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强夯置换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地基施工方案
************一期工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有限公司~~~~~~~~~~~~~~~~一期工程项目部编制时间: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六日目录1、工程概况 (3)1。
1、项目概况 (3)1。
2、自然地理概况 (3)1。
3、区域地质构造 (3)2、编制依据 (3)3、施工部署 (4)3。
1施工场地现状 (4)3。
2、具体施工条件 (5)3。
3、具体施工安排 (5)4、项目管理机构 (5)5、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6)5.1、试夯 (6)5。
3、施工程序 (8)5.4、地基处理设计要求 (9)5。
5、冲沟开挖回填要求: (10)5。
6、6000kN。
m能级强夯夯点布置大样图 (10)5.7设备组织 (11)6、质量保证措施 (12)6.1工程质量预控 (12)6.2质量检查验收 (13)7、安全保证措施 (15)7.1 安全环保工作方针 (15)7.2安全环保工作目标 (15)7。
3。
安全保证体系图 (16)7。
4、具体安全措施 (18)1、工程概况1。
1、项目概况****项目位于**高速连接线北侧,东侧为**环城公路,场地北侧为后期规划公路,车辆可以通行进入施工场地。
总建筑面积约为413724m2,建筑占地面积约为23200m2,一期项目地上计入容积率面积约为101642 m2。
由住宅和商业工程及部分地下室组成。
一期项目总共有11栋楼,共包括:营销中心(2层)1栋、洋房(8层)2栋、洋房(11层)2栋、住宅(18层)2栋、住宅(25层)4栋。
1。
2、自然地理概况***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
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因地形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又呈现出极其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域差异,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1.3、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由北部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等三大主要山脉组成的山地.全州地势是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势高,逐渐向中、南倾斜而相对低下的状态。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终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准备 (2)四、施工部署 (2)五、主要施工方法 (3)六、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7)七、季节性施工措施 (17)八、防止施工扰民措施和环保环境 (20)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GB50300-2001)二、工程概况中信森林湖三期(K02)强夯置换工程位于胶州市少海新城,占地面积11.3万平米,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30KPa,地基土表层“硬壳”厚度不小于1.5米,点夯采用直径1.5米夯锤,单击夯击能不小于200t·m,有效影响深度应不小于5米;普夯采用直径2.2米夯锤,单击夯击能不小100t·m。
地质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按照设计图纸及强夯置换要求进行布点。
四、施工部署根据合同约定强夯置换面积暂定11万㎡,其中以示范区为界限分为一南一北,共计三个强夯施工区域。
按照示范区强夯面积,结合施工工期节点要求,拟定示范区投入强夯机两台,强夯置换面积约8万㎡,计划工期一个月。
南侧强夯置换施工区域拟投入三至五台强夯机进场施工,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基础强夯置换工作,北侧强夯置换安排在最后阶段,根据现场实际进度安排强夯机,并在2012年1月10前完成全部强夯置换工作。
每台强夯机按照工作需要配备测量员两人,挂钩一人,起重司机一人,铲车司机一人,合计五人。
每栋楼的强夯区域按照设计要求布点,并经过试夯调整强夯后的隆起高度,以调整初始铺垫施工垫层的标高位置,并逐步确定每个强夯区域内的场平土方挖出量的厚度,从而最终在普夯完成后铺设不小于500mm的压实垫层,从而达到设计垫层底标高。
强夯置换法
4.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一、强夯置换法原理及适用地基强夯置换法按置换方式的不同,有墩柱式置换和整体式置换法两种形式。
强夯置换碎石墩复合地基属于墩柱式置换的形式,它是利用夯能作为置换软土的手段,即利用强夯将地基土挤密或排开,把块石、碎石、砂砾或其他质地坚硬的散体材料,采用多次填入和夯击,最终形成密实的柱状砂石墩,这种砂石墩与周围混有砂石的墩间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
对于饱和粘性土,强夯置换法主要作用是置换作用,其次是排水和动力固结作用。
主要适于高压缩性软粘土地基的加固。
整体式置换法又称强夯置换挤淤沉堤,它以密集的点形成线置换或面置换,通过强夯的冲击能将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具有触变性的淤泥挤开,置换以抗剪强度高、级配良好、透水性好的块石、碎石或石渣,形成密实度高、压缩性低、应力扩散性能良好、承载力高的垫层。
主要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软土地基。
二、强夯置换法施工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参见强夯法施工工艺,机具设备、操作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在夯击过程中不断加入散体材料并进行夯实的施工。
1、墩柱式强夯置换法(强夯置换碎石墩复合地基)1)施工工艺在施夯的场地上先铺设0.5~1.0米的砂石垫层,再进行施工。
夯孔的施打宜采用隔孔分序跳打的方式,以圆柱形夯锤按夯点布置和顺序夯击,夯坑深度控制在1.5~2.0米,第一遍夯至控制深度后,在夯坑内填充石料,石料最大粒径小于30㎝;将夯坑填满后再进行第二遍夯击,在夯坑深度又达到1.5~2.0米时,再填充石料至地面,然后进行第三遍夯击;将夯坑夯击1米左右深度后,再用石料填平至地面高度后振动碾压三遍。
夯击时,第一、二遍每夯点夯击次数根据试夯资料确定,每遍夯3~6击左右,第三遍夯击3击,并按最后一击夯沉量不超过5㎝为控制值。
2)施工参数施工参数的确定主要依据现场试夯,并应考虑以下各方面因素:(1)夯击能越大,置换深度越深,即要获得较深的置换深度,应加大第一遍夯击的总能量。
(2)置换深度与置换次数成正比,一般采用3~5遍的置换次数。
地基工程 强夯置换法施工
地基工程强夯置换法施工1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强夯置换法是近年来从强夯加固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方法,属于夯实地基,它主要适用于软弱黏性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加固机理为动力置换,即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软弱黏性土成整式置换或间隔夯入淤泥成桩式碎石墩。
按强夯置换方式的不同,强夯置换法又可分为桩式置换和整式置换两种不同的形式。
整式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软弱黏性土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
桩式置换是通过强夯将碎石填筑土体中,部分碎石桩(或墩)间隔地夯入软弱黏性土中,形成桩式(或墩式)的碎石墩(或桩)。
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等形成的碎石桩,它主要是靠碎石内摩擦角和墩间土的侧限来维持桩体的平衡,并与墩间土起复合地基的作用。
2.削强夯置换法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式置换施工设计参数1)桩式置换中,置换深度的大小由土质条件决定,除厚层彻口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
深度不宜超过IOm o2)置换深度又与强夯置换的夯击能量和夯锤的底面积密切相关。
试验表明,单击夯击能量越大,强夯产生的有效加固深度也越深,强夯挤密区域也越大,夯坑深度相应也较深。
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单点夯击能,也能大大改善置换加固的效果。
在夯击能量和地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夯坑夯击深度同单位底面积的夯击能量与单位面积锤底静压力密切相关,也即与夯锤底面积有关。
夯锤底面积越小,对地基的楔入效果和贯入力就越大,夯击后获得的置换深度就越深。
因此,强夯置换与普通强夯相比,宜采用锤底面积较小的夯锤,一般夯锤底面直径宜控制在2m以内。
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墩底穿透软弱土层,且达到设计墩长;②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520倍;③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参见强夯法的要求。
4)桩式置换的夯点布置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
夯点的间国巨应视被置换土体的性质(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荷载大小而定,当满堂布置时可取夯锤直径的2.0~3.0倍。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方案地基处理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地基处理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包括扩大处理范围)。
根据使用功能和地质条件,地基处理范围划分为A 区、B区、C区和扩大处理区(编号以K开头)四个大区。
地基处理采用明沟排水+强夯法和明沟排水+换填法。
场地原处于海滨浅滩,后经吹填形成现有陆域,吹填料以砂、粉土为主,局部混有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
场地标高为+5.0~+5.6米。
二、工程位置三、主要工程量表1.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2.强夯:点夯夯击击能为2000KN.m,普夯夯击能为1000KN.m3.点夯:夯击能为4000KN.m,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第二章编制依据本工程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工程设计文件和现场勘察报告等。
第三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明沟排水+强夯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厚度较薄,土层中含有较多的松散土和淤泥等杂质。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开挖明沟;2)进行排水处理;3)进行强夯处理。
2.明沟排水+换填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较厚,土层中含有较多的粘土和石块等杂质。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开挖明沟;2)进行排水处理;3)进行换填处理。
第四章施工计划及机具配置计划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包括前期准备、地基处理、后期整理等阶段。
机具配置计划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计划确定。
第五章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2)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质量保证措施1)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2)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和验收。
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本工程的雨季施工措施包括加强排水处理、采取覆盖措施等。
第七章安全施工措施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包括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安全防护等。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本工程的文明施工措施包括加强施工现场卫生、减少噪音污染等。
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淤、换填及土方开挖,严格按照设计高程实施测量。
建筑工程强夯地基及强夯置换地基-完整版
建筑工程强夯地基及强夯置换地基完整版强夯地基是为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增强建筑物的稳固性,而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
简单来说,强夯施工是一种施工便捷、效果显著的地基加固技术。
强夯施工有其适合处理的土地类型,一般包括: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湿陷性黄土等等。
其他土质类型需要经过试验后方可进行施工,或结合其他地基加固手段处理。
强夯地基包含强夯和强夯置换。
一、强夯地基(1)强夯地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地区经验确定。
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6.3.3-1进行预估。
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根据现场试夯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宜满足表6.3.3-2的要求,当单击夯击能E大于12000kN·m时,应通过试验确定;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应适当增加夯击遍数;最后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4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础底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应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
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对可液化地基,基础边缘的处理宽度,不应小于5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有关规定。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1. 引言强夯置换是一种基于地基强夯技术的地基改良方法,在建设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强夯置换施工方案的基本原理、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基本原理强夯置换是通过应用高冲击力和频率的夯击机将松散地层挤密,并将松散土层中的水分或气体排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夯击机会将夯击能量传递到地下,使地层发生振动,从而引起土颗粒之间的接触和摩擦,从而增加土层的密实度。
3. 施工步骤3.1 前期准备在正式进行强夯置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地质勘察和设计,了解地层情况和工程要求。
•准备强夯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制定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和夯击点的布置等。
3.2 现场布置施工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在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划定施工边界和安全区域。
•铺设工地隔离网,防止夯击机振动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
•设置夯击点,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夯击点的间距和布置方式。
3.3 强夯施工在现场布置完成后,可以进行强夯置换施工:•启动夯击机,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将夯击机放置在夯击点上,调整夯击机的工作频率和冲击力。
•开始夯击,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对每个夯击点进行夯击。
•夯击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振动情况和土层的改良效果,及时调整夯击参数。
3.4 检测与验收强夯置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和验收工作:•检测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工程质量,包括夯击机的正常运行和施工现场的整洁程度。
•编制施工记录和验收报告。
4. 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置换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振动情况和土层的响应,及时调整夯击参数。
•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整洁。
5. 结论强夯置换是一种有效的地基改良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地基强夯施工方案
地基强夯施工方案XXX的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旨在为XXX的四通一平工程提供场区强夯施工方案。
该方案的文件编号为XP-CXXMB-10,实施日期为2011年7月10日。
本文将从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步骤、质量控制、质量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境内,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主要包括场区道路、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本次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的重点是场区强夯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勘测,确定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以便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需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施工的步骤、方法及要点场区强夯施工的步骤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夯实基础、夯实道路等。
其中,夯实基础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基础夯实牢固。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质量控制要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其中,需要注意夯实深度、夯实次数、夯实力度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符合标准。
五、质量目标、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管理机构与保证体系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和保证体系。
其中,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2、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工人技能、加强设备维护、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等。
六、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措施,并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其中,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1.安全施工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安全施工目标是确保所有工人和工作场所都能保持安全。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包括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培训工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与要求强夯置换施工方法是一种通过高能级夯击将原地基土与填充材料共同置换形成新地基的技术。
本方案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编制,适用于一般土壤及软土地基的处理。
二、清理与整平场地在施工前,需对场地进行全面清理,移除杂物、垃圾和不合格土壤。
同时,对场地进行整平,确保场地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
整平后的场地应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三、布点与夯击能量布点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通常按照梅花形或方格形进行布置。
夯击能量应根据土壤性质、夯锤重量、落距等因素确定,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夯击能量。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夯击能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施工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应对夯击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沉降量、隆起高度、夯击次数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夯击能量或布点方式,确保施工质量。
五、填料选择与处理填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如石粉、砂土等。
填料应进行筛分、拌合等处理,以提高其均匀性和密实性。
填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夯击效果。
六、施工质量与安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设置围挡、减少噪声和扬尘等。
七、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前进行环境评估,了解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声、扬尘和废水的排放,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敏感时段进行高噪声作业。
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八、竣工质量验收与文件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竣工质量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变形量、外观质量等。
验收合格后,应编制完整的施工文件,包括施工记录、监测数据、验收报告等,以备查阅和归档。
本强夯置换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强夯施工方案
7.5。
2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由于采用吊车提升夯锤进行施工,每台吊车必须有安检证,吊车操作人员必须有操作证方可操作。
(2)强夯施工前需对进场的夯锤尺寸重量进行验收并向监理报验,施工时要确保满足强夯的能量要求.(3)强夯施工必须按照港口工程地基规范进行.(4)强夯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工艺要求的参数进行控制.控制好夯击次数、夯击能量、点位要求.(5)控制好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3~5天。
(6)每台吊车安排专人监督,现场施工员不定时到场抽查.(7)强夯过程中的停锤标准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8)强夯时地下水位控制在1.5米以下,如遇大暴雨使地下水位偏高,可以采用挖机开挖排水坑,并采用水泵进行排水,以加快降低地下水位。
(9)对于强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留有书面材料,同时上报业主、监理及设计.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本次地基处理总面积约22万㎡,全部采用强夯联合振动碾压进行加固。
设计要求:(1)、场地加固前进行清基处理与场地平整,沟浜、鱼塘等低地经淤泥清除后采用土石混合料(含石量30%、含泥量70%)回填;(2)、地基加固整平后的交工标高为3。
6m;(3)、地基加固整平后的承载力为150KPa以上;(4)要求在大面积强夯之前进行强夯试验,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始夯面标高、地下水位深度、点夯能量和击数和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从而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5)地基加固碾压整平后的压实度达到93%以上.2。
3。
2。
1沟浜处理与场地清基沟浜、鱼塘处理采用抽水泵抽干积水、挖机清除淤泥,土方车辆出运到场外弃土点,并回填土石混合料至场地标高;场地清基由人工割除杂草、清除树根,采用推机进行场地平整至场地形成标高.2.3。
2。
2强夯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小区划分→测量原始标高→布置点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坑位→第二遍点夯→平整坑位→普夯→夯后地面沉降观测。
在点夯的过程中回填土石混合料。
2.3。
2.3强夯工艺的具体施工方法1)施工参数强夯:按照两遍点夯、一遍普夯的施工工艺。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
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某工程强夯施工方案项目地点:某某市某某区工程范围:某某平方米施工单位:某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某某二、地质勘察分析针对工程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地层深度等方面。
根据勘察结果,对工程地区进行地质分析,明确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
三、强夯工程施工工艺1. 土体分层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对工程地区的土体进行分层,分析不同土层的密实度、承载能力等特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2. 设备选择根据不同土层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强夯设备,包括液压振动锤、液压夯击器等,以确保施工效果。
3.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分析和设备选择,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时序、施工方法等,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效。
4. 施工参数调整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随时调整施工参数,包括夯击次数、夯击深度、夯击频率等,以确保施工效果。
四、施工安全保障1. 安全技术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人员防护、设备防护、现场警示标识等,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2.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安全监管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 施工监理聘请专业的施工监理公司,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2. 质量检测委托专业的地质勘察公司,对施工后的土体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3. 质量验收严格执行工程验收标准,对施工完成后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六、环境保护1. 施工污染减排采取合理的污染减排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质量。
2. 施工现场清理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废弃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七、施工进度管理1.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序、施工任务分解、施工进度安排等。
强夯置换法施工方案
强夯置换法施工方案1. 简介强夯置换法,又称为“静置换法”或“置换法夯实”,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该施工方案旨在提供对强夯置换法的全面介绍,包括施工原理、设备要求、施工步骤等内容。
2. 施工原理强夯置换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夯锤)对地基进行连续的打击,将能量传递给地基,使其颗粒稠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夯锤下落时释放的能量会形成地基的压实区域,同时将原有松散土颗粒挤出,使其被替代为更密实的土颗粒。
3. 设备要求进行强夯置换法施工需要以下设备: - 强夯设备:包括夯锤、铲斗、液压系统等。
夯锤的选择应根据地基类型和施工要求确定,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夯击频率。
- 支撑工具:用于支撑夯锤并保持其稳定性。
常见的支撑工具包括钢管桩和支架系统。
- 检测设备:用于监测地基的夯击效果,包括振动监测仪、沉降监测仪等。
4. 施工步骤强夯置换法施工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根据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夯锤和支撑工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3.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工作区域的平整和安全。
步骤二:预处理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地面改良工作,如移除大块的岩石或树根,平整地表等。
步骤三:布设监测点1.在施工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用于监测地基的夯击效果和后续工程的影响。
步骤四:强夯施工1.将夯锤悬挂在支撑工具上,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击。
2.控制夯锤的落锤高度、夯击频率和夯击位置,确保施工效果。
3.持续进行强夯施工,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步骤五:监测与控制1.在夯击过程中,监测并记录夯锤的落锤高度、夯击频率和夯击位置等参数。
2.进行地基的振动监测和沉降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
步骤六:验收与总结1.完成施工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和清理。
2.根据监测数据和实际情况,评估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3.总结施工经验,完善施工记录,为以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置换法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操作人员应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程,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嘿,兄弟,今儿给你整一个经典又实用的方案——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别看这名字挺高大上,其实里面门道多了去了。
咱就直接进入主题,一点一点给你捋清楚。
咱们得明确一下强夯和强夯置换是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强夯就是用大锤子砸地面,让土层更结实;强夯置换呢,就是用石头或者砂石等材料替换掉一部分软土,让地基更稳固。
下面,咱们就开始具体施工步骤。
一、施工前准备1.收集资料: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情况。
2.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制定合理的强夯或强夯置换方案。
3.准备设备:购买或租赁强夯机、破碎机、挖掘机等设备。
4.招标投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招投标,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
二、施工步骤1.场地平整: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垃圾清除干净,确保场地平整。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强夯或强夯置换的位置。
3.强夯施工:a.进行试验性强夯,确定最佳夯击能和夯击次数。
b.按照试验结果,进行大面积强夯施工。
c.强夯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地面沉降和侧向位移,确保施工安全。
4.强夯置换施工:a.进行试验性置换,确定最佳置换材料和置换深度。
b.按照试验结果,进行大面积强夯置换施工。
c.置换过程中,要随时监测地面沉降和侧向位移,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预留一定的施工缝,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
6.施工缝回填: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缝进行回填,确保地基整体稳定性。
三、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2.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4.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后期处理1.施工结束后,对地基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3.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场地平整,为后续工程做好准备。
兄弟,这事儿就说到这儿了。
强夯及强夯置换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关键就是细心、认真、专业。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置换施工工艺强夯置换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强夯置换法主要适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还可处理饱和砂土地基,消除液化,隔振液化,消除湿陷性黄土的不均匀沉降。
二、施工准备1、在强夯置换之前应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可能存在的软弱夹层,以便确定夯击能量及置换深度。
2、在强夯置换之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夯点位置。
3、根据夯击能量和置换深度,确定铺设厚度和坡度。
三、施工工艺1、平整场地:根据设计要求平整场地,清除置换范围内的树根、生活垃圾和杂物等。
2、铺设垫层:在平整后的场地上铺设垫层,垫层材料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或碎石,垫层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夯击置换:采用夯击设备进行夯击置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能量和次数。
在夯击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4、检测验收:在完成夯击置换后应对地基进行检测验收,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注意事项1、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在强夯置换后应对地基进行检测验收,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噪声、振动和灰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五、优缺点优点:强夯置换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缺点:强夯置换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施工成本较高,同时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振动和灰尘等影响。
六、发展前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强夯置换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强夯置换法将会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行业。
强夯置换施工要点
强夯置换施工要点
强夯置换施工是指通过运用强夯技术,将土壤中的粒子重新排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增加地基承载力的工程施工方法。
以下是强夯置换施工的要点:
1. 地基调查:在进行强夯置换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察,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基本情况。
2. 强夯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强夯设备,包括强夯锤和压路机等。
设备的选用要考虑土壤类型、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3. 施工前的准备:在进行强夯置换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布置和清理工作,确保施工区域没有障碍物和杂物。
4. 施工操作:根据设计要求,将强夯锤按照一定的间距和顺序落下,通过锤击作用将土壤中的颗粒重新排列,使之形成更紧密的结构。
5.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强夯锤的下降次数、力度和频率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6. 施工结束后的处理:在强夯置换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7.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强夯置换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需要进行安全措施的落实,包括设置警示标志,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总结起来,强夯置换施工要点包括地基调查、设备选择、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操作、质量控制、施工结束后的处理和安全措施等。
通过严格的施工操作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土壤密实度,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强夯置换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有限公司2、项目名称:##3项目地基强夯置换工程施工方案3、工程地点:4、项目简介:(略)据勘察报告:该区地貌属海相沉积区。
二岩土勘察情况:(一)概况1.1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本工程共30栋建筑物。
勘察目的是查明建筑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并对基础方案作出分析评价。
其主要任务是:⑴查明拟建物场区内的地层结构及均匀性,提供设计所需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基础影响深度内的各层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作出评价。
⑵查明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类型成因分布,分析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建议和有关设计参数。
⑶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对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
⑷查明场区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层类型及其主要特征,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⑸对建筑物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适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符合上部结构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⑹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施工及现场监测工作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1.2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主要标准是: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89-9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烟台市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实施细则》1.3拟建工程概况拟建的凤凰城住宅楼一期工程位于海阳市凤城旅游度假区黄海大道西,滨海中路北侧,交通十分便利,环境较好。
建筑物平面形状及尺寸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具体建筑物数据见下表:拟建物详细数据一览表: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按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3.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本工程为一般工程,破坏后果严重,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工程。
根据场地复杂等级程度,该场地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根据地基复杂程度,该地基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场地)。
综合确定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按照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次勘察的所有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丙类。
1.5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1.5.1勘察方法根据拟建物的性质和场地地层情况,本次勘察采用以下几种勘察手段:钻探、取岩石、土样、水样进行室内试验、标准贯入测试、重(2)触探试验、波速测试和地脉动测试辅助勘察手段。
具体如下:钻孔施工:由于勘察工期较短,为了确保完成任务,提交出优质勘察报告,我公司组织优秀的施工钻探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投入3台北京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1B型工程钻机,采用泥浆护壁,冲击和回转钻进施工工艺,勘察施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进行。
取样:对于一般原状土试样,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进行取土。
所有土试样现场蜡封并放置阴凉处,保持其天然湿度和结构,24小时内送我公司土工试验室并及时进行试验;扰动土试样自标准贯入器中(砂土)留取;对岩石试样自岩芯管中留取:水试样自钻孔中采取。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锤重63.5kg。
试验间距一般为1.5~2.0米,作为评价各岩土层力学特性的主要要依据之一。
重(2)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锤重63.5kg。
作为评价各岩土层力学特性的主要要依据之一。
土层剪切波速测试:采用地面激振单孔检层法,在整个场区共布置波速测试孔2个。
地面常时微振动观测:采用常时微动观测仪,在安静的环境(深夜)中进行测试,确定场地的卓越周期,在场区共布设1个测点。
室内试验:本次进行的常规试验项目:粘性土包括含水量、土粒比重、天然容重、干容重、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并提供完整的压缩曲线。
特殊性土试验项目:取部分土样进行标准固结试验,提供高压回弹曲线和压缩试验;砂土采取的扰动样进行颗粒分析;取部分中风化砂岩岩石试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水质分析试验委托烟台市禹兴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完成。
1.5.2勘察工作量布置按现行勘察规范要求和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所属等级,结合拟建物性质及临近场地地质资料,采用沿拟建物周边线及角点布设,共布置勘探点166个,其中技术孔113个,一般性钻孔进入强风化砂岩不小于1.0m。
钻孔深度根据基岩埋深及岩石风化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孔深、孔距均能满足勘察规范的要求。
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际钻孔位置与原布置钻孔位置稍有出入,最大偏差不超过 1.0m,钻孔位置、勘探点类别及深度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完成勘察工作量统计如下:总进尺1752.50m,技术孔进尺1195.10m,鉴别孔进尺557.40m,取原状样118件,取扰动样65件 ,标贯试验697次。
外业工作日期: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22日。
勘探点的布设是按甲方提供的实地位置进行的。
高程测量采用八五黄海高程系,54北京坐标系统,采用设备为SOKKIA-SET-210型GPS进行放测和引测。
(二)场区自然地理概况及气象海阳市地处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南邻黄海,北接半岛内陆,位于东经120°50′~121°29′,北纬36°16′~37°10′。
地处烟台、青岛、威海三个开放窗口城市中心地带。
据调查,海阳市属温暖带东亚湿润季风气候区,濒临黄海,四季分明。
其特点是春季空气干燥,升温快降水少,大风较多;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温湿多雨;秋季天气凉爽,间有秋旱和连阴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据海阳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20.3℃,年平均无霜期243~314天。
年平均地温15.6℃(10厘米),多年冻土厚度49厘米。
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夏季降水集中,多年平均降水量787.8毫米,最大降雨量1661.0毫米(1951年),最小降水量390.7毫米。
该区海洋潮汐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高两低非常明显,以黄海平均海平面算起,多年平均高潮高1.25米,平均低潮高-1.16米,多年平均潮差2.39米,五十年一遇最高潮位3.26米。
总之,海阳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交通发达,是投资开发、旅游观光、居住生活的理想场所。
(三)区域地质构造和地震地质3.1区域地质构造烟台地区大地构造属于华北地台中沂沭断裂带东侧断块中次一级构造单元,包括胶北隆起、文荣隆起、胶莱台陷、牟平-即墨凹断束及黄县新断陷。
胶东断块总的轮廓是北部隆起,南部坳陷,桃村-即墨断裂带成为胶北隆起与文荣隆起分界面,控制了粉子山群和蓬莱群的分布范围,胶莱坳陷是中生代形成的强烈坳陷区,黄县断陷是新生代以来的显著沉降区,断块本身具有刚性强,多裂隙且北东向断裂发育,由于长期处于稳定抬升,大部分地区缺失盖层沉积。
胶北隆起(烟台市位于华北断块的遥东断块东部,为胶北隆起的北部边缘)主要由胶东群构成了一个近东西向的复背斜,由厚达20000多米的胶东群和厚达7500米以上的粉子山群组成基底。
在北部粉子山群和零星的中生代地层不整合在这个复背斜之上。
南部与莱阳中生代坳陷相接。
燕山运动后玲珑花岗岩侵入,岩石体主要呈南北向分布,使胶北断裂十分发育,尤以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最明显,规模大,延伸长,构成了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边界。
文荣隆起也是由胶东群构成了一个北东东向的反S型穹隆构造。
混合岩化较强烈,中生代酸性岩浆沿北东向侵入,除巍巍-俚岛在白垩纪形成了北西向地堑外,中新生代以来大面积处于隆起剥蚀状态。
断裂以北北东和北西向较多,也有的近南北向。
胶莱台陷:轮廓为北东东向,主要堆积了中生代晚侏罗-白垩纪地层,形成宽缓的北西西或近东西向的褶皱和一些北西向断裂。
东北部以桃村-东陡山断裂为界,盖层受基底北东向断裂控制十分明显,构成了北东向断裂带中的横向隆起。
桃村-即墨断束:以东西向隆起为界,控制两侧盖层发育,以东无粉子山群堆积,中生代除俚岛一带有白垩纪沉积,大部分地区处于隆起剥蚀状态,凹断裂是本区中生代基性火成岩建造的主要喷溢通道。
黄县新断陷:受东西向黄县断裂和北北东向玲珑-北沟断裂控制,称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有两期发育史,早期为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断陷盆地,喜山运动使盆地回返,遭受剥蚀构造变动,新构造时期断裂再次活动形成第四纪断陷盆地。
本区由于古老结晶基底大片出露,岩浆岩的大量侵入,使整个断块组成了一个刚性相对较高的地质区。
因此不同方向、规模的断裂十分发育。
既表现垂直活动也有水平扭动,其特点(1)断裂尤以北东、北北东向最发育,北西次之。
产状均为陡倾角(50-80度),舒缓波状延伸;(2)主要断裂均具有多期活动特点;(3)北东、北北东、北西向断裂最新一次以左行扭动为主,局部也有张性正断现象,少数为右行扭动。
新构造时期胶东断块活动大大减弱,除早第三纪和第四纪贡县地区有断陷盆地发育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处于缓慢抬升,稳定剥蚀状态。
3.2区域地震地质概况构造浅源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产物,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能量积累破裂机制,受地壳活动和壳内介质物性条件所控制。
自西向东主要断裂有北北东向的栖霞断裂、刘家亭断裂、福山断裂、桃村断裂、朱吴断裂、玉林店断裂和乳山断裂;北西西向蓬莱――威海断裂和吴阳泉断裂。
与该工程场区较近的,可能影响工程场区的主要断裂介绍如下:场地及附近位于中朝准地台鲁东隆起区东部,Ⅲ级构造单元胶莱坳陷的东偏北部,Ⅳ级构造单元朱吴~即墨凹陷东南部。
场地西北约5公里处发育有海阳——青岛断裂,该断裂北起烟台牟平,经海阳、即墨、沧口,至胶州湾。
该断裂西北部约5公里处发育有朱吴——店集断裂,该断裂自海阳朱吴经即墨店集至沧口,全长约170Km,走向呈北东40°~50°,总体是向南东倾斜,局部向北西倾斜,倾角70°~85°;该断裂西北约7公里处发育有郭城至即墨市南部,全长约130Km,断裂走向40°~50°,倾向南东,倾角70°~80°.三条断裂在区域上属华夏式构造,具体特征如下:(1)有分列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压扭特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