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合集下载

中级财务会计简答题

中级财务会计简答题

第一章:总论1.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什么,明确财务会计的目标有何意义?主要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次要目标是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向公司股东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而公司管理层有义务向公司股东报告其旅行受托责任的情况。

2.权责发生制为什么也是财务会计的一项基本前提?开展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特别是进行会计确认必须正确运用确认基础。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权责发生制比收付实现制更具优越性。

3.什么是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财务会计是运用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和编制报表等专门方法,着重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其他经济事项进行反应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主要特点是:(1)从直接服务的对象来看,财务会计除了直接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之外,还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2)从提供信息的时态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提供有关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的会计信息;(3)从提供信息的跨度来看,财务会计主要是定期反映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情况;(4)从工作程序的约束依据来看,财会受外在统一的会计规范(如会计准则)约束;(5)从会计程序与方法来看,财务会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统一的、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

4.简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明确认定会计主体;准确判断主体形态;清楚划分会计期间;恰当选择计量尺度;正确运用记账基础。

5.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内容。

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可比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及时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明晰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重要性: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谨慎性: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公司治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公司治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二) 国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争论
(1) 公司内部权力机构相互制衡论。
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 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 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 制论。
(1) 控制所有者、董事和经理论。普罗兹(1998)认为,公 司治理是“一个机构中控制公司所有者、董事和管理者 行为的规则、标准和组织”
(2) 利益相关者控制经营管理者论。希克(1993) (3) 管理人员对利益相关者责任论。布莱尔(1999) (4) 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论。
狭义:钱颖一(1999):投资者、经理和职工。 广义:科克兰和沃特克、李普顿:谁受益与谁应该受 益的问题
公司治理学 第一章 总 论
公司治理学课程结构
总论 第1章
股份制度 第2章
公司治理
治理理论 第3章
治理主体 董事、监事 独立董事 高层管理 股票与债券 证券市场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的 & 关键词 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与内涵 第三节 公司治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案例讨论题 美国IBM公司的兴衰:公司治理的影响
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 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 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公司治理给出了多种解释,但还存 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把公司治理的目 的理解为相互制衡,而忽视了科学决策。二是更多关 注公司治理结构,而对了公司治理机制研究不够。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 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 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 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内部审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内部审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内部审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习题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控制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为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2.说明内部审计与独立性之间的关注。

内部审计的概念和独立性概念是一枚硬币上的正反面,内部审计离不开独立性,离开了独立性的内部工作就不能称之为内部审计。

3.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加强,内部审计的对象会发生什么变化?早期的内部审计,只局限于审查会计账目和财务报表,其目的仅仅在于纠正会计差错和揭露弊端。

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和生产经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审计也更加重要。

因此,内部审计的作用,已不局限于审查会计账目和财务报表,而且包括评价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并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4.内部审计的职能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是指内部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

内部审计有什么职能,有多少职能,这些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来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来决定的。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活动、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得以发挥的。

二、案例分析题1.分析甲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利弊。

公司的内部审计由总经理领导的体制,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完成评价经理层受拖经济责任的职责。

但是,这种体制能较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内部审计的意见、建议能受到经理层的重视。

2.用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说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应由党委(党组)下设置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

第二章内部审计职业习题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分析说明内部审计机构通过什么方式发挥作用?通过明确内部审计机构领导模式、职责权限、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发挥作用。

第一章 宪法总论

第一章 宪法总论

第一章宪法总论一、基本要求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宪政的概念,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熟悉: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结构、宪法规范及其特点、宪法渊源。

掌握: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

二、重点、难点1、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与法律相比较,宪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二)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一般法律的制定基础和依据(2)一般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无效2、宪法的分类(一)宪法的传统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二)宪法的实质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法定的宪法与现实的宪法3、宪政的概念宪政又称为“民主宪政”、“立宪政治”、“立宪政体”。

毛泽东将宪政与民主事实、民主政治、民主制度联系起来,揭示了宪政的实质内容和本质特征。

宪政的基本前提是制宪,即国家制定了宪法或者宪法性法律。

宪政的基本内容是民主事实的制度化,即民主制度,宪政的基本要义和核心内容是“人民主权”。

宪政的水平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程度。

保障人权是宪法规定的出发点,宪政的根本目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4、宪法的一般结构体系宪法结构,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成典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和安排。

概括起来,宪法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宪法序言:用以规定制宪的宗旨、目的、制宪权的来源等(2)宪法正文:包括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3)附则:规定了如过渡规定、非常时期规定、最后规定等。

5、宪法渊源(一)宪法典(二)宪法性法律(三)宪法惯例(四)宪法判例(五)宪法解释(六)国际条约6、宪法修改的方式从总体上说,宪法修改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全面修改:又称整体修改,是指在国家政权性质及制宪权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宪法的结构)进行调整、变动,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的活动。

第一章 比较文学总论(第四节)

第一章  比较文学总论(第四节)

将全世界文学看作一个整体
东西方文学的可比性在于共同性
2.类同性:
• 类同性还涉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即跨学科比较。

包括文学与艺术、哲学、历史、宗教、自然科学等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
示出人类文化体系、科学知识与文学的类同性、共通性及文学的独特性,把文学和
其他学科进行的比较置于系统性之中,即从文学以外的学科领域来与文学进行类同
1.影响关系研究方法 2.平行类同研究方法 3.变异研究方法
1.影响关系研究方法的研究特点
1
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分支,其重心在于探讨不 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学之间的国际关系史。
2 注重事实性的关联和渊源性的影响。
3
反对将比较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反 对涉及文学作品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价值。
精确 机械
2. 平行类同研究方法的特点
1
• 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纳入 比较文学研究之中,注重对 作品的文学意蕴的挖掘,试 图揭示文学文本背后类同的、 共通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规律。
• 不回避对文学作品的美学意 义的探讨 ,认为“文学性” 比对具体事实材料的罗列和 整理更为关键。
2. 平行类同研究方法的特点
4.变异性:
• (1)变异性首先指涉的是一种文学影响与交流之间的变异性。较为典型的
是在译介、传播、接受中所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变异现象,如文化过滤和文化误读、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异域文学的形象变异、文学的他国化等。 如:印度佛教——因明学——逻辑——文字——辞藻
禅宗——中国佛教——非逻辑——妙悟——以心传心
• 中国学者的目标是试图建构一种杂语共生与范畴交错的多元互补的世界文学格局,这是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独创性,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方法,代表 了当前比较文学方法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1章 总论

第1章 总论

从会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1.会计首先是一种经济计算。 它要对经济过程利用货币为主要计量 尺度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计算。 经济计算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人力、物 力、财力)、经济关系(等价交换、所有 权、分配、信贷、结算等)和经济过程 (投入、产出、收入、成本、效率等)所 进行的数量计算的总称。经济计算既包括 对经济现象静态状况的存量计算,也包括 对期动态状况的流量计算,既包括事前的 计划计算,也包括事后的实际计算。

货币的币值不变,即假定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或 者有变动也可不予考虑。
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 素,也便于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 为可能。
(二)会计的一般原则
1、会计核算的记录原则
企业财务会计记 账采取借贷记账法
两 个 方 面
使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Accounting postulate)
1. 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4. 货币计量
(Measuring Unit)是指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 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 计量单位,记录与核 算会计主体的业务经 营情况及其资金运动 状况。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 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1.会计方法
2.会计方法体系
3.会计核算方法
是指对会计核算 的内容进行连续、系 统、全面、综合地记 录和计算所应用的基 本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 1、填制和审核凭证 2、设置会计科目 3、复式记账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第一章 传染病病人护理总论

第一章 传染病病人护理总论
27
()人工主动免疫:有计划地将减毒或灭活的 病原体、纯化的抗原和类毒素制成疫苗、菌苗 、类毒素等接种于人体内,使人体于接种后~ 周产生特异性抗体,称为人工主动免疫。免疫 力可保持数月甚至数年,主动免疫是控制传染 病以至最终消灭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28
)计划免疫和儿童基础免疫方案: 在现行范围内已经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
大家好
1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
学习目标: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病
的预防,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及体征护理。 .熟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了解感染与免疫的概念及感染过程表现。
2
第一章 总 论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 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 和寄生虫(原虫、蠕虫等)感染人体或动物后 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 人群或动物中传播流行。
30
)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①局部反应 ②全身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 应轻微者,经适当休息可恢复,无须特殊处理 ;反应严重,体温高达℃以上时给予对症处理 。
31
)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③异常反应:少见,主要为晕厥和过敏性休克 。晕厥多在空腹、疲劳、精神紧张时发生,注 射前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一旦出现心慌、虚 弱感、胃部不适或恶心、手部发麻等表现,立 即让病人平卧,保持安静,喂糖水或温开水, 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一般不需服药。有过 敏性休克表现时,应迅速报告医生,同时静注 高渗葡萄糖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22
.对接触者的管理 对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 留取化验标本或必要卫生检查和处理,也可进 行紧急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检疫期限由最后 接触之日算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

第1章 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

第1章 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

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第1章总论练习题及其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b、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c、委托代销商品d、已卖出但购买方尚未运出而存贮企业仓库的商品2、下列各项业务中,最终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支付应付债券利息b、发行债券取得款项存入银行存款c、宣告发放股票股利d、接受固定资产捐赠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下有关总收入和弹鼠的定义中,恰当的就是()。

a、总收入来源于日常活动,弹鼠也可能将来源于日常活动b、总收入可以影响利润,弹鼠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d、总收入可以引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弹鼠不一定会引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4、甲公司2021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1)以560万元出售一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2)出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48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320万元;(3)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300万元;(4)发生广告费支出55万元;(5)预收b公司账款15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事项对甲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万元。

a、165b、160c、180d、1055、以下各项中,属轻易扣除所有者权益的弹鼠和损失的就是()。

a、可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c、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d、拒绝接受投资时构成的资本溢价6、下列各事项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c、发行股票d、支付现金股利7、以下各项中,彰显实质著重形式建议的就是()。

a、使用双倍余额递增法计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b、期末对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工作c、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8、以下各项会计信息质量建议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至着制约促进作用的就是()。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经典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经典资料)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一、财务报告使用者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一)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基本假设的含义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

意义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意义: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就是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期间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审计学》第一章

《审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二)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内 部审计机构。
部门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按行业划分的业务主管部门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家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 业等单位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
和 目 的 分 类
二 ) 按 审 计 内
2

3
财政财务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1.审计按其业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2.审计按其项目范围分类,可以分为综合审计和专项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1
有限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
1.民间审计组织的设立
2
合伙会计 师事务所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4)会计咨询和 会计服务业务。
(3)办理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 业务,并出具相应的 审计报告。
2.促进性作用 (1)改善经营管理。 (2)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概述
四、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三)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派者根据不同时期的 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具体规定: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 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 支进行审计监督。

语言学(第一章)

语言学(第一章)

• 2.“两线” • (1)上古时期的两线斗争 • 名实关系:名由人定(参差)-名实相应 (整齐) • (2)中古时期的两线斗争 • 重程式化形式(理论)-重实际用法(材 料) • (3)近古时期的两线斗争 • 普遍唯理语法(内部研究)-经验主义 (外部研究) • (4)现当代时期的两线斗争 • 谱系论-波浪说
• (二)语言学的意义
• • • • 1、语言学是一门领先学科 2、语言教学与研究离不开语言学 3、制定和理解语文政策需要语言学 4、指导语言运用和文学创作、欣赏、研究 和翻译
第二节 语言和言语的对立统一
• 一、语言和言语的定义 •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是 人们所说(写)和存在于所说(所写)中的音义结 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 (一)二者的区别 • 1、语言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状态;言语是自由 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 2、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言语除了社会因素 外,还具有个人因素。 • 3、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可以用它 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二)二者的联系 1、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2、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三、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1、明确了语言研究的不同领域。 2、为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式: 言语-语言-言语
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 • • • 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根本的功能 (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 • •
(三)语言的混合和融合 1. 语言的混合 克里奥耳语、“洋泾浜”语。 2. 语言的融合
• 一种语言战胜了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 另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叫做语言的融合。 • 语言的融合有自愿融合与被迫融合两种。 历史上鲜卑族的魏孝文帝所谓“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的改革就是自愿融合,金朝的 女真语则是被迫融合。

CH01总论

CH01总论
第一章 总论
主要内容
1.重点和难点 信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职能体系 2.知识点 •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社会 •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的特征、信息管理的分类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理论流派、研究方法 •信息管理的原则:系统原则、整序原则、激活原则、共享原则、搜索原则 •信息管理的职能体系
2020/11/13
信息管理学
1.1 信息资源与信息社会
(2)信息的定义
定义之一: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 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 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定义之二:信息是从记录客观事物(物质和精神)的运动状 态和方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对人们的决策提供有益帮助 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数据。
知识 信息
知识(语用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加 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
数据
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
2020/11/13
信息管理学
1.1 信息资源与信息社会
(5)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 普遍性 价值性 依附性 时效性 可传递性
可Hale Waihona Puke 储性可扩散性 共享性 可加工性 可增值性
2020/11/13
信息管理学
(4)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
数据(语法信息):是对物质、事件、活动和事务的客观记录、分类和
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构成数据的内容可以是数值、字
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
信息(语义信息):是被组织起来、 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它包含
抽象程度
一些接受者可能知道,也可能令接受 者大吃一惊的预先未知的内容,接受 者自己能够解释这种意义。

民诉第1章 总论

民诉第1章 总论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章总论一、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一)基础理论1、三大基础理论难题:目的是指国家设计的民事诉讼制度所企求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标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提请人民法院确认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

既判力民事判决的既判力是指确定判决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实质上的拘束力。

既判力具有实体法和诉讼法双重性质,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以在确定判决中经裁判的诉讼标的为限,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就是诉讼标的所涉及的主体的范围。

2、基础理论:法律关系法律行为诉权模式民事诉讼模式,也称为民事诉讼结构,是指以一定的国情为背景,在一定的民事诉讼价值观的支配下,为实现一定的民事诉讼目的,通过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分配诉讼权利与义务而形成的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不同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

民事诉讼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关系问题。

3、基本制度基本原则(二)程序总论1、主体论:(1)法院(主管和管辖)(2)当事人(单数、复数--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原告、被告、第三人) 2、证据和证明:静态和动态(三)诉讼程序分论1、一审、二审、再审(宏观的纵向,但不是直线链接)2、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横向,但可以相互转化)简易程序: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程序3、结案方式:裁定、裁判、调解、和解4、微观的纵向:审前程序庭审程序(四)审理程序(诉讼程序、特别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1、非讼程序〔特别、公示催告、督促〕2、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死亡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的宣告(五)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1、海事特别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2、涉外程序(包括诉讼和执行)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第二十四章管辖第二十五章送达、期间第二十六章财产保全第二十七章仲裁第二十八章司法协助二、民事纠纷(一)概念1、定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

第一章节 总论-会计基础

第一章节 总论-会计基础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基础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会计基础● 详细描述:例1.在2010年12月,甲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本月销售产品一批,售价50 000元,按合同规定下月收回货款;(2)本月收回客户上月所欠的货款20 000元;(3)根据销售合同规定收到某客户的购货定金4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4)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9 000元;(5)以银行存款支付下一年财产保险费12 000元;(6)计算确定本月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设备租金2 000元。

会计基础概念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根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对上述交易分析如下:(1)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商品已经销售、取得收入的权利已经形成,因此应当确认为当期收入50 000元,而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到;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本月没有实际收到这笔货款,故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

(2)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收到了客户上月所欠货款,由于上月销售产品时已确认该期收入,因而本次收款应视为另一项独立的经济交易(货款的收回),不能再将其确认为本月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这笔款项在本月实际收到,故应确认为本月收入20 000元(上月销售产品时因未收到款项而未确认为当期收入)。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目录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目录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目录第一章总论1.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1.2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3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1.4 会计科目与账户1.5 会计凭证与账簿1.6 财务报告第二章存货2.1 存货的概念与分类2.2 存货的初始计量2.3 存货的后续计量2.4 存货的期末计量与账务处理2.5 存货的清查与盘点第三章固定资产3.1 固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3.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3.3 固定资产的折旧3.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3.5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期末计量第四章无形资产4.1 无形资产的概念与分类4.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4.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4.4 无形资产的处置与期末计量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5.1 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与分类5.2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5.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5.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处置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6.1 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与分类6.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6.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6.4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与期末计量第七章资产减值7.1 资产减值的概念与原因7.2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7.3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7.4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第八章金融资产8.1 金融资产的概念与分类8.2 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8.3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8.4 金融资产的处置与期末计量第九章职工薪酬9.1 职工薪酬的概念与分类9.2 职工薪酬的计量与账务处理9.3 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的处理9.4 福利与非货币性福利的处理第十章借款费用10.1 借款费用的概念与范围10.2 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10.3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10.4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以上即为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的目录内容。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中级会计实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会计实务的处理能力。

第一章--人体运动学总论

第一章--人体运动学总论
速率指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速度指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是矢量。 瞬时速度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运动轨迹上某 一点的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的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它是 一个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可以为正值、负值和0。 加速度也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可以合成和分解,遵循平 行四边形法则。
二、人体运动的相对性、坐标系和始发姿势
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从哲学的观点看,运动是 绝对的。 机械运动是物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要描述某物体的运动 情况,一般需要选定一个或多个物体作参考,观察要描述 的物体与这些参考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如果相对位 置变化了,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称物体是静 止的。 可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而言的。从这 个角度观察运动,运动又是相对的。 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参考物体选取的性质叫运动的相对性。
拉格朗日和汉密尔顿分别引入了广义坐标、广义 速度和广义动量等概念,为在多维空间中用几何 方法描述多自由度质点系统的运动开辟了新途径, 促进了分析动力学的发展。
19世纪末以来,为了适应不同生产需要、各种机 器广泛使用,机构学应运而生。
机构学的任务是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根据需要 实现的运动设计新的机构和进行机构的综合。现 代仪器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又促进机构学的进一 步发展,提出了各种平面和空间机构运动分析和 综合的问题。
随后,阿基米德和盖伦在有关重力、杠杆原理及 肌收缩领域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
达·芬奇对与动作有关的人体结构,重心与平衡的 关系及阻力中心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身体在站立、 上下坡、从坐位起立、以及跳跃时的力学原理。 是第一个记载人体步态的科学数据的人。
伽利略建立了加速度的概念,运动/速度合成的平 行四边形法则,为质点的运动学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管理总论

第一章-管理总论
结合我国学者周三多等人的观点,如果下一简单定义的话, 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 控制等职能,通过调度各种资源,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过 程。
第二节 管理及管理者的特征
一、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的过程及职能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内外理论界将管理职能压缩为四
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计划——做什么?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
(五)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 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由管理者发挥和创造的艺术。
二、管理者的特征
(一)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者按其在组织中所处层次的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
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职责 高层管理者——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并侧重于
一个组织,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要追求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关 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目标,即追求高效率和高效果。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对目标的协调表现为决策; 对资源的协调表现为计划; 对任务的协调表现为组织; 对行为的协调表现为沟通; 对活动的协调表现为控制;
(四)管理的核心是人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它反映资源利用的程度;效果是 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它反映目标实现的程度。
效率涉及做事的方式,即回答“怎么做”;效果涉及事情的 结果,即回答“做什么”。
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果通常 是指“做正确的事”,即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
有效果的组织完全可能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形;反之,高效率 的组织也可能是无效果的。
战术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怎么组织?包括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备,解决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第一章、总论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的含义与本质:用数字说明现象的本质1•统计活动2•统计数据3•统计学厂政府统计统计的含义及关系单位统计经营性统计匕其他原始数据:未加工价值更大-次级数据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古典统计学时期(萌芽——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描述为主国势学派: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分析有名无实政治算数学派:英国的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主张以数字、重量和尺度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有实无名2•近代统计学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统计推断方法体系基本确立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的凯特莱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并最先用大数定律论证了社会生活中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还提出了“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奠定统计学理论基础社会统计学派:德国的克尼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其显著特点是强调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德国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学家斯通等人研究的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3•现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末到现在)统计方法与应用全面发展显著特点:数理统计学由于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大量涌现。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数量性(用数字说明现象本质,包括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规律)、总体性(统计只研究总体不研究个体)、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体必须存在差异) 2•学科范畴: 方法性、层次性、通用性 3•研究方式: 描述性、推断性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的职能:信息职能(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咨询职能(提供信息整理)、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状况)、服务职能(服务社会) 1•统计学为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了必须的方法和途径 2•统计学在指导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4•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计量尺度不同: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型数据: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 —定类数据:对事物属性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 特点:只测度量事物类别差异,各类别地位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成绩计算方法
出勤、课堂表现与平时作业: 出勤、课堂表现与平时作业:30% 期末考核: 70%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内容: 课堂讲授为准 期末考核内容:以课堂讲授为准 期末考试题型: 综合题) 期末考试题型:(综合题)
本课程参考书目
[1]《统计陷阱》,达莱尔.哈夫著, 统计陷阱》,达莱尔.哈夫著 陷阱》,达莱尔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统计学》,天津财经学院重点 [2]《统计学》,天津财经学院重点 》, 建设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建设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2001年
11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古典统计学 国势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 近代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 现代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当代中国的统计学
12
世纪中叶-18世纪中叶 一、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 古典统计学( 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 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 统计学产生于 世纪中叶的英国,统计 世纪中叶的英国 史上关于统计学的创始人有两种说法: 史上关于统计学的创始人有两种说法:一种 说法认为统计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配第 说法认为统计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 配第 );第一种说法认为统计学 (William Patty);第一种说法认为统计学 ); 的创始人是英国的约翰.格朗托 格朗托( 的创始人是英国的约翰 格朗托(John Graunt)。 )。
16
提出了“政治算术”方法。 (1)提出了“政治算术”方法。这种方法的特 点是:用数字来描述一国的经济状态和水平, 点是:用数字来描述一国的经济状态和水平,并以 此为依据为执政者提出建议。 政治算术》 此为依据为执政者提出建议。如《政治算术》一书 中用数字叙述荷兰和法国、 中用数字叙述荷兰和法国、英国和法国国力的对比 以及英国国力的增长,论证“ 以及英国国力的增长,论证“英格兰的情况和各种 问题,并非处于可悲的状态” 问题,并非处于可悲的状态”,为英国争夺世界霸 权出谋划策。 权出谋划策。 (2)提出了国民收入概念并对英国国民收入进 行了估算。 行了估算。这是首次用一个指标反应一国经济总规 模的尝试。 模的尝试。
课堂教学要求
认真预习和复习 出现问题随时解决 坚持出勤不缺课(!!!) 坚持出勤不缺课 认真作好课堂笔记(期末复习依据 期末复习依据) 认真作好课堂笔记(期末复习依据) 认真独立做好每章习题(期末复习依据 独立做好每章习题 期末复习依据) 认真独立做好每章习题 期末复习依据 必须掌握每章小结! 必须掌握每章小结!
15
统计学的两位创始人
1.威廉 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 威廉.配第 威廉 配第( , ) 威廉配第一生之中的著作有很多部, 威廉配第一生之中的著作有很多部,其 中最著名的包括《赋税论》 政治算术》 中最著名的包括《赋税论》、《政治算术》 货币略论》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 和《货币略论》,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 些著作对统计学的贡献主要包括: 些著作对统计学的贡献主要包括:
2.约翰 格朗托(John Graunt,1620-1674) 约翰.格朗托 约翰 格朗托( , ) 约翰.格朗托的代表作是《 约翰 格朗托的代表作是《关于死亡表的 格朗托的代表作是 自然与政治的观察》 自然与政治的观察》,该著作对统计学的贡 献是: 献是:
19
提出了“数据简约”的概念。 (1)提出了“数据简约”的概念。即把数量庞 大的杂乱无章的数据, 大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依据种种分类标准整理成一 些意义明晰的表格, 些意义明晰的表格,使数据中包含的有用信息凸显 出来。这种工作直到今天仍被统计学家视为基础性 出来。 工作。 工作。 提出并举例处理了数据的可信性问题。 (2)提出并举例处理了数据的可信性问题。数 据的可信性指的是, 据的可信性指的是,是否有人出于某种目的而对数 据作了篡改, 据作了篡改,或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出现重大的失 如仪器未调准或登录时书写有误)。 )。样本中这 误(如仪器未调准或登录时书写有误)。样本中这 样的数值叫作异常值。鉴别数据中是否有及何者可 样的数值叫作异常值。 能为异常值, 能为异常值,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在应用上很重要 ,并在方法研究上受到重视的问题
23
(2)社会统计学派 )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统计学家、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统计学家、政府统计 学家和统计教育家恩格尔, 学家和统计教育家恩格尔,以及德国的统计 学家、政府统计学家梅尔。 学家、政府统计学家梅尔。 他们主张统计学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 象的社会科学, 象的社会科学,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 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17
在配第进行的国民收入的计算中, (3)在配第进行的国民收入的计算中,可以 见到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中计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 和收入法以及利用复式记账反应经济活动方法的 雏型。配第把国民收入(他称作“人民的收入” 雏型。配第把国民收入(他称作“人民的收入” )定义为每年人民劳动的价值与每年国民财富的 收入之和。后者他所指的是地租、利息和利润。 收入之和。后者他所指的是地租、利息和利润。 与总收入平衡的另一方是总支出, 与总收入平衡的另一方是总支出,就是人民每年 的费用或消费支出,包括私人的和集体的, 的费用或消费支出,包括私人的和集体的,指食 住房、衣着及其它等等, 物、住房、衣着及其它等等,然后留下一部分盈 余。 (4)提出了根据经济联系推算统计数据的方 配第在作国情研究的时候, 法。配第在作国情研究的时候,有许多需用的数 据在当时很难找到, 据在当时很难找到,于是他就通过间接的途径去 估算它们。例如,要计算伦敦的人口,他就用30 估算它们。例如,要计算伦敦的人口,他就用30 乘以安葬人数——假定每年30人中有1人死亡。 假定每年30人中有1 乘以安葬人数 假定每年30人中有 人死亡。
13
统计史上将他们两个人创立的学派称为 政治算术学派” 因此, 世纪中叶政治 “政治算术学派”。因此,17世纪中叶政治 算术学派的创立,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 算术学派的创立,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
14
与政治算术学派同期,在德国有一派, 与政治算术学派同期,在德国有一派, 称为“国势学派” 称为“国势学派”,当时国势学派使用 “Statistik”一词作为国势学派的名称。 ”一词作为国势学派的名称。 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的区别在于: 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的区别在于: 政治学派提倡用数量研究一国的国情; 政治学派提倡用数量研究一国的国情;而国 势学派提倡用文字记述一国的国情。 势学派提倡用文字记述一国的国情。
24
二十世纪,首先有英国人戈塞特( 二十世纪,首先有英国人戈塞特( William Sealy Gosset,1876-1937)于1907 Gosset,1876-1937) 分布理论。 年提出了小样本统计量 的t分布理论。后来 经过R 费希尔 费希尔( Fisher, 经过R·费希尔(Ronald Aylmer Fisher, 1890-1962)、内曼( )、内曼 1890-1962)、内曼(Jerzy Splawa Neyman ,1894-1981)、E·S·皮尔逊(E S Pearson, 1894-1981)、E S 皮尔逊( Pearson, )、 皮尔逊 1895-1980)、沃尔德(A Wald,1902-1950 1895-1980)、沃尔德( Wald,1902)、沃尔德 等人的努力,到二十世纪中叶, )等人的努力,到二十世纪中叶,构筑了推 断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 断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
[3]《统计学》,袁卫等著,高等教 统计学》,袁卫等著, 》,袁卫等著 育出版社,2000年 育出版社,2000年 [4]《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吴 [4]《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吴 》, 喜之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喜之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出版社 [5]《统计学导论》,曾五一、肖红 5]《统计学导论》 曾五一、 叶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叶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世纪末-19世纪末 二、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 世纪末) 近代统计学( 世纪末 世纪末) 近代统计学分为两个学派, 近代统计学分为两个学派,即数理统计 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22
(1)数理统计学派 ) 数理统计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比利时的统 计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道夫.凯特勒 计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阿道夫 凯特勒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1796-1874)。 , )。 其一生著作很多,其中,流传最广、 其一生著作很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 大的四本书分别为:《论人类》、《关于概 大的四本书分别为: 论人类》 率论》 论社会制度》 社会物理学》 率论》、《论社会制度》和《社会物理学》。 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法国的古典概率引入统 计学。 计学。
第一章 数据与统计学
本章内容共包括六个小节: 本章内容共包括六个小节:
第一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统计学的分科 第四节 统计数据的来源 第五节 统计数据的质量 第六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8
第一节 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一、什么是统计 统计一般泛指统计工作、 统计一般泛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 计学。 计学。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而统计学是阐述统计工 作的理论和方法的方法论科学。 作的理论和方法的方法论科学。
(3)有了频率稳定性的意识。频率稳定性是说某种特性 有了频率稳定性的意识。 出现的频率会随着观察次数(样本量)的增加而趋于稳定。 出现的频率会随着观察次数(样本量)的增加而趋于稳定。 格朗脱在书中并未用明确的语言把这作为一个一般原则提出 但通过他对数据的具体处理, 来,但通过他对数据的具体处理,显示了他的统计分析是基 于这样一个原则。他应用伦敦和罗蒙塞两地的男女出生( 于这样一个原则。他应用伦敦和罗蒙塞两地的男女出生(洗 数和死亡数, 年为一时期,算出在伦敦男、 礼)数和死亡数,以8年为一时期,算出在伦敦男、女出生 率之比为14:13 在罗蒙塞为16:15 14:13, 16:15。 率之比为14:13,在罗蒙塞为16:15。这是在历史上首次通过 具体资料证明男、女出生率各自有其稳定值且略有差异。 具体资料证明男、女出生率各自有其稳定值且略有差异。 编制生命表。生命表是指现存人口的年龄分布。 (4)编制生命表。生命表是指现存人口的年龄分布。这 有多方面的用途。 有多方面的用途。如可以计算出在某一年龄间隔内的人数的 百分比,可以计算活到某一年龄a的人中,至少再活b 百分比,可以计算活到某一年龄a的人中,至少再活b年的 百分比,而这对于保险金、年金等的计算有直接的关系。 百分比,而这对于保险金、年金等的计算有直接的关系。格 朗脱在本书中首次提出了生命表的概念, 朗脱在本书中首次提出了生命表的概念,并计算了现已知的 第一个生命表。虽然它的推理粗糙甚至有些想当然的成分, 第一个生命表。虽然它的推理粗糙甚至有些想当然的成分, 但仅是引进这个概念,就已对后世有了很大的影响。 但仅是引进这个概念,就已对后世有了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