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第一轮复习 与名师对话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试题 1-6.doc
2015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一轮复习题及答案
2015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一轮复习题及答案[题点集训]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实-1-5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实-1-5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解析:选C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vB=x2+x32T,所以C正确;x6-x1=5(x2-x1),所以B错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D错误;按照实验要求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所以A错误。
2.某同学用如图实-1-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实-1-6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 C.测出x1、x2、x3、…。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秒表D.刻度尺E.天平F.重锤G.弹簧秤H.滑动变阻器 (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________,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解析: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x3-x2=x2-x1,c点是bd段的时间中点,则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vc=x2+x310t。
答案:(1)AD (2)x3-x2=x2-x1 x2+x310t 考查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典例2] (2013•玉溪一中质检)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过关练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质点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则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0-1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B.1〜2 s内质点的速度大小增加C.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为负方向D. 4 s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A位移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0〜1 £内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大,则质点做加速运动,因此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A正确:1〜2s内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减小,则速度大小减小,B错误:2〜3 s内图象的斜率为正,则质点向正方向运动,C错误:4 s时图象的斜率为零,速度为零,D错误.2.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只J两个物体在r=0时经过同一个位置,它们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96622428]图2A.在0〜3 s内尸做匀减速直线运动,Q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1 s内两物体逐渐靠近C.在f=2 s时两物体相遇D.在0〜3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C在0〜3 s内物体尸先减速运动再加速运动,物体0—直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在0〜1 £内,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之差越来越大,在f=l 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而而积之差最大,即相距最远,B错误;在t=2 s时物体只0的位移相等,两物体相遇,C正确;在0〜3 s内尸的位移较小,故D错误.3.太空跳伞是一种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奥地利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乘氨气球到达 3.9万米髙空后纵身跳下,在平流层接近貞•空的环境里自由落体持续了60秒,在距离地而 2. 1万米时才打开降落伞减速.关于鲍姆加特纳在这段自由落体运动时间里的位移或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认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且不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A.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3.9X10* mB.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2. 1X10* mC.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是6.0X102 m/sD.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6.0X10: m/sC根拯题意,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f=60 s,因此,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力=£屛=1.8X10’ m, A 、B 错误;运动员自由落体的末速度v=^t=6.0X10: 皿/s, C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v=3.0X10: m/s, D 错误.4.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那么在刹车前3 s 内的位移爼=20X3 m~|x5X3: m=37. 5 m,后1 s 内的位移等于第4 s 内的5.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t 关系图彖如图3所示,则该质点的r 上关系图象 可大致表示为下图中的()图3B 根据位移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该质点的rr 关系图彖可大致表示为B图.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一个质量为也的物体沿*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a 随位移X 的变化关系如图4所示, 图象关于原点0对称,则物体()【导学号:96622430]图4A. 在0点的速度最小B. 在走点的速度最大C. 在一巫和祗两点的速度相等D. 在X :和朋两点的速度相等AC 根据题意,物体速度始终沿着x 轴正方向,即速度向右.从图象可知在x 轴负半轴, 加速度图线始终在x 轴下方,说明加速度方向向左;同理在x 轴正半轴,加速度方向始终向 右.根据a 、a 同向物体加速,a 、v 反向物体减速可知,在x 轴负半轴物体速度越来越小, 而在x 轴正半轴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在0处速度一定最小,A 项对:根据对称性可知在一忍 和爼两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向右,故C 项对.7. 如图5所示,绘出了某俩汽车刹车过程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v 为刹车前的速度,s 为刹车痕长度.已知该车在某次撞车事故现场中警察已经测量岀碰撞前 的刹后的前3 s 内与后1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导学号:96622429]A. 1 : 1 C. 4 : 1B. 3 : 1D. 15 : 1汽车从刹车至停止经过的时间t=20 s=4 St 位移,则有: 20s 2X5m —.YI =2. 5 或A2=zX5Xr m=2. 5 m1.车痕为20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若已估算岀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 km/h,则车子原来刹车前的速度至少是60 km/hB.若已估算出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 km/h,则车子原来刹车前的速度至少是75 km/hC.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08 km/h,则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90 km/hD.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08 km/h,则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78 km/hBC若已估算岀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 km/h,由图可知,若以45 km/h刹车时,刹车距离约为10 m,所以若刹车痕长度为10 m+20 m=30 m,从图象可知对应的刹车时的速度约为75 km/h, A项错误,B项正确: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08 Uh,由图可知:刹车痕长度约为60 m,减去碰撞前的刹车痕20 m,碰撞后对应的刹车痕为60 m-20 m=40 m,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90 km/h, C项正确,D项错误.8.如图6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而以初速度y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月、B、C、。
201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直线运动(1)
201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真题专项试题-直线运动主编:宁永辉 主编单位:永辉中学生学习中心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专项试题-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212121t t t t t t x +-∆ B.)()(212121t t t t t t x +-∆ C.)()(2212121t t t t t t x -+∆ D.)()(212121t t t t t t x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计算。
【知识点讲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计算: ①2021at t v x +=;②at v v t +=0; 【本题解析】:设物体的初速度为0v ,第一段运动的末速度为1v ,加速度为a ;22212022210222110121102121)(21,,21at t at t v at t at v at t v x at v v at t v x ++=++=+=∆+=+=∆联立解方程组: 211021at t v x +=∆ 22212021at t at t v x ++=∆ 解得:=a )()(2212121t t t t t t x +-∆;【答案】:A2、【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海南卷】一物体自s t 0=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s 60-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m 30;B.在s 60-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m 40;C.在s 40-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s m /5.7;D.在s 40-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解析】:本题考查利用t v -图像计算位移和路程;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功能转换原理。
【知识点讲解】:(1)、利用t v -图像计算位移和路程:过t v -图像中的末速度作t 轴的垂线,这条垂线与t 轴和y 轴以及t v -曲线围城的面积为这段时间经过的位移。
《与名师对话》2015届课件:第一章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四、加速度 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跟所用时间的 比值. Δv 2.定义式:a= . Δt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 快慢 的物理量. 4.方向:a的方向与△v的方向 相同 .(从加速度的产生上 来说,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
m/s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m/s2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比较项目 速度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Δv由v与v0进行 a不是由v、 v的大小由 矢量运算,由 Δt、Δv来决 决定因素 v0、a、t决定 Δv=a·Δt知Δv 定的 由a与Δt决定 与Δv的方向 与位移x同 由Δv=v-v0或 一致,而与 方向 向,即物体运 v0、v的方向 a的方向决定 动的方向 无关 大小 位移与时间的 Δv=v-v0 比值 速度变化量 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3.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 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 同.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三、位移、速度 1.
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 位置 的变化, 可用由初位置 指 向 末位置 的有 向线段表示 区别 联系 单向直线 (1)在 运 动中,位移的 大小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 ,位移的大小 小于 路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Word版含答案
第1讲运动的描述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3)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4)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思维诊断](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只是诗人的一种臆想,没有科学道理。
()(3)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答案:(1)×(2)×(3)√[题组训练]1.[质点的理解](2016·徐州模拟)以下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解析:在蹦床、跳水和花样游泳比赛中观众欣赏的是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A、B、D错误;自行车追逐赛比较的是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看作质点,C正确。
答案: C2.[参考系的理解]如图是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F-22A猛禽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解析: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战斗机保持相对静止,以F-22A猛禽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
答案: B3.[质点和参考系]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利用卫星导航设备定位时,汽车可看成质点B.在研究“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飞行姿态时,该卫星可看成质点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相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时选择了参考系就无需再建立坐标系解析:物体能否视为质点取决于研究问题的需要,利用卫星导航设备对汽车导航时无需考虑汽车的形状与大小,汽车可以视为质点,A项正确;研究“嫦娥二号”卫星的飞行姿态时,卫星的形状不可忽略,不可视为质点,故B项错;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不一定相同,C项错;参考系是用来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坐标系是用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的,D项错。
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专题1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答案)
第 2 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 (2015 年河南郑州质检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 内的均匀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3 s 内的均匀速度大 6 m/s ,则质点的加快度大小为 ()2B .1.5 m/s 2A. 1 m/sC. 3 m/s 2D .4 m/s 2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10t - t2,则该质点 ()A.运动的加快度大小为 1 m/s 2B.前 2 s内的均匀速度是 9 m/sC.随意相邻 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 mD.经 5 s 速度减为零3.(2015 年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一模) 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快直线运动.从某时辰开始计时,第 1 分钟内,发现火车行进了180 m.第 6 分钟内发现火车行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快度为 ()A. 0.01 m/s 2 B . 0.05 m/s C. 36 m/s 2 D . 180 m/s2 24. (2015 年江西鹰潭期末) 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快度为6 m/s 2,腾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取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 m/s B.10 m/sC. 15 m/s D.20 m/s5.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快度大小为 5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 2 s 内与 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5∶4 B .4∶5C.3∶4 D .4∶36.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为 1 s .剖析照片获取的数据( 如图 K1-2-1所示),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挪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挪动了8 m,由此不行能求得()图 K1-2-1A.第 1 次闪光时质点运动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快度C.从第 2 次闪光到第 3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7.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 1 s内经过的位移为x1=3 m,第2 s内经过的位移为x2=2 m,又经过位移 3 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A.初速度v0的大小为 2.5 m/sB.加快度a的大小为 1 m/s 293的大小为8 mC.位移xD.位移x3内的均匀速度大小为0.75 m/s二、多项选择题8.某一时辰a、 b 两物体以不一样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快度同样,则在运动过程中()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辰速度的大小为 4 m/s ,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成10 m/s.在这 1 s 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C.加快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s 2D.加快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10.如图 K1-2-2所示, t =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圆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2 s物体的刹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快度g 取10 m/s 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图 K1-2-2t /s0246 v/(m·s-1)08128A. t =3 s的时辰物体恰巧经过B 点B . t =10 s的时辰物体恰巧停在C 点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 A 、B 间的距离小于 B 、 C 间的距离三、非选择题11. (2015 年江西南昌三中期末 ) 小轿车以 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正前面有个收费站,经20 s后司机才刹车使车匀减速恰停在缴费窗口,缴费后匀加快到 20 m/s后持续匀速前行.已知小轿车刹车时的加快度为2 m/s2,泊车缴费所用时间为30 s,启动时加快度为1 m/s 2.(1) 司机是在离收费窗口多远处发现收费站的?(2) 因国庆放假时期,全国高速路免费通行,小轿车能够不断车经过收费站,但要求轿车经过收费窗口前9 m 区间速度不超出 6 m/s ,则国庆时期该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起码多远处开始刹车?因不断车经过能够节俭多少时间?12. (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必定的安全距离.目前车忽然停止时, 后车司机能够采纳刹车举措, 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常状况下,人的反响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响时间之和为 1 s .当汽车在晴日干燥沥青路面上以 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 120 m .设雨时节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通摩擦因数为晴日时的25. 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C122. D 分析:对照位移公式x = v 0t + 2at 可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10 m/s ,加快度为2-10×2- 22m/s , B 错误;由x =at2- 2 m/s , A 错误;前2 s 内的均匀速度为 v =m/s =82可知随意相邻 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 2 m , C 错误;由 v = v 0+ at 知经 5 s 质点速度减为零, D正确.2x 6- x 1 360- 18023.A 分析: x 6-x 1= 5aT ,因此 a = 5T 2= 5×60 2 = 0.01 m/s . 故 A 正确, BCD 错误.4. B 分析:已知飞机的末速度、加快度和位移,由运动学公式22v t - v 0= 2ax 代入数据得: v = 2 50 2 -2×6×200 m/s = 10 m/s ,故 B 正确.v- 2ax =tv05.C分析: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a=4 s,汽车停止运动,因此汽车122v0在 2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1=v0t-2at= 30 m,5 s内发生的位移为x2=2a=40 m,因此 2 s 内与 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 C 正确.6.D分析:如题图所示, x3- x1=2aT2,可求得加快度 a;依据 x2= x1+ aT2= x1+x3-1x2x1+ x31=2,可求出 x2;由 x1= v1t +2at 2可求得第1次闪光时质点运动的速度.因为初始时辰与第 1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未知,故没法求出质点的初速度,应选 D.7.A 8.AC 9.AD10.BD分析:依据图表中的数据,能够求出物体下滑的加快度a1=4 m/s2和在水平面24上的加快度a2=-2 m/s . 依据运动学公式:8+a1t1+a2t 2=12,t 1+t2=2,解出t 1=3s,1040知经过3 s 抵达B点,抵达B点时的速度最大,速度v= a1t =3m/s ,故 A、C 均错误.第0-86 s 末的速度是8 m/s ,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t ′=-2s=4 s,因此到 C点的时间为10 s,22200400故 B 正确.依据v- v0=2ax,求出 AB段的长度为9 m,BC段长度为9m,则A、B间的距离小于 B、 C间的距离,故 D 正确.11.解: (1) 依据题意,设司机匀速运动位移为s1,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 2,位移为 s2 s1= vt =20×20=400 mv20t 2=a=2=10 s12s2= vt 2-2at 2=100 m因此司机在离收费站窗口100 m+ 400 m=500 m 处发现收费站的.(2) 依据题意小轿车应在收费窗口前9 m 处速度减为 6 m/s ,设小轿车减速位移为s32 2由 2as=v t-v0得222- 202v t- v06= 91 ms ==3-2×22a因此,小轿车应离收费窗口91 m+9 m= 100 m 处开始刹车设泊车收费后加快时间为t 3,位移为 s3,v则有 t 3=a′=20 s12s3=2at 3=200 m若泊车收费,经过窗口前100 米到窗口后 200 米需要总时间为10+ 30+ 20= 60 sv t- v0车收费也是在窗口前100 米开始刹车,时间为t4== 7 s a经过窗口前匀速时间t 5=s=9= 1.5 sv t6v0-v t经过窗口后加快到20 m/s所用时间为 t 6=a′=14 s加快运动位移由s = t+1′t2 v t2a123得 s =6×14+2×1×14=182 m经过窗口后还有s1818 m 匀速,则 t =v=20= 0.9 s7若不断车经过窗口前100 米到窗口后 200 米需要总时间为7+1.5 + 14+0.9 = 23.4 s 因此不断车经过能够节俭时间为36.6 s.12.解: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刹车时汽车的加快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x,反响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0mg=ma0①2v0x= v0t 0+2a0②式中, m和 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2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 =5μ 0③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快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 mg= ma④v2x= vt 0+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数据得v2+4v-480=0即 ( v-20)( v+24) = 0解得 v=20 m/s(或72 km/h).。
2015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一轮复习题及答案
2015高考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一轮复习题及答案题点集训]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实-1-5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实-1-5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解析:选C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vB=x2+x32T,所以C正确;x6-x1=5(x2-x1),所以B错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D错误;按照实验要求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所以A错误。
2.某同学用如图实-1-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实-1-6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C.测出x1、x2、x3、…。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
(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秒表D.刻度尺E.天平F.重锤G.弹簧秤H.滑动变阻器(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________,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解析: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x3-x2=x2-x1,c点是bd段的时间中点,则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vc=x2+x310t。
答案:(1)AD(2)x3-x2=x2-x1x2+x310t考查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典例2](2013•玉溪一中质检)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基础课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多选)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通过与出发点相距x 1的P 点,再经过时间t ,到达与出发点相距x 2的Q 点,则该质点通过P 点的瞬时速度为( )A.2x 1tB.x 22t C.x 2-x 1tD.x 2-2x 1t解析:选ABD 设加速度为a ,由O 到P :x 1=12at 2,a =2x 1t 2,v P =at =2x 1t ,A 对;由O到Q :t 总=t +t =2t ,由平均速度推论知,质点过P 的速度v P =x 2t 总=x 22t,B 对;由P 到Q :x PQ =x 2-x 1,x PO =x 1,x PQ -x PO =at 2,得a =x 2-2x 1t 2,v P =at =x 2-2x 1t,D 对. 2.(2019届河北唐山模拟)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的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的一节车厢长25米,动车进站时可以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他发现6号车厢经过他用了4 s ,动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则该动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 .2 m/s 2B .1 m/s 2C .0.5 m/s 2D .0.2 m/s 2解析:选C 设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时,动车的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有l =v 0t +12at 2,从6号车厢刚到达旅客处到动车停下来,有0-v 02=2a ·2l ,解得a ≈-0.5 m/s 2或a ≈-18 m/s 2(舍去),则加速度大小约为0.5 m/s 2.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计时,2 s 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A .5∶4B .4∶5C .3∶4D .4∶3解析:选C 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v 0a=4 s ,汽车停止运动,所以汽车在2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1=v 0t -12at 2=30 m,5 s 内发生的位移为x 2=v 022a =40 m ,所以2 s内与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选项C 正确.4. (2019届吕梁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 的质量比B 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可能在空中相撞 B .A 、B 落地时的速度相等C .下落过程中,A 、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选C 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故物体仅受重力,则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 ,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A 、B 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A 、B 不可能在空中相撞,故A 错误,C 正确;根据v 2=2gh 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gh ,由于两物体从不同高度开始自由下落,故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故B 错误;由v =v2可知落地的速度不相等,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D 错误.5.(多选)(2018届温州五校联考)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 =2 s 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B .如果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C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D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 ,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解析:选AD 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 0=0-v 0a =-8-5s =1.6 s<2s ,所以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大小x 1=⎪⎪⎪⎪⎪⎪-v 022a =6410m =6.4 m ,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 m-6.4 m =1.6 m ,故A 正确;如果汽车在距停车线6 m 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位移是6.4 m ,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故B 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 m ,所以汽车可做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 m ,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8) s =0.2 s 时,汽车刚好能停在停车线处让人,故C 错误,D 正确.6.(多选)在某一高度以v 0=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 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 ,方向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下C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方向向上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解析:选ACD 小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v 0+v2求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上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 m/s ,方向竖直向上,A 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方向竖直向下时,v =-10 m/s ,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方向竖直向上,C 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 m/s 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h =v 2-v 02-2g=15 m ,D 正确.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下列关于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正确的是(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1解析:选D 用“逆向思维”法解答,则子弹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块木块厚度为L ,则v 32=2a ·L ,v 22=2a ·2L ,v 12=2a ·3L ,v 3、v 2、v 1分别为子弹倒过来从右到左运动L 、2L 、3L 时的速度,则v 1∶v 2∶v 3=3∶2∶1,选项A 、B 错误;又由于每块木块厚度相同,则由比例关系可得t 1∶t 2∶t 3=(3-2)∶(2-1)∶1,选项C 错误,D 正确.8.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从被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tt tt解析:选C 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t ,则t =2v 0g,物体上升至最大高度的一半处的速度v x2=v 022,则用时间t 1=x2v 0+vx 22,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与上升时间相同,即t 2=t 1,故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t 总=t 1+t 2=2t 1=2xv 0+v 02=2v 01+2gt ,选项C 正确. 9.(多选)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大小为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 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为a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 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 .若物体以速度v 0匀速通过AB 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 ,则( )A .v =2v 0 B.1a 1+1a 2=t vC.1a 1-1a 2=12vD.1a 1+1a 2=t 2v解析:选AB 根据题意可知,A 、B 两点间距x =v2t =v 0t ,解得v =2v 0,选项A 正确;由t 1=v a 1,t 2=v a 2,t =t 1+t 2可解得1a 1+1a 2=tv,选项B 正确,C 、D 错误.10. (2018届河南洛阳一模)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3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4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A.34 m B.43 m C.825m D.258m 解析:选D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通过O 、A 之间的距离l 的时间为t ,通过l 1、l 2每段位移的时间都是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l =12at 2,l +l 1=12a (t +T )2,l +l 1+l 2=12a (t +2T )2,l 2-l 1=aT 2,联立解得l =258m ,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届南昌调研)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 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求:(1)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 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解析:(1)由题意可知经过10 s 时,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 1=15 m/s 由速度公式v =v 0+at 得a =v -v 0t =v 1t 1=1.5 m/s 2由位移公式得x 1=12at 12=12×1.5×102 m =75 m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是75 m.(2)当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为v 2=108 km/h =30 m/s 时,由v 22=2ax 2得x 2=v 222a=300 m ,这时出租车从静止载客开始,已经经历的时间为t 2,可根据速度公式得t 2=v 2a =301.5s =20 s这时出租车时间表应显示10时11分15秒.出租车继续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间t 3为80 s ,通过位移x 3=v 2t 3=30×80 m=2 400 m所以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应显示x =x 2+x 3=(300+2 400)m =2 700 m.答案:(1)75 m (2)2 700 m12.(2018届乌鲁木齐期末)我国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家庭轿车以30 m/s 内的速度匀速行驶,接近收费站时,轿车开始减速,至收费站窗口恰好停止,再用10 s 时间完成交费,然后再加速至30 m/s 继续行驶.若进入ETC 通道.轿车从某位置开始减速至15 m/s 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15 m 即可完成交费,然后再加速至30 m/s 继续行驶.两种情况下,轿车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3 m/s 2.求:(1)轿车从开始减速至通过人工收费通道再加速至30 m/s 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2)两种情况相比较,轿车通过ETC 交费通道所节省的时间. 解析:(1)设车匀减速至停止通过的路程为x 1x 1=v 022a=150 m车匀加速和匀减速通过的路程相等,设通过人工收费通道通过的路程为x 2x 2=2x 1=300 m车匀减速至停止需要的时间为t 1=v 0-0a=10 s 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所用时间为t 2=2t 1+10=30 s.(2)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所需时间为30 s .此过程总位移为300 m ,通过ETC 通道时,速度由30 m/s 减至15 m/s 所需时间t 3,通过的路程为x 3t 3=v 0-v 1a=5 s路程x 3=v 02-v 122a=112.5 m车以15 m/s 匀速行驶15 m 所用时间t 4=1 s车在x 2=300 m 路程内以30 m/s 匀速行驶的路程x 4和所需时间t 5x 4=x 2-2x 3-15=60 m t 5=x 4v 0=2 sΔt =t 2-2t 3-t 4-t 5=17 s 故通过ETC 的节省的时间为17 s. 答案:(1)30 s (2)17 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人教版高三全册物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2)匀加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大的。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5)物体由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6)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是向下的。
(√)(7)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为负值。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突破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根本规律1.解答运动学问题的根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时,一般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
3.多过程问题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衔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连接各段的纽带,应注意分析各段的运动性质。
[典例] (2017·孝感三中一模)如下列图,水平地面O点的正上方的装置M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当某小球离开M的同时,O点右侧一长为L=1.2 m的平板车开始以a=6.0 m/s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平板车上外表距离M的竖直高度为h=0.45 m。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小车左端离O点的水平距离;(2)假设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如此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应满足什么条件?[审题指导]第一步:抓关键点关键点获取信息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平板车以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在小球自由落体的时间内,小车的左端恰好运动到O 点第二步:找突破口(1)小球下落的时间t 0可由h =12gt 02求得。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
【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运动的描述对应高考题组新人教版1.[2010·上海综合(理),4]右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
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
说明了 ( ).
A.太阳在运动
B.月球在公转
C.地球在公转
D.地球在自转
答案 D
2.(2012·上海卷,23)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 m/s;质点在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 s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质点在0~20 s内的位移为16 m,由平均速度v
=
s
t
可得v=
16
20
m/s=0.8 m/s;
s-t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连接6 s、20 s两个时刻对应的位移点得直线MN,如图所示,直线MN的斜率等于6~20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用作平行线的方法上下平移MN得直线b、a,与图象相切于10 s和14 s在图线上对应的位置,这两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与6~20 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0.8 10 s和14 s
1。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观察图1-1-7所示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7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2.(2011·汕头模拟)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01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1-8所示,则小球在图中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图1-1-8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3.A 、B 、C 三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1-1-9所示是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它们在t 0时间内( )C .t 0时刻之前A 一直在B 、C 的后面 图1-1-9D .A 的速度一直比B 、C 的要大4.(2011·茂名摸底)2010年11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图1-1-10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10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很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一定减小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6.(2010天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 m/s向右B.0.25 m/s向左C.1 m/s向右D.1 m/s向左二、多项选择题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1-1-11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11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2.(2010·无锡模拟)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3.(2010·东莞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4.对以a=2 m/s2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1 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B.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 s末的速度大2(n-1)m/sC. 2 s末速度是1 s末速度的2倍D. n秒时速度是秒时速度的2倍5.(2007宁夏)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6.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三、计算题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 m/s2.(1)开始制动后2 s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2)前2 s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甲车位于乙车的前方250m处时,甲车速度为20 m/s,且正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乙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真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高考真题1.(2015·山东理综)距地面高5 m 的水平直轨道上A 、B 两点相距2 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所示.小车始终以4 m /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 /s 2.可求得h 等于( )A .1.25 mB .2.25 mC .3.75 mD .4.75 m解析:小车由A 到B 经历的时间Δt =x AB v =0.5 s ,对A 处小球有12gt 2A =H ,得t A =1 s ,因此t B =t A -Δt =0.5 s ,h =12gt 2B =1.25 m ,A 正确.答案:A2.(2015·江苏卷)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 /s 2由静止加速到2 m /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解析: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 =v a =1 s ,运动的距离x 1=12at 2=1 m ,然后以2 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 运动的距离为8 m ,因此第1个5 s 内运动距离为9 m ,过了关卡2,到关卡3时再用时3.5 s ,大于2 s ,因此能过关卡3,运动到关卡4前共用时12.5 s ,而运动到第12 s 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前,C 正确.答案:C3.(2014·上海卷)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2v gB .v gC .2h vD.h v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向上抛出的小球落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也是v ,之后的运动与竖直下抛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因此,上抛的小球与下抛的小球运动的时间差为t =-v -v -g =2v g,A 正确.答案:A4.(2015·重庆理综)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 ,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s ,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cm (g 取10 m /s 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解析:根据x =12gt 2得t =2x g ;最长时间t 2=0.4 s ,x =12gt 22=80 cm .根据x =12gt 2知x 与t 不是线性关系,因此每个时间间隔对应的长度不相等.答案:2xg80 不相等 5.(2014·新课标全国Ⅰ)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 1 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解析: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s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0mg =ma 0 ① s =v 0t 0+v 22a 0②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 μ=25μ0 ③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mg=ma ④ s =vt 0+v2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20 m /s (72 km /h ). 答案:20 m /s。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线运
【解析】 (1)车速v1=40 km/h= m/s,由于在反时间内仍匀速行驶,根据车速v和反距离s可计算驾驶员的反时间Δt= = s=0.90 s.
A.小球冲上斜面前在水平面上的速度大于v
B.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
C.斜面的长度为
D.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于gsinα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小球运动到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0,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gsinα,D错误.小球从滚上斜面到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小球冲上斜面前在水平面上的速度于v,A错误;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 ,B正确;斜面的长度为s= ,C正确.
A.a=1 m/s2,v9=9 m/s,s9=40.5 m
B.a=1 m/s2,v9=9 m/s,s9=45 m
C.a=1 m/s2,v9= m/s,s9=45 m
D.a=0.8 m/s2,v9= m/s,s9=3 m
【解析】a= = m/s2=1 m/s2,v9=v0+at=(0.5+1×9) m/s= m/s,s9=v0t+ at2= m=45 m,故正确选项为C.
反时间Δt=0.90 s+0.20 s= s
驾驶员的反距离
s=vΔt=20× m=22 m
刹车距离x= = =32 m.
停车距离L=s+x=54 m
由于停车距离L>20 (3)0.62 (4)会
14.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拦停的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d=6.0 m,假设启动时都以a=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到v=10.0 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 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无黄灯).另外交通规那么规:原在绿灯时通行的,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允许通过.请答复以下问题: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线运动综合训练试题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第1~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5~2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进行刹车,假设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 ,按规速率为8 m/s 的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 m ,那么上述刹车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 )A .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B .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C .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D .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解析: 由x =v 02t 可得:刹车后的拖行路程为x =82×1 m =4 m < m ,所以刹车的拖行路程符合规,C 正确.答案: C2.某列车离开车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前1 s 内的位移为10 m ,前2 s 内的位移为25 m ,那么前3 s 秒内的位移为( )A .40 mB .45 mC .50 mD .55 m解析: 第1 s 内的位移x 1=10 m ,第2 s 内的位移为x 2=(25-10) m =15 m ,由x 2-x 1=x 3-x 2得第3秒内的位移x 3=20 m ,前3 s 的位移x =x 1+x 2+x 3=45 m ,故B 正确.答案: B3.一辆以20 m/s 的速度行驶的,突然采取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8 m/s 2,在刹车后的3秒内的位移和3秒时的速度分别为( )A .24 m,4 m/sB .25 m,4 m/sC .24 m ,-4 m/sD .25m,0解析: 从刹车到停下来的时间t =0-v 0a= s ,所以3 s 时的速度为0,的位移x =v 0t +12at 2=20× m +12×(-8)×2m =25 m ,故D 正确.答案: D4.如下图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2~4 s 图线为半圆形,假设4 s 末物体回到了出发点,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1~2 s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 .3 s 末质点的速度v x =10 m/sC .3 s 末质点的加速度于零D .2~4 s 质点的位移大小为10 m解析: 1~2 s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10-01 m/s 2=10 m/s 2,A 选项正确;由于质点回到了出发点,故0~2 s 与2~4 s 的位移大反向,大小为:x =12×10×2 m =10 m ,要使0~2 s 与2~4 s 包围的面积大,故v x <10 m/s ,B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3 s 末图线的斜率为零,故3 s 末质点的加速度于零,C选项正确.答案: B5.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 的物体,现用一水平力拉物体,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那么此物体( )A .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2 s 末的速度为2 m/sC .在2~4 s 内的位移为4 mD .在t =4 s 时速度最大解析: 物体在0~2 s 内的加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A 错;因a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增量,所以0~2 s 内物体的速度增加12×2×2 m/s ,即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为2 m/s ,B 对;物体在2~4 s 内加速度恒,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vt +12at 2=2×2 m +12×2×22m =8 m ,C 错,物体在4~5 s 内加速度逐渐减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 =5 s 时速度最大,D 错.答案: B6.甲、乙两辆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中(如下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在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B .在10~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C .在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D .在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解析: 根据v -t 图象可知,甲车以5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以10 m/s 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 =10 s 时,两车到达相同速度.因此,在0~10 s 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而10 s 以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由于t =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所以0~10 s 内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且甲、乙两车逐渐远离;10~20 s 内,仍然乙车在前,但甲、乙车开始相互靠近.答案: C7.一个小物体P 在粗糙水平面上以某一初速度匀减速滑行直到停止,P 在前三分之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那么P 在后三分之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vB.25vC.45v D .以上均错解析: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此过程倒着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减速阶段连续相13时间的位移之比为5∶3∶1,那么平均速度之比为5t 0∶3+12t 0=5∶2,那么选项B 对.答案: B8.如下图,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那么( )A .他在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B .他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C .他在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sD .他在1 s 末的速度为1 m/s 解析: 因不知小明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求瞬时速度,故A 、D 项错误;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v 2=x 2t 2=21 m/s =2 m/s ,B项错误;4 s 内的平均速度v =x 1+x 2+x 3+x 4t 总=1+2+3+44m/s = m/s ,C 项正确.答案: C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2.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 B.Δx t 1-t 2t 1t 2t 1+t 2 C.2Δx t 1+t 2t 1t 2t 1-t 2D.Δxt 1+t 2t 1t 2t 1-t 2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平均速度为v 1=Δx t 1,即为t 12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平均速度为v 2=Δx t 2,即为t 22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v 1变化到v 2的时间为Δt =t 1+t 22,所以加速度a =v 2-v 1Δt =2Δx t 1-t 2t 1t 2t 1+t 2,A 正确. 答案: A10.8月3日发生级地震,纷纷前往支援.一辆正在前往救援的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通过ab 、bc 和cd 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ab 和cd 距离分别为x 1和x 2,那么通过位移bc 为( )A.x 1+x 22 B.2x 1x 2x 1+x 2 C.3x 1+4x 24 D.5x 1+x 24解析: 设通过ab 所用时间为t ,那么通过bc 所用时间为2t ,ab 、bc 和cd中点时刻速度分别为v 1=x 1t 、v =x 2t 、v 2=x 23t ,根据加速度义式有a =v -v 132t=v 2-v52t ,解得x =5x 1+x 24,选项D 对.答案: D11.6月27日凌晨4时16分,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 062米,下潜全程历时16小时17分,于20时33分完成下潜任务后顺利返回到“向阳红09〞母船.关于此次下潜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7 062米〞是指位移B .“7 062〞是指路程C .16小时17分是指时间D .20时33分指时间解析: “7 062米〞是指下潜深度,既不是位移,也不是路程,选项A 、B 错误;“历时16小时17分〞是指时间,“于20时33分〞指时刻,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 C12.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平安,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下图,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10 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位移 B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路程 C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位移 D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路程解析: 限速标志上标明的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而线路指示标志上标的数据是指此处到目的地的路程,故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 D13.根据速度义式v =Δx Δt ,当Δt 极短时,ΔxΔ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义用了以下物理方法中的( )A .控制变量法B .假设法C .微元法D .极限法解析: 在时间间隔Δt 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拟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 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答案: D1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 m/sD .8 m/s 13 m/s 解析: 当t =0时,x 1=5 m ,t =2 s 时,x 2=21 m ,所以Δx 1=x 2-x 1=16 m ,得v 1=Δx 1t 2-t 1=8 m/s ;t =3 s 时,x 3=59 m ,所以Δx 2=x 3-x 2=38 m ,那么v2=Δx 2t 3-t 2=38 m/s ,应选B. 答案: B15.如下图,从水平匀速飞行的运输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前方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因惯性在水平方向物体与飞行的运输机始终有相同的速度.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错;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A、B错.答案:C16.关于瞬时速度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D正确.答案:ABD17.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震爆弹将其驱离.假设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B.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 C.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在0~66 s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正确;海盗快艇在96 s末,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调头逃跑,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正确,C错误;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错误.答案:AB18.甲、乙两辆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下表是每隔1 s记录的两车的速率.关于两车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C.在0~4 s内,甲车相对乙车行驶了36 mD.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t=5 s时两车相距最远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两的加速度分别为a1=-2 m/s2、a2=1 m/s2,甲车加速度较大,选项A错误;由v=v0+v t2可知,0~4 s两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4 m/s,v2=5 m/s,甲车平均速度较大,选项B错误;0~4 s内甲车相对乙车的位移是Δx=(v1-v2)t=36 m,选项C正确;运动开始后,由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间距逐渐增大,到第5 s末,两车速度相,此后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两车间距开始变小.因此,第5 s末两车相距最远,选项D正确.答案:CD19.如下图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C.两质点速度相的时刻在t3~t4之间D.两质点不一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t0时刻甲的速度为0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位移和时间都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由图可知,甲在相邻的相时间内的位移差于一常数,且相时间内的位移满足1∶3∶5∶7∶……的关系,故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在相时间内的位移相,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D正确;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都于t1~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而该时间内平均速度相,故B正确,C错误.答案:ABD20.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路面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下图.对这两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t=2 s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t=1 s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C.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 t=3 s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解析: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a甲=-23m/s2,做减速运动,乙的加速度a乙=0.5 m/s2,做加速运动,C错误;开始时甲速度大,甲在前,乙追甲的过程中,t=1 s前两者距离在增大,t=1 s时,两者速度相,甲、乙两质点距离最大,故B正确;t=2 s时,分别求它们的位移x甲=⎝⎛⎭⎪⎫2×2-12×23×22 m=83m,x乙=⎝⎛⎭⎪⎫1×2+12×0.5×22 m=3 m,这时乙已在甲前,A错误,D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21.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的横空出世,证实了我国事业在飞速开展.而事业的开展又离不开风洞,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0=10 m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 0=40 m/s 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b 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1)假设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2)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解析: (1)由题图b 可知:a 甲=10-40t 1m/s 2,a 乙=10-0t 1m/s 2因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所以有:m 甲a 甲=m 乙a 乙解得m 甲m 乙=13.(2)在t 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均为v =10 m/s ,此时两车相距最近对乙车有:v =a 乙t 1对甲车有:v =a 甲(0.4-t 1) 可解得t 1=0.3 s车的位移于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有:x 甲=40+10t 12= m ,x乙=10t 12= m 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为x min =x 0+x 乙-x 甲=4.0 m. 答案: (1)13(2)4.0 m22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那么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那么,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平安.如以下图所示,停车线AB 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 间的距离为23 m .质量8t 、车长7 m 的卡车以54 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 ,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1)假设此时前方C 处人行横道路边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 .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假设人人遵守交通规那么,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 .为确保行人平安,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解析: 卡车质量m =8 t =8×103kg 初速度v 0=54 km/h =15 m/s.(1)设卡车减速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律得:F f=ma①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20=2ax1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x1=30 m.③(2)车长l=7 m,AB与CD的距离为x0=23 m.设卡车驶过的距离为x2,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至少需要经过时间Δt后变灯,有x2=x0+l④x2=v0Δt⑤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Δt=2 s.答案:(1)30 m (2)2 s23.现从某一水池水面上方h=0.8 m高处,让一质量为0.1 kg的硬质小球自由下落,如该水池水深H=0.8 m,小球从释放到落至水池底部用时t=0.6 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1)试问小球在水中做什么运动?假设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多大?(2)假设要使小球落至池底部所用时间最短,必须从水面上方多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解析:(1)设小球落至水面所用时间为t1,在水中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a,那么h=12gt21v=gt1H=v(t-t1)+12a(t-t1)2得a=0 m/s2,那么小球在水中匀速运动.(2)设释放点距水面的高度为x,那么小球落至水面所用时间t x=2xg 此时速度v x=2gx小球落至池底部所用总时间t=2xg+H2gx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g=H2gx时t最小那么x=H2=0.4 m.答案:(1)匀速运动(2)0.4 m24.公路上行驶的两之间保持一的平安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在平安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时间和系统的反时间之和为1 s.当在晴天枯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平安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假设要求平安距离仍为120 m,求在雨天平安行驶的最大速度.解析:设路面枯燥时,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0,平安距离为x,反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0mg=ma0①x=v0t0+v202a0②式中,m和v0分别为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25μ0③设在雨天行驶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平安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mg=ma④x=vt0+v2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得v2+4v-480=0即(v-20)(v+24)=0所以v=20 m/s答案:20 m/s(72 km/h)25.在一次海上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解析: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时,发射第一枚鱼雷,在t1=50 s击中敌舰,那么有(v-v1)t1=L0,即:(60-v1)×50=2 000解得v1=20 m/s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t1=1 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那么有(v-v2)t2=1 500,即:(60-v2)×30=1 500.解得v2=10 m/s.答案:20 m/s 10 m/s。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随堂训练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讲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必修1)
第5讲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5·佛山模拟)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 V ~6 V ,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时,它每隔________ s 打一次点.(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f =50 Hz ,则打点周期为T =1f=0.02 s.(2)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使其随小车运动. [答案] (1)交流 0.02 (2)A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错误并改正,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 、H 、…)A .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乎板上,并接好电源C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 .取下纸带E .将平板无滑轮的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F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解析] A 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C 中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平板平行,D 中应先断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停止工作再取下纸带,E 属于多余步骤.应补充G ,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H ,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正确合理的顺序应为B 、F 、C 、A 、D 、G 、H.[答案] 见解析3.(2015·广东卷)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________,________,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2)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________(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________.[解析] (1)为了充分利用纸带,使纸带上有更多的点迹,故重物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前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下端;因纸带很快就能通过打点计时器,所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2)重物在重力作用下加速运动,相邻点迹间距应越来越大,故选b 来分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给纸带的摩擦阻力以及振针在纸带上打点给纸带的阻力.[答案] (1)靠近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释放纸带 (2)b 打点计时器给纸带的摩擦阻力4.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 2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由于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其从某一点开始运动的位移x =v 0t +12at 2,由于x -t 2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因此v 0=0,则x =a2t 2,故x -t 2图线的斜率为a2,通过图线可求得斜率为0.467.[答案] (1)1.20(1.18~1.22之间均可) (2)12a 0.467(0.467~0.470之间均可) 5.(2015·泰安模拟)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 和4.0×10-3s .用精度为0.05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 =1.010 cm.(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 1=________ 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 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 、t 1和t 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解析] (1)v 1=d t 1=1.010×10-21.0×10-2 m/s =1.0 m/sv 2=d t 2=1.010×10-24.0×10-3m/s =2.5 m/s.(2)v 1、v 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 、t 1和t 2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测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 ,由v 2=v 1+at 得a =d t 1-t 2tt 1t 2.方案二:测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由v 22-v 21=2ax 得a =d 2t 21-t 222xt 21t 22[答案] (1)1.0 2.5 (2)平均速度 滑块(3)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 或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d t 1-t 2tt 1t 2或d 2t 21-t 222xt 21t 226.(2015·梅州模拟)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 、E 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 ,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解析] A 、E 两点的刻度分别为x A =13.20 cm ,x E =6.00 cm ,AE =x A -x E =7.20 cm(答案在7.19~7.21之间均可),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x AE4T=0.90 m/s(答案在0.89 m/s ~0.91 m/s 之间均可).F 点以后做减速运动,相邻T 内的位移差为Δx =0.2 cm.由Δx =aT 2得a =Δx T 2=0.2×10-20.022m/s 2=5.0 m/s 2(答案在4.9 m/s 2~5.1 m/s 2之间均可).[答案] 7.20(7.19~7.21之间均可) 0.90(0.89~0.91之间均可) 5.0(4.9~5.1之间均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匀变速线运动综合测试题
取夺市安慰阳光实验学校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时间2015年8月23日,在北京进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成为第一个站上世锦赛决赛的亚洲人!创造了中国男子百米选手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名次。
假设通过仪器绘出的苏炳添从起点到终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图中时间轴上t1=9.00s B.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11m/sC.苏炳添的最大速度可能大于11m/sD.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一定等于100m2.电影特技中有一种叫做“快镜头”的方法,对于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不使用特技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运动到某点时的速度为v,当使用2倍速度的“快镜头”时,屏幕上汽车的加速度和运动到同一点的速度分别为 ( )A.2a、2v B.2a、4v C.4a、2v D.4a、4v3.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地震,全国各地纷纷前往支援。
一辆汽车正在前往救援的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a、b、c、d四点,如图所示,已知通过ab、bc和cd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ab和cd 距离分别为x1和x2,则bc段的距离为 ( )A.2x1+x2B.x1+x22x1x2C.43x1+4x2D.45x1+x24.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1,隔12cm再系一个垫圈2,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
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直,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小C.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5.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6.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
【精品】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含答案)
课时达标(一) 运动的描述1.(2015·浙江卷)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解析:由v =Δx Δt 可知,当Δt →0时,Δx Δt可看成物体的瞬时速度,Δx 越小,Δt 也就越小,Δx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A 项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只能提高测量平均速度的准确度,不能使平均速度更接近瞬时速度,B 项错误;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更小,时间更长,C 项错误;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如果滑块离光电门近,也不能保证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短,D 项错误.答案:A2.为了使高速公路的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路标,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10 km/h ;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泉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位移B .110 km/h 是平均速度,100 km 是路程C .110 km/h 是瞬时速度,100 km 是位移D .110 km/h 是瞬时速率,100 km 是路程解析:限速标志牌标示的是允许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即瞬时速率,100 km 是到泉州的路径的长度,是指路程.答案:D3.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36280206(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解析:AB 段位移为1 m ,由v =x t知v =1 m/s ,A 项对;同理ABC 段位移为 5 m ,平均速度为52m/s ,B 项对;Δt 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 项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 项错.答案:D4.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真快!”司机和小女孩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A .地面,地面B .地面,汽车C .汽车,地面D .汽车,汽车解析: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 正确.答案:C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行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小李坐汽车外出旅行时,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小李乘坐汽车的平均速率为( )A .16 km/hB .96 km/hC .240 km/hD .480 km/h解析:由路牌信息可知,观察到左标牌在先,所以汽车行程为(120-40) km =80 km ,从手表指示值可知,用时50分钟.根据速度公式得,小李乘坐汽车的平均速率为80 km 5060 h =96 km/h. 答案:B6.(多选)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末的速度是8 m/s ,第3 s 初的速度是14 m/s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导学号36280207( )A .物体的加速度是6 m/s 2B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5 m/sC .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11 m/sD .任何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解析:物体在第2秒内速度增加6 m/s ,故加速度为6 m/s 2,则任何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6 m/s ,选项A 正确,D 错误;物体零时刻的速度为2 m/s ,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秒始末速度的平均值,为11 m/s ,选项B 错误,C 项正确.答案:AC7.某质点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 ,又经过2 s 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 ,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B .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 .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 .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 =-20-204m/s 2=-10 m/s 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 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 =404m/s =10 m/s ,即选项B 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 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 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 错误.答案:A8.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已知快门(曝光时间)是1/60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h ,人实际高度为H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ΔL.根据以上数据求出:(1)运动员冲刺时1/60秒内的位移;(2)运动员冲刺速度.解析:照片中模糊部分的宽度就是最后冲刺时1/60秒运动员号码布对应的运动位移,由放大比例关系可知,位移x =H hΔL ,运动员的最后冲刺速度为v =x t =60H ΔL h. 答案:(1)H h ΔL (2)60H ΔL h9.在高速公路服务站补给休息后的一辆大型观光旅游车匀加速运动8 s 时,驾驶员发现有乘员漏乘,立即刹车,从启动到停下共历时12 s ,旅游车行进了48 m ,求这个过程中旅游车的最大速度v m ,其加速时的加速度和刹车位移各多大?解析:由平均速度求位移公式可得0+v m 2·8 s +v m +02·4 s =48 m 解得v m =8 m/s由速度公式有v m =a 1t 1解得a 1=1 m/s 2汽车前8 s 内位移x 1=v m 2t 1=32 m 刹车位移x 2 =x -x 1=16 m答案:8 m/s 1 m/s 2 16 m。
【优化探究】2015届高三物理总复习配套经典题: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4
[命题报告·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点题号 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及器材选择2 实验数据处理3、4、5 实验的创新与设计 6、7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 .(x 6-x 1)等于(x 2-x 1)的6倍C .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 对应的速率D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 错误;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差相等得x M -x N =(M -N )aT 2,可知(x 6-x 1)等于(x 2-x 1)的5倍,B 错误;根据B 点为A 与C 的中间时刻点有v B =x AC 2T,C 正确;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 s ,D 错误.答案:C2.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 t 图象外,还可作____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需要毫米刻度尺,故D 正确.(2)由公式v 2=2gh ,如绘出v 22-h 图象,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 答案:(1)D (2)v 22h 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 重物下落的高度 3.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2)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 t 2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由于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其从某一点开始运动的位移x =v 0t +12at 2,由于x - t 2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因此v 0=0,则x =a 2t 2,故x -t 2图的斜率为a 2,通过图线可求得斜率为0.468.答案:(1)1.20(1.18~1.22之间均可)(2)12a 0.468(0.464~0.470之间均可)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选定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用刻度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 点的速度v =________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问题:①利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v C =AE 4t =0.496 20.4 m/s ≈1.24 m/s ;②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a =x 3+x 4-x 1-x 24t 2=0.496 2-2×0.123 80.04m/s 2≈6.22 m/s 2. 答案:1.24 6.225.(2014年滁州模拟)如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甲(1)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 - t 图线.乙(2)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 cm/s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解析:(1)应用v n =x n +x n +12T, 求出计数点B 、C 、D 、E 、F 对应的速度为v B =16.50 cm/s ,v C =21.40 cm/s ,v D =26.30 cm/s ,v E =31.35 cm/s ,v F =36.30 cm/s ,在v - t 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由图中可以读出, 图线与纵轴交点的速度大小为11.6 cm/s ,此速度表示A 点的瞬时速度.(3)利用斜率求加速度a =Δv Δt=0.5 m/s 2. 答案:(1)见解析(2)11.60(11.30~11.60之间均可) 表示A 点的瞬时速度(3)0.5 m/s 26.(2014年六安模拟)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 和4.0×10-3 s .用精度为0.05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 =1.010 cm.(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 1=________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 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 1和v 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 、t 1和t 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解析:(1)v 1=d t 1=1.010×10-21.0×10-2m/s =1.0 m/sv 2=d t 2=1.010×10-24.0×10-3m/s =2.5 m/s. (2)v 1、v 2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3)为了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 、t 1和t 2之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测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 ,由v 2=v 1+at 得a =d (t 1-t 2)tt 1t 2. 方案二:测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由v 22-v 12=2ax 得a =d 2(t 12-t 22)2xt 12t 22. 答案:(1)1.0 2.5(2)平均速度 滑块(3)滑块由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时间t 或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d (t 1-t 2)tt 1t 2或d 2(t 12-t 22)2xt 12t 227.(2014年亳州模拟)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 s.甲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A 、E 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cm ,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解析:A 、E 两点的刻度分别为x A =13.20 cm ,x E =6.00 cm ,AE =x A -x E =7.20 cm(答案在7.19~7.21之间均可),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x AE 4T=0.90 m/s(答案在0.89 m/s ~0.91 m/s 之间均可).F 点以后做减速运动,相邻T 内的位移差为Δx =0.2 cm.由Δx =aT 2得:a =Δx T 2=0.2×10-20.022m/s 2=5.0 m/s 2(答案在4.9 m/s 2~5.1 m/s 2之间均可). 答案:7.20(7.19~7.21之间均可) 0.90(0.89~0.91之间均可) 5.0(4.9~5.1之间均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1实验基础
1.(2014·佛山模拟)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 V,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
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x2=4.75 cm,x3=5.88 cm.
根据纸带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描述);在计数点C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以上两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答案:(1)交流0.02(2)A
(3)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0.53 1.13
2.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部分缺失,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打纸带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答案:(1)C(2)0.60.33
3.(2013·浙江卷)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________v②(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________(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 .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 .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答案:(1)2.10 cm(或2.30 cm) (2)1.13 m/s(或1.25 m/s) 小于 (3)C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在打点计时器打B 、C 、D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B =________m/s ;v C =________m/s ;v D =__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 -t 图象.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B 点的瞬时速度
v B =s AC 2T =0.27600.2
m/s =1.38 m/s C 点的瞬时速度
v C =s BD 2T =0.52800.2
m/s =2.64 m/s D 点的瞬时速度
v D =s CE 2T =0.7800.2
m/s =3.90 m/s (2)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小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约为v =0.2 m/s.此速度的物理含义是表示0时刻小车经过A 点时的速度.
答案:(1)1.38 2.64 3.90 (2)、(3)见解析
题组2 拓展创新
5.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下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 和4.0×10-
3 s .用精度为0.05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 ,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1)滑块的宽度d =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解析:(1)d=10 mm+0.05 mm×2=10.10 mm=1.010 cm.
(2)v1=d
t1=
1.010×10-2
1.0×10-2
m/s≈1.0 m/s
v2=d
t2=
1.010×10-2
4.0×10-3
m/s≈2.5 m/s
(3)v1、v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答案:(1)1.010(2)1.0 2.5(3)平均速度滑块
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做竖直下落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立柱上端有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的小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球由初速度为零开始竖直下落,计时装置开始计时,立柱上还有5个光电门.当小球经过某一个光电门时,光电计
时装置能测出小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Δt,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d,根据d
Δt就可以
求出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用刻度尺再测出电磁铁到5个光电门的距离x,就可以求出小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所得数据如下表: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为一常量,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 、小球经过某一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测量值x 三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图乙上画出v 2-x 图线;
(3)由所画出的v 2-x 图线,得出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m/s 2.
解析:根据题述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为一常量可知,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 恒定,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 、小球经过某一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测量值x 三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v 2=2ax .由v 2=2ax 可知,v 2-x 图线的斜率等于2a .由描点法画出v 2-x 图线,v 2-x 图线的斜率为k =17.472-3.8810.900-0.200
=19.4,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a =19.42m/s 2=9.70 m/s 2. 答案:(1)v 2=2ax (2)如图丙所示 (3)9.70。