不幸离世,两位嫡系⽼师表⽰以后将不遗余⼒的传承遗志,将⽿⽳贴压这门技术发扬光⼤,这就是办传承班的⽬的!并且以后还会继续办下去,不管平时有多忙也要保证每年⾄少2—3期,让更多的⼈了解⽿⽳并受益⽿⽳。
培训班主要内容24⽇—26⽇PEI XUN⾸先由杭州师范⼤学特聘专家,⾏业博导李青峰⽼师,⽿⽳泰⽃李家琪嫡系传承⼈对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们表⽰热烈欢迎,接着介绍了办传承班的⽬的和内容,课程设计思路,让学员对此次培训有了整体的认识。
李青峰教授讲授的主题是:传承班与培训班的区别,深⼊讲解⽿⽳众多的功能点的是如何并⼊国标⽳位之中,分享⽿⽳泰⽃李家琪的经验⽳,结合中医的辨证、全息理论和西医的神经学、胚胎学教学员如何使⽤、运⽤好⽿⽳的神奇之处。
以建⽴诊疗的思维模式,提升学员运⽤⽿⽳的能⼒,解决了我们平时常见的组⽳难、见效慢的难点。
期间李青峰⽼师⼿把⼿指导每⼀位学员如何望诊、触诊的⼿法、分享经验、教学员如何拍照做好诊疗记录、因为⽿⽳的反应点会随着病情的进展同步变化,组⽳运⽤也要随着病情的发展适时的调整⽤⽳。
27⽇—28⽇PEI XUN由李青⼭⽼师围绕⼈体⼋⼤系统常见的上百种疾病,毫不保留的⼀⼀详解病症的病因、⽿郭病变点的变化,⽿⽳⽳位组⽅和⽇常保健的经验⽅、调养预防(刮痧、药浴、⼿指点⽳、⾷疗等),现场学员们听的津津⼊味,⼀边做笔记⼀边拍⽅⼦,忙的不亦乐乎,直呼收获满满,不虚此⾏。
李家琪对耳穴分布规律的探讨
对耳穴分布规律的探讨每个正常人的耳部,都具有反应其全身疾病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耳廓穴位的变色、脱屑、隆起、凹陷、电阻变低等阳性变化来表现的。
因此,正确了解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对指导耳穴诊断和开展耳针治疗、耳针麻醉以及耳穴基础实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耳穴定位测试方法:1、对已经临床明确诊断了的疾病,进行重复测试对照,来验证耳穴的定位:如胃溃疡患者在其耳廓耳轮脚消失处的反应点;痢疾患者在耳廓大肠、肛门(或直肠下段)穴的反应点;肝胆疾患在耳穴肝、胆穴的反应点等。
2、根据病人的主观感觉和症状进行测试定位:如头痛、腰痛、手腕痛、足跟痛、胃痛、便秘、痔疮等,根据患者主诉症状痛疼部位,寻找其在耳廓的的反应点。
3、根据耳廓穴位的阳性反应点,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进行重要印证:如耳穴心区阳性,就与听诊、心电图、心电向量等到检查进行对照观察;腰椎、颈椎耳穴阳性,就与X光拍片相对照;耳诊肾、膀胱穴阳性,就与不便镜检等相对照等。
4、根据人为制造的阳性反应点进行测试:例如为了确定腰、膝关节在耳穴的确切分布,我们就选择一些自愿配合的健康人,用上海产惠氏顿电桥,先测试出耳廓对耳轮、对耳轮上脚区域的低电阻点。
然后用自控恒温60℃的远红外仪放在被测者的腰椎、膝关节进行热敷,15后钟后,被测者感到受热部位有痛感,再用电桥测其耳廓、对耳轮、结耳轮上脚区域,找出其低电阻点,以从中寻找出何如椎、膝并节在耳廓的反应点。
5、根据耳穴的功能进行检测和验证:例如通过刺激胃穴观察其对胃蠕动的变化;通过刺激心穴,观察其对心率、心排血量的影响;通过刺激脑穴,观察其对脑电图、脑血流图的影响;通过刺激肾上腺穴,观察其对血压、心率、嗜酸细胞、肾上腺素、组织胺等方面的影响。
二、测试结果通过对耳廓穴位的测试和验证,对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有的是与习惯认识相吻合同,也有的测试结果与习惯认识功能和定位差异很大,现规纳如下:1、我们应用耳穴揣测仪,对20个耳穴进行了2280穴次的耳廓前、后良导点观察对照;对58例患者进行了耳廓前、后同一穴位的电阻值测定比较,并对30例受试者进行了从耳前针刺与耳背面针刺分别影响脑血流图的对比观察,同时还对60例假性近视、45例落枕、65例腰痛患者进行了同一穴位从耳前取穴与耳背取穴其临床疗效的观察,证实了耳廓同一穴位前、后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李家琪SZF探穴笔开启中医穴位探测的精准化之路
李家琪SZF探穴笔开启中医穴位探测的精准化之路李青峰2016年9月12日河南山之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准医学是由西方科学界率先提出的,精准除了精确、准确的表面涵义外,其核心意义是其中蕴含的个体化医疗理念,也就是精准的辨识个体的状态,实现精准的针对个体状态的治疗,这是对中国传统中医辩证论治理念的回归。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个体化诊疗为核心特征的中医学离精准医学的目标更近,实现精准也更容易。
但实施却非如此,因为传统中医所建立起来的对病症状态的描述,基本局限于病人的主观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体征,辩证的准确性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病人和医生主观因素的限制。
如何引入客观的检测指标,减少疾病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提高精准的状态描述系统,这已成为中医学走向精准医学面临的最大困难。
耳穴诊疗专家-李家琪研发的SZF探穴笔,又一次创新的突破了传统探穴笔的功能的局限性,利用蓝牙数据传输和移动技术开发app 软件相结合,将原有的探穴笔升级到了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新领域,使其具备自我学习、探测诊断、自动找穴、疾病分析、辅助治疗、临床科研的多项功能。
并且通过辅助软件的开发,使其探穴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并结合自动穴位分析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的掌握使用。
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使SZF探穴笔从多个方面超越的传统电阻式探穴笔。
1、在探穴笔笔头的设计上,他通过科研解决了穴位探测时,受压力大小的影响,设计了恒定弹力探针。
另一方面,探针头的大小和曲度设计也很好的解决了与穴位点的吻合度问题。
2、传统的探穴棒是靠压痛检测穴位,个体的主观感受差别很大。
而电阻式探穴笔虽然有显示,但穴位阻抗是非线性的,这种变化是不能显示出来的。
但通过李家琪教授研发的SZF探穴笔辅助APP软件,就能在手机或移动终端显示穴位阻抗的波形变化,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并且,可以对所有检测的穴位阻抗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帮助学习和科研人员更好的选择对症治疗穴位。
3、传统的探穴笔功能单一,除了找穴位外,没有扩展使用功能的硬件条件,也不能满足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使用需求。
李氏奇穴治疗学全科+李氏针灸
目录目录 (1)第一章腦神經內外科、顏面神經疾病 (14)(一)頭痛 (14)(二)偏頭痛 (15)(三)後頭痛 (15)(四)前頭痛 (16)(五)頭頂痛 (16)(六)眉稜骨酸脹痛 (16)(七)眼眶脹痛 (17)(八)頭風痛 (17)(九)頭暈 (17)(十)暈車、暈船 (18)(十一)腦瘤、腦癌 (18)(十二)腦骨腫大 (18)(十三)腦膜炎 (18)(十四)腦神經衰弱 (18)(十五)腦神經不清 (19)(十六)失眠 (19)(十七)睡中咬牙 (19)(十八)心驚悸 (19)(二十)癲癇 (19)(二十一)四肢抖動(舞蹈症) (20)(二十二)帕金森氏症、四肢發抖 (20)(二十三)腦積水 (20)(二十四)腦震盪 (20)(二十五)頭及頸部顫抖 (20)(二十六)耳後頭部瘡瘤 (20)(二十七)腦嗚 (20)(二十八)三叉神經痛 (21)(二十九)顏面神經麻痺、口眼歪斜 (21)(三十)面麻 (22)(三十一)顴骨疼痛 (22)(三十二)頭昏眼花、臉部發燒 (22)(三十三)提神醒腦 (22)(三十四)解疲勞、精神疲勞 (22)(三十五)增加記憶 (22)(三十六)舌強難言 (22)(三十七)小兒高燒導致角弓反張、熱痙攣 (23)第二章腦中風、中風後遺症 (23)(二)半身不遂(偏枯、偏癱) (23)(三)中風昏迷不醒 (23)(四) 口眼喎斜、口眼歪斜 (24)(五)中風舌強不語、舌強難言: (24)(六)舌僵硬不適 (24)(七)中風手足拘攣 (24)(八)腦溢血管阻塞 (24)(九)腦溢血 (24)(十)四肢抖動(舞蹈症) (24)第三章眼睛疾病 (25)(一)治療眼睛常用穴道 (25)(二)眼睛疲勞 (25)(三)用眼過度導致頭暈噁心 (25)(四)眼睛乾澀 (25)(五)兩眼睜不開 (25)( 六) 眼酸脹 (26)(七)眼眶脹痛 (26)(八)眼角紅赤 (26)(九)眼紅腫痛 (26)(十)眼黃 (26)(十一)眼珠痛 (26)(十二)眼睛癢 (26)(十三)眼皮上長瘡 (26)(十四)近視眼 (27)(十五)假性近視 (27)(十六)老花眼 (27)(十七)弱視 (27)(十八)增強視力 (27)(十九)眼散光 (27)(二十)眼球歪斜 (27)(二十一) 青光眼(綠內障) (28)(二十二)白內障 (28)(二十三)視神經萎縮 (28)(二十四)飛蚊症 (28)(二十五)夜盲 (28)(二十六)麥粒腫、針眼 (28)(二十七)沙眼 (29)(二十八)中心性網膜炎(視一物如二物) (29)(二十九)目赤、角膜炎、結膜炎 (29)(三十)視力障礙、眼花 (30)(三十一)視力模糊(視物不清) (30)(三十二)眼皮炎 (30)(三十三)眼壓高之脹痛 (30)(三十五)目眩(眼花) (30)(三十六)眉稜骨酸脹痛 (30)(三十七)迎風流淚、見光流淚 (30)(三十八)怕光 (30)(三十九)眼跳 (30)(四十)甲狀腺眼突 (30)第四章耳朵疾病 (30)(一)治療耳朵常用穴道 (30)(二)中耳炎、聤耳 (30)(三)腮腺炎、痄腮、耳下腺炎 (30)(四)梅尼爾氏症之耳聾眩暈 (30)(五)耳鳴 (30)(六) 聽力減退、聽力差 (30)(七)耳聾 (30)(八)聾啞 (30)(九)耳痛 (30)(十)耳中神經痛 (30)(十一)耳內脹 (30)第五章鼻腔疾 (30)(一)治療鼻子常用穴道 (30)(二)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30)(三)鼻塞 (30)(四)鼻蓄膿症 (30)(五)感冒流鼻涕 (30)( 六) 鼻不聞香臭 (30)(七)鼻乾 (30)(八)酒皶鼻(紅鼻子) (30)(九)鼻衂、流鼻血 (30)第六章咽喉疾病 (30)(一)治療咽喉常用穴道 (30)(二)魚骨刺喉 (30)(三)喉癌、喉瘤 (30)(四)痰塞喉管不出 (30)(五)咽喉痛、喉炎 (30)(六)扁桃腺炎 (30)(七)喉蛾 (30)(八)咽腫水藥米粒不下 (30)(九)發音無聲、失音 (30)(十)喉癢 (30)(十一)喉痧 (30)第七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30)(一)治療退燒常用穴道 (30)(二)感冒發燒 (30)(四)感冒流鼻涕 (30)(五)咳嗽 (30)(六)感冒引起腸胃不適 (30)第八章口腔、牙齒疾病 (30)(一)牙痛 (30)(二)口舌生瘡、口內生瘤 (30)(三)舌僵硬不適 (30)(四)舌下腺發炎 (30)(五)舌下腫 (30)(六)口舌腫 (30)(七)唇生瘡 (30)(八)唇痛 (30)(九)白口症 (30)(十)口乾 (30)(十一)口臭、口苦 (30)(十二)舌強不語、舌強難言 (30)(十三)舌闍不能言 (30)(十四)高燒不能言 (30)(十五)凡打傷、摔傷被點穴不能言語 (30)(十六)自高處下墜不語 (30)(十七)拔牙麻醉 (30)(十八)齒齦炎 (30)(十九)口腔癌導致口不能張、口內白斑吃刺激物則痛劇 (30)(二十)下顎痛(張口不靈) (30)(二十一)下頜骨痛(口不能張) (30)(二十二)顎關節炎 (30)第九章頸部疾病 (30)(一)治療頸項疾病常用穴道 (30)(二)項強、脖子痠痛 (30)(三)落枕 (30)(四)肩頸痛 (30)(五) 頸椎骨刺 (30)(六)頸項扭傷 (30)(七)項骨正中線痛 (30)(八)瘰癧(頸部淋巴結核) (30)(九)頸項部皮膚病 (30)(十)大頸泡 (30)(十一)腮腺炎、痄腮、耳下腺炎 (30)第十章肩部疾病 (30)(一)治療肩關節常用穴道 (30)(二)肩關節扭傷 (30)(三)肩凝症(含肩痛) (30)(四) 五十肩(肩不能舉) (30)(六)肩痛 (30)(七)肩頸痛 (30)(八)肩胛骨痛 (30)(九)鎖骨附近痛 (30)(十) 膏肓痛 (30)(十一)肩背痛 (30)第十一章上肢疾病 (30)(一)上肢疾病總治 (30)(二)手指麻痺 (30)(三)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30)(四)五指不能伸屈 (30)(五)手指疼痛 (30)(六) 鞬鞘炎 (30)(七)指關節痛、指關節炎 (30)(八)手指手背紅腫 (30)(九)手痛不能握物 (30)(十)食指痛 (30)(十一)中指、中趾麻 (30)(十二)手掌痛 (30)(十三)掌背紅腫 (30)(十四)腕關節痛、腕關節炎 (30)(十五)手痠痛 (30)(十六)手抽筋 (30)(十七)兩手拘攣 (30)(十八)肘關節痛 (30)(十九)上臂痛 (30)(二十)手下臂痛 (30)(二十一)手麻 (30)( 二十二) 手臂不能舉 (30)(二十三)肩關節扭傷 (30)(二十四)肩凝症、肩痛 (30)(二十五)五十肩(肩不能舉) (30)(二十六)肩峰痛(紅腫痛) (30)(二十七)肩背痛 (30)(二十八)肩臂痛 (30)(二十九)四肢骨腫 (30)(三十)全身骨腫 (30)(三十一)骨節酸痛 (30)(三十二)網球肘、肱外上髁炎 (30)(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綜合症 (30)第十二章下肢疾病 (30)(一)下肢疾病總治 (30)(二)治療膝蓋常用穴道 (30)(三)治療坐骨神經常用穴道 (30)(四)治療腳踝常用穴道 (30)(五)治療小腿常用穴道 (30)(六)治療大腿常用穴道 (30)(七)膝蓋痛 (30)(八)膝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30)(九)退化性關節炎 (30)(十)尿酸關節炎 (30)(十一)關節炎 (30)(十二)膝內側發炎 (30)(十三)膝蓋冷痛: (30)(十四)腿冷痛 (30)(十五)膝膕窩筋緊伸屈困難,疼痛難行 (30)(十六)腳麻 (30)(十七)高血壓導致手腳麻痺 (30)(十八)腳痛 (30)(十九)兩腿痠 (30)(二十)大腿痛 (30)(二十一)小腿脹痛、痠痛 (30)(二十二)腳抽筯 (30)(二十三)霍亂抽筋 (30)(二十四)腿痛不能履地 (30)(二十五)下腿風濕痛 (30)(二十六)腹股溝痛(鼠蹊痛) (30)(二十七)股痛 (30)(二十八)腿部遊走性風濕痛 (30)(二十九)下肢浮腫 (30)(三十)足痠難行 (30)(三十一)腿軟無力兼心悸 (30)(三十二)痿症 (30)(三十三) 腿無力抬起 (30)(三十四)小兒麻痺 (30)(三十五)背連下腿痛 (30)(三十六)坐骨神經痛 (30)(三十七)足附內側發炎 (30)(三十八)腳跟痛 (30)(三十九)足踝扭傷 (30)(四十)腳扭傷 (30)(四十一)腳背面紅腫(草鞋風) (30)(四十二)腳背痛、腳掌痛 (30)(四十三)趾關節痛 (30)(四十四)腳趾痛 (30)(四十五)腳趾痙攣 (30)(四十六)中趾、中指麻 (30)(四十八)大趾生瘤 (30)(四十九)香港腳流黃水 (30)(五十)四肢麻痛 (30)(五十一)四肢骨腫 (30)(五十二)全身骨腫 (30)(五十三)骨節酸痛 (30)第十三章胸肋部疾病 (30)(一)治療脇肋常用穴道 (30)(二)胸痛、胸悶 (30)(三)胸膜炎 (30)(四)肋膜炎、肋間神經痛 (30)(五)兩脇肋痛 (30)(六)胸部挫傷 (30)(七)胸背痛、胸連背痛 (30)(八)雞胸 (30)(九)胸腹側痛、壓痛 (30)(十)胸腹區域任脈線上痛 (30)第十四章腹部疾病 (30)(一)腹膜炎 (30)(二)腹脹 (30)(三)腹痛 (30)(四)絞腸痧、腹中絞痛 (30)(五)肚臍周圍痛 (30)(六)臍痛 (30)(七)少腹痛 (30)(八)下腹脹痛 (30)(九)小腹側痛 (30)(十)胸腹側痛、壓痛 (30)(十一)胸腹區域任脈線上痛 (30)(十二)大腸區域脹痛 (30)(十三)腹膜炎 (30)(十四)下腹部炎症 (30)(十五)鼠蹊痛 (30)第十五章腰背部疾病 (30)(一)腰背疾病總治 (30)(二)治療腰部常用穴道 (30)(三)治療背部常用穴道 (30)(四)治療脊椎常用穴道 (30)(五)背痛 (30)(六)背痛屬膏肓線痛 (30)(七)背連下腿痛 (30)(八)肩背痛 (30)(九)骨刺(脊椎骨長芽骨壓迫神經痛) (30)(十一)脊背畸形、脊椎畸型 (30)(十二)脊椎閃痛、扭傷 (30)(十三)脊椎壓痛 (30)(十四)脊椎骨膜炎 (30)(十五)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 (30)(十六)閃腰岔氧、腰扭傷 (30)(十七)腰痠痛 (30)(十八)腰背轉筋強直 (30)(十九)腎虛腰痛 (30)(二十)腰椎骨疾 (30)(二十一)脊椎正中線痛 (30)(二十二)尾骶骨痛、尾椎痛 (30)(二十三)同上 (30)第十六章肺部疾病 (30)(一)肺經雜症總治 (30)(二)治療肺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三)治療感冒流鼻水疾病常用穴道 (30)(四)治療支氣管咳嗽疾病常用穴道 (30)(五)治療痰飲疾病常用穴道 (30)(六)治療氣喘疾病常用穴道 (30)(七)肺炎 (30)(八)肺癌 (30)(九)肺氣腫 (30)(十)肺結核 (30)(十一)氣喘、哮喘 (30)(十二)咳嗽、支氣管炎 (30)(十三)支氣管喘息 (30)(十四) 肺水腫 (30)(十五)支氣管擴張 (30)(十六)氣管不順 (30)(十七)肺部脹悶 (30)第十七章心臟血液、循環系統疾病 (30)(一)治療心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心絞痛 (30)(三)狹心症(心肌梗塞) (30)(四)血管硬化 (30)(五)膽固醇過多 (30)(六)冠心症 (30)(七)胸口兩旁痛悶 (30)(八)心悸 (30)(九)心跳過速 (30)(十)心律不整 (30)(十一)心臟麻痺 (30)(十三)心臟病 (30)(十四)心臟衰弱、心臟無力 (30)(十五)強心 (30)(十六)心下脹 (30)(十七)心臟瓣膜病 (30)(十八)心臟內膜炎 (30)(十九)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30)(二十)風濕性心臟病 (30)(二十一)高血壓 (30)(二十二)舒張壓過高 (30)(二十三)心臟擴大、心臟肥大 (30)(二十四)心臟性喘息 (30)(二十五)靜脈瘤 (30)(二十六)白血球過多(血癌) (30)(二十七)白血球過少 (30)(二十八)紅血球過少、再生障礙性貧血 (30)(二十九)止血 (30)第十八章肝膽疾病 (30)(一)治療肝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膽疾病常用穴道 (30)(三)肝炎 (30)(四)肝硬化 (30)(五)肝癌 (30)(六)肝昏迷急救 (30)(七)黃疸病 (30)(八)肝火旺 (30)(九)膽囊炎 (30)(十)膽結石 (30)(十一)膽結石痛止痛 (30)第十九章上消化道疾病(脾胃) (30)(一)治療脾胃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胃疾病常用穴道 (30)(三)胃病 (30)(四)胃潰瘍 (30)(五)胃酸過多 (30)(六)胃穿孔(胃潰瘍) (30)(七)胃出血 (30)(八)急性胃炎、急性胃痛 (30)(九) 反胃、嘔吐 (30)(十) 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30)(十一)腸胃不適劇吐(神經性妊振嘔吐) (30)(十二)中毒(含食物、藥物中毒) (30)(十三)胃脹氣 (30)(十五)消化不良 (30)(十六)食慾不振 (30)(十七)調胃腸機能、促進消化能力 (30)(十八)胃下垂 (30)(十九)胃癌(含胃腺癌) (30)(二十)十二指腸潰瘍 (30)(二十一)脾腫大(痞瑰) (30)(二十二)脾臟發炎 (30)(二十三)胰臟炎 (30)(二十四)打嗝、呃逆 (30)第二十章下消化道疾病(大腸、直腸) (30)(一)治療腸道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急性胃腸炎 (30)(三)急性腸炎 (30)(四)慢性腸炎 (30)(五)腸癌 (30)(六)腸出血 (30)(七)小腸脹氣 (30)(八)小腹脹 (30)(九)盲腸炎、闌尾炎 (30)(十)十二指腸潰瘍 (30)(十一)腹痛 (30)(十二)便秘 (30)(十三)痔瘡 (30)(十四)大便脫肛 (30)(十五)直腸炎 (30)(十六)五更泄 (30)(十七)絞腸痧 (30)(十八)疝氣、小腸疝氣 (30)第二十一章泌尿系統疾病(腎、膀胱、尿道) (30)(一)治療腎臟疾病常用穴道 (30)(二)治療泌尿道疾病常用穴道 (30)(三) 急慢性腎臟炎 (30)(四)尿蛋白過高 (30)(五)腎孟炎 (30)(六)水腫(腎炎引起) (30)(七)四肢浮腫 (30)(八)腎結石痛 (30)(九)小便癃閉 (30)(十)膀胱炎 (30)(十一)膀胱結石 (30)(十二)尿道結石 (30)(十三)尿道炎 (30)(十五)小便痛 (30)(十六)小便出血、血淋 (30)(十七)頻尿、尿意頻數 (30)第二十二章生殖系統疾病 (30)(一)補腎氣常用穴道 (30)(二)男子腎虧 (30)(三)遺精 (30)(四)陽萎早洩 (30)(五)前列腺腫大 (30)(六)攝護腺腫大 (30)(七)睪丸癌、睪丸炎 (30)(八)陰囊水腫 (30)(九)陰莖痛 (30)(十)龜頭炎 (30)(十一)隱睪症 (30)(十二)疝氣、小腸疝氣 (30)(十三)花柳病 (30)(十四)梅毒、淋病 (30)(十五)縱慾寒痺 (30)第二十三章婦科疾病 (30)(一)治療婦科疾病常用穴道 (30)(二)赤白帶 (30)(三)陰道炎 (30)(四)陰道癢痛 (30)(五)陰門腫、陰腫 (30)(六)子宮瘤(子宮癌、子宮炎) (30)(七)子宮痛 (30)(八)子宮病 (30)(九)卵巢炎 (30)(十)月經不調 (30)(十一)崩漏 (30)(十二)經閉 (30)(十三)經痛、痛經 (30)(十四)乳房腫痛 (30)(十五)乳腺炎 (30)(十六)乳癌、乳腺瘤 (30)(十七)性冷感 (30)(十八)女子腎虧 (30)(十九)不孕 (30)(二十)輸卵管阻塞 (30)(二十一)流產(含預防流產) (30)(二十二)安胎 (30)(二十三)難產 (30)(二十五)產後風、月內風 (30)(二十六)回乳 (30)(二十七)更年期婦女煩躁易怒 (30)第二十四章小兒疾病 (30)(一)小兒夜哭(膽虛所引起) (30)(二)小兒驚風 (30)(三)小兒流口水 (30)(四)小兒肺炎 (30)(五)小兒氣喘 (30)(六)小兒疳積、食多而瘦 (30)(七)小兒麻痺 (30)(八)小兒高燒 (30)(九)小兒高燒導致角弓反張、熱痙攣 (30)(十)小兒嘔吐發高燒(輪狀病毒感染、腸胃型感冒) (30)(十一)小兒重舌 (30)(十二)小兒痄腮(腮腺炎、耳下腺炎) (30)(十三)小兒痘瘡 (30)第二十五章內分泌疾病 (30)(一) 糖尿病 (30)(二)血糖過低 (30)(三)甲狀腺腫 (30)(四)甲狀腺機進亢進 (30)(五)甲狀腺眼突 (30)第二十六章皮膚疾病 (30)(一)各種皮膚病 (30)(二)過敏性皮膚炎 (30)(三)皮膚過敏、濕疹 (30)(四)蕁麻疹 (30)(五)皮膚騷癢 (30)(六)風疹 (30)(七)皮膚敏感 (30)(八)鵝掌風 (30)(九)手掌乾裂脫皮 (30)(十)富貴手 (30)(十一)手部皮膚病 (30)(十二)頸項部皮膚病 (30)(十三)瘰癧 (30)(十四)疔瘡(手背疔、腳背疔、人口疔) (30)(十五)腳上長疔瘡 (30)(十六)癰疳 (30)(十七)帶狀疱疹(皮蛇纏腰) (30)(十八)丹毒 (30)(十九)久年惡瘡 (30)(二十)惡瘤開刀、久不收口(傷口不收) (30)(二十一)切瘡瘍、刀傷、燙傷或手術後傷口潰瘍出水,久不收口 (30)(二十二)狐臭 (30)(二十三)多汗症 (30)(二十四)汗異症(盜汗、自汗) (30)(二十五)臉部腫癢症 (30)(二十六)酒皶鼻(紅鼻子) (30)(二十七)青春痘 (30)(二十八)牛皮癬 (30)(二十九)美容針灸 (30)(三十)黑斑 (30)(三十一)脂溢性掉髮 (30)(三十二)銀屑病 (30)(三十三)靜脈瘤 (30)(三十四)脂肪瘤 (30)(三十五)耳後之頭部瘡瘤 (30)第二十七章痧症 (30)(一)各種痧症 (30)(二)羊毛痧 (30)(三)猴痧 (30)(四)絞腸痧 (30)第二十八章其他雜病 (30)(一)乾霍亂 (30)(二)霍亂 (30)(三)霍亂轉筋、霍亂抽筋 (30)(四)調元氣、提神 (30)(五)解酒醉 (30)(六)解暈針、或針灸後感到不適 (30)(七)解經血錯亂 (30)(八)解食物中毒、解藥物中毒 (30)(九)解毒蟲中毒、解性病中毒 (30)(十)解尿酸 (30)(十一)解暈車、解暈船 (30)(十二)解邪祟、妖邪鬼迷 (30)(十三)解救穴、急救用穴 (30)(十四)解汗流不止 (30)(十五)中暑急救 (30)(十六)嘔吐不止急救、止吐 (30)(十七)解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 (30)(十八)解疼痛、止痛 (30)(十九)昏迷急救 (30)(二十)解流血不止、止血 (30)(二十一)解疲勞、精神疲勞 (30)(二十二)解睡中咬牙 (30)(二十三)解紅腫、腫大 (30)(二十四)降火氣 (30)(二十五)降肝火 (30)(二十六)減肥 (30)(二十七)增高 (30)(二十八)麻醉止痛 (30)(二十九)補腎氣常用穴道 (30)第一章腦神經內外科、顏面神經疾病(一)頭痛1血虛頭痛: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配通關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李家琪博士耳郭单穴治验
耳郭单穴治验在耳穴治验中,发现部分单穴具有独立治病之效,个别病虽未能痊愈,但减轻症状,缓解病情的作用则相当明显。
(一)外耳穴治诸晕症眩晕是一种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轻者有头重足轻如乘舟之感,重者则恶心、呕吐、天旋地转。
应用本穴能起到迅速解除眩晕的作用。
1、取穴:外耳穴。
该穴位于紧贴耳轮脚外缘,与肝穴、阑尾穴连线的交会点上。
2、治疗方法:(1)用3mm粗的探棒(或火柴棒头代替按压该穴2-5分钟。
根据病情发作情况,每天酌情增加按压次数。
(2)用8mm方块的橡皮膏,将3mm大小的贴压物贴压在该穴,让病人一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
(3)在该穴外注入级生素B1,或蒸镏水,每次0.05-0.1ml。
经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处理后,一般5分钟左右症状即有明显的减轻,并可逐渐解除。
3、典型病例:患者马××,女,40岁,患美尼尔氏综合症多年,每年发作5-7次不等。
每次发作均呈现外物旋转感、恶心、呕吐,必须闭目卧床休息5-7日方渐愈。
1988年4月突然发病后,即在眩晕穴贴压治疗。
当日症状减轻, 第2日眩晕基本消失。
经观察,半年无复发。
(二)皮质下穴治头痛头痛是大脑皮层对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伤害性刺激的一种反应。
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及痛的性质、部位较为复杂,因此,遇到头痛病人,依靠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弄清病源病因是很必要的。
但在有时病因一时尚无法查清楚的情况下,先急病人所急,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头痛缓解,在临床中是有意义的。
1、取穴:皮质下。
此穴位于对耳屏内壁的前沿。
在治疗偏头痛时,一般取对侧耳穴效果较好。
2、治疗方法:(1)以前述探捧按压该穴2-5分钟。
(2)用5mm见方的橡皮膏,将喉症丸,莱服籽、高梁籽或王不留行籽等贴压在该穴,让患者每天酌情自已按压数次,每次3-5分钟。
(3)常规消毒后,用皮内针(或耳针、锨针)在该穴埋针治疗,一次可埋针3-5天。
经用上述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耳背穴管见
耳背穴管见
李家琪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1991(010)001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李家琪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4.2
【相关文献】
1.按压耳甲腔心穴与耳背心穴的心电图观察 [J], 陈又新;王叔征
2.尺泽穴耳背刺血治疗急性扁桃腺炎84例 [J], 王凤智
3.耳背压穴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J], 郑德福
4.耳背压穴加针刺治疗足跟痛46例(摘要) [J], 董新高;江抗美;陈平;伏宜赞
5.点刺大椎穴配合耳背放血外敷冰硼散治疗痤疮102例 [J], 苏佩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家琪教授:耳穴诊断技术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理论与现实
李家琪教授:耳穴诊断技术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理论与现实祖国医学有许多简易诊断方法,几千年的丰富实践,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如“切脉”可以根据寸、关、尺脉象的浮、中、沉或迟、数的各种形态状况,并应用表、里、阴、阳、虚实、寒、热的八纲辩证,对全身症状可以提出总的概括来。
而耳穴诊断则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脉象提供的重点信息,通过仔细探测,即可以较详细的找到患者的病变部位和有些病变的性质及原因。
例如,患者左关脉弦紧洪大,多提示肝火旺盛,常出现头昏耳鸣、口苦咽干,四肢乏力,失眠烦躁等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症状。
1. 通过耳郭视诊观察:若口区有起皮,则患者可能有慢性咽炎。
2. 用耳穴触诊检查右耳肝区:若其白色软骨向下超过耳轮脚的水平延伸线,则多数患者脂肪肝;若肝胆区有黄豆大结节或条状密集,则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炎史或超声波检查异常。
3. 用耳穴探棒触诊:若肝阳1和肝炎点呈阳性,则多提示患有慢性肝炎;若耳尖至肝阳1穴压之不起,弹性差,则其肝炎为活动期,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 多数增高;若腹痛点和艇中呈阳性表现,则患者多有肝痛和腹胀的症状;若结节内穴呈阳性,则患者易动肝火,脾气急躁;若内耳穴同时呈阳性,则大部分患者有神经性耳鸣(肝气逆,则头晕、耳鸣不聪);假若大肠和直肠下段穴也同时有阳性表现,则多数患者因对动物脂肪油脂的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大便溏泻,运用耳诊很快就能作出诊断。
除此而外,中医还有许多较简易的诊断方法,如看食指风、气、命三关对小儿疾患的诊断;望舌对三焦疾患的诊断;望面部气色对内脏病变的诊断;其它像经络腧穴触诊、手掌压诊、足板压诊等在临床上都有一定意义。
再如下唇内小米粒样丘疹、眼巩膜蓝斑、舌面红点等对肠道寄生虫的诊断;上唇系带结节、巩膜红筋、痔点共同对痔核性质、数量及位置的诊断;天突脉、乳晕、拇指甲、中指等对早期妊娠月份的诊断等,在临床上和耳诊结合起来都很有价值。
至于中医的脏腑辨证,对提高耳诊综合分析的能力,更具有决定的意义。
耳后聪穴埋线治疗耳鸣
6耳后聪穴埋线治疗耳鸣312例报告耳鸣在临床上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客观性耳鸣即他人也能听到l,而主观性耳鸣为患者主观感受到的耳鸣。
耳鸣系耳科常见的多种疾病引起的症状,是较为难治的多发病。
自1980年至1994年间,我们采用耳后聪穴埋线(以下简称耳后埋线)治疗耳鸣312例。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性202例,女性110例;年龄7岁至62岁。
耳鸣史2天至20年不等.部分病例经中医治疗。
二、治疗方法将3个“0”号的铬制肠线分段剪成约0. 2cm~0. 3cm长,放于盛75%酒精的细菌培养皿中消毒备用。
高压消毒的22号小儿腰穿针针芯抽出约lcm ,将备用肠线插入针管内备用采用2. 5%碘酒及75%酒精先后消毒耳后沟之上部皮肤,将耳廓牵向前外拉紧皮肤,位于耳后皱壁上窝沿耳廓软骨后缘.即为耳后聪穴,应避开血管,将针尖快速垂直刺进乳突骨衣外.再向前内指向鼻梁.约进针1.5cm左右.明显得气后.提插捻动3~4次.将针缓缓向外拔出,同时推进针芯,把肠线推人组织内,拔出腰穿针,用无菌棉球压迫针眼止血。
每周一次,一般连续四次为一疗程。
必要时可行第二疗程。
三、治疗效果(一)疗效标准(以患者主观感觉判定)。
(1)治愈:耳鸣完全消失。
(2)显效:耳鸣明显消退。
(3)有效:耳鸣部分消失或减轻。
(4)无效:耳鸣无变化。
(二)疗效:见附表。
从临床应用看来,对于神经性耳鸣治疗疗效良好,治愈占18.4%显效占36.8%,效率93. 6%。
讨论采用耳后埋线治疗耳鸣.具有取材简单.操作容易掌握的特点,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埋线比针灸间隔时间长.节省时间.每周只需埋线一次,费用少,治疗效果良好,尤其对神经性耳鸣效果明显.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本组病例,由于埋线过浅,有4例导致耳后皮下包块,一般1 ^- 3周可消失,有包块者不宜再埋线治疗。
由于针刺部位与耳廓接近,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虽然本组尚未发现耳廓软骨膜炎合并症,但是.一定严格按规程操作.注意无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耳郭同一穴区,其前、背两面神经分布有基本一致的共同性的规律。 4.耳郭现有穴位名称或功能,具有前、背一致性,或近似一致性。 因此,耳郭同一区穴(不论其前面或背面)只要有一个穴位就可以了。 (二)耳穴前、背面的物理特性 一、耳穴前、背面良导点 笔者用河南省洛阳市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改进型耳穴探测仪, 对门诊病人中能反应脏 腑、肢体、器官的20个有代表性的耳穴,进行了2280穴的耳穴前(正)面与背(后)面探测, 结果其中2143穴次获得一致,总符合率为94%。 (一)实验方法 首先将手握极改为心电图用夹式极,固定于内关穴,探测极改为弹 簧式可调恒定压力探头 (恒定压力300g) , 机器电流强度调整至上耳根穴在300g压力下刚出 现声音为限。按照先脏腑;后躯干,再探测四肢与头面部的顺序,先探查耳部前面穴,并将 良导点作记,后查耳背面,也将良导点作记。探测中要保证探针和耳郭垂直,不重复,探头 呈圆形,其直径不应小于2.5mm。每穴按压时间要一致。探测结束后,用带光导线维管的 激光“针”(光斑直经控制在3mm),对准耳前良导点,观察耳背良导点标记,凡是在同一光斑 范围内者为一致。 (二)良导点标准 耳郭一律不作按摩或洒精擦拭,探测中凡是该机出现持续声音、 或氖气灯持续发亮为良导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三)探测结果 在耳郭前面出现的2280穴次良导中,耳背同一穴区出现良导点2143 2 次。前、背符合率为9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x =1.25,p>0.05),证明 耳郭良导点的出现具有前、背面一致性(表1、2、3) 。 表1 耳甲部(脏腑穴) 穴 位 心 肝 脾 肺 肾 贲门 小肠 艇角 合计 良 导 点 耳前良导数 耳背良导数 百分数(%) 50 47 94 200 200 100
中枢、天顶(治神经衰弱、荨麻疹) 枕小神经、麻疹区(治神经衰弱、荨麻疹) 医仑(治治扁桃体炎) 轮 6(治扁桃体炎) 背特异区(诊断肿瘤) 肿瘤特异区(诊断肿瘤)
阳合(主胸痛) 肺(治胸痛) 甲状腺 甲状腺
由前表可以看出, 耳郭前面的穴位同耳背穴不论从名称或功能方面看, 是大体一致或相 近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1.前、背名称相同,如脏腑穴; 2.穴位所代表的肢体器官分布规律前、背相一致;如四肢躯干穴; 3.属于同穴异名,如头面部穴位; 4.名称不同但功能或主治相同,如功能点穴位。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非同一穴区,耳郭前、背面穴名和功能各不相同,因不属于 本篇讨论的范畴,留待以后讨论。 四、小结 1.耳穴一穴多功能的特性,是造成耳穴混乱、重叠的主要原因之一。 2.耳郭的平均厚度范围为2-5毫米,而耳针的直刺有效深度为2-3毫米,因此不论从 耳郭前、背面进针其有效部位是2-3毫米深的同一特定区(段) 。从两面针刺所获得的针 刺效应具有一致性的规律。
4.3± 0.119 4.46± 0.09
254± 0.087 2.6± 0.05
253± 0.1 255± 0.091
4.5± 0.13 4.63± 0.0919
60
统计学显著性测验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耳郭的外形差异无意义(P>0.05) 。测量中 发现 6 岁前组中最大耳郭横径(由耳屏外缘至耳轮外缘间距离)为 32 毫米,其竖长(由耳 尖至耳垂下缘间距离)为 76 毫米;而成人组中最小耳郭只有 22x43(毫米) 。儿女大于父母 耳郭的现象也非鲜见,如陈某某,女,30 岁,本市某厂工人,身高 162 厘米,体重 48 公斤, 耳郭为 25x55(毫米) ,其女 2 岁半,耳郭为 28x57(毫米) 。再如李某,女,34 岁,身高 1.7 米,体重 60 公斤,市某厂工人,其耳郭为 26x63(毫米) ;其子李鹏,男 6 岁,耳郭为 27x65 (毫米) 。 从耳郭来看:只有对耳轮下部分的厚度与年龄组有关,6 岁前组与 17 岁以上组之间差 异显著(P<0.01) 。其余各部分的厚度同年龄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郭 各部分的均数依次为耳垂>对耳轮下>对耳轮上>耳轮>耳甲。耳郭总的厚度范围。 平均在 2-5 毫米之间。 2.进针深度与针刺效应 耳针的一般习惯直刺进针深度为 2-3 毫米以不穿透耳郭对应面的表皮为限。这样,无论 从耳郭的前面进针或是耳背进针, 其针尖所刺有效部位, 都应属于大致同一区域 (见图 )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从耳郭正面或背面针刺,其所获得的针刺效应也应是基本一致 的。这样,耳郭(不论前或后面)只需要一面有穴位就可以了,如果耳郭前面已有了穴位, 其对应的耳背新增穴位实无必要了。 二、从耳郭的神经分布谈耳背穴功能 现代解剖学证实,人类耳郭上的神经分布循一定的规律: 1。耳郭上部 耳轮结节周围(包括耳舟、对耳轮上脚、三角窝的一部分) 。其前面和背面 均受枕小神经支配; 2.耳轮的其余部分、耳垂、耳舟、对耳轮、三角窝等处耳郭的前面和背面均属耳大神经部 区; 3.耳甲腔、耳甲艇、耳轮脚根部、三角窝的一部分等处,耳郭前面和背面均由迷走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和混合支分布; 4.外耳道前壁、耳屏、耳轮脚上部、三角窝近耳轮处,其内面和外面均属三叉神经耳颞支 分布区
百分比(%)
91
2
90 X =0.83
62.5 P>0.05
99
100
99
96
二、耳郭前、背面电阻测定 笔者采用上海市亚光电工仪器厂生产的850便携式试验器(惠氏顿电桥) , 对58例脑血 管患者的耳郭95个穴进行了测定,测出500kΩ以下低电阻点36穴计514次,前面穴平均电阻 为229kΩ,这514穴次对应而(耳背学)的平均电阻值为266kΩ,与疾病无关穴的前面平均 电阻为704kΩ,其耳背与疾病无关穴位平均电阻值为7485kΩ。证明了生理、病理反应点在 耳穴的前面和背面的分布具有互相对应性,它们与正常耳穴平均电阻值的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一)测定对象 均系临床确认的脑血管病患者计5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最 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4岁。经临床确认脑动脉硬化者33例。功能性脑血管 病25例。 (二)测定方法 将电桥无关电极定于内关穴。探测极选用压力300g恒定探棒。测试 时先调10-m10倍北率旋扭,后调1-9999Ω的精调旋扭待指针指“0”位,记录其欧姆(Ω)值。 先测耳郭前面穴位,后测耳背对应点穴。 (三)测定结果 在95(穴)58(人)的探测中,测定出与疾病无关耳穴电阻平 均(耳前)7040-7485kΩ(耳背) ,与疾病有关耳穴电阻耳前平均为229.8kΩ,耳背平均为 226kΩ,这些低电阻点共36个,最少出现2次,最多出现54次,其中肝、额、心脑、腰、口、 目2等10个穴位低电阻点的出现率占总良导穴数69.7%(表4) 。 表4 穴 36 30 20 10 数 36个低电阻穴的分布状况及电阻值 穴 次 数 百分比(%) 514 505 487 357 100 98.2 94.7 69.7
耳郭前、背两面神经分布示图 由图可见,耳郭同一穴位(区域)的前面和背面,都是受同一神经的支配,若从神经学 的观点来解释耳穴功能,那么其穴区的前面和背面的功能和效应,应具有一致性的规律。 三、耳郭同区域前、背名称或功能对照 根据几年来国内、外已经发表或出版的著作文献资料(Z 8、9、10) ,我们选取了一部 分有代表性的耳背穴同耳郭前面原有穴位名称作一对照, 以此探讨耳郭前、 背两面同一穴区 功能的一致性。 1.脏腑穴位 耳背穴 耳前穴 对应穴 2.头面部穴位 耳背穴 耳前对 应穴 百灵(治头 病失眠) 皮质下(治 头痛失眠) 医山(治 晕) 眼耳(治 晕) 视 床 目1 视床下 部 目2 前视床部 眼 后视床下部 面颊 延髓桥部 颈椎 心 心 肝 肝 脾 胃 肺 肺 胆 胆 小肠 小肠 膀胱 膀胱 坐骨(腰痛) 肾炎点 腰痛
·第二节 耳背穴特性的研究
(一)耳背穴管见 耳背穴起源很早,我国清代张振 (1844—1911)所著《厘正按摩要术》一书中,就介 绍了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在耳郭背面的反应规律,与近代耳郭前正面的心、肝、脾、 肾穴很接近。其中肝、肺、脾穴与现代的肝、肺、胃穴位基本前后对应;而古代的心穴与现 代的神门穴(心主神)前后对应;古代的肾穴又与现在的脑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相 对应。 60 年代起,随着耳针事业的飞速发展,新的耳背穴也应运而生,这对促进耳针事业的 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定穴标准和严格的科学验证,也出现了一些臆 想和推导出来的“新”穴 ,加之耳穴本身所具有的一穴多功能的特性,接着又出现了仅根 据某一种功能就命名一个新穴(或功能点)的现象,例如:位于对耳屏内侧的脑穴(原名皮 质下)及其外侧的聪额穴、本来就是脑颅的代表区,具有治疗(或协助诊断)与脑部有关疾 病的功能或作用。 随后, 在该穴区域就分出了血压调节中枢、 丘脑下部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呼吸中枢以及抑郁区、 强迫观念区等①②。国外有的学者则更进一步将该穴区变成人脑的绝 对投影化,详细标出颞部横脑回、穹窿、顶部皮质、盖部、海马、延髓桥部、前头叶、丘脑、 后下丘脑、前下丘脑以及蝶骨、颞骨、额骨、顶骨、枕骨和颈总动脉……等。在该区的耳郭 背面也出现了小脑、黑斑(黑质) 、延髓桥部、后视床下部基底动脉、中动脉、颞下颌关节 以及面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食管神经丛……等③④⑤。
平均电阻kΩ 229.8 239 237 226
36个低电阻穴的前、后对照(表5) 表5 耳郭36个低电阻点前、背对比 部位 穴位数 穴次数
耳前电阻均数(kΩ) 耳背电阻均数(kΩ)
耳甲部 10 203 233 359
2
30 28 93 X =0.259
30 27 90 P>0.05
30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0
40 37 92.5
30 18 60
30 12 40
440 396 90
表2 穴 良 导 点 耳前良导点 耳背良导点 百分比(%) 200 188 94 位 枕
对耳轮部(颈、躯干、下肢穴) 颈 150 137 91 X =0.158
3.四肢、躯干部穴位 耳背穴 耳前对应穴 4.功能点穴位 耳背穴 耳前对应穴 耳背穴 耳前对应穴 耳背穴 耳前对应穴 降压沟上 上降压点 降压沟中 下降压点 感冒点 退热 腰病 肾炎点 肺平(气短) 胸外(肺气肿) 镇静 神门 手、腕、肘 指、肘、肩 足 踝趾 股关节 髋、膝 生殖器 盆腔 脊柱 腰椎 背脊 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