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导航系统半物理仿真研究
基于半实物仿真平台的组合导航评估系统设计

( 1 . S c h o o l o f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a n d O p t o — E l e c t r o n i c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1 , C h i n a ; 2 . S p a c e S t a r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 L t d .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6 , C h i n a )
g u l a r a n d l i n e a r mo v e me n t . Re a l — t i me n a v i g a t i o n a l g o it r h m a n d i t s e v a l u a t i o n a r e a v a i l a b l e b a s e d o n t i me s y n —
T h e t r a j e c t o r y i s g e n e r a t e d b y a s i m u l a t i o n c o m p u t e r . A G N S S s i g n a l s i m u l a t o r c a n t r a n s mi t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i g — n a l u n d e r c o n t r o 1 . T r i a x i a l t u nt r a b l e a n d c u r e n t i n j e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a c c e l e r o m e t e r a l e u s e d t o s i m u l a t e a n -
基于MIMU的SINS/GPS/EMC组合导航系统半物理仿真研究

Ab t a t Ba e n t e c r c e itc fl w。 o tMI sr c s d o h ha a trsi so o c s MU,a n v lS NS o e I /GPS /EMC i t g ae a i n e r t d n v- g t n s se sr c u e a d r lv n l n fle r e in d Afe sn h a i y t m tu t r n e e a tKa ma tr a e d sg e . t ru i g t e EMC t a u e a i t o i o me s r zmu h fro fei g t e MI o fs tn h MU ̄ s o t g h ra e,t e — h sc lsmulto e u t e n tae t a h I /GP / he s mip y i a i ain r s ls d mo sr t h tt e S NS S EMC i t g ae a ia in s se c n s f c e ty o e c me t er o ho c mi g ,i r v h o ii— n e t d n v g to y tm a u in l v r o h i wn s r o n s mp o e t e p st r i t o nng a c r c n y tm ei b l y g e ty,a l s t e r q ie n r a c r c fl w- o tMI i c a a y a d s se r la ii r al t s wel a h e u r me tf c u a y o o c s MU o c u d be b o d ne tg e te tn . o l r a e d a r a xe t Ke r I e ta a i ai n y wo ds n riln vg to Ka ma i e S multo l n fl r t i a in
空间望远镜精细导星解算及光闭环半物理仿真验证

博士学位论文空间望远镜精细导星解算及光闭环半物理仿真验证作者姓名:陈怀宇指导教师: 尹达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学位类别: 工学博士学科专业: 物理电子学培养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9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或致谢。
作者签名:日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遵守中国科学院有关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中国科学院有权保留送交学位论文的副本,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可以按照学术研究公开原则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公布该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及延迟公开的学位论文在解密或延迟期后适用本声明。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Fine Guidance Sensor Processing and Optical Closed-loop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in Space Telescope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ree ofDoctor of Engineeringin Physical electronicsByChen HuaiyuSupervisor:Professor Yin Dayi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March 2019摘要摘要空间天文望远镜作为研究宇宙起源、恒星演化和暗物质等前沿物理学问题的重要实验观测设备,需要对目标保持长时间凝视来获得高质量的天文观测结果。
基于VxWorks的卫星半物理仿真系统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T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仿真技术综合了当代科学技术中多种现代化尖端手段,在科学技术领域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半物理仿真作为仿真技术的一个分支,涉及的领域极广,包括机电技术、液压技术、控制技术、接口技术等。
从某种角度上讲,一个国家的半物理仿真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代表其整体的科技实力。
航天器地面仿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地面试验阶段就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仿真试验。
半物理仿真试验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空间飞行状态,验证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的诈确性和合理性,检验控制系统性能。
结合国家863计划“小型智能飞行机器人系统研究项目”,本文研究了了一种半物理实时仿真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讨论了VxWorks和MATLAB实时工作IN(Real-TimeWorkshop)的实现机制,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分别对VxWorks和MATLAB进行了相关配置,建立了联合实时仿真环境。
其次,以卫星对地定向姿态轨道控制系统为目标,在上述仿真环境的支持F,Jr发了无转台的半物理仿真试验系统。
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并为今后整个控制系统的半物理仿真奠定了基础。
最后,研究了如何通过网络编程实现实时仿真数据的传送。
通过该实时仿真数据驱动SatelliteToolKit动画演示,直观显示卫星当前情况下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半物理仿真;实时工作州(RTW);VxWorks设备驱动程序;网络通信竺苎鎏:!些尘兰三兰丝::兰竺生兰AbstractByintegratingmanykindsofadvancedtechnology,simulationisnowplayingaveryimportantroleinthefieldofscienceandtechnology.Asabranchofsimulationtechnology,semi-physicalsimulationconsistsofvariousparts,suchaselectromechanicaltechnology,hydraulicpressuretechnology,control,interfacetechnologyandsoon.Insomeway,thelevelofsemi·physicalsimulationrepresentsthelevelofscienceandtechnologyofacountry.Itisself-evidencethatthegroundsimulationisimportantandessentialforaspacecraftproject.Duringthegroundtestperiod,thespacecrafthastoaccomplisha11kindsofsimulationtest.Thesemi,physicalsimulationcansimulatetheon-orbitflightsituationaccurately,whichcanverifywhethertheschemedesignandtechnologydesignofcontrolsystemareproperandreasonableornot.Itcanalsotestthesystemperformance.Myprojectcomesfromtheoneofthe“863plant”intheperiodofthetenth“five—yearplan’’:”theChineseRoboticFree-flyingSpaceSystem(ChiRoSS)”.Inthispaper,asemi-physicalreal—timesimulationmethodisproposed.Firstly,themethodofVxWorksandMATLABReal—TimeWorkshopisdiscussedandanalyzed.BysettingconfigurationsofVxWorksandMATLABrespectively,thecombinedreal.timesimulationenvironmentisintroduced.Secondly,underthecombinedreal-timesimulationenvironment.asemi—physicalsimulationsystemwithoutrotarytableisdeveloped,whichisusedtotesttheattitudeandorbitcontrolsystemofthesatellite.Theresultindicatesthatthecontrolarithmeticisefficientandfeasible.Lastly,thepaperadoptsnetworkprogramtoimplementthetransmissionofreal-timesimulationdata.Thereal—timedataareusedtodisplaycomputeranimationthroughSatelliteToolKit,whichcanshowthesatellitestatusvisualizedKeywordssemi-physicalsimulation,real-timeworkshop,VxWorks,devicedriverprogram,networkservice坠竺堡三些叁兰』兰丝尘兰竺丝兰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是研究和解决如何使空|、RJ飞行器(又称航天器)进入外层空间并有效工作、探索、丌发和利用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分布式卫星SAR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一、实时半实物仿真系统概述
实时半实物仿真系统是指在仿真过程中,使用部分真实硬件代替全部软件仿 真,以提高仿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和硬件实物仿真的优点, 同时避免了全部硬件仿真的成本和风险。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领域,实时半实物 仿真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关键技术分析
1、多源信息融合
感谢观看
优点: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同时降低对单一 传感器或信息源的依赖,减少故障发生的风险。
缺点: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实现复杂度较高,数据处理量大,对计算能力的 要求较高。
2、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是一种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它通过对系统模型和测量噪 声的统计特性进行在线估计,实现对系统状态的高精度估计。在飞行器导航与控 制中,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可以对导航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减小噪声和误差对 导航精度的影响。
四、结论
实时半实物仿真系统关键技术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和重要意义。通过对多源信息融合、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关键技术的 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来实现实时半实物仿 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实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将会得 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3、数据处理: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 理,得到高精度的SAR图像;
4、系统建模:建立准确的卫星SAR系统模型,包括雷达信号传输、地面目标 反射、验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分布式卫星 SAR半实物仿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5、实验验证:通过大量实验验 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数据处理算法的优化:进一步探索和研发更高效、更精确的数据处理算 法,提高分布式卫星SAR半实物仿真的图像质量和精度;
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与效果对比研究

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与效果对比研究引言:船舶导航是航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导航设备和技术能够确保船只的安全航行。
在航海导航中,天文导航作为一种基于天体观测的传统导航方法,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兴的技术对天文导航设备提出了挑战,如卫星导航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
因此,研究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和效果对比,对于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导航技术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介绍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其次,探讨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方法和技术;最后,通过与其他导航技术的对比研究,评估船用天文导航设备在航海导航中的效果和优势。
一、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船用天文导航设备是通过观测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利用航海天文学和天文测量学的原理,来确定船只的位置和航向。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角度来计算船只的纬度、经度和航向。
使用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天体仰角和星等方位法。
在天体仰角法中,船只观测天体的仰角,并结合时间和天体的赤纬和赤经,利用天体仰角计算出船只的纬度和经度。
在星等方位法中,船只通过观测某一恒星的高度和方位角,结合已知的恒星坐标和赤经,计算出船只的纬度和经度。
然而,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依赖于天气和天体的可见性。
在阴天或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天体的观测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导航的准确性。
此外,观测天体位置时需要准确的天文数据和计算方法,对于船员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文学知识和技能。
二、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方法和技术为了评估和优化船用天文导航设备在实际航海中的应用效果,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成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各种天文导航场景,并对导航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船用天文导航设备的仿真模拟需要准确的天文数据和船只的参数信息作为输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ω 2 vω ) = arctan( ) g g • d ⎡ vω ⎤ g ( v ' ω + vω ') γ = arctan( ) = dt ⎢ g ⎥ g 2 + v 2ω 2 ⎣ ⎦ a g
1
系统结构
天文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轨道发
收稿日期:2004-11-29 修回日期:2005-07-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74086) 作者简介:全 伟(1977-), 男, 山东临沂人, 硕士, 研究方向为导航。
• 353 •
第 18 卷第 2 期 2006 年 2 月
⎡Xc⎤ ⎡ Xi ⎤ ⎢ Y ⎥ = Cic ⎢ Y ⎥ ⎢ c⎥ ⎢ i⎥ ⎢ Zc ⎦ ⎥ ⎢ Zi ⎦ ⎥ ⎣ ⎣
星图畸变校正
导航
图 3 天文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流程图
以视场采用 8°×6°,单星敏感器模拟器为例,在此视场 下以任意光轴为中心生成的星图中, 所含的星点的个数必小 于 85, 因而如果提取的星点个数 N 大于 85 即认为提取失败; 由于识别要求至少有 3 个星点,因而 N 要大于等于 3。对于 识别结果 M,由于计算姿态(飞行器的三姿态角:航向角、 俯仰角和横滚角)时要至少有三颗星的信息,构成 3×3 转 换矩阵,如果 M 小于 3,则导弹姿态解算不出来,只有 M 大于等于 3 时才能进行姿态确定和导航。
引
言1
随着自主导航技术的日趋成熟,商用 CCD 敏感器的日
生终端、星图模拟器、星敏感器模拟器和导航终端以及相应 的配套软件。实现如图 1 所示:
星敏感器模拟器 星光模拟器 A B 图形采集卡 CCD敏感器 液晶光阀 星图预处理及识别终端 导航终端 C D
益推广, 星光定位导航技术已越来越成熟。 它不依赖无线电, GPS 等导航手段, 在航天器进行深空探测和绕地飞行中具有 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都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1]。为实现 自主导航,快速且识别率高的星图识别算法必不可缺;但因 为航天实验费用大,对星图识别算法的最初实验测试,往往 不可能进行空间实时实验, 因此国内外均采用实验室半物理 仿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颖的天文导航半 物理仿真实验平台,它由实物部分(液晶光阀、CCD 敏感 器、图形采集器和处理终端)和仿真部分(飞行器轨迹发生 器和星图模拟器)组成。在此平台上,可检验样机和算法性 能,减少空中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为 工程样机提供合理参数,保证空中试验的安全可靠,它具有 很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则此时的光轴的指向( α , δ )为:
α = arctan(
Yc Zc ), δ = arctan( ) 2 +Y 2 Xc Xc c
1.2 星图模拟器
星图模拟器主要由星光星图模拟终端和液晶光阀组成。 模拟终端接收来自轨道发生终端的光轴数据,根据光轴指 向,在特定视场下选取满足条件的导航星,再将已选取的导 航星根据坐标变换原理,转换到 CCD 平面上,这样即可利 用图形显示技术将这些数据投影到显示终端上同时由分频 器提供给液晶光阀, 利用面光源由液晶光阀将电信号转换为 平行光束达到模拟无穷远处的星光的目的。 1.2.1 任意光轴特定视场下观测星的确定 使用 MonteCarlo 方法的随机取点法,在特定区域内任 选 一 星 敏 感 器 的 视 轴 方 向 (α 0 , δ 0 ) , 其 中 α0 ∈ (00 ,3600 ),
第 18 卷第 2 期 2006 年 2 月
Vol. 18 No. 2
全 伟, 等:天文导航系统半物理仿真研究
Feb., 2006
赤纬值有关。其对应关系式如下:
H ⎧ 360*2arcsin(W / 2RCos(δ 0 )) , RCos(δ 0 ) > ⎪ 2π Rcosδ 0 2 ⎪ H ⎪ 0 Range = ⎨180 , RCos(δ 0 ) = 2 ⎪ H ⎪ 0 360*2arccos((H- Rcosδ 0 )/ Rcosδ 0 )) , RCos(δ0 ) < ⎪ 360 − 2 π Rcos δ 2 0 ⎩
Hardware in-the-loop Simulation of Celestial Navigation System
QUAN Wei,FANG Jian-cheng
(School of Instrument and Optoelectric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中提取视场范围内的恒星[2],并存储这些星的基本信息。在 特定视场下, 通过透镜镜头可看到天球上的区域是固定不便 的假设此区域 S 的宽度为:W,高度为 H。已知将视轴从赤 道向南(北)极移动时,区域 S 所覆盖的赤纬跨度可认为是 相等的, 但是 S 所覆盖的赤经跨度 Range 则是同当前视轴的
• 354 •
第 18 卷第 2 期 2006 年 2 月
系 统 仿 真 学 报©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Vol. 18 No. 2 Feb., 2006源自天文导航系统半物理仿真研究
全 伟, 房建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由于航天实验费用大,为测试星敏感器性能和星图识别算法,需在地面构建天文导航半物 理仿真试验平台。从检验星敏感器性能、加快其样机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 设计构建了一个实用性强的天文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 着重介绍了此系统的组成、 结构和各模块的 功能;叙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相关性能指标。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最后利用所构建 的半物理仿真系统,对星图识别算法和星敏感器性能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系 统满足和达到了规定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星敏感器;星图识别;天文导航;半物理仿真 中图分类号:V448.2; 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6) 02-0353-06
Vol. 18 No. 2
系
统
仿
真
学
报
Feb., 2006
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轨道产生模块、 星图模拟模块、图形采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星图识别 模块、 定姿模块、 导航模块。 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轨道 产生 模块 星图 模拟 模块 图形 采集 模块 星图 预处 理模 块 星图 识别 模块
δ 0 ∈ ( −900 , +900 ) ,然后在 FOVx×FOVy 的视场内从基本星表
1.1 轨迹发生终端
轨道发生器作为捷联惯导系统仿真研究的基础,在此半物 理仿真系统中,为星光星图模拟终端提供光轴每时每刻的指向 数据,以便模拟终端生成星图;它由一台 PC 微机和相应的串 行通讯接口组成。思路:根据预先设定的轨迹信息(初始的位 置、俯仰角的变化、各运动状态的时间段等信息) ,先由轨迹 方程生成位置、速度、姿态等轨迹参数。再由每时刻的位置 信息, 结合坐标转换原理求解出相对应的地心惯性系下的光 轴指向数据,最后通过串口通讯接口传递给星光星图模拟终端。 1.1.1 轨迹参数的确定 输入信息为初始位置;各运动状态的时间段,与之相应
轨道发生终端
星光星图模拟终端
图 1 半物理仿真系统实现图
半物理仿真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轨迹发生器生成轨道数 据,并产生星敏感器光轴的轨道数据,通过串行通讯传输给 星图模拟器;星图模拟器根据每一时刻的光轴指向,生成特 定视场的恒星星图, 由分频器同时输出给星图显示屏和液晶 光阀,前者用于星图的直接显示,后者则将星图的数字信息 转换成电信号,通过面光源及液晶光阀产生平行光束,模拟 无穷远处的星光,此星光被 CCD 敏感器敏感,形成模拟信 号,经图形采集器采集由 A/D 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作为 原始星图数据,通过图像预处理系统进行背景分割、线性滤 波、畸变校正后转入星图识别系统,进行星体质心提取及星 图识别并解算导弹本体坐标系的三轴姿态; 导航计算机接收 三轴姿态数据结合大气模型计算出飞行器距离地面的高度 信息,将此高度信息作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量进行滤波,进 而完成导航。
式中 r 为旋转半径, ω 旋转角速度,v 为飞行器线速度,g 为重力加速度。 2) 位置的确定 位置的确定采用一阶算法对速度积分, 时间间隔取 0.01 秒,公式如下:
p(k + 1) = p(k ) + ∆tvn (k )
式中 vn 为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分量。 1.1.2 光轴指向的确定 设在 t 时刻飞行器相对于发射点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为 (Xi,Yi,Zi) ,由发射点惯性坐标系到地心天球惯性坐标 系的转换矩阵为 Cic,则 t 时刻飞行器相对于地心天球惯性 坐标系下的位置为(Xc,Yc,Zc)
的速度信息和姿态角信息。 1) 横滚角的确定 在航向角发生变化时,飞行器的横滚角必然发生变化, 用已提供所需的向心加速度。 由飞行器此时刻的力学方程易 得: 向心加速度: a = rω 2 横滚角为:
定姿 模块
导航 模块
图 2 系统功能模块关系
γ = arctan( ) = arctan(
针对天文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的模型设计, 此系统大体 分为:轨道产生、星图模拟、图形采集、图像预处理(细分 为背景噪声的分割、星图的滤波和星图的畸变校正) 、星图 识别(细分为星点质心提取和星图匹配识别) 、确定姿态和 导航。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此系统的流程如图3所示:
Abstract:Because of high spaceflight laboratory fees,it is impractical to take star-pictures real time in order to debug star sensor and test the algorithm of star map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star sensor,as well as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a new type of hybrid simulation system for celestial navigation was proposed. The configurations、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the system were ntroduce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system were described, which had the feature of flexi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At last,by using the hybrid simulation system,some algorithms of star map ident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tar sensor could be effectively verified by dynamical and statical test in this platform.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ystem meets the specified performance index. Key words:star sensor; star map recognition; celestial navigation; hybrid si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